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在鞍山钢铁公司基本建设工程中
转业老干部努力学习逐渐提高业务水平
为加强鞍山钢铁公司大规模基本建设工程的领导力量,中共中央组织部曾选派一批老干部到鞍山参加工作。这一批老干部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已初步熟悉了情况和业务,在工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三反”运动末期,中共中央组织部就开始有计划地、有步骤地从华北、华东抽调了一批老干部到鞍山去。中共中央东北局也先后向鞍山钢铁公司基本建设部门派遣了两批干部。九月份,中共中央组织部继续由中南区调派干部百余人到鞍山工作。其中百分之七十是老干部。
这些老干部过去都在党的、政权的、农村的、群众的岗位上工作,对于搞工业,特别是搞基本建设完全生疏。许多人曾经简单地认为基本建设就是盖房子。针对这个情况,鞍山钢铁公司首先分配他们到各个工地、各个基层单位工作,使他们能够较快地熟悉情况和掌握业务。经过这样一个短时期的实践,这些老干部认识了基本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从而明确地认识到必须密切结合着业务学习来进行工作。大多数老干部都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进行学习和工作。他们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例如在一○一工地工作的中南区调来的老干部(包括地委级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天早晨学习文化、数学、物理、化学等功课,并和技术人员订立了互教互学的制度;每晚还抽出时间集体学习,彼此督促。一○一工地测量队副队长郭兆麟,文化水平低,但他充分认识到党交给他的这个光荣任务,他非常有信心地说:“我一天学一件,也要学会它!”一○二工地政治处主任贺木璋,晚上躺在床上还背工序,一个月内,他就学会了看图纸。由于高度的革命觉悟和虚心刻苦的学习,这些老干部已对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工作充满了信心。现在他们正满怀信心地深入现场,密切联系工人群众,教育和团结技术人员,贯彻苏联专家建议,完成国家的工程计划。


第2版()
专栏:

东北工业部土木建筑设计公司
学习苏联经验进行多种建筑物标准设计
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土木建筑设计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多种建筑物的标准设计,供应各基本建设部门明年建设的需要。
标准设计是苏联基本建设设计方面的重要先进经验之一。它的方法是:在设计时,按国家基本建设政策、方针,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一个或几个图样,供应各建设部门采用。实行和采用标准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大大节省各部门设计力量和画图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据统计,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所有土木建筑设计工程,如果分散地个别地进行设计,该部土木建筑设计人员只能担当百分之四十的任务,而实行标准设计即可完成全部任务。由于施工部门采用这种设计图纸,便于施工工厂化,大量生产建筑物部件,因而又可节省材料。据某工程公司统计,今年修建的标准宿舍的楼板工程,每栋节省人民币五万多元。
过去东北只有标准职工宿舍一种设计,质量也不太好。为迎接明年更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今年,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土木建筑设计公司进行的标准设计,已有标准学校、办公楼、托儿所、食堂、仓库等十四种。该公司今年设计的标准宿舍,还采用了组合式方案,依据这种方案,可按不同情况用两种单体(一是直线式,一是转角式)拼凑成十三种不同形式的建筑物,而每种建筑物还分中国民族形式与西洋古典形式两种,计为二十六种。这样,便更适合总平面布置与美观都市的需要。
现在,该公司各项标准设计的初步设计已经完成,有的上级机关正在批审,有的正在进行技术设计,预计明年施工前可完成全部设计工作。


第2版()
专栏:

