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我们应当重视肇源县今年农业爱国增产运动的新经验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 赵德尊高岗同志批示:
黑龙江省委书记赵德尊同志,省人民政府主席于毅夫同志,肇源县委书记任国栋同志关于肇源县今年农业爱国增产运动新的经验的总结,给我们各省、县、区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农村工作的干部,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根据肇源县委的报告,该县今年大量推广了“等距、宽播、间苗、保苗”的种植方法,并适时追肥,因而在全县出现了近万垧高额产量的丰产田,在这近万垧的丰产田上,每垧地的平均产量可能提高一倍到两倍。肇源县的经验说明:东北农业生产中的潜在力极大,只要我们能够重视发现农民群众中的先进经验,根据农业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总结,然后予以推广,就可以使农业中的潜在力逐步发挥起来,从而大大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肇源县的经验有这样几个新的值得重视的特点:第一、他们是在大片土地上做到了合理经营、多打粮食,因而该县的丰产运动就能够成为群众性的运动,取得群众热烈的拥护。目前有些省、县所提倡和推行的“丰产田”的做法,虽然也多少创造了一些高额产量的经验,但因为对这些经验缺乏总结,尤其缺乏推广,仅仅停留在一小块土地上,有的甚至不计成本,所以就一直没有成为群众性的丰产运动。这些地方应当学习肇源的经验。第二、他们的先进丰产经验的推广是在合作互助运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没有大量的合作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出现,是不可能使丰产运动成为群众性的运动的;而先进丰产经验的推广,又充实了合作互助运动的内容并推动了它的发展。因之,要把推广先进丰产经验和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合作互助运动密切结合进行。第三、他们的增产办法,还只是在旧的耕作基础上加以改良,就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一倍到两倍,这就是说:如果采用新式马拉农具,从根本上改革耕作方法,并把新旧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增产数量更不止此。因此,今后我们一方面应当继续重视总结推广农民固有的优良经验,同时更应十分重视推广马拉农具和新的耕作方法与农业科学技术的工作。
各省、县、区的同志们应当很好地研究肇源县的领导方法,在今年秋收之后,总结本省、本县、本区的爱国增产运动的经验,特别是适合当地条件的高额产量的先进经验,然后召集农业生产合作社、各类生产合作互助组的积极分子加以讨论,以便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提出各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与各个生产合作互助组明年提高产量的计划与实现计划的办法。
高岗
一九五二年九月十六日
今年肇源县的农业爱国增产运动,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新经验。
肇源县农业爱国增产运动也还有许多缺点和做得不够的地方,而且,现在还只经过春耕和夏锄,最近又有近两万垧庄稼遭到比较严重的水灾,秋收如何还不可知;但是,不管怎样,今年肇源县的农业爱国增产运动的新发展和新经验,对于黑龙江全省的农业增产是有着重大意义的,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今年肇源县农业爱国增产运动的新发展和新经验是什么呢?总的说:他们开始认真研究并提出了黑龙江省农田增产的可能性、增产中的主要问题和增产的主要方法,开始创造了大块土地上的单位面积高额产量,克服了严重阻碍农业增产的保守思想和领导方法上一般化的、形式主义的作风,把党的方针和具体领导结合起来,把互助合作运动和积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结合起来。
黑龙江省土地增产的可能性
我们省每垧土地的生产能力,在目前的耕作条件下,根据肇源县的计算,就高粱、苞米、谷子、大豆、小麦五种粮食总算,平均每垧可以打二十石左右(即九千斤,合四点五吨)。可是,现在黑龙江省每垧土地的产量平均却只有一点一吨强。目前可能达到的产量约为实际产量的四倍。即使仅把实际产量提高一倍,全省就可以多打四百五十万吨粮食,可给我们国家和全省人民增加一笔巨大的财富。
今春,肇源县委在本县一个普通的屯子——四合屯的普通土地上作了实际调查。每垧为三千六百平方弓;按二尺宽的垅底的单垅计算,一条垅长九千弓为一垧。他们计算每一弓长的垅上可种谷子八十棵或高粱七棵或苞米三棵;然后收集中等的庄稼穗头,计算了每穗粮食的重量(苞米是三两,高粱一两半,谷子三钱)。这样计算的结果,一垧谷子是四十七石,高粱是二十七石,苞米(以单穗计)是十八石。这就是在普通土地上以现有耕作方法一般可能达到的单位面积产量。
黑龙江省“三肇”地区(肇源、肇东、肇州)是黄黑土的中等地质。东部的海伦、绥化,北部的讷河、克山等县是全省的主要产粮区,都是更为肥沃的黑油沙土,增产的潜力和可能性更大。
黑龙江省农业增产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方法
照道理说,我省每垧土地平均都能打二十石粮。那么,现在为什么每垧土地只打四、五石或五、六石?为什么只达到可能产量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呢?
