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2月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听了访苏代表李顺达等的报告
山西农民积极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长治专区老根据地成立“中苏友好集体农庄”
山西省在“中苏友好月”期间,组织去苏联参观回来的农民代表李顺达、张德胜等六人,分赴各地报告他们的访苏观感。每个代表带着一个电影队,同时给听众放映苏联电影。他们每到一地,都受到群众最热烈的欢迎。从十一月一日到十日,他们在七个县作的十五次报告中,听众达五万八千零四十一人。定襄县河边村原来打算让村干部、党员、宣传员等四十多人前去听讲,但群众听到消息后,有二十多人自动前往参加。
所有听众对苏联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形都非常关心。每次报告完毕,农民就要组织讨论。他们在讨论中提出许多问题,请代表解答。农民们提的问题的范围很广,如:集体农庄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自留地怎样耕种?劳动果实怎样分配?劳动日如何评定?老、弱、残废的人怎样生活?庄员的房子是公有还是私有?苏联农户的剩余生产品怎样出卖?等等。代表们对这些问题都作了详细的解答。
听了报告以后,群众的觉悟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对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更加热爱了,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美好前途。介休县农民出身的党员李文轩说:“从前领导同志说不吃大锅饭,心里总有些怀疑。这回代表们给咱亲眼看到了,咱们的糊涂思想可解决了。”介休四区的农民杨喜泉说:“这次报告真解决了我的问题。我有十二个孩子,从前以为在任何社会里也是人口多了就不会有好生活,谁知道苏联生得孩子多了,还受政府奖励。苏联真是太好了。”山区的农民听到苏联山区人民由于养奶牛、植树、养蚕……得到丰富的收获的情形,都认识了自己的山区发展的前途。灵石县五区劳动模范张文秀、薛辛文说:“现在才真正明白山地也能到达社会主义社会了,一定要努力生产,争取它早些到来。”
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已成为山西农民日益增长的要求。听过报告的干部和农民,对苏联用机器代替艰苦劳动的事实都非常羡慕。定襄县张召村副村长韩玉川说:以前上级让组织起来走苏联的道路,我就不相信互助组能到了集体农庄。现在才知道苏联的集体农庄也是由小而大发展起来的。我一定要好好领导互助组,将来组成集体农庄,就可以使用机器了。永济县刘家涧村中共支部书记说:苏联有防护林带,克服了自然灾害,我一定要向群众好好宣传,响应政府的号召,多多种树,防洪防旱。待阳村中共支部书记韩根虎原以为他的村庄已经压了三千车玉茭秆作肥料,已经差不多了;听了苏联使用肥料的情形的报告,觉得差得太远,决定还要多积肥。稷山县文化馆现在已规定每月七日为
“学习苏联日”。稷山中学和高小的师生听了报告,向上级提出建议,要求允许他们下乡宣传苏联人民的生活情形和苏联的先进生产经验。
又讯:山西省长治专区试办的拥有九百二十户农民的集体农庄,经过四个月的积极筹备,已在十一月十六日正式成立。这是目前我国关内农村中规模较大的一个集体农庄。农庄正式成立的大会上,全体庄员一致通过:将这个集体农庄命名为“中苏友好集体农庄”。会上还产生了集体农庄管理委员会并选出农庄主席和委员。参加集体农庄成立大会的除全体庄员外,还有附近农民一千二百多人。
“中苏友好集体农庄”位于太行山“上党盆地”的中心、长治县和潞城县之间,有土地一万四千三百七十亩。这里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老根据地,互助合作运动已有近十年的历史;约有百分之八十七的农户已组织起来。特别因为试办过农业生产合作社,许多农民更进一步体会了集体生产的优越性,积极要求成立集体农庄。今年七月初,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月的酝酿,该地的王村、南垂、关村、捉马等四个村的九百二十户农民(包括二千四百九十个男女庄员及其家庭成员四千三百九十一人)便自动参加集体农庄,并将自己的土地和它的使用权交给农庄,以按劳取酬的原则,进行集体劳动。
