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在祖国经济建设的战线上
沈阳市国营和地方国营各工厂完成计划情况有显著好转
沈阳市有九十五个国营和地方国营工厂超额完成了上半年计划。其中机械一厂、机械二厂、机械三厂、机械二十五厂、电工八厂、电工九厂及沈阳市水暖器材二厂、沈阳市耐火器材等五十五个工厂超过原计划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五十左右。许多工厂的生产情况是逐渐好转的。据三十五个工厂的统计,一月份没有完成生产总值和产品品种计划的有十三个厂,二、三月份减到十个厂,四、五月份减到九个厂,六月份减到六个厂。
上半年,全市职工在热烈地讨论了国家计划之后,展开了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和加强了计划管理工作。全市职工在竞赛中,围绕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共找出了两万多件窍门,并大力推广了先进经验。如机械工厂的翻砂车间都推广了“漏模造型法”和“阶段分工制”等先进经验;加工车间都推广了科列索夫新车刀法,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倍到九倍。各厂逐渐加强了计划管理工作,生产均衡率逐月提高。以三十五个主要工厂为例,能全面均衡地完成生产计划的,一月份有二十一个厂,二、三月份二十二个厂,到六月份则增加到二十五个厂。 (据新华社讯)
阜新海州露天矿正式生产
头十天超额完成了产煤计划
在“七一”正式生产的阜新海州露天矿,头十天的产煤量已超额百分之七点四完成旬计划。
海州露天矿在移交生产后,职工们就为超额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展开了劳动竞赛。采剥段四十三号电铲老司机赵子阳和二十二号电铲的工人挑战后,越干越起劲。他学习了分段采煤的先进经验,使每装
一排车由过去七十分钟缩短到六十分钟,还保证了煤的质量。运输段职工加强了机车“日检制”,消灭了自翻车不定位的故障。调配室职工和各工种都密切联系,做到了灵活调配车辆,互不妨碍工作。贮煤股职工由于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每排机车的扫车时间就由三十分钟缩短到二十五分钟。露天矿的领导方面注意检查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煤炭能够及时地运出去,海州露天矿和阜新矿务局运输处、财务处、西阜新铁路分局等十几个单位签订了联系合同,成立了采煤联合作业组,互相保证露天矿的正常生产。现在,露天矿的工人已提出了“不浪费一分钟”的口号,为超额完成七月份全月的生产计划而努力。
(新华社)
西南最大的自动布机工厂的
机器安装工程提前完成
国营重庆六一零纱厂新建的自动布机工厂的机器安装工程,已在七月十日提前一月完成。目前已有
一小部分自动布机开始试织,预计到十月间,全部自动布机都可以开动起来。
这个自动布机工厂是根据苏联先进经验设计的,并为我国自制的全套机器装备起来的西南区最大的
一个布厂,厂内有完善的劳动保护设备,车间内整齐地排列着刚安装好的自动布机。这种自动布机非常灵巧,当布机上旋转着的两千多根经纱中有一根断头时,机器就立刻停止转动,由自动换梭机换上另一根经纱,然后机器又开始转动起来。根据目前一小部分自动布机的试织结果,所出的标准油布成本低,质量好。因此,当这个厂的全部自动布机开动起来以后,就将生产出大量价廉物美的布匹来供应西南人民的需要,并将初步改变重庆市长期以来运出棉纱、运进棉布的不合理的现象。 (新华社)
上海钢铁公司第三厂
创造“轻便钢轨一次轧成法”
上海钢铁公司第三厂最近试验把轻便钢轨一次轧成的方法成功。这对支援国家基本建设将有很大贡献。
上海钢铁公司第三厂原来生产轻便钢轨时,是先把直径六吋的钢锭轧成直径三吋多的钢坯后,再回炉重烧,然后轧成钢轨。“一次轧成法”不需要经过单独开坯的过程,直接把钢锭一次轧成为钢轨。这就大大缩短了每根钢轨的生产时间,生产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六十六,并节省了单独开坯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费用。该厂根据原有的设备条件,准备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采用这个办法轧制部分钢轨。据统计,今年下半年该厂如以轧制国家规定任务的一半钢轨计算,就能为国家多创造一百零一亿元的财富。
