195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国营农场指给了农民增产的道路
推动了全县的生产
山西平顺县国营农场一九五三年的粮食产量是每亩平均六百五十一斤,比全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平均产量多了三百多斤,比互助组的平均产量多了四百多斤,比单干农民的平均产量多了四百五十二斤。国营农场的成本也很低,一年盈余约为总收入的一半。该县农民在最近算了一笔账:现在全县农田的平均产量是二百三十六斤十一两,以全县人口来平均总产量,每人只可以分到五百斤;如果经过努力,把全县产量都能提高到像国营农场的平均产量六百多斤,全县人口每人每年就可以分到一千五百斤粮食。平顺县农场生产的提高,主要是因为土地统一经营管理,讲求了因地种植,合理施肥,深耕密植,选种优良品种等先进技术,又及时战胜旱灾和风灾的袭击,实行洪浇,进行移苗扶苗,不使缺苗等。在农场的耕作方法影响下,周围群众的产量也提高了。农场除了在地头上插牌子,写明耕作技术,引导农民学习外,还在全县作了十一个小农场试验,并和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交换良种,推动了全县生产。    (范永明 陈创基)
引起农民改进品种的兴趣
松江省一九五三年在二十六个县的示范繁殖场,大批繁殖了优良小麦示范品种,每垧平均产量是二千六百八十五斤,超过全省小麦总平均产量百分之七十八。示范繁殖场的品种繁殖工作,引起了广大农民改进品种的兴趣。在双城县,一九五三年小麦黄熟时遭受了大雨,籽实上不足,质量也差,而示范场的“哈系二六○二”种小麦,不但因为成熟早,躲过了雨季,而且籽实饱满,产量很高。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吴德富和劳动模范康庆林等看到了这种情况,都要求和场里串换种子,准备在一九五四年种植时用。东宁县示范场附近有一个农民,看到了“九六号”品种抗疸力强、不倒伏等特点后,特意到场里要麦穗,准备一九五四年单种一条作种子用。虎林、五常、集贤等县的示范场所繁殖的优良品种也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并从这件工作上把农场和农民的联系大大加强起来了。松江省党政领导机关已决定一九五四年在全省示范场继续扩大繁殖,并拨给各县农业合作社一部种子试种,以便进一步在群众的耕作条件下,考验所繁殖的品种的适应性。按松江省繁殖小麦优良品种的情况,预计到一九五七年,就可把这些品种普及全省种植了。
(松江省农业厅)
准备按照农场的办法种庄稼
四川泸州市农场过去“关门”生产,产量虽然高,可是农民就不服气。他们认为“农场产量高是肥料堆出来的”“农场本钱厚技术好,可是我们学不了”“向农场学习就要吃不起饭”。一九五三年农场改变了“关门”生产的现象,在生产技术上大力帮助农民,使人人都变得热爱农场了。一九五三年春耕生产时,南城乡八个互助组的农民缺水浇田,农场就把自己田里的水放给农民浇,使农民一百石的田得以及时栽种,保证了丰收。农场重点培养南城乡左长发、邻玉乡龙惠波互助组实行泥水选种,密植等,推动许多农民都照着做了,结果都增产了二成。农场实行就地取材就地推广的方法,把南城乡农民方子清水稻密植的经验作了总结。因为农民都知道方子清年年收的粮食多,就都愿意接受他的方法,普遍实行了少秧密植法。农场又在忠义乡总结了马海和种红苕的经验,推动了当地农民都用南瑞苕作秧子。采用这些技术的农民,一九五三年都增产了。邻玉乡有些农民在秋收时拿着穗大粒饱的谷子对农场干部说:“这是因为你们帮助才收到的。”现在很多农民都到农场里调换水稻、红苕等良种,准备今年按照农场的办法种庄稼。
(邹正涛)
努力改进当地主要作物
河北省张家口专区十七个地方国营农场,从一九五二年起,就用了二百二十亩试验地,用当地农民种植的主要作物,进行品种、密植比较以及玉米人工授精等的试验。如商都等县坝上的气候寒冷,春秋常受霜灾威胁,农场就选择莜麦、小麦、胡麻、山药蛋等当地的主要作物试验,摸索适时的播种期,张北等县也对小麦品种进行鉴定。因为试验目的明确,做到了及时观察和记载,大部都找出了当地作物的生长规律和增产的门路。一九五三年农场经营的粮食作物,因为掌握了这些规律,每亩平均产了三百五十二斤,超出当地每亩平均产量(一百零五斤)百分之二百三十五点二。蔚县农场的谷子密植试验,每亩两万株,比当地群众习惯每亩六千株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一点四八。各县农场还有重点地和十四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及十六个互助组建立了技术指导关系,使这些社、组的产量也都提高了。张北县农场指导的星火农业生产合作社,六十亩莜麦每亩平均产量超出当地群众产量一倍半。农场的庄稼长得出色,引起了群众的注意。一九五三年有六千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长、互助组长和生产中的积极分子到各场参观学习,各农场并准备了大量种子,和各组、社串换。各农场附近的农民都学习农场的耕作技术,所以他们的庄稼也长得十分好,从远地来的农民在农场附近看到这些庄稼时,常说:“怪不得这里庄稼好,原来是守着好地邻哩!”(赵有金 申夫)