在旧中国,在伪满时期,因为有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和剥削,广大农民根本没有增加生产的积极性和能力,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地力,不能多打粮食,那是很自然的。现在,在人民的新中国,土地改革已彻底完成,农民自己是土地的主人,是什么原因使土地的产量不能达到可能达到的标准呢?
肇源县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出了一个很明显的、很实在的原因,就是:农民在过去的生产条件下长期形成的保守思想仍然没有打破,因之耕作粗糙,苗眼稀密不均,苗少,苗坏,很多缺苗、断条(空白地)。
东北农作特点是培垅作业,黑龙江省培垅更大。现在一般有三种垅:最小的垅底是一尺八寸,中等垅是二尺或二尺二寸,大垅是二尺五寸。按照肇源县的计算方法,以单垅算,二尺垅底,垅长九千弓为一垧;二尺五的垅底,七千二百弓为一垧;一尺八寸垅底,一万零六百弓为一垧。因此,若是同等株距,大垅庄稼即比小垅少三分之一的苗数。(我们现在有这样的经验:使用新式马拉农具、实行平垅作业的小麦,棵数比一般的小麦多一倍以上,打粮也多打一倍以上。)这就是说,我们一般的土地庄稼苗太少,地力有很大浪费。不但种得少,而且普遍缺苗。缺苗的原因极多:有的是播种技术不高,一疙疸一块,稀密不匀,有的是播种时盖土不好,盖土厚的出不来,薄的露在地面或落在干土上,野雀吃,糟损得很厉害;铲地趟地技术不好,也会伤根压苗。因此,只要一细算,就缺苗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害虫糟损庄稼,也是缺苗的一个原因。此外,庄稼的病株很多。如高粱谷子的黑穗病每垧都有十分之一、二。这些就是我省各种庄稼减产的最大原因,也就是我们应当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今夏我们曾号召全省大力推行等距间苗和追肥运动。这在各县都有一定成绩。肇源县从春天起就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努力推行了“等距、宽播、间苗、保苗”的种植方法。在春耕时期,因为现在还不能普遍地推行“平垅作业”,他们就找出改良播种的适当方法,注意了小垅作业,宽播匀盖,保证不成堆成撮,又不断条,同时又注意了保苗,因此苗出得齐整。有的缺苗,也及时进行了移补。夏锄中间,又大力推行了等距间苗工作。根据肇源县的经验,只要根据不同的土质、不同的作物实行适当的等距宽播(即均匀地加宽播幅),并尽力保持全苗,就比过去的庄稼苗多出一倍以上,也就可能多打一倍以上的粮食。
我们说“等距、宽播、间苗、保苗”是我省今天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与增产的主要办法,这当然不是说其他办法就不重要或没有作用。譬如我省几年来在选种、消毒、改良土壤、增加铲趟遍数,特别是增施肥料等方面的进步,对于增产都是有好处的。现在进一步提倡“宽播”,就更需要增施肥料,增加地力;现在进一步注意“等距全苗”,就更需要加工薅草间苗,想法保苗,防治病虫害。因此,提倡“等距、宽播、间苗、保苗”的耕作方法,和其他各种增产方法是相得益彰,并不矛盾的。
我省大部土地是“北大荒”,旧的粗放的耕作方法还没有基本转变。全省农村土地,平均大小口每人近一垧地,平均一个劳动力要种五垧到六垧地,因此劳力不足。农民习惯“多种”,而对“种好”注意不够。地力很肥,但是浪费很大。现在,我们只要从“等距、宽播、间苗、保苗”这样一个要求来检查一下,就可以知道过去我们一垧土地实际上只打三亩甚至不到三亩地的粮食。为什么不能多打出粮食来?最大原因就是“苗少”,“加工不到”(不等距离)。因此,我们特别提出“等距、宽播、间苗、保苗”是我省今天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和增产的主要方法。
