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农村党组织和青年知识分子
——中共平遥县北常堡村支部教育高小毕业生
参加农业生产的经过山西省平遥县的北常堡村,识字的人从来就很少,在村干部中也没有一个能够痛痛快快看通报纸的人。这样,工作中的困难就很多。正如该村党支部书记阎守论说的:“填表呀,汇报呀,好多事情都得动笔,但是,就是拿不起笔来。”全村的互助组也常常因为记工算账不清楚,影响到组的巩固和发展。因此,提高文化水平早已成为全村干部和群众的迫切要求。
去年夏天,这个村的八个高小毕业生回村来了。他们都没有考上中学,按理说,他们应当留在村里参加工作和生产,但是,他们中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留在村里的。其中有一个叫张兰英的,就和她的外祖母七难八难地凑起了三十万元的路费,到太原去找工作。张兰英在太原住了一个多月,钱花完了,工作没找着,只好回到家里来,又遭到外祖母的责骂。张兰英自己更是懊恼万分,痛哭流涕。其他的几个高小毕业生也是东游游,西串串,到处打听学校招生和工厂招工的消息。他们说:“等机会吧,说什么也不在村里劳动。”村里的党支部和团支部发现了这些情况,便召开了党员和青年团员会议,研究如何帮助这些高小毕业生克服这种错误思想。党支部书记向全体党员和青年团员提出:教育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是党和团的责任,如果能把这些人团结好、培养好,对村里的工作就会有很大的帮助。经过这次会议,党员团员都重视了团结和教育这些高小毕业生的工作。会后,党支部和团支部又召开了高小毕业生座谈会,座谈农业生产的发展前途,并联系到北常堡村今后的建设任务和美丽的远景。会上,党支部表示欢迎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劳动,提高农业生产。座谈会后,他们的情绪很高。接着,党支部和团支部又和他们进行了个别谈话,分别解决各人的具体思想问题。比如对张兰英,除了继续向她讲解参加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外,又替他计算了两次去太原所花的路费,同时把各地中学和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劳动的模范事迹讲给她听。在团的会议上,大家也鼓励张兰英积极参加农业劳动,并帮助她检查和批判了自己不愿意参加农业劳动的思想。党和团对张兰英耐心的教育和帮助,提高了她的觉悟,增强了她对党和团的热爱。她表示说:“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地参加农业劳动,作一个好团员。”其他几个高小毕业生,经过党支部和团支部的耐心教育后,觉悟也都逐渐提高,扭转了轻视农业劳动的思想,表示愿意留在村里参加生产。
去年十月,村里大张旗鼓地宣传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些高小毕业生的眼睛更亮了。在学习讨论会上,他们进一步批判了自己不愿意参加农业劳动的错误思想。如阎泰盛自我检讨说:“俺家过去祖辈都没有念过书,靠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咱们翻了身,上了学,反倒不想劳动了,这是忘本思想。”其他同学也都说:“学习了党的总路线,觉得农业劳动更可爱了。”于是,八个高小毕业生一起参加了互助组。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互助组便很快地由四个发展到十三个。
但是村中部分群众的落后舆论,也多少影响着高小毕业生的劳动生产情绪。张兰英的外祖母,几乎每天都唠叨兰英“没出息”。邢万才老汉有一天碰见高小毕业生阎焕然在拾粪,就说:“念书人拾了粪,真败兴!”于是,党支部和团支部又把群众的思想情况作了分析研究,并动员全体党员、团员耐心地向群众进行说服教育工作。在群众大会上,党支部和团支部结合具体事例向群众宣传了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的意义,又分别访问了学生家长,进行个别说服教育。另一方面,八个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后,也都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转变群众中的许多不正确的看法。张兰英就是一个例子。她虽然是个女孩子,但在她参加互助组以后,每天都是起早搭黑的干活,在家里积肥,在田里铺沙、撒粪、拉耧、锄苗,样样都干。今年,她家的地就种得很细致,庄稼长得比往年好。张兰英的外祖母很高兴,也改变了对兰英的看法。她说:“俺兰英真是个好孩子,往年我雇人种地还得雇人送饭,今年不光没有雇人,庄稼还长的比往年好。”高小毕业生阎泰盛运用科学方法在棉田里施加追肥,使棉花长得特别好。群众看到了他们的劳动成果后都反映:“这些孩子,真是文武双全。”党支部也及时将他们的模范事迹向群众进行了宣传。现在,八个高小毕业生,有的被选为乡里的秘书、会计,有的被选为村里的财粮委员、文教委员、民校义务教员、妇女联合会委员等,有的还当选为人民代表。从此,群众中的落后舆论和学生家长的怨言,再也听不到了。
