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斯大林和高尔基
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语言学系副主任 姆·佐竹梁
编者按:今天是马克西姆·高尔基诞生八十五周年纪念日。本文是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语言学系副主任姆·佐竹梁同志特为本报写的,他真切地描述了这位革命文豪对伟大的斯大林同志的深刻的爱。
苏联人民在人类悲悼伟大斯大林过早去世的沉痛的日子里,来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诞生的八十五周年。
高尔基的巨大活动是在斯大林同志的经常支持和帮助下展开的。斯大林正像对全体苏联作家和全世界的进步作家一样,他鼓舞了高尔基从事伟大的创作事业。
高尔基开始走上作家的创作道路,是在伟大的斯大林的故乡——格鲁吉亚。在这里,高尔基写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加尔周达”,关于“丹柯”的神话和童话“少女和死神”的构思,也是在这里产生的。高尔基在以革命传统而驰名的梯弗里斯的一些铁路修理厂里,受过了这个光荣学校的革命锻炼。斯大林同志的革命活动就是在这些铁路修理厂里展开的,他曾把这些工厂的工人称为自己最初的老师。
高尔基最初是从列宁那里知道斯大林的,列宁在一九一三年给高尔基的信中,提到了这位著作关于民族问题的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非凡的格鲁吉亚人”。高尔基按照列宁的劝告,研究了斯大林同志的这部著作。
高尔基是列宁、斯大林的民族政策的热心的宣传者。在苏维埃政权的年代,他颂扬过这一点,即:“语言不同的人们仍可以彼此了解,因为有一些字是任何语言都发出同样声音的,这些字就是‘列宁、斯大林、苏维埃’。”
斯大林同志对高尔基——艺术家和政论家——曾予以高度的评价。斯大林同志在一九○五年的一些演说中,就已应用了他的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约·维·斯大林所写的“告全体工人书”传单,是以富有朝气的乐观的号召收尾的,这一号召使人这样清晰地回忆起高尔基的“海燕之歌”来。“让雷声来得更厉害吧,让暴风雨爆发得更厉害吧!胜利的时刻已经临近了!”在斯大林的另一个传单“我们和眼泪?!”中也利用了“鹰之歌”的形象和思想:发展了“勇敢人的伟大勇敢”思想,以轻视和愤怒咒骂了号召群众脱离斗争、传播气馁和悲观主义的孟什维克。他的革命的浪漫主义吸引了斯大林。
斯大林同志热爱和尊敬高尔基,他直爽地和严厉地指出高尔基在一九一七年所犯的错误,斯大林警告高尔基要反对离开革命的正确道路的危险,指出高尔基与“新生活”杂志的“惊惶万状的神经衰弱者们”接近的危险,因为他们是可能使作家离开无产阶级革命任务的。高尔基注意地听取了这个批评,回到了十月革命的道路和自己的党的道路。列宁和斯大林对高尔基的错误的批评,给了作家难以估计的思想上的帮助,帮助他摆脱了敌对思想的暂时影响,挽救了天才的艺术家,并巩固了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
斯大林在一九三○年一月十七日给高尔基的信中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问题,关于青年等问题的解释,使作家深刻地和正确地明白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义,并把它真实地反映在戏剧“索莫夫和其他”的艺术形象中。