轻便钢轨是国家建设中需要的重要钢材之一。今年第二季度,该厂所产轻便钢轨就供应了全国四十九个厂矿企业。这些钢轨有的运往东北森林地区,作为铺设运送开采好的木材的小型铁路之用;有的已运往东北的鸡西、山西的富家滩等煤矿区,以及西南、华东、北京、青岛等地建筑工程单位。
(新华社)
抚顺机电厂用新法处理球墨铸铁
在东北试验球墨铸铁首先获得成功的抚顺机电厂铸铁车间,最近又研究用纯镁一次大量安全处理球墨铸铁的新方法成功。这对进一步发挥球墨铸铁的作用很有意义。
球墨铸铁是一种新型的结构材料,它的强度比一般铸钢高,生产过程却比一般铸铁短,设备也简单,成本低廉。一九五一年以来,全国各地的许多工厂先后试制球墨铸铁成功,并逐步应用到生产上。但因处理球墨铸铁所必须用的镁的沸点比较低,爆炸性特别猛烈,因此在处理球墨铸铁时,不能直接大量地加纯镁,必须先做成含镁量比较低的中间合金,分几次加入铁水。这样,不但增加了人力和材料的消耗,而且使得球墨铸铁的产量不能提高。抚顺机电厂铸铁车间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最近研究成功的用纯镁一次大量处理球墨铸铁的方法,就是在纯镁上涂上一层玻璃液加铅粉,然后再加入铁水。这种办法减少了镁在铁水中的受热面,使熔化的镁接触铁水的机会和时间延长,因而提高了镁在铁水里的回收率,大大减弱镁的爆炸程度,可以安全地大量地一次地直接用纯镁处理球墨铸铁。现在,抚顺机电厂已开始用这种方法进行生产,按目前生产情况计算,仅仅在节约方面一年可以为国家节约九亿元。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沈阳机械三厂实行计划管理前后
宋琤
沈阳机械三厂(下简称三厂)是一个生产工作母机的工厂。这种工作母机是由九百多种零件组成的。这样一台机器的生产,正像由九百多人组织的复杂的长途旅行者一样。这九百多人行前各自需要不同的准备工作,各自经过不同的道路,运用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最后又需要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到达总目的地,在这里编成一个整体。就按照这样的程序,三厂每天要出产好几台新机床。
装配车间是这些旅行队伍的终点。加工车间按照每台机床的需要,把按比例做成的成千上万的零件在这里装配成新机床。
前松后紧的冷热病
但是,前年秋天以前,假使你在每月的上旬走进三厂的装配车间,你一定会感到奇怪。那时候,车间里冷冷清清、空空荡荡,工人们没精打采的,很多工人甚至没活干。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加工车间供应的零件不齐备,无法装配。因此不管这个月的任务是生产多少台机床,月中以前总归装不出一台来。一般,总要到五日以后,装配车间的头几道工序才能慢慢地活动起来。而到了下旬,应该分批到达的队伍又一下子涌来了,车间里这时就十分拥挤热闹。为了赶快装出成品,不用号召,工人们也常常偷偷地加班加点。领导方面也常常要临时调人来帮忙。最紧张的时候,工人们连夜不睡,半夜里播音器还在放送着音乐歌曲。
季度的情况如何呢?也是前松后紧。一九五一年第二季度的前两个月就没有装出一台床子来,直到六月份,才突击出二十几台机床。
谁在指挥生产
那时候,真正“指挥”生产的不是厂长、不是生产科,而是装配车间和“追根报”。
上半个月,装配车间没有多少活做,车间干部就得到处商量催问零件。月中以后,零件越来越多了。但是,零件并不是按照每台机床所需要的比例而来的。而一台机床却是缺少一个零件也装不起来。这时,催零件就成了装配车间干部最紧张的任务,今天催这些,明天催那些,从生产科加工车间一直催到原材料供应部门和翻砂模型车间。
党的总支委员会和工会为了帮助装配车间催零件,主办了一个“追根报”。“追根报”的大黑板就站在工厂的大门口,职工们早上一上班第一眼就看见它。“追根报”上画着一个装配车间的工人,伸开两手叫着:“咱们停工待料了,你们赶快把下面这些部件送来吧!”下面,装配车间每天填上他们急需的零件名称。追根报上写了那些零件,那些零件就成了有关车间或科股当天的头等重要的任务。
