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我们伟大的祖国
我国食品工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发展,这是北京公私合营的义利食品公司的厂房的一角。这位女工正把焙制好的面包放在架子上散热,准备包装后送到各商店去出售。


第1版()
专栏:

“中苏友好月”活动广泛展开
各地已有二千多万人看了苏联影片展览
【本报讯】“中苏友好月”活动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受到了中苏友好的教育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前途的教育。
各地在“中苏友好月”中,普遍组织了宣传队伍,以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展开了中苏友好宣传。华东区一级机关的报告员,自七日至二十日,已有一百六十五人深入工厂、学校作了报告;上海市、区两级报告员,已有四百五十人到工厂、机关、学校和居民中作了报告,听众达八十万人。上海市各区区委还邀请曾到苏联参观过的人向各界人民介绍苏联建设的光辉成就,到二十日止,听众已有十三万人。广州市各区都出动了庞大的宣传队伍,向街道居民进行中苏友好的宣传。仅北区一个区就出动了一万人的宣传队伍。珠江区“中苏友好月”办公室还特别装置了一艘“中苏友好”宣传船,沿江作巡回宣传。西安市从十七日起,已有以宣传员和中苏友好协会会员为骨干的三十多个宣传队和两万多大、中学生组成的宣传小组,出动宣传。察哈尔省,仅张家口、宣化、大同三市和察南、雁北二专区,累计即有四百一十二万人,受到了有关中苏友好及社会发展前途的教育。
各地举行的报告会、座谈会和各种宣传活动,对于促进中苏友谊和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苏联、学习苏联起了很大作用。很多工厂中举行的座谈会,都普遍地交流了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体会。青岛邮电局典型组,在该局报告会上介绍了他们学习苏联郭瓦廖夫工作法的心得,掀起了全局的学习热潮。察哈尔省农民听了访苏农民代表王开德等的报告,解除了“吃大锅饭”、“归大堆”的思想顾虑,决心学习苏联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应县就有二百四十三户农民要求加入互助组,六百四十五个互助组订出计划,准备进一步巩固互助组,转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广州市数千个华侨眷属在黄花岗举行了一个盛大的联欢会,邀请参加过荆江分洪工程的归侨报告苏联专家帮助我国建设的故事。侨眷们听了报告以后感动地说:过去在海外受了欺骗宣传,分不清敌友。现在才明白,我们祖国在短短三年里建设工作进行得这样快,多亏像布可夫同志那样的苏联老大哥们的帮助啊!
各地职工及自然科学工作者等在“中苏友好月”中,掀起了广泛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热潮。西安市工人为更好地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十一月十八日分别在四处举行了苏联先进工作法示范表演。在表演时用新旧对比的方法向观众说明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好处。通过这次表演,工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苏联先进工作法的优越性,表示要更好地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广州市工人文化娱乐的中心——工人文化宫举办的先进工作法技术表演会已从十五日开始;先进技术座谈会也即将陆续举行。广州电业局第一发电厂等工厂都举办了以介绍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内容的图片展览会,极受工人们的欢迎。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全体医务工作者也正在广泛学习睡眠疗法、无痛分娩法及奴佛卡因封闭麻醉疗法等苏联先进医学经验。在苏联先进医学座谈会上,该院许多医师都从自己的切身体验指出学习苏联先进医学的重要,对资产阶级医学进行了批判。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杭州分会等团体举办了四个演讲会,介绍苏联的组织疗法、无痛分娩法、睡眠疗法和米丘林学说。每次听讲的都在千人以上。
各地人民在“中苏友好月”活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纷纷要求参加中苏友好协会的组织。察哈尔省大同煤矿在“中苏友好月”上半月中,就有三千工人加入了中苏友好协会。朔县结合宣传活动,整顿了二百七十二个村的中苏友协基层组织,发展了四万多名新会员。辽西省锦州纺织厂职工连日来申请参加中苏友好协会的已达一千九百多人。杭州市利群烟厂全厂四百零一个职工最近全部参加了中苏友好协会。
目前,各地“中苏友好月”活动,也还存在一些缺点。个别地区,“中苏友好月”活动还没有普及到广大农村;有的地区活动开展得不够深入,宣传活动一般化,对系统地解决群众具体的思想问题注意不够;有的地区没有注意把群众对中苏友好的热情及时转到实际工作中去。各地应即检查纠正上述缺点,抓紧时间,通过“中苏友好月”活动,广泛地集中地对群众进行一次中苏友好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前途的教育,提高群众对苏联的认识,加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好团结,以迎接我国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的经济和文化建设。
据新华社讯:全国广大人民热爱苏联影片。根据不完全统计,从七日到二十一日的半个月中,在举行苏联影片展览的城市,观众已达二千多万人,还有四百万以上的人已预购了看苏联影片的座券。许多城市的观众人数已大大超过了全市人口的总数,如南昌市到十六日止,平均每人已看过两场苏联影片。
在工厂、矿山、农村和边远地区,电影放映队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和少数民族人民的热烈欢迎。重庆沙坪坝的工人为了看苏联影片,特地赶建了一座可以容纳一千多人的临时影院。在交通困难的山区或偏僻的地区,有很多农民从来没看过电影,当他们看见放映队远道赶来放映苏联影片时,都非常感动。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更加热爱苏联影片。贵州省丹寨县的少数民族农民听到放映队到来的消息后,从九十里地以外爬山越岭赶去看苏联影片。