一九三一年,斯大林同志在高尔基那里听了他朗诵一八九二年在格鲁吉亚创作的童话“少女和死神”。高尔基希望听到约·维·斯大林关于这个早期作品的评论,在这个作品中,反映出高尔基的革命浪漫主义的乐观思想。斯大林同志关于这个童话曾写道:“这个比歌德的‘浮士德’(爱战胜死)更为有力。”斯大林看到了早期高尔基的哲学思想,它较歌德的“浮士德”的哲学优越得多。斯大林曾强调指出,高尔基给世界文学带来了生活的新的哲学理解,反映出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与歌德的悲观的调子相对立(高尔基写道:“这种绝望情绪在歌德的‘浮士德’中不是没有的”),高尔基的创作有着勇敢的、乐观的声调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高尔基的浪漫主义思想,挺身反对充满悲观主义、不相信人的力量和人的未来的反动的庸俗文学,他以为争取光辉未来的理想的英勇斗争哲学来对抗这些思想和情绪。
高尔基兴奋地、愉快地看到解放了群众的创造力的苏维埃制度的伟大成就。这种创造力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实现了为他所天才地制订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
高尔基在“论文化”一文中曾指出,苏联人民在斯大林同志的领导下,在不到二十年的时期内创建了多么多的东西:“这一切说明苏联人民的才干、他们的劳动英雄主义,这说明在我国劳动已成为一种艺术,这说明由列宁的学说和党、由约瑟夫·斯大林的无尽藏的、增长着的精力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无产阶级,正在创造新文化和劳动人类的新历史”。更早一些(一九三一年),高尔基在给马格尼托制造厂的工人们的信中指出了:斯大林向苏联人民提出来的巨大任务,是“世界上任何时候任何人和任何一个民族都未曾提出过的。”在这个时期,赞美人类理智、赞美被解放了的劳动的主题,赞美苏联人对社会制度和大自然本身的改造,赞美人类创造伟大的和绝妙的事物的才能的主题,在高尔基的创作中加强起来。高尔基在自己的一些演说中以全力来宣传斯大林关于思想和改造力量、关于群众创造性的活动的学说。高尔基在斯大林——列宁学说的伟大继承人——的身上,看见“伟大理论家的敏锐智慧”和“真正革命家的”直觉。高尔基认为斯大林是“列宁的精力再生的一个人”。苏联人的强有力的思想、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可能性,在高尔基的创作中都确立起来。高尔基的论文“论新人”就是约·维·斯大林在第一次斯塔哈诺夫工作者会议上的演说的反应。他的这篇论文歌颂了“群众才能的火焰般的爆发,劳动的巨大成就所唤起的爆发,劳动文化的意义和劳动的力量。”永远是高尔基的作品特点的人类劳动的美化,在苏维埃时代达到了全盛繁荣。
高尔基因劳动在苏联成为需要、快乐、光荣和忠勇的事情而感到骄傲。
斯大林同志对高尔基和全苏联文学的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帮助,特别表现在解决苏联艺术和文学的新艺术方法——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方法方面。这个任务的完成,完全是伟大的斯大林所领导和指导的。高尔基在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和发言中,把他的思想美妙地发展了。
高尔基是反对法西斯主义和“黄鬼城”——美帝国主义——的战士。他在斯大林同志的影响下成为一个帝国主义反动派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揭露者。高尔基在他的一篇政论中,揭穿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野兽本质时,指出苏维埃国家和人民的伟大力量及人民领袖的英明。高尔基在一九三五年写道:“我们已是具有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同时已不是赤手空拳的了。我们的武器不仅握在聪慧的、卓越的红军手中,它还在英明的、拯救全世界的列宁、斯大林的学说中。”
