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首都十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 曲竟济
勇敢的战友们,让我把祖国——母亲的爱和温暖转递给你。
到达首都的那天(一月十八日),我们被欢迎的人群拥出北京车站,数不清的工人、学生、青年、妇女像潮水似地涌上来,围着我们每一个人。老大娘们包围了打红旗的田静同志,走在前头的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大娘抢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的红旗,骄傲地扛起来,青年们一拥而上把田静抬起来。祖国人民也以同样高度的热情欢迎和我们并肩作战的朝鲜朋友们,人民军的一位女同志也被抬起来啦。握手啊,拥抱啊,分不清掌声和欢呼声。一位白发的老母亲捧着我们队列中一位女同志的脸,仔细地端详、亲吻,激动地说:“想不到你们在朝鲜打了一年多仗,身体还这样好,我心里真高兴!”她说着说着流出兴奋的热泪。在火车快要到达首都的时候,我曾兴奋地想我将要告诉祖国人民些什么?我要告诉祖国人民:我们的汽车是在白天,不是在黑夜,奔驰在朝鲜北部的一段路程上,人们是怎样以难以述说的兴奋,在谈笑中仰望着不时掠空而过的我们的银色机群;我还想把战士们的许多嘱托和叮咛告诉祖国人民。但是,一到北京车站,我被感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就像孩子倚偎在母亲的怀抱里了。
我们来首都已十天了,和首都人民见了面,在每一个集会上,在任何一个场合里,我们都可看到祖国人民热爱志愿军的真挚情感。
工人们以无比热烈的心情欢迎我们。石景山发电厂职工为着支援我们,去年十月间完成增产捐献十五亿元后,又从十一月份起五十天内超额增产一百吨小米。他们听说志愿军代表来到北京,许多工友不止一次地到工会打听:“志愿军同志啥时候到厂子来?”有着三四个孩子的妈妈宗志敏听到志愿军来厂报告的日期,她怀中抱着孩子、手领着孩子到各宿舍传送消息:“今天下午志愿军同志来我们厂了!”义昌泰纸店的青年店员郑继鑫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中,曾检举资方的不法行为二十多件,他听了志愿军八勇士英勇机智守山头的故事后,他说:“我的工作还差得远,我们要学习志愿军的英勇机智,决不让资产阶级钻空子。”人们以见到志愿军为荣。清华大学有个名叫吴友华的同学,他在报纸上看到志愿军归国代表到达北京的消息,便急切地盼望着志愿军代表能早来学校,当知道自己被派为招待员时,他高兴得跳起来,他热情地陪着归国代表们参观学校,他告诉别人说:“我能和英雄们在一起,这是我最幸福的一天。”每逢我们讲完话,走出会场的时候,总是被夹入人群。开始还能从人们排成的甬道中间通过;后来,我们往往不是走,而是被人群拥着抬着走了。我没法记清和多少人握过手,实在说,不知有多少人一次、再次、多次地伸过手来。在一次集会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从人群中挤出来,紧握着刘树基同志的手,然后他摇着手向小伙伴们说:“我握到志愿军的手了!”
曾经在一次战斗中,率领全排击毁敌人六辆坦克、一辆装甲车,毙敌百余名的特功排排长王永章同志,在作报告时,每讲到击毁一辆坦克,台下便响起一阵掌声和欢呼。他刚刚把话讲完,人们便拥上去争着让他签字,把最心爱的东西送给他。青年学生们给他写信,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玩。在他给二区人民作报告的一次集会上,人们便给他挂上了“保卫和平”“华北物资交流展览会”等五、六个纪念章和学校校章。他走下台来,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迎面跑来拍着手欢迎志愿军叔叔,他抱起孩子慢慢地在人群中走,孩子紧紧搂着他的脖子,亲他吻他,认真地要求他:“叔叔要多杀美国鬼子。”王永章——这个在最严重的斗争里从来没叫过苦、掉过泪的铁汉子,被孩子的话感动得流泪了。祖国的孩子们是这样憎爱分明啊!
