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1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在祖国经济建设的战线上

在祖国经济建设的战线上
燕然山地区是祖国的富饶铁仓
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二二一勘探队经一年来的调查研究证实,河北省燕然山地区是祖国的又一个富饶的铁仓。
燕然山铁矿层纵横蜿蜒数百里,大都是远在六万万年以前的震旦纪由浅海沉积下来的水成赤铁矿。铁的质量很好,矿层总厚度最高达五点六公尺,有的显露在外面。
二二一勘探队是一九五二年六月开始到这里勘探的。他们为了寻找铁矿,翻山越岭,全体地质工作人员经过了浩繁的地面调查工作和槽探后,弄清了各种岩层的分布情形,并反复研究了古代地理、地质构造中的摺皱断层和深成花岗岩对铁矿影响的情况。他们还采集了赤铁矿、黄铜矿、孔雀石、石英岩、古生物化石等各样标本四百多种。
现在,燕然山地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勘探工作,二二一勘探队还派出普查、详查、物理探矿三个队,分别到燕然山脉东部地区进行勘探。(新华社)
根治辽河的巨大水库工程将动工
根治辽河的第一个巨大工程——辽河支流浑河大火房水库工程,将在六月十五日正式开工。
这一以防洪为主,借以兴利的水利工程,在今年二月就开始了各项施工的准备。目前,在计划最先开工的隧洞(输水道)工程附近,正加紧修建着附属工程。全长三百多公尺、宽达六公尺以上的浑河大木桥,也已修建成功。现在浑河两岸的汽车和大车,以及帮助运输器材的拖拉机不停地在上面奔驰着;不久,它的上面还要添铺双轨的轻便铁道。大火房水库工程,在辽河支流抚顺市郊区的大火房村。全部工程预计一九五六年结束。水库修成后,可使辽河下游的洪水威胁大大减轻;浑河沿岸的抚顺、沈阳等工矿区的工业用水也可得到充分供应,并能灌溉两岸的部分农田。 (据新华社讯)
伊春林业生产逐渐转向机械化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伊春森林工业局木材生产已由依靠体力劳动的手工业生产,逐步走向机械化生产。
今年,伊春森林工业局的生产任务中,将有百分之六十的集材工作,由拖拉机代替畜力;运材工作也将大部由拖拉机、汽车和森林铁道以及半机械化平车来操作,靠自然条件的水运只占百分之二十九。用人力从河里向外曳运木材的工作,也完全由刀链式出河机、拖拉机和卷扬机代替操作。部分贮木场并已开始用刀链式装车台代替人力装车。
木材生产实行机械化后,伊春森林工业局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一台斯大林八十号拖拉机,能装运相等十个车皮的木材,顶八十头牲畜的运输能力。因此,虽然木材生产任务与年倍增,相反的却能节省大批人力、畜力,木材生产成本也相对的降低。同时,机械化生产也为实现常年作业创造了条件,该局目前已有十个伐木车间,开始实行常年作业。为了进一步实行机械化生产,伊春森林工业局已准备在今年秋天采伐木材时试用电锯。这一伐木机器试验成功和大量应用后,该局从伐木到运材的全部生产过程,将完全实现机械化生产。(新华社)
延长油矿产量大大提高
陕北延长油矿认真执行苏联专家提出的采油技术措施,四、五两月采油总量比今年第一季度的总量提高了两倍多。
苏联采油专家今年三月中旬到延长油矿来协助工作。他深入了解这个油矿过去各种采油的技术措施和出油效果后,认为采用爆炸油层的办法,可以使原油的产量提高。延长油矿采用了苏联专家的建议,并请他协同技术人员和采油工人在三口油井中作了爆炸试验。结果,全矿原油日产量比爆炸前增加了一倍。他们并在各种爆炸方法中试验出空井爆炸的方法最为有效,建议在全矿推广。从四月份起,延长油矿认真贯彻苏联专家这个建议。他们根据各生产井情况,编排了全年爆炸程序表,订出了爆炸工作安全操作规程和采油超额累进奖励制度。四、五两月就有计划地进行了爆炸技术措施,凡爆炸过的油井产量都提高了十倍到二十倍,某地第三号井的产量甚至比爆炸前增加了一百一十四倍。(据新华社讯)
抚顺石油二厂开始恢复
大量出产人造石油的抚顺石油二厂今年已开始进行恢复工作。由各地调集来的千多名技术工人正在为恢复这座已停止生产将近八年的工厂展开紧张的劳动。原矿车间高大的金属房架已经耸立起来。专供恢复工程用电而修建的临时变电所已经完工,即将开始送电。东北和关内各地还有十四个机械和电器制造工厂给这座石油工厂制造各种设备和配件。