高尔基相信,帝国主义强盗对苏联的任何军事进攻,都会导致他们不可避免的溃败。他写道:“敌人是注定要灭亡的,他对血的猛烈渴求愈是疯狂和卑鄙,他就灭亡得愈快。”
高尔基教育苏联作家要以最负责的精神对待艺术家的作品,赞美苏联人对斯大林同志的深爱。高尔基向苏联作家说过:“我们是在乌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天才所照耀的国家中说话,约瑟夫·斯大林的钢铁般的意志在这儿不知疲倦地工作着。这就是我们在工作中和在世界面前的全部发言中所应该牢记在心的。”关于高尔基对斯大林的爱,作家尼古林在他的回忆录中有鲜明的和意味深长的叙述: “高尔基会爱人们并且是以忠诚的和温柔的爱情来爱他们。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高尔基正是以这种深刻的和温柔的爱情爱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他激动地说着这个名字,激动地和确信地谈到斯大林为国家、为人民所做的工作。斯大林谈了许多关于文学的任务,高尔基一边听着他,一边以愉快的、光辉的眼光看着我们,好像是让我们和他一同来为这些公正的和异常动人的话感到快乐。应该看出,斯大林是多么尊敬、温柔和温暖地看着高尔基——苏联文学家中的第一人。”
创作斯大林同志的文学上的肖像,以他描绘天才的列宁的形象的那种热爱来描绘领袖的形象,是高尔基朝夕想望和珍爱的梦想。还在一九三四年,高尔基曾向伊凡诺夫说过:“应该写关于斯大林的事。关于一个在智力上使我们惊奇的人是很难写的,但是艺术家没有权利说:‘我感到惊奇,因此不能着手描绘这个肖像。’崇敬和颂扬是自然而然的,而艺术家也是自然而然的。艺术家应该拿起笔来写。”高尔基没有来得及创造最亲爱的领袖和朋友的艺术肖像。但是他关于斯大林的话,给我们揭示出那些最深刻的感情和思想——当作家想到同时代中这位最伟大的人时,他的心中所充满的感情和思想。在高尔基个人的档案中,存有关于斯大林同志的生活和活动的材料。高尔基收集了许多材料,做了准备工作,创造性地思考了未来著作的结构和内容。作家在他所收集的关于亲爱的领袖的材料中所做的许多札记,就证明了这一点。
斯大林的计划和意图的宏大,使高尔基感到异常惊奇。他赞扬斯大林所完成的功绩和改造我们巨大国家的生活的劳动的伟大。领袖的精力和他不屈不挠的意志是巨大的。高尔基谈到斯大林同志的无穷尽的、时时增长着的精力,并认为他是具有强有力的组织力的人,高尔基还谈到斯大林的不知疲倦的工作。
斯大林同志的形象,在高尔基的论文“社会主义的真理”中描绘得最完全。这篇论文是作家逝世前两年所写的。在这篇论文中,高尔基曾这样指出斯大林同志的特点:“约瑟夫·斯大林最深刻地领会了自己的导师和同志的精力和勇敢,十年来无愧地代替他担任党的领袖这一最困难的职位。斯大林的意义在世界上不断地、愈来愈快地增长着。他比所有其余的人都更深刻地了解:只有为列宁所发现和鼓舞的真正的和纯粹的无产阶级的精力,才是真正的和坚定不移的革命创造性的精力。伟大的理论家的卓越组织意志和深湛的头脑,有才干的主人的勇敢,真正革命家的直觉——他会细致地分析人们的复杂品质,培养其中优秀的品质,无情地与那些阻碍其发展到最高点的东西做斗争。人们把他放在列宁的地位。苏联的无产阶级因为有像斯大林这样的领袖而感到幸福……”。
高尔基曾着重指出他对斯大林事业的信赖。高尔基教导苏联人把伟大的斯大林看作列宁的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高尔基谈到这个做为忠实的舵手的党的领袖时说,他“出色地克服了脱离正确方针的偏向,并很快地制止住党的船只的指挥者的各种‘昏眩’”。
高尔基是重视不朽的斯大林的那种对人民敌人的无情和他的锐敏的政治警惕性的:“列宁的中央委员会的英明的、锐敏的领导,是以真正不愧为工农群众热爱的人为首的。”斯大林与普通人的巩固联系、他对一个人的敏感的观察,对普通人的智慧和经验的崇敬——他的这一个特点也没有能逃过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锐敏的和善于观察的眼睛。高尔基在一九三四年曾写道:在苏联,“每个正直的工人和集体农民都可能直接与他的领袖有同志般的来往。世界上任何时候,任何一个为历史所称赞为‘人民领袖’的人,都没有谈过、也都不敢和不能这样谈到工人的力量:‘我们教导你们,同时我们也向你们学习’。约瑟夫·斯大林说过这句话,这是巨大的、空前未有的、真正革命的真理。这个真理就是创造名叫斯塔哈诺夫的创造性运动的那个使人惊奇的爆发的力量。”
