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我们伟大的祖国
北京各学校的少年儿童队员和航空模型运动中的积极分子,都爱听志愿军归国代表讲述打美国飞机的情形。这是志愿空军战斗英雄刘玉堤正向航空模型运动小组的组员们讲追击敌机的故事。


第1版()
专栏:

苏联外交部部长维辛斯基
设宴招待周恩来总理
【新华社莫斯科二十六日电】苏联外交部部长维辛斯基在二十五日中午设宴招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应邀赴宴的还有:代表团代表:政务院副总理陈云,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我国驻苏联特命全权大使张闻天,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粟裕;代表团顾问: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部长王鹤寿,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秘书长宋劭文,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罗舜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邱创成,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汪道涵,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副部长王诤,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政治秘书师哲、苏联东欧司司长徐以新、亚洲司司长陈家康。我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戈宝权、商务参赞李强和高竞生、武官吉合少将也应邀赴宴。
苏联方面出席作陪的有:对外贸易部部长库米金,外交部副部长佐林、普式金和波德切罗布,苏联驻我国大使潘友新,莫斯科市苏维埃主席雅斯诺夫,对外贸易部副部长鲍里邵夫和巴夫洛夫,苏联驻我国商务代表米古诺夫,陆军上将马里宁,空军中将巴蒂茨基,海军少将雅克武列夫,莫斯科市卫戍司令西尼洛夫中将,外交部第一远东司司长费德林,对外贸易部东方司司长斯拉特科夫斯基,苏联驻我国大使馆参赞毕果勤,苏联外交部条约司司长童金、交际司司长库拉仁科夫、第一远东司副司长瓦施科夫以及苏联外交部其他高级人员。
(附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到达莫斯科中央飞机场时检阅仪仗队的情形。由左起:苏联对外贸易部部长库米金、苏联外交部部长维辛斯基、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布尔加宁、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政治秘书师哲、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特命全权大使张闻天。(塔斯社稿)


第1版()
专栏:

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发出通知
号召开展秋季作物丰产评比运动
【新华社二十六日讯】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发出“关于开展秋季作物丰产评比运动的通知”,号召各地认真开展各种主要秋季作物(如水稻、棉花、小米、大豆、甘薯)的丰产评比运动。通知中说:各地应将秋季丰产评比运动列为领导秋季农业生产的中心工作,其他生产工作均结合这一中心工作进行。从省以下到乡各级人民政府,均应由负责干部掌握成立丰产评比委员会,或在生产防旱办公室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动农民,在丰产基础上开展比爱国、比互助、比庄稼、比技术、比收成,自下而上逐级评比出各种丰产户、丰产组和各级各种丰产模范,以进一步开展爱国增产竞赛。同时,今年秋季粮食作物评选良种,不应当和丰产评比看作两件工作,分开布置。在良种评选县应通过比庄稼、比收成、比技术,把优良品种逐级比出来,产生县初选种。各地都应结合丰产评比广泛开展田间穗选,号召每户农民穗选每种作物够种子田用的种子,必须纠正重量不重质和用片选块选去杂去劣代替穗选的办法。棉花要家家在比较丰产的田里选种自留,有丰产田的村把丰产田全部留种,组织互换。关于丰产经验,各地应发动国营农场干部,结合丰产评比,分别各种作物,各个类型,完整地、认真地总结出几个突出的丰产经验来。要根据科学理论、试验结果、并联系当地环境加以分析研究,总结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要根据历史和政治、经济条件,分析其获得丰产的原因。改变过去记录式的总结办法。不仅需要总结高额产量新记录的经验,更应重视大面积普遍丰产的经验。


第1版()
专栏:

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三国政府
建议今年十月举行四国代表会议,讨论准备对德和约、成立全德政府、举行全德自由选举和撤退占领军等问题
【新华社讯】塔斯社莫斯科二十四日电:七月十日,苏联外交部收到了答复苏联政府一九五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关于对德和约照会的美国、英国和法国政府的照会。
八月二十三日,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把苏联政府的复文交给了法国、美国和英国大使。
美国政府一九五二年七月十日的照会以及苏联政府一九五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的复文全文如下:
美国政府一九五二年七月十日的照会
美利坚合众国大使谨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外交部长致意,并奉本国政府的命令,转达下列事项:
(一)美国政府在五月十三日的照会中提出了各种建议,希望促成四国会谈以便统一德国,并与全德政府谈判对德和约。美国政府很遗憾地注意到,苏联政府在五月二十四日的照会中并未答复这些建议。美国政府完全坚持它在五月十三日的照会中所提出的见解和建议。因此,在目前的照会里它主要地想集中谈谈经由自由选举成立全德政府的程序这一当前实际问题,成立了这个政府,便可以与之谈判和约。
(二)苏联政府在它的照会里,再次建议对和约、统一德国以及成立全德政府三个问题同时加以讨论。美国政府方面仍然坚持它对这问题的原来的态度,就是说,必须有全德政府参加和约的谈判,因此在进行这种谈判之前,德国首先必须加以统一,并建立一个全德国的政府。德国的统一只有通过自由选举才能实现。第一个必要的步骤显然就是决定目前是否存在着举行这种自由选举所必需的条件。第二个步骤便是举行选举。
(三)关于第一个步骤,美国政府在五月十三日的照会中建议,由一个公正的调查团决定在全德国是否存在着举行自由选举所必需的条件。美国政府虽然指出利用联合国委员会有很大的好处,然而仍表示愿意考虑苏联政府可能提出的任何关于公正调查团的建议。苏联政府没有提出这种建议,而只限于保持它所提出的由四国协议任命一个调查团来进行这种调查的主张。美国政府不明了苏联政府究竟认为调查团应由四国代表组成呢,还是仅仅认为调查团的组成应由四国商定,美国政府愿意得到关于这一点的阐释。美国政府仍然相信:完全由四国国民组成的调查团不能作出有益的决定,因为它只能反映四国目前对于联邦共和国、苏联占领区和柏林现有条件的分歧意见。美国政府认为:如果调查团要有效地进行工作,它就应该由公正的团员组成,不应受否决权的限制或受四国的控制,并应有权自由地到德国各地去调查有关举行自由选举的可能性的条件。
(四)至于第二个步骤,美国政府也同样地建议,一俟调查团提出了报告,美国、法国、苏联和联合王国政府的代表就立即举行会议,讨论早日在全德举行自由选举的问题,包括在有必要的地方创造适当的条件的问题。美国政府仍然坚持它这个建议,而对于这个建议,苏联政府尚未提出答复。美国政府再重复一遍它在五月十三日的照会第八节中所说的:“这种自由选举只有在德国各部分都存在必要的条件,并且不仅在投票之日和投票以前保持这些条件,而且要在投票之后也保持着这些条件时,才能举行。”
(五)美国政府还进一步建议在这个会议上研究由四国政府提供的保证:经过自由选举成立的全德政府在和约生效以前的时期内,将有必要的行动自由。美国政府认为苏联政府提出的唯一具体建议就是,全德政府必须遵守波茨坦决定。这将意味着恢复四国管制制度,而依照原来的计划,这种制度只适用于“初期的管制时期”。这种办法会使已经证明行不通的管制制度复活,不仅于此,它而且是置近年来德国整个局势的演变于不顾。在这种管制下的一个德国政府,在对四国的关系上实际上是没有自由可言的,而且也不能够自由地与上述四国政府谈判和约。
(六)美国政府并忧虑地注意到,苏联政府虽然在照会中一再申明它希望德国统一,可是它最近却无缘无故地在苏联占领区和柏林采取了一连串的措施,企图断绝苏联占领区的德国人与联邦共和国及柏林西区境内的五千万德国人的一切联系。这些措施加深了德国的人为分裂状态。美国政府愿意强调指出,最近与联邦共和国签订的协议使德国能够广泛而自由地与欧洲其他国家联合。正如美国政府在五月十三日的照会中所曾强调的,作为一个自由而平等的国家,德国有为了和平目的而和其他国家联合的基本权利。把这种权利予以剥夺是美国政府所不能容许的。此外,这些协定重申三国和联邦共和国决心促进德国的统一,并明白地表示三国保留关于缔结和约的权利,这种缔和应该是对全德国的缔和,应由四国和全德政府自由地谈判。
(七)为了避免更多的拖延,美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和联合王国政府,在跟德国联邦政府和柏林德国当局商量之后,共同一致地建议,假如四国政府都同意按照本照会第四节所谈的办法举行全德自由选举,并同意让自由的德国政府参加对德和约的谈判,就应该早日举行四国代表的会议。这样一个会议的目的就是对第一个问题取得协议,因为要想取得更大的进展就必须首先解决关于负责决定德国是否存在着自由选举所必需之条件的调查团的人选与职权的问题。美国政府建议四国代表讨论下述事项:
甲、调查团的人选问题,务求保证调查团的公正;乙、调查团的职权问题,务求保证它能完全独立地向四国提出建议;丙、调查团完全自由不受干涉地进行调查的权力问题。
(八)为了使自由选举得以举行,也必须依照美国政府五月十三日的照会第十一节(四)的建议,对成立全德政府的计划取得协议。因此,美国政府再次提出这个建议,供四国代表讨论这些更加重要的问题时参考。这个协议达成之后,便有可能进而着手统一德国。
(九)鉴于苏联政府一再表示与其这样继续地交换照会,不如早日举行会议,美国政府确信,目前这个建议一定合于苏联政府的意思。
