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8月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
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五日本院第一百八十四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各级人民政府人民监察机关设置人民监察通讯员通则”,特令公布施行。自本通则公布施行之日起,一九五一年九月五日本院政秘字第六六一号命令公布的“各级人民政府人民监察委员会设置监察通讯员试行通则”即行废止。
一九五三年七月三十一日


第3版()
专栏:

各级人民政府人民监察机关设置人民监察通讯员通则
(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五日政务院第一百八十四次政务会议通过)
(一九五三年七月三十一日公布)第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人民监察机关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作用,得在政府机关与其所属企业、事业部门中设置人民监察通讯员,亦得在人民团体、城市街道和农村中设置人民监察通讯员。第二条 凡具备工作或生产积极、公正负责、忠诚勇敢、善于联系人民群众等条件的工作人员或人民中的积极分子,经其所在机关、部门、团体、街道、村庄的群众民主推选,主管人民监察机关审查任命,均得为人民监察通讯员。第三条 人民监察通讯员在每机关、部门、团体、街道、村庄之名额,应根据工作需要与实际情况决定之。第四条 同一机关、部门、团体、街道或村庄有人民监察通讯员三人以上者,得组成一个或数个小组,每组推选组长一人,负责与其主管人民监察机关联系,传达指示,领导小组研究问题,交流经验,推进工作。第五条 人民监察通讯员的任务如下:
(一)调查政府机关与所属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一切违法失职、损害国家或人民利益的行为和工作上存在的重要问题,并征集群众对政府的政策、法令、工作的意见,向其主管人民监察机关或其所在机关、部门首长报告。
(二)宣传监察工作之意义及作用,启发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三)管理并开检人民监察机关在该机关、部门、团体、街道、村庄所设立之人民意见箱。
第六条 人民监察通讯员对于所发现的问题,经报所在机关、部门首长而本机关、部门无权处理或处理不当者,应报请上级人民监察机关处理。
第七条 人民监察通讯员须严守国家法纪,以身作则。在进行检举与协助检查案件时,应严肃负责、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不得苟且敷衍、骄傲急躁、主观臆断、挟嫌妄报。
第八条 人民监察通讯员对自己所收集的材料和人民群众所反映的情况,须照实报告,并严守机密,不得外传。
第九条 人民监察通讯员应每三个月至半年向其原推选单位的群众报告工作一次。如群众认为必要时,得改选之。
第十条 人民监察通讯员工作成绩优异者,应予以奖励;工作不负责任或犯有错误者,应予以批评教育,其严重者应分别予以行政处分直至解除其职务。
第十一条 人民监察通讯员工作成绩优异者,调离原机关、部门或团体时,应由其主管人民监察机关直接介绍新任职机关、部门或团体,继续供职,并由其新任职机关、部门、或团体公布之。
第十二条 人民监察通讯员为义务职,其工作费用,由所在机关、部门或团体供给。街道、村庄人民监察通讯员的工作费用,由其主管人民监察机关供给。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监察机关每三个月至半年召开人民监察通讯员全体大会或小组长联席会议一次,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
第十四条 本通则自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之日施行。


第3版()
专栏:

北京市一级机关中级组理论传授员、辅导员训练班的学习收获和经验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为解决北京市一级机关中级组干部学习“联共(布)党史”第九章的讲课和辅导问题,曾在六月上旬举办了一期“联共(布)党史”中级理论传授员、辅导员训练班。
