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53-12-13

1953-12-13新闻联播 文字版

高坎农业生产合作社(图片)

第5版()<br/>专栏:<br/><br/> 高坎农业生产合作社<br/>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的沈阳市郊区高坎村高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推行了黑龙江省肇源县的生产经验,采用了新的技术,合理地组织了劳动力,今年获得空前丰收。全社共有六百三十三亩耕地,产粮四十八万五千七百九十五斤,平均每亩产量为七百六十七斤,比解放前最高产量提高了百分之七十五。较当地一般产量高一倍到两倍。他们的胜利为全国农民走向互助合作的道路创造了好的榜样。这是高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用脱谷机紧张打场的情形。<br/> 六十九岁的老社员倪玉龄。他对另一个社员说:“你看,咱们社里把这样好的粮食卖给国家,毛主席见了也高兴。”<br/> 社员平均一个工作日可以分得四十多斤的粮食。赵恒珍兄弟二人参加劳动共分了一万八千多斤,社里并负责把分得的粮食送到他们家里去。<br/> 社主席张振发向社员们讲解了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号召全体社员把余粮卖给国家。<br/> 社员们饲养了大猪小猪,保证对城市的供应。<br/> 麦收之后社员们还种了很多蔬菜,既能供城市需要又能增加收入。<br/> 女社员在打场时就把明年春天扩大生产用的种籽选好了。<br/> 农业技术指导站的技术工人把圆盘耙整理好,准备明年扩大生产时使用。<br/> 社员们听到社主席讲解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之后,积极响应号召把余粮筛净、装好,准备拉到收粮站去卖给国家。<br/> 在生产提高的基础上,社里修了一座小学校。社员们的子女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这些农民的孩子们下课的时候正在操场上作游戏。<br/> 为了争取明年更大的丰收,社里的大部分土地已在农业技术指导站的帮助之下用拖拉机进行了秋耕。<br/> 高坎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同村的兴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争先恐后地把公粮用大车运到城里,缴给国家。<br/> 摄影:沈阳日报记者姜呜、本报记者李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