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苏联 费德林
“毛泽东选集”俄文版第三卷已经出版了。俄文版第三卷包括毛泽东从一九三九年五月到一九四
一年五月期间所写的著作。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而进行英勇斗争的重大紧要的关头。大家知道,由于蒋介石集团的卖国政策,国民党军队遭到了一连串的惨重失败,使大片国土沦陷到敌人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手中,其中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汉口、广州、长沙等这样一些具有战略价值的大城市和大工业中心。到一九三八年年底,国民党军队实际上停止了积极的军事行动。
共产党创立的人民军队是和日寇进行积极斗争的一支强大力量。到一九四○年,即在抗日战争头三年内,人民军队的人数已由四万人发展到约五十万人。解放区和游击区的人口将近一亿。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的爱国武装力量的迅速壮大,敌后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强大而坚固的民主根据地的建立,改变了战争的进程。
在人民武装力量的猛烈打击下,日本军队便不能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日本司令部利用国民党军队的无所作为,便集中主要力量来打击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部队。
与集中力量进攻人民军队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采取了所谓“政治攻势”。这种政治手段的目的,在于分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以虚伪的让步换取蒋介石的投降,以便假中国反动势力之手镇压人民军队。这时,以卖国贼汪精卫为首的一部分买办资产阶级、封建地主、军阀和国民党政客投奔了日本侵略阵营,和日本签订了卖国条约,把中国的大片国土拱手交给日寇作为他们的殖民地。
以蒋介石国民党集团为首的另一部分买办资产阶级、大地主和军阀等顽固派,虽然在形式上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实际上却在干着破坏统一战线的勾当。国民党重新以恐怖和镇压政策对付民主力量,对付共产党。一九三九年六月,国民党在平江对当地新四军通讯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血腥的镇压。一九四一年一月,国民党的大量军队开始采取军事行动来消灭驻扎安徽省的新四军部队,并进攻该军的司令部。
在中国其他地区,也开始对人民军队进行军事挑衅。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国民党军队开始对八路军中央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实行封锁。顽固派投降和统一战线分裂的趋势,在国民党的政策中,日见明显。英美帝国主义也不惜牺牲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企图和日本军国主义相勾结,策划新的“东方慕尼黑”阴谋。这就使得中国的局势复杂起来。
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俄文版第三卷所收集的著作中,对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战略和策略作了理论上的分析,确定了战胜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前途和道路,深刻而全面地策划了建设民主的新中国的问题。
(一)
在这个时期中,中国整个政治生活中的最重大的问题是:如何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如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如何扩大并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解决当时迫切的历史任务的主要条件。
毛泽东在研究共产党在中国解放运动这一阶段中的政治战略和策略问题时,首先对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仔细地研究了日益发展的革命的实质和特点。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具体问题。他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对中国怎样由一个封建国家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问题,作了深刻的科学分析。
侵入中国的外国帝国主义利用封建残余来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尽力阻遏中国经济的发展,结果使中国不断削弱。日本侵略者利用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中国的弱点,妄想奴役整个中国,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这一切就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深刻矛盾。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说:“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当然还有别的矛盾,例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革命的任务就是要消灭帝国主义统治,铲除封建主义。