一个农场顶了百个村庄
辽西省地方国营盘山水田农场,一九五三年缴给国家的粮食有四千五百万斤,占全场水稻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七强,相等于国家在该省一百个村庄购买的粮食。盘山农场在一九五二年以前还是依靠人力和畜力生产,种的地多,而劳动效率却低,作业质量也不好,水田上水后,常因杂草丛生,锄草工作跟不上,撩荒数百垧稻田。又因为耕畜不足,每年都不能按时播种,完不成播种计划,秋收时也常因秋庄稼成熟晚,遭受霜害而减产。一九五三年国家供给了盘山农场大、中型拖拉机三十四台及脱谷机、除草机、播种机等各数台,开始了部分的机械作业。这样,机器翻地翻得深,又完成得早,使播种期提前二十天,秋收工作提前三十天,避免了虫害、霜害,并减少了杂草,保证每垧产量达到了七千斤,超过原计划三百七十六斤,比一九五二年实际产量增加百分之三十九点九。盘山农场因为用上了现代化的机械装备,改进了耕作技术,就把一向无利或少利的局面改变了,不但供给了国家大量商品粮,而且在生产上获利达五十亿元。    (王明义 孙毓勤)


第2版()
专栏:

国营西北第二棉纺织厂是怎样提前进入正常生产的
陶信镛 樊养学 张定照
和其他新建的近代化工厂一样,国营西北第二棉纺织厂(以下简称国棉二厂)从基本建设转入生产的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原有的工作(基本建设)尚未结束,新的工作(生产)却要开始。在这两项工作转移过程中,必须紧张而有计划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依靠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抓住和解决关键问题,迅速求得各项工作的协同一致、合拍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混乱状态或延长混乱状态,争取提前全部开工并转入正常生产。国棉二厂正是由于这样作而达到了这个目的。该厂已提前四十二天开齐全部机器,为国家增产节约了棉布四万一千二百三十七匹。
国棉二厂是西北现有最大的现代化纺织厂之一。共有五万零八百枚纱锭,二千零一十六台布机,每年所生产的布匹,可作一千三百万套新衣服。该厂于一九五二年七月施工,一九五三年七月开始安装,同年九月下旬,建筑工程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一点四五,机器安装工程已完成百分之九十六点四六。从八月中旬起到九月下旬,已有三分之一机台(两万纱锭,六百八十四台布机)转入生产。这一时期,建筑、安装和生产三项工作交叉进行,头绪多端;而且生产机构尚不完备,各种制度大部尚未建立,没有全盘计划。因此,转入生产的初期,混乱状态是相当严重的。当时,全国增产节约运动已开始,但国棉二厂某些领导干部认为该厂尚未正式生产,只能节约,没法增产,没有认识到提前全部开车就是最大的增产节约,因此对于争取提前全部开车,也缺乏具体措施。他们只确定了十二月二十日开齐布机的笼统目标,新工人的训练和机器检修等计划也很不健全并且相当保守。如果不迅速改变这些情况,就势必延长生产的混乱状态和延缓开工时间,给国家造成损失。为此,从九月底起,该厂党政领导方面便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增产节约工作组协助下,集中四十余干部,统一安排,反复研究,为了提前开齐全部机器、转入正常生产,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第一,改进对新工人训练方法,提高看台能力,为全部开工准备好基本条件。该厂值车工全部是新工人,且大部来自农村。其中百分之四十的工人八月才进厂,开始学习基本动作;另外百分之六十虽已训练了三至五个月,已参加生产或开始值车,但技术不够熟练。机织工人看台能力平均只达八点二台,细纱工人看锭能力平均只达二百六十五锭。该厂研究确定,将机织工人看台能力平均提高到十一台半,将细纱工人看锭能力提高到三百六十锭,则十一月初即可开齐全部机器。但如果照一般方法训练,就难达到上述要求,因此,采用了下面三个办法:一、将原来的两班制改为三班制,使每人看台、看锭数增加三分之一,每班可抽四小时上技术课,边学边做;二、“小先生”辅助制,由第一、第二期中学习成绩好的新工人协助教第三期的新工人,解决了当时老师缺乏的困难;三、配合教学,进行考试表扬,以提高新工人的学习情绪。这样,到十月底,机织工人看台能力平均达到了十二台,细纱工人看锭能力达到了四百锭,都超过了原订计划。
