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丰富资源
西南地质工作会议决定加强地质勘探力量
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发现矿苗三千多处,龙烟铁矿区矿藏量比原有资料数字多几倍
西南地质局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召开了地质工作会议。根据陈云副总理在全国地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精神,会议着重讨论了如何克服任务大、力量小的困难问题。西南地质局过去在合理使用地质人才方面曾存在着缺点,如有八个地质工作人员被分配作图书管理、采购、转运等工作,有些技术干部兼作行政工作,使力量不能集中。根据这些情况,会议决定首先调整干部,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技术干部,分配到野外地质工作岗位上去,另外准备调一百多名老干部担负主要行政工作。为了增加新的力量,会议决定在一九五三年有计划地开办训练班。目前,西南地质局已经开办了钻探人员训练班和地质人员训练班,共有学员一千多名,一九五三年学员人数和教学范围都要更加扩大。许多技术人员在会上保证一九五三年每人至少带出三个徒弟。绘图、化验等部门也准备大量吸收新干部参加工作,以便培养出六倍到十倍于现有人数的新技术人才。
对于如何提高现有地质人员的本领问题,到会代表深入讨论了陈云副总理指示的三种学习方法。大多数技术人员都检查了过去自高自大,彼此看不起的错误思想,保证今后互相虚心学习,加强团结。许多技术人员严格批判了盲目崇拜英美技术的思想,并提出今后学习苏联先进技术的具体办法。地质组技术人员决定每人钻研一种苏联先进工作法,待研究试验成功后,彼此进行讲授。
通过这次会议,西南地质局干部大大提高了思想认识和完成任务的信心。各野外工作队、各部门都在会上提出保证完成中央分配的一九五三年的光荣任务。过去长期作室内工作的老技术人员,也都主动地争取参加野外地质工作。五十多岁的老工程师乐森浔在发言时说:“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我要求分配到艰苦的地区作探勘工作。”
又讯:东北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运用流动的矿苗调查队发动群众积极报矿,收到很好的效果。两年来,矿苗调查队在辽东、辽西、热河三省依靠群众力量,已发现矿苗三千多处,其中已经判明有采矿价值的达一百多处。
一九五一年春,该局接受苏联地质专家别马斯的建议,在所属各矿山建立了十二个流动的矿苗调查队,每队人数四人到六人,队员都是经过短期训练的有采矿经验的工人和当地知识青年。他们每到一个乡村,就主动地和村干部联系,结合农村中心工作召开村干部会议和群众大会,宣传群众报矿的意义,了解当地岩石和矿石的情况。调查队在两年来,一共召开了六百多次一百人以上的群众大会。调查队的经验证明:解放后热爱祖国的广大群众,只要明了报矿意义,都能积极协助调查队进行工作。如辽西省锦西县农民杨占山在十年前掘出了一堆金属矿石,一直藏在家里,听了报矿宣传以后,第二天一清早,就背着一百多斤重的金属标本从三十里路外送到调查队的宿营地,接着又领调查队员翻山越岭去勘测发现矿石的现场和附近地区,终于发现了一个金属矿床。
矿苗调查队除向群众作口头宣传外,还携带了大批宣传图表和矿石标本在乡村举行小型展览会,以提高群众对矿藏的兴趣和知识。这个办法对推动群众报矿起了很大作用。铁岭县农民邢文国和刘春友参观展览会以后,在山上发现了一些矿石,和展览的一种矿石相似,于是,两人就带了标本,坐火车到沈阳市,报告给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
矿苗调查队在离开一个乡村以前,一定在群众集中的地点张贴许多报矿宣传品和该局制订的报矿提奖办法,并主动找当地报矿积极分子或村干部担任矿情报告员,以便各地发现矿苗时,矿苗调查队能及时得到反映。
根据这些经验,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已举办地质勘测学校,培养大批矿苗调查队队员。准备学成后到东北各地普遍发动群众报矿,以利于国家资源调查工作的进行。
又讯:华北龙烟铁矿区的地质普查工作已经结束,初步证实矿藏量要比原有资料数字多好几倍。
