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河北省行唐县农村支部的经常教育工作
李杏村、张海波
一、行唐县农村支部经常教育工作是怎样开展起来的
河北省行唐县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具有很长久的历史。远在一九二九年就开始建立了党的组织,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便普遍地建立了农村党的支部。至今为止,全县已有六个区委、八十四个乡总支部、三百二十一个分支部、九千六百六十个党员,党员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强(全县人口共二十三万多)。党的这些组织建立后,就没有忽略过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党员的工作,但在很长的时期内,党处于战争的环境中,党的教育工作由于各种客观上的困难便不可能系统地、经常地进行。党的系统的、经常的农村支部教育工作在一九四九年四月开始试办,而在一九五一年才在全县普遍建立的。数年以来,党通过经常的支部教育工作,不间断地向全县农村党员和非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农村支部的经常教育工作本身,也以一种较为完整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固定下来了。
但是,对于经常的支部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意义,并不是一开始就为全县党的组织和党员所明确认识的。农村支部的经常教育工作的建立和坚持,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全国解放和土地改革完成以后,环境安定了,广大农民又分得了土地。于是,在恢复与发展农村生产的事业中,有些农村党员,就错误地认为“革命成功、不需前进”,有的党员竟“躺倒”不干工作了;另一部分党员虽仍积极工作,但强迫命令的作风相当严重。因此,使党在农村的工作遭到困难。一九四九年和一九五○年秋季的公粮任务布置下去之后,由于党员和支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很长时间不能完成。这是在战争期间所不曾有过的,却竟在和平环境中、农民生活业已提高的情况下发生了。这件事,首先引起了领导方面的严重注意。因此于一九四九年冬季到一九五○年春季,在河北省委和定县地委的直接指导之下,开始了以社会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干部训练工作。这种训练分两种:一种是由县委主办的对党员干部的集中训练(简称“集训”),这次训练了一千五百零七个党员干部;一种是由区委主办的对党员的普遍训练(简称“普训”),这次训练了农村的大部分党员。经过这次的突击性的训练,广大的党员群众在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谓“革命成功、不需前进”的思想得到了初步的克服,有些已经“躺倒”不干工作的党员又起来工作了,农村工作也有了若干起色。
然而,问题是不会这样轻易得到解决的。上述的突击性的训练过去不久,又大体恢复了原状。由于党和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多方面的领导和帮助,农民在生产上得到了从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日益增长了,农村的“埋头生产、不问政治”的倾向,也跟着日益发展了。这种倾向显然不能不反映到党内来,因而原有的“革命成功、不需前进”的思想又有了新的抬头。同时,因为突击训练着重于从正面进行社会主义前途的教育,对强迫命令作风未能予以有力的批判,所以在一九五○年内这种作风就没有得到克服。为此,一九五○年冬季到一九五一年春季的训练工作,便以联系群众的教育为主要内容,集中训练了一百四十四个支部的一千○七十个党员。这次训练同样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然而,一九四九年冬季到一九五○年春季训练后的情况,在一九五○年冬季到一九五一年春季训练以后,又在不同程度上重复地发生了。
这时候,行唐县的同志们已经可以更清楚地觉察到党员思想变化的一种规律,那就是:经过一段突击性的训练之后,党员思想提高了一步,农村工作也有一个时期的活跃,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大致恢复原状了。这个情况教育了当地党的组织和做负责工作的党员,使他们逐步体会到:教育农村党员的工作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作。我们的农村党员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战士,但是他们恰恰生活在小农经济的海洋中,不仅由于他们自己过着农民的生活,因而具有农民的思想;而且由于四周围的农民的思想灰尘,每时每刻都向他们扑来,使他们不断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因此,教育党员的工作仅仅依靠于突击性的训练已经完全不够了,而必须用经常教育的方法不间断地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克服农民思想及各种非工人阶级的思想影响;并且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党员的觉悟,才不会使突击性的教育成果,由于种种原因而逐渐消失。