我们还要认识,将来还有争取更高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可能性。我们现在用旧式木犁耕地不到十二公分深,改用新式犁,可达十六至十八公分,地力也就能大为增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解决新式农具和马的问题,以及技术问题。进一步学习近代的农业科学知识,逐步培育高额产量的新品种,则是我们更远大的前途和发展方向。
群众的经验和群众工作
每垧地打十五石或二十石甚至四、五十石粮,这不是空话,也不仅是理论上的问题。这是在我省少数先进农民中早已存在,现在已经开始增多起来的现实的高额产量。
肇源县委向群众提出了上述土地增产可能性的问题以后,就发现过去各地农民已经创造了许多高额产量,几乎村村都有。例如一九五一年,五区沿海村宋振起,九厘地打五斗谷子,合每大垧五十五石。杨柳村张森半亩野生糜子,未铲趟,仅薅间两次,收一石六斗,合一垧三十二石以上。六区建国村罗庆林的一垧高粱打三十五石。他们丰产的主要经验也都是苗多和苗匀。但是,过去这些高额产量的实例,一般农民只当做“碰运气”的事情,甚至迷信地把这现象叫做“打宝场”,不敢说,怕说破了就再不能多打粮了。而领导干部则是官僚主义,高高在上,没有深入调查研究,干脆不知道。我们过去虽然推广了许多一般的增产经验,但是很多地区没有抓紧当前生产的主要问题和增产中的主要方法。肇源县委首先在这方面向群众学习,总结了群众的先进经验,对全省有很大的意义。
肇源县委把丰产的先进经验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加以分析研究,作出结论以后,再经过艰苦的群众工作,在群众中很好地推广并坚持下去。这样一来,就不限于少数人在小块土地上创造高额产量的新纪录了。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多增产的目的。在春耕开始时,肇源县的增产运动也只是停留在一些先进生产小组和少数劳动模范身上;经过切实的努力,在夏锄头遍结束时,就大大跃进了一步。全县争取创造高额产量新纪录的土地,由九百一十二垧提高到九千一百二十六垧。争取创造新纪录的村由十六个增至三十个。在争取创造新纪录的土地上,百分之百施了追肥,有的追了三次。谷子、大豆等作物间苗的达二万七千垧(包括部分高粱),占耕地面积百分之二十二点九。补缺移苗的地达五千一百五十九垧。肇源全县十一万八千垧耕地,春天一般计划每垧增产五斗粮,共产六十万石,当时领导干部认为把握不大。经过夏锄、间苗、追肥,取得前述成绩后,估计只是近一万垧争取创造丰产新纪录的土地,大体上就可产粮十五万石。据目前估计,全县除两万垧庄稼遭严重水灾不计外,如不再遭到严重灾害,秋季还可收获粮食六十三万石。
当然,推广任何一个先进经验,并使之形成群众性的运动,如果没有细致的组织领导工作,而只是让它自发地发展,是不可能的。肇源县委为了提高群众爱国增产改进技术的积极性,反复地深入地进行了新旧道路对比的教育。为了打破各种保守思想,他们组织了干部、农民亲自到地里计算茬子,计算棵数,计算产量,计算增产的可能性。而后,又展开讨论,分析过去减产的原因,找出今后增产的办法。在推广“等距、间苗”的增产方法时,为了克服农民怕费工钱的思想,就着重培养典型,而后又组织大家到先进农民的地里去参观,并发动他们算细账,进行学习。为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及时发动了联组作业,并广泛地发动妇女、半劳动力参加生产。此外,特别注意了动员党、团员在增产运动中积极带头,并组织干部学习农业技术知识,帮助群众具体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因此,春耕时在群众中普遍存在的对改进耕作方法的抵抗情绪,很快被扭转了。互助合作运动也随着提高了一步,占总组数百分之十的临时组、季节组共四百五十一个在夏锄中提高了一级或两级。群众很高兴,普遍反映:往年一到铲地时就“打唧唧”,今年能往长远打算啦!