抚顺石油二厂是我国规模宏大的人造石油工厂之一。一九四六年春天,国民党匪帮从这里盗走了大批重要设备,使这座工厂陷于瘫痪状态。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人民政府接管后就进行清理现有设备等工作,到今年五月,正式开始恢复。等到工程全部完成后,这座工厂每年除了可以生产大量原油和柴油以外,还可以为与它相对的抚顺石油一厂加工柴油、汽油,并大量出产作农业肥料用的硫酸錏。
(新华社)
夏邑治淮民工节余工资投入生产
河南夏邑县参加治淮民工一万零二百五十三人,做了四十个工作日,于五月中旬提前五天完成了四十三万余公方土的春季工程。他们这次共节余工资及各种补助费十九亿六千余万元,带回家投入生产。他们共买耕畜一千二百七十九头,猪羊六百五十九只,大车、犁、耙、镰、?、扫帚等大小农具一万五千五百零八件。同时,由于这批节余工资拿回家后,不仅解决了一万多民工家庭生活困难,并进行互助互借,也解决了其他不少灾户的生活困难。
五月十七日,夏邑县召开了一百三十九个治淮民工模范和治淮干部的庆功表模大会。在这个大会上,全体一致通过向毛主席报告今春胜利地提前五天完成治淮任务,并对毛主席的无限感激。他们并报告了将节余工资投入生产救灾的情况。最后全体一致向毛主席表示,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坚决完成治淮任务,为除害兴利,增加农业生产;为淮河流域广大人民幸福生活,为完成祖国大建设而奋斗!
(河南省治淮指挥部政治部编通组)


第2版()
专栏:

为什么要有施工作业计划
本报记者 陈迹
当重工业部直属建设工程公司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工区的工地主任们,回忆起过去施工中混乱的情况时,常常说道:“那时候,我们每天要完成多少任务,要用多少人工,要费多少材料,我们心中是没有数的。”这种盲目施工的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呢?因为在过去没有一个施工作业计划,只有一个年度计划和季度计划。这些年度计划和季度计划,是不能指导施工的。在年度计划和季度计划内,不可能具体地规定每月、每旬、每日所要做的工程数量和所需要的劳动力,不可能分别地规定分项工程的进度和劳动力,当然也不可能规定每个工地、每个施工组和每一个人所要做的工作。过去做这样笼统的计划,也是很敷衍塞责的。技术员费奕告诉我:他在去年做计划时,把年度计划用四来除,得出季度计划;然后根据季度计划,不切实际地画出了工程进度表。他仅仅花了两个小时,就做出了这种计划,匆匆忙忙交了卷。他说:“那时候,上级要做计划,所以我们不得不做个计划来应付差事。”这种计划,做好了,就锁在抽屉内,谁也不准备去用它。因为工地主任、施工组和小组长拿了这种计划,也不能根据它来进行施工。
施工作业计划就不是这样了。它是根据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施工预算、施工组织设计来制订的。在施工作业计划内,要切合实际地做出工地的月份作业计划。在月份作业计划里,要规定分项工程、单位工程的数量和完成这个数量所需要的劳动力,要规定每层、每段的工程数量和劳动力,要规定每旬所需要的材料、设备、工具、预制品等,要规定每天所要做的工作和所需要的人工,要规定需要那些工种和那些等级的工人。施工组根据这个月份作业计划,做出施工组长的作业计划;施工组长要和工人组长做出班组作业计划。有了这种作业计划,干部和工人就能确切地知道每月、每旬、每日要做多少工作,需要多少人工,需要多少材料和工具。干部和工人拿了这种作业计划,就可以根据它,来进行施工。这样就可以避免施工中的盲目性,克服施工中的混乱现象。
由于作业计划规定了工地和各个单位的职责、规定了工地主任、技术人员、施工员、材料员、小组长和工人的责任,因此每一个人就有了责任,知道他每天所应该做的工作,所要奋斗的目标。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工区第二工地混凝土工人们,看到了作业计划,曾经说道:“今后我们每天可以知道干多少活;赚多少钱;花多少时间;到了时间完不成任务,应该怎么办。”他们形容作业计划为“四知道”。这个“四知道”概括了作业计划的好处。工人们知道了每天所要做的工作,就会想尽办法,来完成这个工作。在初步执行作业计划时,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工区第二工地混凝土工人,知道要在五天内做好一栋楼房的基础工程。但在第一天,他们没完成定额,不能在五天内做好,他们着急了,马上改善劳动组织,果然在五天内做好了。这个事实,说明作业计划的实行,可以保证国家计划的按期完成。同样的,工地主任有了作业计划,可以根据它来了解每天工程的进度,每天所需要的劳动力,从而可以掌握整个工程,使其按期完成。材料部门也可以根据作业计划,按时保证材料的供应,避免停工待料的现象。