行唐的经常的支部教育工作的发展,也恰恰说明县、区党的组织的这一认识过程。一九四九年四月初,仅在二区和六区试办经常的支部教育工作;那时,县委还仅是一般地认识这一工作的必要性,还没有实际的亲切的体验。一九五○年农村发生的新状况,使县区党的组织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因而工作也有了若干发展,到了一九五一年春天后,这一工作的严重意义,已经为大多数干部所确认,所以就在全县普遍展开了。而在一九五一年以后,行唐县委就一直依据省委、地委的指示,按照突击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党员进行了深入的教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就是党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政策、社会主义的基本知识和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
一九五一年冬季至一九五二年春季,县委集训了七十个支部一千三百九十六名党员,这次集训的内容主要是讲解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而一九五二年是全县互助合作运动大发展的一年,党的经常的支部教育工作,也就紧密地配合着这一中心工作进行。年初,在实行互助合作方针的面前最先碰到的难题,就是有些支部不领导互助合作运动,党员不参加互助组。原因是他们只知道参加互助组是“为了解决劳畜力的困难”。所以,他们普遍认为“不缺人力、畜力,参加互助组是自找麻烦。”抓住这个思想症结所在,行唐县委首先依据高岗同志“克服资产阶级思想对党的侵蚀,反对党内的右倾思想”的报告,继而采用河北省委宣传部所编“农业生产互助合作教材”,进行了系统的教育。这一教育,一直到年底整党工作开始才结束。经过近一年来的教育,大部分党员明确地认识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两条道路和互助合作的性质,就很少再出现组织起来是“自找麻烦”的论调了。据一九五二年底的统计,全县共有六千七百四十三名党员,分别带动群众参加了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支部不领导互助合作运动的,在全县说来是极少数了。党员的觉悟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说:“过去只知道组织起来是为了多干活,解决劳畜力的困难,那知是给社会主义搭桥梁!”又说:“参加党课学习,了解了政策,思想通了,也有了办法。”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党员都认识了剥削的可耻,已觉悟到“咱们党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自己是党员还剥削人,多丢人!”而放弃了剥削,按照党所指示的道路组织起来了。
在一九五二年冬季至一九五三年春季,农村的主要工作是整党,在整党的乡村中普遍地进行了党员标准的教育。但这一时期内因为县、区党的组织集中全力进行整党,所以少数村庄的经常支部教育工作,就不免受到一些影响。一九五三年春季,县、区党的组织及时地注意了这种情况,并用了很大的力量加以整顿。整顿后,就又很快地转入常态了。这时期(至本年八月)的主要教育内容还是党对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政策,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的精神,纠正了部分乡村在互助合作运动中曾经发生过的盲目冒进倾向,和以后在纠正盲目冒进时又发生的放任自流倾向。
以上就是四年多来行唐县农村支部的经常教育工作发展的一个轮廓。从此,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一工作的必要性和严重意义。它的效果也是很大的。虽然,要仔细地指出它的具体效果并不容易,正如行唐县委书记陈永义同志所说:“我们当然不能把农村工作的成绩都说成支部教育的效果,但是不论什么时候都离不开它,不论什么工作都跟它有关系。”这是完全正确的。这就是说,经常的支部教育工作不仅可以巩固训练的既得成果,而且它的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多方面地、不间断地向农村党员和非党积极分子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及社会主义思想,逐步提高党员和非党积极分子的社会主义的觉悟,增强他们的党性,并不断地克服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的影响和农民小生产者的思想,从而从思想上纯洁和巩固党的组织,推动党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保证党在农村的互助合作方针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实现。行唐县是河北省的较先进的县份之一,农村的各种工作均有显著的成绩。至目前为止,全县组织起来的农户已占全体农户的百分之六十七,农业生产合作社共六十五个(其中未批准的十七个),农业生产也有很大的发展。所有这些,都是与农村支部的经常教育工作的开展分不开的。
二、开展农村支部经常教育工作的几个关键问题
要把农村支部的经常教育工作开展起来,必须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即教员、传授站和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这几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工作是无法开展的。那么,行唐是怎样解决这几个关键问题的呢?
