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8月3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东山岛战斗一角
李维民
编者按:七月十六日上午五时,盘踞在台湾和金门岛的残余蒋匪拼凑了一万多人,在飞机、兵舰的掩护和伞兵的配合下窜犯福建东山岛。警惕地守卫祖国海防的人民解放军某部,在岛上民兵和群众的协助下,给予登陆残匪以沉重的打击,战斗在第二天下午七时胜利结束,共歼灭残匪三千三百余名。这篇通讯所写的就是这次战斗中的一个片断。
七月十五日深夜,警惕地守卫在祖国福建东山岛上的人民解放军某部第二连的连部里,举行了紧急会议。“……情况就是这样。马上进入阵地,准备战斗。”连长郑德修用简短的命令,结束了会议。
祖国海岛上的村庄依旧十分安静。战士们用熟练的轻捷的动作,迅速进入二○○高地,指挥员周密地检查了兵力的配备和布置的火力,战士们又一次擦拭始终保持着洁净的武器,大家满怀胜利信心,准备痛歼敢于前来窜犯的残余匪帮。
十六日清晨五点钟,一千多蒋匪军冲向二○○高地来,激烈的战斗开始了。第二连的指战员们接到团长的命令:“坚守二○○高地,把敌人钉住在高地前面,等兄弟部队上来围歼!”这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回答团长的是连长郑德修的坚决的声音:“请首长放心!”
从上午九点钟开始,敌人在炮火掩护下,向二○○高地进行连续不断的攻击。当敌人接近二连阵地的时候,突然遇到了战士们猛烈的射击和手榴弹。敌人没来得及还手,就连死带活的滚下山去。以后敌人几次冲锋也都被打垮了。
二连六班的阵地在二○○高地西部左边的山腰间,是战斗最激烈的一个地方,敌人对这里的轮番冲锋几乎一直没有停息。在紧张的战斗中,副班长江顺珍负伤了,战士王旺炎接过副班长的机枪,把爬上来的敌人扫了下去。枪管打得烫手了,他脱下鞋子垫着打。下午,王旺炎也负伤了,子弹穿透了他的腰。但是他知道,现在六班的同志们,一个人顶着十几个敌人,少一个人就少一份守备力量,他包扎了伤口,英勇地继续战斗。六班的勇士们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敌人的冲锋,成批地杀伤了敌人。这时候,阵地上飞快地传播着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兄弟部队打得真漂亮,敌人伞兵一下就给我们歼灭啦!”战士们欢欣鼓舞地互相保证说:我们也一定把敌人钉在这里,最后歼灭它们!
黄昏,战斗更加激烈起来,高地周围的交通壕被敌人占领了,山头上炮烟滚滚,敌人借着烟雾从正面和侧后爬上山来。战士们知道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他们利用了点滴时间不断地从敌人死尸身上搜集子弹,把六○炮弹的保险针拔掉代替手榴弹,负伤的同志继续坚持作战,文化教员、炊事员也赶来参加战斗,敌人在二连英雄们面前依旧被打得头破血流,垮下去了。这时,兄弟部队某部十二连迅速赶到,团指挥所调来的火炮排也到达二连阵地,大大的鼓舞了二连指战员们的胜利信心,也大大加强了坚守二○○高地的力量。
敌人当晚几次绝望的进攻,又被打退了。英雄的二○○高地,真像擎天的铜墙铁壁一样,使疯狂的敌人不能前进一步。
十七日上午,太阳照耀着英雄的二○○高地,经过一天一夜战斗,英雄的战士们这时不顾饥渴和疲劳,正兴奋紧张地进行着反击的准备,歼灭敌人的时刻就要到了。
“兄弟部队来啦!”反击开始了,英雄的二○○高地沸腾了,坚持到胜利的英雄们热烈欢呼,他们看见强大的兄弟部队从二○○高地两侧迅速插向敌人纵深,敌人的阵地混乱了,他们立即用自己准备好了的火力掩护兄弟部队围歼溃退的敌人。
这一天,胜利的战士们看见一大串一大串被俘虏的蒋匪军从二○○高地山脚下走过,敌机拖着黑尾巴,一头栽倒大海里,敌舰慌慌张张地逃走了。保卫祖国神圣海防的英雄们完全胜利了。
战斗结束以后,我来到了英雄的二○○高地。英雄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们正在兴奋地谈着战斗的胜利。他们站在高地上经常热情地眺望着祖国大陆,他们就为了保卫伟大可爱的祖国,日日夜夜警惕地守卫在这里,如果敌人还不甘心,战士们将用更严重的打击“迎接”它们!