去年许多基本建设单位没有按期完成国家计划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作业计划。重工业部直属建设工程公司去年的许多工程都拖延了工期。工地主任许德义告诉我,他去年在沈阳修建科学院机械专馆的基础工程,拖延了四十天,才完工。工地主任庄以诚也告诉我,他去年在沈阳南塔工地修筑楼房,延误工期一个月。他们说,那时候,因为没有作业计划,能否完成任务是不知道的。许德义说:“一天到晚,在工地里,昏昏沉沉,不知道干了多少活。停了工,窝了工,还不知道怎么一回事,等到做完一个工程,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用了多少人工。”那时候,工地主任靠着每天早晨的碰头会议,来了解情况,来分配任务。当他听说混凝土基础工程完工了,他才知道要在基础上砌砖,才去找瓦工;找到了瓦工,还算幸运;找不到瓦工,只好停工。当他听说没有木料了,才去找材料部门,急着要木料。材料部门没有储备的木料,也只好停工待料。工人们说:“过去没有计划,我们今天干完了活,不知道明天干什么。天一亮,上了班,就等着施工员来分配任务。有时候,施工员也不知道给什么任务,我们只好坐在地上,等待着,等得我们真难受呵!”在这种情况下,要按期完成任务,是不可想像的。
有了作业计划,不但能按期完成国家计划,而且能均衡地进行施工。所谓均衡地施工,也就是按月、按旬、按日完成计划。如果有了消极的因素,来破坏这种均衡,那么在作业计划里也能够预先发现出来,及时地加以防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工区第二工地在执行作业计划的初期,发现混凝土工程不能按期完成,妨碍整个工程的进度,因此请求调度室,从别的工地调来一批混凝土工人,支援第二工地,保证混凝土工程能够按期完成。最近第二工地又发现瓦工砌砖的速度太慢,妨碍工程的进度,因此决定在瓦工中推广先进砌砖法,改善劳动组织,提高砌砖的速度,以便赶上进度。这样就可以保证施工单位的每个环节,能够按照作业计划,按期完成任务,保证均衡地施工。均衡地施工的结果,就避免了施工中的突击现象。
在没有作业计划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均衡地进行施工,也就不可能避免施工中的突击现象。许多施工单位的教训,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去年重工业部直属建设工程公司在三月至七月的五个月时间内,仅仅完成全年工程任务的百分之二十七点二七;但在八月至十月的三个月时间内,却要完成全年工程任务的百分之六十一点四九。这就是说,在三个月内,要突击完成比在五个月内所完成的还要多出两倍多的任务。为什么发生这样不平衡的现象呢?工地主任庄以诚说:“因为没有作业计划,不知道完成任务的情况,但还盲目地以为:早得很哩!还有五六个月的时间可以施工呢!不怕完不成任务!因此在前几个月完成任务的情况,照例是很糟糕的。”等到冬季快要来临的时候,眼看任务完不成,但又不能不完成,于是就采用突击的方法,拚命地来完成。工地主任陈鸿曾经对我说:“在突击任务的时候,我们什么事都忘记了,几天不睡觉,在耀眼的灯光下,抢呀!赶呀!能抢上了进度,就算好事,那里还顾得上什么质量好坏呢?老实说,即使抢上了进度,也是违法乱纪的。”怎么是违法乱纪呢?因为要抢进度,势必就要工人加班加点,违反工会法;势必就要忽视质量,违反操作规程,放弃质量标准。重工业部直属建设工程公司在去年九、十月突击任务的时候,不少工人和干部都累垮了。工人们说道:“那时候,我们一清早,就要排队,去看病;排到中午,还轮不到自己。因为看病的人太多了。”那时候,突击出来的工程的质量,都是很坏的。有的楼房盖铁瓦被风刮走了。许多抹好的白灰,都裂开了。这些事实,还不足以说明突击施工的严重恶果吗?