为了帮助建设集体农庄,国家在这里专设了一个拥有四部拖拉机的拖拉机站。从九月初开始到十月中旬,农庄已完成了二千三百二十亩小麦的播种计划,并开始秋耕、积肥等工作。目前全体庄员正以明年生产六百万斤粮食为目标,开展冬季生产竞赛。农庄现在已选下优良品种四万二千斤。副业生产的四座粉坊和一座石灰窑已经开工生产,买猪五百口的计划已经完成三分之一。全体庄员在满怀信心的生产活动中,为庆祝“中苏友好月”和农庄的成立,分别致电毛主席和斯大林,保证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向着苏联农民所走的道路前进。


第2版()
专栏:

把公路修上“世界屋脊”
——记康藏公路康定至昌都段通车
联贯着祖国内地和西藏边陲的康藏公路,从西康北部玉隆县的马尼根果草地出发,向西方已伸展到昌都了!这是伟大的祖国人民在“世界屋脊”上顽强地征服自然的辉煌成就。
康藏公路从马尼根果草地到昌都这一段,共长四百四十六公里零四百五十公尺,中间经过六座拔海四千五百公尺到五千公尺的大雪山,最低线路也在拔海三千三百公尺以上。这一段,有八十公里的路程爬行在云层里和雪线上,有一百五十多座桥梁架在金沙江、澜沧江上游的悬崖深谷、惊湍急流上。
在这条线路上,一望无际,都是石山,还有很多潮湿的沼泽地带,土质松软,因此开山筑路十分困难。但是,祖国需要这条公路,居住在康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更渴望着这条公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派人给高原上筑路的部队和工人送来了关怀和鼓舞的题词,给筑路的人们带来了不可动摇的信心和勇气。
为了坚决执行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指示,参加筑路的军工、民工和工程人员们发扬了高度的坚苦奋斗精神。工程人员们为了在山峦密布的高原上勘测出一条完美的路线,曾三番五次地翻越每一个山峰,或沿着河流两岸的悬崖和峡谷进行设计、绘图工作,遇到没有人烟的地方,他们就睡在山洞里或草地上。具有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进藏部队的后方部队,从开始进藏的那一天起,三年来就一直担任着艰巨而繁重的筑路任务。他们修复荒废塌陷的川康公路、康青公路,接着又来修筑康藏公路。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藏族人民,他们决心“背着公路前进”,迅速把幸福繁荣带给藏族人民。成千成万的民工们,大部来自成渝铁路上,他们在成渝铁路上取得了筑路的经验,来到康藏高原上又投入了这一伟大的筑路工程。军工们和民工们团结一致,互相鼓励,克服着自然环境的种种困难。高原气候十分寒冷。当地流行的谚语说:
“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泥没足;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腊,皮开拆。”沿线又是人烟稀少,甚至有四百公里没有人烟的。军工们和民工们就长年睡在垫上树枝和石头的湿地上或者雪地上。大雪不断地把帐篷压倒。高山上没有水,他们就化雪水煮饭。粮食供给困难的时候,他们爬过高山自己背粮,甚至吃稀饭,吃糌粑糊糊,吃野菜,还照常坚持工作。他们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冷气候中,在雨雪冰雹的袭击下,不停地进行挖土和爆炸,手上冻裂了口,流出了血,也不顾惜。悬崖绝壁上没有下脚的地方,他们就搭起架子或者用绳子拦住腰,悬在半空中,照样打眼爆炸。在最紧张的施工日子里,整个山头都进行着激烈的“炮战”。他们在工作中,不仅克服了重重困难,还发挥了高度的创造性,各单位出现了二、三十种新发明和新创造。战士曹喜创造的“飞燕”排土法,曾使工作效率提高了十几倍。在筑路过程中,军工们的实际工作效率
(按实际参加工作的人数来算)平均提高三倍,民工们的实际工作效率也提高百分之五十。