第6版()
专栏:

背后是祖国
詹文豹
在海防地区,我遇到许多战士,他们在正课学习的空隙很习惯地在一起阅读报纸和谈论时事,他们有着关于鞍山工业、淮河工程和其他经济建设的丰富常识。他们对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认识得十分正确。有的战士把报纸插在口袋里,以便在争论不下的问题上引证材料,作出正确的结论。在一个班的驻地,我看见墙上挂着两份人民日报,一张张都是指痕汗迹斑斑,班长得意地说:“战士们订的。”我明白了这就是文化教育所造成的部队生活的深刻变化。
在海防上,我看见战士们在作完费力的操作之后漫谈学习心得的情景。问题中心是祖国的经济建设。一个战士说:“郝建秀真了不得,人家才十八岁,就有那么大的创造,全国各纺织厂要是都采用她的工作方法,每年节省的财富千千万呢!”另一个双手按着胸前冲锋枪的战士插言道:“那还用说,全国各纺织工厂早就在学习郝建秀的工作方法啦。有时,我好像看见许多纺织工人,都穿着白工作服,头披白布巾,袖子卷到胳臂弯,都在纱锭旁边忙着接线。纱锭轰轰的转,工厂这边进去的是棉花,那边出来的是布匹,好多的布匹呀!不久你们的女人、孩子都要穿花衣服啦!”他这番动听的话,引起了战士们响亮快活的笑声。
在这个连队的俱乐部,我还看见一个战士在画漫画,布图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工厂,上面矗立着丛密如林的烟囱;西北风正吹斜着烟囱里吐出来的浓烟。教他画画的文工团同志在旁边称赞他进步快,但是这位同志还好久好久面对着这幅图画深思着,最后他说:“不,同志,还少一条铁路呢!你知道,这是规模很大的工厂,要是没有一条铁路,原料如何能供上!产品也运不出来呀。”于是,他在图画的背景上轻轻画了一条通向远方的铁路。这证明战士们的思想感情和祖国的建设完全联在一起了。这个连的指导员告诉我说:如果一个星期不来报纸,战士们真像失去了一件什么宝贵的东西一样。他引了一个战士的话说:“不经常知道国家的建设,我们天天练兵,学政治、学文化就没有多大意义了。”他描述了传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消息时,战士们欢呼的情景。很多战士并撰文庆祝。一个战士写道:“实现五年计划,不但使国家进一步富强,而且会使我们有更新更多的装备,来保卫祖国!”看,我们的战士就是这样来理解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的。
有一天黄昏,景象和往常一样,渔夫们从远处趁风归帆,海鸟在波浪上飞逐游戏,海边村庄升起了缕缕炊烟,放了学的孩子也跳跳蹦蹦地回家了。但是,和平的景象,丝毫也没有麻痹海防战士的一刻警惕。就在当夜十点钟,随着一阵飞机的马达轰鸣之后,在海边就响起了一阵枪声,原来时刻在做着战斗准备的我军一个排已经把敌人空降下来的特务包围起来了,漆黑的夜色中,战士们在草莽中摸索攻击,半个钟头后,七个匪徒被俘,五个匪徒毙命,敌人破坏我们伟大祖国建设的阴谋照例又被粉碎了。
三班长李应先在战斗中负了伤。在连部,李应先安静地躺着,他因流血过多昏过去了。连长和三班的同志们心情沉痛地站在他的身边。
我认识这位班长。平时他喜欢给新战士讲南下故事,他说:“我们一过江就一直打到镇南关,当时天气多么热!一天还能走一百五十里。大家都巴不得快走呀,走呀!……好去解救前面还在苦难中的老百姓!”同志们都听得睁大了眼睛,听他继续讲广西剿匪,讲傜山二月的寒风冷雨,讲同志们如何飞越山岭深入匪窠……但是他习惯地作结论说:“这才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正因为他有这个信念,因此在饱受沙场风霜之后,又带领着战士们屯驻海边捍卫祖国的和平建设。连长看着李应先逐渐微弱的呼吸和愈来愈苍白的脸,依依不舍似地抚摸着他的手,这双手歼灭和俘掳过多少敌人匪军,土匪和特务啊!这双手给祖国的人民解除过多少苦难啊!