当然,他们因为刚从学校出来,在工作和生产中的困难是不少的。党支部和团支部便注意帮助他们解决这方面的困难,经常召开座谈会,给他们介绍工作经验和生产知识,并根据不同的农业季节,邀请老农给他们传授各种农业技术。除此以外,还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一面教一面实习。如在今年春耕播种时期,团支部便选择了三亩谷地,让他们学习摇耧。学习时,首先给他们讲清楚了摇耧的基本动作和应注意的事项,然后让他们进行实验。这样,同学们便在生产上慢慢熟练起来了。八个高小毕业生中,已有三个报名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他五个因为家庭关系暂时还不能报名入社。
党支部和团支部很注意组织他们进行业余学习,帮助他们安排学习时间和选择学习内容,以安定和巩固他们在农村工作和生产的情绪,和继续提高他们的文化、技术和政治思想水平。此外,村里还以这八个高小毕业生为骨干,开展了各项体育和文娱活动。
(中共平遥县委会、青年团平遥县委会)


第3版()
专栏:

关于苏联的戏剧教育
沙可夫
不久以前我参加了由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组织的一个访苏代表团。这个代表团的主要任务是赴苏联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观礼,以增强中苏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其次是向苏联人民介绍中国解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艺术等各方面工作情况以及中国青年妇女等各方面人民生活的现状,再其次才是参观访问,以学习苏联各方面的先进经验。由于在苏联各地参观访问活动属于一般性质的多,专业的少,因而关于苏联的戏剧教育,我只走马看花地参观了两个苏联国立的戏剧学院,进行了三次座谈,而这次去参观时机会又不碰巧,正赶着苏联学校忙于准备或已开始学年大考的时候,不可能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大大影响了我们在苏联进行有关戏剧教育方面的学习。这里仅就我尽力搜集到的一点口头的和书面的材料,加以整理,供读者参考。
一、两个戏剧学院的一般情况
我们于五月二十六日在列宁格勒参观访问了国立奥斯特洛夫斯基戏剧艺术学院。这个学院是在十月革命后在几个戏剧学校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三十年代中曾改为戏剧专科学校。后来才恢复为学院。学院设四个系:表演系、导演系、戏剧理论系和舞台装置系。学生共二百三十人,除苏联本国学生外,也有保加利亚、朝鲜等新民主主义国家学生,并设立了苏联各民族的专门训练班,除俄罗斯班外,现共有六个民族班(马里、土瓦、哈卡斯、卡累利阿·芬兰、科米、布利亚蒙古等)。学制为表演和舞台装置两系各四年,导演和戏剧理论两系各五年。学院的创办人之一,也是首任院长是苏联名导演(现为列宁格勒国立普希金话剧院总导演),耳·史·维甫耶恩,现任院长塞列勃略柯夫在该院工作已达二十余年,他除行政领导工作外兼任表演课的教学。
这个学院在戏剧教学工作上可以说是成绩卓著,经验丰富。这也是从艰苦奋斗中得来的。该院院长在和我们的谈话中,曾详述学院在卫国战争中敌人包围列宁格勒城的时候所遭到的莫大困难和英勇奋斗的经历。他说,在卫国战争中学院没有停办,校舍大部被敌机炸毁。一九四二年学院转移高加索、托姆斯克、新西比利尔斯克等地,教学工作仍继续进行,胜利后回到列宁格勒,学生用自己的劳动修复了校舍。
这个学院值得骄傲的是:列宁格勒所有话剧院的演员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从这个学院毕业出来的。其中有许多全苏联有名的演员(有的已荣获人民演员,或功勋演员的称号),如纳·西蒙诺夫、纳·契尔卡索夫、勃·契尔柯夫、佛·密尔库里也夫、奥·卡细柯、优·道陆别也夫、伊·古雪华亚、伊·扎鲁平娜雅、佛·波里采伊玛珂、特·杜德尼可夫、纳·瓦尔利雅诺、勃·斯米尔诺夫、佛·索夏尔斯基卡雅、阿·拉伊金等人。
我们从列宁格勒回莫斯科后,六月五日才去访问国立卢那却尔斯基戏剧艺术学院。
莫斯科国立卢那却尔斯基戏剧艺术学院是全苏联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个高等戏剧学校。有人说对于苏维埃戏剧教育发展的全部过程来说,苏联第一所主要的高等戏剧学校—莫斯科国立卢那却尔斯基戏剧艺术学院——所经过的道路是最有特征的。这充分说明了这个学院的历史特点及其在苏维埃戏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它的成长和发展经过了不少曲折的道路。它在和苏维埃敌对的各种各样反现实主义的艺术思想作了坚持的剧烈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沿着真正体现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道路向前迈进。