(一)教员:我们所面对的农村是分散的,村与村的距离相当远,平地有两三里,山地五六里甚至有十几里的。因此,对分散在各村的党员和非党积极分子进行经常的教育,就必须有较多的教员;但是,这些教员从那里来呢?农村党员文化政治水平都很低,能够独立地担负教员的工作的非常之少,而县区党员干部数量又不多。所以,在行唐,教员分两种:一种是由县区干部中的党员担任的教员,叫兼职支部教员;一种是由文化政治水平较高的农村支部中的党员担任的教员,叫农村支部教员(从今年五月份起,支部教员已由支部教育委员担任,为了叙述方便起见,仍用原名)。
兼职支部教员是目前进行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行唐的兼职支部教员经过多次的整顿,至目前为止,共有一百四十六人(其中多数是区级党员干部)。兼职教员一开始建立,就碰到两个问题:一、一部分党员干部,认为当教员是额外负担。例如有的说:“多头多绪,谁给任务也得干。”“多一个篮子多一个系。”有的说:“你说上课重要,我看工作更重要。”二、一部分党员干部愿意担任,并认为担任支部教员很光荣,但怕讲不好。为此,行唐县、区党委采取了通过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打通思想的办法,扭转了这个局面。一区区委在这方面做得较好。他们推广了高庆福的经验,以此教育了全区兼职支部教员。高庆福是个副区长,专管互助合作工作,原来很不愿意担任支部教员。他在今年一月份给高家庄上课,发现该村在去年春季成立的三个互助组,到秋天垮了一个最好的常年组。他到村里一了解,原来是党员高老德(组长)好占便宜:互助不齐工。高庆福在给支部讲课时,结合这个实例,批判了个别党员的自私自利思想,反复讲了自愿互利的原则,指出共产党员在互助组里应坚持这个原则,不应占别人的便宜;并领导大家作了讨论,使党员们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事后高老德觉着自己办错了事,清理了所欠工数,还向高庆福作了检讨,那个组又成立起来了。这次讲课,使高庆福认识到:“上课顶事”;因而由消极到积极、由组织服从到思想上自觉了。区委抓住这个典型事例,在全体教员会议上,由高庆福报告了他转变的经过,用事实教育了大家。此后,其他兼职教员,便逐渐积极起来,坚持上课制度了。其次,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学会联系实际,区委又发动大家研究了区武装部干部张振国同志上课前先调查了解党员思想情况的方法。张振国去年春季给坟台支部上课,先调查了该村组织起来的情况,发现他们已经组织起来的十二个互助组全是假的。支委会向他汇报党员思想情况时都承认这一点。张振国在讲课时,批判了这种假报告的错误思想和作风,着重讲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两条道路,以及应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互助组,并领导大家联系个人思想作了检查。这次教育,党员们都觉得收获很大,懂得了道理,都酝酿着要组织互助组(事后区委又作了具体的组织工作,现在该村共有七个互助组,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这次研究,全体教员都认识到,在自己所负责上课的支部里,不光是临时找支部委员简单的汇报思想情况,而且还要了解那里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才能在讲课时真正做到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两个典型经验的推广,使兼职教员工作深入了一步。县、区党委都是在不断地总结和推广了这样的经验,解决了教员思想问题,学会了联系实际的方法,才把这支力量充分地使用起来的。加之县区党委亲自帮助备课,不断表扬模范教员,批评不负责任的教员,今春又进行了全县评奖。所有这些,都是推动兼职教员工作的良好方法。正是因为采用了这些方法,所以目前行唐县的兼职支部教员,已经成为一支坚持经常教育工作的基本力量了。
农村的支部教员的任务是传授兼职支部教员的授课内容和辅导学习者的学习。这些教员的文化、政治水平都不算高,其中少数是高小程度,多数是初小程度,还有极少数仅粗通文字。又因为他们不断地被提拔为区、乡干部,不断要有新的补充。所以,除了向他们进行传授外,积极培养他们和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就成为党委的经常的工作。为此,行唐县委采用了不断训练的办法。一九五二年一月和七月份,县委根据定县地委宣传部所编的“站长业务手册”,两次共训练了支部教员(包括传授站站长)六百五十二人,着重在提高业务能力,解决怕听课的党员看不起自己的怯懦思想。今年二月份,为给讲授婚姻法做准备,又训练了支部教员一百八十六人,主要是进行贯彻婚姻法的教育。此外,在去年八月份,县委为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协同一区区委,组织了一次教员的教学观摩。通过观摩,教员自己总结出三点经验:一、要事先了解党员思想情况,并和支部委员共同备课;二、讲课时要多举实际例子,特别是本地方的例子;三、把课文的中心意思反复讲清楚,讲后要领导大家讨论,并负责解答疑难问题。县委接着在全县推广了这个方法,并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二)传授制度:有了兼职支部教员和农村支部教员,还不能完全解决上课问题,因为,有些农村支部教员不能独立地准备课程,而必须经过兼职支部教员的传授,行唐县的由兼职支部教员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向农村支部教员传授,再由支部教员回村授课或进行辅导工作的制度,就叫传授制度。