那时候,各车间归生产科领导。生产科实际上是“集市”,而不是指挥生产的机构。你要零件,他要材料,我要工具,大家都来争吵催逼。生产科既不了解车间情况,也无权指挥其他科股,自然很难知道究竟那一天才能满足这些要求。只好随口支唔
“明天给你”,“后天给你”。这个“集市”不能解决问题,大问题就一直吵到厂长那里,厂长每天也得跟着大家催部件找工具。那时候厂部每天召开生产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大家照例为零件、为原材料等争吵得面红耳赤。原加工车间的工段长辛景泉说得好:“那时候干工作靠的就是两条腿和一张嘴,脑子没法动。有时也想到一些问题,可是,一下子就给这些打补绽的事情给挤忘了。”那时候干部们脑子里塞满了号码(零件的代号),可是,你要问起每个人职责范围以内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生产中有什么问题,谁也答复不出来。
混乱不堪的加工车间
加工车间并不是不愿意满足装配车间的需要,而是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根据装配车间的需要来安排零件的生产。每月的生产指标下来以后,他们有什么原材料就干什么,或者那些活好干容易得超额工资(该厂实行计件工资)就多干。结果,有的零件加工出来了一大堆,堆在零件库里,有的没有或者不够用。等到“追根报”提出要求后,加工车间主任、调度员、工段长就只好临时给工人们派活。于是,工人手里的活没干完,就得搁下,重找工具、重领材料来做新的,这个新的还没做完,常常就又派上另外的催得更紧的新零件了,车床上经常堆满了干了半截的活;难做的活分给小工匠,简单的活分给大工匠也就成了常事。结果,浪费了工时,废品也越来越多。工人出了废品(影响工资收入)就埋怨,有些人干脆把料一扔,工票一撕,谁也不告诉。有的活刚出来,顾不上登记送检,就给拿走了。车间里究竟投下了多少原材料、出了多少零件、多少废品、在制的零件流转的情况怎样,车间干部根本没办法知道。记录数字车间一个样,零件库一个样,生产科一个样,谁也不知道究竟那个对。工人们今天不知明天干什么,干这个活时不知下一个干什么,想找窍门也无从找起。就是找了窍门学习了先进经验,也很难发挥作用。
经常完不成任务
突击生产的结果是经常完不成任务。一九五一年一至八月份,三厂生产车床的任务只完成计划的百分之五十三。突击生产的结果,设备经常停歇,工时浪费严重,加班加点引起工资超支,生产中废品率很高,月月赔钱。每月发工资,常靠银行贷款。突击生产根本顾不上产品质量。一九五一年一至八月份根本没有生产过一、二级品,全部产品中三级品占百分之五十六,其余都是丝杠串动、齿轮噪音或是硬度不合格的等外品。
混乱的根源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混乱的情况呢?关键在于:在机械三厂这样一个十分复杂的现代化的企业里,没有一个可以反映生产规律的计划来指导和组织整个企业的生产活动,在盲目活动中,人们就不可能预见事物发展中的问题,就不能不被许多意料不到的问题支配得忙乱被动以致完全陷于混乱。
机械三厂是一个生产过程十分复杂的工厂。每台车床所需要的九百多种零件有大有小有简单有复杂,合起来需要七千多道工序,三千多种主要的和辅助的原材料。这些零件除了极少数由兄弟厂供给外,都需要经过翻砂锻造、加工而后装配。对于这样复杂的企业,三厂的管理干部过去不是运用科学的组织工作和计划工作而是依靠“大概”、“差不多”的“估计”来进行管理。每到月底,主管计划的科股大概算一算车间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和机械设备的能力,估计差不多,就确定了下月的计划。生产一批车床,应该什么时候投进原材料、什么时候翻砂锻造,什么时候加工,什么时候装配,工序间需要占用多少零件,零件库需要储备多少零件等,管理干部们既不知道也不去计算。本来一台机床的生产过程需要两个多月,三厂却总是盲目的当月做计划当月就想要产品。那时,三厂只有一个月生产多少台机床的计划,各个车间以至各工段、小组的每天的进度和相互配合联系的问题都没有人去管。所以,每月虽有个计划,但具体的生产活动还是盲目的、无组织的。
作业计划组织了整个企业的活动