这所目前苏联戏剧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在革命前音乐爱好者协会所办的音乐、戏剧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九一八年改称为音乐戏剧学院,一九二二年改组为设有话剧系、音乐剧系、导演系的国立戏剧艺术学院。由于一开始没有获得足够的组织经验,没有集中一批掌握先进的培养演员的方法和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新式教学干部,不得不于一九二四年把学院改为中央戏剧艺术专科学校。到了一九三一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通过改订艺术教育制度的决议;并重新审查和扩大高等艺术学校的分布网,于是在中央戏剧艺术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以卢那却尔斯基为名的国立戏剧艺术学院。
这个学院的表演系除培养话剧演员外,还培养音乐剧(即有唱有白的一种喜剧形式的戏剧)的演员,导演系培养话剧和歌剧的导演以及舞剧指导,另设戏剧理论系,培养戏剧理论和批评人材。表演系除俄罗斯学生外,现设五个民族班(哈萨克、土库曼、吉尔吉斯、阿华尔斯、列兹金等),同时吸收了五十多个中、朝、波、捷、匈、罗、西班牙、伊朗等国学生。该院共有学生五百余人。学习期限,除表演系俄罗斯班为四年外,其余各系各班都是五年。此外该院还设了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函授部,有表演和戏剧理论两部门,学生三百五十人,其目的是使没有受过高等戏剧教育而又没有机会进学校学习的在职戏剧干部,可得到同样的教育和培养。
二、苏联党和政府对戏剧
教育事业的重视
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一建立以后,马上在首都莫斯科就成立了第一所苏维埃的新型的高等戏剧学校。当时年轻的苏维埃政府在极端困难的国内战争的条件下展开了戏剧教育工作。
革命前在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没有一所高等戏剧学校,而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戏剧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很迅速的。伟大的卫国战争以前苏联就已经有了四所高等戏剧学校,而一九四七年增加到十四所,到了一九五○年已有二十所以上。戏剧专科学校在一九四七年有十一所,到了一九五○年就增加到四十三所。至于附设在苏联各大剧院的戏剧研究所也有很大的发展:一九四三年有五十八个研究所,而到了一九四七年就增加到八十五个了。虽一时尚未找得目前苏联戏剧学校统计数字,但可想而知,一定远远超过以上的数目字。即使以上不完全的数目字就已极有说服力。这足可以证明:由于苏联党和政府对戏剧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因而在这方面获得了那么大的成就。
苏联党和政府深切了解戏剧教育是苏维埃戏剧事业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一九二七年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宣传鼓动部领导下召开的戏剧工作会议的决议中明确地指出:如不认真地建立和开展戏剧教育,就不可能在戏剧工作中真正掌握了主要部门。一九一八年以卢那却尔斯基为首的苏维埃政府人民教育委员会下设的戏剧处公布了一个“工作大纲”,这个“工作大纲”在苏维埃戏剧和戏剧教育发展历史上成为重要的文献,在其中,不仅规定了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戏剧的总任务,而且包括了和戏剧教育有关的全部原则问题,目前在苏联政府文化部下专设高等艺术教育事业管理局,由一个副部长兼任局长职务。这也说明了苏联党和政府对艺术教育(包括戏剧教育)事业的重视是始终如一的。
三、在斗争中成长和发展
十月革命以前,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戏剧教育曾经有一个短促的昌盛时期。当时阿·普·连斯基在小剧院主持话剧训练班,佛·纳·达维多夫在彼得堡办话剧训练班,而聂米洛维奇·丹钦柯在莫斯科音乐业余学校从事培养演员的工作。一八九八年第一批加入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员,就是在这个学校训练出来的。但他们当时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进行教学工作的:一方面他们必须在沙皇封建专制统治下争取生存,同时还得和皇家剧院管理处的反动保守思想以及戏剧界部分人们主张“打倒学校,打倒训练”的落后思想作坚决的斗争。
俄罗斯先进的戏剧艺术的优秀代表们,如伊·阿·德米特里也夫斯基、墨·斯·史迁普金、伊·佛·萨马林、佛·纳·达维多夫、阿·普·连斯基等人,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思想,他们认为戏剧教育的主要的任务不仅是演员的专业训练,使他们成为能掌握熟练的技术的专家,而是要演员通过自己的艺术在思想上揭示人的高尚品质来影响观众,这一个戏剧教育的中心问题——政治思想教育问题只有在苏维埃时代才能获得彻底解决。事实上十月革命后苏联戏剧学校以天才的演员、导演、教育家克·斯·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为基础来训练青年演员,并使艺术的训练和政治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了。