为了给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一九五二年五月,中央地质部门就派出地质勘测队到该矿区担任资源勘测工作。参加工作的地质人员和测量人员,不避艰苦,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他们经常顶着星星上山,摸黑才回来,中午只在山上吃些干粮,即使在大雪天也坚持工作,终于胜利完成了地质普查的任务。这次工作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许多农民都自动地给地质工作人员带路,给他们腾房子住。为了给新矿山的设计提供数量、质量等各种精确的指标,该矿区正根据普查结论,紧张地进行架设高压电线,铺设自来水管,建筑办公室、宿舍以及稳装钻塔等各项准备工程。一个更大规模的钻探、坑探、槽探、物理探矿等地质详查工作,就要全面展开。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华东建筑工程部和工业部
在抽调干部中存在本位主义
华东建筑工程部和工业部,在抽调干部支援全国基本建设上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本位主义。去年九月间,华东军政委员会接到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要从华东抽调一批土木建筑工程人员支援中央第二机械工业部所属某单位的基本建设。华东军政委员会曾决定从建筑工程部抽调六个技术人员。可是直到现在,经过整整一百多天的时间,建筑工程部连一个人也没有抽调出来。军政委员会人事部曾给建筑工程部去过多次公文催调,也去过很多次电话催调,但建筑工程部还是采取拖延态度,迟迟不肯拿出人来。建筑工程部的负责干部对军政委员会人事部抽调干部的回答是:“我们的技术人员无论如何也不能调出去”。他们的理由是:这个部门的任务大。建筑工程部负有重大的基本建设任务,这是事实。正因为如此,领导机关过去曾从各地抽调了三百个技术人员,补充到建筑工程部门去。可是当国家建设更重要的地方需要从建筑工程部抽调几个技术人员时,建筑工程部的某些负责干部,却从本单位的局部利益出发,不肯服从国家整体的利益。
华东工业部在抽调干部支援全国基本建设的问题上,也采取了与建筑工程部同样的态度。去年八月间,华东军政委员会曾决定从工业部抽调十个电业技术人员支援中央燃料工业部的基本建设。为此,华东军政委员会也向该部去过多次公文、打过多次电话,并且派人去工业部催促,可是直到现在,工业部也没有抽调出一个人来。工业部某些负责干部最初的回答是:“我们的机构不断扩大,技术人员不够”;以后又说:“我们部里到下面局里去调,局里不肯调”;到去年十一月三日,他们又送给了军政委员会人事部一个公文,这个公文里说:“待我们调整机构时统一调动,以免内部情绪混乱”。现在,工业部的机构已经调整完毕,但是要调的十个电业技术人员不但一个也没有抽调出来,相反的,他们却三番五次地向上级组织要六十个技术人员;而据调查,工业部本身还有三十二个学非所用的技术人员被安置在文书、人事、工会等非技术岗位上,没有合理地使用。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露天煤矿
宋琤
这里是一个三公里多长、六百多公尺宽、二十多公尺深的一个露天煤矿。在工地上,各种电气化的能力巨大的机械正在挖掘煤层上面的土壤,并把它们运送到十公里以外的排土场去。这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自己建设的第一个大露天矿——阜新矿务局的阜新露天煤矿。这个矿坑下面,埋藏着像十几层楼房那样高的六十多公尺厚的煤层。现在,矿坑的东端,乌油发亮的煤层已经露出头来。两年以后,当露天矿达到设计产量时,我国许许多多新建的工厂和电站,都可从这里得到丰富的燃料。阜新露天矿的产量是如此巨大,假使把它
一年所产的煤用于发电,每年可以发出四十三亿度电,用这些电力,每年可以织出一百二十九亿公尺布;把一年生产的煤用来开动火车机车,可供五百四十台机车一年完成二百亿吨公里运输之用。
劳动过程高度机械化,运输指挥工作自动化
要建设这座露天矿,需要把这里的平地挖成深谷,挖出的土运到十公里以外,要把两座山间的凹地填成平原,从这里挖出的土和石头将要有五亿六千万立方公尺,等于开凿五个苏彝士运河和一个巴拿马运河的挖土量的总和。将来矿坑就要像台阶一样一层层地深下去,直到三百五十公尺深。矿坑的宽度也要扩展到一公里半。为了运送表土和煤,在矿坑里和排土场上要铺设将近三百公里的铁路。到现在为止,世界上露天煤矿的深度和剥土量还没有超过阜新露天矿的。建设露天矿的人们都为在这个矿上工作而自豪。
