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5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真理报”评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委会公报指出
各国人民愈来愈坚决地要求协商解决争端
【新华社十一日讯】据塔斯社莫斯科十日讯:“真理报”观察家普利歇夫斯基评论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公报说:常务委员会在公报中,对于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国际委员会已把世界人民和平大会要求五大国进行协商以缔结和平公约的致五大国政府书送交各国政府这一行动,表示欢迎。苏联政府本着巩固和平与国际合作的政策,已经宣布支持世界人民和平大会致五大国政府书和其中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政府也同样完全支持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致五大国政府书。这些国家的政府采取的态度是符合一切国家的人民的愿望的。各国人民愈来愈坚决地要求:必须获得持久和平,一切争执的国际问题必须用协商方式来解决。
普利歇夫斯基接着举例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和平运动最近的开展情况。五月五日,巴黎举行了一个和平拥护者大会,会上的发言者一致要求法国政府答复并赞成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国际委员会的来信。
英国曼彻斯特将在五月十六日和十七日举行和平行动大会,目前英国各地正在进行大会的筹备工作。印度古吉莱特在五月初举行了和平拥护者会议,会上一致通过了维护与巩固世界和平的措施。最近在智利的圣地亚哥举行的第一届美洲大陆文化大会也成为要求和平、民族独立与民主自由的巨大示威。
普利歇夫斯基引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的公报说:“由于最近的事件,协商的主张又获得了另外千百万人的拥护。”这些事件告诉各国人民,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使国际紧张局势缓和下来。普利歇夫斯基强调说,人民深信,任何争执中或悬而未决的国际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在朝鲜交换病伤战俘问题解决后,这种信心愈加高了。其他问题当然也是能够同样成功地得到解决的。这种前景鼓舞着各国人民去争取和平。他们知道,所有国家中的千百万人民愈是坚决地要求和平解决争端,就能够更快与更成功地达到这个目标。
普利歇夫斯基最后说,世界上有一些势力公开地或隐蔽地在设法阻止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因为这是根本不符合他们的利益的。因为国际紧张局势缓和后,军事拨款就将随之削减,结果,从事军火生产的垄断资本家的利润就将下降。同时,使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恢复正常,对这些人也是不利的,因为他们用禁止各国间发生正常贸易关系的办法,就可以强迫他们的伙伴接受垄断价格,而从中获得巨额利润。然而,尽管这些人可能是有力量的和有影响的,但是他们在社会上究竟只是微不足道的少数。正像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的公报中正确地指出的:“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常识和警惕性是能够使这种势力失败的。”


第4版()
专栏:

朝鲜罗马尼亚舆论拥护我新方案
指出美方应接受我方合理新方案实现朝鲜停战
【新华社平壤十一日电】朝鲜舆论对朝鲜停战谈判我方代表团在五月七日为迅速实现朝鲜停战而提出的新方案,一致表示拥护。朝鲜中央通讯社九日发表评论说:美方只要接受我方两个方案的任何一个,朝鲜停战就可以实现。这再一次表明:朝中代表团为了迅速实现全世界人民所一致期望的朝鲜停战,正在进行着多么诚挚的努力。评论指出:对方在解决战俘问题上的固执,很长时期以来一直是阻碍朝鲜停战的障碍。现在,事实显得更加清楚:朝中代表团连续提出的合理方案,是完全应该被接受的。全世界所有善良的人们都注视着美方对于我方的新方案所表示的态度。美方对实现朝鲜停战是否具有诚意,将在这件事上得到证明。
“民主朝鲜”、“劳动新闻”两报在十日分别发表社论,热烈支持我方的新方案。“民主朝鲜”报的社论说: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知道我方的新方案是实现朝鲜停战的真正建设性的方案,一致要求美国统治集团不要空口叫嚷,而要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和平的愿望。社论强调指出:我方希望美方以真正的诚意来对待我方的诚意,单方面的诚意是不会达到谈判目的的。朝鲜停战能不能实现,完全要看美方的态度如何了;美方必须在世界人民面前阐明自己的态度。
【新华社十一日讯】罗马尼亚通讯社布加勒斯特十日讯:“火花报”评论了朝中方面五月七日在朝鲜停战谈判中提出的新方案。文章着重指出,这个方案是解决战俘问题、从而消除实现停战的最后障碍的另一个重大的建设性努力。它是朝中方面想要结束朝鲜流血战争的善意和热切愿望的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明。文章进一步写道:各地爱好和平的人们热烈欢迎这个新方案。各国人民这次清楚地看到,是谁真正在力求尽快建立朝鲜的和平。文章接着强调指出,朝中方面在五月七日提出的这个方案,受到国际上各方面最密切的注意,认为这是在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方面的一个重大步骤。美方对朝中方面新方案的答复,将证明它是否诚心希望在朝鲜停战。文章最后说:各国人民坚决要求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认为这是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重要步骤。