修筑公路所需的一切物资,都须从遥远的内地运来。为了及时地充分地供应粮秣、材料以及筑路部队和工人们的必需品,巨大的汽车运输队伍日夜不停地在高原上来往。驾驶员们在抢运的日子里,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瞌睡了用冷水洗脸;实在不能支持了,走到那里就睡到那里,大衣就是他们的被子。在去年冬季从康定向甘孜抢运的期间内,拔海四千多公尺的折多山上被雪封闭,驾驶员们就挖着比车轮还高的积雪继续前进。为了把物资送到最前面,公路修到那里,汽车就立即通到那里。驾驶员们和新路线上的泥泞、碎石搏斗,艰难地前进。
康藏公路是藏族人民自己的公路。为了迎接幸福繁荣的日子到来,公路沿线各地的藏民组织了上万头的牦牛,把大批物资送到工地。在运输中,藏民像爱护自己的东西一样地爱护国家物资。麻袋破了,他们自带针线缝好,下雨落雪天,他们用自己的氆氇盖在物资上面。拉多宗(县)土司喜饶生根除完成自己的运输任务外,并以一千二百头牦牛越界到其他宗(县)担任运输任务。昌都地区各宗(县)藏族人民更踊跃组织“藏族民工大队”,成百成千的藏族民工参加了修路。
十一月二十日,康藏公路康定至昌都段通车了,大队汽车开进了昌都。街道上成万人群的欢呼声,震动着高原的雪山草谷。人们争着把车队包围起来,送上鲜花和哈达。孩子们爬上车子,要求开汽车的叔叔们带他们走。年青人跑到山岗上去张望,他们想看看毛主席给他们派来多少汽车。毛主席派来的汽车队拖长五十多里,一眼望不到头。先头已经到了四川坝,后尾还在拔海五千公尺的达马拉山的顶峰。老年牧民迟良按照藏族的风俗,跪在地上,拱合起双手,感谢毛主席。他说:“我们牧民早就盼望毛主席派汽车把内地的茶和布运来,让我们痛痛快快地喝点茶,用新布面儿换换老羊皮袄。现在真的来了!”
昌都是西康西部的经济中心,它的周围每年出产六百万磅左右的羊毛和大宗药材、兽皮等土产特产。内地和西藏间的贸易也在这里进行。但是过去交通不便,与内地和云南、西藏、青海间交往的唯一交通工具是行动缓慢的牦牛。从昌都到康定,牦牛走一趟就要五十天。在大雪封山的季节里,交通就陷于停顿。藏族人民需要内地供给的茶和布,能运进来的数量微小,价格昂贵。占藏民生活中主要收入的土产特产,也由于运输困难而无法内销。解放前的几十年,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侵入康藏地区掠夺藏族人民的财富,他们用少量毛呢就可以夺去一百斤羊毛。藏民说:“这是用藏民的油炸藏民的骨头!”这种掠夺使藏民陷于贫困,土产急剧减产,脆弱的昌都手工业,几乎全部被摧垮了!昌都原有的四十多家皮作店,到解放前只剩下十多家,并且都是奄奄一息。解放两年来,昌都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已开始走上了繁荣的道路。各种手工业已经恢复并扩大了生产。许多商户把地摊上的货物搬上了柜台。两年来,私营流动商贩比解放前增加了九倍,座商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但是,昌都处于高山环抱之中,交通很困难,土产特产不能大量销往内地,从内地来的生活用品,也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康藏公路通车昌都后,替昌都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为了迎接通车后新的繁荣,昌都地区第一届物资交流大会就要在最近开幕。各地土司、头人和工商业界人士已经集合到昌都,商讨全区物资交流问题。昌都以北年产羊毛三百万磅的三十九族地区的人民,已把积存多年的八九万磅羊毛运来昌都。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正在帮助各地区乡人民建立合作社。国营贸易公司的十万包茶叶和绸子、哈达等大批货物正从新筑的公路上源源运来。贸易公司并准备组织十个贸易组到农牧区,通过各地的合作社把大量生活用品供应给农民和牧民。商人们也都纷纷筹集资金,准备收购土产。贸易公司茶叶门市部在昌都通车前,就把茶价降低了四分之一。公营商店和合作社的门口,每天不到开业时间,就挤满顾客。
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还只是一个开端。康藏公路全线通车以后,昌都会更加繁荣,藏族人民生活会越过越美好。现在从内地运来的是藏民的日用必需品,将来汽车还可以运来轻型机器,在昌都建立工厂。现在协助藏族人民建设新昌都的技师、工人已经陆续赶来,并且已经建造起许多石厂和砖瓦厂。今年年前,准备修建一千多平方公尺的房屋。更大规模的建设将在明年开始,明年昌都的建筑总面积将达到五万平方公尺。这批建筑物中,包括二百五十张床位的设备齐全的医院、具有相当规模的兽医院和人民礼堂等。