他们从一九四九年四月份就在部分地区开始采用这种传授制度,至一九五一年已普及到全县各区各村。每五个至七个村在一起传授,这就叫传授站,全县三百二十一个支部,当时分属于五十三个站。每站配备站长一人副站长一人至两人,兼职教员除了自己直接给支部上课外,在一般情况下,向站长、教员每月传授两次,站长、教员给党员上课,农闲季节每月三次,农忙季节每月两次。今年五月份划乡后,把五十三个站改为八十四个站(一乡一站,一乡辖三至四个村。)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新提拔起来的站长和支部教员(划乡后大部分老站长和支部教员被提拔为乡干部)的业务能力,大部分主要课程,由区委和兼职教员直接讲授,站长和支部教员只讲次要课,并负责组织领导党员讨论,给缺课党员补课。授课的方法,除极少数乡因为村庄集中,条件好,坚持上大课外,绝大部分乡则采用了只乡总支所在村的全体党员和非党积极分子于授课日参加听课,其他各村在三里地以内的,全体支部委员和小组长参加,三里地以外的只支部副书记和支部教员参加,回去第二天向全体党员和非党积极分子(包括团员)授课。授课时间都在晚上,讲课和讨论各约占一小时。目前全县坚持课后讨论、请假、点名、测验、补课等制度的有一百二十三个支部,到课人数平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有一百四十四个支部对各种制度坚持得不够经常,到课人数达到百分之五十到七十;还有五十四个支部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坚持上课。根本不学习的支部是没有的。
几年来的经验说明,这种制度,不仅在实际上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健全的支部教育网,而且站长和支部教员也逐渐锻炼成为一支比较坚强的力量,同时因农村分散所产生的一些困难,大体上都已克服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了教员,有了传授制度,还需要适当安排教学内容和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到底是系统地讲解一种常年用的课本呢?还是就把中心工作当作教育内容呢?这个问题在建立经常支部教育工作的初期是有争论的。几年来,行唐县委在省委、地委的指导下,所采取的方法是:全年有基本教材,如关于组织起来的教育,一九五二年采用河北省委宣传部所编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教材”,一九五三年采用华北人民出版社所编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教材”。但在讲授时,则根据全年工作发展的情况和上级党委的指示,有时把临时发生的重大时事问题和全党一致的中心工作(不是所有的一切中心工作),作为教学内容插进去,如今年一、二月份增加了全年三大任务的内容,三月份增加了反对封建思想残余、贯彻婚姻法的内容,九、十月份增加了民主教育的内容(为普选做准备)。教育内容之所以要这样安排,一方面因为要从提高党员与非党积极分子的根本的政治觉悟着眼,所以必须有带理论性、政策性的基本教育;另一方面是因为要依靠党员去推动各种中心工作,同时不联系中心工作,也无法讲解许多基本的政策问题,所以,不能不联系到中心工作,把中心工作做为临时的教育内容。那么,在教学方法上如何联系实际呢?这里只举他们怎样纠正互助合作运动中的自流倾向一例来加以说明。行唐县的互助合作运动一般是健康的,所以,冒进倾向并不严重;但自从提出纠正冒进倾向以后,那些互助基础较弱的地区,放任自流的倾向就有了一些发展。有些季节性的互助组执行互利方针很差,逐渐形成“闲时垮台,忙时散,不忙不闲互助干。”党员中嫌麻烦的自流论调有些抬头。行唐县委在摸清了全县的各种情况以后,便决定分三种地区进行不同的教育:一、在整党、互助合作的教育进行得比较充分、整社没有发生偏差的地区,着重贯彻社、组内的民主管理,解决党员和非党积极分子中认为事情难办的思想;二、在整社发生偏差的地区,便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的精神,坚定信心,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使党员和非党积极分子正确认识稳步发展的方针;三、在基础薄弱的地区,仍然着重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与互助合作的性质的教育,以克服自流倾向。经过半年多的教育,自流的论调听不见了。八月份,县委根据省、地委的指示,召开了千余人的扩大干部会议,集中地进行了反对放任自流倾向,正确认识中央关于稳步发展互助合作的方针的教育,使基层主要干部、合作社长和互助组长思想上的放任自流倾向,基本上得到了纠正,使互助合作运动又走上了正常发展的道路。经验证明,这样安排教育内容和贯彻联系实际的方法,既坚持了全年的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又推动了中心工作,使党员和非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觉悟,可以随着工作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从而始终在农村的各种工作中起到核心作用。
三、县、区委对支部经常教育工作的领导