第4版()
专栏:

朝中方面提出新方案后
纽约股票价格又下跌
【新华社十一日讯】纽约消息:朝中方面为了促成朝鲜停战,在七日提出解决战俘问题的新方案后,纽约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又下跌。大多数股票价格七日都下降了。八日股票市场交易仍然疲惫不振。据合众社说,股票成交量“达到了去年十月三十日以来的最低水平”。跌价的股票中包括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及许多石油公司的股票。


第4版()
专栏:

英国八十名工党议员要求召开五大国会议
巴西和平组织号召巴西人民支持缔结五大国和平公约
【新华社十一日讯】伦敦消息:有八十名英国工党议员提出了一项联合签名的动议,要求召开包括人民中国在内的五大国会议。他们敦促英国政府采取行动来促成这样一个会议。这个动议还要求扩大目前的国际贸易。
【新华社十日讯】塔斯社蒙得维的亚消息:据巴西“人民报”报道,巴西保卫和平委员会的领导机构举行会议,通过了告巴西人民书,告巴西人民书说:为了表示巴西人民对于和平的热望,特宣布五月为和平斗争月,以支持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国际委员会的活动。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国际委员会受到世界人民的委托向苏联、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英国和法国政府发出呼吁,敦促它们进行公开谈判以缔结五大国和平公约。告巴西人民书并号召所有爱好和平与憎恨战争的巴西人向巴西总统写信,要求巴西政府支持缔结五大国和平公约。
会议选出了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将把世界人民和平大会敦促缔结五大国和平公约的呼吁书递交巴西总统;并要求巴西政府支持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这个呼吁。这个委员会的委员是著名的巴西和平战士:阿比尔·西尔蒙特、布朗卡·费雅洛,布希鲍姆将军以及瓦勒鲁·康德尔。


第4版()
专栏:

“真理报”发表普利歇夫斯基的专文指出
殖民地和附属国民族解放运动正日益壮大
【新华社五日讯】据塔斯社莫斯科讯:“真理报”最近发表伊利·普利歇夫斯基所写的文章,评论殖民地与附属国劳动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文章说: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削弱帝国主义力量的一个重大因素。中国人民的胜利对附属国人民解放斗争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革命化的影响。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有着共同之点:它们都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压迫。因此,所有的殖民地国家都要同时对帝国主义与封建残余作斗争,为发展经济与提高生活水平而斗争,这并不是偶然的事。这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本质。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发展的法则。
在殖民地人民向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进行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工人阶级担负起了领导权,这也是历史发展的法则。因为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够在殖民地领导民族解放运动并使它走向胜利。工人阶级的利益与全民族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胜利令人确信地证明:民族解放运动的规模与力量决定于广大群众参加到运动中去的程度。这首先意味着必须把农民和全体劳动人民吸引到斗争中来;这也意味着要把民族资产阶级吸引到解放运动中来。正是因为这样,共产党与工人党非常重视在殖民地国家中组成与巩固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反帝统一战线,这个反帝统一战线有广大群众参加,而由工人阶级领导。
殖民地与附属国的人民在各个不同国家中有不同的斗争形式,因为每一个国家有它特定的具体条件。
文章在列举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斗争后指出:殖民地人民不再是驯顺的奴隶了。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是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组织了。它正在形成为群众性的斗争。殖民地的人民坚决地向着自由与独立的目标前进。