康藏公路通车到昌都,使广大藏族人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兴奋和愉快,来迎接迅速到来的美好的日子。(新华社记者赵慎应、袁传方)


第2版()
专栏:

鞍山钢铁公司
改预备精炼炉为炼钢平炉
在苏联炼钢专家的直接设计和具体指导下,国营鞍山钢铁公司炼钢厂改预备精炼炉为炼钢平炉的工程已告成功。改装后的平炉炼钢情况良好。第一个改装的平炉在十一月十五日出现过七点五十八分炼一炉钢的新纪录;第二个改装的平炉在十五和十六两日也平均只用了十点四十分钟。
预备精炼炉是在炼钢前为了降低铁水中含矽成分的加工设备。一九五一年炼铁厂制炼低矽铁成功后,铁水不必再经预备炉精炼就可以直接送入平炉炼钢。为了利用这一设备,苏联专家提出了改预备精炼炉为炼钢平炉的建议。经过长期的设计试验与改装,第一个改装的平炉已在今年九月正式开始炼钢,第二个改装的平炉也在今年十一月初完工,并在十五日正式炼钢。改装工程只花费了很少的资金,和进行了微小的工程改革,就使炼钢厂增加了两座大型的炼钢平炉。这是苏联专家在为迅速发展我国钢铁工业中的一大贡献。


第2版()
专栏:

中央农业部及有关机关
派干部赴各地检查治虫工作
为了深入开展冬季治虫运动,给明年的丰收创造条件,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最近会同有关机关派出干部,分赴水稻、棉花产区检查治虫工作。
水稻产区在冬季彻底毁灭稻根,杀死过冬螟虫,已被证明是除治螟害的基本方法。今年冬季是全面推行毁灭稻根运动的第一年,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和中央人民监察委员会在最近特地发布了关于及时检查冬季毁灭稻根工作的联合通知,接着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派出干部二十二人,分别出发到华东、中南等区,会同当地农业、监察领导机关组织“冬季毁灭稻根检查团”,有重点地检查和推动这一运动。
棉花产区河北、山东等省的治虫经验是:彻底清除田间和田边的杂草,可以显著减轻棉蚜、红蜘蛛的初期为害;秋后除草,收效尤大。因此,各地曾在秋季发动农民大力除草。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最近派出干部十人,会同中国科学院、全国合作总社等机关的干部,出发到山西、河南、陕西等省检查除草工作进行情况,并协助各该省选择重点地区,设置除草防虫示范区。


第2版()
专栏:经济工作述评

做好冬季农业生产工作,迎接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今年冬季的农业生产面临着新的重大的任务。我们国家即将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更多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这个光荣的任务已经提到农业领导机关和全国农民的面前了。我们必须从今年冬季开始,给明年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准备足够的条件。这些条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进行有关农业生产的基本建设。只有在组织起来的基础上进行必要和可能的基本建设,才能实现明年农业生产计划的要求——普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我国农民是有进行冬季农业生产的习惯的。但过去的冬季生产,多是经营副业,积肥和作一些零星的农活。这些内容在解决农民的生活困难方面,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农民的生活已有初步的改善,农民的基本要求是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过去的冬季生产的内容,已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因此,某些先进地区的先进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已经做了不少农业基本建设工作。这是完全适当的。经验证明:进行农业基本建设工作,是发挥生产潜在能力、普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巩固发展互助合作组织的最好方法。