医生施完手术后,李应先渐渐清醒了过来。他慢慢睁开了眼睛,他笑了,同志们也笑了。他在为取得了这次胜利而笑,同志们在为这位英勇顽强的战士终于苏醒过来而笑。连长一面安慰他,一面自言自语地说:“祖国的后方是破坏不了的,只要有我们,只要有你。”
的确,此刻,时近午夜,祖国正笼罩着和平的夜的宁静,村庄和山野披着星光,川河在夜幕中奔流,农作物在微风中摇荡,那些终日劳动的农民和换了班的工人正在酣睡,还未懂事的婴孩在母亲的怀抱里慢慢成长!而作家们正在写字台前从事创作,其中有的也许正在写着关于保卫着祖国建设的海防战士的战斗故事吧!准备传给后代,让人们永志不忘。
不久我们又到了这个连队。在部队作完野战演习之后,战士们开始了文化娱乐活动。在节奏雄壮旋律悠美的手风琴声中,战士们哄然唱了起来:
我们站在海防前线,
捍卫着祖国的安全,………多么辽阔美丽的国土啊!我们静听着它在和平中呼吸。………
这时连长微笑着对我说:“战士们现在更爱祖国了,过去他们打仗走了许多地方,光知道祖国有山川、平野、乡村、城市……现在他们想得多,看得远了,他们知道东北出产铁矿、玉门出产石油、长白山有天然森林;他们谈论祖国像谈论自己的故乡一样……”
我们来到海边上,这里站着雄威的哨兵,他在警惕地注视波涛汹涌的海面,在他的威武的背影后面,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飞速地成长壮大。(附图片)
祖国海洋的捍卫者
江平作


第6版()
专栏:

捉“活情报”
陈子辉
这是发生在停战以前朝鲜前线某地的一个故事。
志愿军某部来到了新阵地,很需要马上了解敌人的情况。
很快,江参谋和村劳动党书记一道,就跟活跃在敌后的鹰嘴峰游击队联络上了。游击队长一口答应:第二天一定把情报送到。
第二天,情报果然送到了,而且是“活情报”——一个浑身美式装备的李伪军少尉。押送他来的是三个武装的朝鲜姑娘。
那位个子大一点的姑娘,拿着水连珠步枪的,就是组长全宗玉。留着像男孩子一样的短短的分发,穿着黑马靴活像卓娅的姑娘,叫崔瑛。她的左胳膊挂了彩,用手巾吊在脖子下面。年龄最轻,总是笑眯眯的,两根乌油油的辫子垂在肩头上的叫金元妮。金元妮不断地用裙角擦着轮盘枪。在大家请求下,她们就讲起这次捉“活情报”的故事。
那天中午,游击队长向全宗玉小组交代了任务,他说:“勇敢的姑娘们,这次任务很重要:我们的亲人——志愿军同志们在期待着你们的胜利。去吧!”她们兴奋地接受了任务,就出发了。
在李伪军阵地东线的一个突出部分上,设着一个军事哨,有一排伪军驻守着。他们的给养吃光了,饿得直骂街,只等着换班。一个伪军少尉勒紧了裤带走着,四下张望着。这时候,太阳落山了,山下忽然传来了悠扬的山歌声:
“……请让我在你屋檐下躺一宿吧,
女郎啊,狼在嚎,夜已深。
我不是强盗,是个苦命的流浪人。……”
在这心惊胆战的日子里,这个伪军军官还是第一次听见这样好听的山歌,可是他马上又害怕起来了,提起枪,向山下大喊道:
“干什么的?到军事区乱跑?”