在苏维埃戏剧教育的初期,同在其他文化思想领域中一样,进行了两条战线的斗争。这就是说,一方面要反对盲目崇拜资产阶级文化并企图把它机械地搬运到苏维埃社会来的右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反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论家们所主张的干脆拒绝一切文化遗产的“左”的态度。对于沙皇时代遗留下来的旧的学校,列宁曾指出:“……要把旧时学校中坏的东西与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区别开来,应该善于从旧学校中挑选出共产主义所必需的东西”。因此,对于老的戏剧教学干部需要进行思想改造,学校的领导成员与各种制度也亟待改革。这是苏维埃戏剧教育初期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在一九二一年后经济恢复时期,苏维埃戏剧的现实主义派和“左翼阵线”形式主义者之间为演员的作用问题进行了剧烈的斗争。形式主义者反对演员是独立的艺术家,否认演员用自己的创造来担负表现时代主题的巨大任务。他们武断地把演员的作用缩小为恭顺地执行导演的任务。但学院中著名教师阿·普·彼得罗夫斯基把亚历山德林斯基表演艺术中的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带到教学中,并在他的领导下大批教师都起来反对伪装左倾的反动派,反对歪曲演员的创造性作用,为现实主义的戏剧艺术而斗争。
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三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取消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作了一个历史性的重要的决议,揭露了“左”的反动思想,促进了苏维埃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大团结。苏维埃戏剧教育也从此开始了新的阶段。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培养苏维埃演员方面最后取得了领导地位。一九三五年以耳·墨·列奥尼多夫、墨·墨·塔尔哈诺夫和佛·格·萨赫诺夫斯基为首的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杰出工作者,也是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优秀的学生和战友,到国立卢那却尔斯基戏剧艺术学院来工作,为该院发展历史上开辟了新纪元。
四、一个迫切而严重的任务
为了建立和发展苏联各共和国各民族的戏剧艺术,首先必须为各民族准备各种戏剧干部。这是摆在苏维埃戏剧面前一个迫切而严重的任务。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一九一八——一九一九年时,苏维埃人民教育委员会戏剧处下设少数民族戏剧委员会。在它的工作条例中写道:“人民教育委员会戏剧处认为戏剧艺术在其实质上是最革命的和最迫切的,因而在其许多任务中为俄罗斯各民族的戏剧的产生和繁荣准备条件占着光荣的地位,这些民族的戏剧直到如今或者还处在狭小的范围内,或者根本没有戏剧。”
因此,从一九三○年起苏联国立戏剧艺术学院不断地为苏联各共和国各民族培养了各种戏剧干部,甚至为有些民族共和国剧院训练整个剧团。目前,莫斯科国立戏剧艺术学院正在为哈萨克等五个民族,列宁格勒国立戏剧艺术学院正在为马里等六个民族的剧院培养整套的戏剧干部。在国立戏剧学院毕业生中有不少杰出的著名的民族艺术家。
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两个国立戏剧学院表演系所设的每个民族班约有二十人左右的学员,他们都是从各该民族地区参加业余艺术活动的积极分子中选拔出来的最有才能的青年。经过五年的学习,排好几个不同类型的剧目,毕业后全班学员带着排好的剧目,回到原民族地区,或参加当地剧院,或成为新建剧院的骨干,他们就可把在学校排好的剧目公演。这种培养民族戏剧干部的方法是很好的,值得我们学习的。
五、关键问题
为了办好学校必须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教材问题和师资问题,在苏联戏剧教育方面已获得了解决。莫斯科国立卢那却尔斯基戏剧艺术学院和列宁格勒国立奥斯特洛夫斯基戏剧艺术学院在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上所采取的途径有很好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的。这里我只能略述一二。
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两个戏剧学院的负责人都对我说,为了解决教材和师资问题必须建立和加强教研室的工作。教研室的科学研究工作任务首先就是要把教材编写好,也就是说,每门课程必须订出教学大纲,讲授提纲以至比较完善的课本。据我个人所知道的:上述两个学院在教材方面除各种课程都已有经过教研室讨论通过的教学大纲外,有两门课程的讲授提纲——表演技术和苏维埃俄罗斯戏剧史——已经苏联政府文化部审查批准,且已付印出版。另有西欧戏剧史一课,由该课研究室以斯·斯·莫古尔斯基为首的教师们编出了一大本西欧戏剧史选读第一卷,并已于去年付印出版。
