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卢森科谈苏联小麦栽培技术
编者按:这是苏联农学专家卢森科一九五二年八月四日在京郊双桥机耕学校的报告。他所谈的小麦栽培技术的原则,是苏联农业科学工作者和农场工人、农庄庄员多年实践、研究的成果。其中具体的事例在我国各地不一定完全适用,但他所指出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其中草田轮作、窄行密植等原则,在我国已有不少农场和农民行之有效。我国农业目前还不可能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但只要注意改进栽培技术,产量还是可以大大增加的。据卢森科估计,在目前同样的条件下,即使不增加别的任何投资,只要改善了播种方法,特别是普遍推广了均匀密植的办法,我国一年就可以增产数百万吨小麦。我国的农业领导机关和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卢森科所谈的原则,结合各地的丰产经验和具体条件,努力试验研究,把我国的小麦栽培技术不断向前推进。
栽培技术,就是用人力来给农作物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使它达到高额产量。小麦也和其他作物一样,它对生长发育的外界条件也有一定要求。如何创造条件来满足它的需要,这便是栽培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提高产量不能孤立地单从某一项技术着手,而应研究整套的技术。因为每一项技术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综合性的栽培技术。实施整套综合技术的各个项目的时间有先后,这里可以分开来讲:
一、整地工作
小麦要能获得高额产量,首先要有整齐健壮的幼苗。要做到这样,就要用精耕的办法修整土地。整地是保持土壤水分和肥力以保证幼苗生长整齐健壮的主要措施。(在土壤水分缺少的地区,整地工作更为重要。)苏联在耕地之前首先灭茬,然后再用复式犁(带有小前犁的犁)进行翻耕。耕翻深度有严格的规定,最浅不能少于二十公分。
正确的草田轮作,也是精耕工作的一项,它也是保持土壤水分和增加土壤肥力的一个主要方式。苏联著名土壤学家威廉斯在二十年的试验研究工作中得到的经验,充分地证明:只有利用正确的草田轮作制,才能获得稳定而高额的产量。他在同样面积上,在精耕制度下,种植黑麦二十年,每年每亩平均产量是九○六点八斤;二十年中每亩最高产量是九三三点四斤,最低是八二六点八斤。威廉斯根据他的实验确定了草田轮作制,并广泛地推行了这种耕作制度。
为了保持土壤的水分和肥力,在休闲地上,绝对不能让杂草滋生;雨后必须松土,不使土壤表面结成硬壳。但不能无数次地耕翻,而要适合土壤的具体要求,使用钉齿耙耙地或利用中耕器中耕。这样既可除草,又可疏松土壤使空气流通。小麦播种前最后一次中耕的深度不应超过小麦播种的深度(五至六公分)。
在中国,用夏季休闲地播种小麦的比较少,大部分土地是收了秋之后接着种麦。因此,在前作地上进行适当的中耕以便为小麦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苏联,中耕是有一定制度的,就是中耕必须由深而浅,最后一次深度不得超过小麦播种深度。如前作是玉米,初次中耕深度是十二公分,最后一次中耕深度不能超过五至六公分。中耕次数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过多了会使土壤结构遭到过分的破坏。
如果前作物不是中耕作物,也要保持田间经常没有杂草;作物收获后,最晚要在小麦播种前十五天到二十天进行翻耕。土壤经过翻耕后很松软,在一定时间内要向下沉实,因此要早耕。如果在耕地后立即播种,恰好在小麦出芽生根的时候土壤下沉,就会损伤小麦幼根,使麦苗在越冬期间大量死亡,因而减低产量。种麦前最后一次中耕深度不得超过小麦播种深度,也是这个道理。