西安煤矿竖井井筒建筑工程提前竣工
东北西安矿务局竖井井筒建筑工程,自一九五○年十一月开工后,原计划七年完成,因为学习了苏联的先进经验,较原计划提前五年零二个月,于今年八月末已胜利完工。工程规格、质量完全符合规定标准,降低成本百分之四十,还培养出大量技术工人。这项工程,给新中国建筑煤矿竖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西安矿务局竖井工程规模宏大,有主副井筒两个,深度均在五百公尺以上,井口直径六公尺至八公尺。在二十个月的施工中,掘岩五万七千一百二十六立方公尺,砌砖、打混凝土一亿八千零五十一万多立方公尺。这项工程开始施工的时候,采用的是落后的单行作业法,也不按指示图表组织施工,而且,当时存在着打眼浅、瞎炮多、废眼多、水泵坏、提升能力不足、供应材料不及时、职工安全福利设施简陋、工资不合理等许多问题。因而日进只有零点五至零点七公尺,月进最高纪录只有十八公尺,一昼夜作不到一个工序的循环。
一九五○年七月,苏联专家石曼阔到了西安矿后,便帮助工程队职工按施工日程指示图表和循环指示图表组织有节奏的生产,推行平行作业法。开始,许多职工对苏联的先进经验还抱怀疑态度,有的说:“好是好,就是办不到。”有人说:“下边凿岩,上边砌壁,太危险呀!”经过党、行政、工会各方面向职工反复进行教育,组织职工座谈讨论,工程队职工很快地领会了苏联先进经验的优越性。并根据苏联的经验进行了一系列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改革。
为使凿下的岩石能很快地提升出来,把用人工装岩改为用机械装岩。过去人工装岩,每小时只能装岩石六桶(每桶容积一点四立方公尺)。一昼夜(十六小时)仅能装出凿下的岩石的百分之五十二,影响第二天第一班的打眼工作。经苏联专家具体指导,在每个井上安上两台装岩机,用机器装岩,每小时便可装二十桶,十六小时内便可把岩石全部提升出来。每个井还节省了六个人工。吊桶的容积也由零点八立方公尺改为一点四立方公尺。提升能力较前提高百分之七十五。
按照苏联专家意见,也实行了深打眼的方法。深打眼法要用粗细不同的三种钎子,先用粗钎子打,再用长的细的钎子打。以前每打一次眼,只进一点五公尺,后来,每打一次眼,可进二点二公尺了。这是加快凿岩速度的基本因素。
提高掘进和提升的能力后,便可以按循环指示图表进行有节奏的生产了。第一班打眼放炮,第二班提升岩石,第三班提升岩石和清理井底,一昼夜进行一次工序的循环。掘进速度经常保持日进一点七到二点二公尺(发生小事故的时间在内)。
与此同时,实行了平行作业法、凿岩、砌壁同时进行,上边砌壁,下边凿岩。井内设有三个吊盘,第一个是砌井保护盘(固定盘),第二个是砌壁工作盘,第三个是凿岩保护盘。井内增设一台绞车,供砌壁运送材料用,并安置了混凝土搅拌机,提高搅拌能力。这样,凿岩、砌壁互不影响,消除了过去凿岩之后再砌壁,砌壁后再凿岩的大量窝工现象。每月的掘进效率,最高可达五十六公尺多。
在建筑过程中,注意及时改进工人的安全福利,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也是获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当凿岩凿到距地面六十四公尺,深过沙岩含水层时,井内如下大雨。因此,职工患腰腿病、腹痛、关节炎、潮湿病者很多,出勤率也下降,影响了工人身体健康和工程进度。领导方面便购买了十七台太阳灯,每班工人下班沐浴后,照太阳灯五分钟。不久,这些疾病便根除了。职工对这种设备反映很好,说:“饭不吃可以,不照照太阳灯不行。”雨衣、水靴、眼镜、手套、口罩,按期发给工人。俱乐部、食堂、浴池、医疗所、教室、工作服、入井保险装置等,也都有了。工资也改进了,实行了按工种分等计件工资制。改进技术后,工人不但学会了打井技术,收入也多了。以前有些不愿干基本建设工作的工人,也都想干了。
在这项工作中,也存在不少缺点。其中主要是地质勘察和设计落在施工后面。西安竖井,基本上是先施工而后设计,以致厂房、办公室、机械安装等很多工程,都不合要求。将来技术设计作出后,许多建筑都要重新安排。其次,铁路铺修较迟,直到井筒建设完毕,才开始通车。因而,建筑时用的全部器材,不得不用汽车和马车运输,增加不少运输费。第三,因为事先对提升能力估量不正确,致因提升能力不足,阻碍了掘进效率进一步提高。两井提升设备,都只有三百马力绞车一台,每小时仅能提升岩石十至十五桶(容一点四公尺),最多只能提升出日进一点八公尺进度的岩石。每月的月进度,因此不能经常保持五十公尺到六十公尺。今后在建设新的竖井工程时,记取这些经验教训是必要的。(王树人、李檇、仇绍文)