今年五月初,我来到机械三厂,这是月初,但是,装配车间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冷清清的样子了。从头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工人们都在紧张地操作。这里,正在装配床头、床腿……那里,车床已经站了起来,到了车间的最后,工人们把这些质量合乎标准的车床喷上蓝灰色的油漆,油漆已干的,工人们正在把它们包装入库。生产像流水一样,后浪推着前浪,这边零件不断进入车间,那边车床不断按计划入库,装配车间的冷热病已经不再发作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这变化是从一九五一年八月开始的。
一九五一年八月,三厂管理干部认真地学习了苏联先进经验“按指示图表组织有节奏生产”,每个月的计划,连车间、工段、小组、工人和有关的科股都规定的很具体,按日排好进度,作出作业计划,建立了各种指示图表,随着作业计划和各种图表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生产中的盲目性也随之日渐减少。
作业计划有秩序地把复杂的生产过程规划出来。它根据装配一台车床的需要,规定什么时候准备好原材料、什么时候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什么时候加工车间开始加工、以及那些零件由那些人在那些机床上加工,什么时候零件到达零件库等等。把计划进度制成图表,每一个生产单位就可以按照这个图表指示的日程办事。图表上红蓝线指示出计划和实际完成的情况。红蓝线有距离了,人们就会立即采取措施去解决,以免下一个工序停工待料。每周、每月各车间还要检查作业计划的执行情况,从而改进作业计划,同时发现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作为下个月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了计划,掌握了执行计划的情况,人们已不再被各种突如其来的问题追得忙乱不堪,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
一位新从另外一个机器厂调到三厂来的同志说,到三厂后和原来那个厂子比较,立刻感到三厂的厂部轻闲,车间虽忙而不乱。他说,那个厂的厂长,每天自己计划要做的事情,最多只能做十分之二三。这里的厂长,每天却可以有十分之七八按自己计划办事,没有那么多的停工待料,没有那么许多
“三不管”的问题来纠缠他。看看这个厂里一天的活动,就可以知道这话是不错的了。每天早上,所有的干部都有两小时的文化、理论或政治、技术学习。科长和车间主任以上的干部还要再学一小时的业务。而后,车间,各科股都分别检查前一日的进度。根据图表所显示的问题,车间主任,车间调度员等分别有重点地到车间了解情况检查完不成进度的原因。上午十时半至十一时半,车间开一个调度会议,解决前一日发生的问题,准备参加厂的调度会议。午后,生产科开全厂的调度会议,解决全厂进度及有关问题。现在这个会议不但开得很快(一小时)而且也不再争吵了。这个会议后,除了一些日常行政事务外,下午的时间大家都可以用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我到了二加工车间,车间主任讲,他们正在想法突破天车不够用因而影响生产的薄弱环节。到了装配车间,他们正在考虑缩短生产循环期等问题。各个环节上发生的问题都分别有人及时考虑解决,厂长等领导干部大大摆脱了日常事务的缠绕,虽然,会议过多还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但是已经有相当的时间来考虑每个时期有关整个企业前进一步的关键问题了。
每月讨论计划时,每个工人都合理地按排了自己一个月中每天的生产活动,今天不知明天干什么的情况已经再也不存在了。现在,如果有一个月的指标下得晚了一点,工人们就会主动地催促干部,他们再也不肯盲目地生产了。加上改变了劳动组织,实行了劳动分工专业化,大家学习技术找窍门的热情大大提高了。过去要二、三级技工干的活,现在才学四五个月的徒工就能干了。一九五二年的劳动生产率比一九五一年提高了百分之八十九。
发挥了巨大的潜在力量