具体的整地制度,要根据各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决定;但上面说的原则是一般可行的。就中国农民的耕作情况看,许多地方违反了以上所谈的原则。如一九四九年—一九五○年在通县所看到的,都是临播种时才耕地,而且耕得很深(和小麦播种深度比较)。南方有些地区在水稻收割后不整地,马上用犁刀耠沟播下麦子,又不盖土,这样就不能保持土壤水分和肥力,对小麦的生长也是不利的。在北方有些农民在播种的耧后用一块很重的铁板盖土,这对土壤结构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这种农具和耕作方法需要加以改善。在这样的耕作制度下,产量自然是很低的,偶有高额产量也是不能稳定的。如何达到丰产和稳定它,这就是农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了。
二、播种量和播种方法
根据科学的研究试验和长期的生产实践,苏联在播种量上积累了不少经验,并根据这些经验确定了各个不同地区的播种量标准:
这个表上的播种量,在苏联已成为法定的播种量。各地区的播种量主要是根据降雨量规定的。上表数字最少的,是降雨少的地区(每年降雨量约三○○公厘)的播种量。数字最多的是降雨量多的地区(每年降雨量约七五○公厘)的播种量。斯达哈诺夫工作者采用的播种量更高,每公顷七百万粒(合中国每亩四十六万七千粒);这是因为他们能更好地配合各个生产因素,掌握了高度的生产技术。因此,他们也就能获得更高的产量。
小麦的粒重不同,因此,为了保证在一定面积内有足够的种子量,在规定种籽用量时应该用粒数计算。以上这个表的规定还只是一般的标准。在每一个小地区或集体农庄,仍要有所不同。他们可以依据这个法定量做基础,适应当地情况,规定当地的和本农庄的播种量。如果是休闲地而且整地工作做得很好,可减少百分之十的播种量;反之,既不是休闲地,整地工作又差,土壤水分不足,就需要增加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种子。这是因为,种籽虽是用最好的籽粒和有高度发芽率的;但因地下害虫及其他原因,也要损失百分之十到十五。整地等工作做得好的,种籽和幼苗损失的可能小,这就可以比上述标准少播一些。反之,就要比标准多播一些,才能保证每亩地上有足够的麦苗。品种不同,播种早晚不同,播种量也应有所不同。播种不适时的分蘖率小,就应比规定的标准多播一些。总之,法定播种量的原则在一定限度之内是可以根据具体条件的不同,适当灵活地应用的。如列宁集体农庄规定每公顷播种量是五百万粒,合一点四公担;每市亩合十九斤。土地是施行草田轮作的,行距是十五公分。一九五○年在六百五十三公顷土地上,平均每公顷产麦二十五公担,合中国每亩三三三点三斤;同年在另一块七十七公顷地上播种小麦,播种量比前者少用百分之十,平均每公顷收了五十三公担,合中国每亩七○六斤。后者播种量少而单位面积产量比前者大一倍,就因为两者的具体条件不同:后者是休闲地,前者是连作地。这个例子也可说明实行正确的轮作制,用休闲地播种小麦,是有很大好处的。
下面是苏联小麦播种密度和产量的关系的一个试验结果:
上表是经过三年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播种量较多的,一般的收获量都较高。同时也可以看出,经过休闲后第一次种的作物,产量比第二次要高得多,而播种量反可相对地减少。
播种行距怎样才算适当?苏联过去一般都采用行距十五公分的窄行播种法。最近几年根据实践的经验证明,十五公分的行距还是太宽,于是又缩小到七点五公分。以前的播种机都是适合十五公分行距用的;现在为了适应新的需要,农具厂正大量制造七点五公分行距的播种机。
宽行播种的田地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苏联试验研究机关在繁殖新品种时,为了使少数种籽能产生较多的种籽,加快新种的繁殖速度,才采用较宽的行距播种。在生产中,种籽不缺乏,一般都采用窄行播种。因为窄行播种可使种籽撒布均匀,充分利用地力,植株可以平均发育;避免阳光直射地面,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同时,因小麦植株繁茂,空闲地少了,又可抑制杂草生长。用同样多的种籽实行宽行播种,则因种子挤在一条线上,有很多植株要被挤死;行间空隙较大,不能充分利用地力,形成浪费,并为杂草创造了有利的生长条件。
在苏联,除窄行播种外,还采用交叉播种的办法,就是在一块地上纵横播种各一次。每亩的播种量和窄行播种是一样的。因为进行两次作业,机器油料消耗较多,播种费用要大一些。但这样能把种子播布得更均匀,使植株长得更好,产量可以更大,多收的麦子可以弥补播种时的消耗而有余。
关于行距和播种密度对作物的分蘖的影响,可用下表说明:
〔注〕“十五公分和四十五公分相间播种”是指第一、二行间是十五公分宽,第三行和第二行间是四十五公分宽,第三、四行间又是十五公分宽,依此类推。“有效分蘖”是指能长麦穗的分蘖。