苏联政府一九五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的照会
鉴于美国政府今年七月十日的照会,苏联政府认为有必要作如下的声明:
一、苏联政府在五月二十四日的照会和以前的照会中向美国政府以及英国和法国政府建议立即开始进行关于缔结对德和约与成立全德政府的直接谈判。为了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苏联政府早在三月十日就曾提出对德和约原则草案,供四国——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政府共同考虑,并表示也愿意讨论其他可能提出的关于这个问题的建议。然而,美国政府以及英国与法国政府规避就上述问题与苏联政府进行直接谈判,这是有案可考的。
美国政府七月十日的照会证明:三国政府直到今天为止,仍然在继续拖延关于恢复德国统一和缔结对德和约等重要问题的讨论。二、美国、英国、法国政府一方面就德国问题长期与苏联政府交换照会,一方面却和阿登纳政府缔结了一项条约。三国政府悍然破坏波茨坦协定,在五月二十六日和波恩政府单独缔结一项所谓“协定”,把它叫做关于西方三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的关系的协定。在这以后,又有一个关于所谓“欧洲防务集团”的“协定”于五月二十七日在巴黎签字。签订这些“协定”的政府再一次地证明,它们对统一德国或缔结对德和约都丝毫不感兴趣,而是追求这样的目的:巩固并加深德国的分裂状态,把西德及西方三国政府正在组织的西德军队并入北大西洋集团,并且更充分地利用西德来达到这个集团的侵略目的。
美国、英国和法国与阿登纳政府缔结的波恩单独
“协定”,是一个公开的军事联盟,怀着显明的侵略意图。这个“协定”替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和法西斯希特勒将领领导下的西德雇佣军的成立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我们给“协定”一词加上引号,是因为这个片面的波恩“协定”并不是西德人民自由地接受的;它是违反德国人民的意志强加到西德头上的。
三国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在德国人民面前掩盖这个片面的波恩“协定”敌视德国民族利益与危害和平事业的本质。它们企图叫人相信这个“协定”使德国有机会“广泛而自由地与其他欧洲国家联合”,它们企图叫人相信,美国、英国和法国政府据说正在努力争取成立全德政府,据它们说,这个政府应享有一个政府所必需的行动自由和权力。可是,波恩单独“协定”的内容却处处和这些保证相矛盾。从波恩单独“协定”的内容来看就可以知道,西方三国政府,以德国特殊的国际地位作为藉口,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它们的所谓“特别权利”。根据这些“特别权利”,美、英、法三国政府可以随便在西德领土上驻扎军队,可以随便在它们高兴的时候在西德境内宣布紧急状态,把一切大权都收到自己的手里。美国政府以及英法两国政府根据这个“协定”,取得了干涉西德内政的广泛权利,甚至于可以利用占领国的武力来强迫西德服从它们的意旨。
这一切都说明,波恩单独“协定”不仅没有如美国政府在七月十日的照会中所说的那样,给德国开辟了今后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反而是消除了这样的可能,使西德仍然像在占领法规之下一样,完完全全服从和依赖占领当局。
三、美国政府规避关于成立全德政府及缔结和约的直接谈判,为了要掩饰这种态度,就在七月十日的照会中提出了关于保证的问题,说什么四国应提出保证:经过自由选举成立的全德政府,在和约生效以前的时期内,将有必要的行动自由。
但是,波恩单独“协定”存在一天,就根本谈不上全德政府的任何“行动自由”。“协定”第七条明白规定,建立一个统一的德国的可能性,取决于西方三国政府保留波恩“协定”上规定的一切特权,而这些特权却剥夺了德国的国家主权与独立。
十分明白,美国政府以及英法两国政府签订波恩单独“协定”,实际上并不是为了统一德国、组成全德政府并给予全德政府真正的行动自由。美国政府在七月十日的照会中提出的关于保证未来全德政府的“行动自由”的问题,是一种遁辞,其目的是为了掩饰西方三国政府要使德国顺从它们的侵略目的的企图。
鉴于美国政府在七月十日的照会中提出保证全德政府自由活动的问题——一个直接有关全德政府的权力的问题,苏联政府认为有必要提醒一下:苏联政府已在五月二十四日的照会中详尽地说明了它对这个问题的态度。照会声明:“至于全德政府及其权力,理所当然,这个政府也必须遵守波茨坦的决定,而在和约缔结后,则必须遵守和约条款,这个和约必须有助于促进欧洲持久和平。”这是直接根据波茨坦协定而来的,波茨坦协定规定了建立德国——一个和平、民主、独立、统一的德国——所应依据的各项原则。美国政府在西德的一切活动,与这些原则显然是矛盾的。
有鉴于此,苏联政府认为必须指出:美国政府曲解苏联政府在五月二十四日的照会中提到波茨坦决定的意思,硬说这个照会意图“恢复四国管制制度”,虽然事实上苏联政府五月二十四日的照会并没有谈到恢复四国管制制度,只是指出了遵守波茨坦协定关于重新建立一个统一、独立、爱好和平和民主的德国的原则的必要。
四、美国政府在七月十日的照会里再次提出,德国人民有权“为了和平目的而和其他国家联合”并缔结相应的协定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苏联政府已在四月九日的照会中提到苏联的对德和约原则草案中的一项条文,这项条文规定,德国有义务“不参加任何旨在反对任何一个曾以自己的军队参加对德作战的国家的集团或军事联盟”。非常明显,这样一项条文,绝不影响德国为和平目的而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权利。然而,这样一项条文使德国不能参加北大西洋集团一类怀着侵略目的并进行有促成另一次世界战争危险的活动的集团。苏联政府仍然认为,这样一项条文绝没有不可容许地限制德国的主权,这项条文符合四国关于德国问题的协议,完全合乎德国一切邻国的利益,也同样地合乎德国自身的民族利益。