但是,在这里你却看不到成百上千的人群。各种最现代化的机械已经代替了主要生产过程中的体力劳动。苏联式的带着履带的体重一百五十吨的大电铲不停地摆动着有着十几公尺长的长脖子的脑袋,啃啮着矿坑里的表土,一口就是三立方公尺,并把它倾倒在车厢里。而一吞一吐只要二十七八秒钟。电铲的最高效率曾经到每天剥土五千四百立方公尺,就是说,一个电铲相等于八百三四十个工人的体力劳动。电铲把一列(十一二辆)车厢都装满了,电动机车就把它们拖到排土场上。在排土场上,排土工人只须把车上的开关一按,十多个车厢就一齐侧翻身来,自动地张开一面,把土倾倒出来。排土工人把附着在车厢底下的土清扫一下,车子就又开回矿坑去了。因而,在这么大的矿坑里,你只能看到寥寥无几的信号工、线路维修工和打钻的工人。而他们目前的工作也有许多将要逐渐被机械代替了。
修建露天矿采煤,是一种最理想的采煤方法,而这只有在煤层很厚并距地面较近的地区才能进行。在很多的情况下,由于煤层较薄,大都是采用开凿竖井或斜井的办法来采煤。在几百公尺深的井下采煤,可以设想要比露天矿困难复杂得多。在矿井下面,要根据煤层的分布状况开拓出纵横的巷道,和许许多多的工作面。许多煤层里都含有瓦斯,瓦斯常常会爆炸,巷道和工作面上的空气又非常稀薄,温度极高。为了防止瓦斯爆炸并给矿工们以足够的新鲜空气,在井下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复杂的通风装置。井下的岩石和煤层中不断涌出水来,因而,还必须有水泵、水仓等排水装备。矿工们在工作面上采煤,支柱工人们须要紧跟着工作面的推进,用许许多多的木柱或石垛支撑起工作面,以免顶板塌落;已采空的工作面上,则由充填工人们把顶板塌落下来,把这采空的地区填充起来,以减少工作面上的顶板的压力。这些工作配合得不好,或者做得不合规格,就会造成事故。把采下的煤运出矿坑,也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同时,在竖井或斜井中,由于在工作面上还要留一些煤柱子支撑顶板,特别是在厚煤中,还要用煤层来填充已采的空间,这些煤是无法采出的。这些情况,在露天矿中都不会发生。
阜新露天矿的将来,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在建设工程完了时,矿坑周围的边坡将要修筑出整整齐齐的斜坡,上面要满铺青草,边坡上面将环绕矿坑成排地栽种林木,这些为工厂制造粮食为人们输送光明和温暖的矿工们,不但免除了各种事故的威胁,而且可以在阳光普照、绿林青草的环抱中从事劳动了。在露天矿,采煤的工作和现在的剥土工作一样,电铲挖一下,就是三立方公尺(合五吨四)煤。电动机车牵引着能够自动卸煤的车厢,把满车满车的煤炭运送到地面上。将来,在开始生产时,阜新露天矿的全员效率将要比在井下挖煤的效率高四至五倍。
劳动过程的高度机械化和运输指挥工作的自动化,使阜新露天矿将来能够采用最科学的,层次简单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方法。露天矿的职工们最爱谈他们将来的联合大楼。将来,露天矿的矿长在大楼里,运用各种自动装置,就能直接了解生产和运输情况。各采掘段长以及调度人员也都利用各种电气化的自动装置及时指导现场工作。不但全部管理工作集中在大楼里进行,职工们的更衣室、浴室,也都设在大楼内。职工们每天上班时,首先集中在大楼的分配任务的会议室里,听候矿长和各采掘段长分配当天任务,而后更衣乘出勤车下坑工作。工作完毕后,乘车上坑到大楼内洗澡换衣,结束一天的劳动。
充分表现了社会主义技术的优越性
在这个露天矿开发以前,阜新矿务局曾经数次抽调职工到抚顺露天矿去学习。那时,他们作梦也在想:什么时候我们的露天矿才能像抚顺那样,电铲、电机车呜呜叫,成车成车地往外出煤呢?当时,抚顺露天矿就是这里职工们的最高的理想。一九五一年初,我们在苏联订购的最新式的电铲、电机车、自翻车等等陆续来到了。一九五二年夏天,以考然诺夫为首的苏联专家们带来了代我们做的露天矿的设计。社会主义的最先进的设计和最近代化的机械设备,使职工们的理想大大地跨越过了伪满时日本帝国主义设计的抚顺露天矿。