计划管理发挥了三厂的巨大的潜在力量。一九五二年三厂的产量比一九五一年提高了二点三九倍(人力设备基本上没有增加);生产总值比一九五一年增加百分之九十。产品质量也显著提高,一九五二年一月消灭了三级品,十一月份消灭了二级品,产品的成本也降低了百分之五点五七。机械三厂已经从突击生产和经常完不成任务,变成了一个均衡地超额完成任务的工厂了。


第2版()
专栏:

大兴安岭森林区库图段新建铁路胜利完成全线铺轨任务
去年六月一日开始施工的库都尔至图里河段新建铁路,已在今年六月二十七日提前三天完成了铺轨到图里河的艰巨任务。
库图段筑路工程的起点库都尔,是牙林线的终点车站,位于三河林区的边缘。为了开发三河地区原始森林,以支援祖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直接指导下,去年六月,由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着手开发三河林区一角的图里河林区。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也同时决定在库都尔至图里河(图里河和西尼气河汇合点)修筑一条新铁路。
库图段铁路的修建,是经过比较周密和慎重的勘测之后才开始施工的。早在一九五一年十月,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配合内蒙古林务总局,曾共同组织勘测队,进行了库图段铁路路线的勘测,初步确定了库图段的线路。在去年三月,又组织了测量队进行复测,修正了一部分线路。为了达到又好、又省的要求,在去年四月中旬,库图段工程处处长吴宗鹏同志又亲自领导该处工程师进行了最后一次复查,把可以改得更好的线路全行更正,最后确定了现在已经完成铺轨任务的线路。比第一次确定的线路减少了五十余万土石方和不少桥涵工程,比第一次测定施工所需费用节省了二百余亿元。
库图段筑路工程于去年六月一日开始施工。这条铁路共长七十公里,由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第十工程局负责施工,并从全国各地抽调出大批筑路员工、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筑路工程。工程共分两段进行,首先修筑了库都尔至岭顶间的三十九公里。在修筑这一段的工程中,铁路工程队某部的军工同志们完成了大部分的工程任务,在去年十一月就将路轨铺到三十九公里(自库都尔起),并开始了临时营业。去年十一月以后,又继续进行冬季施工,着手修筑岭顶至图里河段。到今年六月二十七日已经提前完成了铺轨至图里河的任务。
库图段铁路的施工地区,是在森林里,要经过不少泥沼地带,要把挡住路基的山峰凿开,要把山谷填平。由于筑路工程人员的努力,克服了上述困难,战胜了大兴安岭的严寒,在施工中,筑路员工们经常提出挑战、应战,展开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并且创造了空中飞篮等很多新的筑路运石工具。
这条铁路的迅速建筑成功,是和苏联专家的帮助分不开的。在施工开始不久,苏联专家特洛扬诺夫和卡普兰诺夫两位同志曾亲身到库图段工区巡视了工程情况,指给了在永久冻层地带施工的办法,纠正了施工中的错误,并且介绍了社会主义苏联在修筑铁路时进行冬季施工的先进经验,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且提高了筑路工程人员进行冬季施工的信心。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库图段工程人员进行了中国筑路史上的第一次冬季施工作业,缩短了工程日程。在十三个月的时间内,库图段工程人员光荣地完成了铺轨到图里河的艰巨任务。


第2版()
专栏:

湖南福建等地纠正轻视杂粮生产的现象
湖南、福建、浙江、安徽等省部分地区正在纠正轻视杂粮生产的现象。