经常的支部教育工作要能够建立起来并坚持下去,全赖于县、区委的经常的检查、总结和督促。我们的农村是分散的,农村工作任务又是十分繁重的,每一个中心工作下达之后,各级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及非党积极分子都是异常繁忙,因而经常的支部教育工作就有搁浅的危险;同时,经常的支部教育工作的效果,又是不容易在短时期内看得出来的。所以,干部党员中取消支部教育的论调还是不时出现的,因此,经常克服各种阻碍,不间断地把这一工作向前推进,就是党组织的严重责任。
在建立这一工作的初期,首先遇到的情况是区委宣传委员长期被固定在一个小区里做中心工作或当机动干部使用,县委的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贯彻不下去,区委们认为支部教育工作和中心工作有矛盾,因而,虽然规定了上课日期,却常常被挤掉,利用上课时间布置工作。同时,区委宣传委员对支部教育工作缺乏信心,不主动,不能按期作出计划交党委会讨论。当时,县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采取了如下办法:(一)在每次会议上,一方面用一些经过了教育、提高了党员觉悟、使整个工作转变了的具体事例,说服各区区委相信教育的重大作用;同时检查各区执行县委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的情况,以扭转他们认为支部教育和中心工作相矛盾的错误观点;(二)发动全体宣传委员反复讨论、检查,究竟是区委不重视支部教育工作呢?还是宣传委员不主动?是否用过活的事实向区委首先是区委书记作过宣传,以争取他们重视支部教育工作。经过每次的讨论和检查思想以后,使区委宣传委员明确认识了两个问题:第一,工作上要主动;第二,用事实向区委会首先是区委书记作宣传工作。(三)通报表扬一区、五区区委会能迅速地贯彻县委宣教工作计划,及区委宣传委员杨太、杨佐才在工作上积极主动负责的精神,并号召各区向他们学习;同时,通报批评了二区区委会及书记李文忠不重视宣教工作的偏向,要求他们迅速纠正。就这样,行唐县委大约用了一年多的工夫(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年前半年)才从区委领导思想上扫清了障碍,扭转了忽视这个工作的偏向,奠定了开展农村支部的经常教育工作的基础。
为了坚持和不断提高经常的支部教育工作,县委规定了定期的会议制度和检查、总结、评奖制度。县、区委定期的会议制度有:县委会每月研究一次宣传教育工作(支部教育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每月或两个月召开一次区委宣传委员会议,每两月召开一次兼职教员会议。区委会每月研究一次全区党员思想情况,并召开一次兼职教员会议。通过这些会议,讨论工作计划、指示,党员思想情况,交流经验,布置任务。这些制度是坚持下来了,所以县区党委能经常掌握全县党员的思想情况,并使农村支部的经常教育工作得到不断的提高。
至于总结、检查和奖励方面,也是很经常的。一九五二年进行互助合作教育时,县委曾组织过四次检查(摸底)。第一次发现党员普遍对组织起来缺乏信心,怕吃亏;第二、三次检查发现党员中产生了急躁冒进情绪,已组织起来的互助组很多是形式的;第四次检查,是通过测验了解党员对互助合作政策的认识程度。测验结果说明,大部分党员认识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自愿互利原则和党员应积极参加并领导互助合作运动的道理。部分村庄成绩不好。如四区中王庄测验了十二个党员,只有一个党员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其他只知道是为了解决劳畜力的困难。这四次检查,把组织起来的“底”摸清了,党员思想情况也全部掌握起来。县委把发现的这些思想问题,通过对站长、支部教员的训练并又都贯注到支部教育中去,澄清了党员的一些糊涂思想,推动了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
今年四月份他们根据地委指示,评选了一次模范站长和模范兼职教员。在全县五十三个站八十七名正副站长里面,评出八名模范站长。县区一百零二名兼职支部教员中,共评选出宋国卿等七名模范教员。这次评选工作,县委在二月份就布置下去。各区、村一面酝酿,接着就展开了站与站、村与村、教员与教员之间的友谊竞赛。这次评选,实际上是对支部教育工作的一个全面检查,那些较落后的村庄有了转变,不大负责的站长和教员也积极起来。评选结果给各区村树立了榜样,把支部教育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上述这些制度的坚持,对支部教育工作的经常化起了一定程度的保证作用,对支部教育的质量的提高,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其次,行唐县委认为:党员学习能否搞好的关键,在于各乡、村的支部委员会的核心领导作用。因为,只有支委会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才能经常地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推动党员的学习,而支部教育工作的制度,也只有在支部的领导下,由党员民主讨论才能建立和坚持下去。因此,县委就采取了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的方法,来加强支部的领导。