深入调查研究和具体领导
上述这些情况,全省各县领导干部也都曾不时地接触到过。但是为什么没有被大家更早认识和提出呢?主要原因是领导不深入。
因为领导干部没有认真深入农村,深入生产过程,深入调查研究,所以就不能及时发现新的问题。而农民过去实行“等距、宽播、间苗、保苗”所创造的高额产量,由于没有得到科学的总结,也就昙花一现,不为人们所重视。这个损失现在看起来是很大的。我们现在还有这样一些同志,对于领导农业生产,认为反正是“春耕、夏锄、秋收”老一套,因此不肯深入地细心地钻研,甚至认为对于农村工作已经比较“熟悉”,领导农业生产也比较有“经验”,于是就丧失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清醒头脑而故步自封。现在从肇源的经验来看,我们不仅缺乏近代的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就是对于过去和现在农业生产中的先进经验也是不大清楚的。这真是个极大的教训。
发现了重要的丰产经验,加以研究总结,然后再推广到群众中去,这便是领导深入了一步。农民是最讲实际的;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现实的好样子教育农民。因此,就要最细致地了解和具体解决在农民中间、在农业生产的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阻碍和问题。一般化的领导方式和强迫命令的作风,是官僚主义领导的两种表现形式,必须加以克服。前者,主要存在于县以上的领导干部中;后者,主要存在于区村基层干部中。当动员群众完成一定任务的时候,命令主义就多些;当领导群众生产工作的时候,一般化的表现就多些。这种毛病很普遍。因此,官僚主义若不打倒,一般化或命令主义的领导方式如不改变,真正从群众实际出发、深入地具体地解决问题的作风不能很好地建立起来,什么工作都是做不好的。今年肇源县农业生产运动的新发展和新经验,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改进领导农业生产的方法的范例。
肇源县今年的农业增产运动,给我省农业生产的领导方面提出了一个大问题:在我们国家即将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怎样保证农业方面的迅速增产呢?我省自土地改革彻底完成以后,从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五二年,平均每年增产百分之十,累进比率是百分之八。我省有全东北最肥沃的土地,同时,过去的耕作方法比较落后,地力相当浪费,土地潜力极大。再加上逐步的合作化与半机械化和机械化,那末,虽然今后没有像一九四八年(土地改革刚刚过去)那样较低的基数的条件,在今后五年继续保持平均每年增产百分之十的速度前进,是没有问题的。那就是说,若是今年产粮四百五十万吨,明年后的第五年应增产二百二十五万吨,即年产六百七十五万吨。但是,现在由于有了肇源的经验,我们可以考虑在五年中把年产量指标提高一倍,即第五年再增产四百五十万吨,年产九百万吨粮食。也就是把全省土地每垧五石的产量,平均提高到十石的产量。这也就是我感到应当特别重视肇源县今年农业增产运动的新的发展及其经验的原因。


第2版()
专栏:

关于肇源县增产运动的检查报告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席 于毅夫
今年中共肇源县委提出了等距、宽播、间苗、保苗的科学耕作方法,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有贡献的。据该县沿海村彭希江生产合作社座谈,采用这种耕作方法后,一般的可增产一倍到两倍。
该县县委书记任国栋同志深入农村,钻研新事物,提出这一耕作方法,发挥农业的主要潜在力量,是值得表扬的,值得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其方法也是可以推广的。
在打破保守思想,推广等距宽播间苗保苗耕作法时,肇源县基本上采取了吸收群众固有的先进经验与科学技术相结合,领导深入实践与群众创造及生产经验相结合的方法,算打粮细账,并用实例向农民进行教育。
经肇源县委调查,等距间苗原是农民固有的先进经验。去年该县农民方纯志就采用这个经验创造了每垧打三十余石谷子的纪录。经过详细算各种庄稼槎口的细账,农民也很相信这种经验。肇源县的农村干部一般都已知道谷子、高粱、黄豆、苞米等每垧有多少棵,因为他们都已算过这些庄稼槎口细账。谷苗的距离在五公分(约一寸五分)以上的发育正常,距离在五公分以下的苗较小,初步意见是每垅以种两行为好。宽播播幅以十二公分到十五公分(即约四寸到四寸五)为好。高粱,根据该县农场试种,用苏联播种机双苗眼等距播种,长得很好,每垧估计可打三十石;用笨犁种的较差。播种距离,高粱,一般岗地可以五尺六棵,洼地可以五尺七、八棵。大豆,每尺三棵或每二尺五棵。
为了宽播,旧式点种用的葫芦也需要改良。
间苗结合施肥的效果,有一个对比的例子,一本堂村于泉和三十级地一垧谷子可打一万四千五百斤,孟克里村刘永钧三十三级地一垧谷子反只能打二千五百斤,几乎相差五倍。
为什么相差这样悬殊呢?