施工作业计划的好处,还表现在它能够把各个部门、各个工种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互相联系地进行工作。因为在作业计划中,不但确定了施工单位的任务,而且确定了供应单位、附属工厂的任务;不但规定了瓦工每天所要做的工作,而且规定了木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水暖工、电气工所要做的工作;不但规定了他们自己的任务,而且规定了他们相互间的关系。这样作业计划就把所有的单位和个人,组织在计划内,按照计划,协调地进行施工。劳动组织部门可以根据作业计划,来随时调剂劳动力,避免窝工或停工待人的现象。材料供应部门可以根据作业计划,来及时准备现场所需要的材料,妨止停工待料的情况的发生。附属工厂也可以按照作业计划,做出门、窗、混凝土地板等预制品,保证现场的需要。木工、瓦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抹灰工、水暖工、电气工也可以照着作业计划,协调地施工。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施工中互不联系互相脱节的现象。
在没有作业计划的时候,各部门、各工种之间就不能密切地互相配合、互相联系。施工单位开了工,材料部门供应不上材料,就只好停工。因为施工单位没有作业计划,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一些什么材料,不知道每天用了多少材料,还缺多少材料;等到发现现场缺少某种材料时,才伸手向材料部门要;材料部门没有这种材料,只好停工待料。由于没有计划,不知道现场使用材料的情况,有时候,在一个工地里,一面积压许多材料,一面因为没有这些材料而停工。在互不联系的情况下,各工种之间也常常发生互相冲突的事情。瓦工砌好了砖墙,水暖工说:“你们瓦工怎么不给我们留下位置?我们怎样安装水暖管道呀?”于是水暖工为了安装管道,又把砌好的砖墙挖了好多洞。水暖工和电气工互不联系,各干各的,有时甚至把水暖管和电气管安在一块儿了。各个工种在没有计划的指导下,也互相拉后腿。混凝土工工作太慢了,瓦工就只好等着,等到混凝土工做好混凝土工程,才能往上去砌砖。这种互不协调的混乱现象,在各个施工单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种现象,妨碍工程进度,影响工程质量。为要消除这种现象,就必须制订作业计划,把各个单位组织在计划里,像齿轮一样地有节奏地进行施工。
当然,要使施工作业计划能够收到上述效果,除了必须把作业计划制订得切合实际外,还要建立健全的调度机构,指定专人负责监督施工计划的执行,否则,作业计划的实现就没有保证。


第2版()
专栏:

农业部检查组到“九三”农场检查工作
苏联专家对于改进农场工作提出许多宝贵意见
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所组织的国营农场检查组,在春耕期间,曾深入到国营“九三”机械农场的各部门、各作业区、各生产队检查工作。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总顾问苏联农业专家巴列金和机务专家列吉庚也参加了这次检查。苏联专家向全场干部作了检查报告。在经营管理方面、机务工作方面,两位专家都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意见。苏联专家列吉庚在第一作业区第四生产队看见机油桶没有盖子,随便放在露天地里,便耐心地告诉大家:搀着沙子的机油会增加零件的磨损。
在检查工作的过程中,巴列金和列吉庚体现出明确的依靠职工办好农场的思想。他们每到一个作业区,都要深入生产队、田间了解拖拉机驾驶员的作业和生活情况,并就地商谈改善工作的方法。他们尤其重视场方对职工的培养和场内的民主生活,不止一次地询问拖拉机驾驶员们:“在进行生产中,场长和其他领导干部常到你们这里来吗?跟你们在一起谈生产工作进行的情况并给你们帮助吗?”在畜牧场检查工作的时候,巴列金问畜牧场的一位负责同志为什么不繁殖马,回答说:“局里没给任务,我们想繁殖也无能为力。”巴列金说:“只要你们的意见是正确的,你们就应通过上级和报纸使它实现。”专家极重视作业区与作业区之间、队与队之间及时地交流经验。