毛泽东指出,这就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方针,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自由和独立的斗争,就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在第三卷的著作所涉及的时期中,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粉碎企图奴役整个中国的日本侵略者,这个任务决定了其他一切问题,例如主要的打击对象、党的策略、斗争形式和方法等。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则,根据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斗争时期的特点,论证并制定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对待各种不同社会集团的策略。他指出,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和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虽然人数不多而且年轻,但是,在政治斗争的舞台上,它却是中国社会最有组织性、最有觉悟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级。农民,首先是贫农和中农是切身地关心消灭封建制度和它的支持者帝国主义的。因此,农民是工人阶级在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斗争中、在争取向前发展的斗争中最坚决和始终不渝的同盟者。毛泽东指出,占中国农村人口百分之七十的贫农和雇农是
“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同盟者和重要的革命动力之一,因为小资产阶级只有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得到解放。深受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束缚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力量之一,虽然它是不可靠的和动摇的力量。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了把民族资产阶级吸引到统一战线内的有利环境。毛泽东提出了加强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的任务。
毛泽东提出并论证了关于在抗日战争中有可能利用买办资产阶级某些部分的理论,对于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可能的根据是:支持各个买办资产阶级集团的是彼此斗争的各个帝国主义国家。毛泽东指出:“在这种一定的时期内,中国无产阶级为了削弱敌人和加强自己的后备力量,可以同这样的大资产阶级集团建立可能的统一战线,并在有利于革命的一定条件下尽可能地保持之。”
中国共产党积极努力争取全国一切可能争取到的力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抗侵略者。共产党认为,民族统一战线是拯救中国摆脱日本奴役的唯一方法,因此一贯为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加强进行坚强的斗争。
在这个时期,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是极其尖锐的和极其迫切的问题,因为,当时国民党集团已显然动摇起来,企图和日本侵略者勾结,并向他们投降。毛泽东在“反对投降活动”、“必须制裁反动派”、“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等著作中,揭穿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及在中国发动罪恶的内战,并无情地鞭笞投降分子,详细地论证了保持和加强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毛泽东在“反对投降活动”一文中写道:“用全民族的血肉和日本帝国主义打了两个周年的战争,决不容许一部分人的动摇和叛卖。用全民族的努力所结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决不容许一部分人的破坏和分裂。战下去,团结下去,——中国必存。和下去,分裂下去,——中国必亡。”中国共产党清楚地认识到:投降会招致民族灾难,因此号召动员中国社会的一切进步力量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卖国贼和投降分子而斗争,为拯救祖国、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斗争。
在加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要克服有害的、错误的“左”倾关门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的倾向。“左”倾关门主义没有认识到中国资产阶级的地位和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的地位的区别,反对和中国资产阶级结成联盟,这就使抗日力量有削弱的危险。与此相反,右倾机会主义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纲领、政策和实践上有着根本的区别。毛泽东在为“共产党人”杂志而作的发刊词中,批评了这两种倾向。依据中国共产党的倡议而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的发展中起了显著的作用。