“送饭的,”山下是女孩子悦耳的回答声,“乡公所叫我们来送饭的!”
伪军军官不放心,用电筒照过去,看见三个姑娘的头上,顶着两只饭箩和一个酒坛。他犹豫了一下,心想:“三个黄毛丫头,有啥可怕!让老子痛快吃喝一顿吧,今晚你们也别想回去!”他两眼像饿狼一样闪着凶恶的光,迎了下来。
“辛苦啦,姑娘们!……”没等他说完,全宗玉已经逼近他面前。
“别客气吧!”全宗玉一边说着,一边就突然翻过大饭箩,套住了那家伙的脑瓜,那家伙急得砰地打了一枪,可是没有打着全宗玉;全宗玉乘着他措手不及的时候一把夺下他的手枪,顺手用力一推,饭箩和那家伙就一齐骨碌碌地顺着山坡滚下去了。下面早有金元妮等着,她上前一把把他按住,把跌得昏头昏脑的伪军军官捆绑起来。
伪军士兵们听见枪响,马上乱了营。崔瑛把酒坛口上的导火索一拉,又顺手一推,酒坛一直向敌群滚去。一个伪军士兵见坛口冒烟,知道是炸药,又把它推了回来。全宗玉发怒了,冲上去就是一刺刀,把那家伙挑翻了。在这最危急的刹那间,崔瑛迅速地举起坛子,忽然觉得左胳膊被戳了一下,两腿一软,有些支持不住了。可是她还是咬着牙,鼓起全身力量,把坛子向敌群中猛砸过去。
只听到一声巨响,她就倒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全宗玉赶忙上前去照拂她。一会儿,她苏醒过来,看见敌人的交通沟已经被炸毁了,十多个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这景象真叫她快活。她偎着全宗玉的胸脯说:“全姐姐,我们惩罚了这些祖国的叛徒!”全宗玉对崔瑛说:“我们得赶快撤。你的身体能坚持吧?”
“敌人又来啦!”崔瑛没来得及回答全宗玉的话,就端起枪准备对付敌人;可是她的左臂已经不好使了,一阵刺心的疼痛,使她的汗珠不断从额上掉下来,她这才知道自己负了伤。这时候,全宗玉向追来的几个敌人扔了一颗手榴弹,赶忙背起崔瑛就往山下跑。
忽然“突突突”地一连串的枪响,敌人倒了一片。这原来是金元妮一只脚踩着死猪样的少尉,在用火力掩护她俩。
四周敌人的探照灯光,交叉着照在这山头上。后面美国鬼子的炮兵,以为这山头已被志愿军占领了,于是就拼命轰击,把山头打成一片火海。
勇敢的全宗玉小组,在火光闪耀中,押着伪军少尉,穿过那些熟悉的山林、草丛,迅速地回到了鹰嘴峰游击队队部。
队长说:“姑娘们,这家伙是你们抓到的,就派你们给志愿军同志们送去吧!”