第二,依靠群众力量,加速检修进度,提前全部开车。原计划规定每天检修细纱机两台,需一个多月才能全部检修完毕。后来领导方面决定要在两天检修好十五台细纱机。经工人讨论、提出了加速检修的合理化建议,将两个混合检修组改为分工专业组,展开检修竞赛,工人们发挥了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一天即修好了六台,第二天检修好了九台,而且运转良好。领导方面用这一事实教育了大家,重新修订全部检修计划,加速了检修进度,提前到十月底检修完毕,并保证了质量。
其次,原计划把全部开车时间订为十二月二十日,这已经是比较保守的了,但布场工程师还认为这是“削足适履”,是“打如意算盘”。他认为是准备车间落后,供应不上。其实是对准备车间的进度估计太低,情况也不清楚。他说:整经每台时只达两千码,(实际上已达二千六百码),穿筘机每架十小时只能穿三个多(实际上已达四个半),上轴每工只能上四十个(实际上已达七、八十个,最高曾达一百四十个)。领导方面用实际材料说明准备车间的进度是供应得上的,说服了技术人员。经过几次研究,最后将全部开车的日期改为十一月十日,实际上到十一月八日就开齐了车子,比原计划提前了四十二天。
第三,发动工人讨论生产计划,找出主要问题,迅速提高质量。十月初开始订计划时,由于全部工人是新工人,多数不知道订计划的意义、怎样订法和怎样保证,有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计划。领导上就进行通俗讲解,并发动大家讨论,然后采取典型示范的办法,通过各生产组长,帮助较先进的工人订出计划作榜样,让大家效法。但以后又发现计划订得千篇一律,而且没有注意质量,于是首先帮助车间找出主要问题,研究出原因和办法,再订计划示范。例如总结十月份细纱生产时发现质量不好,整经每码平均剔出一百零三根“羽毛纱”,全月共退回坏纱一千一百四十九公斤,原因是清洁工作和工作法等作得不好。针对上述缺点,在订十一月份计划时提出“作好三洁(车面清洁、牵伸清洁、车肚清洁)、降低断头、消灭五害(羽毛纱、竹节纱、松纱、紧纱、成形不良纱),提高质量”的口号,并提出改进工作法的措施,大家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再订出个人计划,并展开红旗竞赛。这样,十一月份的羽毛纱果然减少到六十根左右,坏纱减少到七百九十八公斤。这一事实,打破了有些人认为新厂基础差,新工人技术低,事事无经验,难以订计划的保守观点。
第四,推行车间作业计划,逐步走向均衡生产。在十一月份以前,虽然发动群众讨论和制订了生产计划,但对各车间作业计划没有加以综合和平衡,因而产生了供应失调、互相脱节的现象。粗纱多了便积压,少了则细纱停车,布场停车待料现象也相当严重。厂内有些领导干部开始也有一种保守思想,认为新厂工作忙乱、头绪多、基础差,还不能推行作业计划。从十一月份起,逐一帮助车间算细账,试订作业计划,并制出全厂日历进度表,虽然收效不大,但摸到了一些经验。十二月份以厂长为首,抽调了几个人,专门帮助较弱的部门编制作业计划。首先检查了布场十一月份没有完成产量、质量计划的原因,尤其是质量,次布达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五。车间主任却把责任推给“纱场的纱不均匀”。经过检查,发现布场车间没有研究过质量问题,同时发现次布中有五分之四是属于布场的责任。于是用这两件事实进行教育,说服车间干部订出十二月份的包括质量的日历进度表。同时,发动整理、准备、细纱、清花等四个车间,根据布场计划订出本车间的作业计划,建立了每周检查制,各车间就基本上达到了逐日均衡生产。到十二月二十日为止,两种棉布的次布降到百分之七,比十一月降低了三分之二以上。这一事实说明:新建厂在转入生产的初期,只要领导重视,打破保守观点,深入发现问题,抓住关键,教育干部,是可能而且必须及早推行作业计划的。
第五,初步建立必要制度,首先是责任制。由基本建设转入生产后,重心转移,机构变动,因此,必须及时建立一些必要的制度,特别是责任制,行政责任制(车间、科、室、生产组长等)已初步建立。工人交接班制度经工人讨论、建立后,已收到良好成绩,消除了开始时交接混乱、脱节,不负责任等现象。例如细纱车间甲班工人李聪过去每天出白花三斤左右,建立交接班制度后,已降至十两左右。
国棉二厂由基本建设转入生产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教育干部、教育工人的过程。在增产节约工作组协助下,首先对各部门负责干部、然后对全厂职工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工作,除新工训练中的政治教育课程和厂内日常教育外,在增产节约运动中,特别是结合生产计划的制订,先后进行了关于增产节约的意义、劳动纪律、爱国主义和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等几次全厂的报告和学习,大大提高了全厂职工的政治觉悟和劳动热忱,使职工认识了社会主义的光辉前途以及自己在工业建设中的光荣任务,对前述五项具体措施的实现起了鼓舞作用,从而保证了该厂提前全部开工并转入正常生产。


