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4月1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我国妇女儿童福利事业有很大发展
新中国的妇女儿童福利事业,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开展有很大的发展。
全国各地的卫生部门、民主妇联大力推广新法接生和妇婴卫生工作,在广大城镇和农村已经设立了妇幼保健站、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以及接生站将近三万处,训练和改造了接生员二十六万九千余名。各地还经常采用模型、挂图、幻灯等方式向城乡劳动人民广泛宣传妇幼卫生知识。全国广大的劳动妇女已逐渐地从封建落后的旧法接生和不卫生的环境中解放出来,母亲生育的痛苦减轻了,母子的健康增强了,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如北京市在没有普遍采用新法接生以前,产妇的死亡率是千分之七,普遍采用新法接生以后,产妇的死亡率降低为千分之零点七。山西省长治专区在过去采用旧法接生时,婴儿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普遍采用新法接生后,婴儿死亡率降低为百分之四点八。据不完全统计,一九五二年内全国已有北京、天津、上海等十三个大城市和河北、山西、江苏等二十二个省里试行了苏联的先进经验——无痛分娩法,在参加试验的四万八千多人中,有将近百分之九十的产妇分娩时没有痛苦。这一先进经验的逐渐推广,将使全国千百万个母亲们都能免除生育的痛苦。
全国的儿童保育工作也有很大的发展。全国已培养了保育工作者二万一千余人。一九五二年工矿、企业、机关、学校中的托儿所已达二千七百三十八处,比一九四九年增加了二十二倍。在大、中城市中还建立了街道托儿站四千三百四十六处,收容劳动妇女的子女。在农村中,各种形式的农忙托儿组织正在发展,一九五二年全国共有农忙托儿组和农忙托儿所十四万八千二百余处,收容儿童八十五万余人,比一九五一年增加十倍。凡是有了托儿所或是托儿站的地方,女工们和机关女工作人员们都能积极工作,努力生产。一九五二年唐山市新华纱厂,在推广一九五一织布工作法时,由于托儿所办得好,鼓舞了母亲们的劳动热情,因而有孩子的女工组连创两次不出次布的新纪录,在爱国增产劳动竞赛中,有六十个妈妈当了红旗手。农村中农忙托儿组织成立后,使得许多原来被孩子拖累的妇女劳动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如黑龙江肇源县在去年夏锄中组织了农忙托儿站,替出一万零九百八十六名母亲参加等距、宽播、间苗、保苗、分期追肥等农业生产,对于该县的全面丰产起了一定作用。农忙托儿组织的成立又使得不少农村妇女能在生产之余抽出时间来参加社会活动、参加读报组和识字班。
人民政府经常关心儿童的健康情况。各地卫生部门把预防和治疗儿童的急性传染病列为经常工作之一。每年“六一”儿童节,全国各大城市都举行大规模的儿童健康检查运动,一九五一年和一九五二年的“六一”节,共有八十一万六千三百个儿童参加健康检查。通过这一检查,使得父母们了解儿童的健康情况,懂得科学的育儿知识,改进育儿的方法。北京、上海、青岛等城市在公园中都为儿童设立游戏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设有文化馆、阅览室;在铁路列车上很多都设有母子列车,让母亲和孩子们旅行时特别舒适。在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新中国的母亲和儿童的生活将更加美好起来。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中央水利部干部在学习马林科夫报告中
联系文件精神认真检查官僚主义
中央水利部全体在职干部在学习马林科夫同志在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联系文件精神,对各项工作中的官僚主义进行了一次认真的检查。
当学习开始时,由于联系实际不够,讨论会上常常冷场。领导方面为了扭转这一情况,发动全体干部联系实际检查工作,并推广联系实际较好的小组的经验。各厅、司、局、处负责干部都联系主要业务,并结合学习薄一波同志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部长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进行讨论。这样,就在主要工作中揭发出了不少缺点,使学习达到了改进工作的目的。
在检查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中发现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有的人粗暴地要求群众所提建议必须“完全正确”,对群众各种热情洋溢的来信不是表示欢迎,而是表示厌烦,甚至在回信中给以随意的批驳和打击。但事实证明,许多群众的建议是有价值的。如群众来信中曾建议在河南武陟修水库可以减除黄河洪灾。但那时该部的技术人员只注意在山谷地区寻找水库库地,错误地认为武陟一带是平原,不能兴修水库,所以便对群众的意见加以批驳。但经过调查研究和总结三年来工作经验证明:群众的意见是对的,不仅山谷地区,可以修建水库;而且在平原地区也可以兴修水库,事实上该部也正考虑在武陟一带地区修建水库。