祖国人民对待我们真是体贴入微。冼宁同志因为感冒了,在作报告时嗓子哑了,连着咳嗽几声,店员工人刘书修便急忙买包止咳糖送给她。一月二十二日,我和几个同志到燕京大学做报告时,因报告时间较长,校长怕耽误我们回城里的时间,动员同学们不要出门送我们。可是,还是有许多人趁机会溜出礼堂,赶到校门口给我们握手告别。当我步入汽车门时,一位女同学激动地再次同我握手,我看她像有许多话要说,但时间已不允许了,她猛然地将带着的皮手套递给我说:“同志,请你把我们的心和它一块带到前方去!”“我一定把它带到前方去!”车开动了,我才想起:忘记问这位女同学的名字。实际上,这也没有什么,因为祖国人民都是这样地热爱和关怀着我们。 
  一月二十八日


第4版()
专栏:

祖国的一切鼓舞着我们
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 夏光
在朝鲜前线日日打击着美国侵略者的志愿军战士们,生活是艰苦的。离战线一二十里地内的房子,统统被美国强盗的炸弹和燃烧弹摧毁了,战士们整日整夜住在战壕里,战斗是那么激烈地连续地进行着。比如某团八连三班在去年十二月九日进入上下浦防阵地,到十四日为止,六天中敌人向他们进攻三次,敌人的兵力由一个排增加到一个营,但在三班同志英勇打击下,敌人伤亡了一百七十余人,三次进攻都被打退了。团里要换三班下来休息。他们说:“快过年了,让我们再打一个更大的胜仗,给毛主席和祖国人民送一份年礼以后再下去吧。”这一句刚毅、热情的豪语,是守卫在最前线,生活在最艰苦、最紧张的日子里的战士们所说的。他们认为这样做最愉快、最光荣。战士们能够产生这种刚强、勇敢的精神,决不是偶然的,是无数的力量在鼓舞着、在支持着他们,最巨大的力量就是祖国人民的支援和同志间骨肉般的友爱和团结。
祖国人民对志愿军热烈的支援,已经成为战胜敌人、战胜困难的巨大力量。当祖国的慰问信、慰问袋和物资送到前线的战壕时,战士们拿着看了又看,大家热烈地骄傲地谈论着祖国力量的雄厚,每个人都为之精神百倍。某部九连接到沈阳橡胶七厂一位工人寄来的信,信里说:他们厂里有一位五十二岁的女工李顺宾,有病仍坚持做工,在去工厂的路上昏倒过仍去上班。九班两个病号听“小教员”(前线阵地分散,不能集中上课,便在每班选一个“小教员”协助指导员上课、读报)读完这封信,眼泪盈框,他们从草铺里坐起来说:“五十多岁的老太太为了增加生产,支援前线,有病仍然去上工,我们患了一点头痛、发热的病就睡在这里,对得起祖国人民吗?”说完,就提着一把铁镐上山参加挖工事去了。
志愿军战士们听到祖国青年学生热烈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消息时,都很感动,因而更积极地守住自己的岗位。某高射机枪连战士听了归国代表嵇炳前同志报告,有一个华侨学生为了参加志愿军,攀住轮船尾巴附在船上飘浮过海洋的故事以后,战士们纷纷以自己能够参加朝鲜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行列而骄傲,觉得这是一种幸福,因此每个人都想尽一切方法做好自己的工作,任何艰难困苦,在他们面前都被克服了。战士范一华过去对武器不大熟悉,听了报告后他立刻找程礼同志订了包教保学合同,保证:“加紧学习拆卸和射击技术,多打落几架敌机,为祖国为毛主席立功。”