第2版()
专栏:

河南河北灾区生产获得显著成绩
河南、河北两省部分受灾地区大力开展冬季生产,很多地方已战胜了灾荒,积极准备春耕。
河北省去冬共种麦三千五百多万亩,超过原计划百分之七点五,给减轻灾情,争取粮食增产打下了有利基础。该省受灾地区的副业生产共有八十多种,百分之六十的灾村达到“村无闲人”,副业收入已有一千六百多亿元。很多灾民不但解决了生活困难,还积蓄了一些资金,准备投入春耕生产。河南省安阳专区受灾群众在年前即有百分之三十六消灭了灾荒,其余灾民也都争取在春耕前把灾荒消灭。邺县通过运输和各种手工业副业生产,灾民已收入现款六十一亿多元,可买粗粮八百多万斤,相当于全县缺粮数百分之九十九点六。该县十里铺村在生产自救运动中,有六十六户灾民组织了十一个互助组,合理分工,具体安排了农业和副业活动。他们除完成冬耕外,两个月来的副业收入已达三千六百多万元,可买粗粮五万多斤(全村缺粮三万三千多斤),目前已买了四头耕畜,新盖了七间房子。在春耕生产准备工作方面:河南省已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秋歇地耕过一遍,安阳、濮阳专区的先进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还实行了套犁法,深耕六寸到八寸。安阳专区的六十四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积肥三万六千多车。正阳县七区六十七个村挖坑泥三百六十多万车。各地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共可扩大灌溉面积二十五万多亩。河北省通县、石家庄等专区查出蝗卵一百多万亩,已插好标志,准备进行适时除治。其他冬耕、积肥等工作也都在部分地区展开。
各受灾地区的党政机关和经济部门,一般都很重视对灾民生产自救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河北省在冬季共拨出救济、工赈款九百三十多亿元,并发放了大批棉衣、棉被等物资,对解决灾民困难、鼓舞生产情绪起了很大作用。东光县二区发放一千三百多万元急救二百零七户灾民后,使一百六十多户搞起了副业生产。安平县通过群众互助和政府帮助,修好房屋七百多间,全部解决了灾民住房问题。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河北省还举办了七十一项水利、交通工赈工程,使灾民获得工资二百八十多亿元。河南省受灾各县都先后召开过灾民代表会或干部会,总结、交流经验,明确方针政策。各地并有专职领导生产救灾工作的干部。据商水等十余县统计,住灾区的专职干部共约六百余人。修武县各区都召开了困难户会议,四区恩村干部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一百二十四户冬耕有困难,便分别召开有劳力畜力户会议,动员组织了二十八犋牲口帮助困难户耕田,一天即犁地一百二十多亩。各地银行、贸易公司、合作社等部门也都有计划地支持灾民生产。
但是,也有些地方对领导灾区生产工作还作得不好,尤其是轻灾区干部有麻痹思想;少数干部有官僚主义和保守思想,救济粮款当发不发或发放迟缓;有的把副业贷款用去支持商业性的生产。河北省领导上对这些问题已作纠正,并指出春季到来,生产将随着季节发生变化,干部要适时领导灾民转变生产内容,防止因劳力闲歇、外流而加重春荒。过去忙于生产自救尚遗留有白地未耕的地方要设法补救。河南省在召开紧急救灾会议以后,各地对生产救灾的领导更加重视,目前除继续领导灾民努力生产外,对个别有特殊困难的灾户已及时发放了急救粮款。     (徐力之 马维新)


第2版()
专栏:

用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运动
华东区农业技术会议确定今后工作方针
华东行政委员会农林水利局最近召开华东区农业技术会议,总结了四年来华东区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成就,并按照总路线讨论制订了一九五四年及今后四年试验研究工作计划纲要。
四年来华东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者在各地党委和人民政府的具体领导下,经过思想改造,接受了苏联先进科学理论与先进经验,在科学研究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江苏省稻作试验场去年进行水稻旱直播试验成功,每亩收稻子八百五十八斤,为稻麦两熟地区水稻进行机械化大面积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由于打破保守思想,发挥了创造精神,猪瘟结晶紫疫苗试制成功,不但成本低,并在质量上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水平。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在研究如何防治小麦腥黑穗病时,曾深入农村,反复调查、试验、分析,终于得到成功,使山东全省最严重的小麦腥黑穗病基本消灭。去年各地采用了综合工作组的方式,深入各地总结群众生产经验,加以科学分析提高,不但使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并更加丰富了科学研究的内容。这些成就在增产粮食、棉花和其他工业原料及发展畜牧、园艺生产方面已起了重大作用。