这次训练班集中了各部门做宣教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党、团员干部共一百二十八人。其中有处长级干部九人,科长级五十八人,一般干部六十一人;文化程度大学的六十二人,高中的五十八人,初中八人。学习期中有八十八人全部脱离工作,四十人每周脱离工作三天。他们先后听取了关于“联共(布)党史”第九章的讲解,另外还听了关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问题的报告。全脱离工作的学员一般都阅读了高级组在学第九章时应学习的全部文件;半脱离工作的学员除阅读训练班所规定的“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和斯大林同志“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关于中央政治工作的总结报告”的第二部分和结论这两个必读文件外,大多数也阅读了中央指示中所规定的其他文件。最后全体学员还听取了市委宣传部理论教育处关于学习第九章的总结报告和问题解答。
学员学习“联共(布)党史”第九章后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懂得了过渡时期的一些基本规律和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一些主要经验,其具体表现:(一)少数学员过去根本不知道有“过渡时期”这回事,以为十月革命后马上就进到了社会主义;有的虽然知道,但是也弄不清过渡时期是从那里过渡到那里。经过这次学习,一般学员都能够从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来说明过渡时期的必要性,特别认识到了改造小农经济必须经过长时期的艰苦工作。对过渡时期的经济特点和阶级关系也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
(二)过去许多学员对工农联盟的了解是比较简单的。他们只知道农民人数多,工人阶级联合农民力量就大,不联合就不能革命。现在他们更认识到工农联盟是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的,苏联和中国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联盟主要是军事政治的联盟,到经济建设时期则必须从经济上巩固工农联盟。有些学员还从农民的两重性体会到工农联盟的意义。
(三)对商业和商业工作的重要性,过去多数学员是认识不足的。对国营商业的作用只知道是稳定物价。现在他们已经普遍懂得了商业在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巨大作用和商品交换对于联系工农业生产和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意义。许多同志过去对合作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清楚,有的同志甚至把合作社仅仅看作是做买卖的机关,现在则认识到了合作社对于教育和组织农民,吸引他们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学习中,学员们都把苏联恢复时期的经验来联系到中国问题。学员对我们在恢复时期的一些重要措施(财经统一,稳定物价,发展城乡贸易以及最近的调整棉粮比价等)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对我国在土地改革以后工农联盟的基础的问题开始有了新的了解。
二、加深了对“学习苏联”的认识。学员们体会到我们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基本上还是沿着苏联的道路走过来的,毛主席的一些重要指示和我们党的许多基本政策都可以在列宁、斯大林的理论和苏联的经验中找到根据,因此进一步认识到毛主席“学习苏联”的号召的深刻意义。少数同志过去以为“革命用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建设就不一定用得着”;有的片面强调中国情况特殊,不知道苏联建设的普遍意义;还有不少同志以为建设时期学习苏联就只是学习他们的科学技术。这些错误想法,经过这次学习,都被纠正了。
三、在思想方法方面也有所启发。许多学员体会到列宁、斯大林总是依据实践的发展来制定政策,提出并解决理论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反对派则看不见实践的发展,把理论当作教条,曲解马克思主义。在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实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列宁对于合作社性质的不同提法等问题上,大家特别体会到这两种相反态度的原则区别。