从这个表看,行距较宽的分蘖较多一些;但行距宽的每平方公尺的株数少得多,单位面积产量仍没有行距窄的地高。
三、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麦类作物,只有在适宜的深度下才能很好地形成根系,长好分蘖。下表是苏联冬小麦播种深度和植株发育关系的一个试验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播种深度对分蘖数目的影响还不很大,而在越冬死亡率上却有显著的差异。无疑的,播种深度的不恰当,会使麦苗大量死亡,因而减低产量。在苏联一般规定以五至六公分深为最好。
四、播种时期
播种的时期恰当不恰当,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每种作物都有它一定的生育期限;如果不能达到它所需要的生育日期,就会减产。特别是冬小麦,它需要在越冬以前完成它的分蘖发育。如果把播种时间耽误了,不能在越冬以前完成它的分蘖发育,那它就把分蘖期延到明春;这样,无疑地延迟和缩短了它的发育期,因而不能使它很好地抽穗,必然减低了产量。下面是苏联西伯利亚巴尔尼乌里育种站冬小麦播种期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这个地方气候冷,原来不种冬小麦):从表内可以看出,播种期对于产量有很大影响。(表内一九四六年的产量特别低,是因为这一年当地特别受旱的缘故。)苏联经过了长期的试验研究,规定了各地区播种的日期;这个日期已经成为法定的了。在中国各个地区的播种期相差很大,在同一地区内播种期拖得很长,这是不好的。因为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很大,即使各方面条件都配合得好,只是播种期晚了,也同样会减低产量。所以我希望农业科学工作者,在中国各个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各地土壤、气候和技术条件,把各地的播种日期详细规定出来。这是有很大意义的。
五、种籽问题
“母瘦子难肥”。没有优良的种子,是长不出好庄稼的。在播种时必须严格地选用纯净而优良的种籽;否则,尽管其他条件配合得很好,也很难达到高额产量。去年我到渤海区,看到农场对这一工作也没有重视。他们的种籽里面夹杂着很多杂物。老乡们的种籽从表面上看好像还干净,仔细检查起来,至少有百分之十的杂质夹在里面。如果把种籽的夹杂率降到最低度,再配合其他技术,可以提高产量百分之十至十五。在苏联,对于种籽的纯度、发芽率是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的。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负责的农业技术人员要受到一定的处分。如因违反了规定在生产上引起了重大损失时,还要受到严格的法律制裁。集体农庄也要按照法定的种籽质量进行播种,如果不符合规定,也要受罚。但至今还没有受罚的,因为没有人违反法律的规定。
在中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法律规定;但是我想应该详细研究,订出一个制度来。订立制度不是为了处罚谁,而是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正因为种籽在农业生产上有着重大意义,所以在苏联对于种籽的繁殖也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各地都设有种籽繁殖站,各农场和农庄自己也留有种籽区。前者是专门供给农庄和农场需要的优良品种的,后者是农场、农庄自己采种用的。在中国也应该建立起这种繁殖良种的制度。
六、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越冬保护、积雪、施追肥、灌溉、春耙等;春耙工作尤其重要。
冬小麦的春耙工作,在苏联已经成为法定的必行工作。因为麦地经过秋季冬季的雨雪,地面结成了硬壳,而且残存着许多枯草落叶,这样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是极大的障碍。所以必须利用耙来疏松土壤,使空气流通,为土壤微生物创造有利的环境。在耙地时会损伤一些麦苗,但是耙过以后的新生率是远远超过耙地损伤率的。下表是苏联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地方的一个春耙试验结果:
〔注〕表中的日期都在五月。因当地气候很冷,解冻晚,所以春耙时间在四月末。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耙对麦苗当然没有什么损伤,但它的新生率也就很少。经过人工耙地后,麦苗虽然有一些轻微的损伤,但新生率显然增多了。用拖拉机钉齿耙耙后的损伤率最大,但它的新生率是更大的。所以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小麦的春耙工作。
小麦春耙工作的时间,原则上是越早越好。春季刚解冻时,只要马或拖拉机能够下地工作,就应立即开始。若等到化冻后地面已结成了硬壳时再耙,就晚了。如能正确地执行春耙工作,就可以提高百分之十的产量。
施用肥料必须适当。施肥过多和缺肥是同样有害的。小麦施用追肥的数量,应参照基肥的数量来决定,并应及早在早春化雪时施下,不要迟至解冻以后。施肥后应即行春耙。如果施用两次追肥,第二次应在小麦抽秆时施下。
田间积雪工作也很重要。积雪是为了增加土壤水分。在冬季多雪的地区,这个工作的意义很大。积雪的方法,一般是以藁秆作障,阻挡雪花不使吹飘田外;或利用前作物藁秆,每隔适当距离内留一行不拔去,作为挡雪的屏障。
灌溉对小麦生育也有很大影响。下面是苏联关于灌溉对冬小麦根系发育的影响的一个试验结果:
从上表可以明显地看出,灌溉对小麦生育的影响很大。经过灌溉并施用追肥的麦苗,比不灌溉的麦苗的分蘖根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左右,产量提高两倍以上。经过实验证明,小麦在抽秆及开花期最需要灌溉。当然,在播种前灌溉也非常重要;这可以保证小麦幼苗期有足够的水分,使幼苗生长发育整齐健壮。至于灌溉量和灌溉方法,应根据土壤情况和具体条件来决定。
以上谈的,是田间管理中的几项重要工作。必须正确地执行这些工作,才能得到丰产。苏联著名农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曾经说:“要想获得丰产,就必须向植物询问,看它需要什么,我们就供给它什么。”
七、收获
谁都知道,栽培作物是为了收获。但是很多人对于收获工作还是不够重视的。由于收获不当,劳动的果实常常受到不必要的损失。小麦适宜的收割期一般是在“腊熟期”,即用指甲掏破麦粒而没有发现乳浆的时期。如果是用人工收割,就应当早些。因为人工收割很慢,如果不早些开始收割,到后期收割的就不免因过分成熟而落粒;同时,由于人工收割后麦棵还有后熟作用(割下后麦叶麦秆中的养分向麦穗继续输送),所以早些收割不会影响产量。用康拜因机收割,割了马上就要脱粒,就可以而且应当比人工收割的时间晚一些。
× × ×
以上所谈的只是小麦栽培技术问题的一般原则;所举的例子只是苏联局部地方的试验材料。因此,如果把它全盘机械地搬到中国各地应用,也许有些不恰当。不过,我是指出一个方向,这方向在苏联经过多年实验研究已经证明是正确的。我希望大家根据中国各地具体情况,详细加以研究,订出适用于中国的方案来,并在实践中具体地应用。只要大家这样做,我相信几年以后在生产上是会起很大作用的。
(何春霖译)
(附图表)


第2版()
专栏:

全国各地早稻大量上市
粮食公司及合作社全面展开收购工作
全国各地早稻源源上市,国营粮食公司和合作社已全面展开收购工作。
今年早稻普告丰收。湖南、江西、广东、浙江早稻产区,一般都比去年增产一成到二成。广东、广西、江西的早稻在六月中旬即相继上市。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的早稻也在七月中旬陆续上市。八月份各地早稻大量上市,江西南昌、吉安、抚州,湖南滨湖产区的南县、安乡、华容等地,每日上市量在百万斤以上,浙江金华、兰溪、宁波、龙游、黄岩、乐清,湖南长沙、衡阳、常德,广东曲江、惠州、汕头等地,每天上市量也在二十至五十万斤之间。
各地国营粮食公司根据早稻上市的情况,及时布置了收购工作,并吸取收购小麦的经验,继续委托合作社深入农村初级市场代购,贯彻城乡兼收的方针。七月份全国完成收购大米(其中包括谷折米)的月计划的百分之二百四十七,八月上旬也超过了收购计划。由于国家的大量收购,保持了早稻价格的稳定。根据湖南、湖北、广东、江西、浙江五省二十四个主要市场的调查,八月上旬市价和牌价基本上是吻合的,这就说明国家的收购计划,基本上满足了农民售粮的要求。