县委会先后在一九五○年三月和一九五一年十二月,总结了南伏流和南贾素两村开展经常化支部教育工作的典型经验,这些经验的共同的特点是:(一)加强支委会对党员的思想领导,及时表扬学习积极和有成绩的党员,帮助落后党员,批评不好好学习的党员,并将月终的生活检讨会和检查每个人的学习成绩结合起来,使党员学习情绪始终饱满;(二)发动全体党员讨论并订出学习公约,做出决议,大家遵守。两个支部都规定了上课日期,点名、请假、测验、表扬、批评、补课等制度,而且坚持得很好;(三)为了使党员学习养成习惯,固定了上课地址;(四)倾听党员意见,随时改进教学方法。而南贾素村支部的具体作法,是除支委会外还吸收了党员中的骨干分子参加了领导,然后发动党员讨论了关于学习共产党员标准的问题,使多数党员懂得了不学习不能做个好党员的道理。接着支委会又在支部大会上表扬了学习积极分子傅忠信、李福来,批评了不好好学习的贾九书、傅洛方。全体支部委员和学习积极分子又分工负责帮助学习落后的党员。从此以后,党员中再听不见“不学习也能完成工作”的错误说法了。为了使学习情绪能经常巩固下去。经过大家讨论,规定每月二十九日(旧历)开党员大会,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检查每个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此后,不但学习搞好了,组织生活制度健全了,而且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展开了。点名、请假、测验、补课等制度以及固定上课地址,都是在发动起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以后建立与坚持下来的。县委总结并通报了这些经验,当时就发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全县已有一百二十多个支部运用了这些经验,改进了工作,成为了较好的支部,而其他的大部分支部也能够领导支部教育工作,不能领导或不大能领导的只是有数的几个。
以上是行唐县区党委领导支部教育工作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经验。当然,行唐县的支部教育工作,还是有它的缺点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如当前还有少数支部的教育工作,还没做得很好,甚至没有恢复到划乡前的状态,还需要加强领导,使之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还有一部分兼职教员不会联系实际或联系得不好,讲课质量不高;划乡后,新配的支部教员有少数不称职,有的不负责任,还需加强对他们的领导,等等。但是,不论如何,行唐县委坚持农村支部的经常教育工作的经验,仍然是值得学习和推广的。


第3版()
专栏: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自治区人民政府举行首次政府委员、协商委员联席会议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区首届第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于十二月六日到十五日在恰卜恰举行。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正式成立了海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席会议的有藏、汉、回、蒙古、哈萨克、撒拉、土等七个民族的代表二百二十六人。大会经过充分的酝酿和讨论,选出丹德尔(藏族)为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龚福恒(汉族)、切群加(藏族)、朝日加(藏族)、宗哲(藏族)为副主席,洛巴(藏族)、索南才让(蒙古族)、阿呼哈加(哈萨克族)、杨发荣(回族)等四十三人为委员。会上,还成立了海南藏族自治区协商委员会,选出龚福恒为主席,堪谦(藏族)、占德尔(藏族)、陆立(藏族)、杨发荣为副主席,阿立亥(藏族)等四十二人为委员。
会上,丹德尔、切群加、朝日加等分别报告了四年来海南藏区各项建设工作的成就,并一致表示:今后要在中国共产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担负起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责任,继续巩固和加强各民族之间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为发展海南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而奋斗。青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喜饶嘉措代表青海省人民政府热烈祝贺海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成立。
会上各县代表互相交流了培养民族干部发展农、牧业生产和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经验,并提出了有关交通运输、农林水利及建立合作社和帐篷小学等八十九件提案。这些提案将分别呈报上级人民政府和交给自治区及各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办理。
