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国营农场发挥了先进作用
增产了粮食,又降低了成本
安徽省凤阳县农场今年播种的四百二十多亩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平均每亩比去年增产三成以上。全场实际总收入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四十五左右,生产成本比去年减少百分之二十以上。凤阳县农场的土地是全县最不好的土地。三年来,经过农场职工的努力,农场的产量已高于当地农民,但是,农场的生产成本太高。今年农场在经营管理上作了很多改进,终于逐步降低了成本。今年,全场行政管理人员从原来的七个减少到四个;同时实行了定员定额、分区负责、超产奖励的制度,使工人劳动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以上。全场各种作物都经过深耕细作,比去年多用一千七百多个工。由于养猪积肥、挖塘泥、沤绿肥等,购买商品肥料的费用便大大减少。今年小麦每亩收了一百七十多斤,比去年增产九成,超过当地农民今年产量的两倍。现在,凤阳县农场已真正开始成为全县农业生产的旗帜。今年秋种时,许多五六十里以外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都派代表来农场参观小麦密植,并向农场调换良种。
能向国家上缴利润一亿多元
热河省喀喇沁旗平庄农场今年进一步改进了耕作技术,改善了经营管理,基本上做到了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高产量。平庄农场今年由于用新式农具耕种,选用了优良品种,实行密植,合理施肥等,使农作物的产量比去年实产量增加了百分之七十四点三。平庄农场建立了专责制,干部中有财务、技术、经营管理、保管等专责分工,并作到了相互配合。土地划分为五个作业区,工人分五个组,每组负责耕种三年。这些专责制都加强了职工的责任心,使职工树立了长期建设和主人翁思想。如第四组工人主动把多年来地里的树根子、草盘子、荒界子都挖掉,种上了庄稼。负责干部亲自到地里指导技术、掌握作业时间,检查工作数量和质量,会计、保管、车夫、羊倌都各负自己的责任,使农场减少了浪费,消灭了无人负责现象。平庄农场因为有常年、季节和临时计划,克服了生产上的盲目性,使大家心中有数,场里并按各组生产进度,适当调配劳动力,避免了窝工和耽误生产现象。该场特别重视各种作物的成本计算,由此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由于经营管理改善,该场开支中,只在上半年就节省了一亿零二百三十七万元,今年能给国家上缴利润一亿一千多万元。此外,该场在什二脑等六个村进行了示范推广工作,在选种、施肥等技术上,都对农民有很大帮助。
帮助农民逐渐提高产量
上海县浦东杜行区农场,是一个小型国营农场。它成立以来不到两年,就在附近农民中建立了威信。农场成立后,农场工作人员除了向农民宣传农场的性质和作用外,还特别注意把农场每一个生产措施都向农民宣传,两年来农场曾举办了两次棉农积极分子训练班。农场和竹岗、张行等五村二十五个互助组订立的劳动合约,一方面解决了互助组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和农场临时雇工的问题,另
一方面也由此建立了农场的技术推广网。斜桥村村长兼互助组长王伯生过去对种改良棉缺乏经验,产量不高,自到农场做临时工以后,在农场里边做边学,回到互助组里就传授给其他的人,也仿照农场这样做。农场去年种改良棉,十分注意合理施肥、整枝、摘心和防治虫害,每亩平均产量一百八十五斤,超过当地农民棉田产量百分之四十。由于农场起了示范作用,今年农场附近农村种改良棉的田都显著增加,只杜行、水月、滨浦等三乡,即种改良棉一万一千多亩,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在技术上,农场附近农民也都积极向农场学习。今年农场每亩棉花收了二百三十多斤,附近水月乡农民的改良棉田,平均每亩也产了一百六十斤左右。农民看了农场棉花的产量一直比自己的高,自己的棉花在农场指导下产量也逐渐提高,都说:“农场究竟是国家办的,办法新,人材多,今后还要好好向农场学习,跟农场走!”
扭转了山地群众的思想
山西省阳曲县农场蔡村支场的地是坡度很大的山坡地。这里土质瘠薄,群众过去觉得这样的地产量小,都不愿意种。今年农场在这里把山地起高垫低,修了梯田,种了麦子、糜子、谷子、豆类和山药,栽植了好品种的苹果树,又播种苜蓿草一百六十九亩。该场职工从春天建场起,就注意发挥集体劳动的作用,合理运用劳畜力,实行整修土地、精耕细耙、保墒的工作;为了不增加生产成本,职工合力刨草皮黑土和塄土作肥料,保证了土地不缺肥;另外,并注意选优良品种,适时下种,实行了适当密植和除虫。结果,该场获得了丰收,每亩庄稼平均产量一百二十六斤,超过当地群众产量百分之四十四强。农场增产的事实,大大扭转了当地农民弃地不种的思想,并为改进耕作技术树立了榜样。农民邢哲云看到农场在山地上也能多打粮的事实后说:“今年农场在山地打的粮,也比咱们山下的地打得多,现在我可知道了,不讲技术,老一套的耕作法可吃不开了,明年得跟农场学习。”史会只说:“我那十一亩山地年年打不了几颗粮食,早就不想种了,今年看见农场的麦子打了一百多斤,我又舍不得不种了。”在栽果树上,农场也讲求了技术,栽的苹果树九百多株,大部分都成活了。群众由此也扭转了这里山地不能栽果树的思想,纷纷要求农场明年帮助他们栽苹果树。 (刘稼生)
和群众互教互学
陕西省宜川县示范繁殖农场,今年秋田平均每亩产量四百五十斤,高出当地一般产量百分之三十三,有六亩丰产谷子每亩产量达五百斤,有五亩八分玉米每亩产量达九百斤。重视职工教育,和群众密切联系,是该场在生产上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该场工人,原来都是当地的农民。今年场子一成立,场的领导方面,就给他们讲解农场的性质和国营农场在国家农业建设上的作用。该场根据农业季节、场内具体工作和工人思想,每晚都坚持对职工进行政治或文化、技术教育。例如在夏季生产紧张时,就组织工人学习志愿军在前线英勇作战的故事,以鼓舞工人情绪,争取早日完成夏收计划。在耕作过程中,场内就领导工人学习密植、定苗、玉米隔行去雄杂交等先进技术。这样,工人在生产中大大提高了生产热情和工作效率。该场并和农业技术指导站人员,共同邀请当地生产能手、劳动模范和互助组长代表,组织了技术研究小组,交流场内外耕作经验。在今年种冬麦时,研究小组专门组织场内职工向群众摇耧能手学习了摇耧技术,同时,又把场内小麦条播密植、药剂拌种等经验教给群众。像这样的经验交流,该场在今年共已组织了四次。