山西平顺县农民今年兴修水利,把七百五十亩旱地变成水地,共增产粮食七万五千斤。山西长治专区一九五一年创办的十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今年春天进行修渠、打井、修整耕地等基本建设工作,使百分之二十四的剩余劳动力问题获得了解决。这些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因此发展壮大了。山西黎城县王家庄缺水,群众吃水都很困难。今年全村农民在董桃气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带头下,修了一道水渠。群众吃水方便了,并可浇地四百多亩。原平原省安阳专区有些村子原来没有互助组,今年通过共同打井,组织了好多常年互助组。这些事实都说明了:进行基本建设工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热情,推动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农业生产改革。这正是全面发展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根据几年来农村生产恢复发展的情况,除了少数灾区,一部分刚完成土地改革的新区,和经济条件特殊困难一时不能进行农业基本建设的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是有力量和要求进行农业基本建设的。领导机关和干部也只有引导他们去进行基本建设工作,才能改变他们盲目经营不适当的副业或商业的趋势。农业基本建设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把坡地修成梯田、把岗洼地修成平地、改良土壤、在山区修谷坊、筑水库、修塘坝、修猪圈、修厕所、盖牲口圈等,都是有利于长期农业建设的工作。这些工作,虽然有一小部分是要用较多的人力才能办到,但大多数是比较简单易行而且易生效果的。如能集中一部分人力,有计划地把这些工作做好,那么就可以把大量的旱地变为水地,把薄地变成肥田。这样,在明年就可以收到显著的增产效果。各地领导机关应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作出具体计划,既反对退缩保守,又反对盲目冒进,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组织和领导群众,把这些工作开展起来。
根据历年的经验,开展冬季生产的关键是反对自流思想。现在许多农民,甚至一部分农村干部,还有“歇冬”的旧习惯。他们认为忙了一年,应该在冬天“歇一歇”。“一年之计在于春”,冬季不是农事活动的季节,也可以暂时“歇一歇”。特别在全国一连两年普遍丰收,绝大部分农民的生活已经改善的情况下,这种思想更容易滋长起来。湖北省应山县横山乡人民政府主席在区里开过会,接受了领导本乡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冬耕的任务,回到村中五、六天以后,还没有召开一次会,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动员群众,他说:“现在每家都有了吃的,叫我不好插手。”目前这种情况是相当普遍的。这说明许多干部还是把冬季生产看成是解决眼前生活困难的手段,还缺乏长期建设的思想。他们不了解过去几年的丰收,仅仅给今后的建设工作打下了基础;群众的生活虽然改善了,但生活水平还是很低的。而组织起来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建设,正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要求。这种以为群众的生活改善了,就用不着领导他们进行冬季生产的看法,实际上是农民的安于现状的保守思想的反映。这种安于现状的保守思想如不加以解决,冬季生产工作是不可能搞好的,大规模农业建设工作是不可能进行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首先注意解决干部与群众的这些思想问题,使他们树立起长期建设的观点,以便把冬季生产工作真正开展起来。