大会最后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龚福恒作总结报告,他着重解释了人民政府在牧业区的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的政策,并指出今后在牧业区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民族团结和发展畜牧业生产。他号召全体代表把会议的精神带回到各地区和各部落去,发动广大的牧民和农民,为建设新的海南藏族自治区而努力。会议最后通过了给毛主席的致敬电。
十二月十六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第一次政府委员、协商委员联席会议,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今后工作纲要。海南藏族自治区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在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社会治安的基础上,大力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事业。各级人民政府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采用民族语文使其成为自治机关行使职权的主要工具,注意运用民族形式,以便更加发挥自治机关的效能。并保障自治区内其他民族在各方面的平等权利。在牧业区应加强草原管理和改善牲畜的饲牧方法,作好储备冬草和修建圈棚等工作,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为了繁荣牧业区的经济,自治区人民政府准备在有条件的地区,有计划地有重点地建立供销合作社和初级市场,扩大工、农、牧业产品的交流。
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切群加(藏族)在会上号召全体委员进一步发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自动精神,坚决贯彻执行会议的决议。
(据新华社讯)


第3版()
专栏:

海南藏族自治区首届第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向毛主席致敬电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怀着无限欢欣的心情向您报告,海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在十二月十五日正式成立。我们海南藏区各族人民的代表欢聚在一堂,商量和决定了自己的大事。
四年来,在您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我们全区各族人民已空前地团结起来了。在广大的牧业区出现了“人畜两旺”的新气象。我们的各种牲畜平均比解放时增殖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全区已有四百二十五个少数民族干部参加了工作。在辽阔的草原上,出现了帐房小学,牧民的孩子们开始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我们的这些好处都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您的英明领导下获得的。
当我们祖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我们一定要努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业生产,用这个实际行动来支援和配合祖国的经济建设。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只要我们更进一步地加强和巩固我们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充分发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我们一定会把海南藏族自治区建设得更加繁荣和幸福,并在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尽到我们的力量。
最后,我们谨代表海南藏区各族人民,向您致崇高的敬意,并祝福您永远健康。


第3版()
专栏:

海南藏族自治区介绍
新华社记者 侯毅、彭雪、马振国
海南藏族自治区位于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的南面,是相当于专区级的自治区。辖共和、兴海、贵德、贵南、同德五县,除贵德县外都是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畜牧区。全区面积约九万平方公里,有藏、汉、回、蒙、哈萨克、撒拉、土等七个民族,人口约十万人,百分之七十以上是藏族。自治区南面是巴颜喀喇山和积石山,北面隔着日月山和青海农业区相连。黄河流经自治区,黄河两岸,有广大的原始森林区,在山峦与河流之间,分布着辽阔肥沃的草原。全自治区共有各种牲畜二百多万只,每年出产羊毛近三百万斤。这里还出产鹿茸、麝香、虫草等名贵药材。