在收购早稻的工作中,粮食公司与合作社是结合得很好的。在少数地区,由于国营粮食公司和合作社迟迟未订代购合同,影响了收购工作,发生了市价偏低的现象。各地有关领导机关正在纠正这种现象。
各地粮食公司正确地掌握了地区差价,这就鼓励了粮商合理经营的积极性。八月上旬,浙江十四个地区国家收购量占上市量百分之七十八点四,私商收购量占二十一点六;同一时间汉口、广州、长沙、南昌、衡阳、九江六大市场,国家收购量占上市量百分之六○点六,私商收购量占百分之三十九点四。但个别地区的地区差价仍有偏紧偏宽现象,如湖南滨湖地区南县、安乡与长沙、汉口的稻米差价达百分之十八点四到二十九点七,赣南信丰与广东南雄的稻米差价达百分之六十一点一,这都是过大的;而广东的广州与惠州、曲江、珠江等地,湖南的长沙和湘阴、益阳、望城等地稻米的地区差价,又嫌过小;这种现象都应加以适当的调整。


第2版()
专栏:

发挥组织力量,供销密切结合
山东省合作社收购新麦成绩很好
山东省各级合作社积极配合国营粮食公司收购新麦。各级合作社在收购新麦工作中,一般都贯彻了依靠基层组织,发挥群众力量,供销密切结合的方针,获得显著成绩。山东各级合作社设立了一千九百五十二处基本收购点,分别召开了社员代表会和社员小组会,签订预购合同,有计划地收购新麦。从六月初到八月初,全省合作社共收购新麦五亿五千余万斤,占国营粮食公司总收购量百分之八十四点五八。各级合作社采用了带货下乡的办法,一面收购新麦,一面销售货物。在六、七两月,供应群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共值一千六百四十九亿元。基层社销货额较前普遍增加,主要产麦区泰安县合作社六月份销货额较五月份增加五倍半。由于各级合作社及时收购新麦,今年麦价始终保持稳定,农民都很满意。个别地区曾经发生私商压价收购现象,合作社开始收购以后,这种现象就改变了。
为了很好地完成收购新麦任务,不少基层收购点都提出“三勤”(手勤、腿勤、嘴勤)、“三准”(秤准、计算准、付款准)的口号。泰安全县合作社接受去年的经验,采取了就仓设站、直线运输、合理分工的办法,收购效率比去年提高一倍;全县收购了二千一百二十五万斤小麦,比去年节省收购费用一亿七千多万元。广饶县辛桥合作社损耗率由去年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一点二五五。
山东各地合作社贯彻了“优麦优价”政策,并通过基层收购点和社员小组、互助组发动群众把新麦晒干、扬净,并实行互比互评,以保证新麦的质量。产麦区高密县今年收购的小麦含水量最低达百分之十一点四(标准含水量是百分之十三),含杂量最低达百分之一点七(标准含杂量是百分之二),全部合于规定。这样就给国家粮食保管、调运、降低损耗打下了有利基础。
由于合作社满足了农民售麦的要求,它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了。胶州专区合作社在六、七月份发展社员二万四千余人,增加股金七亿九千余万元,吸收存实小麦四百三十八万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韩 寰)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试行机械检修图表制成功
编辑同志:大同煤矿第二矿五号井八○八机械回采区,试行机械检修图表制成功。
在煤矿的回采区内,机械的安全运转是十分重要的。一件机械发生故障,全区生产就会停止。过去这个区由于组织的不周密,每天工作事先缺乏计划,以及某些检修人员责任心不强,经常发生机械事故,仅六月份就发生二十六次。
七月份展开增产节约运动后,这个区的机电技术员任秉刚(青年团员)和区的领导干部,吸取了二矿三号风井机械检修专责制的经验,根据图表制的原理,和工人们互相研究,创造出一种按图表进行检修的办法。经过三次测定和修改,已经试验成功。
检修图表制是按照各部机器应该在什么时候检修和每一件检修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有节奏地进行检修工作。他们把全区十二个检修工人编成号码,写在图表上,工人们下井后就按照号码下面规定的工作完成自己的任务。待一件工作完成后,就又按照表上指示的另一个任务进行工作。这样做,克服了过去下井后由组长临时分配工作以致浪费时间的现象,同时加强了工人们的责任心。因此,七月份的机械事故比六月份减少百分之八十二,还节省了十二个检修工(原来二十四个)。 马 良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学习先进经验要坚持到底