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是自下而上的批评在许多单位还远没有充分展开。首先是领导方面对群众的批评重视不够。如对领导方面工作作风拖拉问题,群众在几次运动中都提出了批评,但长期没有得到改进,这样就伤害了群众提意见的积极性。有的同志也检查了对批评的不正确观点,如不敢对领导同志提意见,宁可做一个“随和可喜”的人;有的科级领导干部只能接受领导同志的意见,不能接受来自下面的意见。因而同志之间不是一团和气就是闹不团结。
不少干部还检查了纪律松弛、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如有的同志怕负责任,在批覆下面的工程计划时,竟批些“似应批准”“尚属可行”等模棱两可的意见。如前规划司对长江水利委员会所报送之汉川闸的计划,未详细审查即电覆道:“你们认为合于经济效益就可以做”。长江下游要做十六个涵洞,只送来一张图就批准了,结果做成以后坏了十五个。水文局批覆计划最松,下级机关反映水文局
“最好说话”。前农田水利局对报送的计划绝大部分都批准了,但批准的灌溉计划很多完不成。在审核预算中有的只校对技术设计,不校算工程单价,竟认为不超过控制数字就可以。此外,好大喜功,作风不踏实的现象也很严重。如水文局曾计划一九五二年在全国设立两万个雨量站,这个数目比全国所有县治几乎多了九倍,在目前情况下是完全做不到的,而且实际上也是不必要的。前农田水利局对山东打井一百万眼的计划,审核时已感到计划过大,但也未提出意见,结果打出的井有一半不能用。
层层签署的文牍主义作风在某些单位也很严重。如前测验司在同一天对一件事情就发给一个单位两纸公文,且前后自相矛盾。长江水利委员会报来一份钻探工作计划,一个多月转来转去未批,最后被错误地存入档案;而长江水利委员会却急待批准计划后好动手工作。这些情况并不是个别的。
关于正确挑选人材和检查执行的情形,过去也做得不能令人满意。正如马林科夫同志报告中所指出的一样,领导上由于对直属机关干部的配置状况了解很差,有的只凭公文履历表签署批准,因而不可避免地使有些干部不称职,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发现后又未及时加以调整。部内有些干部工作不负责任,政治学习不关心,人事处对这些情况也不十分了解。
工作任务只有布置、缺乏检查的现象也很严重。如前测验司曾制定过十几种制度,但都未检查过。所订测量检查制度下面基本上没有执行,也未研究其原因;有些过时或不起作用的制度,也没有及时废除或修改。如一九五○年规定山区地形测量每日进行零点五至一点五平方公里,已经早被事实所推翻,但至今仍被四川省认为是个标准。实际上现在有些地方的山区地形测量已提高到每日平均进行三平方公里,最高达到四或五平方公里。
由于平时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因此许多思想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如对苏联先进经验的学习,有许多技术人员仍存有严重的崇美观点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残余,对苏联的先进科学技术抱怀疑态度。如苏联的无桩基础在润河集推行时,许多技术人员就意见纷纷。
通过这次学习和深入检查工作之后,许多同志作了检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工作的意见,使工作的面貌为之一变。如各单位在审核一九五三年预算时,就比过去周密仔细得多,许多预算核减了。前农田水利局体会到计划一经批准即形成法律的意义,因而树立了认真负责的态度,规定了灌溉面积与经费的比例,使经费太大的都予以核减。同志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比过去正常了。关系不好的也开始改善。对苏联专家信任不足的同志开始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思想,表示决心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领导上经过高级干部学习小组的检查,接受了群众的意见,加强了对干部的思想领导。高级干部的理论学习已坚持并巩固下来;成立了学委办公室,加强对一般干部理论学习的领导。各司、局、处负责干部对本单位干部学习也抓紧了,机关中政治空气较前浓厚,大家都认识了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对理论学习发生了兴趣。机关工作的计划性也逐渐加强,各单位已注意订立工作计划和检查执行情况。
(王雷)


第3版()
专栏:

难忘的夜晚
徐迟
在八高炉要送风的那天晚上,我到工地的机器安装工程公司第二工程队队部去。二队已经紧张了一个星期,我几次去那里,他们都在干,甚至在雪下得眼睛都睁不开的晚上,工人们也是整夜的干。
但这时候,迎接人的是轻松的空气。支部书记谢同志一手摇着纸牌,一手拉着回经理,叫着:“来来来,打扑克!”