于是,她们就不顾疲劳,又把这个“活情报”送到志愿军某部指挥所来了。
不久以后,志愿军的这支部队打了一次很出色的歼灭战。战士们都知道,这光辉的胜利,是和全宗玉小组三个朝鲜姑娘的名字分不开的。


第6版()
专栏:

朝鲜女护士金芬
韩有才 孚君
去年一天夜晚,我受伤后迷迷糊糊地坐在一辆汽车上,汽车在朝鲜的公路上颠颠簸簸地奔驰着。司机说,我们是从前线转到平壤附近的某医院去的。天快亮的时候我们到了医院。
护士们把我们抬到屋里,刚想给我们换药,一位护士忽然从外面匆忙地跑进来,焦急地向医生说:“大夫,你快看看这位同志,情形很不好!”紧跟着从外面抬进来一副担架,上面躺着一个重伤员。路上汽车颠得过猛,扎住的血管又给震开了,一路上流了很多的血,现在已经失去了知觉。
情况是十分严重的。只有输血才能挽回这个重伤员的生命。医生从这位伤员的病历中知道他的血是“B型”的,就马上准备进行输血。可是,谁的血是“B型”的呢?时间已经不允许化验输血人的血型了。伤员的呼吸越来越微弱了,病室里所有的人都带着一种焦急而沉重的心情看着这位伤员。就在这时候,突然从外面跑进来一个女护士,身上穿着一套普通的黄军装,外面罩着件白色的工作服,头上扎着两条小辫子。她一边走一边挽着袖子,紧忙对医生说:“我是‘B型’血,快动手术吧!”屋子里紧张的空气这才松了下来。但是医生并没有立即动手术,他看看要求输血的护士,又看看奄奄一息的伤员,他不得已似地才抓住那个护士的臂膀开始为伤员输血。我有些摸不清头脑,于是小声地问我旁边的一位护士:“大夫为什么有些犹豫呢?”那个护士也小声地告诉我:“这个输血的叫金芬,连这次她已经是第五次输血了。她的体格过去是很健康的,但是输血过多,现在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看样子是大夫怕出危险,因此才犹豫的。”
我听了护士的解释,又看看金芬的好像更加苍白了的脸色,我激动地半天说不出话来。
当时我的伤也是很严重的,不能马上回祖国来休养,不得不在那个医院里住下来。在我和金芬在一起相处的那些日子里,她对伤员们的无微不至的爱护,深深感动着我。因为她输血过多的原故,医生劝她休息一个时期,但是她无论如何也不肯,她说:“这比前线战士们流的血少得多,哪能妨碍工作呢!”她负责照顾一个重伤员,每天给他洗脚、喂饭,扶持他大小便;并且又自动地照顾别的伤员。她经常给伤员们洗衣服、读报。当伤员们在病床上躺得寂寞的时候,她就唱歌给他们听。她又经常到图书馆里借书给伤员们看。有时伤员看书看得太恋了,她就微笑着将书从伤员手里轻轻地拿过来,温和地说:“休息休息吧,睡一觉再看!”金芬的行动深深感动着每一位伤员。
有一天,大家正在屋里闲谈,从前线胜利谈到祖国建设。突然,敌机在医院附近轰炸了。伤势轻一点儿的都到山脚下的交通沟里隐避去了,护士们和医院所有的人全体出动抢救重伤员。情况越来越严重,好像敌机发现了这座医院,疯狂地在医院上空不停地扫射。整个医院都被炸弹爆炸的硝烟遮住了。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声:“屋里还有个重伤员!”话音刚落,就看见一个护士从人群里跑出来,飞快地向硝烟弥漫的病房冲去。大家不约而同地说:“是金芬!”