编辑同志:我是京西矿务局城子矿第三生产小组的工人,我们小组已经开始学习大眼深孔爆破法等先进的打眼放炮技术。我们小组开始学习的头两天,炮眼打了一公尺七,爆破的深度也是一公尺七。响炮以后,我们到巷道里一看满洞都是煤,大家好像过年一样的高兴。接着我们就要求领三公尺长的铅杆进行深眼作业,领导干部很重视我们推广先进经验的工作,马上给我们拨了三公尺长的铅杆。这次我们打炮眼一下打到二公尺五,空心眼则打到三公尺,可是碰巧这一次碰到了硬煤,我们装的炮药又没增加,结果遭到失败了。于是保守思想都来了。有的说:“这样试验下去就完不成任务了”;有人害怕挣不上标准工资。我们对人家的先进经验怀疑起来了。
我们领导干部对我们抓的很紧。这时候,他们告诉大家说,试验期间少出一点煤也没有关系,并且,还帮助我们研究改进打眼的位置、数量和深度,根据炮眼的深度和煤的软硬,适当增加装药量等。找出了失败的原因后,我们又作试验,这一次,我们打了两公尺深的眼,爆破的深度也是两公尺。这时候,我们的保守思想就都扭过来了。现在,我们正在继续试验。
京西矿务局城子矿工人 陈艮华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推广先进经验过程中的体验
编辑同志:无锡市私营丽新纺织印染厂自去年十一月开始推广郝建秀工作法,不久全细纱间二百多个挡车工便都学会了。我是厂工会生产委员,也负责推广工作。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把先进工作法推广好,必须要具体地向工人说明先进工作法的价值和意义。如当我向工人说明“苏南每个纺织厂的细纱工人,如果都掌握了郝建秀工作法,每年可增产二千多件纱,可多织六万多匹布”后,大大地激励了工人们的生产情绪。同时,我认为开始推广时,推广组的工人一定要和周围职工取得密切联系,随时传播自己学习的收获和经验。我厂先在我那个组推广郝建秀工作法,当时,我组里的职工,在饭堂里吃饭时也不忘和别组工人谈学习郝建秀工作法的好处和自己的体验。现在,我厂正在大力推广郝建秀工作法和其他各种工作法。洋线间工人最近也学习了郝建秀工作法,成绩很好,由每天出油纱八磅至十磅降至一点二磅。私营丽新纱厂工业劳动模范 李霞影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争取提前完成天成路便道
编辑同志:我是前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参加建设祖国西南成渝铁路工作的工人。在筑路中,经过党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我发明了单人冲炮眼的方法。过去两个人每天最多能冲十公尺,现在在普坚石上平均能冲二十公尺,最高我能冲到三十多公尺。领导方面叫我组织典型小组,到各单位去示范。川南区的民工萧光汉采用了这个方法后,他们每天能冲三十公尺,工作效率提高三倍多。接着这个方法就推广到成渝全线。去年雅甘路局也来向我们学习这个方法,还有其他地区也写信给我们要求学习。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现在,我们正普遍地推广川东谢家全放炮法,并且有了新的改进,原来放炮一方石头要八两火药,现在一方石头只用六两火药就可以了。我虽然在工作上有一定的贡献,但我决不自满,我一定保证好好工作,共同努力,争取提前完成天成路便道任务。
西南铁路天成线川北民工区筑路指挥部工业劳动模范
颜绍贵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忽视安全教育造成了恶果
编辑同志:郑家屯工务段劳动保护委员贾殿臣,忽视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因而该段铁工厂有的工人违犯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时不穿安全工作服,以致在十天中发生了两件工伤事故。
七月二十五日下午,工人李荣久没有穿围裙就上红炉上做线路用的“眼圈”,当他把烧红的“眼圈”放在油桶里的时候,油着起火来了,李荣久用炉钩子钩住桶梁就往外挑,走了两、三步远,炉钩子被压直了,油桶掉在地上,油和火乱崩,李荣久的脚和腿都被烫起了大泡。事故发生后,有人向劳动保护委员贾殿臣建议加强安全教育。贾说:“我宣传不了,他要那样做我有什么办法。”