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特点,中国整个政治生活的重大因素是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的自由而进行的多年斗争的经验证明,武装斗争是革命发展的主要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就不可能胜利。毛泽东的功绩在于:他阐明了中国民族解放斗争的特点,指出了中国人民在这个斗争中有着不断增长的和不断加强的武装力量,这个因素对于革命的胜利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他写道:“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
毛泽东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加强、武装斗争的扩大跟共产党队伍的壮大和它的战斗力的提高,紧密结合在一起,加以研究。正如毛泽东所指出,这是共产党成为坚强地领导国内一切民主力量的全国性的大党的时期。它的任务是:要更加从思想上、组织上和政治上锻炼党,要加强党和人民的密切联系,并在始终不渝地执行统一战线政策的基础上,坚决展开武装斗争,领导人民走向胜利。随后一段时期的历史事件证明,毛泽东在革命的性质和动力方面,在共产党的战略和策略以及斗争的形式和方法方面所作的指示,是有着何等伟大的生命力,是如何的正确。
(二)
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创造性地发展了乌·伊·列宁和约·维·斯大林关于在帝国主义崩溃和社会主义胜利时代改变殖民地附属国的革命性质的理论,在于他阐明了在这个革命过程中所产生的革命政权和政治制度的内容问题。
毛泽东在他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中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进程,开辟了人类发展的新纪元。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开始了。因此,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反动势力、反对殖民压迫和封建残余的斗争,是世界社会主义解放运动的一部分,而殖民地的革命斗争则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战线的同盟军。
毛泽东指出,十月革命胜利以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它是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种革命的胜利便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建立和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中造成发展资本主义的更大可能性。
一九一七年以后,形势根本改变了。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的第一阶段,就其社会性质说,虽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在客观上它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但是这种革命已不是由资产阶级所领导,和导致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的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目的在于在革命现阶段建立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首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式民主国家。因此,这种革命是对帝国主义的打击,而帝国主义就反对这种革命。这种革命是为发展社会主义扫清道路,因而全世界整个社会主义力量也就支持这种革命。所以,尽管这种革命在它的第一阶段还是一般的民主主义革命,然而却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毛泽东写道:“这个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中又分为许多小阶段),其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但早已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现在则更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同盟军。”
工人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建立革命的人民政权。毛泽东写道:“一切革命的阶级对于反革命汉奸们的专政,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要的国家。”
在经济方面,人民政权要实行大规模的社会经济改造,如:在全国范围内消灭封建关系和按照“耕者有其田”的原则实行土地改革,把大银行、铁路、大工商业收归国有等等。人民政权的社会经济措施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但它在现阶段并不消灭资本主义,只是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毛泽东指出,在无产阶级所领导的共和国中,国营成分按其性质来说是社会主义的。这就是说,这个革命是一般的民主主义革命,但它一定包括一些社会主义的因素。
逐步实行一般的民主措施,是为转入下一阶段,转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中国人民的民族文化,对建设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毛泽东很重视文化发展的问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这一著作中写道:“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文化的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