湖南保靖县旱地比水田多,“包谷红薯半年粮”,只靠稻子丰产是不能解决农民的粮食问题的。但是,当地干部却一贯忽视杂粮生产。旱地较多的村子,干部就很少去。有些农民气愤地说:大概人民政府征粮只要谷子(稻子),不要包谷(玉米)、红薯(甘薯),所以他们不关心我们的杂粮生产。插完了秧,该抢种晚包谷了,有些干部却提出要来一个“突击打绿肥运动”,保证水稻丰产。群众说:这几天不抢种包谷,下半年我们就要用篾捆肚子了!干部经过讨论,认识了单搞水稻丰产是脱离群众的,才决定先领导突击抢种包谷,然后再打绿肥。湖南平江县有许多原来种甘薯的土地荒着不种;当地干部和部分农民认为稻谷已经够吃,就忽视了栽种甘薯的工作。福建晋江专区有很多水利条件很不好的沙地,最适合栽种耐旱的甘薯;全专区甘薯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许多农民以甘薯为冬春两季的主要食粮;这个专区的惠安县有“甘薯县”之称。但是,从专区到各县各区的领导干部对甘薯的生产都不重视,布置生产时只提水稻,不提或很少提到甘薯。不少领导农业生产的干部对于甘薯的种植季节和种植方法一点也不懂。群众讽刺地说:工作组光吃白米饭,光领导种水稻。中共晋江地委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六月初召开的地委扩大会议研究了改进杂粮生产的办法,要求各级党委和经济工作部门注意帮助农民解决种植甘薯等作物中的困难问题,注意总结和推广甘薯的丰产经验。浙江诸暨县也有三分之一农民主要靠玉米、甘薯等杂粮维持生活。过去县委培养丰产典型、介绍生产经验、布置工作都只是从增产水稻着眼,对杂粮生产很少过问。中共诸暨县委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指示以后,对不重视山区杂粮生产的问题作了检查,已经开始注意深入山区,到群众中去总结推广杂粮的生产经验。根据一九五二年的材料,杂粮占安徽全省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二;特别是在山区,杂粮更是人民的主要食粮。过去山区工作干部天天叫封山育林,很少谈杂粮生产,山区群众十分不满。最近衢州地区领导干部注意了杂粮生产,山区群众表示非常高兴。他们说:这真看准我们的心啦!先要有饭吃,才能有山林。宿县专区也开始注意领导杂粮生产,今年种甘薯二百多万亩。如果每亩收一千斤,就可以解决灾民三个月的口粮问题。


第2版()
专栏:

各地国营粮食部门和合作社收购小麦计划完成情况不平衡
过去两个月内,全国收购小麦的计划都已按期完成,六月份是小麦上市的高潮期,全国完成月计划百分之一百五十一点四六。但是各地完成计划的情况很不平衡。完成计划较多的是四川、浙江、江苏、江西、湖北等非主要产麦省份。但在主要产麦省份,特别是今年丰收的陕西和有一般年成的河北、山西等地,还没有完成收购计划。国营粮食部门和合作社在这些地区的收购量占上市量的比重很小;六月底,陕西渭南专区十八个县份的收购量只占百分之五十四点三;山东和河南省虽在六月份超额完成了收购计划,但从小麦上市的趋势上看,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潮。
历年来我国小麦产区上市的规律,大致是起于五月底,盛于六月,七月达最高峰,八月以后上市趋减,收购工作从南部到中部再到北部接连达到高潮,在全国延续四个多月。目前,长江流域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小麦上市量逐渐下降,有的将过收购季节,七月份收购小麦的重点应在中部地区山东、陕西、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但从这些地区目前小麦收购情况看来,今后一个时期应作极大努力,继续完成并争取超额完成收购计划。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摘要

河北省平谷县洙水村农民修建引水管解决了用水问题
华北行政委员会水利局安树文来信:河北省平谷县洙水村是山区老根据地的一个村庄。全村有三百二十六户,一千五百七十口人。这里地势高,气候干,地下水源太深。村里只有一口水井,深达十三丈,水源不足,不够全村吃用。村中居民为了到离村三里地以外去驮泉水,养了许多毛驴;每年为取水所用人工达三万多个。
今年春季,在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该村农民开始修管引水。他们所采用的引水方法既经济又简单:先挖好自水源至需水终点的土渠,深度在解冻点以下。每隔五十公尺设“检查缸”一个,以便检修调节。土渠挖成后埋入竹管,用好土(粘土)围紧夯实。联接竹管的办法是:将一根竹管的小头插入另一根竹管的大头内,用竹钉穿住后再用白灰抹缝、麻绳扎紧。管与缸接头的办法是先在缸上钻眼,将管伸入后再用白灰抹好。“检查缸”入水口比出水口要高,以使缸内不存水。为了不使泉水在夜里白白流失,在管尾又砌一个可容一夜流水量的蓄水池。在全村群众积极努力下,引水工程在五月二日完成了,这个工程共用材料费九百万元,人工两千个。洙水村全体人民世世代代渴望解决的用水问题从此解决了。