为了保证冬季生产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起来并得到应有的成绩,为了使今后一年以至三年、五年的生产建设工作有明确的方向和步骤,开展一个群众性的订爱国增产计划的运动是很必要的。现在有些地区除已订出全地区总的冬季生产的计划而外,正在发动农民制订冬季生产计划和长期建设计划。前察哈尔省在十月三十日所发出的关于农业冬季生产的指示中,提出了在农业基本建设、养猪积肥等方面必须完成的具体计划,并提出全省必须以互助合作组织为基础,开展一个群众性的订计划运动。号召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以及能订计划的农户,都要订出今冬和明年一年的生产计划,并尽可能地订出三年至五年的长期基本建设计划。现在华北各省的订计划运动正在进行。这是极切合时宜的措施。订计划的过程,是和保守思想、小农经济思想作斗争的过程,是一个挖掘生产潜力的过程,因此,在订计划的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的偏向。几年来的经验证明,领导农业生产必须有计划。必须有常年计划和季节性的计划。常年计划可以保证全年增产任务的实现,季节计划可以指导群众当前的实际行动。特别是在国家明年就要开始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农业建设的时候,从上到下都来普遍制订今年冬季的生产计划,并尽可能订出长期的建设计划,更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使国家的计划变成群众的计划,把广大干部和群众在生产上组织起来,完成国家建设的任务。只有这样,才便于随时检查生产情况,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使生产获得应有的成绩。今年老根据地发动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制订长期建设计划,已使许多山区农民看到了发展前途,增强了增产信心。山西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许多社员原来认为山区没有发展前途,都想搬家下山。但订了三年建设计划以后,不仅大家的搬家念头打消了,而且生产热情更加高涨了。这一经验很值得各地吸取。
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生产和生活步骤,山西省长治专区在订冬季生产计划的时候,改变了过去从春季到冬季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年度的制度,采取了从头年冬季到第二年秋季作为一个农业年度的制度,把今年的冬季生产计划列为一九五三年农业生产第
一季度的计划(从今年十一月到明春三月)。这是
一个十分适当的办法。它是符合于一年一度的农业生产规律的。过去把春季作为农业生产年度的第一季度,常常使农业生产领导机关的许多工作和措施,落在农事季节的后面,使工作陷于被动。实行这种新的办法,就把冬季生产在全年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明确起来了。这不仅可以改变干部和农民的“冬闲”思想,而且可以使干部和农民群众进一步明确冬季生产的目的在于为来年的农业丰产打下基础,这就可以改变历年来许多农民在冬季生产中“重副业轻农业”或单纯经营商业的办法,而使冬季生产运动有了正确的方向。这一个新的措施是各地应该仿行的。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华北国营企业应克服在上海购料时浪费资金的现象
编辑同志:我在华北区五省二市驻上海购销处工作。从本年七月下旬起,我们开展了爱国主义的劳动竞赛,在竞赛过程中,发现华北有些国营企业用于购料的款项,有严重的积压现象。虽然我们在爱国主义劳动竞赛中,把加速各单位的购销资金周转问题放到应有的地位,经过近三个月的工作,把资金积压数量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上下,但还未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牵涉很广,不是我们所能单独解决的,特提出来,以便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设法加以解决。