培养青年师资干部也是教研室的重要任务之一。教研室设研究生班,三年毕业后成绩优良者多半担任助教,或另行分配工作。但一个学院的师资问题不可能光靠教研室来解决,也不可能光靠上级主管部门调集多少个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戏剧干部来充当学院的专任教师,这主要依靠学院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团结一批最优秀的戏剧家(名演员、导演、戏剧理论家和教育家)在自己的周围,吸收他们到学院里来兼课。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两个苏联最主要的高等戏剧学校,就是这样解决师资问题的。许多艺术大师都是莫斯科艺术剧院杰出的教师。该院导演课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都是由莫斯科艺术剧院杰出的导演,优秀的戏剧家佛·格·萨赫诺夫斯基领导的,他几乎把莫斯科各剧院的所有主要导演都吸收来参加学院导演课的教学工作。列宁格勒国立奥斯特洛夫斯基戏剧艺术学院在解决师资问题上和莫斯科的情况是同样的。
吸收在剧院中担任实际工作的优秀的戏剧家来兼任教学工作,不仅克服了学院缺乏教学力量的困难,而且这些从事实际工作的戏剧家能把在戏剧艺术实践中获得的新的经验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这样有助于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也有助于避免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
苏联在戏剧教育方面能够那么成功地采取上述途径解决了为办好学校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师资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以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聂米洛维奇·丹钦柯为首的苏维埃杰出的戏剧家们都以从事教学工作,训练青年干部作为自己对国家的戏剧事业应尽的责任。聂米洛维奇·丹钦柯曾说过:“我愿把我所具有的全部热情多多地放在戏剧教育方面”。这种热情也是每个十九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戏剧家如伊·阿·德米特里也夫斯基、墨·斯·史迁普金、伊·佛·萨马林、佛·纳·达维多夫、阿·普·连斯基等人以及每个苏维埃戏剧杰出的代表所具有的。正是这种热情过去培养了俄罗斯进步的戏剧艺术优良传统的继承者,而在十月革命后帮助了苏维埃戏剧教育,也就帮助了苏维埃整个戏剧事业获得光辉的成就和飞跃的发展。
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二日


第3版()
专栏:

全国各级人民监察机关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建设的监督和检查
全国各级人民监察机关目前已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建设的监督和检查。各级监察机关都认真贯彻了第三次全国监察工作会议的决议,着重以监督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生产财务活动积极展开了工作。适应着监察工作的需要,各地监察机构进一步健全起来了。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将近四千个监察机关,比一九五三年增加了约三百个,其中主要是财经企业部门的监察室。如第一机械工业部等六个工业部门今年便增设了一百一十五个监察室。监察干部也比过去充实了,现在全国共有监察干部约两万人,比一九五三年增加了一千八百多人。此外,全国已发展了十万多人民监察通讯员,也比一九五三年的数目增加了。为了推广哈尔滨铁路稽核局监察工作经验,原中央人民监察委员会专门举办了干部训练班;许多重点推行和准备推行这一经验的财经部门,也都先后开办了训练班,培养开展这一工作的骨干力量。
各地监察机关进行的监督检查工作,一般都比较及时和深入。如河北、上海等十一个省、市监察委员会,今年上半年进行了一千九百八十三次检查工作,其中对于粮食等物资的保管、工矿企业部门的生产财务计划、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的检查,有一千七百二十四次。这些地区通过检查后,都及时发现了很多问题,对保证国家计划的贯彻起了很大的作用。又如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后,大多数监察机关都以大部或全部力量投入了检查工作,并对粮食仓库进行了普遍的检查。根据山西、河北、福建、浙江四个省监察委员会统计,通过检查使十三亿多斤粮食免遭损失。重工业部等六个部门监察室经过认真检查,削减了可以节省的开支一百八十四亿多元,避免了可能造成的积压和浪费。