高尔基没有离开过党以及党的领袖列宁和斯大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奴仆们是明白作为争取共产主义的战士的高尔基的思想、艺术和政治意义的重要性,他们通过自己的代理人杀害了我们时代的伟大作家。苏联人永远满怀热爱地想起高尔基。在伟大卫国战争的严峻的日子里,斯大林同志在给苏联武装力量的命令中曾引用了高尔基的话:“你们要记住伟大的俄国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话:‘如果敌人不投降,就消灭它。’”高尔基完成了自己的光荣战斗道路,他是一个反对共产主义一切敌人的艺术家和战士,他是全世界劳动人民最好的和最友善的朋友,是伟大斯大林的战友。高尔基的生活和创作,鼓舞着苏联作家和全世界的进步作家去完成伟大斯大林——全体进步人类的最好的朋友和父亲——的遗训。(君强、刘竞合译)(附图片)
斯大林和高尔基


第3版()
专栏:报纸工作述评

一九五二年东北日报在基本建设报道中怎样反映实际的
随着东北工业恢复阶段在基本上的结束,和有重点的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开始,自一九五二年三月起,东北日报即把基本建设作为工业报道的重点。东北日报对一九五二年基本建设的报道,在结合实际和反映实际方面作得较好。这主要表现在:推广先进经验的报道比较集中,加强责任制的报道比较迅速和明确。
报道的集中是加强报纸的鼓动性、指导性的形式之一。东北日报在去年施工阶段中,就曾抓住推广先进经验这一决定环节,组织了集中连续的报道,对实际工作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东北日报从去年四月十六日到十二月底,先后发表有关先进经验的新闻、通讯、言论、经验介绍、人物介绍、领导机关的指示决定共达一百一十余篇,约占全部基本建设报道的四分之一。东北日报在报道这些先进经验时,又集中地宣传了几项关键性的先进经验,如土木建筑方面的苏长有砌砖法、土木建筑施工管理上的分段平行流水作业法、混凝土浇灌方面的真空作业法、混凝土浇灌流水作业法、安装工程上的“预装配”、安装流水作业法、新式矿井建设中的竖井平行作业法、地质勘探方面的马文志快速钻探法等。对这些先进经验采用集中的宣传方法,不仅显示了报纸深刻的目的性,而且使实际工作者有所遵循,而不致眼花撩乱。东北日报在报道这些先进经验时,始终贯串了学习苏联的思想。在竖井平行作业法、混凝土真空作业法、马文志快速钻探法、“预装配”的报道中,东北日报曾明确地提出必须学习苏联,从干部到工人要造成学习苏联的风气,坚决反对保守思想,反对落后陈旧的技术观点,这就为推广先进经验扫除了思想障碍。
报道集中的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时间必须迅速,目的必须明确。特别是对于基本建设的报道,由于基本建设工作具有特定的阶段性和复杂性,因而报纸的报道更应适合于这一特性,及时地指明其进程,以及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东北日报在这一方面,以加强责任制的报道作得较好。去年六月东北各工程普遍开工后,由于干部缺乏管理基本建设的经验,各种必要的制度没有及时建立和健全起来,技术人员的负责精神很差,政治工作薄弱,各处汇集来的建筑工人思想上很混乱等等原因,工地普遍发生无人负责和不负责任的现象,致使工程进度迟缓、工程质量低劣、先进经验不能推广。