八月五日铁工王玉福和新来的工人李树德在一起做接镐尖工作,由于他们没有安全常识,在打第一锤的时候,飞崩到王玉福的左眼上,把他的眼睛打坏了。
我认为郑家屯工务段的劳动保护委员贾殿臣,竟这样不重视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这是完全错误的,应作深刻检讨,并立即改正这种错误的态度。
季通祖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一个月清理了六个月的旧账
编辑同志:太原钢铁厂会计科全体同志,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加强和各车间联系,实行科学的分工,在七月份内,清理了因“三反”运动而积压的六个月的全部账目。我们的办法是:首先和炼焦、炼铁、轧调、动力、运输、采购、仓库、修造、耐火等车间订立联系合同,规定辅助车间保证按时算出分配费用,算出成本和分配基数;管理部门保证按时提出管理费用分配项目。克服了过去拖延时间,以致旧账算好新账积压的现象,节约了时间,用以整理旧账。
其次,我们根据会计科各人的特点,明确地分工,合理地配备人力。例如擅长于抄写的就专做抄写工作;擅长于打算盘的就做合计工作;擅长于摇计算机的就做乘除工作;擅长于记账的做记账工作;擅长于核对的做核对工作。因此工作效率比一九五零年提高了三倍;比一九五一年提高了一倍多。比如材料账组在建账工作中,原先是一个人念几个人核对,每天只能核对五百页,现在改为几个人分工念,工作熟悉的配一个不熟悉的,一天平均一个人能核对一千五百页,提高工作效率两倍。
陈贵元


第2版()
专栏:对人民日报读者 批评建议的反应

天津铁路管理局某些单位假报成绩已予处理
编辑同志:郭中霞同志在七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栏中指出我局天津、古冶和口泉车站有假报装车成绩的现象,是确有其事的。现把经过的情形和我们处理的结果报告如下: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六月三十日,我局发现全局装车数量突然增多,超出了一般的装车规律。我们即指派统计、车务两处分别进行检查。结果,我们查出有些车站把十八点尚未装好的三百九十七个车,报在十八点了(铁路装车以十八点为限),原因是他们企图提高六月份的装车成绩。结果严重地影响了统计数字和计划工作的准确性。这是非常错误的。为纠正这种不按制度办事的坏作风,我们曾把检查的结果,分别在铁路工人报和天津日报上公布了,同时路局的领导方面在电话会议上对假报成绩的各站也进行了批评。并责令这几个车站的站长作了检讨。现我们除严格各种统计报告制度外,还要继续加强对现场职工进行教育,以防止类似错误再发生。
天津铁路管理局统计处、车务处


第2版()
专栏:对人民日报读者 批评建议的反应

北京电信局工会开始重视工人体育活动
编辑同志:七月二十八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栏刊载读者琴岗对我们不重视工人体育活动的批评,这个批评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初步作了检查,认为我们过去虽然建立了体育筹备委员会,但对体育工作,实际上并没有作。去年八月,本局盖房需要木工工作场地和存放器材的地方,就占用了球场。同志们提出批评,我们研究了一下,认为是对的,但没有积极地想办法来解决问题。大家要求在附近借球场,我们便主观地认为人家一定不借,就不去联系。去年八月,我们准备成立电信局代表球队,直到现在还没有成立,当时所买的运动衣,也存着没有使用。今年五月,工人们组织篮球队要和外面球队比赛,当时他们向我们借运动衣,我们机械地认为这是发给代表队的,就没借给他们。这是不对的。这证明我们遇到问题没去研究解决,用官僚主义的态度来对待群众的正当要求。现在,我们知道这样作是不对的,我们已组织了一个小组,调查各单位体育活动的设备,我们还准备改组体育筹备委员会。关于球场问题,已得到初步合理的解决。以后我们一定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意见,逐步改进体育工作。
北京电信局工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