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天山脚下的中苏友谊
——记新疆中苏石油股份公司
宗边
一九五○年三月二十七日,我国和苏联在莫斯科签订了创办两个联合的中苏股份公司的协定。一个是石油公司,一个是有色及稀有金属公司。协定签订后不久,中苏石油股份公司便成立了。
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新疆天山脚下的戈壁滩上。这几年来,这里已成了一座热闹而美丽的石油矿区,人们来到这里,都不禁为这里的巨大变化感到惊讶和振奋。从山坡上远眺矿区的全境,简直就像是一座美丽的小城市,办公大楼、医院、学校、俱乐部、贸易公司、邮电局和银行等各式建筑,密集地屹立着,西边又是一排排白色的,有着饭厅和澡塘等设备的职工宿舍。这里的北面是一座巨大的炼油厂,炼油厂围墙里竖立着雄伟的油库,高耸的油塔和烟囱。这里整日制炼着从油田上运来的原油。
矿区的油田更是壮观。在山峰下一座座的井架高耸着,钻探机在山野里轰鸣不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钻井工人们在井台上操纵着钻探机在钻进。已经钻成的许多油井,原油像喷泉似地喷射出来……。
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是在苏联的全面援助下建设起来的。协定签订后不久,苏联专家们便开始一批批来到了这天山脚下。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极多的:原有设备破烂不堪,许多工人不懂技术。一切几乎都要从头做起。但是协助中国兄弟建设石油工业的国际主义情谊激励着他们,终于在万分困难的条件下,以苏维埃人特有的惊人毅力开始了工作。他们经常一连两三个昼夜不休息,连饭都搬到机器边上去吃。建立氧气厂时没有一个技术工人,于是氧气厂厂长阿外尔一面亲自管理机器操作,一面教工人学习技术。工人轮班休息,而他常常整天通宵不离开机器。有一回,他已经三昼夜没有睡觉了,眼睛熬得通红,但他仍然站在那里盯着机器运转,有
一个工人搬了张凳子让他坐,他说:“不能坐,一坐就会睡着了。”就在这样不眠不休的惊人劳动下,氧气厂终于建成了。
一九五二年四月间,钻井工人们在钻一口油井时钻到油层附近,因为工人技术不熟练,没有来得及关住闸门,瓦斯从井底猛烈地喷射出来,直冲到四百公尺以上的半空里,井架跟前洒着暴雨般的泥水和原油,瓦斯熏得工人难以接近井口,眼看这口井就要被冲垮了。苏联专家果洛脱夫和油田处所有的苏联工程师闻讯后全跑到井上来,连衣服也没换,就赶去关闸门,这个被熏昏了,那个便立即接上去,这样从早上八点一直到晚上十二点才关住闸门,这时每个人的脸上身上全是污泥浆,像是从油泥坑里爬出来的一样。
帮助中国弟兄掌握技术,几乎是这里每一个苏联工作人员神圣的工作信条。油矿上的工人大多数是从农村里来的维吾尔族农民和从草原上来的哈萨克族牧民,他们从没见过这样庞大复杂的近代工厂,又不懂苏联语言,学习技术是很费劲的,专家们就耐心地从讲解机器、工具的名称和简单的原理开始。在掌握机器时,就像哥哥领着弟弟走路一样,站在身边不离开,做一样,学一样。去年二月,他们又帮助举办了为期半年的二十个专业业余训练班,大量训练技术工人。我国各族工人都以很大的热情努力学习,克服缺乏文化科学知识和语言不通的困难。三年中,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我国职工在苏联专家培养下,已涌现出二千多个优秀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地质、钻井两处原来没有一个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去年地质处已有一百多个能操纵磁测、电测等勘探仪器的技术人员,钻井处的各种技术工人已有七百多人。油田处在一九五一年时,三个工人管理一台抽油泵还不能独立工作,而现在一个工人已可以单独管理四台到五台抽油泵了。