第2版()
专栏:

宁河新一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写信给鞍钢工人
你们在生产方面的胜利鼓舞着我们前进鞍山钢铁公司炼铁厂全体职工同志们:
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你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建设方面创造的新成绩,本月四日你们又提前二十七天半全面完成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第一年的生产计划,你们的成绩对我们全体社员有很大的鼓舞作用,大家都愿意向你们学习。
我们全社九十六户,今年种了一千七百四十亩水稻,得到大丰收,总共打了一百二十二万一千八百五十斤稻谷。学习了总路线以后,我们全社开了一个会,讨论卖粮食的问题,大家都认识到:共产党领导咱组织起来,才多打了粮食,咱合作社一定要带头把粮食卖给国家。国家有了粮食,才能供给城市和工矿区的需要。社员武永琨说:“现在我们正向社会主义前进,国家需要修建很多的工厂;只有工厂多了,工业发展了,才能给农民制造大批的农业机器和拖拉机。为了支援国家工业建设,咱们就必须把剩余的粮食全部卖给国家。”何锡光说:“工人在工厂里劳动把产品供应国家,咱们田间劳动的产品也应该卖给国家,只有这样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最后大家一致同意除去缴公粮、留下明年种籽和自吃的外,把余下的一百零一万斤稻谷全部卖给国家。现在我们不光自己卖了全部余粮,还带动了周围的互助组和单干户卖给国家十六万斤稻谷。卖粮的钱,我们除了换回很多生产用具和日用品,又将剩余的两亿零七十五万元全部存入国家银行,好让国家周转建设资金。
目前我们正开展冬季积肥运动和学习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争取明年做到产量高,成本低,增产更多的粮食,更好地支援工业建设,支援你们。
职工同志们:我们今年在农业生产战线上所得到的成绩,除了党和政府的帮助和领导之外,你们在工业生产上的许多新成就也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我们相信你们在进行五年计划第二年的生产中,一定会创造出比今年更大的成绩,鼓舞我们朝着农业集体化的目标前进。
祝你们生产永远前进!身体永远健康!
河北宁河县新一村农业生产合作社
全体社员