当三里外的泉水顺着水管流到村里的那一天,洙水村的农民们像办喜事一样的高兴,大家都争着来看水。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指着工作组的同志说:“你们都是毛主席的好干部,这回可把俺村的病治好了。”不少人说:这回我们的毛驴可以用来上地生产了。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摘要

岢岚县民生渠工程委员会忽视民工安全造成伤亡事故
中共山西省岢岚县委会丁九畴、路丕成、袁伟等八个读者来信:一九五二年八月,山西省水利局派员在我县修建民生灌溉渠。因为设计和施工中问题很多,去年花费一亿多元开凿的一段工程今年报废了。今春该局又重新进行了勘察,决定改变线路。但是,改线路后渠道需经过城西北黄鹞塔高地。高地土质松酥,而渠道又深,在施工中土块不断下陷,该渠工程委员会领导干部对这一严重的问题却熟视无睹,以致连续发生民工伤亡事故。
今年五月三十日,天降雷雨,民工跑进四丈多深的渠内掏小窑避雨,结果土崖陷落,压死民工三人、压伤八人。这一事故已经省人民政府和专署派检查组进行检查处理。但工程委员会领导干部对民工安全问题还是不重视。六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连下三天大雨。雨后这一有危险性的工段仍然继续开工。工人发现渠顶有裂缝,当即报告领导施工的干部。但这些干部们却毫不考虑民工安全,仍坚持继续施工,以致七月二日下午,渠侧土块大量下落,将正在挖土的工人压死九人,压伤四人。
我们认为:山西省人民政府应该立即对这一事件进行检查,给造成民工严重伤亡事故的失职人员以应得处分;并派技术人员前来苛岚重新审查民生水渠的全部设计工作。


第2版()
专栏:答读者问

关于农村业余剧团的几个问题
最近本报收到北京东郊王强、河北阜平杨振庭、马文清,山西平顺冯海锦、崔志有,河南信阳陈景武,湖北汉川张声玉,江苏江阴褚易,浙江武康黄年标,浙江嘉兴屠余初,安徽桐庐孙显明,四川金堂任天华,黑龙江龙江赵春华等十余读者和通讯员的来信,反映农村业余剧团活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把它们归纳为五个问题,简单解答如下:
(一)农村剧团是否可向专业化发展?
有些来信反映,有些农村剧团因为演出略有成绩,就大置衣箱,到外区外县演出。例如江阴周庄周东乡的明星剧团,其中有人属于得过红旗的丰产互助组,今年四月间到常熟去演戏,乡里找他们回来订生产计划,他们这时却说:“作戏得的红旗又大又漂亮,家里的不要了。”吉林九台县二十一区拉拉屯的剧团过去因为受到过表扬,自去年夏锄到今年备耕,一直在外面演戏,在县城里用雇马车创牌子的方式,卖票演出“小二黑结婚”等大型话剧。
农村剧团是为满足农村文娱生活的群众业余性的文艺组织,它是在自愿的原则下,根据主客观条件利用业余时间特别是农闲时间从事活动的。因此不仅不能妨碍生产,而且应该对生产起推动和鼓舞作用,以达到发展生产、推动工作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目的。农民群众主要的工作就是搞好生产。如果农村业余剧团不考虑主客观条件,不顾对生产的影响,盲目地向专业化发展,置戏箱、排大戏、跑码头、到处巡回演出,误时,误工,势必铺张浪费,妨碍生产。这就违背了“业余、自愿、为生产服务”的原则而脱离群众。
(二)农村剧团是否可以演大戏?
四川很多地区的农村剧团演过“白毛女”、“刘胡兰”、“血泪仇”、“红娘子”等大戏,有的地方用四五个月时间排大戏,向群众派款,甚至置备五六套布景,买手摇发电机打电光。大戏费人、费钱、费时间,一般说来,不适合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条件。凡是不根据现实条件,凭着少数人的兴趣和愿望排演大戏、古装戏的剧团,妨碍生产,必然引起群众不满。我们的意见是:农村剧团主要应采取省钱,省事,省人的办法,以反映农村现实生活和斗争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型多样的艺术形式,比较适宜。
(三)如何解决演唱材料问题?