五、美国政府在七月十日的照会中,提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目前为巩固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硬说这些措施“加深了德国的人为分裂状态”,它的目的是想断绝居住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境内以及西德境内的德国人的联系。
这样一种说法完全没有一点根据。大家都知道,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已经广泛地说明,上述措施是应人民的要求而采取的,因为德国西区为了挑衅目的派来了许多间谍、破坏分子、恐怖分子和走私分子,使人民遭受损失。这种活动是与正在奉行的重新武装及使西德参加新战争准备的政策直接有关的。
六、作为对苏联政府在五月二十四日的照会中提出的关于立即开会共同研究对德和约及成立全德政府的建议的答复,美国政府宣称:在全德政府未成立以前,不可能拟订对德和约,因此,这个问题在目前应只限于成立一个德国问题调查团。然而这种说法与波茨坦协定并不相合。协定责成外长会议
“准备德国之和平解决方案,此将于合乎目的之德国政府成立时,由德国政府予以接受”。
苏联政府认为:美国政府以及英法两国政府在全德政府未成立以前拒绝拟订对德和约,是完全没有理由的。像美、英、法三国政府建议的那样,无限期地延不讨论对德和约及恢复德国统一这种重大问题,是不正确而且是绝对没有道理的。
人们都看得出,美国政府的建议的用意是继续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不讨论对德和约及恢复德国统一的问题,也就是使占领军无限期地驻在德国。
七、关于调查德国目前举行自由大选的条件的调查团的组成问题,苏联政府已在四月九日和五月二十四日的照会中说明了它的态度。
美国政府谈到国际调查团对德国现状进行调查的某种好处。但是,建议成立德国问题国际调查团就是把德国变成了调查的对象,这样一个建议只能视为对德国民族的侮辱。这样一个建议的提议人一定是忘了,德国实行议会制度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经常举行大选,并有着有组织的政党;因此这种通常向落后国家提出的要求是不应该向德国提出的。
至于调查德国是否存在举行自由选举的条件的调查团应该由什么人组成的问题,我们认为,最客观的调查团莫过于经四国协议由德国人自己从德国人——例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议会和西德众议院的代表——中选拔出来的调查团。这样一个调查团既不侮辱德国人,同时将是走向德国统一的第一步。
谈到在德国进行调查、以决定德国有无条件举行全德自由选举的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必须检查波茨坦会议一部分决定的执行情况,这些决定的执行,是举行真正自由的全德选举以及成立表示德国人民意志的全德政府的必要前提。这些波茨坦会议的决定有:关于肃清德国军国主义的决定,以便如波茨坦协定所说的,“永远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复活和改组”,使“德国永远不再威胁其邻国和世界和平”;关于实行波茨坦会议上所宣告的对德政治原则的决定,这些原则规定:“摧毁国社党暨其附属和监督的机构,解散一切纳粹组织,并确保此等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复活,所有纳粹军国主义的行动及宣传必须制止。”波茨坦会议的这些原则中有这样一条规定:
“准备使德国政治生活得于民主基础上获得重新建立,并使德国将来在国际生活上参与和平合作。”
八、美国、英国和法国政府建议召开一次四国政府代表会议,仅仅讨论调查德国是否存在着举行自由选举所必需的条件的调查团的组成、职务与权力问题。
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的交换,已经使苏联政府与美、英、法三国政府之间的意见多少接近一些了。然而,苏联政府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把四国代表会议的讨论范围只限于关于上述调查团的问题。美国政府以及英国与法国政府限制上述四国代表讨论的问题的范围,并避免研究与德国有关的重大问题,这就使人觉得它们好像是在拚命使四国代表会议得不到什么成绩,或者完全没有结果。然而,苏联政府仍然准备在四国会议上讨论三国政府所提关于调查举行全德自由选举的条件的调查团的问题。但是,苏联政府同时认为不能,也绝不容许使会议只限于研究这一个问题。苏联政府认为这种会议必须首先讨论对德和约与成立全德政府之类的重要问题。
根据上述观点,苏联政府建议在最近的将来,无论如何要在今年十月里面,召开一次四国代表会议,讨论以下的议程:
甲、关于准备对德和约的问题;
乙、关于成立全德政府的问题;
丙、关于举行全德自由选举与成立调查德国举行这种选举的条件的调查团及其组成、职务与权力的问题。此外,苏联政府建议这次四国会议一并讨论占领军由德国撤退的日期的问题。苏联政府还建议在研究相应的问题时,邀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代表参加会议。苏联政府并把同样的照会送交英国和法国政府。