抚顺露天矿的规模比阜新露天矿大得多,矿坑长达七公里;煤层也比阜新厚得多,平均厚度在八十公尺左右。但是,抚顺露天矿的产量却比阜新露天矿小,抚顺露天矿的职工也多于阜新露天矿五倍左右。原因就在于抚顺露天矿是根据日本的落后的技术水平设计的,而阜新露天矿则是根据苏联先进技术水平设计的。由于抚顺露天矿设计布局的落后,剥土用的大车皮不能到达矿坑深处,因而采煤只能用小电铲,运煤只能用两个带着箕斗的大卷扬机,以致使矿坑的生产能力受到限制。另外,阜新露天矿除了极轻微零碎不好用机械代替的劳动外,将要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部机械化和部分自动化。抚顺露天矿虽然是世界闻名的相当高度机械化的矿山,但是还有不少工作是用人力来做的。例如,在露天矿的各个采掘段和排土场上,铁道和输电线路要随着采掘和排土的进度而频繁地移动。在抚顺这一部分工作是完全用人工的。在阜新露天矿今年起移道、平道、填土就全部机械化了。
阜新露天矿的先进还不仅表现在它比抚顺更高度的机械化方面。阜新露天矿铁道线路的设计更充分的表现出社会主义技术的优越。在露天矿的设计中,合理地科学地铺设线路是一个最复杂最难解决的问题。就以阜新露天矿来看,在矿坑的十六层采掘段上,和十公里以外的九十公尺高,三公里宽、三公里七长的上下五层的排土场中,要铺设将近三百公里的铁道。在这样区间小、坡度大、直径短的情况下,车辆的通过次数又极为频繁。因而,能否保证运输效率便是露天矿设计是否合理、经济的主要标志之一。根据日本帝国主义在抚顺的设计,空车和重车在线路上不断交错冲突,需要经常错车,运输效率很低,指挥也困难。阜新露天矿根据苏联设计,采用了循环折返式的配线方法。空车重车可以各走一条道路,互不冲突,不用错车。循环折返式的配线方法加上自动化的运输指挥工作,将使阜新露天矿能够保证高度的线路通车能力和机车利用率。苏联设计专家不但考虑露天矿的建设和生产,还要考虑到数十年后开采完毕时遗留给我们的子孙的是什么。他们设计的排土场是上面排黄土,下面排岩石。数十年后,露天矿煤层开采完毕后,矿坑里停止排水,可以变成一个湖泊,排土场则变成一个黄土平原,马上可以种庄稼修公园。
建设过程就是向苏联学习的过程
在阜新露天矿,还有一件使我惊讶的事情。就是在这样一个规模浩大技术复杂的工程中,没有一个专门学过开发露天矿的技术人员。这里的技术人员几乎全部是陆续地从生产中抽调出来的、刚从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的学土木建筑或电气的年轻学生。负责全部施工管理工作的剥离科有三位副科长,其中两位是工人出身,一个原是火车司机,一个是电气工人;另一个是曾在岭南大学学土木结构的毕业不久的学生。工人的情况如何呢?一九四九年冬阜新矿务局招募和从生产中抽调了几百名年轻的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工人,把他们送到抚顺露天矿学习。那时,这一批工人中很多人连电铲是什么也不知道,现在他们成了建设工程中的骨干,并且已经开始一批批地带徒弟了。工程开始时,大家也曾遇到不少困难,走过一些弯路:工程常常返工;运输效率低,剥离进度不快;电铲挖不满土,装车时还洒得满地都是;苏联的新机械来了,大家不会使用……。但是,这些困难都没有吓倒露天矿的职工们。对于他们,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去年夏季以后,返工的情况大大减少了,电铲的剥离量一天天提高。九月份定点作业(即在剥离和运输工作中实行按指示图表有节奏的作业)试验成功后,每日的剥离量由平均一万八千立方公尺激增到三万立方公尺以上。他们是怎样克服困难取得这样良好的成绩呢?好多人给我的答案是一样的:“向专家学习”,
“有问题大家一块合计,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就是工程师”。
事实的确如此,露天矿的建设过程就是向苏联学习的过程。露天矿的设计是苏联国家设计院接受我国的委托代我国做的。露天矿的建设是在苏联专家格立布可夫同志等的直接帮助下进行的。苏联的机械来了,苏联专家们又不辞劳苦不怕油垢,成天钻在机车里教工人操纵。露天矿的同志们都深深为苏联专家的诲人不倦的精神所感动。苏联专家也很赞许露天矿职工们的智慧和努力。当我访问格立布可夫同志时,他很满意地说,这一两年中他亲自看到,这些年青的技术人员和技工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外行逐渐地变为内行,而且还培养出一批熟练的工人来操纵新的机械,所以,他很有信心地告诉我,这个工程一定可以按计划完成。自然,要完成这个工程,要管理这个矿的生产,职工们还必须进行更坚苦的学习。
集中群众的智慧就是力量的源泉,这里的职工们都亲身体验到了这一点。许多技术上的疑难问题,经过和有关单位的同志一块商量,都得到解决。过去做计划不和现场商量,结果是三天两头返工;搞