原来刘永钧种谷子用三年一槎粪的老办法,今年没上粪、没追肥、没间苗,谷子密得像马鬃。于泉和种谷子则三年连着上粪,今年上土粪十二车、炕洞油子三百斤,追肥:一百斤硫铵拌五百斤土、一百斤豆?,追完硫铵又上三百斤大粪,谷子莠穗时上一百斤小灰、三百斤土粪;又进行了三次间苗;所以谷子的产量也就不同了。
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农村党支部加强了对技术的领导。县委号召党员学习技术,领导群众增产。全县有一百二十个支部一千三百五十个党员参加了技术研究。
因此,在全县掀起了提高技术运动。今年全县农民提出要创造新纪录的土地有九千一百二十多垧,要实行间苗的有二万七千垧,追肥的二万六千六百零二垧。全县挂锄期间计划积肥二百一十万车,到九月一日,已完成一百余万车,几达计划的百分之五十。
肇源县委今年提倡等距、宽播、间苗、保苗的培植法的重大意义,在于打破了使农业生产停止在现在低下水平的保守思想,发挥了农业的潜在力量,对全省增产开辟了新的道路。今年该县个别农民提出了要创造每垧打一百石粮的计划,虽因水旱灾和其他条件(如秋翻地、上粪施肥、土质选择等不尽适当),及今年试行新技术无经验而没有实现;但苏联已有每垧收获四万二千斤粮的纪录,证明这计划是可以逐渐做到的。而像于泉和每垧谷子打三十余石的纪录,估计全县可有四、五十处。全省各县都仿效推行这办法,这对于开展省委提出的千村万组新纪录运动,是有好处的。
肇源县委在领导方法上,采取以二区孟克里村、十二区支援村、七区的四合村为点,介绍经验,普遍发动参观,组织到这三个村的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参观的人达数千人。半年多来,全县农民到县示范农场参观者已达八千人。参观的农民对新农具最感兴趣。有些农民看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生产中显示的优越性,都心向往之。这种参观对于等距宽播、间苗保苗的培植法和新纪录的推广都起很大推动作用。
在新旧道路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党员与群众的阶级觉悟都提高了,农民正在循着共产党所指出的新道路,经过合作化向集体化前进。如省特等劳动模范王振堂比较彻底地检讨了自己的旧道路思想。他参加八月中旬省召开的生产合作社会议后,回家即找区委帮助研究如何提高生产合作社的领导。十二区支援村的支部书记于禄检讨了自己要作饭馆子股东的思想。沿海村支部书记郭忠孝检讨了自己抬粮雇工的错误,党的阶级教育已起了重大影响。
必须指出:提高农民的觉悟程度,使之认识走新道路的好处,稳步走向合作化是开展农业爱国增产运动,提高农业技术的主要关键。这里应说明:党和国家对有关借贷雇工等社会政策并没有改变,不准有剥削行为的规定,只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对群众并不要求和党员一样地一律取消其剥削行为,但应教育其认识只有走新道路才能使大家富裕,达到新社会。应说明小农经营的落后性。马克思说过:
“土地越分割,其丰产性就按照同一比例而递减。在土地上使用机器,分工,大规模的改良土地方法如排水灌溉设备等等,都日益不可能施行。反之,耕作底冗费却按照生产工具本身底分割之同一比例而递增。”(“法兰西阶级斗争”解放社出版、第一五一页)要对农民反复地耐心进行阶级教育与爱国教育,继续开展爱国增产运动,提高与巩固互助合作组织,使农村合作化运动健康发展。
今年肇源县丰产运动是有成绩的,还希望该县的党委、政府与全体人民再接再厉,继续提高一步。


第2版()
专栏:

肇源县农业增产运动的经验
中共肇源县委书记 任国栋
肇源县有十一万八千垧耕地,今春所订的全县增产计划要求产粮六十万石,平均每垧产粮将近六石。这个计划是按照每垧地比去年增产五斗粮的一般要求制订的。当时领导方面对实现这一计划曾感到把握不大,在群众中开始执行时,也碰到了许多抵抗的思想。如干部帮助小组订计划时,有的农民说:“像我们这样的地,一垧地打五、六石粮顶折腰了”“再订计划老天爷不下雨也难打粮”。有的小组虽已订出计划,但组员对完成计划的信心不大,如说:“可得搂着点”;有的劳动模范订了增产计划不敢向外说,怕别人说是“吹牛”。因此,这一时期的竞赛运动只是停留在会议上、干部间和劳动模范间;至四月二十日,全县只有百分之一的互助组订了计划参加竞赛。