四、许多同志,开始增加了学习理论的兴趣和信心。这次学习对于大多数学员都是头一次集中的比较深入的学习,而且又是通过历史来学习理论,因而使大家感觉到理论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难学,而且具体地体会到理论对于指导实践的重大意义,克服了“理论学习不解决问题”、“怕看大书本”的思想。有一位法院的干部学员说,他最初以为只要站稳立场,就可以革命;后来在工作中才知道只有懂得政策才能真正站稳立场;经过这次学习,又具体地体会到不学理论是不可能真正懂得政策的。有的同志说,自己懂得了学了理论才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这次学习收获还是不够稳固和平衡的。其原因除了开学后未及时集中,有些文件(如论粮食税、论合作制)较难阅读,有些报告解释较少,对学习效果有影响外,主要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还有一些问题:
一、开始时,许多学员担心完不成传授员的任务,甚至形成思想负担,反而忽视了“首先要自己学好”的主张。
二、有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学员贪多求快,对规定文件研究不够,过多地追求历史材料,忽视了实事求是地集中研究问题。有些水平较低、读原著感觉困难的同志用了过多的时间去看介绍文章。如有的同志对“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论粮食税”只看一遍,而对“学习”上的介绍文章倒看了两、三遍,连写发言提纲也是主要依靠介绍文章,以致造成对原著不熟悉的现象。
三、训练班曾正确地强调了学习“联共(布)党史”不要过早联系中国问题,只能在听了有关中国问题的报告后,再根据这个报告来联系,防止了这方面可能发生的不先弄懂文件,就去生硬地联系中国实际的现象;但却没有及时指出即使在学习“联共(布)党史”本文时,也可以适当地联系中国实际,这样做对领会苏联经验也有好处,以致有些本来可以联系的问题,也没有很好联系。在学习第九章时,没有介绍适当的作为联系中国问题的参考文件,这是一个缺点,今后准备介绍一些。
市委宣传部领导这一段学习,在学习方法和教学辅导工作上也有所体会:
一、关于自修:首先应强调以“联共(布)党史”为基本文件,在自修其他文件时也应经常翻阅党史。其次应加强自修的计划性,适当规定阅读文件的次序和进度(但不宜太死板),一方面防止没有次序地乱看,一方面统一步调便于展开互助活动。其次,组织三、五人一组的互助小组,在自修期间对启发问题,解决小的疑难,深入学习,集体准备讨论会上的中心发言是大有好处的。再者,提倡记笔记。记原著要点,或依照统一布置的中心问题作提纲均可。好的笔记和提纲可以展览,以便交流经验。
二、关于讨论:经过充分准备的、有中心发言人的讨论会对于帮助大家系统地理解文件的基本论点是有好处的。这次一般小组的缺点是讨论不够活泼,问题发掘不深。改进的办法是:
(一)中心发言人除用自己的话系统地说明问题外,应多讲些自己的体会,提出一些对大家有启发性的问题。切忌背诵。(二)每个人,每个互助小组除重点准备外,还必须全面准备。(三)强调自由思想,大胆怀疑。
三、训练班办公室为加强具体的学习辅导工作,可以运用下列几种方式:提出学习要点和阅读列宁斯大林原著的方法;指出自修进度计划;汇集疑难问题,用与组长个别谈话的方法尽可能随时解答一些问题;参照大家所提的问题,拟些便于启发思考的参考问题分发各组,布置讨论题;总结一章的学习,和解答经过讨论仍未解决的较重要的问题。


第3版()
专栏:

乡长董会祯重新得到群众的拥护
李波 燕青
山东诸城县城南区柏戈乡乡长董会祯,今年五十岁。他从小就受苦。日寇占领诸城时,全家五口人四年没穿上棉衣。解放后,柏戈乡的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各种社会改革运动,董会祯表现非常积极。不久,他被选为村农会会长,一九四六年四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教育下,他工作更加积极了,以后又被选为柳沟村支部书记,积极领导了群众向恶霸、地主进行斗争,算回土地六百五十余亩。在分配斗争果实时,董会祯先群众,后自己,并竭力消除了群众顾虑。如当时贫农王来福怕“变天”不敢要地,董会祯便把自己的好地换给他。一九四六年春天,董会祯生活困难,家里经常没有饭吃,但他依然积极工作,日以继夜地站岗放哨,看管地主,坚持斗争,坏分子多次想设法拉拢收买他,由于他立场坚定,丝毫没有动摇,因而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一九五○年被选为副乡长。