第1版()
专栏:

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新华社合肥二十六日电】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于八月二十五日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到会有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席曾希圣、副主席牛树才、黄岩、许杰、沈子修及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共三十七人。列席该会的有省府所属各委、厅、署、院的首长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军区的代表。
会议首由省人民政府主席曾希圣宣布:遵照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的决议,于今日正式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全体委员于今日就职。同时撤销原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接着副主席、委员相继讲话,一致表示要在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家团结一致,紧密地依靠全省人民,克服一切困难,为建设新安徽而努力。安徽省各界代表也相继讲话,一致祝贺省人民政府的成立,并向省人民政府献旗。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安徽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关于成立劳动就业委员会等两项决议;并通过了给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和华东军政委员会饶漱石主席的致敬电。
安徽地区,在地理上跨长江南北,解放时间又有先后不同,故当时划成皖南、皖北两个行政区。现在两区人民经过三年来的努力,已经奠定了统一发展的基础。
安徽全省有七个专区,共辖七十个县;另有五个省属市、三个专区属市。全省面积有十四万四千五百五十多平方公里,人口有三千多万。省内物产丰富,除产有稻、麦等主要粮食外,尚有著名中外的“祁门红茶”、“屯溪绿茶”。安徽北部的烟、麻及大别山区的木材等也是全国闻名的。


第1版()
专栏:

我出席红十字大会代表团返京
【新华社二十六日讯】曾赴多伦多出席第十八届国际红十字大会的我政府代表团和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在苏井观和李德全率领下,于二十六日乘飞机返抵北京。前往机场迎接的有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薛公绰、林士笑,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胡兰生等人。


第1版()
专栏:

中央气象台发布弱台风消息
【新华社二十六日讯】二十六日下午九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消息称:从菲律宾以东移来的弱台风,在二十六日下午二时,中心已到达吕宋岛以西约六百五十华里的海面上(北纬十七点五度,东经一百十七点五度)。目前强度不大,正在发展中。中心附近风速约每小时一百到一百五十华里,离中心一千华里的地方,风速达每小时八十华里。我国南海受到它的影响,风浪将逐渐增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