第2版()
专栏:

我认识了苏联的技术最先进
新华社记者 胡明俊
重庆一零二钢铁厂炼钢部技术主任兼工程师李先银,在厂里工作已经九年了。进厂后他就研究冶炼高级合金钢。他曾经钻研过很多种英美的冶金、炼钢方面的书籍。但是,始终没有解决高级合金钢的质量问题。一九四六年,美国冶炼“专家”岳康
(曾著岳康去磷法一书,流行一时)和斯丹福,曾经来这个厂“帮助”炼高级合金钢。李先银对这些“专家”抱过很大的希望,结果,他并没有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他们连炼五炉钢,一炉也没炼好。虽然这样,李先银仍然一直相信英美技术是“世界第一”。他把美国“专家”没有炼好钢归咎于厂里的材料不好和炉子设备有问题。
解放后,一零二厂仍然担负冶炼高级合金钢的任务。从一九五零年下半年到一九五一年七月,李先银和炼钢部职工费了很大的力量,才使钢的化学规格由百分之二十五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九,钢的夹灰、夹沙和缩孔仍然很严重。李先银感到炼钢的技术实在艰难,逐渐对解决质量问题有些灰心。
就在这个时候,苏联炼钢专家吉米多夫来到了一零二厂。吉米多夫首先向李先银和一些技术员、老工人询问过去的冶炼情况,接着详细检查了炼钢的各种机器,收集了过去的冶炼资料。综合各方面材料进行研究后,吉米多夫对炼钢部职工说:就现有的设备,完全可以炼出质量很好的高级合金钢,过去炼不好,主要是配料和技术操作上有问题。李先银听了这个话,一面感到兴奋,同时又还有些怀疑,他想:“美国权威的冶炼专家都没有解决的问题,难道苏联专家真能解决吗?”
吉米多夫首先帮助炼钢部职工冶炼一种难于冶炼的高级合金钢——锋钢。他督促化验部门把各种炼钢材料的原素成分加以精确分析,再根据先进方法配料。冶炼期中,他守在炉子旁边指导工人按照新的技术操作法进行操作。工人们遇到困难,他就亲自动手,一边做,一边讲。锋钢就这样很快试炼成功了,质量完全合规格。吉米多夫还经常抽空分别给技术人员和工人上课,讲授许多先进的炼钢技术原理和操作法,这时,李先银看到吉米多夫冶炼锋钢成功,感到很钦佩,崇拜英美技术的思想在他脑子里开始动摇。
吉米多夫为了帮助炼钢部职工在他离厂后能够冶炼另外几种高级合金钢,他费了好几天工夫制定了一套切合实际的科学的技术操作规程。由于李先银和炼钢部大部分技术人员还没有彻底肃清崇拜英美技术的思想,还没有深刻全面地认识到苏联先进技术操作的优越性,因之,在今年一月他们开始实行吉米多夫制定的技术操作规程时,又发生了怀疑和顾虑。如按苏联技术操作规程规定:钢水出炉后,要镇静一定时候再浇钢。这样可以使杂质浮起来,浇出的钢锭夹灰和夹沙就可以减少。但李先银和一部分技术员认为英美书上明白规定钢水一出炉就要浇,他们怕钢水镇静后会浇出矮子钢来(一种报废的钢),就不肯采用镇静钢水的办法。另外有几项操作规程,如规定要把电炉内钢水还原时所用的电石渣变为白渣(因白渣较轻,易于浮在钢水上面,使钢水更纯,夹灰、夹沙可以减少),李先银觉得从来没有用过,又不容易掌握,还是按老法做稳妥些。由于没有认真实行苏联专家所定的技术操作规程,今年第一季度炼钢部钢的质量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曾有几个订货单位先后把不合规格的钢退了回来。只某机械厂订的一种高级合金钢,就退回来了百分之六十,损失在二十亿元左右。
为了改变上述情况,西南工业部钢铁管理局曾一再责令该厂炼钢部定期贯彻实行苏联专家定的技术操作规程。一零二厂的行政和工会又在炼钢部举办了一个废品展览会,并着重帮助李先银和炼钢部一部分技术人员检查盲目崇拜英美技术的思想,批判不信任苏联先进经验的错误思想。经过这些教育,李先银的政治觉悟提高了,对苏联先进技术操作也有了新的认识。从此以后,他就仔细地钻研苏联专家规定的技术操作规程和讲授的各项技术原理,并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在贯彻实行技术操作规程期中,李先银和技术人员都深入车间,和工人们一起研究解决如何变电石渣为白渣等新问题。实践证明,技术操作规程的每一项都对钢的质量问题起着重要作用。如执行镇静钢水和变电石渣为白渣等技术操作后,钢的夹灰夹沙就大为减少。钢的化学规格很快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物理性能也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当记者访问李先银时,他兴奋地说:“现在我才认识了在今天只有苏联才有高度的工业技术,同时现在我才认识了只有虚心向苏联学习,我们国家的工业建设才能飞快地前进!”