但是由于县、区领导上存在着官僚主义,布置工作时,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分配数字,限期完成;总结和检查工作时,也不管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只表扬强迫命令“完成任务”的干部。董会祯也就错误地认为:群众落后,不强迫办不成事;不管如何,只要完成任务上级就高兴,因而在工作中产生了严重的强迫命令作风,渐渐脱离了群众。去年春天,区委布置种棉花,柏戈乡分配了一千零十亩的任务,乡里又按数分配给各村。柳沟村的任务是五十亩零四分,董会祯在村民大会上要大家“自报”,但因没有种棉习惯,群众不明白为什么种棉,所以谁都不愿报。他便发火了,高声嚷叫说:“棉花能造子弹,种棉就是抗美援朝,你们不报数,我怎样上区交任务?今晚报不齐,天明不散会,有一亩就得种三分。”说完就站在桌子上挨户“点名”,直到都答应了才算完事。后来,该乡农民焦振路因对种棉有意见,治虫不积极,董会祯指着他的头皮说:“你不治棉花虫,就是对抗美援朝不积极;限你两天治好,治不好就当坏蛋斗你。”由于群众种棉情绪不高,又缺乏技术指导,因此,全乡种的一千零十亩棉花,每亩产量平均籽棉不足三十斤,等于损失粮食六万余斤。有些群众给董会祯编了这样的一首歌谣:“董家(指董会祯)工作真生硬,派数、扣帽和点名;说你是驴得认下,叫你快走不敢停。”
有一次,村里召开妇女会,人没到齐,他上了广播台吆呼:“能动弹的妇女赶快给我出来开会,三条腿的老顽固(意思是扶拐杖的老年人)在家看门。”他这一喊人马上就到齐了。谁家如果闹家务或街坊争吵,只要董会祯一到,就没有动静了。群众说:“事大事小‘董家’一到不敢不了。”大家普遍议论:如今“董家”耳朵灌上了“蜂蜡”,听不到群众的事了。
今年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违法乱纪斗争开展后,董会祯在思想上起了激烈的斗争。起初,他认为:强迫虽然不对,但上级的“任务”都“完成”了;怕上级看不见他的成绩把他一脚踢开,“推完磨来杀驴吃”,后悔干了一顿工作,落了一腚不是,觉得有苦说不出。后来,他又顾虑:上级不“踢”我,也怕群众不能要我了,真的下了台多丢脸。同时,即便再干下去,不强迫那能完成任务呢?今后工作不好干了。“三条路”在董会祯的脑子里反来覆去的斗争起来,不知走那条路好。“下关东”吧,到那里怎么办?前途完全完蛋了,同时如果叫上级查着了再找回来更麻烦;“死掉”吧!多年的“苦劳”一下子完了,同时,共产党员更不应该这样作;“转变”吧!怎样转呢?他翻来复去,五晚上没睡着觉,思想上背上了严重的包袱。
今年一月十日诸城县召开了九届一次(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们在会上对政府的工作提了很多意见,李县长一条一条地作了深刻的检讨,并表示今后坚决改正,这受到代表们的热烈欢迎,一致选他继续当县长。十区王元村干部石文升强奸妇女,敲诈勒索,屡教不改,代表一致反对他,结果石文升被判处了一年半徒刑。董会祯在这次会上思想上开始开了窍,他想:县长有了错都能检讨、改正,不怕丢人;我为什么不能检讨、改正呢?如果发展下去岂不要走石文升的道路吗?于是他下决心转变作风。
区委在反对官僚主义斗争中,也深入检查了领导上的缺点,并分析了董会祯的强迫命令是和区委的官僚主义分不开的。这就更进一步地消除了董会祯的顾虑,开始反复地在支部会、人民代表会和群众会上检讨了他过去产生命令主义的原因,是误认为群众落后,不赶不走;只知道完成数字向上级报成绩,那知道把许多好事都办坏了,脱离了群众。更不应该忘掉了过去受地主的压迫,今天翻了身又反过头来统治人民。最后,他表示坚决改正错误,有事情和大家商量办,决不再犯强迫命令。这样在大、小会上反复的检讨了七次,群众也都诚恳地严厉地批评了他。同时,群众也认为:董会祯工作积极,立场坚定,大公无私,能吃苦,就是强迫命令作风太严重,只要今后能改正,还能继续为大家办事。这些意见完全打破了董会祯怕群众看不到他过去成绩的顾虑,他深深体会到:有了错误赶紧改正,群众是会原谅的,今后好好干,也会得到群众拥护。这以后,他就拿定主意,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决心给群众办好事情。今春柏戈乡春荒严重,很多人失掉自救信心,有的打算到外面逃荒,有的单纯等待政府救济。董会祯看到这种严重情况,便组织乡、村干部深入各村逐户访问,了解了灾情,通过互助组开展了互借互助,他亲自帮助张奇订出了生产自救计划,在群众会上作了介绍,广泛地组织了生产自救,战胜了春荒。在贯彻婚姻法运动中,董会祯的妻子想干涉女儿董爱美的婚姻,引起一些群众不满,董会祯耐心地说服了她,支持了女儿的婚姻自主,推动了该乡婚姻法的贯彻。群众普遍反映:董会祯变好了,耳朵里的蜂蜡化了,和群众通气了。在今年的乡人民代表会议上,董会祯被选为乡长。