过去,马步芳匪帮为了统治和掠夺牧业区人民,首先就向这个地区的牧民进攻。马匪残酷的经济封锁政策,曾断绝了牧业区和农业区的经济联系;并在海南藏族内部和各民族之间制造了许多纠纷。因此,使牧业区的畜牧业生产日趋衰落,牧民生活日益穷困。一九五零年初,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工作干部进入海南地区后,各部落的头人和牧民,迫切要求人民政府调解纠纷、停止部落间的械斗和安定社会秩序。人民政府的工作干部,团结当地各部落和各寺院中与人民群众有联系的领袖人物,在四年中调解了各种大、小纠纷四千七百六十多件,奠定了海南藏区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基础。
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二年,同德、共和、兴海三县先后建立了自治区,各部落和各寺院中与群众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绝大多数都参加了人民政府工作。各县人民政府重视培养民族干部。全区现有民族干部四百二十五名,其中同德县的民族干部已占全县干部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八。参加人民政府工作的民族干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如同德县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丹德尔,今年四月曾到夏卜让、贡公麻两个部落,领导和帮助牧民订出今年畜牧业生产的计划。
海南藏区在逐步改变着旧日的面貌。四年来全区各种牲畜平均增殖了百分之七十以上。许多部落建立了保畜委员会的组织,领导牧民进行打狼、防火和保护草原等工作。牧民们并开始接受储草、打圈等先进的牲畜饲放管理方法。各县人民政府发放了大量畜牧贷款,帮助贫苦牧民发展生产建立家务。今年全自治区共发放畜牧贷款二十五亿六千万元。仅同德一县就有五百户无畜和少畜的牧民,获得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在人民政府发展牧业区的贸易政策下,自治区的贸易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海南地区各县都已建立了国营贸易机构和合作社县联社。据牧业区贸易中心贵德市场的交易统计,仅一九五一年和一九五二年两年中,就输出羊毛近四百万斤,各种皮张二十四万六千多张;输入各种布三万二千七百多匹,茯茶四万五千多封,粮食三百多万斤,以及价值近六十亿元的百货和绸缎。今年,在同德县的尕巴孙都、拉加寺,兴海县的黄群沟,共和县的恰卜恰、倒淌河等地,都在进行修建,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已出现在辽阔的草原上。这些地方将逐渐成为牧业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自治区的文教事业也有了发展。全海南藏区已有一所中学、九所完全小学和七十所初级小学。仅兴海、同德、共和三县上学的儿童就有二千四百多名。今年,人民政府已在海南地区开始根治性病的工作,共和县已有六千多人受到了治疗。


第3版()
专栏:

亚洲学生疗养院今年工程已按计划完成
在北京风景区西山八大处建筑的亚洲学生疗养院工程,今年施工的行政大楼、入院处楼、病房大楼、中西餐厨房和洗衣房等工程,到十二月十五日止,已按计划超额完成。
为了使亚洲各国学生能够早日来我国疗养,建筑工人们展开了劳动竞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争取提前完成任务。工地专门成立了检查组,在各个工作小组中都设有质量辅导员,每天从质量、数量、安全、增产节约四方面进行鉴定。因此各项工程在质量上都达到了预计的标准。
在亚洲学生疗养院工程施工期间,很多有关单位从各方面积极支援这个工地。材料供应部门选送了充足的上等材料。京津公路运输局以十五辆大卡车专门为工地运输材料。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还增派了技术干部加强工地施工管理的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胡耀邦、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田德民等都非常关心这个工程,曾到工地指导。胡耀邦还要求把疗养院的周围种植更多的树木和花草,使来我国疗养的亚洲各国学生能得到幽静舒适的疗养环境。现
在工地正总结今年工程建筑的经验和积极进行明年施工的准备工作。(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内蒙古自治区
开始克服缺乏中学师资的困难
内蒙古师范学院今年培养了一批蒙族中等教育人材,开始克服自治区缺乏中学师资的困难。
过去内蒙古教育事业很不发达,据一九四七年统计,全区只有一所蒙族中学、二十五名教师。但在解放后八年来,蒙族小学教育迅速发展,每年有大批毕业生要升入中学。因此,内蒙古师范学院在一九五二年成立后,便积极培养中等教育人材,分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九种专修科,十五个班次。全院三百六十四名学生是蒙族、索伦族、朝鲜族、回族、满族等六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子弟,很多少数民族是来自牧区和森林地区的。今年秋季,师范学院第一届蒙族毕业生五十人,已经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由于中学师资的增加,自治区已有十五个中等学校增加了蒙生班次,乌兰浩特市还成立了一所新的蒙族中学。(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