第1版()
专栏:

康藏公路康定至昌都段提前通车
毛主席朱总司令题词嘉勉筑路军工和民工
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军区司令员贺龙等致电祝贺
【新华社昌都二十五日电】康藏公路康定至昌都段,已在二十日提前正式通车。二十日上午,在昌都附近的四川坝上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参加典礼的有昌都的各族人民、各族民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昌都部队和参加筑路的部队。五十里长的汽车行列,满载物资,越过拔海五千公尺的达马拉山顶,开进四川坝,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在通车典礼大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筑路部队副政治委员冯志方致词,向藏族人民祝贺并向勤劳勇敢的筑路部队和各族民工致敬。昌都地区所属各宗
(县)土司、头人、活佛和喇嘛,都隆重地向彩车上的毛主席像和朱总司令像敬献哈达。昌都小学的藏族学生,爬上了崭新的汽车向驾驶员献花。藏族妇女一清早就穿上了节日的盛装,赶来参加典礼,迎接开来的汽车。二十一日,昌都各族各界人民又在四川坝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副主任邦达多吉(藏族)、侯杰等在会上致词。他们说:康藏公路通车昌都,是藏族人民首先是昌都地区人民走向幸福和繁荣道路的开端,是毛主席英明领导的结果。他们号召昌都地区的人民更好地支援筑路部队和民工,继续把公路修到拉萨。会上,昌都喇嘛寺谢娃拉活佛、军工筑路英雄模范等,也应邀讲话。晚上,藏族同胞们在四川坝上搭起的帐篷里面用酥油、糌粑举行野餐,并表演了百人大歌舞。
康藏公路是打通西康、西藏交通的主要交通线,对巩固国防,繁荣藏族人民的经济有很大意义。这条公路的起点是西康省康定,终点是西藏首府拉萨。沿线经过绵亘千里的高山深谷,越过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怒江和澜沧江等天险,工程异常艰巨,中国人民解放军筑路部队和康藏地区的各族民工,克服了重重困难,比计划提前五十天把公路修到昌都。通车前夕,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都曾题词,慰问勤劳勇敢的筑路部队和民工。毛主席的题词是:“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朱总司令的题词是:“军民一致,战胜天险,克服困难打通康藏交通,为完成巩固国防繁荣经济的光荣任务而奋斗!”
【新华社昌都二十六日电】西南地区政府和军队首长发出电报祝贺康藏公路通车昌都,并嘉奖参加筑路工程的军工和民工。西南军政委员会刘伯承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贺龙司令员在嘉奖电中说:“康藏公路通车昌都,为今后康藏交通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国防建设、发展西藏经济及民族团结,均有显著的贡献。”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维舟在贺电中说:“康藏公路通车昌都,不仅改变了历史上康藏地区交通阻塞的情况,成为藏族人民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一条主要动脉,同时更有利于各族人民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使民族团结更加巩固和亲密。”即将在昌都开幕的昌都地区生产会议各宗(县)全体代表在贺信中说:“公路通车昌都,给我们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上的光明,是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对康藏人民天高地厚般的关心和爱护,我们竭诚拥护伟大领袖毛主席,今后努力做好支援运输工作。”


第1版()
专栏:

为了和平到维也纳去
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 宋庆龄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已经极为圆满地结束了。各国人民的善良愿望是会议成功的基石。把这样一个复杂而广泛的会议巩固地粘合起来的正是协商的意愿。正是这种意愿构成了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空前的争取和平的大团结,这种大团结对于全世界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北京结成的坚固的友谊关系使争取和平的斗争得到新的力量。这次会议使过去长期被地理的距离和历史的事件分隔开的各国人民团结起来了。在北京,拉丁美洲人跟印度人,加拿大人跟缅甸人,美国人跟朝鲜人,中国人跟中东人,日本人跟蒙古人,巴基斯坦人跟新西兰人坐在一起了。他们共同工作,对每个国家、整个区域和全世界面对的各种问题作了广泛的探讨。由于每个人都热切希望各国人民彼此合作,大家取得了深切的谅解。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和平领袖发表了联合声明,主张可以而且必须找出和平的办法来解决他们两国之间的纠纷。会议同时一致支持各国人民有权自行选定他们的生活方式的要求。亲密的一家人似的关系产生了,而这是开会的几周以前还没有的。这种关系把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提到更高的水平上。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人民对和平作的这一重大贡献使各国人民充满希望。它增强了他们以坚决的行动迎击对人类的每一种威胁的决心。它更加大大提高了在许多国家已经在提高的觉悟,使人们认识到,最近几个月来战争的危险增长了,但是人民有能力有办法改变事态的方向。它使得主张禁止一切大规模毁灭的武器、缔结五大国和平公约、管制与裁减军备、制止日本和西德的重新军国主义化和立即停止现在的一切战争这些要求所已经征集到的亿万人民的签名,更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它给当代的一件大事——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准备了条件。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代表已经回国,他们正在这些区域的十六亿人民中间传播着曾使他们感动的情绪和他们在北京以民主方式达成的各项重要决议。他们正在宣传着大家怎样在会上诚心诚意地主张以公平合理的谈判方式,停止战争和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大家怎样愿意进行贸易,进行文化交流;大家怎样普遍反对在没有面包吃的时候却制造枪炮的政策;大家怎样要求给各国人民以自由;大家怎样愿望缓和紧张局势,友好相处,在每一个国家建设幸福的生活。
这些都是每一个善良的人的意愿,不管他抱有怎样的见解或信仰。这种意愿必须用各种可能的方法表现出来,并使条条道路通向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人民必须保证使和平的工作,无论在精神上和在实质上,从北京跳跃到维也纳,从维也纳跳跃到下一个胜利。
人民能够而且一定要拯救和平!(原载“中国建设”第六期,新华社发)


第1版()
专栏:

苏联文化艺术工作者在各地访问参观表演
据新华社讯:苏联文化艺术工作者继续在我国各城市访问、参观、游览和表演。
吉洪诺夫等在杭州游览参观毕
苏联文化工作者代表团团长吉洪诺夫、团员格鲁森科、叶菲莫夫二十四日由广州乘专机经上海转乘火车到达杭州,在杭游览和参观后,已于二十六日晨离杭州。
吉洪诺夫等留杭州期间,曾游览了西湖,参观了岳飞庙、灵隐寺等名胜古迹,并驰车前往钱塘江大桥参观。二十五日晚,吉洪诺夫、格鲁森科和叶菲莫夫应浙江省中苏友好协会邀请,分头出席了该会主持的文学艺术、农业科学和历史科学座谈会。
苏联艺术工作团楚拉基等抵上海
由楚拉基领导的苏联艺术工作团一部分团员,在二十五日下午由杭州专车抵达上海。到场欢迎的有华东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陈望道,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夏衍、黎照寰,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汉年、盛丕华及文化艺术界人士和各界人民代表五千多人。
上海人民早就热情地期待着贵宾们的到来。布置一新的北火车站入夜更显得辉煌,在长达四百公尺的月台上,数千只彩色电灯与数百盆鲜花交相辉映,车站广场上悬挂着巨幅毛主席和斯大林的画像,中苏两国的国旗迎风飘扬,十多条长达十几丈的连在一起的五彩电灯和很多水银灯照耀全场,霓虹灯制成的“中苏友好万岁”的巨大标语发出红色的亮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欢迎的人群从广场一直伸展到月台。当苏联文化使者的专车徐徐驶进月台时,乐队奏起了“莫斯科—北京”的乐曲,欢迎的人群里爆发出热烈的鼓掌声、欢呼声和歌唱声,少年儿童队员们上前向贵宾献花。
车站广场上举行了非常热烈的欢迎会,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夏衍代表华东暨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致欢迎词。楚拉基在欢迎群众的热情欢呼声中致答词。他说:苏联艺术工作团的团员们将永远记住今天的会见,因为事情发生在具有革命传统的上海。他详细叙述了中苏两国人民悠久的、深厚的友谊。他说:中苏两大国的友好合作,已使世界历史起了重大变化。
二十六日,上海的新闻日报、大公报等报都发表社评,欢迎苏联艺术工作团,和即将抵上海的苏联文化工作者代表团、苏军红旗歌舞团和苏联电影艺术工作者代表团。
查哈罗夫等由成都专车抵重庆
苏联文化工作者代表团团员查哈罗夫、别洛沙普柯,苏联艺术工作团团员盖达伊、奥布拉兹卓夫、裴布托夫、叶美里扬诺娃、卡威尔兹涅娃、索科洛娃、波马兹科夫、奥布拉兹卓娃、查伊采娃和艺术工作团行政工作人员萨尔尼柯夫等一行十二人,由成都乘成渝铁路专车在二十五日下午抵达重庆。查哈罗夫等经过成渝铁路沿线城镇的车站时,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重庆各界人士赴车站欢迎苏联友人的,有西南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张子意及各界代表三千余人。
为了欢迎苏联友人,铁路职工们把车站布置得焕然一新。车站附近山头上都高悬着中苏友好的巨幅标语。长江和嘉陵江上的船只都装饰着中苏两国的国旗和彩绸。当苏联友人离车站进入市区时,沿途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呼之声,经久不息。苏联友人到达市区后,西南中苏友好协会在市中心区解放碑附近举行了欢迎大会。晚上,苏联艺术工作团正式在重庆演出。
别洛沙普柯和盖达伊等七人在离开成都前,曾应四川省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的邀请和成都市各界妇女一千五百多人举行了联欢座谈会。查哈罗夫还接待了成都市音乐界代表十五人的访问。


第1版()
专栏:

瑞典大使赛德勃隆奉调返国
新任驻华大使魏斯特朗抵京
【新华社二十六日讯】瑞典前任驻我国特命全权大使赛德勃隆已奉调返国,瑞典王国政府现任命魏斯特朗为瑞典驻我国特命全权大使。
魏斯特朗大使由瑞典驻我国大使馆临时代办贝凡陪同,在二十六日下午乘车抵京。赴车站迎接的有我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阎宝航、西欧非洲司司长宦乡、交际处处长王倬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晗和京津卫戍司令部副参谋长曾美等。到站迎接的还有各国驻我国使节和外交官员多人。


第1版()
专栏:

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来京参加“中苏友好月”活动
昨起公演苏联名剧“曙光照耀着莫斯科”
【新华社讯】首都庆祝“中苏友好月”的活动之一,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来京公演苏联名剧“曙光照耀着莫斯科”,已于二十六日正式开始。
“曙光照耀着莫斯科”是苏联青年剧作家安讷托利·苏洛夫的作品,曾获得一九五○年的斯大林奖金。剧本的主题是表现共产主义的曙光已出现在苏联的国土上和它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幸福和青春的活力。剧本以莫斯科一个纺织工厂中的进步与落后、创造与保守思想的斗争,生动深刻地说明了苏维埃人的优秀品质和行动如何扫除了共产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障碍。
东北人民艺术剧院于“三反”运动后首先在沈阳开始上演了这个戏剧。因为剧本的高度的艺术和它所具有的重大的教育意义,以及东北人民艺术剧院在排演中着重地表现了原剧的主题思想,克服了形式主义的表演倾向,它在东北受到广大观众空前热烈的欢迎,并对东北的增产节约运动起了很大的作用。该剧已在沈阳、鞍山、大连演出达二百场,观众近二十万人。沈阳冶炼厂、沈阳毛织厂、大连某针织厂都结合着这个剧本的思想内容,检查和纠正保守落后的偏向,改进业务提高了生产。东北日报等报纸曾大量地刊载了观众对于“曙光照耀着莫斯科”的好评。东北很多地区和厂矿的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和工会拿“曙光照耀着莫斯科”来教育各级干部和工人群众。东北广大的劳动人民也都认为“曙光照耀着莫斯科”使他们具体地认识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光辉的远景。在东北人民艺术剧院的辅导下,东北的大连、安东、吉林、齐齐哈尔等地区的文工团和吉林铁路局的文工团都在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三十五周年的时候,上演了“曙光照耀着莫斯科”。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汉口、广州等地也都有文艺团体在排练和准备上演“曙光照耀着莫斯科”。
“曙光照耀着莫斯科”在北京的演出,也受到观众极大的注意。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来京参加“中苏友好月”活动举行公演的消息公布后,一天之内预购入场券的就有一万七千人。正式公演前,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曾在二十五日举行预演。观看了预演的文化艺术界人士一致对剧本和演出予以极高的评价,认为“曙光照耀着莫斯科”的演出,无疑地对北京人民群众将是一次很好的共产主义教育。