毛泽东指出,中国在它的悠久的历史中,创建了丰富的文化。中国人民在他们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也是中国人首先使用的。有文字记载可考的中国历史约有四千年。毛泽东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
毛泽东密切结合中国社会斗争及革命运动的过程,研究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他具体确定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内容和性质。作者指出,民主中国的文化是民族文化。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
中国共产党与提出建立民主中国的任务的同时,就积极地为建立中国人民的民族文化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战略策略方面和在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建设方面的理论,发动了人民群众为民族独立和民主而进行英勇的斗争,终于领导人民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的压迫,建立了强大的独立的人民民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
中国共产党在其英勇的斗争中始终得到世界一切革命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它始终遵循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在毛泽东的著作中鲜明地表现出苏中两国人民之间牢不可破的悠久友谊的思想。
毛泽东在“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等文章中,全面地阐明了苏联政策的各种问题,阐明了苏联不倦地为维护和平与安全所进行的斗争,阐明了苏联对抗日的中国人民的无私的援助和支持。作者在这些文章中把帝国主义强盗掳掠中国的政策与苏联对待中国一贯友好平等的态度作了对比。毛泽东在“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这篇文章中指出,苏联的利益和中国民族解放的利益决不会互相冲突,而将是永久互相一致。毛泽东说:“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力量,它是决然帮助中国抗战到底的。”
现实本身就是毛泽东的这些论断的最好的凭证。苏联过去一向是、现在仍然是中国人民的最可靠的朋友。中苏两国人民及其同盟者的忘我的奋斗保证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使得有可能建立远东和平。日益巩固的苏中兄弟联盟明显地表明,苏中两国人民伟大友谊是稳固的和牢不可破的。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的著作是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的革命实践密切结合,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作了有价值的补充的光辉范例。
毛泽东在他的著作中不倦地教导中国共产党人在一切的实际活动中要遵循战无不胜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学说。毛泽东的著作再一次向全世界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具有何等的生命力。毛泽东的著作对兄弟共产党将有很大的帮助,而对殖民地附属国的兄弟共产党在它们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方面,在策划革命的战略策略方面,在建立民主制度方面将有更大的帮助。
(新华社据塔斯社莫斯科十九日电)


第3版()
专栏:

我们学习在伟大祖国的原野上
石钺
(一)
在一学年紧张的课堂学习结束之后,我们的生产实习开始了。我们投身到伟大祖国的辽阔而广大的原野,观察自然的景物,熟习我们专业研究的对象,并通过对于若干自然地理现象的直接观察,进一步巩固我们过去一年的课堂学习,为下一年的新课程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二)
七月的一个早上,我们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参加实习的师生三十一人踏上了旅途。在此后的十二天中,我们爬山越岭,经过怀来宣化等山间盆地,直上蒙古高原,又从蒙古高原上的张北折回到大同。在我们经过的地区中,典型的地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象的变化是丰富而巨大的。例如:我们曾在张家口的清河峡谷高达一百公尺的山陂上观察到地质史上一百几十万年以前的砾石沉积,铁证一般说明了“沧海桑田”似的地形演变;我们曾在万全县膳房堡普佛寺附近看到了正在活泼进行中的河流袭夺,强而有力地说明了“向源侵蚀”的原理。在蒙古高原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无限美好的大草原使我们惊叹;良好的土壤,丰盛的牧草,碧油油的原野,正在培植中的林场,……这一切都大大纠正了我们旧日从书本上得来的蒙古高原荒凉不毛的错误印象。在修筑于蒙古高原南部边缘的万里长城的神威台上,我们俯首南望“塞内”丛山,波浪起伏,而大片地区内所谓“南天门系”的较软地层的剧烈侵蚀,更给我们以不可磨灭的印象。为了保护祖国的大地,永久杜绝对于自然的贪婪无情的掠夺,我们认识了解放以来在祖国广大地区上所进行的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并初步明确认识了我们地理工作者在这项伟大的改造自然的工作中所能起的作用。在大同附近,我们曾以两天的时间作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七峰山的地质剖面,采集了丰富的岩石标本,作了土壤分析,观察了植物的垂直分布。这七峰山正当大同煤田的边际。大同矿务局的张继英副局长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地区,专门为我们作了一次报告。那是一课最亲切的现场教育,也是一课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最后两天中,我们还曾深入大同以东第四纪的火山地区,在炎炎烈日之下追踪火山喷发时期的溶岩流,一直到桑乾河的上游。