会议讨论和制订了一九五四年及今后四年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计划纲要,指出今后华东的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应贯彻国家总路线,根据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运动发展的要求及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研究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农业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并有重点地研究农业生产合作社及国营机械化农场较大面积的生产技术,以促进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及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研究内容方面,以粮棉增产为中心,并适当地研究油料作物、工业原料作物、畜牧、园艺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为做好这些工作,会议要求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者首先要认真学习总路线,认真学习苏联先进的米丘林生物科学理论。在工作方法上要发扬农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集体研究精神,防止分散的、孤立的钻研问题。研究工作必须与推广工作相结合,不断总结群众的生产经验,提高到科学水平,再在群众中推广。今后各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农场应加强对农业试验性质的专区、县农场的业务指导与检查,并应加强科学研究部门工作的汇报制度,逐步建立责任制和审查制度,以更好地完成国家过渡时期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任务。
会议最后并表扬了二十九项有成就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2版()
专栏:

新疆省乌恰县牧民
纷纷加入供销合作社
新疆省乌恰县柯尔克兹族牧民热爱自己的供销合作社。
乌恰县在帕米尔高原的北麓,境内居住着一万三千多勤劳的柯尔克兹族牧民,解放前草场上没有一个“巴扎”(集市),交通又十分不便,所以畜产品长久地被积压着,或者为奸商用低价剥夺,同时牧民们很难得到各种生活必需品。从一九五二年开始,乌恰县人民政府便帮助牧民建立了跟随牧民流动的供销合作社和十多个贸易小组,工作人员大多是新培养起来的柯尔克兹族干部,他们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雪,经常翻越高山、渡过冰河,向牧民供应粮食、布匹和茶、糖等,并收购畜产品。去年曾供应九万五千九百斤粮食,十多万尺花布和大批扇镰、打狼铗生产用具,收购了十一万斤羊毛及一千张畜皮。合作社和贸易小组受到了牧民的爱戴,无论到了那里,那里便有许多牧民拿着山鸡、雪鸡及皮张等来入股或换货,现在,全县已有三分之二的牧民加入了供销合作社。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在国家电力机械抽水站的帮助下
松江省桦川县十区沿江水田年年丰收
松江省桦川县十区松花江沿岸种水田的农民,在国家电力机械抽水灌溉站的帮助下,战胜了旱涝等自然灾害,连年获得大面积丰收。
桦川县十区沿江地带,地势低洼,经常发生内涝,好多熟地变成了荒野。一九四八年,国家在这里修建了电力抽水厂,根本改变了过去贫穷的状况。几年来这一带虽然不断发生旱涝等灾害,但产量却不断提高。就在一九四九年发生严重旱灾的时候,这一带的水田由于灌溉站用电力发动机器供给了充足的水量,仍然获得每垧产六千四百斤水稻的丰收。一九五三年各地普遍发生水涝时,桦川十区的水田却因为是发动电力机械供水,根据水田用水的情况,适当地减少了水的供应量,并打开下游出口的水闸,使多余的水流入松花江,避免了涝害。秋后水稻产量每垧都在九千斤以上,好多生产合作社的平均产量每垧都超过一万斤,最高的达到一万二千斤。