第1版()
专栏:

新华社记者评述朝鲜战场新胜利
【新华社朝鲜前线二十六日电】本社前线记者评述朝鲜战场的新胜利说:在秋冬之交的时候,朝鲜战争发展到了自去年十月以来最激烈的程度。去年九、十两月,范佛里特发动了所谓“秋季攻势”,集中九个多师的兵力,先后在西线和中线进行了两次重点进攻,进犯军损失了五万五千多人,才换得在战线的局部地段上前进了六至八公里。过了一年的今天,范佛里特又发动了一次最大的攻势——金化地区的攻势,可是侵略军攻了一个多月,伤亡了两万多人,结果仍被阻在它们进攻的出发地,不能前进一步。这表明朝鲜战场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
如果把最近的朝鲜战局作一番分析,人们就会对这一新的变化有着清楚的认识。从今年九月中旬以来,朝鲜战场的基本状况是这样的:一方面是朝中人民军队主动地发起了一系列的战术反击战,大量地歼灭了敌军,并且攻占了敌军的若干阵地;另方面则是敌军从被动挨打的架势勉强地发动了在金化地区的攻势。正是这个攻势,美国侵略者使自己遭到了自去年“秋季攻势”惨败以来最大的惨败。这充分地说明:美国侵略者已处在愈战愈弱,每况愈下的尴尬境地。
在范佛里特发动这次攻势以前,朝中人民军队已在阵地防御作战中经受了千百次的战斗考验,使自己在三八线附近建立了一条完全稳固的阵线,阻击和消灭着进犯的敌军。并且有力量随时伸出拳头,去沉重地打击据守在工事里的敌人。仅从今年九月中旬朝中人民军队开始进行战术性的反击战以后到现在,我军已经歼灭敌军近十万人,其中美军三万五千余人;仅我地面部队即击落击伤敌机一千三百余架。
朝中人民军队进行的战术反击,目的是在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但也不放弃在有利条件下攻占敌军的阵地,并且巩固已占领的阵地。自今年九月中旬以来,我军共攻占了敌军阵地七十八处。敌军的这些阵地,是由一个班到一个营的兵力据守着的,而且有些阵地的工事是经过了长期的构筑的。但是,在我军步兵、炮兵和坦克的协同攻击下,这些大大小小的阵地在几分钟或半小时之内就被攻占了。现在我军已经在攻占敌军的七十八处阵地中固守着十多处阵地。可是与此相反的,敌人在这个时期内虽曾向我军阵地进行了频繁的攻击,但是敌人却没有能够占领我军一个班守卫的阵地,更不用说要占领排和连的阵地了。
范佛里特这次向金化地区发动攻势的时候,曾经夸下海口说要占领他所需要占领的土地。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他吹的肥皂泡是破灭了。但是问题还不在这里,使他近来沉默寡言的,却是因为金化地区攻势的惨败给美国军队带来了战史上最可耻的一页。
在金化以北上甘岭附近的两个山头阵地,不过是我军两个连兵力扼守的阵地,而且这个阵地的总面积仅有三平方公里。但是,范佛里特为了占领这两个目标,却动用了美七师、伪二师等两个多师兵力和百多辆坦克,而且还把不轻易使用的美军第八军炮兵总预备队也投入了战斗。他们在攻击我军一个山头阵地时一次就拥上来四、五个营的“大军”,一次进攻不成就再次进攻,以至连续地进攻到二、三十次。敌人用来配合其步兵进攻的炮火,也达到朝鲜战争以来空前未有的猛烈程度,倾泻到这短短一段战线上的炮弹,平均每天二万四千多发,最多的一昼夜竟达近三十万发。敌军每天出动的飞机平均是六十三架次,有一天竟达到二百五十多架次。投掷的重磅炸弹最多的一天达到五百多枚,几乎把山头削低了两公尺,山上的岩石被轰击成为一尺多厚的粉末。敌人使用的火力,已经达到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惊人的程度了。谁能相信在这种进攻面前,怎样还能站得住脚跟、守得住阵地!然而,无敌的朝中人民军队又一次经受了严重的考验,创造了惊天动地的英雄伟绩。他们依托着坚固的坑道工事,发扬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我军强大炮兵部队和坦克部队的紧密配合下,运用了灵活的战术,抵住了敌人的进攻,大量的杀伤了敌军使进犯军遭受了比之过去更加惨重的失败——付出了重大的代价而不能前进一步。
范佛里特发动金化地区攻势的日子,正是联合国第七届大会在纽约开幕的时候。他选择这一个“好日子”在朝鲜战场上发动了一年来最大的攻势,原是打算给美国侵略者捞回点屡次失败的面子,并且给仆从们打打气,向他们骗点炮灰。然而,打了一个多月的结果,侵略军却损失了两万多人,消耗了大量的装备和物资。这告诉人们:范佛里特是输定了。且听听从敌人阵营里面发出来的对他们失败的自供吧:
“美军的伤亡率达到一年来的最高点。”
“金化战役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无底洞,它所吞食的联军军事资源要比任何一次中国军队的总攻势所吞食的都要多。”
“中国的大炮发挥了惊人的作用。”
“中国军队特别猛烈的炮火及看来无限的弹药一再使联军的步兵作战陷于瘫痪。”
范佛里特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挽救他的败局了。他本人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曾经在十月十八日、二十一日、十一月五日三次到前线“视察”,连克拉克和李承晚也匆匆赶来“打气”。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处呢?他们的士兵不是“至少有十次已经攻到距离山顶五十码的地方,没有一鼓作气地向前进攻”一下就退下去了吗?
撤换将领吗?伪二师的师长已经从他的指挥部被赶走了。再投入后备力量吗?第八军的炮兵总预备队早就用上了,伪九师换下去整补不到一个星期就又被拉上来了,而且美二十五师也在最近赶上来替换了美七师……。试问:范佛里特还有多少赌注,还打算拿多少人命投到朝鲜战场的这个“无底洞”中来?究竟怎么办呢?就此罢休吗?继续进攻吗?这自然由范佛里特自己去选择了。不过,请这位美国将军切勿忘记美联社早在十一月二日就对他发出的忠告:“看来只是支出而已,不会有什么收入的。”