第2版()
专栏:

重工业部基本建设工程进展迅速
目前已有八项重点工程竣工并投入生产
中央重工业部基本建设工程进展迅速。根据全部二百一十三个建设单位的月报统计,到十一月底,建筑安装工程已累计完成全年计划的百分之九十一点三三。以各建设单位完成情况分类,有四十三个建设单位完成或提前完成了全年计划,有六十六个单位完成全年计划百分之九十以上,已完成全年计划在百分之八十至九十之间的共有五十一个单位,三类合计占全部的四分之三以上。重工业部十一月份建筑安装工程月进度为全年计划的百分之十二点九,如能按此速度进展,该部今年基本建设计划可全部完成,估计有部分工程将超额完成全年计划。
重工业部今年二十五项重点工程完成计划情况都比较好,目前已竣工并投入生产的有鞍钢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第二座自动化炼铁炉、龙烟铁矿两座炼铁炉、马鞍山铁厂六座炼铁炉、沈阳冶炼厂铜电解车间、东北第八水泥厂、云南锡业公司大屯选矿厂等八项;山东五○一厂正在试车,部直属的东北工学院今年工程已全部完工。此外,已完成全年计划百分之九十以上者有八项,其余除有两项完成计划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外,都已完成百分之八十以上。预计到年底,各项重点工程大都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计划。


第2版()
专栏:

鞍钢自动化薄板轧制厂工程进展迅速
我国第一座自动化鞍钢薄板轧制厂工程从今年六月正式开工以来,土建工程月月都超额完成了计划,到十一月二十七日止,已提前一个月零三天超额完成了今年全年的工程计划,质量也都合乎设计要求。在安装工程方面,主要的机械已经安装完了。工业管道的安装工作,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现在,从总的情况来看,高有二十多公尺、面积九千五百多平方公尺的厂房工程已基本竣工,屋内已进行了粉刷,周围大墙也砌好了,窗上安上了通亮的玻璃,油漆的大门也安上了。整个厂地,从南至北,从东到西,布满了一排排整齐的新机器。
工地全体职工,为了使我国第一座自动化薄板轧制厂早日投入生产,正紧张地进行冬季施工。
(赵玉愚)


第2版()
专栏:

各族农民和牧民热烈支援公路建设
各地修建公路中,都得到公路沿线各族农民和牧民的热烈支持和援助。
康藏公路在修建时,沿线各地的藏民组织了上万头牦牛,把大批的物资送到工地。在运输中,藏民像爱护自己的东西一样爱护国家的物资。麻袋破了,他们就用自带的针线缝好。下雨落雪天,他们用自己的氆氇盖在物资上面。拉多宗(县)的喜饶生根完成了自己的运输任务后,又带着一千二百头牦牛越界到其他宗去运输。昌都地区各宗藏族人民更踊跃组织“藏族民工大队”,成百成千的藏民参加了修路。参加拉萨到太昭段筑路的藏民也都发挥了他们的劳动热情,使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许多从未使用过铁锹、钢镐的藏民,很快就学会了筑路技术,有一个小组创造了每日每人挑土五公方的新纪录,并出现了许多模范人物。在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境内修建驿道时,九龙县的彝民,自动参加修路。理塘县藏族民工为了赶早修好驿道,用牛粪烤化路面的冰冻,在一个月里,铺好路面二百多里。许多藏族妇女还自动为筑路员工磨?粑、烧茶。青藏公路沿线的藏民对修建公路表示极大的欢迎,他们自动为筑路的职工收集牦牛粪作燃料用,还组织了一支两千头牦牛的运输队。黄河木便桥在施工时,藏民们每天早上,从二十多里外的地方背来新鲜的牛奶和酥油给工人们吃,青海省整修同(仁)循(化)公路时,有五百多藏民参加,他们还开展了红旗竞赛。修筑兰郎公路临夏到西仓段的时候,有一千五百多名各族农民和牧民参加了修路工作,他们还创造了适合于陡坡运土的“土质推拉耙”、担运石块的
“铁丝土箕”,可以两用的“混合式铣镐”等工具,这些工具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为国家节省了不少财富。甘南藏族自治区各地各族农民和牧民为了早日把公路修好,组织了百辆大车,日以继夜地向工地运送修建桥梁的木材。他们还经常从数十里外的地方把新鲜的菜蔬、水果运到工地,以公平的价格卖给修路工人。贵州省的威(宁)水(城)公路位于高寒山区,但参加筑路的彝族、苗族农民,情绪始终饱满。民工刘昭全在严冬里,带头下到结有薄冰的水中,抢修涵洞。在惠(水)罗(甸)公路修筑中,布依、苗族等各族民工,还展开了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运动,创造和推广了木板推车、木棍滑板运石、铁犁铲土等先进工作方法。仅惠罗、威水、锦(屏)榕(江)等路统计,苗、彝、布依、回等族的农民就作了一百一十四万二千二百零六个工日。罗甸县干田坳、板庚等地的少数民族农民,还自动组织了二百人的筑路队,由农民协会委员、组长,领去参加筑路。沿线各区乡未参加筑路的少数民族农民,也自动抽空打草鞋、编土箕,支援修路。修筑成阿(成都至阿坝)公路的汶
(川)理(县)段时,有六千多农民参加了筑路工作。谢溪沟的农民还组织牲口到威州给工程队运粮。桃坪、枕头寨羌族农民也组织慰问队带着锦旗、核桃和香烟到工地去慰问。湘西苗族自治区农民在兴修公路时,还整修了原有的公路,并组织了养路小组。一年来,全区整修公路路面有七万八千多平方公尺,新建和整修桥梁及涵洞共六十六座。由于农民养路小组的建立,各公路经常保持坚固平坦的路基。