第4版()
专栏:

在越南中部地区
越南人民军出击获胜
【新华社十一日讯】越南人民军在中越地区接连出击获胜。据越南通讯社九日讯:四月十二日夜到十三日,越南人民军摧毁平顺省的清隆—渭泥法军阵地,这个阵地有两个主要据点和十二个了望塔,由两连法军防守。人民军打死法军七十多人,俘掳约一百人;缴获大炮一门、迫击炮三门和许多枪支、弹药。四月十七日,人民军进攻广南省的锦萝法军据点,打死法军三十人,俘掳约五十人。


第4版()
专栏:

朝鲜南部人民游击队在一年内
击毙李匪帮伪警千余名
【新华社八日讯】汉城消息:李承晚匪帮的警察司令部六日承认,活跃在朝鲜南半部的朝鲜人民游击队,在过去一年中给了伪警察以沉重的打击,有一千二百十七名伪警察被击毙。伪警察司令部无可奈何地把和游击队的战斗称为“永不完结的战斗”。它承认,为了镇压具有光荣斗争传统的智异山人民的反抗和游击队的活动,李承晚匪帮现在不得不派两万名伪警察和陆军长久驻扎在智异山。


第4版()
专栏:

全尼泊尔和平理事会召开公众集会
声援马来亚人民的斗争并要求停止朝鲜战争
【新华社新德里十一日电】全尼泊尔和平理事会五月二日在尼泊尔西部布特华尔召开公众集会,声援马来亚人民民族解放运动,要求把廓尔喀军队撤出马来亚。
到会的有尼泊尔的一些党派及尼泊尔青年联盟、尼泊尔妇女联合会和尼泊尔学生联合会等团体的代表。会议一致通过决议,要求从马来亚撤出廓尔喀军队,关闭在尼泊尔开办的为英国招募廓尔喀士兵的招募站。在会上发言的人还要求在朝鲜实现停火、停止细菌战和建立世界和平。


第4版()
专栏:

八个阿拉伯国家外长会议
支持埃及要英军撤退的要求
【新华社十一日讯】塔斯社开罗十日讯:参加阿拉伯联盟的八个阿拉伯国家的外交部部长从七日起在开罗举行会议。这次会议等于是阿拉伯联盟政治委员会的会议。会议在九日通过决议,支持埃及关于英国军队完全撤出苏彝士运河区的要求。决议说:“由于外国军队从埃及领土无条件撤退,是埃及的当然权利之一,由于埃及问题关系到整个阿拉伯世界,阿拉伯联盟政治委员会再次声明充分支持兄弟国家埃及。”


第4版()
专栏:

印度马德拉斯劳动人民集会
反对英国资本家进攻工人权利
【新华社讯】据印度“十字路周报”报道:马德拉斯两万劳动人民最近在垂普里坎举行大会,反对英国资本家开的马德拉斯电车公司进一步剥削工人和进攻工人权利的阴谋。
这家开办了六十年的英国公司从四月十一日午夜起关门。约一千六百五十名工人因而失业。天天乘电车的十二万五千多市民受到很大的困难。
据英国资方说,关门的原因是这家公司每月蚀本四万到五万卢比。目前负责该公司事务的管理人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不想经营电车这个行业,只有在精简的基础上他才能做这个事。”但是资方的所谓“蚀本”无非是借此来掩饰他们的阴谋而已。这家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每年就净赚一百八十万卢比。
这次突然关门的真正用意是,英国资方要想借“精简”之名解雇二百九十四名工人。
英国资方采取狡猾的手法,把这个公司交给债券持有者的董事会所提名的一个管理人。这位管理人便是该公司的前经理。公司企图在短期内停止营业。然后,“新的”管理机构用一批新的人员,并规定新的工作条件(即阻止工人进行合法要求的斗争)重新开张。
英国大资本家的这种阴谋激起了劳动人民的愤慨。两万人在垂普里坎海滩举行大会。大会由红旗职工联合会主席比加耶周主持。印度共产党的领袖在会上讲话。在会上发言的人一致斥责英国资本家的横暴态度。