“定点作业”没有发动群众,很久还上不了轨道。接受了教训,走了群众路线后,返工现象大大减少了,“定点作业”也搞成功了。集中群众的智慧,不但干部技术人员懂得这样做,优秀的工人们同样学会了这一点。年轻的模范电铲司机刘会文看到报纸上介绍郭瓦廖夫工作方法,他就开动脑筋,发动自己三班的九个司机,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总结出一套先进的操作方法,创造出三十五分钟装一列车的新纪录。
×××
现在,露天矿的职工们已经超额完成了一九五二年的国家计划,今年,党的生日时,露天矿的建设
(地面建筑除外)就要结束了,开始进入生产时期。到一九五五年,就可以达到设计产量大量出煤了。(附图片)
工人们愉快地看自己亲手建矿后挖出的煤块。(上)
苏联制造的电铲,正把黄土装到车上运到排土场去。(下)


第2版()
专栏:

莱阳专区各地物资交流会中
形式主义现象很严重
计划不切实际任意铺张浪费
据通讯员范子真、孙翼功报道:山东省莱阳专区各地在去年十、十一两月先后召开了四十多个初级市场物资交流会,总交易额较夏季大有增加,并且发挥了私营商业的经营积极性,这些成绩都是应该肯定的。各地在编造物资交流计划前,对当地农民的购买力曾作过调查,大体上知道农民的购买力有多大;但对农民当前需要在本地初级市场上卖什么,卖多少,买什么,买多少,则是心中无数,因此交流计划一般都订得很大,不能完成。有些交流会只完成计划的三分之一。由于计划不切实际,在交流会中有许多商品脱销了,铁农具、手电筒、手电池普遍是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商品滞销:如招远县的鲜姜、栖霞县的地瓜干,在市场上找不到买主。花生油、豆油滞销的情况也很严重。
不少干部认为交流会上人越多成绩越大。有的县在作总结报告时就故意夸大参加物资交流会的人数。有的干部为了动员群众参加交流会,竟不负责任地说交流会中什么也能买得到,什么也能卖得出。莱阳县万弟集区干部去发动群众参加交流会时说:“农民卖什么,公家买什么,卖不出去的公家包,买不到的公家也能帮着买”。莱阳县的土烟销不出去,农民就埋怨说:“干部净欺骗人,我们拿来又不要了。”平度县城厢区的干部向群众说:“交流会上有大戏、马戏,人多、热闹,大家都应该去参加。”因此,许多农民和小学生不买不卖也去“赶会看热闹”。龙口交流会中,买卖货的人没有看戏的人多。饭馆、包子铺、食品摊的生意特别兴隆,食物供不应求,许多人买不到东西吃很不高兴。
各地交流会中唱大戏、耍马戏是普遍的,这当中的铺张浪费现象很严重。莱西县要在市场上搭戏台,找不到木头,竟到农村砍了一批活树去搭戏台。招远县城开交流会时打算花一千四百万元到龙口请人去唱戏,后经上级发觉制止了。
有的地方把初级市场物资交流会的时间排得太挤,地点相距太近。如黄县城厢的物资交流会刚开完,总结都来不及作,就又在距黄县城三十五里的龙口召开物资交流会,龙口开完,又在距黄县城三十多里的黄城集召开物资交流会,结果龙口和黄城集的交易额很小。再就是有的交流会时间开得太长,如莱西河头店的交流会开了六天,最后两三天的交易不多,到会的人还不及平常赶集的人多,而且到会的人多是为了看戏。
上述种种现象,各地应注意纠正。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中国煤建公司北京分公司将烂木充好材危害工程质量
编辑同志:为了保证基本建设工程的质量,顺利地完成祖国伟大的经济建设任务,充分供应合乎规格和质量要求的木材,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但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北京分公司在这一点上却犯了很大的错误,他们将劣等木材充作好材出售,以致严重地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华北基本建设工程公司一九五二年度向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北京分公司购入五千余立方公尺的一、二、三等木材中,其中一部分竟是等外材和四等材,大部已经腐烂了。加工制出成材率平均仅百分之六十左右,而实际能使用在工程上的仅占百分之四十。有的厚木上了锯就碎不成材;有的腐朽木材是“望远镜”式的,两端透光,甚至有的能钻进一个人去。由于木材腐朽,已影响工程的进度和引起建筑工地工人的不满。一九工地的工人曾写信给建筑公司提出责问:“运到工地来的木材有百分之五十是腐朽的。凑合对付势必危害工程质量;根本不用它,则将妨碍工程的进度。”工人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