以后,经过在群众中深入地进行新旧道路对比的自我教育;经过领导干部和农民一道检查、研究本地土地增产的可能性,逐步地贯彻等距、宽播、间苗、保苗的增产办法,并在贯彻新的增产办法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互助组;又经过按季定期检查评比和开展红旗竞赛运动,进入第二遍铲趟时期,群众性的增产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这表现在:创造新纪录的土地已由九百一十二垧增加到九千一百二十六垧,创造新纪录的村由十六个增至三十个。创造新纪录的土地百分之百地上了追肥,有的上了三遍。创造新纪录的村、组的耕地面积,施追肥的达到百分之七十至八十,部分村、组达到百分之百。全县耕地施追肥的面积达到百分之二十二点五,谷子、大豆、高粱等作物间苗的达二万七千垧,占总耕地面积百分之二十二点九。补苗移苗的面积达五千一百五十九垧。就现在近万垧发育较好的庄稼看,如无特殊灾害,平均每垧地有可能打十五石粮。
在增产运动中,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更加活跃了,党员在生产运动中的作用也提高了。二区和平村原来工作基础不好,经过支部的组织领导,全村耕地百分之百地实行了间苗和施追肥,使和平村成为新纪录村。全县党员领导的互助组获得红旗优胜奖的占得红旗奖的互助组总数的四分之一。同时,一般互助组也普遍提高了一步。群众反映:“往年一到铲地时就打唧唧,今年都往长远打算了。”据统计,夏锄中临时组、季节组提高一级到两级的有四百五十一个,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强。妇女和半劳动力参加增产运动的达到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转变了某些农民轻视妇女的观点,到处听到的是“今年多亏了妇女……”,连老年人也赞扬妇女在生产中的作用了。
从上述情况中可以看出,肇源县的爱国增产运动,是和互助合作运动、改进农业技术运动相结合,逐步发展起来的。整个运动发展的过程,大致是这样:
四月二十日是谷雨,播种期已紧迫,但是群众对完成增产计划的信心不大,干部又缺乏具体办法,因此,如何在全县掀起一个爱国增产竞赛运动的高潮,是当时的紧急任务。县委了解很多小组的增产计划,基本上是罗列了常年产量数字,并没有想法增加生产(有的甚至把好年头的实际产量降低为常年产量),其原因除农民有不同的思想顾虑外,最主要的是农民不知道如何能使土地多打粮食。但群众生产中的高额产量早是存在的。例如一九五一年方纯志一垧谷子打了三十一石;罗庆林一垧高粱打了三十五石;金树荣一垧苞米打了二十五石。他们的耕作方法和一般人不同的是种、铲、趟及时,并且连上了三年粪。罗庆林还采取了密植、疏苗等办法。去年较旱,他们的土地又不是很好的,但却出现了这些高额产量,这就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县委在四合屯召集干部进行了研究,搜集去年产量中等的穗头过秤,苞米一穗粮重三两,高粱重一两半,谷子重三钱。根据每垧三千六百平方弓计算,谷子每弓如种八十棵,每垧即可收获四十七石;高粱每弓如种七棵,每垧可收二十七石;苞米每弓如种三棵,以单穗计算(实际有部分是双穗的),每垧可收十八石。如果能多上粪,雨水较足与增加铲趟遍数,那就会打更多的粮食。
以上的算法并不高,但是大家很奇怪为什么过去只打几石粮,好的也只打十多石,而从来没有打过这样多的粮食。于是就进一步研究了过去打粮少的原因。首先从播种研究起。大家一致认为这是由于耕作粗糙、点种稀厚不匀和经常出现断条(空白地)。?地时扶拉子(一种盖土工具)盖土不匀、踩格子(是在播种后用脚把土踩实或用镇压器把土压实,使土壤和种籽密接,便于发芽)拉空、茬子未彻底除净,又常遭受病虫害的破坏,这些原因使每年辛勤劳动的结果,仅仅能收获三分之一,这就是说,每垧地每年减产的价值比一匹马还多。这就大大地提醒了大家,地是能够多打粮的。
接着大家更进一步研究了如何克服上述缺点,改进耕作技术,保证今年获得丰产。
一、种籽的好坏,对增加产量起着很大作用。根据群众经验,往年高粱的黑穗病要占十分之一、二,有的甚至还多些;谷穗子同样也有十分之一、二的瘪子。这就要精选籽种。如谷子种,除用盐水选种外,还必须实行温汤浸种,或者用王铜或百分之二的烧酒拌种,来防止黑穗病。把这一问题解决了,就能保住幼苗,可增产十分之二、三。农民俗语说:“种地选好种,等于土地多两垅。”可见农民有这样的经验。
二、改进播种方法,消灭撒种稀厚不均的现象。由于旧耕作法很粗糙,小苗出土后有的断条(空白地),有的厚如马鬃,究其原因,与点种、盖土、踩格子等都有关系。首先,由于?把铧子豁的沟是三角形,沟底很窄,又加上拉子盖土时,两边一挤,使沟底的种籽更多,这样不但苗眼窄,而且非常厚,使种籽形成撮。据检查,长一尺、宽一寸多的苗眼有一百四、五十棵谷子的现象,有的穗长的很小,有的根本就长不出来。因此,?地必须在?耙撩子后边放一块半截砖,或马头骨,或用两根木棍绑在?耙“心”后边,并在棍子下端绑一横棍,使其拖成平沟底,这样,下边坐土多,苗眼宽,同时撒种均匀。