第2版()
专栏:

天津自行车厂劳动模范阎春洪
报告全厂提前完成国家任务的情况编辑同志:
人民日报在十月十八日登出了我写给上海和沈阳自行车厂职工的信后,我和我们厂接连收到北京、上海、重庆、甘肃等地很多同志来信。他们有的要求介绍关于自动冲模的经验,有的对我们的生产成绩表示祝贺,有的对我们的增产节约竞赛表示关怀。天津市第一劳动人民文化宫又请我去向天津各厂的技术工人同志作报告,并将我们改造的冲床模具搬去展览。所有这些,都使我们更加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成为策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力量。
按照国家的年度计划,我们全厂今年的生产任务,已经提前一个月零十七天在十一月十三日胜利完成。按照我厂订的增产节约计划,十月份超额完成任务百分之四点一五,十一月份超额完成百分之四点四。在增产节约战线上,我们还要用更大的努力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我在增产节约计划中提出,保证在第四季度内的劳动竞赛中把四件冲模改制成自动冲模,把一个冲床安上自动送料的滑道。到十二月十一日,这些模具的新图样已经全部绘出,只等制造车间制作后便可投入生产。在计划之外,我们又研究了改造轮盘冲模的工作。自行车的轮盘上的四十八个“牙齿”,过去需要冲床动作四十八次才能冲完,很费时间;如果操作不好,就要造成牙齿间距不匀、大小不一的废品。如轮盘冲模改制成功后,冲牙的工序一次便可以完成,产品规格也能得到保证;因为冲模的效率提高了,也就可以给国家节省一大笔增添设备的投资,据最低限度估计,明年,起码可以少添两台冲床设备,这就节省了国家九千二百万元的资金。轮盘冲模的图样在十月份已经绘制成功,我们完全有把握让新的轮盘冲模和我们一道迎接一九五四年的新任务。
原计划规定:缩短九种零件的占用量,到年底为国家节约五亿七千九百万元;利用废料作小零件,为国家节约八千七百万元。经过大伙研究,我们把十六种零件的占用量都缩短了,仅在十一月份即为国家节约了七亿一千三百万元。我们利用废料制作了八种零件,到十二月底能为国家节约一亿零五百八十二万多元。
有好多事情是很难预料得到的。十月初,我厂的“三朝元老”(工人们给车链铆合机起的名字)忽然又“害起了重病”。这样一来,车链班每天生产总是不能完成任务。车链生产赶不上,自行车就安装不起来,别的部门生产得再多,也不过只是一些零件。于是,我厂的党总支书记赵顺理同志找我去谈话,指出这是我厂能否完成增产节约计划的关键,决定派我到车链班去负责解决这个问题。我虽然对车链铆合机不熟悉,但是为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了给人民生产更多的飞鸽牌自行车,我毫不退缩地担负了这个任务。我和车链班班长郭恩祥、副班长张连发、工具车间主任王万炳等同志把机床拆卸开来,擦了又擦,洗了又洗,才发现它的“病根”是推送板上的孔眼已被磨得七齿八牙的,运送链条的滑道也都被啃得坑坑凹凹,不能均匀准确地为冲头服务。经过制造车间、工具车间和修理车间的同志们一天半晚的紧张劳动,我们为它制造并安装了新的推送板和新的滑道,彻底修好了这部机床。十月十七日起,车链班的生产记录就不断上升,从日产超额百分之九点八一直到超额百分之六十九。这样,十月后半月的生产,补偿了上半月的亏空,保证了全厂十月份增产任务的超额完成。
十一月二十六日,我们全厂职工听了我们厂党总支书记关于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传达报告,接着厂里又召开了各种各样的座谈会。总路线像灯塔一样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也照亮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我们懂得了我们工人阶级每一分钟的劳动,都是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出力,我们的劲头也就更足了。我们除了要争取更多地超额完成今年的增产节约计划、积极作好明年的生产准备工作外,我们又根据车间徒工多的特点,决定把培养技术人材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现在我们车间已经向党总支提出了保证,要在六个月以内把我们车间的四十四个徒工培养到三等技工的技术水平。我们的办法是:建立班里的机器负责制(也是厂里十一、十二两月份的中心工作之一),给徒工们熟悉机器构造和机器性能创造基本条件,我们还以班为单位订立包教包学的师徒合同,在三个月内要求所有徒工先学会模具安装的操作方法;车间还规定了一星期四次的车前实习(即老师傅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在机床旁给徒工讲解操作法)和一星期一次的上理论课的制度。老师傅孙国章、刘芬等同志劲头真大,每天都提前到车间来,热情地把自己所懂得的技术教给徒工们。徒工们的学习热情更高。他们说:“努力学习就是为实现国家总路线而努力。”嘿!小伙子们真棒!当他们懂得了某一项操作方法后,他们的动作可着实利洒,在某些冲床安装工作中,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成绩。
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少缺点。人民日报曾经给我们转来了一些读者对飞鸽牌自行车的意见:有的认为车把容易开焊,有的说电镀得不够漂亮。为了更好地改进工作,我们把这些来信在厂内公开展览,并召开了技工、技术人员座谈会,找出产生这些缺点的原因。现在我们已经改进了车把焊接工作的操作方法,在焊的时候烧透、拔匀、拔光,不再加锉,这样就能保证焊口牢固了。至于电镀问题,我们派到上海学习先进经验的同志已经回来,镀镍、镀铬的操作问题已经比以前改进很多,今后还将继续提高电镀质量。
天津自行车厂第二车间副主任
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 阎春洪