几年来,国家灌溉站的职工,处处为农民弟兄打算,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地改进操作技术和加强经营管理,使灌溉面积从一九四八年的六百垧增加到现在的两千一百垧;水利费用也逐年降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一九五二年正在稻子打苞的时候,二号电滚突然坏了,为了保证水田丰收,抽水厂厂长李永福和电工赵乾珍等同志就连夜赶修,保证了及时供水,保证了丰收。
目前,国家灌溉站正利用冬闲时间检修机器和进行设计工作,准备今年再扩大灌溉面积四百垧,并计划在五年内充分发挥现有机器效能,使灌溉面积再扩大一倍。


第2版()
专栏:

在总路线照耀下向社会主义前进
马六孩、连万禄掘进组给中苏友好集体农庄的信中苏友好集体农庄全体庄员同志们:
你们组织起来,使用拖拉机耕作,提高了粮食产量,并把一百多万斤余粮卖给国家,支援工业建设。所有这些,大大地鼓舞了我们的生产热情,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
亲爱的庄员同志们:你们使用了机器耕作,获得了丰收。说起使用机器生产,的确是使人最高兴不过的事情。就拿我们这个掘进组来说吧,在刚解放时,我们是手工掘进,每月使上劲的干,只不过进四、五十公尺。一九五一年使用了电钻打眼,并推广了苏联先进经验,实行了多孔快速掘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每月的进度由一九五一年五月的一百八十七公尺,提高到一九五三年十月份的七百六十六公尺。每工效率,一九五二年比一九五一年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八点七六,一九五三年又比一九五二年提高了百分之八点九。由于逐年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我们煤矿的生产量就大大提高了,去年的产煤量比一九五零年提高了十倍多。一九五二年我们矿上使用了苏联最新式的联合采煤机后,更不必再割根、打眼和用铁锹装煤了。只要开动机器,就可把煤取下自动地装在溜子上运走,一班的生产就顶几十个人。过去我们往火车上装煤,是用体力劳动,工人们肩上扛着筐往车上装,一筐一筐地累得人够呛。去年我们使用了装车机,同时铺设了电溜子,就大大地减轻了工人们的体力劳动。由此,更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只有使用机器生产,才能改变落后的生产状态,早日促进社会主义的实现。
一九五三年,我国人民在我们英明的领袖毛主席领导下,在苏联的无私帮助下,在工农兄弟的共同努力下,无论在工业建设上和农业生产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如你们集体农庄把一百多万斤余粮卖给国家,我们组也给国家增产了四千八百六十九吨煤的财富。因此,我们坚信:全国工人和农民一块,在总路线的照耀下,共同努力,是会早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工业的发达,就会造出大量的机器,如我们使用的联合采煤机、装车机、电钻,和你们需要的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和别的农业机器等,帮助咱们提高生产。
煤矿工业是国家工业化中的先行工业,而掘进工作又是采煤事业的头道工序。因此,我们所担负的责任是重大的,也是光荣的。我们的掘进任务能超额完成,就能够多准备出采煤的工作面,就可以生产更多的煤供给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我们全组工人为使社会主义社会早日实现,都在忘我地劳动着。去年一年,我们在党的领导下,战胜了自然条件的困难,接连创造了生产上的新的成绩。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我们组讨论制订了第四季进度二千二百五十公尺的竞赛计划,向全国煤矿各兄弟掘进组发起了挑战。虽然我们走的巷道水大,放炮、推车都很困难,但是我们积极钻研技术,改进了操作方法,在十二月底超额完成了第四季挑战掘进计划。学习了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后,我们的生产劲头也更大了。在一九五四年,我们要巩固现有成绩,并决心进一步钻研技术,改进操作方法,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替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使美好的社会主义早日到来。
亲爱的农民兄弟们!在总路线灯塔的照耀下,让我们共同努力前进吧!