当原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作出关于扭转这种混乱局面的决定后,东北日报不仅迅速地组织了这一报道,连续地揭发和批评了一些典型的无人负责和不负责任的现象;并且明确地指出:必须发动群众作好这一工作。为此,东北日报还及时地介绍了发动群众的经验,以及在运动后期所出现的新气象。这就使报道迅速明确地反映了客观运动的情况和问题。该报编辑部在总结加强责任制报道中也指出,要作好基本建设的报道,就必须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和预见性。这个报道从六月二十一日起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使群众开始认识到:无人负责和不负责任是当前的“奇灾大祸”。
东北日报一九五二年基本建设的报道,虽在反映实际方面作得比较集中、迅速和明确,但在指导实际方面,还有作得不够的地方。该报在工作总结中就曾指出,一九五二年对于先进经验的报道,虽然注意了苏长有砌砖法、王孙慈分段平行流水作业法的创造性的发展,但对于同类的先进经验却缺乏综合、提炼和必要的组织。如对鞍山钢铁公司的搅拌工厂、阜新的连续浇灌、水电公司的真空作业和阜新的新式养生法等,就没有综合为一整套的混凝土浇灌的先进经验。同时对推广金属结构、安装工程、矿井建设、地质钻探和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宣传,也很不够。其次,该报在总结中还指出:有些加强责任制的报道,多停留在现象的揭发上,而没能从思想上进行深刻的批判。因而在解决问题上还不是很深很透。第三,该报并着重检查了对基本建设基本政策宣传得很不够的缺点。总结中指出说,因为没有深刻地具体宣传、解释党对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就使得宣传不能完全深入人心,不能动员全党、全体人民都来关心和支援基本建设。该报在去年三月二十日发表了“必须把国营工业的领导重心转到基本建设方面”的社论后,对于把基本建设放在经济建设首要地位的几个根本思想,如重工业第一、以最快速度进行建设、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标准,以及为什么和如何贯彻把基本建设提到首要地位等等,都没有结合各种报道,反复加以阐述和说明。产生这一缺点的原因,是在报道思想上没有明确认识到指导运动和宣传政策是应该并且能够结合进行的。东北日报一九五二年基本建设报道的总结,对今年基本建设准备工作的报道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该报不仅继续发扬了去年报道中的优点,并有意识地逐渐克服着过去的缺点。
基本建设对于报纸工作者说来同样是一项新的工作。因此,对基本建设的报道还需要大家今后努力摸索经验积累经验。东北日报一九五二年基本建设报道中的经验和教训,是值得各地报纸参考的。


第3版()
专栏:

一对天天吵架的婆媳变成了相亲相爱的母女
热河省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春节前,承德县第四区上板城村出了件喜事:军属张大娘和儿媳王桂荣分居三年又合伙了。村里人都来道喜,都称赞婚姻法好,把两家的困难都解决了。
张大娘受了一辈子苦,过日子非常仔细,一天很少闲着。就是脑筋很旧,封建思想很浓厚,对儿媳妇非常不好。她常说:“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当媳妇的就得听公婆、丈夫的话,我当媳妇就是那样。”因此,她不管有事没事,总要在王桂荣身上找点岔子,闹得鸡飞狗跳,一家子不得安宁。