华北基本建设工程公司为此曾经用公函将上述情况反映给该公司,并且当面也数次提过意见,以期引起他们的重视。但他们竟置之不理。最近,华北基本建设工程公司采购员杨宝兴在永定门外铁匠营点收该公司板材时,发现他们将点零一八板材算成为点零二的板材,当时即向他们交涉,他们公司里的一位吴股长居然说:“反正是这样,你们不要就算了。”
一九五三年祖国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了,首都各处基本建设工程迫切需要大批木材。如果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北京分公司仍像去年那样出售腐朽木材,则必将更严重地引起工程质量的低劣,直接损害了祖国的基本建设。希望该公司本着对人民财产负责的精神,严肃、深入地检查自己的缺点,积极主动地改进工作,以免类似情形再度发生。 刘仕夫
编者按:读者刘仕夫反映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当前基本建设是祖国的首要任务,而木材是建筑器材中重要的一部分。木材能否及时和充足地供应,关系着整个工程进度;木材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北京分公司这种以劣等木材充好木材出售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容许的。为了搞好祖国的基本建设,我们希望广大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贸易部门工作人员,及时地将此类危害基本建设、浪费国家财富的不良行为告诉我们,协助政府来检查、监督这一工作。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合肥市党、政领导机关应纠正开会不按时的现象
编辑同志:安徽省合肥市很多机关开会不按时,主持会议的人则随意迟到和拖长会议时间。如去年十一月十二日,中共合肥市工厂委员会召开的工资改革会议,通知在上午八点钟开会。我们准时赶去,结果主持会议的人等到九点半钟才到。浪费了大家一个多钟头。
去年十一月十六日到十九日,合肥市召开第三届工人代表会议。上午开会的时间,规定是七点半;可是主持大会的人,很少按时到会。大会最后一天,有很多人牺牲了早晨的学习去听总结报告,从七点钟等到九点多钟,主持会议的人还没有来。报告时间很长,中午没有休息,直开到天快黑才散会。
去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合肥市清理资产核定资金委员会开会,通知的时间是下午六点钟。有一位要参加会议的同志,因为下办公已是下午五点半钟了,急忙吃完饭,骑着自行车去开会。这时,天已黑了,又正下着大雨,一不小心碰倒了一个小孩子。他把小孩送到医院去检查、诊疗,花了一个钟头,到七点钟,才赶到会场,可是开会的人,还没到齐。
上面所举的不过是几个例子,这种现象在合肥市是非常普遍的。
我认为:所以发生这种现象,固然和没有遵守时间的习惯有一定的关系,但关键还在于领导干部缺乏群众观点,不珍惜与会同志们的时间。这是很坏的风气,希望合肥市党、政领导机关重视这个问题。
震谷


第2版()
专栏:

廖中一来信表示决不辜负党和人民政府对他的期望
编辑同志:我叫廖中一,在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工作。我因检举某些干部的贪污行为而被贪污分子陷害的事件,人民日报于去年七月八日发表“廖中一因检举贪污遭诬陷,山西省人民政府开干部会检查官僚主义”和“我是怎样被贪污分子陷害的”二文报道过,同时还发表了以“采取一切有效办法,彻底肃清官僚主义”为题的政法工作简评。中共山西省委员会副书记陶鲁笳同志在广播电台也针对这一事件讲过话。最后,经山西省人民政府在第七十五次行政会议上作了公正严肃的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曾经山西日报陈铿同志对有关材料作过精确的调查;哈尔滨外国语学校全体同志、志愿军某部张利根同志、山西省各部门的各级同志以及四川金堂县人民政府民政科全体同志,曾经分别在报纸上或直接寄信来慰问我。我因为在病中,没有一一表示谢意。