第1版()
专栏:

朝中部队继续胜利夺取上甘岭附近阵地
【新华社朝鲜金化前线二十六日电】上甘岭左边山岭——五三七点七高地上仍在进行个别阵地的争夺战。二十二日晨,敌军向我军一个班守卫的长宽不到一百公尺的小山头进行攻击。我军勇士们在小山头的北坡阻击着停留在南坡上的敌人。敌我在这一天对峙中互相投掷手榴弹。下午六时半我军发起反击,将这个小山头上的阵地全部收复。随后敌人用一个班或一个排的兵力进行连续的反扑。战斗一直持续到二十三日早晨,敌人六次反扑都被完全击退。现在五三七点七高地上除一处小山头的地面阵地被敌人暂时占据以外,其他的阵地都在我军手中。
当上甘岭附近山岭的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的时候,我军不断地派出小部队袭击金化以西的敌人。有一次,我军一个战斗小组摸到一个小高地上打死了敌人的哨兵。当时一个排的敌人听到枪声急忙赶来,我军当即增派一个战斗小组迂回到这股敌人的侧后,配合正面的猛烈火力施行两面夹击。经过短时间的战斗,我军打死打伤敌军二十二名,缴获轻机枪四挺。其余的敌人狼狈逃去。


第1版()
专栏:

美国侵略者扩充李伪军的计划困难重重
【新华社二十六日讯】自从美国新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竞选中提出“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口号后,这个问题曾在美国统治集团中引起很大兴趣。在美国当局的命令下,在南朝鲜大规模的抓丁又开始了。美国统治集团企图用更多南朝鲜军队去充当炮灰的办法,来避免美军的惨重伤亡,并缓和国内人民对侵朝战争的强烈不满情绪,以便把侵朝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然而,甚至美国反动集团中一部分头脑稍为清醒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实行这种办法是有着重重困难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十月十七日一期刊载的东京消息就说:有人认为南朝鲜军队能够把朝鲜战争的前线接手下来,这是一种虚幻的梦想。“战地美国司令官们目下提出的问题,并不是南朝鲜能否接手战斗任务,而是美军在不增加军队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减少军队的情况下,能否无限期地进行战争。”“冷酷的事实是:联军目前在朝鲜的战斗力是由十八个战斗师所组成的,这是守住目前阵线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兵力。在这十八个师中,只有十个师是南朝鲜军队,而且这十个南朝鲜师团要比在朝鲜的美国师团小得多,配备也没有美军那样好。他们必须增加一倍或者两倍才能与联军目前的基本战斗力相等。但是如要大量地、迅速地扩充目前的南朝鲜军队,就要遇到几乎不能克服的困难。”
困难在那里呢?据美国人自己说: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训练有素的军官和技术人员。在朝鲜前线采访的十五个美国记者于十一月二日发出的联名的电报中曾指出:“即使南朝鲜军有美国顾问,他们在配合作战方面还缺少经验,缺少由上士以上的各级指挥和计划能力。”尤其缺乏的是参谋人员和高级指挥员。前述“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说:“据估计,要发展合格的参谋官至少需要另外五年的时间。在目前,没有一个朝鲜军官被认为是有资格去指挥一个由师团组成的兵团,更不要提到在一个全面战争中作战的整个一军人了。”合众社记者肯德立克十一月二日在报道中谈到李伪军军官腐朽无能的一个例子说:“在最近一次战斗中,南朝鲜军打算重新占领中国军队凭壕据守的山顶。有一团朝鲜军队经过三天的战斗后受到重创……。团部的美国顾问说:‘一个朝鲜的团长本不应命令那些疲倦的士兵再去进攻,但是这位团长认为不占领这座山就不能再做团长。……这一团人没有适当的炮兵的准备就去进攻,又受了很大的损失。’”
关于技术人员的缺乏,“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说:李伪军“缺乏大炮”。“他们并没有坦克,他们才刚开始训练使用装甲车。原因是缺乏受过使用、保养这类复杂武器的训练的人员。”“在空军和海军中,朝鲜部队甚至更加不能帮助它自己”。在后勤工作上,“美国军官说,只要战争大致以目前的规模进行下去,那么南朝鲜就不可能组织一个为维持其战斗中的军队所需要的后方勤务。”
在供应问题上,据路透社釜山十一日电说:“南朝鲜军队现在战斗装备和弹药是依靠美国的,但是衣服和粮食由自己供给。”李承晚政府的发言人十一日说:现在南朝鲜在供给十师军队的粮食及衣服方面,已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他说:如果要韩国军队增加到能够防守整个战线,而南朝鲜又面临着供给他们衣服及粮食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国家经济将会完全崩溃。
在兵员问题上,美国当局曾估计不成问题。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纽约时报”十月三十日写道:“人口达二千万的南朝鲜,尽管在理论上有一个庞大的人力储备库,但是充当新兵的人尚待警察从街上抓来入伍。”而那些强征来的人中,也并不是都能驱使上前线的。合众社大邱三日电说:“被征入伍的人中还有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的人体格不合格。”
美国侵略者要进一步扩充李伪军,困难特别在于战争正在继续进行,李承晚伪军正在不断地蒙受着惨重的伤亡。在这种情形下,李伪军要补充它在前线的损失已经不容易,更何况要它大量扩充。范佛里特费了很长时间,才于最近凑合了两个师六个团李伪军新部队添补到前线,但仅在十月份一个月中,李伪军被歼的数目就达三万八千多名,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关于这一点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在十月十五日的“纽约先驱论坛报”上也曾承认说:“如果战争仍然是剧烈的话——即使战事时停时炽,……美国兵就不可能从前线撤退:第一,此举会使前线软弱;第二,因为南朝鲜军的死伤将大得足以减缓其军队规模的重大的增加。上星期他们所进行的那种战事要求补充部队,并且会耗尽受过训练的军官和准尉及士级军官,延阻南朝鲜军队的扩大。”
仅就前述种种情况,已经可以使他们得出一个结论,也就是范佛里特在汉城对美国记者说的:“大韩民国无法建立一支足以守卫整个朝鲜战场的军队”。(美国新闻处汉城二十三日电)这些事实说明了:美国侵略者如果不愿在朝鲜实现和平,它就不可能拔出它深陷在朝鲜的泥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