第2版()
专栏:

淮河下游三河闸工程已经开工
全闸修成洪泽湖水可不再为害
第三年度治淮工程中要在淮河下游大力兴修的控制洪泽湖的三河闸工程,现在已经开工。三河闸工程是继荆江分洪工程的进洪闸及润河集分水闸兴建之后,在我国水利建设中的又一个巨大水闸,其规模仅次于荆江分洪工程中的进洪闸。由于治淮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民工两年来已经有了不少经验,所以这期工程开工后,施工效率很高。自十月初到目前,三河闸的闸基土方工程已经完成,正开始浇灌混凝土。按现在的工程进度,预计全闸明年汛期前可以完成。
三河闸设置在洪泽湖和三河相接的三河口,为的是有效地控制洪泽湖,使湖水不再无节制地漫流。从此,长期受洪泽湖洪水威胁的苏北人民不但可以免除灾害,而且还能利用湖水灌溉农田和发展航运。三河闸闸身长近七百公尺,共六十三孔。全闸的规划设计都是吸取苏联的先进经验和其他水闸的建筑经验进行的。按照苏联建闸不打基桩的经验,闸的岸墙和闸的上游翼墙都是采用混凝土空箱式的;并且在闸的上、下游设置了“倒滤器”和“消力塘”,这就大大缩短了施工期限并保障了闸身的安全。设计的三河闸闸门是用电力开关的。一个人控制电纽,六十三扇钢质闸门便可自动开启。水闸上面还设有公路桥与工作桥(操纵闸门用的),以便供频繁的运输之用。此外,还要筑一条封闭三河口的七华里长的草坝和一条三百多公尺长的拦河坝,以及开挖一条有四百多万土方的引河。所以,施工时间异常紧迫。
治淮委员会早在今年八月间,就紧张地作了修建三河闸的各项准备工作。工程所需的全部器材如水泥、黄砂、石子、机器等足有三十万吨,要在短期内从全国各地运到工地,存有不少困难。从盱眙到三河的水路,长达六十八里,布满了暗礁,过去很少有人敢走这条路。但水运工人日夜努力,终于打开了水上的新航线。国营轮船公司职工更积极推广苏联“一列式拖带法”,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使全部工程所需的器材及时运到工地,保证了工程按计划施工。
参加修建三河闸的工人,大部分是参加过荆江分洪工程和润河集分水闸工程的,他们的一套熟练的工作技术,都热情、紧张地带到了三河闸工地。如钢筋大队工人采用了流水作业法,使扎钢筋的技术日趋熟练,工作效率一般从每日弯十多根钢筋增加到五十根、八十根,个别工作组增加到每日弯一百四十根。洋灰大队工人吸取苏联先进操作法,改善组织、科学分工后,使灌浇闸底板的工时大大缩短。高邮、淮阴、江都、泗阳等县五万多民工情绪也十分高涨,他们自动报名跋涉五百里走上工地。民工们在挖土方中工作效率也在不断上升。江都总队民工挖土距离虽然从六百公尺增加到一千六百公尺,但挖土效率还是相对增加。全工地的民工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便把七万多土方的闸基挖好了,现在正加紧挖下游的“消力塘”和三河闸上下引河。(新华社)