按照华北区某些企业单位在上海用于购料的资金看来,每月正式业务支出不过二百亿元左右(合作社、部队、各专业公司在外),而从各单位的账簿上看,每日存放在银行等待购料的数字,经常不下
一百二十亿元。这说明了各单位用于购料的资金是相当浪费的。它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上海市有关供料单位,不能按时准确地供应用料单位,购料的人多,供料单位的办事人少,因此时间拖的很长。
二、各企业单位制订的购料计划不准确,有些单位虽然作了计划,但实际只购计划数的百分之三十或百分之二十。加上某些领导机关批核购料计划时很粗糙,更助长了某些单位的“宽打窄用”的心理。
三、有些制度不够合理。如国营企业对国营企业订货,预付订金数占货物总值百分之三十。个别单位(华东工业部)竟收预付定金百分之六十以上
(目前多已取消)。还有的供料单位(上海五金、信托以及其他专业公司)让购料单位经常存放到该公司一部分现款,等待购料。据上海人民银行同志反映,全国购料单位向华东工业部缴的预付定金,竟占该部整个资金的很大比重。
为了纠正上述不合理的现象,我们对有关单位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取消各购料单位在供料单位存款的办法,把这些款项全部集中起来,存在国家银行。
第二、各国营企业的用料部门准备在上海购料的资金,一律由大行政区派驻上海的代表机关(全国现在都有此组织)统一筹划使用。这样既可更好地贯彻采购政策,又可节省许多资金。在目前情况下采用这样组织起来使用购料资金的办法,是比较合适的。
第三、各省市财政经济委员会审核计划时,应教育其承办人细致地加以批核,不要笼统地批作“机器类”、“医药类”、“五金材料”等。因为笼统地批核计划,会助长计划单位作计划时马虎应付,给“宽打窄用”开了方便之门。
张维德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建议汾阳县人民法院检查执行婚姻法的情况
编辑同志:山西汾阳县辛村妇女马凤金,与原由父母包办结婚的丈夫张德恒离婚后,于今年夏天和在同一互助组里的武应江自由恋爱结婚。张德恒怀恨在心,企图杀害马、武二人。今年农历七月初的一天晚上,凤金和应江从地里回村途中,突见张德恒手拿镰刀凶狠地对面跑来。应江见情况不好,就放下农具把张抱住。张用镰刀向应江乱砍,但却使不上劲,所以应江幸未受伤。凤金急声呼救后,张才被路人拉开。当晚,村人民政府把张犯送区人民政府再转送县人民法院。凤金也同到法院。可是,该院审判员李开吉不讯问张犯,反而只斥责凤金:“张德恒打伤你啦?人家打你青伤啦,还是红肿啦?你是没事找事!……”结果,把凤金碰回村去。村中中共支部书记贾焕星、村长和妇联会主任等对这事不满,当即分别召开党员会、干部会讨论。大家认为,对凤金和应江的自由结婚应该积极支持,张德恒的犯法行为应该受到适当制裁。村干部即几次地要求县人民法院处理,该院一直不管。村干部又继续向县里反映说:“如果县人民法院再不给解决,我们就要向山西日报写稿批评啦!”这样以后,县人民法院才和县妇联会联合到辛村了解情况并把张犯扣捕起来。但这问题到现在还没有作最后处理。
我认为,山西汾阳县辛村干部贾焕星等积极贯彻婚姻法的精神是应该的,值得发扬的。但该县人民法院审判员李开吉为何有这样漠视人民利益、纵容罪犯的旧法观点?建议该县人民法院对这一事件迅速、适当地处理,并从而检查贯彻婚姻法的情况。
蒋松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梧州市各机关团体文件交换站很有效果
编辑同志:自从人民日报上介绍吉林省人民政府领导吉林市建立关于文件集中收发的经验后,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即汇同全市较大单位的收发、通信员共同研究,并拟定办法,成立了“梧州市各机关学校团体文件交换站”,于今年九月里开始工作。自该站成立以来,事实证明这个办法的确是可以推广的。中共梧州市委员会和市人民政府,已经各节省通信员一人。市文联、市中苏友好协会的通信员都反映:“以前送了文件,就煮不了饭。现在每天无论文件怎样多,只要一小时就可以送了。”市人民政府通信员廖盛荣说:“以前我一见文件多就害怕,现在我却嫌每天发出的文件太少了。”其他单位的通信员则反映:“不用跑遍全市了。”“单车的寿命也长了。”“这样比以前空得多,可以兼做些别的事情了。”各单位的收发工作,已由被动转为主动,对办事人可以起相当的催促作用。刚开始时,少数较小单位,因为收发的文件少,不愿参加。有的单位没有专职通信员,当然更是问题。后来想出了一个办法:即没有专职通信员的或收发文件较少的单位,按地区联合起来,设法轮流派一人到“交换站”。这样,问题就解决了。“交换站”的主要关键是时间问题,而这就需要各单位内部的配合。如分清急缓、有计划地办好文件,不随便发“急件”等。这可以使通信员按时到站,或不因“急件”太多而忙不过来。现在,这些也没有问题了。原来没有参加“交换站”的单位,都已经纷纷参加了。