于是他们两个,杨技术员和我,一起玩纸牌了。
可是回经理的心思却在纸牌之外。他忽然说:
“我们干部常常落后于工人。我们订的计划,交给工人一讨论,他们常常就纠正了我们的保守思想,缩短进度,保证质量,最后解决我们觉得棘手的问题。这回真是个教训。”
支部书记谢同志的脸也忽然严肃起来,说:“我们只在任务特别紧张、困难的关头,才想起充分发动群众。”
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昨天晚间的紧张情形,懂得了他们现在所以感到轻松的原因。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原来他们这次向工人全部交了底,因此在开动员大会的时候,工人们说了,不要动员我们啦,只要你设计,设备,材料全了,只要下命令和给限期就行。果然,在前三天,任务就已经提前完成了。
但根据苏联的先进经验,管道安装完毕,就要试验压力,看它漏不漏风。要漏的话,将来漏瓦斯是要薰死人的。试压结果一点不漏,正如回经理说的,进度缩短了,质量也保证了,工人们起劲啦!
后来就试压旧管道了。那是去年九月完工的,那时候试压结果是很圆满的。谁也没想到它会出毛病,漏得这样厉害。检查出来,是一个开闭器漏,因为天气一冷,它冷缩变形了。可是修理了它,再试,还漏;再修理,再试,还是漏。时间就这末损失了两天。到昨天的黄昏,情况突然严重地恶化了。
技术员们低着头,讲不出话来了。工人们捉摸到情况不好,有的就来问:“还能如期出铁吗?”
支部书记谢同志说:“专家已提出了快速烤炉法,来得及。”可是一般人的情绪有点低落,他也缺少办法。他是从部队转来的:从冰冷的东北一直战斗到炎热的海南岛,折回头又参加志愿军到飞雪的朝鲜。他是突然在半年之前,给调到鞍钢来的。基本建设在某些地方和战争是很相似的,生活上相似,战斗的紧张也相似。可是眼前的问题带有工业技术性,他就拿不出办法来了。
一个不正确的意见又开始在寻找附和者:今天不能搞了。等明天专家指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现在事实上人人疲劳不堪,都已经几天几宿没有睡觉。再熬上一夜,明天还能工作吗?
可是铆工班苏班长不知怎的知道这种思想,飞也似的跑来激烈反对这个意见。他从九日起就没回家,九天九宿没有睡好觉。前天队部就下了命令叫他去睡。他出去一会就回来说睡不着。昨天队部又下令叫他去睡。他还是没有睡呢。一想起任务没有完成,就不能睡了,就跟去年九月国庆献礼大突击时,他也不能睡一样。他不放心,嗓子哑了,眼睛红肿了,这回也如此。他说:“眼看任务不能完成,怎么能睡得着觉呢?”
从二队部的窗子里,可以看见八高炉这庞然大物,耸立在地平线上,但是它还是静悄悄的,不能动作起来。情况可僵住了。人都疲倦透顶,情绪越来越低,两种意见相持不下。
回经理从公司里开会回来,一看这情况,他脑中就闪过一个思想:“干部会垮下来吗?”他坚决反对今天不工作、休息了明天再干的主张。
现在的时间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这正是大家积极想办法的时候。总是在这种关头,那依靠群众的观念在回经理脑子里最明确。他就召集了技术员,班组长,工人积极分子来开扩大会。这个经理过去干过民兵工作、土地改革、文教工作和政权工作,虽然一九四八年就来鞍钢,在严重的技术问题前面,他也拿不出办法。
他们讨论了很久。关键问题还是抓不到。几个鼓风机上的技术员也跑来支援了。他们提出了一连串问题。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么只是开闭器有毛病?究竟是什么毛病?别处还有没有毛病?忽然一个工人积极分子应道:“是啊,我们好没有打算,好像我们并没有找毛病啊!”听到这声话,回经理脸上放光。两天两夜脑筋想死在一个开闭器上了。
“找毛病!”他说:“要检查全部旧管道。”
大约在夜间九时,工地上已经组织起一支临时的检查队伍来。它是由懂技术的干部,技术员全体,班组长及技术好的工人积极分子组织起来的,分了四组。架工们已经在空中河流似的大管道旁边搭起走道来,他们熟练地搭了许多木架。
干部、技术员和工人都带上了安全带。他们有的手拿胰子水,有的拿薰着火的麻绳头,有的拿了闪闪的洋烛。一行人马,全上高空,爬上管道。管道中送风。宣传台上,播音机宣布突击检查开始。