我的病在太原难于治疗。去年十月上旬,又蒙陶鲁笳同志和山西省人民政府裴丽生主席、王世英副主席,替我请准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到北京治疗。继经介绍到中央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现在,据医生谈,我的病即将痊愈。在住院当中,又蒙裴丽生主席、王世英副主席和山西省商业厅周化民、孙哲厅、刘文山等负责同志,及我分公司领导同志和全体同志派代表会同总公司王科长来医院慰问我;陶鲁笳同志也特别来信鼓励我;山西省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除派代表到医院慰问我以外,还对我的病情作了三、四小时的详细调查,并且在思想上给了我许多启发。党和人民政府这样地爱护我,真使我寝食难安,每一想起,就会激动得热泪直流。我知道,只有在今天,只有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今天,我才会得到这样的温暖和光荣。待病痊愈后,我决不辜负党和人民政府对我的关怀和期望,我有一分力量,就要尽一分力量,为人民服务到底。希望党和人民政府继续不断地教育我。
廖中一 于北京中央人民医院第五病室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辽西康平县合作总社挪用预购棉专款应作检讨
编辑同志:辽西省康平县棉花公司为了解决农民春耕困难,于去年五月十三日拨给该县合作总社预购棉花专款二十五亿六千四百十六万元,由合作社发给农民。但该社一直到八月才与各基层社签订合同。该社不但拖延了拨款时间,而且还从预购棉花款中扣出了一大笔作为结清与各基层社历年的农药尾欠之用。如该社与一区关屯社订的预购棉花合同是三亿七千八百三十六万多元,实际拨给关屯社的只五千六百七十五万多元,其余都被扣顶农药等欠款;又十区黑鸦屯社的合同是四千一百万元,实际领到的只三百万元,其余也被扣顶农药尾欠了。但该社扣除这批款后,一直隐瞒不报,等到县棉花公司来找,他们还说在下边。后来省棉花公司督促预购的同志,向他们提出意见,他们还拒绝谈出扣款实数,并认为他们这种做法是对的。康平县合作总社这种恶劣的行为,我认为是不能容忍的,应作检讨。 李玉贞


第2版()
专栏:

编者按:自一月份起,我们将定期公布每周读者来信的主要情况,并于下月初公布本月来信处理情况。这样做,为的是便于接受广大读者对我们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一周读者来信的主要情况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至今年一月三日的一周中,本报读者来信组共收到读者来信一千二百六十件,各机关调查和答复读者的信一百四十五件。在同一时期,本报读者来信组共发出复读者、转请有关机关调查处理和催办信一千三百三十五件。
在这一周中,比较集中而大量的来信有:祖国人民和志愿军互祝新年的信三十一件,批评村干部作风不好的信二十九件,询问人民大学函授班诸问题的信二十六件,对有关工作待遇等问题的信二十件,建议制订全国奖励制度、统一建筑工人工资标准、修筑山东海阳到青岛的小河等建议信十七件,对出版发行工作意见信十二件,有关“三反”和镇压反革命的信各十件,群众报矿信七件。
在这些来信中,还反映了以下重要情况:
一、河北省易县、安国、沙河等地农民去年响应政府号召,大量种植了烤烟。至今没有人收烟,而银行却又催要贷款,有的农民甚至被逼出卖牛或车,群众很不满意。
二、抚顺三○一厂领导干部不重视生产管理,盲目建厂、并厂,使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三、西北建筑公司二○三工程队存在很多问题:生产潜力未得充分发挥,工程质量差,经常发生返工浪费等现象。
四、上海医学院物理副教授庄鸣山来信,对前中央技术管理局不重视群众创造的官僚主义提出批评。读者经一年多研究,试制助听器成功,效果良好。他在一九五一年十月即呈报中央技术管理局审查,一年多没有结果;直到去年十一月才以中央私营企业局名义去信要他补充材料。
这里还应该提出的是,有的机关对本报转请调查和处理的读者来信,长期拖延,以致影响到我们不能及时解决读者的问题,这是很不好的现象。现在应该提出的问题有:安国县人民政府对李银山的成分问题、河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对通县女子师范学生进行“三反”问题、阜城县人民政府对尤庄张连山与张维朋土地纠纷问题。这些问题以上机关虽曾于去年九、十月间将初步意见告诉本报,但至今仍未将最后结果寄来。请以上机关在见报后,速将处理结果告诉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