新疆天山脚下是我国著名丰富的油田,过去多少年来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现在,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组织了中苏专家和技术人员,已开始了广泛的勘探。勘探队几年来活跃在天山南北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他们带着帐篷,终年不辞辛劳的在山野间和戈壁滩上奔走,寻找油苗。当地的民族干部、农民和牧民都热情地帮助他们,为他们带路找矿,有的赶去向他们报矿,这样终于在很多地区发现了蕴藏丰富的石油地层和油苗。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和组织下,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地质勘探队伍不断地壮大起来了,野外勘探队已比一九五一年增加五倍。去年勘探面积已达一九五一年的十倍。现在,在矿区周围的几十公里以内,已经出现了很多探井,他们决心要在天山脚下建设起更多的油井,把祖国的地下宝藏源源地汲取出来。
几年来,一座座新的工厂在戈壁滩上矗立了起来。现在这里已有了近代化设备的总修理厂、发电厂、氧气厂、重晶石厂、炼油厂和裂化厂。裂化厂于去年五月二十二日正式开工投入生产。这是新疆第一座高度自动化的大型裂化工厂,机器设备都是由苏联供应的,许多都是苏联的最新出品,液面、温度、压力都能自动控制,还能自动记录。仪器房有各种各样的仪表,坐在那里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全厂生产的活动情况。各处都有特殊的安全设备和调节冷热的通风设备,使劳动者感到舒适与安全。安装这种复杂的机器是一件巨大的工作,苏联政府又派了很多专家来参加安装,并结合安装工作教我国职工学习技术。当透平和热油泵安装完毕时,也就培养成了一批能够管理透平操作的技工。
在建设新厂的同时,苏联同志依然十分重视一切旧有的机器设备,决不随意废弃。在他们的指导下,许多已经好多年不出油的油井,重新复活出油了。这里原来有一座很老旧的炼油厂,生产过程许多是人工操作的,已很久未使用了,有的人对这堆遗产表示了厌弃的态度,但是苏联的总工程师马尔克里扬一直坚持认为应当把它革新,而不是弃掉,他说:“我们对能利用的设备,在目前的条件下,不是把它弃掉,而是要想办法把它变成和新的一样好使。”在中苏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座已被废置多年的简陋的炼油厂,先后经过几次改造,现在已成了一座新型的炼油厂,炼油量提高了三十倍。这件事给了我国技术人员极大的教育。
最近公布的“中苏关于将各股份公司中的苏联股份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联合公报”中曾说到:一九五○年和一九五一年成立四个中苏股份公司时,“当时是年青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时期。各中苏股份公司的建立,由于利用苏联经济建设的先进经验,在短期内为整顿这些公司所属各企业的工作、为大大扩大它们的生产能力和为提高一般技术水平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各股份公司在恢复和发展中国经济的事业中,已起了积极的作用,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几年来的事实,最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事实正是这样:在苏联政府和苏联专家的兄弟般的帮助之下,石油公司渡过了艰难困苦的时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短时期内大大地扩大了生产能力,提高了技术水平,钻井、采油和炼油等生产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着,根据一九五三年的统计,钻井生产比一九五一年增加了四倍以上,原油产量比一九五一年增加了十九倍以上,企业各项工作制度也都建立起来了。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这些成就,在恢复和发展我国的经济事业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苏联朋友们几年来以忘我的辛勤劳动,把共同经营的石油公司建设起来了,人才培养出来了,经验教给我们了。现在他们决定从明年一月一日起,将苏联股份完全移交给我国。这种深厚的国际主义的情谊,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石油公司的全体工作人员,将以更努力地建设祖国边疆的石油基地,发展新中国的燃料工业,来感念他们。(附图片)
中苏石油股份公司苏联专家帮助我们建设的炼油厂。新华社记者苏忠义摄