确定推行哈尔滨铁路稽核局监察工作经验的各监察机关,都按照计划积极展开了工作。到目前为止,铁道部已有十二个管理局全面推广了这一经验。十二个铁路管理局在今年上半年中通过对单据的事先审核,停止支付不合理开支六十亿一千八百多万元;通过部分及全面文件检查,揭发了亏损浪费、少收多付、浮多物资以及贪污等问题,已追回及收账的资财有六十亿五千多万元;同时铁道部门各监察机关在检查中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各种建议,各业务单位依据这些建议,发出了一百七十四件命令和指示,建立和健全了一些制度,加强了工作责任心,巩固了财政纪律。此外,重工业、商业等部门也已重点试行哈尔滨铁路稽核局监察工作经验;燃料工业部、第一和第二机械工业部、纺织工业部、粮食部等正积极准备重点试行;在地方监察机关中,有的已在粮食部门重点试行这一经验。
各级监察机关今年以来一般都注意了受理人民检举控告的工作,大大密切了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原中央人民监察委员会从一月到九月共收到人民检举控告案件二千八百多件,现在大部分作了慎重的处理。全国各级监察机关也都加强了这一工作,及时处理来自人民的各种检举控告案件。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公布,人民群众对违法失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检举控告已成为法定的公民权利,各级监察机关正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对贯彻国家政策、法令和经济建设计划的监督作用。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甘肃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注意发挥中医力量
甘肃省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积极组织中医为各族人民治病,发挥了中医在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甘肃省各专区、自治区的城市和农村中,共有中医约八千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医师有二百多人。现在大部分中医已组织起来。根据一九五三年的统计,各城镇已有中医联合诊疗所一百四十九所,中西医联合诊疗所十处。今年一月份在兰州市还成立了甘肃省中医门诊部。各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公立卫生医疗机构吸收了中医参加工作。现在中医的业务有很大开展。
自一九五一年以来,不少县、市还举办了中医进修班,已进修的中医有一千二百四十多人。一九五三年在兰州举办了中医进修学校,第一期毕业学员一百零八人,第二期正在进修的六十八人。中医经过进修大大提高了政治和医务水平,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中,不少中医积极参加了这一运动。岷县、康县、成县、武都等县城里的中医,还响应了人民政府的号召,由城市转移到较远的农村开业;武山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并组织农忙巡回医疗队和农村治疗站,减少了农民因病就医往返跑路的麻烦。
甘肃省人民政府卫生厅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的积极性,在十月八日至十六日召开了甘肃省中医代表会议,确定了下列几项中心工作:加强中医的政治教育,加强中、西医之间的团结;克服和防止个人主义、宗派主义;正确地对待中医学术,提高业务水平;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各种学术讨论会、座谈会和中西医学的专题报告,开展和加强会诊制度;组织发挥中医力量,在城镇中要认真办好联合诊疗所,逐步地吸收中医参加公立卫生医疗机构;在农村中为了使农民诊病方便,动员中医参加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医生较多的城镇,在自愿的基础上,卫生行政部门要适当协助中医转移到农村去开业。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单行本
在全国各地已发行一千二百五十万册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已经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单行本一千二百五十万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单行本出版后,新华书店为了及时满足读者的需要,城市的分支店普遍派专人主动向工厂、机关、部队去送书,农村的新华书店普遍加强了流动供应工作,把宪法单行本送到农民群众的手里。新华书店上海分店在十天内发行了宪法单行本四十二万多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普遍发行,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欢迎。康定县西尧彭错喇嘛到新华书店康定支店去买藏文版宪法单行本时说:过去反动派统治时期,少数民族受尽了歧视和压迫,连藏文都不许我们读,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才有真正的民族平等,才有我们自己的宪法。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中国作家协会讨论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