其次,点种不好,也是造成断条、缺苗的原因之一。要点种好,除了应在点种时细心外,同时需要把点葫芦加宽,使其形成平面。最好是用木板做成三角状,使其与垅一样宽,两边镶上木条,以防止漏种,另用洋钉透过该板钉成等距离的锯齿形,钉的稀密可根据不同的种籽而确定。点种时,使种籽从等距的小钉两边往下走,撒的均匀。
再次,扶拉子、踩格子对于保苗增产也很重要。农民使用的拉子一般都是牛样子式的,加上地里有茬子、土不渲,因此扶拉子时往往拖堆、盖土厚薄不匀,厚处长不出来,薄处遇到春干种籽即干掉或露种被鸟吃掉,这样就容易产生断空缺苗。另外,踩格子时,前后脚之间,一般都空出二寸左右地方未踩着,种籽易发干,有茬子的地方不剔去茬子就踩,使茬子下面的种籽不易长出来,也是断条缺苗的重要原因。为了弥补这一损失,可把牛样子式的拉子改变为板拉子,使土盖的均匀,但中间浮土厚,应在耲耙上加一旁拉子,一拖茬子就能使其滑到垅沟里去。踩格子最好改用鸡蛋滚子,把滚子当中改变成平面形,用爬犁架起来压垅台,可把它架在耲耙的两个后腿之间,这样不致于拉走种籽。
最后,茬子消除的不干净,对增产为害不小。它会使种籽盖土不严,影响种籽发芽生长,同时也是发生虫灾的根源之一。因此设法在种地前把茬子弄净,是增产很重要的因素。
三、改进铲趟方法,实行间苗。农民习惯“有苗没苗,当中留一条”,或“厚留稀,稀留厚”,使原来三寸左右的原始苗眼变成一寸多宽,目的是为了通风,而不采取等距间苗办法使空气流通,结果,作物仅占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大大地浪费了地力,这是减产的最大原因。因此,铲头遍地最重要的是决定留苗多少,并且应该纠正过去铲“萌生”的现象,以防止勒苗。铲二、三遍时要细致,苗根有草不要用锄头拶,可以薅去,以免砍掉苗。趟地用铧镏子或用折三铧子(打翅的),同时绑一草把羁在铧的脖子上,以便培土,使垅顶形成方形,对于保根、抗旱、抗涝有一定作用。这种培土法并不影响深趟,只是使垅的坡度减少,和旧的培土法比较,利多弊少。
经过这样的研究,便确定了宽播、等距、间苗、保苗的培植方法。
宽播、等距、间苗培植法须根据当地垅底的宽窄与不同的农作物而定。宽播的尺度以能在原来耕作基础上得到适当的培土为度。等距间苗尚须分别土质作不同处理。各种农作物的单棵间隔,在腐植质多的肥沃黑土上,高粱须保持五寸,苞米一尺三,大豆四寸,谷子宽播三寸六至四寸五,留两行苗,间成狗咬纹形,株距一寸五(同行内)和二寸四(两行间);在贫瘠的土地上(如沙土、黄土)高粱须保持六至七寸,苞米一尺五以上,大豆二寸半至三寸。在加宽播种面积的同时,必须注意大量供给作物所需的肥料,除上积肥外,必须及时追肥。
为了贯彻这一新的增产方法,在群众中反复地进行了教育。春耕开始时向群众宣传了这种增产办法后,农民们感到惊奇和怀疑,有的说:“用鸡蛋壳量可以打这样多的粮,我干一辈子庄稼活都没听说过。”为了打破群众的思想顾虑,我们用许多高额产量的实例(这种实例几乎村村都有)来对农民进行教育。如十二区支援村杨二老头,一九四三年开一垧二亩(小垧)荒,收谷子五十石四斗;杨柳村张森半亩野生糜子收一石六斗。他们的主要经验也就是宽播、间苗和保证全苗。在组织农民座谈中,有的农民证明了这些事实;有的暗自计划想试试看;有的后悔地说:“这个办法提出太晚了,我的地快种完了。”有的农民说:“共产党真伟大,想不到的事都给我们想到了。”在播种时期,我们曾广泛组织干部与农民到地里检查,大大推动了改进播种工作,很多群众在小组内订立了播种上的各种技术要求,并普遍地进行了种籽消毒,仅二区就用了八百多斤烧酒拌种,以消灭黑穗病。
全县在播种结束后,展开了技术评比,主要是检查种籽处理、播种的操作方法等,并研究了如何贯彻夏锄间苗、保苗、追肥工作。同时以此作为训练生产组骨干的内容。经过评比,群众的增产情绪是更加提高了。但在夏锄阶段铲趟头遍地时,发现有的农民在实行等距间苗时存有“惜苗”的思想,并怀疑是否真能达到计划产量,怕多费工钱。为了及时消除这些思想障碍,领导方面又广泛地组织了群众到先进的农民的地里去实地察看苗的距离,让群众自己算产量;又组织了三千多人到县示范农场去参观,这就更加强了农民实行新的增产方法的决心。此外并不断检查铲趟伤苗的情况以教育农民。在爱国增产运动中,县委曾决定加强支部工作,号召党员、团员积极学习增产技术,并带动群众。