大同煤矿马六孩连万禄快速掘进组


第2版()
专栏:

中央农业部分别通知有关各省
加强毁灭稻根工作并及早做好治蝗准备
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最近发出两个通知,要求有关各省加强毁灭稻根减轻螟害和及早做好今年治蝗准备工作。
毁灭稻根的通知中说:目前各地毁灭稻根工作的开展极不平衡,除福建、湖南、江西等省部分地区做得较好外,一般都还没有行动起来。根据最近浙江、安徽等地检查,稻根中过冬螟虫每亩地约有五千到三、四万个,其中百分之八、九十以上为活虫。如不及时领导农民毁灭稻根,必将严重影响今年水稻增产。通知并要求各地耕翻板田,拾毁稻根,耕翻困难的田应进行挖毁,水源方便的田可灌水沤毁。春花田和绿肥田也要尽可能进行毁灭稻根的工作。二化螟严重地区,除毁灭稻根外,还要清除田旁杂草。挖起或拾起的稻根和锄割的杂草,必须结合积肥,用烧、沤等办法彻底处理。
准备治蝗的通知说:由于去年秋蝗防治不够彻底,残蝗遗卵面积和密度较大。据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绥远、新疆等省初步检查,有卵面积达四百多万亩,一般地区每平方丈有五至十一个块卵,有的地区在二十五块以上。如果今年四、五月间气候雨量适合,夏蝗可能严重发生。因此,各地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迅速整顿与健全治蝗事业机构,训练治蝗干部,准备与调运足够数量的药械、麦麸。在尚未进行过查卵地区,在解冻后可进行补查,及时作好预测工作。


第2版()
专栏:

贾庚云带头走新道路
本报记者 刘凡
“你能满足你三间房子和二亩地吗?”一个有着一付慈祥面貌的五十多岁的老婆婆,站在庄头上,和一群庄稼人说得挺热闹。她继续半开玩笑地对着一个矮个子的年纪不到三十岁的农民说:“你看看前天那个影子戏(幸福的生活影片),人家是怎样过日子的,你不想吗?好汉子呀!不朝前看看,难道就愿做个煮熟了的鸡蛋,没有涨头了吗?”一群人呆在庄子口,有的吧?吧?地吸着旱烟,有的蹲在石堦上,光笑不吭声。看样子,这个大娘是庄上的一个有威望的长辈。
这是河北藁城县郭庄村,那个大娘就是村里的女共产党员贾庚云。提起贾庚云,全庄老少没有一个人说个“不”字。贾庚云劳动、生产样样好,人人都尊敬她。在这次购粮运动中,贾大娘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向村里人反复宣传总路线,引导村里农民把五万斤余粮卖给国家,还订了增产节约计划,准备办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还在开始宣传总路线的时候,贾庚云就把八百斤余粮一次卖给国家。接着和全家大小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家庭会议开得真热闹。十六岁的二保正在村小学读书,要买几本好的练习本子。两个小女儿要做花布棉衣。贾大娘想:孩子们要的样样都该买,可是最主要的事儿没有提出来,就对孩子们说:“你们都是青年团员、少先队员,该节省的要节省,净要这,要那,忘了还要闹生产吗?”穷家出身的孩子懂得日子是怎样好起来的,他们都觉得妈妈说得对,会上,大家的意见很快统一了:把卖余粮的钱买七个水车斗儿,再买一些肥料和饲料(豆饼、酒糠)剩下的再买油盐、棉衣和孩子上学的练习本子。
贾庚云在总路线宣传和购粮运动中也曾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一天晚上,村里开余粮自报会议,会上有的人说:“咱们这里是棉产区,那儿来的余粮呢?”贾庚云也随口说了一句:“俺今年打的粮除了吃的,就是留了点麦种子。”话刚出口,她自己觉得不对头,要想马上改一下,可是会很快就散了,她只得跑回家。