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 郭荫平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对改进收发工作的建议
编辑同志:我是做机关秘书工作的。我想到各大小机关的收发情况:大的机关,从“总收发”到“科收发”、“股收发”、“组收发”等等,多至十几道手续;小一些的机关,也有三、四道手续。一文件,往往要同样地“登记摘由”好多回,实在繁赘;如果不登记,却又不容易查考。我建议改用一种“备查簿”。文件进门后,除总收发登记摘由外,分到科里、组里就不再摘由,只要随手登个收文号码,移转时在“备查簿”上依次签收就可以了。总收发每半月或一月去各科查一下,看看有无漏登的。如果无漏登的,一望就知道有多少文件未办,文件在何处。归档后,管档的人也只须分类归卷即可,不必再摘由。发文也同样地用“备查簿”。本来每个科有一个专职收发,说忙不忙,说闲不闲,现在可以不要了,只须其他人员顺便登记一下就行。管档也不必设专人了,可由文书或收发兼办。本来登记一文件一次约需五分钟,现在移转时只要五秒钟就可以了,并且还节省了纸张。这个建议,已在我处试行。我认为,这种办法在一般专区、县级的合作总社,在某些国营公司,或在比较“人少事繁”的机关,是可以采用的。我对这种办法还考虑得不周到,缺点一定很多,特提出来供各机关做收发工作的同志参考。
安徽省合作总社滁县专区办事处 许国光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灵石县公安人员检查特权思想和旧警察作风
编辑同志:山西灵石县人民政府公安局全体公安人员,在省人民政府公安厅和榆次专署公安处指示下,已经比较认真地检查了特权思想和旧警察作风。检查结果,说明我们公安人员中的特权思想、旧警察作风和官僚主义是十分严重的。主要表现在工作的不深入。如去年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我们曾经偏听了反革命分子秦银喜的诬告,把无辜的张永贵错压了三月多。最严重的是我局所属富家滩派出所的不经批准即随意捕人,自去年到今年九月就有过二十多次。虽然经过了伟大的“三反”运动,但仍有干部违法失职的现象。如“政保股”副股长张立忠,在押解反革命犯途中,竟向犯人索取财物,几乎使犯人逃跑。还有,由于某些干部对今天人民民主政权的性质不明确,所以刑讯逼供的现象也是严重的。他们错误地想:“不打好人吧,还不能打坏人?”“对犯人非打不行!”经过检查,大家在思想上提高了一步,认识到特权思想和旧警察作风,是我们人民公安人员不应有的坏思想、坏作风;认识到这严重地危害着党和人民的利益,会使党脱离了群众,会使人民遭到不应有的损失。为了巩固检查结果,领导上已决定:一、加强组织生活,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二、以经常向一切违法乱纪的错误行为进行斗争,作为教育、提高干部的方法之一。三、明确划分职权,并订定工作制度。
山西灵石县公安局 续耀珠 王定国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开封人民杂技团应注意演出内容
编辑同志:十月下旬,河南开封人民杂技团来湖南邵阳市表演杂技。该团的技艺,诚然是有些令人赞叹的地方,表现出了我中国人民勇敢、智慧的特质。可是该团在演出的节目中,存在有庸俗和不人道的现象,有些节目还犯了政治性错误。如该团表演杂技时,演员互相打耳光,踢屁股,有时提着小孩乱甩一气,小孩也就故意装成无可奈何,非常难受的样子。该团还滥用名词,将政治口号庸俗化,如有一条三只腿的破凳,就说它是“苏联式”的;一个小孩从一个倒立的人的两腿中间,钻了过去,就说这是“跨过鸭绿江”。类似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我认为该团之所以犯上述那些错误,是由于该团忽视政治学习与思想改造的结果。在解放三年以后的今天,该团政治水平仍是如此之低,这是不能令人容忍的现象。我希望这件事,能引起有关当局的严重注意。 胡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