第2版()
专栏:

康藏、宜塘等公路通车后
沿线人民的经济生活日益繁荣
康藏、宜塘、惠罗等公路通车后,大大促进了边远地区和内地的物资交流,繁荣了边远地区人民的经济生活。
昌都是西康西部的经济中心,内地和西藏间的贸易都在这里进行,它周围的地区每年出产六百万磅左右的羊毛和大宗药材、兽皮等土特产,但解放前因交通不便,这些土产都运不出来,而藏民需要的茶和布又运不进去。康藏公路通车后,昌都以北的人民,马上就把积存了多年的八、九万磅羊毛运到昌都,国营贸易公司的十万包茶叶和绸子、哈达等也沿着公路源源不断地运去。贸易公司还组织了十个贸易组到农牧区,通过合作社,把大量生活日用品送到农牧民手里。
四川宜塘公路宜(宾)筠(连)段于今年七月通车后,把过去销不出去的宜宾的纸、茶叶,高县的粮食,筠连的桐油、大麻、棓子、蚕丝等统统运了出去,本地人民需要的百货、食盐等也都能由外地运来,并且运费很低,以前使用人力运输每吨货需一百二十余万元的运费,现在仅需二十六万八千八百元。
贵州罗甸县过去交通闭塞,该县盛产的桐油、青麻、牛皮、棉花、木材及蔬菜、水果要靠人背或兽驮,才能运到贵阳等地去。当地人民需要的食盐、布匹和日用百货又少又贵。惠水到罗甸的公路通车后,立刻就运来了大批的食盐和百货,以前销不掉的桐油、青麻和木材也能大量运出,最近罗甸和惠水的食盐价格,因运费减少已开始降低了。新建的思(南)铜(仁)路把乌江和川黔公路连接起来后,贵州江口一带过去无法运出的大批粮食现都运了出去。
内蒙古自治区,解放前没有一条正式公路,一切运输都靠骆驼。解放后,开始筑路,到现在已有二五九三公里公路通车。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对内蒙与内地的物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锡察盟运输公司于一九五二年六月一日成立后已将锡林浩特(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所在地)积压了数年的八十多万斤羊毛运了出来,并运入了大批的工业品。国营贸易公司和合作社为了满足当地人民的需要,还深入到各个牧业区收购畜产品,供应工业品。解放前,外地商人带着少量的砖茶、香烟、布匹到牧业区去,就可向牧民换取大量的羊毛、羊皮,从中获取暴利。但现在牧民可按合理的价格将畜产品卖给国营贸易公司和合作社,买回物美价廉的工业品。过去许多牧民穿不上布衣,他们一向用老羊皮遮身,而现在他们都能穿上质料很好的棉衣或配有布面的羊皮袄,许多妇女都围上了丝质的头巾。