王桂荣今年二十五岁了。干活勤劳,下地顶个小伙子。可是张大娘总看不惯她那种“毛手毛脚”的样子。比方烧火吧,张大娘当媳妇时是瞧着“火洞眼”一根一根把柴往火里填,王桂荣却是一把一把往灶里塞。张大娘扫地从来是一下一下地压着笤帚扫,王桂荣却常常是“唰唰”几下子扫完就做别的去了。张大娘看到王桂荣这样做就生气,起先是骂,后来就动手打起来了。她俩天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起先街坊四邻还去劝解劝解,后来日子一长,大家也不大管了。桂荣的丈夫看到这样,也干着急没个办法。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桂荣的丈夫和妹妹闹着玩,把筷子弄得掉到地上,王桂荣没有拾起来,张大娘就恼了,拿起火筷子就打桂荣,把脸都打出血了。桂荣再也受不下去,就跟丈夫商量好,和婆婆分了家。
分家不久,抗美援朝运动开始了。桂荣的丈夫参加了志愿军,走后不多日子,桂荣又生了一个男孩。土地虽说有村里给包耕,但是家里的事情都要自己来做,又要照顾两个孩子,一天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她想跟婆婆重新合伙,可是怕再受气,因此经常发愁。
张大娘自从分居以后,领着女儿过日子,家里家外的事也都得自己做。农忙的时候,天不亮就得下地,天黑了才回来。一天累得腰酸腿疼,回家还得自己做饭吃。有时地里活忙了,雇不到短工,就得让女儿从学校里请假回来帮助干。女儿怕耽误学习,急得又哭又闹。于是,张大娘不由得就想起媳妇来了。前些日子听了干部宣传婚姻法以后,想起过去那样对待媳妇实在不应该,自己是人,媳妇也是人,自己劳动,媳妇也劳动,为什么时常打骂媳妇?她越想越后悔,觉得对不起媳妇。她有心想叫媳妇回来,又有点不好意思开口,怕媳妇不愿意。事情就这样搁下去。
桂荣的丈夫参军后,每次来信都鼓励桂荣要好好生产、学习,还劝她和婆婆合伙,团结生产,解决家里的困难。桂荣在村干部的帮助教育下,觉悟一天一天提高,迫切要求参加生产。她常想:军属是光荣的,但是我们婆媳分居另住,自己不能参加生产,土地就得全靠乡亲们包耕;要是合伙了,婆婆带着孩子,自己好好生产,还能参加学习,这样对大家都好。矛盾了好久,最后她还是下定决心用实际行动来争取婆婆转变。一九五二年冬天,桂荣见婆婆还没做上棉衣,就主动地对婆婆说:“妈,我给你做棉袄吧!”张大娘好多日子没听见媳妇叫她一声妈,乍一听心里可乐了。连忙说道:“行呵!你有活你先做吧!”桂荣看见婆婆有点意思,就每天过来缝棉衣,婆婆也常到媳妇屋里去。吃饭也在一块了。过了半个多月,张大娘觉得这样不明不白地合伙,总有些不带劲,想让媳妇正式回来。凑巧没几天,省里贯彻婚姻法工作组到了上板城村。张大娘和桂荣听了婚姻法的宣传后,知道家庭应该和睦团结,婆媳应该互敬互爱,正式合伙的心意也更切了。村里人听说,都非常高兴,劝她们赶快合伙。
今年一月十九日晚上,张大娘家开了个合伙会,村上干部和工作组同志都参加了。会上,张大娘检讨说:“过去都怪我老脑筋,那样对待媳妇太不应该,往后我一定要像对待我亲女儿一样疼爱媳妇。”桂荣也说:“今后我要好好侍奉婆婆,对婆婆像对亲妈一样。”她们自动订了家庭公约和生产计划。张大娘保证不再给媳妇气受,在家好好料理家务,带孩子,让媳妇好好生产,好好学习;桂荣保证尊重婆婆的意见,好好生产,努力学习,跟丈夫比进步。张大娘的女儿也说:“我在学校里要努力学习,回家有空就帮助妈妈、嫂嫂干活。”
今年过春节,张大娘家比那年都热闹。张大娘淘了二斗米做饽饽,还碾了六升麦子,又把桂荣和别人伙养的一口肥猪杀了。扫房,扫院子,糊窗户,一家人都很忙,也都很高兴。年三十晚上,张大娘屋子正中端端正正地挂着一张毛主席的像片,像片上端衬着一朵大红花。桂荣站在毛主席像前,感激地说:“多亏您老人家领导咱穷人翻了身,分了房子分了地,又叫咱家庭也重新和好起来。”张大娘接着说:“咱们永辈子感激毛主席,要不是他老人家派人来宣传婚姻法,咱们那能过这团圆年呀!”又对姑娘说:“桂珍,你给你哥哥写封信,叫他好好干,不要惦记家里。”这天晚上,一家人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高兴。张大娘和桂荣忙着包饺子,桂珍在屋子唱唱跳跳,两个孩子在炕上玩着。张大娘说:“这样快活的年三十晚上,咱家从来也没有过。”
正月初一清早,村干部和少年儿童队就敲锣打鼓的来给军属拜年了。村干部说:“我们一来给你们拜年,二来给你们道喜。你们分居三年又合伙了,是咱村的大喜事呀!”张大娘抱着孙子笑咪咪地说:“大家同喜呀!”