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在十月二十四日召开了关于“红楼梦”研究的讨论会。这个会的目的是在于通过学术上的自由讨论,对古典文学研究中一直未曾肃清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进行批判,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对待古典文学遗产的态度和方法,从而把古典文学研究工作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讨论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古典文学部部长郑振铎主持。出席的有茅盾、周扬、冯雪峰、邵荃麟、阿英、张天翼等六十多人。在讨论会上先后发言的,有俞平伯、王佩璋、吴组缃、冯至、舒芜、钟敬文、王崑崙、老舍、吴恩裕、黄药眠、范宁、郑振铎、聂绀弩、启功、杨晦、浦江清、何其芳、蓝翎、周扬等。
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中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在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一书和“红楼梦简论”一文(载“新建设”本年三月号)中表现得很突出,“文史哲”、“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专刊、“人民日报”等报刊曾陆续发表文章加以批评。讨论会上,俞平伯和王佩璋,先就近年来以俞平伯先生名义发表的若干有关“红楼梦”研究的文章作了说明。这些文章中,除“红楼梦简论”、“曹雪芹的卒年”、“辑录脂砚斋本‘红楼梦’评注的经过”等文章是俞平伯先生自写的以外,在“东北文学”上发表的“红楼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大公报”上发表的“‘红楼梦’简说”两文,都是王佩璋代写,曾由俞平伯先生作了一些修改;这两篇文章中的好些观点是和俞平伯先生自写的文章有出入的。发表于“文汇报”的“我们怎样读‘红楼梦’?”,是由俞平伯先生授意,王佩璋执笔写成的。
在会上发言的大多数人,都指出:最近发表的李希凡、蓝翎的文章“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评‘红楼梦’研究”及“人民日报”最近连续发表的有关文章,针对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所作的批判是极重要的,非常值得重视。尽管这几篇文章中有些个别论点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一场严重的斗争。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来,是十分需要的。这一斗争的进一步展开将推动古典文学研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会上发言的大多数人指出: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方法,是沿袭了胡适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形式主义的观点、方法,从趣味出发,其结果,必然抽掉“红楼梦”这一伟大的古典现实主义作品的巨大社会意义,陷入烦琐的考据中。大家认为:考据工作在古典文学研究中是必要的,但这只能是作为研究工作的一种手段,绝不能仅仅以考据为满足,甚至以考据代替研究;考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而不是为考据而考据,把读者引导到牛角尖里去。
讨论会上也涉及了一般古典文学研究的问题,指出古典文学研究工作,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方法,阐明古典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阐明它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传统,以滋养和发展新的文学艺术。
讨论会认为:自由争辩是学术研究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良好方式之一。这次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讨论是一个开端,希望作家协会今后继续召开这样的讨论会;并且希望大家写文章,参加关于“红楼梦”问题的讨论。


第3版()
专栏:

辽宁省举行第一次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会议
辽宁省第一次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会议十二日到十八日在沈阳举行。会议布置了今年冬学的任务,并讨论了贯彻全国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方针、任务。
今年辽宁省将组织六十万农民参加冬学,其中要求扫除十二万文盲。各市、县还将重点试办业余学习高小班和广泛组织自学小组,大量吸收识字不多的农民和参加农业生产的高小毕业生,继续进行学习。
去年辽宁省参加冬学的农民有五十一万人,其中十万人已经在冬学中摆脱了文盲状态,二十万人在冬学后又参加了常年学习。今年辽宁省冬学将以农业生产合作社办学为重点,组织农民进行业余文化学习,但对过去以村为单位办的民校或识字班仍须加强领导,继续把它办好。为了使冬学顺利进行,辽宁省即将训练群众教师一万七千多名。各市、县将试办脱离生产和离职扫盲班,抽调一部分有条件离职学习的主要村干部集中学习。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首都学生积极支援亚洲学生疗养院的建设
首都学生都很关心亚洲学生疗养院的建设,积极支援这个工程。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正准备为疗养院绘制油画和雕刻装饰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放射线机械检修训练班派进修生帮助疗养院安装好了爱克斯光机。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生曾参加设计工作,并派建筑系四年级学生到工地参加平沟劳动。北京医学院也派了几名优等生到这里参加医务工作。
二十四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地质学院等六个高等学校三百多个学生,利用假日来到亚洲学生疗养院的工地进行义务劳动。学生们为亚洲青年与学生的团结和友谊而劳动,都感到兴奋。他们紧张而愉快地为疗养院清理现场。北京地质学院学生简人初像一个建筑工人一样地推土,不到两小时就推了三十多车土和石头。北京大学的学生们采用流水作业的方法进行清理工作,不一会儿,现场的碎木和小石头就清理好了。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清华大学举行学生生产实习经验交流会
二十三日,清华大学举行一九五四年暑期学生生产实习经验交流大会,参加大会的教师、学生等共一千五百多人。
会上学生们交谈了在生产实习中怎样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政治和业务相结合的体会。机械制造系四年级学生雷璧芬介绍了他们在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实习中的经验。他们在实习开始时仅根据理论设计的东西,在实际生产中就不能符合要求,经过接触实际和工人的帮助,就完成了适用的夹具、刀具、量具及工艺规程等五十五件的设计,并总结了自动机加工的经验。在第一汽车制造厂曾担任过混凝土工长助手的土木工程系四年级学生李少甫叙述了他设计技术方案的经过。这个工厂在建造贮水池时,由于采用了不正确的技术方案,致使工程不能顺利施工,李少甫和工人们一起研究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并坚持根据这个正确的方案施工,使工程顺利进行,电机工程系四年级学生顾永昌是在一所设备比较陈旧的发电厂实习,实习中使他们感到作为一个新的技术员,不仅要具有建设新厂的能力,对旧型工厂也要负起革新的责任。他们经过仔细的研究,对改善这个发电厂的“配电室”装置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安全生产起着很大的作用。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在黄岩举行柑桔座谈会
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最近在浙江省著名柑桔产地黄岩县举行了一次柑桔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福建、浙江和江苏三省的农业科学专家、技术人员和从事柑桔生产的干部。会议交流了各地柑桔生产的情况和经验,并着重研究了柑桔的栽培管理方法和防治病虫害问题。会议对柑桔的合理修剪、合理施肥、克服大小年和柑桔上山的技术和措施作了详尽的研究,在防治病虫害方面,会上除交流了各地的防治经验外,并确定制订防治月历一种,以便掌握病虫发生的季节,及时进行防治。为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柑桔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会议详细地研究了当前柑桔增产的关键,并初步研究和提出了华东区一九五五年柑桔试验研究的计划。会议期间,到会代表曾参观了黄岩柑桔场和黄岩县“先进”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柑桔生产情况。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