专家们号召职工不要向困难投降,要向自然作斗争,要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技术上的困难。场里有的同志强调这里的雨季要给麦收造成损失。巴列金说:避免雨季损失只有缩短生长期。种子春化及晒种可以使种籽提早出苗,作物提前成熟,因此,在农场中应当广泛地实行这个农业技术。畜牧场的同志提出这里的水土缺碘质,羊容易生烂蹄病,因而死亡率很高。巴列金认为牲畜地区性的病,可以用改良饲料的办法来克服,并不影响这里发展羊群。
巴列金和列吉庚很注意农场与周围农民的关系,农场对农民的示范作用;检查小组在百忙中抽空到农场附近的新生集体农庄进行了访问。
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人民监察室干部张开宁在干部大会上,对于“九三”农场在机械保管方面缺乏健全的制度和拆卸机械的严重现象,以及翻地质量不合规格和小麦发芽率过低造成浪费的现象,一一提出批评;他建议场方发动全场职工,对上述严重现象进行深入检查与讨论;并将检查的结果汇报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张开宁并建议场方迅速在场内成立人民监察组,以便及时地吸取全场职工群众的意见,更好地改进工作。经过这次检查,全场职工更进一步明确认识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及改进工作的方向。 (文戎、童代澍)


第2版()
专栏:

从不懂到学会
张维奇
在祖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当中,许许多多的新事物摆在老干部和新干部面前。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不少的干部遵照这个指示,正在逐渐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这里介绍的,仅是一个很平凡的例子。
段发祥,是一九五三年二月一日,由察哈尔省百货公司调到中央对外贸易部所属五金电工进口公司调运进程科来工作的。他从一九四五年参加革命以来,一直是作会计工作。现在这个新的工作岗位上需要他作的,却是查对国外寄来的发货通知书,发票、提单、装箱单、品质说明书等。如果发现差错,他就要向有关单位进行查问;没有差错就进行登记统计,送交陆运公司给用货部门办理拨运工作。但是,国外寄来的发货通知书、装箱单、发票、提单全是英文字,而段发祥是靠自修才达到高小文化程度的干部,他连一个英文字母也不认识,如何能查对出问题来呢?在同志们的具体帮助下,他开始只能查对到货数量及总金额两项数目字;其他应该查对的到货件数、重量、规格、单价、到达口岸,用货部门等……他都看不懂。科内积压很多工作不能及时处理。因此,他非常苦闷,感到不如作自己所熟习的会计工作好。他曾向经理提出了调动工作的要求。经理对他进行说服并鼓励他。后来,他想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为什么这点困难也不能克服呢?于是,他下决心提高自己。他找到本科一位较懂业务又有外文基础的邵士元,和他订立了三个月的包教包学合同。合同中规定,从三月一日起到六月三十一日止邵士元要教他能认识英文字母、拼音,工作中常用的单位名称,有关口岸地点,五金电工类的主要外文规格,商品品名,以及国际贸易方面的商业术语,使他在业务上有单独工作的能力。段发祥还和另外一位同志张渭川订了学会办理保险索赔工作的合同。
两个多月来,由于双方认真地执行了教学合同,他们已提前一个星期完成了三个月的学习计划。段发祥在外文方面不但学会了英文字母及拼音,而且认识了发票上、提单上要查对的商品数量、五金品名、主要电力器材品名、简单规格、发货地点、用货部门、运输单据上的主要外文单字,和对外贸易上一般采用的成交条款等外文字。在调运业务上,关于进出口贸易的程序与步骤,如何确定到货的拨付对象,合同号的查对方法,他也知道怎样办了。正如他自己说的:“现在我不但能看懂发票上的项目,还能看出问题来了。如已到货多少,什么货未到,已承付多少,欠多少款未付,规格是否和原来订货相符,都可以看明白,因此,我就能够主动供给办理催交工作的材料,所有到货中损坏残短的事故,也能寻问有关方面,给用货部门办理赔偿损失了。”邵士元说:“现在段发祥已分担起我原来作的一部分工作,能够全面掌握起一九五一年及一九五三年订货的进程登记工作,并能独立处理工作中发生的问题。”
这样,邵士元就能腾出力量办理进口物资的催交工作,处理较复杂的问题,并能钻研新的任务了。为什么段发祥仅仅学习了两个多月,就能担负起一个完全不懂的工作呢?