第3版()
专栏:文化生活简评

给观众演出更多、更好的短剧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四个独幕剧:“麦收之前”、“夫妻之间”、“喜事”、“赵小兰”,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这是剧院工作同志,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等,在去年经过文艺整风学习后,下厂下乡,体验生活,改造思想,进行创作的具体成绩之一。在工厂和农村中,他们曾帮助工人、农民搞宣传鼓动工作,帮助他们编排了十几个短剧。“夫妻之间”和“喜事”就是这些短剧中的两个,是下厂小组创作的。
“麦收之前”反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里先进的和落后的两种思想的斗争。先进的农民不仅看到目前合作社的好处,而且看到了社会主义的远景。但是个别的社员还有狭隘自私的思想,只看到自己的利益。事实终于表明:只有服从集体的利益,个人的利益才有保证。喂马更倌刘竞全表现了新农村劳动人民的新的思想面貌,刘老汉这样的无私,这样的热情反而换来李大嫂的猜忌和误会;刘老汉虽然气愤,但在听说河水出槽、李大嫂的地被淹时,仍然拆了自家的木板前去堵水。事后李大嫂惭愧地向他道歉时,刘老汉说:“凭良心说,我早就忘了!”这样的爽朗性格,这样的气概,给观众留下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夫妻之间”是一个很受观众欢迎的节目,它描写一个在生产和学习上都很积极,都能称得起是模范的工人,偏偏由于看不起自己的老婆而搞不好家庭关系。他只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从来感觉不到老婆的进步。直到看见老婆参加了生产小组,又认识了许多字,又被选为街道卫生模范时,他才认识到了自己的封建思想。剧作者通过这个工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开会,缝衣,做饭,来表现出残存在他身上的轻视妇女的封建的男权思想。随后剧本又用事实来批判了这种思想。这种思想残余是普遍存在着的,从剧场里的观众反应来看,会使人感觉到有不少人是被打中了要害的。“喜事”描写一个纱厂女工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而犹豫退缩,要求调动工作,后来受到她车间团支部书记的说服教育才解决了问题。“赵小兰”表现了农村中新女性对父母包办的旧婚姻制度的不屈服的斗争。剧本内容比较丰富。向旧的买卖婚姻进行斗争而得到胜利的幸福与牺牲在旧的婚姻制度之下的妇女的痛苦,媒婆的罪恶和代表残余封建势力的落后人物的顽固,都鲜明地表现出来了。在演出中,导演和演员采用了闹剧的排演方法来演这个剧,个别反面人物在若干表演上采用了我们民族古典戏曲中丑角的表演方法。这样的演法在我们的新的话剧舞台上还是新颖的尝试,然而对观众说来却是熟悉的,观众用愉快和欢笑接受了“赵小兰”给予的教育。这样的表演可能会多少冲淡了现实生活中斗争的尖锐程度,但是对剧中反面人物的不留情面的讽刺和适度的夸张,应用在这一剧上还是合适的。
尽管剧本和演出还有缺点,但应该说,这次的演出是应该重视的。目前可供上演的话剧剧本的数量不多,剧作家写得太少,对于一些小型的戏、独幕剧的写作更重视不够。剧团、演员与导演也常常菲薄独幕剧,对于独幕剧的排演常常不打在主要的业务之内。在人民生活逐渐提高的现在,广大人民对文化与艺术的要求如此迫切,我们的剧院和剧作家就有责任鞭策自己,既要创作和上演多幕剧,也不应轻视小戏和独幕剧,以改变目前剧院缺乏话剧上演节目的现象。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此次组织大部工作人员深入群众生活,提高思想,发挥大家的创造力,积极为群众创作和演出比较好的剧本,这种努力是值得欢迎和鼓励的。


第3版()
专栏:

千万华侨的欢呼
陈嘉庚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于一月十三日第二十次会议上通过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七条第十款的规定,决议于一九五三年召开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的乡、县、省(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在此基础上接着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将制定宪法,批准国家五年建设计划纲要和选举新的中央人民政府。”
这个历史性的伟大决定,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做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在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周恩来副主席代表中共中央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提出了这个建议。为了巩固人民政权,实行国家民主制度,适应国家大规模建设的要求,中央人民政府做出这个决定,是很必要、很适时、很正确的。这件事又一次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守法守信。