董会祯自当了乡长后,改变了过去强迫命令的作风。在乡总支的统一领导下,他亲自掌握一个互助组,发现组员当中普遍存在着“地湿晚不了”的不愿早种的思想,影响着春耕工作。他便根据去年柏戈庄农民由于存在着等待思想,晚种了两天而落了干,使八百多亩地翻种二楂,费了工夫,少打了粮食的经验教训,在组员当中进行了算账对比,使大家认识了深耕多耙、适时播种才能增产的道理,帮助大家作出了春耕春种计划。董会祯又亲自领导大家扩大了互助组织,伙买耕牛一头,整理了计工算账办法,计划了破犋耕种以解决耕牛不足的困难,组内劳动力作了适当分工,检查、修理了农具。全组妇女下坡锄麦,两天锄完一遍。六十亩春地,六天耕完,秫谷播种两天结束。在春耕生产中,董会祯及时的以本组的经验推广全乡,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思想觉悟和生产积极性。全乡四千二百一十亩春地在“谷雨”前就已全部播种完毕,比其他乡提前三天。同时每亩比去年增肥零点八车,绝大部分农户使用了地下杀虫药剂,为全年增产打好了基础。董会祯又通过总结生产能手姜砚田采用一年两季轮作法,使玉米得到增产的经验,向农民进行宣传,使全乡种玉米由去年的二百四十六亩增至四百二十五亩,为推行一年二季耕作法打下了基础。该乡农民使用化学肥料很不习惯,董会祯便先买了三十斤,上了自己的一亩四分谷子作试验,五天后谷子变了样,他便召集了变工组长和群众前往参观,当场推销了二百一十斤。小麦还没登场,董会祯同志想:“四三八”麦种确实好,但怎样能推广开呢?他便约同劳动模范、变工组长到自己地里研究,通过数麦粒、比成色、算产量等方法,证明了同样地质的地种“四三八”小麦每亩就可比当地小麦多产四十八斤。接着,又召集了广大农民到田间参观,结果八百五十斤“四三八”小麦在两天内就全部换光。
随着董会祯作风的转变,柏戈乡的工作,已进入了新的阶段。群众普遍感觉:今年和往年大不一样。董会祯同志也体会到他往年的工作方法是:“强迫、平堆、硬灌”,而今春他所以能把工作作好,又得到群众拥护,主要是作到了:“先作、亲教、说透”。


第3版()
专栏: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北京人民唱片厂灌制注音字母留音片
北京人民唱片厂,经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审定,中央人民广播事业局监制,特灌制注音字母留音片。该片全套共计五张,系统地说明注音字母的读音、发音、拼音、声调等,是专供国语教师学习字母时帮助认字母、发音、拼音、辨声调等用的。这种留音片的注音字母有统一全国汉字读音,为建立中华民族的“民族共同语”打好基础的功能,还有帮助识字的作用,因此,这套注音字母留音片是国语教师在短期内学会注音字母最好的辅助工具。上列留音片已在各地人民广播电台服务部、中国百货公司等处发售。
安徽省文化局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戏曲遗产
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局,为了解戏曲和音乐遗产的实际情况,决定深入地进行本省几个主要剧种的调查研究工作。
现已抽出七个创作干部和五个音乐干部,分别组成小组,深入到倒七戏、黄梅戏、泗洲戏、花鼓戏(皖南)等四个主要剧种的重点剧团去,要在第三季度的三个月内初步完成这个工作。
这一次调查研究要达到这样要求:要把全部大小剧目的剧情、来源、群众喜爱情况等都记录下来,并经过集体研究,初步的排一下队,大致分成:优秀的,很容易修改的;不大好的,修改较困难的;很坏的,难以修改的等三大类。并要将第一类剧目的台词记录下来。争取与艺人合作,每个剧种修改一两个小剧目。至于大剧目的修改以及主要的整理工作是要根据调查情况研究好对象后,将来逐步进行。音乐方面要将全部唱腔记录下来,将其中主要的和好的曲调进行录音。并要将这些音乐材料加以整理,配合文字介绍,以达到对各个剧种的基本情况的了解。
在干部下去以前,文化局领导同志,曾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了工作方法,指示大家这一次要全部“摸底”。这是关系今后剧目整理和戏曲音乐改革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戏曲工作干部向丰富的遗产和传统的特长学习的过程。必须与艺人、特别是老艺人和有才能的优秀演员及各剧团原来的业务干部密切合作。对剧目的“排队”工作必须以正确的观点,即以科学的态度来慎重分析,将来要带到省里来经过集体校正,领导审查,才能初步确定。


第3版()
专栏:

全国戏曲会演以来的粤剧界
邝君侠