第2版()
专栏:

鞍钢炼钢厂试用苏联先进铸锭法成功
鞍山钢铁公司炼钢厂铸锭车间,十月七日试验在钢锭模搬运车上铸锭(简称“车铸”)成功。
铸锭车间原来用的是“坑铸”,这就是将钢锭模放在炼钢炉下面的固定混凝土坑内,浇铸钢水。“坑铸”必须等钢锭冷却后,才能在同一地方进行脱模、整模、涂油等十几道工序的工作。这样,钢锭模周转一次需要七、八小时,甚至超过十小时;还经常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钢锭不能脱模。这不但使炼钢炉常因地坑周转不开而影响出钢,并且使炼钢厂不能完成品种计划(因不能脱模的钢锭只能改做其他品种)。为改变这种情况,他们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试用“车铸”,就是在一百二十吨钢锭模搬运车上进行浇铸,再用机车把钢锭模搬运车牵引到脱模厂、整模厂进行脱模、整模、冷却、涂油等工作。
十月七日铸锭车间试验这一新铸锭法。下午四时,百吨吊车把某号平炉炼出来的第一罐钢水吊到钢锭模搬运车上边的半空,经过迅速的调整,放开了钢罐的出钢口,火红的钢水下注到车上的钢锭模内。四点五十分钟,钢水全部铸完,接着就送到脱模厂脱模。全部产品经过检查站检查,证明质量合乎国家指标。这一先进铸锭法试验成功后,再不会影响炼钢炉的出钢时间,也解决了百分之十五的钢锭不能脱模的问题。


第2版()
专栏:

哈尔滨电表仪器厂今年建筑工程全部竣工
正在兴建的哈尔滨电表仪器厂,今年的建筑工程已于十月十五日全部竣工。
早在六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广场,现在这里第三号厂房和第一号厂房、锅炉房、汽车库、易燃品库已经连成了一片。建设电表仪器厂的人们为了早日开工,推行苏联电热化冻法,在结冻数尺深的地下挖出了厂房基础坑。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们推行了分段平行流水作业法、座浆砌石法和电热混凝土干燥法等先进经验,加速了工程进度,月月均超额完成了作业计划。他们在八月末提前一个月建成三号厂房之后,为了给国庆节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献礼,又提前四十五天于十月十五日胜利地完成了第一号厂房。
现在,这里已呈现着一片收工景象,工人们从竣工的厂房拆下了脚手杆子;为冬季进行室内安装的临时锅炉房已经建成,将于十月二十日开始送气。安装工程队的工人们已经进入现场,他们准备在上冻前安装好厂房外部的电缆工程。(李晔)


第2版()
专栏:

北京市总工会接受石景山钢铁厂等三厂职工建议
号召全市职工开展厂际劳动竞赛
石景山钢铁厂、石景山发电厂和北京人民印刷厂的工会主席,十八日在北京市国营和地方国营厂矿企业工会干部会议上,代表三个厂全体职工联合向全市厂矿提出了一封建议书,建议第四季度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厂际劳动竞赛,以全面完成并争取超额完成今年首都的工业和基本建设计划,并为执行一九五五年的计划准备条件。
建议书中提出以总产值、主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作为竞赛的共同条件。这三个厂宣布的竞赛条件和各项指标是:石景山钢铁厂保证在第四季度完成生产总值和生铁产量的计划,并争取都超额百分之三;石景山发电厂争取生产总值计划超额百分之一点五二,发电量计划超额百分之一点二;北京人民印刷厂争取生产总值计划超额百分之二点二三。
在此以前,三个厂的职工都检查了前三季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进一步开展竞赛的准备工作。十月十四日到十七日,三个工厂分别召开了职工大会、职工代表会议、全厂生产会议和生产积极分子会议,讨论目前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制订出保证竞赛条件实现的措施计划。石景山钢铁厂完成生产计划的关键是不出设备事故,高炉值班工长、劳动模范侯德成领导的技术革新小组为了保证炉况顺行,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正在研究七项改进设备的技术工作。石景山发电厂锅炉车间职工在十六日召开的技术会上,专门研究了如何保证安全运行的问题。
三个厂职工的这一建议引起了北京市各领导机关的重视。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刘莱夫在会议上宣读了北京市总工会根据这一建议书发出的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劳动竞赛的号召。中共北京市委员会工业部部长贾庭三在讲话中,说明厂际劳动竞赛对于全面超额完成第四季度和今年的生产计划并为明年生产作好准备工作有很大意义,他鼓励全市职工在竞赛中改进各项生产工作,保证国家工业化的速度。  
 (新华社)
北京市总工会根据石景山钢铁厂、石景山发电厂和北京人民印刷厂职工的建议,十八日发出了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厂际劳动竞赛的号召。
北京市总工会的号召说,我们完全赞同和支持石景山钢铁厂、石景山发电厂和北京人民印刷厂全体职工向全市国营和地方国营厂矿企业职工提出的第四季度开展厂际劳动竞赛的建议,号召全市国营、地方国营厂矿企业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员积极参加这一竞赛。并在竞赛中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根据国家计划的要求,制订简明具体的竞赛条件,并按期检查、修订,保证实现。
第二、正确地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围绕生产关键问题提合理化建议。老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应在这一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并应带领和帮助青年工人学习技术,迅速提高技术水平。
第三、积极参加生产会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巩固劳动纪律,认真学习和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对改进行政工作提出建议,发挥对企业管理的监督和保证作用。
北京市总工会并号召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在劳动竞赛中进一步加强对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加强技术领导和计划工作,科学地组织劳动,按月提出课题,有领导地组织合理化建议,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保证劳动竞赛的深入开展。号召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发挥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积极、迅速地把全体职工带动起来,研究和制订竞赛条件,参加厂际竞赛。
北京市总工会的号召说,只要全市职工团结一致,互勉互助,发挥工人阶级的无限创造才能,第四季度厂际竞赛就一定能够取得重大成就,国家计划就一定能够胜利完成。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新疆省今年可增产三千多万斤皮棉
陕西省泾惠灌溉区今年棉花又获丰收
新疆省八十二万亩棉花普遍丰收,现在,各族农民正紧张地采摘新花。根据各地调查,全省今年可增产三千一百多万斤皮棉,超额完成计划。
盛产棉花的吐鲁番县,今年全县四万亩棉花,估计每亩平均可收籽棉三百二十斤。南疆阿克苏、莎车、和阗等专区的六十四万七千亩棉田,一般每亩均可产籽棉八十到一百斤。许多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的棉花,单位面积产量超过当地一般产量的三倍到五倍。岳普湖县的红星、先锋等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伽师县塔什巴义等常年互助组的棉花,每亩可收籽棉四百斤到七百斤。吐鲁番县白克里、肉孜两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三百多亩棉花平均每亩可产籽棉四百斤,三十七亩丰产地每亩可收八百到一千一百斤。今年各国营农场的七万多亩棉花也获得大面积丰收,估计每亩平均可收三百斤左右籽棉,省吐鲁番棉作试验场的一百六十五亩棉花,每亩可收籽棉八百斤,十亩高额丰产地每亩平均可产一千五百斤。    (符镇殿)
陕西省主要的产棉区——泾惠渠灌溉区的棉花,今年又获得了丰收。根据预测:全区每亩平均产皮棉七十斤左右,比去年每亩平均产量六十斤高出近二成,比前年每亩平均产量二十五斤高出近两倍。
国家的大力扶助和棉农的不断改进耕作技术,是今年棉花得到丰收的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今年国家共给灌溉区的棉农供应了各种药剂二十八万四千多斤,植物肥料四百九十九万多斤,化学肥料二百一十一万多斤,条播机九十八架,喷雾器二千架及贷款二十三亿二千多万元。棉农的生产积极性很高,及时防止了各种棉花病虫害,改进了各项耕作技术。去年进行倒槎的面积只占灌溉区棉田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七,今年增加到百分之五十七。今年全灌溉区有百分之七十的村建立了灌溉组织,进行了合理的灌溉。在防治病虫害方面,由于贯彻了“防重于治”的方针,也使病虫害为害的程度比往年大为减轻。如盲椿象的虫口密度,去年每亩平均一千三百多头,今年即降低到三百到四百头。
现在,棉农们正在全灌溉区三十四万余亩的棉田中紧张地采拾新棉。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省建设厅设计室等单位完成全年设计任务
积极总结经验并进行明年设计准备工作
黑龙江省建设厅设计室、哈尔滨市建筑工程管理局设计处、哈尔滨铁路设计事务所、中央林业部设计公司等四个设计单位,到十月十日止已胜利完成了今年的设计任务,现在正积极着手进行明年工程设计的准备工作。
黑龙江省建设厅设计室在九月末全部完成了六万多平方公尺的建筑设计,和六万五千多平方公尺的电气设计,并在十月十日完成了支援鞍钢的二十二万七千多平方公尺的水暖设计任务。为了认真总结今年的设计工作,九月初便组织主要力量深入工地,检查了一九五三年施工的工程经过使用一年所暴露出来的设计中的问题,并检查了一九五四年施工的实际情况,共检查出三百多个问题。通过这次检查,使设计人员认识到施工和设计的紧密关系,认清了过去坐在屋里“闭门造车”的害处。设计室把检查出来的问题,作为总结今年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以提高设计工作,并将从十一月开始进行一九五五年的设计工作。哈尔滨市建筑工程管理局设计处,在十月十日结束了全年的十六万多平方公尺的设计任务,正根据今年设计质量不高的情况,准备在十月二十日前进行重点总结,着手建立各项责任制度,为及早进行明年的设计工作,已进行了部分工程的地质勘测工作。中央林业部设计公司,将在今年年底全部结束一九五五年的五百多公里线路工程设计。哈尔滨铁路设计事务所,除进行系统的总结中长路经验外,已开始了一九五五年的设计工作。 (李晔)