如果管道漏风,抹上胰子水就要起泡沫,薰着火的麻绳头就会烧起来,洋烛会被吹灭的。于是喜报来了。发现了漏洞,一个又一个地在播音机上宣布。他们在各种不同的开闭器、流量导管上一共发现了十来个大漏洞。在寒冷的夜空中,他们检查了五个小时,一发现漏洞,就由氧电焊工上去切断和焊接。二点半试压一次,四点半又试压一次,水银柱一次比一次站得久。苏班长最后用一块挡板堵死了一个开闭器,再试压。那时是七点钟,天已大亮了。水银柱就再也不下降,现在旧管道也达到了质量标准,一点不漏。
“真是一个紧张的夜晚啊,”谢同志说。“我们总算顺利地通过了。”
“这是一个难于忘记的夜晚。”回经理说。
“你们辛苦了!”我说。
“辛苦?一点也不。突击最好!”回经理斜了头说。“我们的潜力是挖不完的啊!”回经理停一会儿又说:“基本建设就是这末回事。没有星期天,没有白天黑夜。工程没有个完的,这个完了那个又开始。一个人,只要从事基本建设,就会有一般人所不了解的劳动热情。”
就在这个时候,王科长跑进来了。这些日子我一直找不到这个忙人。他报告,卸档板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我赶紧跟着他就往外走。
我们到了发电机旁边一个小房间里。里面挤满了架工和铆工。炉火炽盛。坚持了十昼夜的苏班长到底给送回去休息了。今夜,只要把一个管道内的档板卸下来,就开始送瓦斯烤热风炉了。
架工们又搭起了一个脚手架子。工会主席要求他们把走道加宽,以免发生了事故没有回旋余地。据燃气厂派来的一个组长说,高炉瓦斯很厉害,薰上两口,人就醉倒,再醒不来。他拿来了防毒面具。他自己曾带上它在对面不见人的瓦斯中停留过四十分钟。但这些铆工是第一次戴防毒面具,大家还是有点不放心。
小屋中的铆工们开始鱼贯而出,严肃得如同上战场之前的士兵,默默地爬上架子。
我们在底下屏息仰望,时间过得特别慢似的。后来,一块圆圆的大档板慢慢地降落下来了。
我们又回到二队部。但没有很久,王科长又拉我到队部门外。这时大约将近天明了。远远的天空里,色彩很多,一闪一闪像夏夜的闪电,是电焊的青绿色光芒。在北面的天空,还有焦炉之上的红云。
“你听!”
我听到微微的声响,很快很快扩大了,像一阵飓风从远处疾驰而来,终于把这整个地区卷旋在风暴中。风在管道中呼啸经过,那样强劲有力,这种力量好像在你自己的血管里流动起来了。是怎样强大的力量啊!这地区在一刹那间活了起来。室内的人都到了队部门外,我们欢呼起来了。我们到了热风炉下的燃烧器上,从一个圆圆的透明的视孔,观察炉内情况。一圈幻异的紫萝兰色的火光在里面跳动,跳动。我们到了计器室内,洁白的砖砌的房间里站着成行的自动化的计器,红灯绿灯亮得像放光的宝石。
风暴越来越强大。忽然间,那黑黝黝的八高炉试灯了。一下子,全部的灯火都开亮了。从高高顶上的灯,到斜塔上珍珠项圈似的灯,到炉腰和炉缸上的一片泛滥的灯火,把八高炉装点得无比灿烂。
所有的人都看见了,都欢呼起来了。八高炉上灯火亮了。这新中国的第一座自动化的高炉!人人都觉得心里有说不出来的轻松愉快。黎明很快降临了。似乎天气已经转暖。似乎这是春天的第一个黎明。在你的脚底下,解了冻的泥土是那样地柔软。在黎明的天空中,八高炉的最高的杆上已飘扬着两面五星红旗——两个舞蹈家,它们正在展示胜利的雄姿。


第3版()
专栏:

编者按:安徽歙县卫生院秘书朱唯物等干涉婚姻自由,非法审讯逼供,逼死人命的案件是完全不能令人容忍的。现安徽省人民监察委员会正对此案进行处理,严惩这些罪犯是完全必要的。
安徽歙县卫生院秘书朱唯物等严重干涉婚姻自由逼死人命
安徽歙县卫生院秘书朱唯物、院长张锦辉、县人民政府人事科副科长锺生明等干涉歙县三阳区卫生所助理护士江丽丽婚姻自由,非法审讯逼供,致江丽丽投井自杀身死。
江丽丽在三阳区卫生所任职期间,和代理所长赵立品发生恋爱。恋爱期间,赵立品曾未经上级批准,超出制度用药为江丽丽治病,曾引起所内一些干部不满。这一情况反映到县卫生院以后,县人民政府决定将赵立品调县反省,由县人民政府人事科副科长锺生明掌握处理。锺生明在处理这一事件时,不是对赵立品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而是着重追究他和江丽丽是否发生性的关系。这些做法,该县县长刘文周都知道。至去年十月下旬,赵立品拒绝再反省。这时锺生明和县卫生院院长张锦辉谈,要卫生院负责追问江丽丽。于是张锦辉和该院秘书朱唯物就决定将江丽丽调县反省,江丽丽被调到县卫生院以后,朱唯物就非法地对她进行审讯逼供,常常在三更半夜把她从床上拉起来讯问,强迫她承认被赵立品强奸过。江丽丽不承认,朱唯物就威胁她:“你不坦白,我叫医生检查你,开除你,叫你坐牢!”在这样威胁下,江丽丽在十一月八日被迫捏造口供:
“赵立品给我安眠药片吃,我吃后无力挣扎,被他强奸了。”朱唯物得到这个“反省书”后,马上交给锺生明。之后,县政府就决定在全县通报。赵立品知道这事后,写了一份报告给县长刘文周,请求弄清事实。但刘文周对赵立品的报告根本没有理会。锺生明仍根据江丽丽的“反省书”继续要赵立品反省。赵立品无奈,在十一月十日写好反省书后,就服安眠药片自杀,幸经医院急救未死。但县领导干部不但对赵立品的自杀不予重视,反而荒谬地决定:“赵立品强奸江丽丽,畏罪自杀未遂,判处五年徒刑。”请专署批准。
江丽丽知道了赵立品自杀的消息,痛哭流涕地对护士吴雪琴说:“我害了人,小事弄大了。”她找朱唯物要求更正。朱说:“不能改,你自己做的事还能错吗!”朱唯物叫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不许接近江丽丽,以致江丽丽一走到那里,就被人撵开。江丽丽常常痛哭,也无人过问。在这样情况下,江丽丽就在十二月十六日夜投井自杀了。自杀前留下遗书说:“赵立品没有强奸我,我自己欺骗了自己,朱唯物硬逼我说,我那时又在病中,没有办法被逼承认的。”
江丽丽自杀身死后,县人民法院秘书程定稭不但不追查事件发生的原因,反而一定要看看江丽丽到底被“强奸”了没有,有没有怀孕。为这目的,他伙同县人民监察委员会工作人员洪啸虎、检察署秘书和医生等开棺验尸。他们剖开了江丽丽的尸体,取出子宫。这种无法无天的罪行,竟无人阻止!
安徽省人民监察委员会和徽州专署监察处发现这一事件后,为制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派人对事实真相进行了调查。现已将卫生院的秘书朱唯物和县人民法院秘书程定稭等人逮捕法办,对歙县县长刘文周、县人民政府人事科副科长锺生明、县卫生院院长张锦辉等人正研究处理。


第3版()
专栏:

对怀远公安局干部非法逼婚的控告
蔡伟 唐正福 杨振武 尚守训
崔兴江 丁家礼 康儒福
我们是一群青年团员。我们响应党关于揭发坏人坏事的号召,揭发安徽省怀远县人民政府公安局秘书股长徐敬修等违法乱纪,利用职权强迫女青年干部和他结婚,以及由于逼婚不成,继而对女青年干部横加迫害的恶劣行为。
徐敬修从一九五○年九月起在怀远县人民政府公安局任审讯干事。一九五一年七月被提升为审讯股长,同年九月调任秘书股长。一九五○年徐任审讯干事时,经公安局保卫股股长陶玉清(女)介绍,和所属怀远县城关区公安分局户籍员林祖琴认识。林祖琴是怀远县城南岗衙后街人,一九五○年九月到怀远县城关区公安分局做户籍员工作。她在工作中一贯积极,于一九五一年春加入青年团。当陶玉清向林祖琴介绍徐时,就谈到婚姻问题。林祖琴因为不了解徐的情况,且自己才十七岁,不同意。后在陶的劝诱下,林祖琴勉强答应和徐“暂且保持关系”,但仍不同意谈婚姻的事。陶玉清又找公安局副局长谢林给他俩“介绍”,林祖琴仍不同意。谢林便以局长名义找林谈话,以威胁的口吻问林:“你为啥不愿和徐敬修恋爱?”林祖琴说:“我不想。”谢便大发脾气说:“不愿意,就给我写反省!”林祖琴被留在县公安局“反省”了一天。以后,陶即诬称林祖琴已同意和徐订婚。一九五一年四月间,徐向领导方面报告要和林祖琴结婚时,林祖琴坚决拒绝。但在公安局局长杜长智等的“支持”下,徐和陶即威胁林祖琴,并强迫她在报告上盖章。林祖琴始终不盖。最后,他们竟强把林祖琴的章盖上,并扬言林祖琴已经同意,订于一九五一年五月四日举行结婚典礼。林祖琴知道了这一情况,有如晴天霹雳,结婚的当天便逃到她姐家暂避。怀远县城关区公安分局副局长黄鸣又派公务员丁佩方去把林祖琴找回来。一九五一年五月五日晚间,徐敬修即强和林祖琴同宿。第二天,徐恐林祖琴再次逃走,便命令该分局女户籍员华文兰和宋在兰对林严加看守。晚上,徐又强和林祖琴同宿。黎明时,林祖琴才设法逃脱,到安徽省蚌埠市她的嫂家暂避。第三天,林祖琴寄信给丁佩方(他们是表兄妹)说:“因对别人所强迫的婚姻不满,现已逃到蚌埠嫂家。我想转到上海姐姐家去;没有路费,请借给一点钱。”这封信寄到该分局时,被干事葛守华接到,葛把信交给分局副局长黄鸣,又转交县公安局。徐敬修和县公安局局长杜长智研究后,捏造了“逃警”和“逃走时曾携带反动逃亡登记表一册”等罪名,即指令丁佩方和治安干事刘文德到蚌埠市把林祖琴逮捕回来,关起来带上手铐。经过几次审讯和恐吓,林祖琴始终不愿和徐敬修结婚。徐见没有希望,便把林祖琴监禁起来。又因为林祖琴写了这一封信给丁佩方,徐敬修便诬他们“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并说:“林祖琴逃婚,完全是丁佩方的唆使。”