粤剧是华南地区最有群众基础的主要剧种。和各兄弟剧种一样,粤剧也具有优良的艺术传统和美丽的地方色彩。这是粤剧之所以能流传并为广大观众所热爱的基本原因。但是在旧社会里,封建统治者曾竭力利用粤剧来宣传封建伦理道德,培养人民的奴性,歪曲劳动人民的历史和面貌,以巩固封建社会制度。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严重影响,使粤剧从内容到形式都走上了商业化、殖民地化的错误道路。这样就使粤剧逐渐缺乏人民性,而变成传播买办思想、封建思想的工具;不再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而陷入形式主义的泥坑。即在解放以来的三年中,占领粤剧舞台的还是那些曲折离奇、封建色情、无聊噱头、低级趣味的迎合小市民层的内容,几乎所有历史剧的内容都是牵强附会,严重地违反历史主义观点的。淹没了真正粤剧艺术的胶片服装、机关布景、六台柱制(每出戏都要配足六个主要演员,并使各人的戏份相等)等形式主义的洪流继续泛滥。粤剧“三春审父”这样一个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戏,被选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集中地说明了这一时期粤剧的落后现状和粤剧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将粤剧和粤剧改革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正如一位粤剧老艺人在欢迎代表团的座谈会上所说:粤剧正处于“夜半临深池”的危险境地,被大喝了一声。经过了北上会演、传达报告、学习讨论以后,粤剧艺人和戏曲工作干部,初步认识了和批判了帝国主义思想给予粤剧的毒害,决心从商业化、殖民地化的错误道路上走回头。这期间又经过了粤剧老艺人的观摩演出和中南代表团来广州的演出,初步重视粤剧的优良艺术传统和美丽的地方色彩,并认识整理粤剧遗产的重要性。
就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粤剧舞台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这期间,太阳升粤剧团演出了“梁山伯祝英台”;广东省农村粤剧队演出了反映广东土地改革斗争的“李新玉”和“木头夫婿”等剧目。今年二月,各粤剧团响应了粤剧获奖艺人和学委会“春节演好戏”的号召,演出了“罗汉钱”、“白蛇传”、“断桥”、“柳荫记”、“木头夫婿”等比较优秀的剧目。这些剧目,不管是从兄弟剧种的优秀剧目改编过来的,还是自己编写的,都表现了对剧目的选择和演出的严肃性,也表现了一些新的创造,特别是清除了过去粤剧舞台上的那些打科插诨、制造噱头、胶片服装、机关布景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些剧目演出了好几十场,直到现在还为观众所喜爱。
但是,这些成绩不能被认为已经根本地、巩固地改变了粤剧的现状和解决了粤剧改革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我们的戏曲工作干部和广大艺人,仅仅初步地认识了戏剧改革的方针和努力的方向,有很多具体的、带根本性质的问题,还待进一步地解决的。
剧本是戏曲改革的关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一九五一年五月五日发出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戏曲应以发扬人民新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在革命斗争与生产劳动中的英雄主义为首要任务。凡宣传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爱祖国、爱自由、爱劳动、表扬人民正义及其善良性格的戏曲应予以鼓励和推广,反之,凡鼓吹封建奴隶道德,鼓吹野蛮恐怖或猥亵淫毒行为、丑化与侮辱劳动人民的戏曲应加以反对。”指示在谈到审定旧有剧目的时候,又着重指出:“必须革除有重要毒害的思想内容”。剧本是戏剧活动的基础。领导机关和戏曲工作者的责任,就在于领导戏曲剧作者以工人阶级的观点来观察和判断历史事件和人物;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法来真实地而不是空想地、有血有肉地而不是公式概念地创造和表现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物。然而,对这样一个首先是剧本,也就是剧本的思想内容的问题,领导粤剧改革工作的干部一直是不够明确的。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曾彦修副部长在广东省、广州市参加全国会演代表团传达报告大会上所作的“关于粤剧改革问题”的报告,指出粤剧受到帝国主义的严重影响,在内容上所产生的恶果,也着重批判了粤剧的“表现形式”,指出粤剧舞台上的机关布景、胶片服装、六条台柱和四个钟头(每剧的演出时间一定要拉足四个钟头)等都应该逐步加以肃清。这个报告对当时全体粤剧艺人的学习运动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因为这个报告的基本精神,是要求粤剧改革的步骤,必须从最容易着手和在艺人中最受影响的范围开始,这是符合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所规定的步骤的。但很多粤剧工作干部和艺人没有这样来领会这个精神,片面地认为这就是粤剧改革的“四要素”,即是说,如果不搞“机关布景”,不穿“胶片服装”,不是“六条台柱”和不演“四个钟头”,那么,这个粤剧就是改革了的新的粤剧,至于剧本的思想内容的问题,就成为次要的了。