首先,就是由于段发祥在党和行政领导的教育下,在公司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鼓舞下,懂得了国家经济建设就是靠我们来建设,因此,转变了因为不懂而不安心工作的思想,坚定了克服困难的意志,下定了不懂就学的决心,虚心地向同志们学习,坚持执行了自己在教学合同中规定的学习计划,进行刻苦自修。邵士元教的东西,他有空就念,就写,每天下班回家都坚持学习两个钟头;还注意结合每日的工作努力学习,碰到不明白的地方就随时向同志们请教,所以记得很快,学的东西马上就能用在工作上,他越学也越起劲。
另一个原因,就是邵士元和张渭川两位同志耐心地有计划地帮助了段发祥。邵士元根据合同的要求,作出了三个月的具体教育计划,并把日常工作需用的外文,由浅入深地编写了切合实际的讲义;在教育方法上,注意了提高学习者的兴趣,时常鼓励和加强他的信心,还建立了测验制度。张渭川总结了自己作保险索赔工作的经验,并结合日常工作中发生的问题,把具体的处理办法和一套手续,教给段发祥及本科的其他同志。由于他们这样热忱地、认真负责地、不怕麻烦地帮助了段发祥,因此,缩短了段发祥摸索的过程,使他能够迅速进步。事实证明:文化程度低,不认识外文,不懂业务的同志,只要肯虚心努力地向同志们学习,是可以很快提高自己和熟习业务的。只有怕困难的思想懒汉,才会永远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不能前进。
事实告诉我们:为了适应目前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迅速地帮助大批新干部和转业干部学会业务,提高工作效率,是许多比较懂得业务和技术的同志们的光荣责任。
经验也证明:“包教包学合同”是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干部提高业务的有效办法。根据中国五金电工进口公司三个多月的实践,凡是参加了包教包学合同的同志,在业务水平及工作效率上都提高了。如尤大灏、高振寰二同志就向金长生学会了英文打字。孔赐安向李绍先学会了翻译俄文函电,并创造了翻译的简便办法。还有九个打字员学会了装修打字机的办法。新从学校出来的青年谢福熙也向张渭川学会了办理保险索赔的办法。因此,签订和执行包教包学合同的经验是值得推广的。


第2版()
专栏:经济生活简评

国营企业应该彻底执行取消预付定金的决定
一九五二年九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曾发布决定:国营企业与国营企业之间交易往来不应预付定金,国营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交易往来限定预付定金百分之二十五。各地多数国营企业部门认真地执行了这一决定,但有部分企业单位却违反了这个决定。最近北京市就曾发现有七十多个单位没有遵守这个决定。
国营企业之间交易往来预付定金,国营企业向私营企业预付过多的定金,都是不正当的商业信用行为,它将严重地影响国营企业的经济核算制。国营企业核定了资金,这就充分保证了企业单位生产和经营的资金周转的需要。如果企业单位向订货单位索取不应有的定金,甲方就会资金过剩,造成积压;乙方必然在正常的储备定额以外支付预付定金,长期负担利息,这是不合乎节约原则的。这会使企业财务制度发生紊乱现象,使资金管理无法控制,必然造成国家资金的严重积压和浪费。
这些企业单位为什么没有彻底执行取消预付定金的决定呢?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还没有实行或者不愿意实行经济核算,这是完全错误的。各级银行应该通过放款和结算制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督,逐步集中信用于银行,以利企业经济核算制的推行。


第2版()
专栏:

把手工操作变成机器生产
——记西南一○一钢铁厂木工黄荣昌的重大创造
小平
西南一○一钢铁厂木工黄荣昌利用废料制造了十二部机器,使手工操作的木工房变成用机器操作的车间,提高生产效率四百倍,每年为国家节约九十多亿元。今年二月,中共一○一厂委员会还为此作了决定,号召大家,特别是靠体力劳动的工人们,学习黄荣昌同志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创造精神。
黄荣昌今年二十九岁,跟别的工人们一样,他在旧社会曾经饱受千辛万苦:种过田、逃过荒,学过木工,受尽地主、老板的压迫和剥削。重庆解放以后,在一九五○年十月,他考进了一○一厂房产科木工房。也跟其他工人们一样,他在厂子里找到了自己的家。