祖国人民的慰问信,给战士们极大的鼓舞。在某高地战斗中,三连五班战士陶福负伤了,班长劝他下去,他一动也不动,后来党的小组长又去劝他,陶福同志从衬衣口袋里掏出一封慰问信,激昂地说:“你们看我怎么能下去。”泪花丝丝地滴下来。某部一个战士受了重伤,在神志昏迷中用手紧抓着自己的衬衣口袋。同志们把他的手拉开,发现他的口袋里有一封从祖国来的慰问信,已经浸满了血渍。同志们给他拿出来烤干保存了。这位战士伤势好了一点之后,又把这封信要回去装到自己的新衬衣口袋里。许多负了伤的战士,在还没有杀伤更多的敌人,在没有将敌人打退以前,为了祖国和回答祖国人民的热望,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愿下火线,一定要战斗到底。
志愿军部队里,还互相以祖国的慰问品而温暖着彼此的心。某部八连二班出去伏击敌人,杀伤了二十多个美国鬼子,团首长为了奖励他们英勇机智所获得的胜利,将一袋四川某牧场出品的牛肉干送给该班。二班同志得到这袋牛肉干,好像见到了祖国人民的心,同时也因为直接受到团首长的奖励,都万分兴奋。但是他们认为自己的功劳和艰苦都比不上整日整夜抗击在最前沿的九连三班,于是写了一封信,把牛肉干转送给九连三班。三班同志收到了,心都像要从嘴里跳出来一样,有个战士说:“这包牛肉干多么伟大啊,它简直是无价之宝。”他继续解释说:“第一,它带着祖国无数人民的希望。第二,它带着团首长的心意。第三,它装着兄弟部队的友爱。”大家讨论了一番,为了三个伟大的心意和希望,决定将牛肉干挂在战壕门口。同时该班又掏出祖国人民慰问的两包海军牌香烟,回送给八连的兄弟班。这一种互相慰问和鼓励的行动,就是战士们勇往直前,顽强杀敌的力量源泉。


第4版()
专栏:

一块手帕的故事及其他
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 高树基
一块小手帕
一块雪白的小手帕,印着鲜红夺目的“英勇杀敌,保家卫国”几个字,在志愿军某部一班八个战士的手里传来传去,大家的眼睛盯着他。都想要,可是都没有说出口。班长杨金停拿着手帕端详了很久,他猜透了战士们的心情。他笑着问:“同志们,都想要。是不是?”接着他解释:“我们不是为了它漂亮想要,而是为了想要祖国人民的心,想要千里外送来的千百万人民的心。”于是他提议,为了不辜负祖国人民的心,大家要练好本领,多杀敌人。大家来比赛比赛练习使用新武器,“谁先练会了,就把祖国人民送来的小手帕给谁。”战士们都鼓掌赞成,一个“比武夺帕”的运动在九班开始了。
战士黄荣华刚到班上,新武器一样也不会用,他就不睡午觉,抓紧学拆卸,学瞄准。开始时,他有不懂的地方,不好意思问别人。后来他想,我这样的学习态度,怎样能对得起祖国人民。于是他鼓起勇气向别人请教,问的多了,脸也不红了。不几天,他就学会了使用新式机枪,学会了手雷爆破,又学会了小炮。他的眼睛都熬红了。黄贤坤原来是炊事员,“比武夺帕”时,经常想:“我在五次战役和阻击战中都没吃上劲,主要是使用武器不熟练。这次下决心练好本领,回答祖国人民。”他的手指磨破了,还是忍住痛苦练,后来也赶上了黄荣华同志。全班人人不落后,短短的时间内,都熟练了武器。比如,现在闭眼睛拆装机枪的速度,比以前睁着眼做还要快一倍。最后他们作了总结,这块带着祖国人民心意的小手帕,送给了全班的学习模范黄荣华。
棉衣歌
九月间,棉衣到了前线。九连战士傅长根拿着棉衣摸了又摸说:“一辈子我没有因穿棉衣感到这样愉快过。你看,真像爹娘爱孩子一样,一个针一条线都想到了。”另一个战士抢过来说:“过去在家穿棉衣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咱们这衣服也要想法穿三年。穿着这衣服时,不但要保卫祖国亲爱的爹娘姐妹们,还要给祖国节约。”有一个战士在挖工事中手上打满手泡,他说:“看到新棉衣,就不知道疼了。”为了爱护棉衣,战士们编了一首快板诗:我是一套新棉衣,我的来路不容易。农民兄弟关心我,把我从小培养起;勤除草,旱浇水,风吹日晒多卖力。半年辛苦种棉花,又把我送到了工厂里。纺织工人把我纺,为了我又专门改装了织布机。