因此丁佩方也被关了三天,后又被“调”走。林祖琴被关了六天,因月经才得把手铐去掉。怀远县城关区群众知道这一情况后,都愤愤不平,说:“这算什么民主?”县公安局听到这反映后,为了“挽回不良影响”,即召开林祖琴家附近两街的群众会,命林祖琴在群众会上“承认错误”。林祖琴在暴力逼迫下,哭着承认:“这都怨我,不怨政府,也不怨姓徐的。”林祖琴承认错误后,即被开除回家,并在徐敬修主使下开除了她的团籍。林祖琴的胞兄林祖题对这事不满,想控诉。徐敬修知道后,即诬林祖题“有政治问题”,要逮捕并惩办他。林祖题只好逃到上海去。一九五一年十月,林祖琴打算投考怀远县的土地改革工作队,但怀远县城关区公安分局不给介绍信。同一期间,徐敬修还无耻地破坏林祖琴的名誉。由于害怕徐敬修,一般干部都敢怒不敢言。
特别严重的,是徐敬修强逼结婚、迫害干部的无耻行为,竟得到县公安局副局长谢林(现调广东省新会县公安局长)、甚至县公安局局长杜长智的支持。这使党和人民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受到严重损害。我们要求中共怀远县委、怀远县人民政府和宿县专区公安处迅速检查处理,惩罚违法乱纪分子。
编者按:这一事件正由中共宿县地委纪律检
查委员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安厅、宿县专署
等有关单位组成检查组进行检查处理。


第3版()
专栏: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内蒙古自治区举行全区首次球类比赛大会
内蒙古自治区于四月十二日到十五日在归绥市举行全区第一次篮、排球比赛大会,选出了参加今年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的代表队。这次比赛大会共有二十一个篮、排球代表队参加,包括蒙、汉、回、满等族的男女运动员二百零一人。他们都有着健壮的体魄,在大会四十九场热烈的比赛中,充分表现了内蒙古人民勇敢耐劳的精神。来自草原的锡林郭勒盟篮球代表队,在大风中连战四场,始终精神饱满地猛攻急追,荣获两面锦旗,得到全体观众的赞赏。
武汉市总工会举办工人文艺观摩会演
武汉市总工会举办的工人文艺观摩会演在十四日开幕。演出的都是工人自编自演的歌咏、舞蹈、戏剧和曲艺等节目,这些节目都是不久以前各区工会和各产业工会分别举行的工人文艺观摩会演中选拔出来的。武汉市总工会组织这次大规模会演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展工人群众的文艺创作和文化娱乐运动。这次参加会演的节目共一百八十多个。许多节目如搬运工会的“千个师傅一条心”、江零三一工厂的快板“张家安找窍门”、江零三六工厂的“皮鞋舞”、武汉第一纱厂的“布机舞”等,都是工人用自己的生活来教育自己的节目。
太原市训练建筑部门保健员
太原市人民政府卫生局会同山西省人民政府建筑工程局、太原市人民政府建筑工程局、太原市人民政府劳动局、太原市搬运工会和中国红十字会太原市分会等单位,组成太原市建筑工人保健员训练队,为各建筑部门训练保健员。有一百九十四名优秀工人参加学习。训练的目的是要使学员们学到卫生科学知识和各种初步的急救技术,以便回到工地去大力开展工地爱国卫生工作。


第3版()
专栏:

读“到共产主义之路”
依卡
苏联杜布科维茨基著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出版
“到共产主义之路”所叙述的,是关于苏联乌克兰集体农庄运动的事。杜布科维茨基就是这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他通过亲身的经历,生动地描述了乌克兰共和国基也辅省乌曼县“十月革命成果”集体农庄的成长,而且正满怀信心地向着共产主义前进。苏联集体农庄的道路,也就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前途。因此,从这本书里,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到他们走过的道路,而且可以学习到集体农庄建设工作者的许多经验。
这个“十月革命成果”集体农庄是苏联先进的集体农庄之一,庄员们都过着丰裕的美好生活。关于这个情景,用不到多作介绍,只要比较一下旧时俄国农民的生活就可以清楚了。