在这十二天紧张的野外实习中,我们只用了两个半天的时间来游览参观,权作休息。一个半天我们参观了大同城内有名的古代建筑;另一个半天我们瞻仰了云岗石刻的庄严壮丽。这又大大帮助我们认识了历史上劳动人民伟大的艺术创造,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于自己富有优秀文化传统的祖国的热爱。
(三)
十二天像飞一样地过去了,洋溢着欢腾的歌声的一部车子,在最后一曲“歌唱祖国”的大合唱声中,把我们载回了好像是久别后的校园。从祖国辽阔而广大的原野中回来,觉得校园更幽静更美丽了!
我们确实是满载而归的。我们不但满载了丰富的岩石、土壤和植物标本,而且还满载了业务上的新收获。同学们通过这次实习,弄清楚了在课堂里始终模糊不清的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同学说:
“在没有参加这次实习以前,我想起河谷阶地就以为真的像楼梯那样整齐;想起火山,就以为像一幅风景画。这一次真的看到了河谷阶地和火山,回想起我当初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太幼稚了。”绝大部分同学的反应是:在课堂里始终想不通的“向源侵蚀”的问题,这次在观察普佛寺附近河流袭夺的现象时得到了彻底的解决。这就证明了只有直接认识地理现象才有最大可能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其次,同学们也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从而认识到只有在接触了实际问题之后,才更感觉到理论学习的重要;这就使自己不但对野外实习发生了兴趣,而且对今后的课堂讲授和理论学习,也更加重视。例如,有的同学说:“没有碰到问题以前,无论先生怎么讲,脑子里总是挂不住。这次来到野外,每遇到先生对于一种现象的解释,我都是越听越要听。”多数同学说:在课堂里的学习,总觉得各门课程之间重复多而联系少,一门一门课程好像都是孤立的。可是这一次在遇到真实的地理现象时,才知道要真正地了解这一现象,不但要懂地质、地形、还要懂水文;或者是不但要懂土壤、植物,还要懂得气候。一个同学说:“经过这次实习,把我们过去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都初步联系起来。在实习以前,觉得各门功课都是各不相干的……对于所学到的知识,缺少明确的概念和完整的体系,但在这次实习中,初步领会了如何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合起来、联系起来,全面地解决问题。”以上这些意见的反映,首先应该促醒教师们去进一步检查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但同时也应当肯定:即使在现有的教学水平上,这一次的生产实习对于过去一年的课堂讲授也是起了一定的巩固和消化作用的。最后,同学们也确实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现象里,吸取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作为下一阶段理论学习的基础。例如一个同学十分具体地写道:“在这次野外实习中,对于土壤、植物、气候、地质和地形的相互关系有了初步的概念,这样对于学习下学期的土壤地理及植物地理和地形学有了较好的基础,也培养了这方面的兴趣。”同时,还必须指出:通过这次实习,同学们确实是在极初步的专业理论学习之后,真正走进了现实的世界,开始接触了自己专业研究的对象。他们对于地理现象直接观察的眼睛第一次睁开了,并且看见了以前看不见的东西。这样不但安定了他们的学习情绪,而且启发了他们对于自己专业的爱好。特别是当他们在现实中发现了自己经过这种专业训练、将来可以负担起改造自然的伟大的任务时,更产生了对于自己专业的自豪感。一个同学说:“通过这次的生产实习,使我的眼光比一年以前不知放大了多少倍。过去我认为山的解释就是山,水、岩石呢?想法更简单了,那里能够了解其中的性质和秘密呢!这并不是说我未曾见过山川河流,我生长在山区里,经常攀上数百公尺的山峰,割草伐木,可是我一点儿也体会不到它的意思。但现在,通过这一年的理论学习和这次的生产实习,那些河谷阶地的生成、永丰堡附近的拖拽褶皱、蒙古的草原、七峰山的地质、火山区的地形,都对我有了新的意义。”另一个同学毫不掩饰地说:“我对自己的专业问题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但在这次实习里,我开始有了转变。我认识到只有全面认识自然,才能更好地改造自然,而地理工作者就正应该全面地去了解自然。”还有一个同学肯定地写道:“作为一个将来的地理工作者,是非常自豪和幸福的,因为祖国需要我!”听到自己学生口里说出来的这些话,没有一个教师不兴奋的。但今后如何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本领,满足他们在学习上如饥如渴的要求,就成了当前地质地理系教师们的一个首要任务。