事实证明,粤剧改革的主要敌人是殖民地化、商业化倾向。这个倾向,表现在粤剧剧本的思想内容上,也表现在服装、布景、六柱制、演出时间……等方面。这两者是互相关连、互为影响的。决不能机械地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或仅仅把帝国主义的严重影响,只看成是一个表演形式问题。而从目前的粤剧改革工作的情况看,剧本问题是更严重、更急迫需要解决的。
要解决粤剧剧本问题,第一,应该组织力量,着手整理粤剧的旧剧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粤剧共有一千七百多个剧目,但是很多剧团却无戏可演。这一千七百多个剧本中,大多数是根据色情、无聊、低级趣味的电影改编的,或者是七拼八凑写成的。据说已曾初步确定三十多个保留剧目。这一部分剧本的整理功夫不大,省、市文化部门的领导方面,应该立即组织粤剧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集中力量首先整理这一部分剧本,并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对一千七百多个剧本的审查,把其中尚有可取的、基本可用的剧本逐步整理、改编出来。进行这个工作,必须和广大艺人合作,经过会演传达和参加学习以后,艺人的觉悟初步提高,不少演员要求演好的剧本,这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第二,继续改编兄弟剧种的优秀剧目。参加中南区和全国会演后,这个工作做了不少。事实证明,经过了改编的“罗汉钱”、“白蛇传”、“柳荫记”和最近广州粤剧工作团改编的“卖怪鱼龟山起祸”(即秦腔“游龟山”)等剧本的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由于这些剧本的改编工作,基本上忠实于原作的精神、情节和人物,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粤剧的艺术形式,因此成为最近时期比较令人满意的演出。
第三,必须积极准备条件,创作表现新人物新生活的剧本。今天,许多粤剧编剧者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斗争、语言,特别是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几乎是无知的或知道得很少的,他们还没有提高到能正确地运用阶级观点来处理人物和生活。文艺领导机关,应该更多地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使他们有机会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逐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和艺术水平,使他们敢于创作、能够创作。
应该提出的,在广东一部分新文艺工作者和新音乐工作者中,还存在着轻视地方戏曲艺术的错误思想,有的则由于不很熟悉而漠不关心,这就妨碍他们投身到粤剧改革运动中去。但是,假如没有新文艺工作者和新音乐工作者的参加和帮助,要在粤剧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粤剧艺术,那是不可能的。
此外,广东农村粤剧队的艺人们,长期深入农村演剧,并在为农民服务的实践过程中体验生活,用集体的力量大胆尝试用粤剧形式来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他们曾创作和演出了不少表现农民翻身斗争和农民的思想感情的新粤剧,像第六队和第十队创作和演出的“李新玉”、“木头夫婿”等剧本,虽然还存在程度不同的缺点,但这一个事实,却充分说明领导和组织粤剧艺人创作和演出表现现实生活的新粤剧的可能性,说明粤剧剧本创作上的潜在力量。我们必须积极地去准备必要的条件,并有计划地去组织这个和领导这些创作力量。


第3版()
专栏:

在一天劳动之后 李宏仁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