第4版()
专栏:

第三批愿意回国日侨四千余人
离开秦皇岛等地返回日本
【新华社十一日讯】第三批愿意回国的日本侨民四千七百零七人已在最近在集中地点分乘日本轮船离开中国返回日本。
集中在秦皇岛的日侨一千七百六十八人是在五月三日下午搭乘日本轮船“高砂丸”回国的。集中在上海的日侨一千零二十一人是在八日上午分乘日本轮船“白龙丸”和“白山丸”回国的。集中在天津的日侨一千九百十八人是在十一日搭乘日本轮船“兴安丸”回国的。
第三批自愿回国的日侨对于中国方面的真诚照顾和帮助表示感谢。集中在上海的第三批回国日侨在临行前以他们全体的名义,送了一面大锦旗给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市分会。锦旗上写道:“我们感谢中国人民伟大的友谊,愿祝中日两国人民团结万岁!”


第4版()
专栏:

反对缔结“乌美军事协定”
乌拉圭工人举行罢工
【新华社十一日讯】据塔斯社蒙得维的亚九日讯:乌拉圭人民反对政府和美国缔结军事协定的斗争正日趋高涨。此间在五月五日举行的反对乌美军事协定的罢工,变成了一个保卫和平与乌拉圭独立的强大的示威。
“公理周报”说:参加罢工的有五万六千人,其中有两万名建筑业工人,七千名钢铁工人,五千名船坞工人,三千名制革与制鞋工人等。
“公理周报”登载了总工会发出的告人民书,要求乌拉圭全体劳动人民在反对缔结乌美军事协定和保卫民族主权的斗争中团结起来。 “公理周报”还登载了乌拉圭全国和平委员会的告人民书,要求人民为反对缔结军事协定而加紧斗争。全国和平委员会并决定召集紧急会议,集合乌拉圭各地和平委员会、工会、文化等团体的代表,讨论反对缔结军事协定的斗争与展开要求缔结和平公约的运动。


第4版()
专栏:

我方病伤被俘人员返回温暖的祖国怀抱
在朝鲜板门店我方接收区的工作人员怀着关切的心情从美方救护车上将病伤的我方被俘人员抬下车来,送到在开城设立的我方临时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被遣返的我方病伤被俘人员表现出我方被俘人员要求重返祖国的决心。许多人一下车就拿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所做的旗帜,来说明他们对祖国、对党的忠诚与热爱。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病伤被俘人员带回来的国旗。
返回祖国怀抱的朝中病伤被俘人员沿途受到热烈的欢迎。这是开城市人民站在路旁,拿着旗,挥着手向归来的同志们表示他们亲切的欢迎和慰问。
带着朝鲜人民军的帽子、拿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朝鲜人民军病伤被俘人员,由前来板门店欢迎他们的朝中文艺工作者扶着走向我方的救护车。
住在开城各临时医院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伤病员经过初步的医疗和充分的休息后,已能振起精神,全神贯注地在听女护士介绍祖国建设的情形。
归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病伤人员在开城各临时医院安心而愉快地过着正常的疗养生活。他们每天除了能够吃到营养丰富的食品外,还进行各种文娱活动。这是他们正在看书报杂志。
(新华社稿 肖罕摄)


第4版()
专栏:

我方遣返美方病伤被俘人员
被遣返的美方病伤战俘一贯受着我方人道主义的待遇。他们到达集中地点后,又受到了我方热情的招待。这是遣返的前一天在我方战俘营举行隆重的告别会的情形。
在美国宪兵森严的监视下,敌方战俘带着沉重忧郁的心情走上美国汽车。
(除注明外,所有照片均为新华社记者钱嗣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