第2版()
专栏:经济简讯

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等有关部门召开合理化建议工作会议
为了胜利地完成今年的增产节约计划,西南工业部等有关部门特在十一月中旬联合召开了合理化建议工作会议。会议交流了开展合理化建议运动的经验,决定立刻纠正运动中存在的缺点,使所有工厂矿山的合理化建议运动认真开展起来。会议决定:各工厂矿山要立刻健全合理化建议的审查机构,建立有关技术发明的组织,专门负责建议的实施、提高和推广等工作;要集中力量先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性问题;总结经验,使合理化建议成为先进经验或技术操作规程;要认真处理、审查、给奖,采纳的坚决实施,不采纳的也给以答复。几个月来,各厂矿职工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达两万多件,比一九五一年全年的合理化建议还多三倍。这些建议帮助解决了各厂矿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使生产改革工作大大推进了一步,产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如一零一钢铁厂轧钢轨时同时喂进两根钢条的双钢喂钢法的提出,就使钢轨产量提高一倍。


第2版()
专栏:经济简讯

东北区百货公司系统展开商品加工改制工作
东北全区国营百货公司系统的营业员自开展工业品推销运动以来,积极研究商品性能,把很多库存很久的商品加工、改制、改装或是提倡代用使其变成畅销货。国营长春市百货公司把库存的花布和棉花做成棉被,大受顾客欢迎。国营吉林、抚顺等地百货公司把一些不好卖的布料做成小孩衣服、干部制服、垫子等,卖货量增加了三倍。冷布原来是行销于夏季的商品,但是国营大连百货公司天津街门市部用冷布做棉胎网,便在秋冬两季全部销出六千米库存冷布,大大减少了资金的积压。
根据上述经验,国营中国百货公司东北区公司最近特号召全体营业员研究商品,进行加工、改制、改装等工作,增加商品品种,扩大销路。


第2版()
专栏:经济简讯

中南区各地举行的物资交流大会对市场活跃起了推动作用
今年下半年,中南区各地相继举行的各级市场物资交流大会,对活跃市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七、八、九三个月不完全的统计,中南全区举行的省、专区、县、集镇的大小物资交流会有四千多次,成交总额达五万四千余亿元。进入十月份后,因农业品的大量上市,各地为适应广大农民的购销要求,又普遍举行了短距离交流的中、小型物资交流会。十月到十一月上旬止,广东各地初级市场物资交流会的成交总额在六千亿元以上。在此期间,中南各地还组织了不少贸易代表团到华北、华东参加外区物资交流会,仅参加华北区第二届物资交流大会和北京市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成交总值就达四千七百八十二亿元,使中南区价值二千五百余亿元的生猪、桐油、土糖等土、特产品获得了销售市场。通过以上这些会的召开和大量成交,使中南区大、中、小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为今后进一步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发展生产、迎接就要到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2版()
专栏:

淮河下游排洪、灌溉、航运的枢纽
——三河闸工程介绍
新华社记者 朱敏信 李明回
苏北淮阴县的西南角,在洪泽湖和三河的衔接处,一座规模巨大的水闸工程——三河闸已经开工。这是控制淮河下游洪水的总机关,是治淮工程中修建的一个最大水闸。
修建三河闸,为的是要控制洪泽湖,使洪泽湖在洪水期间能帮助淮河拦蓄洪水,平时又可灌溉四周农田和发展航运。洪泽湖原来是没有的,从一一九四年黄河决堤和淮河合流后,使淮河在苏北境内的入海道淤塞,从此淮河上游和中游数百条支流汇集下来的洪水,便在安徽和江苏交界处停积下来,将原来几个狭小的湖泊沼地逐渐扩大为洪泽湖。但是,湖小水大,每当淮河洪水超过湖的容量时,便漫堤决口,淹没了苏北平原。水灾发生了,明、清的封建帝王没有办法,只是消极地在洪泽湖四周筑起一道围堤,逼使淮河洪水由洪泽湖经三河南流,经宝应湖、高邮湖等入长江。据历年水文记录,淮河流入洪泽湖的最大洪水量有一万四千六百秒公方,而入江水道仅能容纳八千秒公方的流量,多余的洪水便长期地威胁着盛产水稻、棉花的苏北区的人民。过去反动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在里运河东堤上修了五道归海坝,遇到较大洪水时,便开掘五坝,这叫做“放水入海”。实际上运河堤离海还有数百公里。所以,过去每遇到洪水,当地的封建势力一开归海坝,苏北里下河区十多县的农田便首当其冲,尽成泽国;在干旱年月,淮河上游缺水,而洪泽湖水又由三河一泻而空,就连苏北里下河区的农田也无水灌溉,运河也因缺水而断航。多少年来,苏北人民总盼望着能从洪泽湖的洪水威胁中解脱出来。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便决定根治淮河,解除淮河全流域的水患。两年的整治已经把一部分淮河洪水控制起来。第三年度治淮工程的施工,是为了进一步控制洪水,多目标地开发淮河水利而努力。因此,治淮委员会决定要作洪泽湖的控制工程。要作好洪泽湖的控制工程,首先就得在洪泽湖入江水道三河口上建造一座控制闸。这座水闸修好了,不仅可以进一步控制淮河的洪水,又可灌溉苏北地区的农田,恢复长江、淮河间的航运。
三河闸的规模超过淮河中游的润河集分水闸,闸基设计在三河的东岸,闸身长度仅次于荆江分洪工程的进洪闸。整个工程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控制洪泽湖水位和三河流量的三河控制闸,闸身长达六百九十七点七五公尺,宽一百三十二公尺,高九点五公尺;闸底底板全用钢筋混凝土浇成,分六十三孔。每孔闸门上装有电动启闭机。第二部分是在洪泽湖口筑一道七华里长的草坝,首先隔断洪泽湖和三河旧道的水流,用以抬高洪泽湖水位,维持洪泽湖内的水运交通,并便利在草坝下游堵筑拦河坝。第三部分是拦河坝。坝长三百公尺、高十八公尺、顶宽一百公尺。这个工程要等草坝合拢后进行。拦河坝主要是堵塞三河旧道,使洪泽湖水经过三河闸再流入长江,以达到有效地控制洪泽湖水量。第四部分是因为三河旧道堵塞,所以要在水闸上、下游新开一条引河。这四项工程都完成了,洪泽湖就可以帮助淮河控制洪水,洪泽湖蓄的水也就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和发展航运,乃至发电。
治淮委员会在设计三河闸时,得到苏联水利专家布可夫的先进技术思想的指导,吸收了润河集分水闸及荆江分洪工程的成功经验,因此,工程设计大有进步。如运用苏联建闸不打基桩的经验,就使国家节省了占整个建闸经费的百分之十二的费用,同时还增强了闸身的安全。为了避免从闸身上游流过闸底的地下水冲洗和破坏闸基泥土,影响闸身的安全,我国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协助下,决定在闸的下游设一倒滤器,这样就可永远保证闸基土壤不被地下水带走。另外,在闸身下游设立一个用水泥浇筑的消力塘和消力槛,使水闸上游冲下来的汹涌水头,可以减低流速,不致冲刷河床。此外,闸两旁的岸墙和上游翼墙都是采用混凝土空箱式,以调节泥土和闸身对岸墙的压力。这些先进的结构式样,对节省国家器材、缩短施工时间和增加闸身的安全都起了很大作用。
三河闸工程完成后,将配合苏北灌溉总渠上的高良涧进水闸,在非常洪水时,可以排除洪水,削减淮河干流的洪水峰,保证苏北里下河的安全。在常年时期,又可保持洪泽湖水位在十二点五公尺以上,使大量的湖水从高良涧进水闸流入苏北灌溉总渠,灌溉苏北地区的二千五百八十万亩农田。此外,还可使淮河中、下游干流和苏北灌溉总渠保持一定水位,能长年通航,从黄海滨出发的船只可以直抵淮河中游的大别山区和河南省境的乌龙集。这些航路恢复以后,苏北垦区的棉花、里下河一带的稻、麦和淮北盐场的食盐,皖北的煤、大豆、高粱,大别山区的茶、竹等土、特产,就可运往淮河沿线的广大城镇和乡村;上海、无锡等大城市的纱、布等工业产品,也可及时地供给淮河中、下游一带农民。洪泽湖水控制起来后,还可利用三河闸水流发电。洪泽湖控制工程的修建,加上洪泽湖以下淮河入江水道的整理,将会使有七百年历史的宝应湖、高邮湖诸湖逐渐干涸,出现一百五十万亩肥沃的土地。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我有信心完成人民交给我的新任务