第2版()
专栏: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积极调运冬季作物种籽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为了支持滨湖区受灾农民生产自救和丘陵区、山区农民超额增产,先后派出干部,分别到四川、河南、江苏、广东等省采购杂粮及蔬菜种籽。
由于各省党委、政府积极支持,该社现已顺利完成了冬季作物种籽的采购工作。第一批运回的十万担种籽,已陆续调往各县;其余的种籽,预计可在十月份内陆续从省外运回并调拨到各县。
在这次接运种籽的工作中,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供应经理部专门设立了种籽接运办公室。该部上次办理种籽接运工作时,由于没有设立专门机构领导,同时缺少必要的联系制度,工作中出现了不少混乱现象,以致延缓了调运时间,增加了流转费用。该部这次设立了种籽接运办公室,各省的种籽运到以后,随时可以迅速下拨,因而保证了这些种籽可以在播种季节以前及时供应到农民手中。(本报湖南省记者站)


第2版()
专栏:

湖北省汉川县鲜鱼丰收
湖北省汉川县鲜鱼丰收。九月份鲜鱼产量已达一百五十余万斤。现全县六万多渔民,三万多只鱼船,在三十多个湖泊和一百五十多公里长的汉江水面上,日夜捞捕鲜鱼。
汉川县人民政府在渔季丰收之前,为了帮助贫苦的渔民和灾民克服在添置和修补渔具中所遇到的困难,共发放二亿八千万元渔业贷款。汉川县地方国营农具厂也抽出一部分力量赶制渔船,供应渔民需要。
鲜鱼丰收,给渔民和灾民增加了收入,解决了当前的生活问题。九区占全区总人口百分之二十五的渔民和灾民,就靠捕鱼解决了生活问题。汪洋乡林罗氏母女二人在水灾后生活困难,现在她们得到五万元贷款,添置了渔具,又参加了互助组,生活已可以维持。
渔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在捕鱼中也充分显示出优越性。张马乡的渔业生产合作社,每天有十只船捕鱼,都比单干渔民同样数量的船只,多收入六万四千余元。
目前,天气渐冷,水势日退,正是捕鱼的旺季。汉川县水产、合作、贸易部门为了配合鲜鱼丰收,正加紧进行收购、运销、加工等工作。(邹正宜)


第2版()
专栏:

宝成铁路南段通车到马角坝
宝成铁路南段临时营业线路,十月十五日由中坝向前伸延五十七公里到江油县的马角坝车站。至此,宝成铁路南段已通车二百一十五公里。
马角坝位于剑门山区的边缘。现在,每天成都—马角坝开行混合列车一对。江油县山区人民需要的日用百货、食盐、布匹及生产资料,将会得到及时的供应。马角坝出产的铁和原坝出产的木材等,将直接运到成都、重庆等地,支援国家建设。(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西南秋茧收购工作基本结束
西南地区秋茧收购工作到十月初旬已经基本结束。目前,各蚕茧收购站正把干茧源源运往缫丝工厂。
今年八、九月份,西南不少地区因高温、多雨,发生了蚕病,秋茧单位产量受到一定影响,但是由于广大蚕农积极采取石灰消毒、通风换气等办法战胜蚕病,西南地区秋茧总产量仍比一九五三年高百分之九十以上,质量也比去年秋茧好。西南地区今年全年的蚕茧总产量比一九五三年高百分之四十三点五,比丰收的一九五二年高百分之七点七一。(毕连阁)