第2版()
专栏:

铁道部东北设计分局技术人员
掀起合理化建议热潮
铁道部设计局东北设计分局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总路线学习开始后,工作热情普遍提高。路基科赵天合、王凤金说:“学习总路线后,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我们要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保证设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使国家尽早过渡到社会主义。”全分局掀起了合理化建议的热潮,把工作推进一步,并给国家节省了不少财富。如给水科徐承广老工程师提出简化计水耗水量办法,充实了苏联的旋转计算法,使计算更简化和正确。房建科陈邦耀工程师建议取消某线一座木涵,节省了工程费六千四百多万元。大型科邢笑初工程师的柏氏流量图表计算法,简化了繁杂的计算方法,缩短了工作时间。 (黄显亚)


第2版()
专栏:

这个农场受到农民的赞扬
本报记者 张荣安
我国广大农村的小农经济,不仅在经营方式上是极其分散的,而且在生产技术上也是十分落后的。当我们国家对这种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实行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时,随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农业技术的改造工作也在相应地逐步发展着。我国数以千计的国营农场,在对农业技术改造和提高的进程中,起着积极的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我所介绍的山东省文登县农场就是其中的一个。
提到国营农场,人们总会联想到在广阔的土地上,冒着青烟的大拖拉机翻滚着肥沃的黄土;夏天,一眼看不到头的黄色麦浪;秋天的庄稼像碧绿的海洋。文登县农场可不是这样,他们靠近山东半岛东部的海岸,山峦起伏,河流交错,根本没有大块平地。他们只种着九十二亩半分散的小块土地。他们还缺乏现代化农场起码的设备,使用着五匹牲口,一具新式步犁,一架七百倍的显微镜;去年以前,农场的工作人员还住在文登县高村镇的土地庙里。农场的干部大多数缺少农业科学知识和农场工作的经验,除了场长张华农是在一九四三年就参加了农场工作外,大部分干部是陆续从地方党政工作部门调来的。但是,他们就在现有的人力和设备的基础上作好了农场本身的生产,用高额的产量,显示出他们经营管理和先进技术的优越性,把广大农民的注意力吸引在自己的周围。请听听农民对他们的评论吧!只要提到文登县农场,当地农民总是这样说:“连草都不长的地,在农场手里能长好庄稼;这班人马不含糊,人家真给咱庄稼人办了大事啦!”
为什么农民会这样赞扬文登县农场呢?这只要看看他们历年的生产记录,并和农场附近农民的产量作个对比就知道了。以去年为例:农场的玉米每亩平均五百七十斤,农民最高产量是四百八十斤;农场的旱稻每亩平均四百七十三斤,农民一亩二百八十七斤;农场的萝卜每亩平均八千三百五十斤,农民一亩一千九百斤;农场的花生米每亩平均二百三十六斤,农民一亩一百五十五斤。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农场的土地很坏,大部分是黏土质,土块硬得像石块一样。农民们说:“这伙人真是种庄稼能手,连坏地也变成了丰产田。”因为农场庄稼种得好,农民都愿意向他们学习。高村镇农民周世聪今年春天要到威海市去,动身前他父亲问他:“今年春玉米怎么种?”周世聪说:“你勤到农场看着,人家怎么种,你就怎么种。”今年秋天,农场的小麦提前下种了,周围的农民也都跟着早下种。