杜布科维茨基写道,那时的农民“所关心的是……土地、马匹、耕犁和耙,最后才是他住的茅舍和穿的衣服,很少想到家里的什么设备。睡在板凳上,用瓦罐吃饭,不用洗脸盆洗脸。”而现在“他所想的是要使自己的住房里有家具、无线电、留声机,要使孩子穿戴得好看,并使自己的院子里不是拴着马匹,而是停放着油漆和镀镍发亮的摩托车或脚踏车。你无论到谁的家里去,房屋内都很洁净,有电灯和无线电。男主人在看书或读报,女主人则用电熨斗熨衣服。”这是一种怎样巨大的变化啊!杜布科维茨基感叹地回忆道:“我在本集体农庄内担任主席已有二十九年,但自己往往看不到在此期间内发生的那些重大变化。……先前的庄稼汉是些不识字和闭塞的人,有些人甚至看到火车头时都要恐惧。可是这些‘庄稼汉’现在已掌握了技术和农艺科学,已掌握了一切。”
但是,他们这种美好生活的获得,并不是轻而易举,而是经过了艰难的斗争历程的。“十月革命成果”集体农庄的前身是“蜂房与蜜蜂”集体农庄,在一九二二年十一月间由杜布科维茨基等同志发起成立。当时的公共财产不过是六匹马、三把犁、六把耙、两辆大车和五十一海克脱土地(一海克脱合十五市亩)。加入这集体农庄的,只有九家人。情况是很困难的,富农在一开始时就进行造谣破坏。当分配第一年收成的产品时,富农走狗又进行挑拨离间。一些人发生动摇了,连杜布科维茨基的岳母也附和坏人。他们“主张把粮食按全数人口平均分配,根本反对储藏公积粮。这样去作,结果就会使集体农庄灭亡,就根本不能希望达到优美生活。”结果有三个人连同他的岳母退出了集体农庄。但这并没有把杜布科维茨基和他的同志们难倒。即使在最困难的日子,他们也表现了对集体农庄运动坚定不移的信心。
他们的集体农庄好像一棵橡树的幼小树秧,“狂风吹袭着橡树,企图把它摧折,刺骨的严寒想把它冻死,但是树木总是向上生长,日益根深蒂固,树顶也横竖交叉着繁茂生长”。他们把这逐渐丰裕起来、开始走上光明幸福道路的集体农庄,改名为“十月革命成果”,因为他们懂得这种生活是十月革命给予的。
他们这些“首批农业劳动组合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伟大领袖列宁和斯大林底期望。这些农业劳动组合显然表明了公营社会主义农业底优点。它们以自己的榜样,向千百万贫农和中农照明了进入集体农庄的道路。”实际的利益教育了农民,不时有人去参观他们的集体农庄。杜布科维茨基写道:“前来参观的妇女中间,有些人因听到过富农散布的谣言,竟在我们这里寻找大被窝,仿佛我们这里的男女社员大家都盖着这种被窝混在一块儿睡觉。这些妇女目睹了我们的生活情形之后,回去时通常都成了拥护集体农庄制度的热烈宣传员,她们往往首先起来反对富农,并亲自把富农从村中赶跑。”于是,先前的贫农和中农,才自愿地大批大批加入了集体农庄。他们“已逐年更加深信,集体农庄的农业发展道路对于劳动农民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当集体农庄已经建立起来,庄员们都已穿得暖吃得饱了。但是,他们并不以此为满足。杜布科维茨基写道:“你们作到的事情还不过是一个开端,还不过是你应作的事情中的一小部分。你们的生活只是与过去农民尚未加入集体农庄时的那种生活相比较,与集体农庄存在的初期相比较,才可说是丰裕的。由此应该得出的结论,就是不要以已有的成绩为满足,而要一往直前地前进!”是的,他们不是那种一旦建立起集体农庄就万事大吉的人,而是那种善于从美好的光景中向着将来更美好日子眺望的人。斯大林同志曾经号召:把一切集体农庄都变成为布尔什维克式的集体农庄,把一切集体农庄庄员都变成为生活丰裕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就是这样的集体农庄。杜布科维茨基把自己的心血全交给了集体农庄。他善于组织劳动,精确分工,不包揽一切,鼓励大家的热情,支持每个有益的建议,因而庄员们都充满劳动热情,团结友爱,使庄稼、畜牧和副业生产搞得一天比一天好。劳动生产搞好了,庄员们文化娱乐方面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他们购买了固定的电影机、交响乐器和钢琴,并装备了无线电播音站。
杜布科维茨基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他不是那种三心二意跑来跑去的人。他说:“人世间有许多职业,每一行职业都有它自己的优点。”他专心精通自己的事业,诚恳而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别人都爱戴他、尊敬他。他曾荣获列宁勋章,两次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并被选为乌克兰共产党(布)的中央候补委员。