木工房工人们虽然都感到共产党好,可是有部分人对自己的工作不大安心,说什么“机器工人才有前途,手工业没有出路”等等。黄荣昌对木工房的工作也是挺不满意。你听,厂里到处响着轰隆隆的机器声音,而木工工人却在一斧头一斧头地砍,一刨子一刨子地推,整天摇肝摆肺,呵腰弯背的,多慢,多笨!什么时候才能走到社会主义呀?黄荣昌虽然对工作不满意,可是却很安心。他听过志愿军归国代表的报告,志愿军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还搜集废炮弹、汽油桶、破弹皮,制造许多工具,为什么我们在后方不能制造机器呢?机器不也是靠工人的手安装起来的吗?因此,一九五一年,在修订爱国公约的时候,他在小组提出要改手工操作为机器操作,小组里很多人都说他胡思乱想,想的太空玄了。有的说:“那是钳工的活,一个木工要做机器,异想天开!”有的说他是技术观点,想得奖金,甚至有的说他想出出洋风头。事情传到房产科科长熊大佐(在“三反”中因贪污撤职)的耳朵里,熊大佐对他说:“做机器哪那么简单,要先设计、画图、翻砂,还要上车床车、铣,就你一个木工呀,别梦想了!”打击从四面向他袭击,黄荣昌并
没有动摇。他想,你们不来参加,我就一个人先做起来再说。这时领导他们学习的党委组织委员宋吉
田就鼓励、支持他,对他说:“只要是对的,我
们就大胆地干下去吧。要多依靠领导,依靠群众,
什么都能成功。”车间工会主席刘光道也赞成他,常
常替他去借工具;工人杨友太、魏炳林、谭礼成也
常常帮他作工。黄荣昌有了依靠,信心和决心便更
大了。
一下班,他就跑到大废铁堆去找材料:汽车上的方向盘、废机器上的升降座、牙轮,还有翻拆下来的弹子盘、轴心、布司、螺丝、铁板,只要可以用的,都一个个的拆卸好抬回来,废铁堆成了他的大仓库。他一面找废料,一面捉摸着怎么装。有一次,没有工具,他就用木工雕花用的钢丝锯,把一根直径两英寸的钢轴磨断了。熊大佐把他喊去说:“叫你不要搞,为什么偏要搞呢?以后没有批准就不准你搞!浪费国家人民财产,搞出了事,就由你负责!”黄荣昌想来想去想不通这个道理:我又没有占工作时间,又没有用好料,为什么不准搞呢?你不准,我就偷偷地搞,不给你看见。
每天中午他不休息,把饭带去吃,一直做到上班。要挖坑了,他就到他的“大仓库”里找一把破洋撬,晚上一个人挖开了,他用废铁皮做个簸箕,上面系上一根绳子,把挖出的土,堆在簸箕上,再拉到车间外面倒了。因为要是被熊大佐看见了土,又要挨批评。他越挖越起劲,后来干脆脱光上衣来干,连肩头的皮磨破了都不觉得怎样痛。手累得抬不起来了,他想起志愿军不也是不睡觉在保卫着我们吗,就不知又从那里来了劲。直到鸡叫三遍,东方发白,用木板把坑盖好才回去睡觉。坑挖好,要装飞轮了,飞轮有二百五十公斤重,他借了个滑车,又花了个通夜才把它安装好。但人实在困乏,摇飞轮时,身子往前一冲,他感到胸口一麻,低头看时,左胸到左腿都磨擦伤了,鲜血直冒,他就到救急站去包扎好,第二天还是照常去上班。
他的领班看到他还在干,心里很气。有一天,就派他到二里外的江边去搬木料(这是普通工人干的活,黄荣昌是四级技术工人),心想看你上坡下坡抬上一天木料还有精神在晚上干不?黄荣昌把这事报告给宋吉田,宋吉田在会上严厉地批评了领班。从此,一些人便不敢公开打击他了。
一九五二年春天来到的时候,黄荣昌经历了千辛万苦,绞尽了心血的第一部手摇圆锯机终于造成了。试车时,特务徐相假装积极,去用一块钉了钉子的木板来试,把锯片弄坏了。黄荣昌又花了几个晚上,把手摇改为足踏,不但比手摇省力,并且效率也增高了。可是第二天早上,飞轮被弄坏了,横倒在土坑内。他想要是不把特务抓出来,就别再想做机器!他不顾徐相的拉拢恐吓,向工会借了三万元,和青年团支部书记王义云一齐赶到三十里外的民生机器厂去搜集徐相的材料。因为徐相在解放前曾在民生机器厂做过活。调查结果,果然证实徐相是特务,第二天徐相就被送到法院。
黄荣昌不再怕特务的破坏了,可是他一天比一天瘦。工会不止一次让他去工人业余休养所休养,他都不肯去。直到第三次叫他休养时,他想:他的机器太慢、太费力了,用水来做动力,又办不到。如果像厂里的火车整天开来开去,轮子是用一个大铁杆推来推去,把他安装到他的机器上,再用马达来拖,不就好了吗?他这样想,可是又没有把握,总想请教一位老师。他想到休养所里有许多老师傅,可以向他们学习,便决定到休养所拜老师去。
黄荣昌在休养所里受到了极好的招待,心里更是不安,他想现在这样好的日子,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而我又给党什么呢?他决定在“七
一”党的生日时,做好一部圆锯机、一部排锯机,作为给党的献礼。
住在他隔壁的,有一位钳工老师傅徐占云,是优秀的共产党员,甲等劳动模范。他们一谈起来很投机。黄荣昌把自己想制造机器的事告诉他,天天晚上找他谈。徐占云告诉他如何安装、算距离,又教给他简单的交流电、直流电的常识。鼓励他说:
“今天我们为人民,又不为个人,要有信心,有决心,要多依靠群众,才搞得成功。”还答应如差什么工具可以去找他。
休养所不准随便请假,急得黄荣昌坐也不是,睡也不安,他的心早就飞到了车间,飞到他的“大仓库”里。关住了人,关不住心呀。他看见徐占云老师傅常常借故洗衣、换衣出去修理抽水机,准备把它作为党的生日的献礼。他灵机一动,从此,每天中午在废铁堆上又出现了黄荣昌,那时正是大热天,太阳像火一样烤得他面黑皮焦,汗水长流,可是他一点都不觉得。
黄荣昌出休养所不久,机器快安装好,“七一”也快到来,就是没有马达。幸亏重庆市总工会的宋英同志和宋吉田等人都支持他,才算把马达借到。两部机器,都是各式各样的零件凑起来的,黄荣昌做了两个红五星,安在机器上,红得发光,真好看!