农民赞扬文登县农场还不只因为这一点,更重要的是这个农场在推广农业技术方面,善于依靠群众,就地取材,从当地农村的实际条件出发,周到地给农民打算,不断用事实来克服农民的保守思想,使农民自觉自愿地接受新技术,从而多打了粮食,得到农民对他们的信任。
高村镇是文登县的一个大集镇,四通八达,很热闹,周围数十里的农民都来这里赶集,来赶集的人又都要到农场看一看。人们一来看看农场的庄稼长得怎么样,又有了什么新办法儿没有;二来和张场长商量商量自己种庄稼的事,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他来解答。我在农场时就碰到很多这样的场合。
一个秋天的黄昏,在农场办公室里,我正和张华农场长谈话,凤台顶村的农民毕庶增老汉来了。他一进门就说:“好几天不见咱场长啦!在家里纳闷儿。”
“我的麦子还没有下种,找你拿拿主意。”毕老汉和张场长说。
“你打算怎么种?”张场长问。
“去年我种四亩小麦,今年打算种五亩,你看行不?”毕老汉说完后等待着张场长的回答。
“你准备了多少肥料?”
“我今年不打算使硬肥(即饼肥),只使四十车绿肥,准备明年多使硫酸錏作追肥。”
张场长没有回答,只摇了摇头。
毕老汉见张场长没有回答,就又解释下去:
“我在报上看到五龙嘴军属田树英今年小麦丰产的消息,人家光用圈肥、绿肥,一亩地就平均收了五百零八斤小麦,我不使硬肥是向人家学的。”说完他端详着张场长的表情。
停了一会儿,张场长才说:
“我看你劳动力差,肥料也不足,多种怕要减产。”
“你瞧瞧!”——毕老汉回过头来向我说——“我们的场长就是会给钉子碰,可是他越给碰我就越想来找他。”
张场长又继续说:
“我知道,今年你的麦地大部分是改茬地,怕明年小麦会晚熟,籽粒不成实;你使的肥料缺少磷素,小麦容易倒伏,最好每亩小麦再使十五斤到二十斤过磷酸钙。至于报上登的那个消息,我知道写的不完全,田树英不光上圈肥和绿肥,还上了一百六十斤饼肥,四十五斤化学肥料。”说着他把笔记本摊开送给毕老汉看。
毕老汉戴上老花镜仔细把笔记本看了一阵才点了点头说:“唔!这就清亮啦!”
毕老汉急着要走了,他的老伴儿害病,还要赶回去服侍老伴儿!
毕老汉刚出了门,张场长又赶上去拍着他的肩膀说:“过磷酸钙可不能多使,太多,吸收不了;我们农场去年一亩小麦使了四十多斤,每亩只多收了五斤小麦,不合算啊!”
“早听说啦!”
毕老汉头也没回就急急忙忙地走了。
第二天晚上,我又去找张华农场长,姜副场长迎上来笑着说:“张场长对毕老汉种麦子不放心,刚才又到凤台顶去啦!”
此后,我发现张华农场长差不多每天晚上都要到村里去。
我每次和文登县农民谈到文登县农场时,人们总是爱谈一九四六年这一年。这年夏天,农场靠近大道边的一块地里,种着优良品种扁穗小麦。长得多好啊!穗头大、籽粒密,秆子短而粗壮,虽然麦穗压得沉甸甸地,但没有一株倒伏。来参观的农民那一个不羡慕、不惊奇!他们抚摩着麦穗爱不释手,又把麦粒搓下来一粒一粒地数,每穗麦粒有六十粒到一百粒,比他们自己种的红突头小麦的籽粒数目多一倍到两倍。
这年农场小麦每亩比农民多收一百零八斤。
为什么农民这样爱扁穗小麦呢?为什么事情已经过了好几年人们谈论起来还是那末津津有味呢?这是有原因的。原来作为文登县主要农作物的小麦,解放前(一九三六年前)产量极低,每亩只能收六十多斤,收一百二十斤就顶塌天啦!农民除了给地主交租和给反动政府纳税外,简直剩不下多少。就在这一年,农场把自己收下来的扁穗小麦分给全县二十二个劳动模范去种。来年,这些劳动模范的小麦都丰收了,每亩比一般农民多收六十多斤。农民们抢着和劳动模范换种。到现在,全县已经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农户和百分之九十的麦地种这种小麦。