这本书告诉我们,苏联的农民是这样的农民,他们怀着自豪和兴奋的心情,已不是先前那种只求弄到一碗饭吃的闭塞的庄稼汉,而是凡事都为整个伟大国家设想的庄稼人,即新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庄稼人。他们希望“把自己的集体农庄变为高度发展的、组织完善的、有数十架复式机器与农具在那里工作的农业工厂,即变为能供给人民丰裕产品的工厂。”
他们的日子愈过得好,愈幸福,就愈感谢党和斯大林同志。杜布科维茨基说:“我应当向他致谢!我的一切幸福,都是凭靠我们党,列宁和斯大林及人民才达到的啊!”因此他听信党的忠告,忠实地执行党的指示,接受党的称赞,也接受党的批评,他能够从巨大的成绩中谦虚而冷静地寻找工作中的缺点。他们就是这样地,使自己的集体农庄,永远保持着先进的光荣称号。
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苏联农业集体化使农民的生活和思想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作者写道:“我们的庄员安东·贝连基和他的妻子,……先前不愿加入集体农庄,踌躇不决。而现在他们已是热烈拥护集体农庄生活的人了,已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家了。”当波兰农民来参观的时候,他们俩口子就这样地劝导来宾说:“你们回国后要立刻加入集体农庄,没有什么考虑的余地。你们亲眼看到我们的生活情形,我们有电站和无线电收音机,有白面包、脂油、红酒……”为要使来宾确实相信庄员们过的丰裕生活起见,他们俩口子甚至领来宾到自己的贮藏室、地窖及房顶室内去观看。
苏联的农民是热烈的爱国主义者,他们把最好的粮食交纳给国家,很好地完成国家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没有忘记工人阶级在发展农业上给他们的巨大帮助。所以,他们总是把最好的猪肉、火腿、酒、黄油、蜜饯和香肠等供给他们,并且关心到使他们在冬天也应该吃到新鲜的蔬菜。苏联的工人和农民,就是这样互相帮助彼此关心地结合在一起的。
苏联农民是具有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他们对于其他国家的农民,也表现了极大的关心。杜布科维茨基在波兰参观时说:“我们的波兰农民兄弟很走运气,因为他们是沿着我们考验过的道路迈进。他们可以避免我们先前有时遇到过的那些困难。”他还说:“使我们苏联农民感觉快乐的,是我们获得了波兰农民这些忠诚的仿效者。”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他更说:“我国的明天不仅引诱着我们,而且引诱着全体先进人类。仿照着我国榜样迈进的,已有东方和西方各新民主国家的人民。”苏联农民这种充满深厚友情的兄弟般的伟大关怀,将鼓舞着我国的农民在目前的条件下,更好地搞好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便随着工业的发展,在将来逐渐达到像苏联农民那样的集体化的生活环境。
“到共产主义之路”是一本十分有益的书。对于每个农村工作者来说,它更是有很大教育意义的。读了这本书,我不由地想起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集体创作的歌谣的末一句:“顺达的话记心间,还要好好学苏联。”从这本书中,我们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大的启发。无怪这本书已被波兰一所为农业合作社培养主席和会计员的学校,指定为学习的文件了。更 正
四月一日本报第三版“创作‘南征北战’的一点心得”一文中的第三栏第二十八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总政治部文化部……”应改成“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文化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