一个多月以后,那个被输血急救的重伤员渐渐恢复了健康。这时有人告诉他:“你的生命是金芬的鲜血救活的!”这个重伤员听到别人讲完当时金芬给他输血的情形以后,他呆呆地坐在那里,感激的热泪哗哗地流了下来。他请别人把金芬找来,紧紧地握着金芬的手,不知道说些什么话好,停了一会儿,他才拿出祖国人民慰问团赠给他的那个心爱的小本子,请金芬在上面写几句话,作为永久的纪念。金芬拿起笔来就在小本子上写着:
“援助朝鲜解放的、保卫世界和平的、我敬爱的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隋海同志:您的宝贵的鲜血流在朝鲜的国土上,我给您输了一点儿血只算是慰问你,请你不要惦记在心里。这说明我们朝中人民是血肉相联的。让我们两国人民用血结成的友谊万古常存吧!希望您安心休养,早日恢复健康,为朝鲜的远东的和全世界的和平奋斗到底!”
我回到祖国将近一年了,金芬的形象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一想到她,我就深深感到“中朝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第6版()
专栏:

如此“证据”
苏光作


第6版()
专栏:寄战士

新中国第一座巨型露天煤矿
陈旗亲爱的守卫在海防上的解放军同志们:
你们听说过规模巨大的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吗?在你们练兵的余暇,或者是歼灭了妄想窜扰的海盗之后,坐在海滨,看着面前翻滚的海洋,谈起背后的祖国,这时候,你们也谈到这个露天煤矿建设的情景吗?我要告诉你们的,正是这个于七月一日移交生产正式出煤的露天煤矿。当天我也荣幸地参加了移交生产的典礼,在参观台上,瞻仰了这个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工程之一的全貌。
这是一条东西长七里多、南北宽三里、深三十公尺的长方形的深谷。谷里,闪露着黑黝黝的煤层,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条黑色的河流。新油漆的大电铲,张大着嘴,静静地矗立在煤掌子旁边;披红带彩的自翻车,也一列挨一列地整齐地排列在铁道上。再往远处看,在大露天的出口处,铁道纵横,电线交错,可一直通到指挥全矿生产的调度室。
礼炮响了,当苏联式的电铲伸出长嘴把啃下的煤块吐进车厢,当第一列自翻车发出隆隆的吼声开动了的时候,人们冒着大雨,欢呼着涌了过去,把一束束的鲜花向电机车投去。
面对着这种场面,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看到的还只是一片庄稼,听到的只是一片蛙声的荒凉地方呢?
建设这个煤矿,光已开的土方就有一千二百七十万立方公尺。按照计划,露天煤矿将来要挖到三百五十公尺深,要是完成的话,挖出的土方比现在还要多出几十倍,这几乎等于我国古代修筑万里长城时所用的全部土方量。这还不说,两年后,当露天煤矿达到计划的产量时,如用它一年出产的煤炭来发电,就可发出四十三亿度电量,要把这些电量用来发光,咱全中国每一家人都能够照到它的光辉!同志们,想想看,这是多么巨大的工程啊!
这样巨大的工程,按照一般人的想像,该有成千上万的工人在这里干活吧!不,不是这样的,同志们!这里的一切操作过程几乎全都机械化了,机器,已经代替了成千上万人的劳动。体重一百六十五吨和二百吨的大电铲,看起来就像一座楼房似的,一张嘴就能吞掉三立方公尺的土块,不到半分钟的功夫,就可以把土运到自翻车厢里,它至少可以代替八百人以上的工作。车厢装满后,便被电机车牵引到十公里以外的排土场里,在那里,你只要一按开关,土块就会自动地翻倒出来。你要站在调度室前面,每隔五分钟就可以看到一列这样的自翻车通过。一个参加过治淮工程的同志,头一次到这里参观时,惊奇地问道:“你们今天是休假吧,怎么看不到许多工人干活呢?”陪他一块参观的同志笑着答道:“我们这里就这些工人,瞧,都在司机台上忙着哩!”