这个决定,立即取得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热烈欢呼和拥护。这种情况已在报纸上反应出来。海外千余万华侨在这次普选中和国内人民一样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毫无疑义,其欢呼与拥护的热情不会减于国内人民。
我从国外华侨历来对国内有关选举事件的反应情况来看,很明白,这次普选事件会在华侨中引起怎样热烈的心情。民国初年,国内有所谓国会,而华侨并没有议员。孙中山先生遗嘱中有“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一语,较早时候,他在“建国大纲”中明定了革命方略的步骤,由军政、训政、而入于宪政,华侨很希望国民党政府早日实行中山先生的遗训,结束“训政”,实行宪政。因此对于召开国民会议或国民大会,时时寄予很大的注意,而国民党反动政府,竟一延再延,至一九三六年才公布宪法草案,颁布国民大会组织法与选举法,而这个宪法草案,国民大会组织法和选举法的精神与内容也是违背华侨的愿望的;至于所谓华侨国大代表的“选举”,则由少数国民党人包办进行。到了“芦沟桥事变”爆发,所谓国民大会就流产了。蒋介石匪帮在他灭亡的前夕,扮演了一幕伪国大选伪总统的丑剧,国外华侨以蒋之无耻,多不屑加以注意。因此,那些到南京充当伪代表的,都由国民党反动政府指派,和广大华侨是没有关系的。这次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使人民进一步做国家的主人,达到真正的民主,完全符合中国人民的要求,同时实现华侨数十年来的愿望。
国外侨胞,数十年来梦想一个富强的祖国,一个实现真正民主政治的祖国,现在,在毛主席领导下,梦想成为现实了,我们的国家在短短三年中获得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伟大成就,并将在这胜利基础上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完全懂得,这种成就和决策是怎样来的,具有怎样宝贵的意义!
我相信国外一千一百万侨胞都热烈拥护这个决定,并相信他们为珍视祖国所给予的神圣的权利,必能以适当方式和方法,慎重地选举其代表。(新华社)


第3版()
专栏:文化简讯

文化简讯
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科学技术人员加紧学习俄文
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的科学技术人员去年十二月以来,先后开展了一个学习俄文的突击运动,现已转入经常学习。中国科学院的学习俄文运动是吸取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俄文的经验,并在科学技术人员思想改造运动后要求学习苏联先进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研究所极大部分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都热情地参加了学习。北京区、上海区和东北区各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突击,一般都能记得一千二、三百生字,现在都已能慢慢地阅读专业俄文书籍。为了巩固学习成果并不断提高,科学院规定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今后可以每天在工作时间内抽出一小时学习俄文。
山东省医学院师生积极学习苏联先进医学经验
山东省医学院的全体师生,为了悼念斯大林同志,正更加积极地学习苏联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该院的教授们,最近学习和座谈了巴甫洛夫学说、苏联高等医学教育等先进经验。该院并正式成立了巴甫洛夫学会,计划在这一学期中,以巴甫洛夫学说作为教学人员的业务学习重点。山东省医学院的教授们在近几年来,由于初步学习了苏联的先进医学,已体验到学习苏联先进医学的重要性。该院今年举办的俄文专业书籍阅读速成班,参加的人极为踊跃。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期,共一百多人。该院并已订购了大批俄文版的医学书籍。学生们都决心以苏联的先进医务工作者为榜样,加紧进行学习。
新疆举办维吾尔文电报业务受到人民欢迎
新疆省已有三十三个县城举办维吾尔文电报业务,受到了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的热烈欢迎。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占全省人口总数百分之八十以上,他们多年来一直不能够用本民族的文字传递电报。一九五一年四月新疆省人民政府邮电管理局便创办了维吾尔文电报业务,从迪化、伊犁两市向全省逐渐推广,并陆续培养出一百多名熟悉维吾尔文电报业务的少数民族干部,逐步地提高技术。根据一九五二年九月的统计,在一年零五个月内全省共收发维吾尔文电报达一百万零一千八百多字,比同时间内的汉文电报(军政电除外)还多百分之六点六。有些地方,维吾尔族的农民也高兴地到邮电管理局去拍发电报了。
武汉地质学校开学
武汉地质学校已在十日开学。该校是根据中南区中等工业技术学校调整方案,以原武汉工业学校为基础,与广西省柳州工业学校矿冶科和广西省第六工业学校一部分合并而成。现有学生四百多人,分矿山地质、地质勘探两科,下期将增设测量科。武汉地质学校学生修业期限为两年,今后将经常保持三千学生,以便逐年增强地质工作的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