编辑同志:祖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就要开始了。为适应这个需要,燃料工业部电业总局调整了机构,成立了华北电业管理局,政府委派我做了副局长。当接受这个光荣而又重大的任务的时候,我感到惭愧,因为自己的进步还赶不上党和人民的需要。但是,我是有信心的,因为从五、六年来的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在党的领导下,在工人阶级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一九四七年,在哈尔滨的时候,由于敌人的进攻,我们的物质条件非常恶劣,但哈尔滨的工人弟兄们,在党的领导下,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把两台被破坏了的发电机合并在一起,发出电来支援前线,巩固后方。一九五○年,调我到石景山发电厂当厂长。三年来,由于党的领导,全体职工的努力,我们已经在这个发电厂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生产改革,基本上消灭了事故,成本较解放初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点八四,为祖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好准备工作。这次提拔我到华北电业管理局做副局长,我知道这个责任是更重大的,困难也会更多的,但是我决心以加强学习努力工作来完成人民交给我的任务。
除我以外,这次还有许多干部离开石景山发电厂。留厂工作的同志,不怕担子重。他们热烈地欢送我们,因为大家都希望祖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更多的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厂,供给工业用电和人民生活用电。 工业劳动模范 刘英源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七道沟铁矿领导干部应纠正
对待基本建设的错误态度
编辑同志:我们七道沟铁矿的领导干部对于基本建设工程重视不够,使工程陷于无人负责状态。在技术指导上,他们没有计划,只说:“试着干,摸索着干吧。”因而造成国家资财很大的损失。如我矿的贮矿巢工程,于四月二十二日施工,当时预计可在五月竣工,但中途因在溜子口铺钢轨时干部中间意见分歧而停工,并把已铺好的钢轨重新返工,因此,浪费了已割断的钢轨七十三根,约折合人民币
一亿八千多万元。另外,用掉氧气八桶,电石七十五公斤,加上人工的浪费,这一工程计浪费一亿八千五百多万元。同时还没有完成任务。又如为了给工人家属修理房子,找来二百七十个工人,这些工人来了,工人家属还没有搬出去,无法修理,只好等待两天。更严重的是,这项修理工程只需要二十个人就够了,却找来了那么多人,浪费二百五十个工,每人每日工资按十分计算,两天就给国家浪费五千分。其他如更衣室、澡塘等工程,也因干部意见分歧而返工,造成浪费。
我认为这些问题都很严重,希望七道沟铁矿领导干部迅速改变这种对待国家建设事业不负责任的态度。 李守福口述
(刘兴久记)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石家庄大兴纺织厂
“一九五一织布工作法”的推广工作应巩固起来
编辑同志:石家庄大兴纺织厂织布车间,今年六月就推广了“一九五一织布工作法”,但至今还没有很好巩固下来。原因是该厂布科营助理员存在着自满情绪,不深入下层了解情况,认为他们老掉牙的机器每班每台能织二十七、八码布就算不错了。营助理员经常说:“石家庄纺织厂是新机器,自动换梭,也只织二十二、三码布。”因此,对“一九五一织布工作法”的推广工作很不重视,自六月至现在,从未检查过一次推广的情况。因此,“一九五一织布工作法”陷于自流,许多人都不执行。交接班制度有一半以上的人没有遵守。车里的花毛很多,值车工也不扫,影响了加油工的加油工作。许多梭子坏了,也不及时修好,开车时经常把线碰断。
“小先生”工作中的困难,也未及时得到解决。现在,次布率已占百分之十五以上,回丝率占百分之零点九以上。
因此,我希望大兴纺织厂的领导干部,深入车间进行一次检查,然后作出巩固“一九五一织布工作法”的计划。 孙文康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东北第四水泥厂应加强对材料供销科的领导
编辑同志:东北第四水泥厂供销科,对材料供应缺乏正确认识,片面地强调怕积压资金,所以采取用一点买一点的方式。车间用某种材料时,如果催得紧,他们就买一点;催不紧,虽有计划他们也不设法筹备。他们的理由是:车间计划不一定正确,不敢筹备或采购。但他们并不深入车间了解材料消耗情况,以便及时作必要的措施。修配车间用的石笔,也是用一包买一包,但他们并没有计算计算因为等材料要浪费工人多少有效作业时间。再如翻砂用的生铁和焦炭,最近半个月来就供不上需要,迫使翻砂工停工待料,使生产受到损失。