自从文登县农场推广优良品种扁穗小麦以来,并帮助农民消灭了小麦腥黑穗病害,改善了耕作技术,合理使用肥料,在农民组织起来积极生产的基础上,文登县小麦产量是逐年上升的。到去年,全县小麦平均每亩产量是一百九十多斤,文登县成了华东区的小麦丰产县。农民多打了粮食生活也改善了。老农民毕庶增把他亲身经历的生活划成三个不同的历史时代:抗日战争以前是少吃少穿,碰到灾荒年头,人们到十里地以外剥树皮吃;抗日战争时期是有吃有穿,碰到灾荒年头抗日民主政府贷款贷粮;打败蒋介石土地回家,农民响应毛主席号召组织起来,农场推广技术,是年年富裕,碰到歉收人们不但不到十里地以外剥树皮吃,连家门口的萝卜叶也没人吃了。
文登县农场对农民还有另一件大功绩,也是农民永远不能忘记的。这就是经过农场几年的努力,消灭了蔓延全县的小麦腥黑穗病害。消灭小麦腥黑穗病害的意义和推广优良品种扁穗小麦比较起来是同等重要的。农民们很清楚的记忆着先前他们遭受小麦腥黑穗病害的惨景,是多末可怕啊!像瘟疫一样,传染到谁的地里谁就该倒楣。文登县第三区三侯家村农民侯贵兴种着一块小麦,受害的就有一半,夏天收下麦子连工本钱都不够。粮食不够吃,合家老小成天吵架,老婆骂他是“丧门”(即败家子的意思),侯贵兴自己也认为走了“倒运”,走头无路准备到东北去逃荒。
人们都记得,一个穿着一身旧灰制服的人——张华农,背着县卫生院的显微镜(那时他们自己还没有显微镜),风里雨里到处奔跑,给农民讲解小麦腥黑穗病的传染途径,教会他们防治的办法。张华农为这事可费了大劲啦!在他没有找到防治小麦腥黑穗病的办法以前,脑子想得都疼起来了。他翻阅书籍,到处访问老农,这种办法终于在一个普通农民那里找到了。事情是这样的,小台村农民张树乾,在一九三六年种过一块小麦,因为蚂蚱把四周围的麦苗吃掉了,补种时没有粪了,他就没上粪把麦子种到地里。来年麦子成熟了,补种的小麦没有
一株患腥黑穗病,先种的小麦患腥黑穗病还很严重。这件事一时轰动了全村,农民们明白了,原来小麦腥黑穗病的根子在粪里。以前,这村农民都是把麦种和粪拌在一起下种,这以后就先撒粪后播种,使粪和麦种隔离,从此这村小麦腥黑穗病就绝迹了。但那时是国民党统治的黑暗时代,农民这种宝贵的经验就被埋没了,尽管这村早已消灭了小麦腥黑穗病,别村还是传染的很厉害。张华农学得这种办法后,就在农场作粪种隔离播种小麦的示范。好热闹哪!农民听说农场有了防治小麦腥黑穗病害的办法,都来参观,中共文登县委书记也来到农场对参观的人进行宣传。农场又派人到各村给农民宣传。有的农民一时还不相信,认为小麦得了腥黑穗病是因为人不走时气,农场就帮助他们用这种办法种一块小麦,并且是包种包收。农场并动员全县劳动模范和互助组先采用这种办法。这样农民才慢慢地相信了。
文登县农场由于推广优良品种扁穗小麦和防治小麦腥黑穗病的办法,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三年,至少使全县农民增产小麦六亿八千五百多万斤。
谈到文登县农场,就不能不谈张华农场长。他为群众服务的精神特别好,群众要他办的事,他真卖力气。像在一九四四年,他为了在山地推广打井,开发水源,帮助农民战胜旱灾,曾在严寒的冬天,冒着大雪和打井工人在一起给农民一连打了十一眼井,他自己在井底下进行淘井、砌井等强力劳动作业,从此学会了打井技术,并教会农民打井。他的工作作风很好,群众遇事找他,有请必到,一到就和农民在一起劳动。有些农民说:“张场长真是手捉着手帮助咱种庄稼哩!”他的学习精神也很好,谈起农业科学知识来,谁都看不出他是个农民出身的干部。他很谦虚,对于文登农场已得的成绩,一点也不自满。他正在策划着农场的未来。
他曾满怀信心对我说:“你不要看我们这里是山地,也许将来用不上大拖拉机,可是这里种树有条件;我们要引导农民把这辽阔的山野建设成美丽的果园。”的确,当我离开农场的时候,他们正计划着在一九五四年培育果苗的良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