经过上述一系列工作后,计划创造新纪录的村几乎增加了一倍,而且产量比原计划增加了一倍到两倍,新纪录地增加到近十倍。群众对这一增产办法的认识也提高了。在此基础上,领导方面又发动了六千八百多人在五千一百五十九垧土地上进行了移苗补苗。
由于这种新的增产法的逐步推广,要求生产组织形式适应于这一运动的发展,因此提出在红旗竞赛中,不仅要认真学习增产技术,而且要发动妇女和半劳动力参加生产,这就需要具体解决妇女参加生产的困难。如三区组织了老太太帮助下地的青年壮年妇女做饭、带孩子,各地普遍组织了妇女骨干实地学习间苗技术,有的地方派生产经验丰富的老农给妇女小组担任技术指导。这样便把农村中的男女老少都组织到增产运动中来,互相鼓舞,互相检查,以保证增产计划的实现。
经过今年的增产运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地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就可以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工作,并取得所需要的知识。宽播、等距、间苗、保苗增产的方法,就是从当地农民今年与过去的高额产量经验中研究发掘出来的。这些经验过去在生产中也曾被采用过,但不为人所重视。今年的增产运动,生动地教育了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应更敏锐地去体察新的事物,总结群众的经验,很好地运用已有的经验,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


第2版()
专栏:经济简讯

西南工业部分配大批干部加强基本建设部门的工作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西南工业部已分配大批干部加强基本建设部门的工作。这些干部包括由四川四个行署撤销后分配到工业部的一百八十多名县级以上干部,今秋分配到工业部的三百余名大专学校毕业学生的大部,以及在今年六、七月时,从部队转业到工业部工作的部分干部。最近,西南工业部所属各厂矿并已陆续将大批技术人员抽调到基本建设工作中去。他们在车间留下的工作,则提拔技术工人担任。
西南工业部所属各厂矿的生产已经完全恢复并大大发展了。因而工业的基本建设工作已被放到重要的地位。


第2版()
专栏:经济简讯

云南锡业公司工人采用新法探矿获成绩
个旧云南锡业公司探矿工人采用苏联先进经验——龟裂爆破法打眼,收到很大成绩。全矿探矿效率平均提高百分之九十五,炸药节约百分之二十。
龟裂爆破法是采取平面打眼方法。眼的排列和距离都有一定规则。云南锡业公司工人开始试验这种先进经验时,曾遇到一些困难;后经领导方面大力支持,工人和技术人员共同在技术上作了种种改进,新法探矿才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矿探矿工人已普遍采用龟裂爆破法打眼,同时也加强了坑内的运输工作,使探矿的进度和运输能力取得平衡。


第2版()
专栏:经济简讯

中南某钢铁公司职工创贝氏炉吹损率全国新纪录
中南某钢铁公司炼钢厂贝氏炉工人职员,在贝氏炉工段段长、劳动模范刘维振领导下,于最近创造了贝氏炉吹损率百分之六的全国新纪录。贝氏炉的平均吹损率也比过去降低百分之九点三八,每年可为国家节约九十七亿八千九百多万元的财富。该公司贝氏炉采取低矽吹炼作业,过去平均吹损率为百分之二十点三,铁水损失很大。去年年底劳动模范刘维振等曾研究改进操作方法,使吹损率大为降低。但因没有加以总结推广,有的工人还是按照自己的老办法吹炼。这次,增产节约运动开展以后,刘维振他们重新组织试验和测定。平均吹损率逐渐降低,创造了全国新纪录。根据这两次试验的总结,新的操作方法是:每炉吹炼到三、四分钟以后(矽焰未开始沸腾前),即开始放风,风压在水银柱三十公厘左右,并将炉子摇到零度或五度上,使炉内熔液很少喷出。一直到炭焰凶烈时,又增大放风量。


第2版()
专栏:

重要更正
十月一日本报二版所载高岗同志“迎接经济建设的新时期”一文之第三段从第三行起的数句“……它比腐朽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内部社会改革优越百倍。……虽在抗美援朝的严重斗争中,我国经济仍能迅速恢复和发展,……”,应为“……它比腐朽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要优越百倍。……虽在抗美援朝和内部社会改革的严重斗争中,我国经济仍能迅速恢复和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