贾庚云回到家,没有说一句话,就倒在炕上,儿女们看到妈妈闷闷不乐,以为妈妈和别人抬杠
(争吵)了,他们没有吵扰她,轻轻地给她盖上了被子,就在她的身边睡着了。
贾庚云在炕上翻来覆去不能睡着,前前后后事情一起涌进她的脑际,她回想起自己从小就是个穷丫头,嫁了个丈夫没有房子住,只好在一块坟地上搭起个窝棚,种几亩沙地,不长粮食;到了春天一片沙土,连苦菜也难找到;自己生了十四个孩子,没法活,忍心丢下自己的孩子不管,给城里的地主当奶妈。眼看着把地主的孩子一个个养大了,自己的七个孩子活活地饿死了。她想到这里,眼泪就像屋檐上的雨水,大颗大颗的淌下来。
现在,她有二十亩地,又有了水车,还买了一头牛,一头驴,政府贷款打了两口井;随后政府又修理了晋藁灌溉渠,那些不长粮食的沙地变成了良田。前年种上棉花,顶少的每亩也收到一百五十斤;去年收了一千六百多斤谷子,两千七百斤山芋,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孩子有的参加了工作,有的参加了生产,他们都是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三个小的在村小学读书,也都是少先队员了。想着,想着,她轻轻地抚摸了身旁孩子的脸蛋,内心里感到日子是多么幸福啊!
贾庚云深深知道,现在的好光景是共产党带来的,咱们把余粮卖给国家完全是应该的,吃水还能忘了掘井人吗?她很难过,觉得昨晚说了瞎话,是对不起毛主席。她第二天一起床就跑到工作组去,把八百斤余粮卖给国家。然而,卖余粮和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什么关系?她一时还联系不起来。
这几天,庄子里总路线的宣传是轰轰烈烈的。屋顶广播,苏联集体农庄的图片展览,“幸福的生活”影片放映;这天,她站在图片下面,正入神地看着赫鲁晓夫集体农庄的一幅图片:三个少壮小伙子掌管了“斯大林八十号”的拖拉机拖“五铧犁”,一天能耕四百五十亩地,深到九寸,连耕带耙什么活儿都做好;算算咱们庄上一天耕这么多的地就要一百五十头牲口,一百五十张耠子(木犁),还要一百五十个人,耠子耕地只能深到三寸五,耙地还不算;人和牲口样的一天到晚累得慌,那来的劲去唱歌儿呢!贾庚云心里明白了,原来人家过幸福生活有人家的条件,人家耕地尽是使的铁牛(拖拉机),咱们这里没有。也不能指望从天上掉下来呀。工作组老刘说:“把余粮卖给国家是支援工业建设,支援制造拖拉机的人们;同时还要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后才能使上拖拉机……。”这一点不差,她心上开朗了。
贾庚云在村群众大会上报告了她认识总路线积极卖余粮的思想变化过程。她说:咱们种粮食的人不把粮食卖给国家,工人、经济作物区的农民和缺粮吃的农民兄弟、解放军、国家工作人员,他们吃不上,能饿着肚子为咱们工作吗?就拿工人老大哥说吧,他们不吃饭能造拖拉机吗?拖拉机下不了乡,咱们光凭两只手和一条黄牛怎能到社会主义呢?弄半天,把粮食卖给国家还不全为了咱们自己?再说,咱庄上有二百四十八户人家,现在仅有七八个互助组,没有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亩二亩,十亩八亩就是一块,拖拉机那么大的家伙在地里打转转也占不下。不组织合作社怎能使拖拉机呢?
贾庚云就这样教育农民认识了总路线,带领全庄农民走上总路线所指示的光明大道。去年二月郭庄村成立了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贾庚云就是其中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