说到这些工人,尤其令人兴奋!像朱伟同志,两年前还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现在已成为著名的电铲司机了。他从农村乍来到露天煤矿工地时,看见电铲一张嘴,吓得撒腿就跑。可是,这个新奇的玩艺儿究竟把他吸引住了。他看见这个电铲一张嘴就吞下了恁大一堆土,脖子一扭,就把它倒在车厢里了,他想:“这一个玩艺就抵得上千把个人的工作,要没有它,开发露天煤矿也不知要到那年那月!”他下了决心,要学习开电铲。
他开始一上机台,机械油薰的脑子直发疼,再加上整天机器的震动,他一下班就呕吐。师傅劝他休息几天,他说:“晚学会一天,就会影响到露天煤矿的开采,脑袋疼点不算什么,挺两天就过去了!”于是,他就上班学习,下班研究,连晚上睡了觉都梦到在开电铲。就这样,经过半年多的苦心钻研,他已经成为驾驶电铲的能手了。他们的小组还连续创造了新纪录,提前五十五天完成了今年上半年的生产任务。像朱伟这样,由农民变成了能掌握现代化机器的工人,几乎占了这里工人总数的一半。
这里,我们不能不感谢苏联人民的帮助,不但设计和施工,都有苏联专家的具体指导,就是各种最新式的效力强大的机器,像电铲、电机车、平道机、堆土机……也都是从苏联运来的。
全国人民对露天煤矿支援的规模更是巨大的。这里,有来自内蒙森林区的枕木,有来自重庆一○一厂的钢轨,有来自上海电线厂制造的新中国第一批的沟型电车线,也有从西北咸阳石油管理局送来的平道机……,抚顺电工厂还在为露天煤矿试制着中国从来未生产过的直流避雷器哩!这些支援的物资可装满一千六百多个车皮,要是把车皮连接起来,可以排三十四里长!今年春耕时节,阜新县的农民听说露天煤矿缺少一万多立方公尺的石头,就在农忙中自动抽出人来,为露天煤矿服务。光十四区的五百多个妇女,在二十三天内就完成了一万四千立方公尺的采石任务!
中国人民志愿军,虽然远离祖国,战斗在朝鲜的土地上,但也时刻关怀着露天煤矿的建设。今年四月露天煤矿的工人们接到守卫在朝鲜金城前线志愿军某部炮兵连战士陈声忠于三月三十日写的一封信,信上在叙述了露天煤矿的建设对他们的鼓舞之后,兴奋地写道:“我们连里的同志,很早就嚷着要给你们送一个礼物,可是直到今天,才算筹备齐了。我们在八分钟内,歼灭了敌军两个炮兵连,炸毁敌人十九辆卡车,五辆吉普车,还有大量的军用物资。这一下可制服了敌人的疯狂反攻,他们连脑袋都不敢探出来了。”
这封信落到了丁笑云小组工人的手里。他们马上开了讨论会,决定用新的生产成就来回答志愿军的关怀。结果提前五天完成了一个月的生产计划!
从朝鲜前线和从祖国各地的工厂、矿山、农村、机关、学校雪片似的来信对工人们是极大的鼓舞,因而生产上的新纪录也在不断出现。光今年第二季度完成的建设工程,就等于过去两年工程总量的百分之六十(剥离除外),还提前八天完成了“七一”移交生产的准备工作!工人们都说:“干哪,全国人民都在看着咱们哩!”
同志们,在谈到全国人民对阜新海州露天煤矿的支援和鼓舞时,我始终没有忘记你们对祖国的一切建设,其中自然也包括对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设的无可估量的贡献。事情就是这样的:没有你们警惕地守卫在祖国的海防线上,也就没有祖国日趋繁荣的经济建设。七月十六日窜犯东山岛的蒋介石残余匪军,已被守卫在那里的海防部队彻底打垮了,我们相信,敌人若敢再来冒险,他们将会遭到更大的失败。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在你们的捍卫下,已经出现了很多生产新纪录,请你们相信,在你们的捍卫下,还会出现更高的生产新纪录。让我们为了祖国的安全和繁荣贡献一切力量吧!(附图片)
这是正在装煤的四十三号电铲。由于工人们发挥了高度的劳动热情,今年七月份它提前九天完成了生产任务。(刘激群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