试车的一天到了,他心里多么高兴呀!周围都围满了人。电门一开,马达拉着飞轮,轰隆隆地转了起来,他又高兴,又有点怕。高兴的是自己亲自做成的机器,今天转动了起来,他的理想成了现实。但看到机器转的那么快,那么厉害,震得连地都在抖,又有点怕,不敢挨拢。他怔了一下,才大着胆把木料向上一喂,只听“嘶”的一声,那边出来的,就是整整齐齐的板子。一计算,比手工操作快七十五倍,质量完全合格。
机器制造成功了,在他的感召下,木工房的工人们,纷纷动脑筋,克服困难,和黄荣昌一块,先后创造了梭柽机、钻眼机、切锯机、落尖机、行车、采柳拉槽机、打眼机、?科机、大圆锯机、排锯机等十二部木工机器,使木工生产从笨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了出来。黄荣昌的成功不仅鼓励了一○一厂的工人,全西南的工人们表示要向他学习,连远在朝鲜的志愿军、远在新疆的解放军和其他各地的工人、学生们也纷纷给他写信,要以他作自己的榜样。现在,黄荣昌同志已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行政上已提升他为三级技术员。


第2版()
专栏:

五月的葡萄沟
新华社记者 韩文慧 王安 夏格尔
从吐鲁番城坐马车向东北走十五里,就到了全国著名的葡萄干产区——葡萄沟。
葡萄沟长十五里,沟的两边,就是传说中的“火焰山”,在酷热的夏季,狂风刮起山上的红土,远看就像山头喷出一道道的火焰。沟的上端有许多泉水,顺沟汇成一条溪流,勤劳的维吾尔族农民开荒修渠,把这条山沟变成了一座拥有五千六百多亩土地的葡萄园。
马车在沟外行走时,吐鲁番盆地酷热的初夏,闷热得使人感到窒息。马脊背上的汗水一滴一滴往下流。一进翠绿荫浓的葡萄沟,便感觉到特别凉爽。在茂密的葡萄藤丛中,穿流着一条条清澈的溪水,满枝累累的葡萄,已经放出馥郁的芳香。从山坡向沟底看去,一片葱绿的葡萄藤上面,露出一顶一顶蜂窝似的平房,这是维吾尔族农民晾葡萄干用的
“哈满”(为晾干葡萄特建的房屋)。当葡萄成熟后,农民们就把新鲜的葡萄在这儿晾成著名的葡萄干。
葡萄花能决定葡萄收成的丰歉。维吾尔族农民为了争取丰收,想尽了一切办法来保护葡萄花。他们在葡萄园的四周种植了密密的树木,保护葡萄花免受吐鲁番初夏狂风的吹袭。当葡萄将要开花时,家家户户的鸡犬都被严格管制起来,姑娘们整天在葡萄花树下驱逐着鸟雀,防止鸟雀撞落花朵。每年在鲜花怒放时,农民们的心情愉快而又紧张,日夜注视着天色的变化。今年已经平安地度过了风季,挂满枝藤的水晶般的葡萄,预告着今年的丰收。现在,葡萄园里的维吾尔族姑娘们正在藤荫下用桃条和桑条编织篮子,准备摘葡萄。葡萄园里,不时洋溢着嘻笑和欢乐的歌舞声。
近年来,葡萄畅销到全国各大城市,给农民带来了扩大生产的信心。从去年到现在,葡萄沟里增加了七百多墩新葡萄,今年每墩葡萄平均上了二百多斤羊粪。有许多农民买了油渣做肥料,这在葡萄沟还是第一次。有些“哈满”因年久失修顶上裂开了缝道,农民们怕太阳晒进去,把葡萄颜色变黑,有些“哈满”因建筑在阴湿地方,农民们又怕晾出来的葡萄干失去了原来的味道。现在,农民们正纷纷补修这些旧“哈满”,建筑新的“哈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