此外,我们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这次实习,师生之间感情的融洽,达到了从来未有的高度。从教师方面看,实在没有比野外实习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从学生方面看,也没有比野外实习更好地接近教师、依靠教师。现在通过具体事实,同学们认识到教师们实在是关心他们的学习的,而且也只有依靠教师,他们才能更好地学习。有的同学说:“到野外去非依靠先生不可,否则有眼睛也看不见东西。”有的同学说:“我这一次能够懂得这么多东西,有这么多收获,都是先生一遍又一遍讲解的结果。”教师们充分的准备、事先的预察,以及现场的指导,都在这里收到了最现实的效果。加之师生在野外共同生活,共同工作,有问题共同解决,有困难共同担当;甚至在某些困难问题上,教师还总是走在同学的前面,要上山,教师们先去察看了道路;要下乡,教师们先去布置了食宿;这一切都为的是要保证同学们在野外实习的有限时间内得到最高最大的收获。苏联有位教师在谈到初等学校地理课的远足参观时曾说:“远足参观巩固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并使学生爱慕教师、亲近教师。”这句话可以同样应用到高等学校的野外生产实习上去。
我们从伟大祖国的原野上所带回来的收获是异常丰富的,我们在旅行中观察,在现场上工作,这给我们今后的地理教学不仅指出了新的方向,也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3版()
专栏:

以主人翁的劳动态度迎接普选
给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抚顺市内各区基层选举工作已经在八月底结束。市内各厂矿、机关、街道、学校等三百二十五个选区都分别召开了选举大会,共选出了五百九十一名区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在这次选举中,很多劳动模范都被选为代表。露天矿区八十四名代表中,有四十九名是工人,其中有二十名劳动模范,如张子富、孔祥瑞、解有德、郑怀山等。露天矿剥离段胜利区当选的一百一十四名代表中,劳动模范就占了百分之三十。
普选中,工人们用充沛的劳动热情,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抚顺市露天煤矿工人一开始就提出“签订好集体合同,迎接普选”;集体合同签订后,又用实际行动来保证实现这个合同。
成千成万的工人都卷进生产竞赛热潮。采煤段提出了一百一十三个有关生产方面的重要问题,发动工人研究解决。“老白班”的工人抢先在五天内解决了一百零三件;二、三两班工人也并不落后,提前十八天完成了一个月的生产任务。露天矿北机电厂检修车间工人,采取了流水作业法,由每月检修机车十五台提高到二十二台;剥离段出勤率六月份为百分之九十二点三,七月份则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五。
劳动模范当选了代表
抚顺国营机电厂机器车间召开选民小组会议。
选民小组长在会上介绍了代表候选人张远增的简历,他说:“张远增从小就是个穷小子,十四岁到工厂里当学徒。抚顺解放后,张远增创造了生产新纪录,在一九五○年他用三小时完成了三天才能完成的生产任务。从一九五一年起,他领导一个生产小组,每月的生产效率都达到百分之一百一十以上。去年,他又以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小组全年增产节约计划的百分之一百一十六。张远增曾经连续三年被评为抚顺市的特等模范……”
选民小组长的话没等说完,就被人打断了。一段划线组的工人佟长福说:“张远增不仅在生产上能带头,还非常关心工人的疾苦。有一天夜间工人尹承秀得了急性胃炎,生命很危险,需要输血急救。那天,正好是张远增值班,他毫不犹豫地给尹承秀输了自己的血,救活了他。”
张远增终于当选了代表。
“普选献礼台上”传喜讯
在沈阳重型机器厂的“普选献礼台上”,每天可以看到工人给普选献礼的消息。老技术工人陈富文在领到选民证以后,和伙伴们说:“这是咱们三十多年来革命斗争的胜利果实啊!我们应该好好生产才对!”他克服了松劲的现象。他在做砂箱时,动脑筋,想办法改造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一千多个工时。第四车间锻工小组的工人们劲头儿更大,他们用提前完成全年生产计划的成绩作为给普选的献礼。
一个青年女镟工的决心
田敏是中央铁道部机车车辆制造局工厂的青年女工。初进工厂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孩子,几年来,在党的培养教育下,逐渐提高了阶级觉悟,现在已经是一个光荣的青年团员了。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技术也有了进步,最近已由学徒被提拔为正式镟工。普选中,她联想到目前她在生产上的缺点:由于操作上的不熟练,一种产品的废品率竟达到百分之四,生产量也不高。
当她想到这件事的时候就感到很大的不安。“我应该怎样对待普选?”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她的心里。在一次普选讨论会上,她向全组的同志们表示:“普选是让我们工人当家做主,要当家做主就得有当家做主的样子,我一定要提高生产。”
田敏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誓言,积极地向别人学习技术,苦心钻研。她做的一种产品,过去一天只能出四、五十个,现在已提高到七、八十个(最高时达到一百个);废品率也减低了。
给“镗镟组”工人送来了贺信
有一天,沈阳空气压缩机厂里的二车间镗镟组工人正在生产的时候,一个床子忽然出了故障,眼看生产就要停下来了。全组的人,都想到这是给普选的献礼,决不让生产受到影响,当场一致决定同意把机件移到别的车床上去做。虽说任务是繁重的,但由于全组工人挖掘了潜在能力,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一天晌午,镗镟组忽然热闹起来了。车间主任卢益谦,领着一批人抬着黑板,敲锣打鼓地向车间走来。镗镟组组长邵振海乐呵呵地把那黑板接过来,只见黑板上用红粉笔写着“贺信”两个大字,下边还写着祝词。车间的党支部、行政领导方面、青年团支部,也联名给镗镟组送来了贺信,祝贺全组同志在普选中提高了国家主人翁的思想,顺利地完成了生产任务。


第3版()
专栏:

谢谢工人同志,给我们送来了抽水机 赵延年 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