有的农村剧团强调依靠群众“自编”解决演唱材料问题,是值得研究的。群众自己可否进行创作,要看具体情况。当群众生活中涌现出一些新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农村剧团如有一定创作力量,进行创作是可以的。为了创作得好,应尽可能争取当地优秀的民间艺人合作和当地宣传文教领导机关的指导。但不能把“自编”做为一个方向,也不应普遍这样要求。如果过分强调“自编”,就很容易形成乱编乱改的现象,这样编出来的东西容易犯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甚至内容违犯政策。各地宣传文教机关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和领导材料供应工作。要求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们加强和农村业余剧团的联系,多创作一些艺术性思想性较强的短小节目,来供应农村剧团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祖国有极丰富的民间艺术遗产,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例如全国流行的狮舞、东北的太平鼓、安徽的花鼓灯、河北的跑驴等民间歌舞,活泼健康,具有很强的人民性,群众非常喜爱,就应大力推广。
(四)农村剧团的经费问题怎样解决?
关于农村剧团的经费问题,有的地方农村剧团采取摊派,或变相摊派(如动员乐捐,强迫推销戏票)等方式向群众要钱,这样做法是错误的,脱离群众的。农村剧团的经费应当经过乡村政府同意,在群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于演出时根据灯油、化装费等实际需要,和群众负担能力收取少量费用。各地领导部门必须加以适当掌握。


第2版()
专栏:对人民日报读者批评建议的反应

福建省人民政府财政厅对去年修建拨款情况的说明
福建省人民政府财政厅来信:四月十六日“读者来信摘要”栏刊载了黄文彦同志对我厅去年修建拨款时间急促、造成某些单位浪费的缺点提出批评,我们诚恳接受。
我厅一九五二年预算支付,由于上半年进行“三反”、“五反”,全年事业基本建设都集中在秋冬两季;又由于上级各部门在秋冬两季不断增加任务,以及本省经上级批准追加预算等,致拨款更加拥挤。省委对这一问题十分重视,关于基本建设及修建部分指定在省财委领导下成立修建委员会,集中技术人员及行政干部分设设计、劳动调配、器材供应及施工等机构,从九月起全力进行。为保证基本建设任务的完成,避免拖年度,规定设计工作在十月中旬未完成者即不再设计,十一月前未动工者即不再动工;为了认真执行年终冻结与避免浪费,于十二月初又普遍地进行了一次检查,一一审核定案,将已设计开工但进度不大的工程停止下来。其余部分大部为土木工程,所需砖瓦、石料、器材等都是农村副业产品,必须付款预购,而国营建筑公司又没有资金,故于合同签订后,即预付定金一部。并规定:凡在十二月中、下旬能完工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盖好屋顶者,照总数全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者,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达百分之三十以上者,付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对私人包商则规定应完全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到年终冻结前,省委、省财委曾数度研究跨年度问题,经再三紧缩,将已批准动工的拖年度修建费又大量削减。其中有些工程实际已完工,但也没有全部拨款,原因是事业基本建设工程均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我们在许多任务集中在秋冬的情况下,总的方面,是尽了一切力量去求得妥善执行的;对于建筑力量困难而不能按原计划进行的,也是按制度削减了的。
但在一九五二年冬季整个修建工作中,因时间短促,我们主观努力不够,在某些单位某些具体工程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是严重的。其中主要的是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的房屋、宿舍修建,拨款尺度较宽,与规定拨款办法不尽符合。虽然按规定是准许预付资金的,但在工程完成而没有验收前,只准付百分之九十的款;而我们因当时许多款到秋季才批拨,故稍放宽,完成百分之八十者即全付。这一方面因为我省房屋多是木头修建的,完成百分之八十后,实际上只余一些门窗油漆、水电设备而已;但另一方面,我们思想上也是怕拖年度、将来不好解决,有意赶速完成。这是值得深刻检讨的。再如:有些单位抢先施工和争取多施工、早完工,以致影响了工程质量;个别单位竟至全部备料后再施工,形成“骑虎难下”,造成器材的损失和搬运费的浪费。此外,因年终任务拥挤,部分工程中途停止下来,遭到了不应有的损失。以上问题,是我们掌握制度不严造成的,事后曾向上级检讨,并提出去年执行制度中的意见,今后当引以为鉴,使财务工作做得更严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