材料供应及时不及时关系着能不能完成生产任务,在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中,材料供应更为重要。因此我希望第四水泥厂的领导干部加强对材料供销科的领导,使仓库有定量的储备,并加强仓库和车间的联系,保证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胡 峰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九江车站站长应按照铁道部规章办事
编辑同志:南昌铁路分局九江车站站长李向岚,不按照中央铁道部的规章制度办事,不深入检查工作,使得整个车站很混乱。该站有六付道岔,但只有两付经常不动的道岔加锁,其余四付道岔都不按规定加锁。运转室的运转员,自九月二十七日起就停止了铁道部规定的“编组站的行车日志”的登记工作。十一月三日上海铁路管理局统计处到该站检查统计成绩,向该站运转员要行车日志资料时,运转员交不出来,就欺骗说:“日志本锁进箱子去了,现在人不在,没办法开箱子。”
该站不按照规定做统计表报,如在统计表报内,没有填装车车号清单、装载量清单、装卸车数等。该站还有伪报成绩的现象。在今年十月份的货物发送数,就多报了九百多吨,平均每日要少报车辆停留时间四、五十小时之多。今年八月间,该站曾发生两件因装载不良而在中途停车捉猪的责任事故,在十月三十日、三十一日也发生捉猪事故。
该站对于装卸工人的安全教育,也不重视。因此,我希望南昌铁路分局派人到九江车站检查工作,并希望李向岚站长作深刻检讨。 效 廉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太原窑厂第三分厂李文科连续三次改进烧窑方法
编辑同志:太原窑厂第三分厂劳动模范李文科,在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中,曾连续三次改进烧窑方法,为国家节约大量煤炭。最近他又改进了烧窑的方法,用“在窑内砖坯上铺煤,层层引火”的方法,试验烧窑成功。煤耗由烧青砖一块用煤十二两,降低到八两六钱,烧一窑砖就给国家节约二吨多煤炭。产品质量也较前提高,烧出的青砖声音响亮,颜色均匀。 元松 王士俊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注意充分利用石料
编辑同志:在基本建设中,石料是重要材料之一,但在北京,石料的生产是供不应求的。其原因,一方面是北京附近的石料产地少,另一方面是各建筑单位多采用英美资产阶级的用料标准,有些人认为:混凝土工程,非用五八分石子不可。但在生产五八分石子时,必然又要附带生产出大于五八分的大石子和小于五八分的小石子。过去很多单位都不用这些大石料和小石料,使得这些石料成为呆料。根据北京某处最近的统计,像这样的不用的石料就有十几万方,折合十亿多元。
但是这些石料在混凝土工程中,究竟能不能用呢?根据目前东北经验证明:这些石料并不是不能用。东北在混凝土工程中,不用颗粒一样大小的五八分石子,而采用大小相混的连续汲配石子。他们使用的结果证明:不但未降低工程质量,而且还可以收到空隙最小密度最大的良好效果。如果各建筑单位采用这一先进经验,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石料,节省国家资财,而且可以解决石料供不应求的问题。因此,我希望各建筑单位采用这个先进经验。
杨毅


第2版()
专栏:对人民日报读者批评建议的反应

通化矿务局接受读者批评基本建设工作有改进
编辑同志:十月二十七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栏刊载的张勇同志对我局忽视基本建设的批评,是正确的。我们虚心接受这些意见,目前正在加强组织领导,纠正错误中。
我们的基本建设工作,所以陷于混乱状态,主要是因为我们思想上没有把基本建设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在各级干部中,只进行了一般的传达和教育,要大家扭转只顾生产不管建设的看法,在实际工作中,却只有布置,缺乏具体检查。因而,一部分中级领导干部,有本位主义思想,未把较强的干部和工人调往基本建设部门。现在,我们已对这些干部进行了批评,把较强的干部调到基本建设部门。党、工会、青年团的组织机构,也在逐步加强,现在有一个党委委员专门负责基本建设中的党的工作。基本建设公司已于十月十六日正式成立。
为接受过去教训,作好明年的建设工作,我们正在集中全力作明年的基本建设准备工作,决心于年前作出完善的计划来,迎接明年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任务。 通化矿务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