第2版()
专栏:

在兰州东站上
新华社记者 郭汾祥
乘着陇海铁路天兰段往西行的列车,快到兰州时,远远就可以从车窗中望见在皋兰山脚下的那片新盖的房屋,排列在站上的一列列的客车、货车和油槽车,从火车头里冒出的一股股浓白色的烟雾,来来往往的运货汽车卷起的漫天的尘土。这时,车厢广播器里传送出清脆的声音:天兰段的终点站——兰州东站到了!
其实,兰州东站不单是陇海铁路天兰段的终点,也是兰新铁路的起点,未来的包兰铁路也在这儿和陇海铁路、兰新铁路碰头。天兰段修通前,这儿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地,偶而能见到几缕缭绕在窑洞上的炊烟。现在,车站的西面已经新建了几万平方公尺的房屋。车站的北面修筑了一条宽阔的马路,它和通向新疆、青海、陕西、银川等地的公路衔接起来。每天都有几百辆汽车、马车、手拉车川流不息地把各式各样货物集中到火车站来,又从火车站把大批货物运走。从火车上卸下的和从公路上运来的大宗货物,堆满在车站附近的广场上。有新疆来的葡萄干、青海的羊毛、河西走廊出产的药材等外运的物资;也有从鞍山、上海、武汉等地运来的工业品和建筑器材,远远看去像是一座座起伏的小山。
走到兰州东站,很像走进了一座巨大的货物陈列馆。这里是贸易公司的货场,那里是畜产公司的羊毛堆,东边是供应修筑兰新铁路的巨大材料库,西边是玉门矿务局的货物接运站。好多装着机器和金属材料的木箱上写着“运往玉门油矿”、“运往新疆八一钢铁厂”等字样,还有供给兰州电厂、兰州毛纺织厂、酒泉面粉厂基本建设用的器材。车站东边堆着大批从鞍钢运来的重型钢轨,这些钢轨将来要铺设在兰新铁路河西走廊的路基上。搬运工人正在忙着起卸一批建筑器材;马车、手拉车排成长长的行列在运输。搬运公司办事处的主任曹培贵告诉我说:“火车刚到兰州时,运来的水泥最多不过几百袋,难得有整车的;现在一次就要运输一、二十个车皮。”天兰段刚通车时,兰州东站的搬运公司办事处只有一百多个搬运工人,现在增加到八百多人还时常忙不过来。
天兰段通车以来已经为西北各地运输了几百万吨物资,其中通过兰州东站西运的筑路器材就有一百万吨左右。在铁路强大运输力的支援下,几十个地质钻探队正在西北广大地区勘探石油、煤和其他地下资源;玉门油矿、阿干镇煤矿正在加紧进行建设;兰州、乌鲁木齐等地的新工厂也在一座座建立起来。兰新铁路已经向西北铺设了二百多公里。今年冬季包(头)兰(州)铁路也将开始从兰州向东北修筑。甘肃、新疆各地今后还将建设许多工厂、矿山。天兰段的运输任务正在一天天繁重起来,仅今年头四个月运输的建设材料就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今年通过兰州东站东运的玉门油矿原油也比去年增加好几倍。虽然兰州东站的设备每年在增加,大量涌到的物资还是没有堆放的地方。甚至兰州市人民集会的红山根广场有时也堆满着火车卸下的货物。现在兰州东站正在新建一个货场,其他设备也要增加。车站铁路职工也在开展满载超轴运动,努力提高运输效率。


第2版()
专栏:

中农宋楚凡入社前后
繁勤 达才 和光
月亮已经出来了,社员宋楚凡还担着两大捆草,向着晒谷场走去,他顺手交给晒谷员几根禾穗,笑眯眯地说:“这是社里的财产。不留心小的,大的丢了也看不见哩!”担完草,他把扁担送到屋里,牵着牛往外就走。他妻子李雪枚追到门口,喊他洗澡吃饭,他说:“月亮不等人,犁完田,回来吃吧!”他赶着牛又回到田里,大块大块的泥土,随着他的手翻转过来。月亮落了,天格外黑,这丘田还没犁完,他又到屋里喊醒妻子提着镜灯一直到犁完才回来。这时,已是午夜一点多了。
大家都说老宋过去是“人入社,心没入社”,现在是真正转变了。这个转变,说来话长。
今年元月间,宋家潭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扩大,这在全洲(这一带是沿江的洲土)上可是件大事情。左邻右舍,不少人申请入社了。宋楚凡的弟弟宋楚湘,年轻、热情,他的心早被社的新事物吸引住了:他看见,去年农业社七十多亩田种上了四十亩双季稻,入了社的社员,年年收入增加;仅仅读了半年书的青年社员廖希光,便能讲出那么多道理来……。他一听说社要扩大就想申请入社,他就和他哥哥商量,宋楚凡坚决不入。后来,就连他弟弟的问话也不理了。在一个刮北风、下大雪的晚上,老宋一家人围着炉火温暖地谈天。不知什么时候,楚湘又谈到了入社的事,宋楚凡一听就冒了火,摔开椅子,大声叱着:“天天嚷着‘入社呀!入社呀!’肚里装着饭不好过吧!”
尽管如此,弟弟还是不断地劝他入社,说社这样好那样好,老宋真有点为难了。夜里,他睡在床上翻来覆去地寻思:社里贫农多,底子薄,我入社有什么便宜占?自己耕牛、农具都不缺,二十亩田,两个人做,四个人吃,不管怎样也过得去。再说自己当家多自由,为什么要入社受人家管,等两年再入也不妨事。宋楚凡想来想去,一直认为自己想的对,在梦里还和老弟吵嘴哩!
楚湘看劝不动他,独自报名入社了;父亲爱幼子心切,也跟着报了名。楚凡的妻子看见父亲弟弟都入了社也来劝他入社,老宋可真发了愁:一家子过得多太平,有吃有穿,现在为了入社,心都散啦。入社呢?分家呢?疙瘩老是解不开。这时,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王国华怕他们家里闹出事来,便亲自到他家里,讲清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政策、办法,又说明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他拗不过一家三口人的主意,只好勉强入了社。
入社了,老宋心里想:可得留个后路。他在评产入股时,坚持留下了那丘土壤好、底子肥的“牌子丘”,作为自留田。好的肥料也留下了一部分。他暗自思量:“试试看。”
春耕开始了。宋楚凡干起活来,总是懒洋洋的。社里分配他去犁田,他吃了早饭,总要歇一会才出去。下午,太阳还有丈多高便收工回家。回来后,把犁向院子里一丢,就不管了。后来,社里选他看水,水漫过了田塍,淹没了秧尖,还看不到他的人影。社里开会批评他,他瞪着眼说:“我可受不了这份气。”从此,他老远见到社里的人便躲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社里有几件事情打动了老宋的心。
是一个有月亮的晚上,三月里的天气,异常温和。宋楚凡的院子里集合着许多人,围住了老宋的那头黄牛来评牛价,大家看看腿,捏捏角,你言我语地议论着。在人群背后的台阶上坐着宋楚凡,他也不看牛,也不说话,可是他心里却在想着:看看你们公道不公道,作价低了,我不入社。社长问他:“老宋,你这头牛要作多少钱?”宋楚凡慢吞吞地说:“你们看着作吧!人都入了社,还靠这头牛!”社长笑着说:“那我们开个社员大会商量吧!”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到了,熙熙攘攘地像个温暖的大家庭。因为人坐得密,社长说话的声音更显得响亮:“宋楚凡的牛,又嫩又壮,又好使,大家作个价!”才静下去的会场又热闹起来了。不知谁尖着嗓子嚷着:“耕牛入股,可要互利呀,社不吃亏,牛主也不能吃亏。”你一句,我一句,讨论了个把钟头。最后,社长总结说:“这头牛是七十二万元买进来的,那时是皮包骨头,现在喂得屁股斩齐的,作九十二万元……。”大家同意了,并决定仍让牛主喂,饲料由社供给,每天八百元工资。大家又征求老宋的意见,这时老宋脸上泛起入社以来从未有过的微笑,嘴里没说什么,心里暗自欢喜:
“社里的人到底公道!”
插秧以前,连续落了十多天雨,许多人的秧苗被浸死了。老宋那块心爱的“牌子丘”,只插上一半便没秧了。老宋为了难,有心到社里去要些秧苗,他想起入社时,大家劝他少留自留田,现在怎么好意思去要苗;不要吧,那半丘田就没办法。最后他硬着头皮去要苗,脸上一阵热,走到半路又打了转。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远远地看见楚湘担着一担秧走过来,后面跟着几个社员,不等他们走近,老宋赶忙躲在自己屋里。外面山歌的声音,阵阵传到耳里,他实在耐不下去了,走出门口一看,社员们正紧张地在他的“牌子丘”插秧,他也不声不响地随在后面插起秧来。
从这几宗事以后,宋楚凡对社里有了新的看法。但他还有点不放心,究竟能分得多少谷呢?
早稻收割了。社里人手多,办法多,战胜了水灾,每亩平均收了四百一十八斤,比互助组、单干户收的都多。预分时,光早稻,老宋家就分了二千一百斤。不久,社里试算和制订了秋收分配方案,虽然今年遭受水灾,因大量种植了双季稻,和晚秋作物面积的扩大,总产量仍较去年大为增加。预计老宋全家分得的粮食,将会比入社前增加一千多斤。这些时,他从自己入了社的那个大丘旁走过的时候,常想:不是农业社,可插不上这许多双季稻啊!不是农业社,水灾这样重,那能有这样的收成。从此以后,宋楚凡对社的事情便热心起来了。
有一天的半夜里,突然落起大雨,天漆黑,伸手看不见五指,路滑,走一步要退半步。这时,田塍上有一盏红灯,一会滚到这里,一会又滚到那里。这是宋楚凡在看水。他背着锄头,提着镜灯,挖开了这丘田的月口,又挖开了另外的一丘,晚稻田里的水,哗哗地流了出来。当他把一切搞妥,回到屋里时,混身全都湿透了,他心里却特别舒坦。
最近,他又主动地向社里提出来:“社就是我的家,还留什么自留田,让我把那二亩五分牌子丘,也入到社里吧!”
农业社吸引着广大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到宋家潭农业生产合作社参观的人陆续不断。有一次宋楚凡的几家亲戚也来社里参观。他兴致勃勃地领着他们到处参观,走到了他那块“铁尖丘”,面对着绿油油的晚稻禾,他指手划脚地讲出了一段生动的故事:
“七月中旬,一连几天大雨,河水陡涨,漫过河堤,河堤垮了,大水向稻田里倾泻着,刹时一片汪洋。后来,好容易盼着水退了。这铁尖丘却盖上了一层沙石,深处有二尺,浅的也有七、八寸,真急人!眼看快要到口的早稻被压在沙堆里了。可是社里人手多,力量大,二十多个劳动力,挖呀!担呀!连几个十多岁的小孩也组织了小组,一碗碗地将沙子搬到河外去。妇女们带着剪子,把埋在沙堆里的穗头,一棵棵地剪下来。力量真大啦!不到七天,沙堆慢慢没有了,又插上了青绿的禾苗,妇女们还在这块田里剪了五石六斗谷。要是单干农民受了这样灾,只有哭脸;互助组也要明年才能插上秧!我今年要不入社,碰上这场灾,五亩多田的沙石,我家两个劳动力,可要担半年啦!”
今秋,宋家潭农业生产合作社又要扩大了。周围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家底子比较富裕的人,常找宋楚凡问东问西。宋楚凡也变成个爱说爱笑的人了,他也很乐意把自己入社前后的经历和思想告诉别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