织成了十四磅的好细布,电机上把我染上了好颜色。从此开始了新生活,棉花变成了新棉衣。被服厂把我接过去,日夜缝剪不休息。生产支前情绪高,小心认真作棉衣。缝的结实样子好,不短不瘦又不肥。听说前方需要紧,赶快把我送这里。坐火车,坐汽车,翻山越岭几千里。我虽没走一步路,可累坏了运输线上的好兄弟。他为我辛苦又耽心:怕弄坏,怕弄丢,又怕敌机来袭击。他黑夜白天保卫我,怕我不能见到你。好同志,我告诉你:我是祖国人民的辛苦血汗换来的。家乡来历说了一遍,再把我的任务告诉你:抗美援朝是总目的,祖国人民爱护你。没有我,你半夜三更难睡觉,没有我,你天冷不能练武艺;有了我,不怕天冷风雪大,有了我,冷天杀敌添气力。你要对我多关心,把我记在脑子里,爱我就是爱祖国,爱我就是爱人民,爱我就是爱爹娘,爱我就是爱胜利,爱我还有头一宗,互助团结多杀敌。
书报到前方
一批小册子运到了前线某部,战地图书馆成立起来了。一连战士吴志奎和大家一齐到图书馆去,他把这本书摸一摸:“哟,这可能是工人捐给咱的!”又摸一摸另一本:“这可能是小学生捐的!”描写英雄故事的连环画,最受战士们欢迎。吴志奎借了一本“长征故事”,一连三天没睡午觉,拿到树林里去读,看完后,他又跑到指导员那里,请求指导员替他给祖国人民写一封信。他说:“告诉祖国人民,我看了这些英雄故事,我也要当英雄。”一连青年团二组的同志们看了“狼牙山五壮士”后,开了一次小组会,讨论怎样学习五壮士的英勇精神。“崔建国尖刀排”的连环画,到了崔建国所在连时,同志们高兴极了。曾经亲手刺死美国鬼子的王来成,用铁锹劈死两个美国兵的魏明,把这本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他们说:“再打一个漂亮仗,让咱的名字全国都传到!”新战士张银清看了关于自己连的图画后,每天一有空闲时间就不声不响地去苦练技术,当他学会了使用七种武器,特别是学会了手雷爆破筒用法后,跑到排长那里说:“现在可以写信给咱送书来的祖国人民了。就说:咱们都掌握了技术,要打坦克,要消灭更多的敌人来回答祖国人民。”
慰问信
千万封慰问信,像雪片一样飞向朝鲜战场。战士们把它看了一遍又一遍。有的把它珍贵地装进挂包里。某部四连一位姓卢的战士,接到上海一个女工的慰问信。她听到了妇女们为了支援前线,把眼都熬红了。于是,他就加紧练武,晚上别人休息了,他总要到树林里爬上爬下地练习几遍动作才回去。别人发现后问他时,他便把信拿出来念给大家听。他说:“人家为了咱眼都熬红了,还说咱是最可爱的人。怎样才可爱呢?有了本事,杀了敌人,才是最可爱。”北京市立第四中学的学生给独臂爆破英雄柴学久写信,要求“叔叔们把美国鬼子全部消灭在朝鲜,保卫住世界和平,保卫住祖国人民,保卫我们能好好念书。”信里说:“叔叔们,保卫我学好了知识,长大了为人民服务。”柴学久虽然年纪大,又因断臂身体很瘦弱,可是他的斗争意志更加旺盛。他对人们说:“听到了下一代的声音,我更加痛恨摧残人类幸福的美帝国主义。”他给小朋友们回信说:“我要永远保卫祖国,保卫亲爱的孩子们,为后一代的幸福战斗到底!”


第4版()
专栏:

我们的子孙将永远歌颂着你们的名字
——慰问首都某医院志愿军伤病员
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代表 石光熙太阳照进了明亮的玻璃窗,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充满药味的病房,一眼便看到脸上挂着笑容的你们。看见你们胸口、胳膊和腿上的伤,我们怎么会不感到疼痛?为把三千万朝鲜人民感激的心情献给你们,我们从战斗的朝鲜来到这里。“还发烧么?”抚摸着伤员的头亲切地问。“不要紧,没有什么!”伤员的眼睛里流露出不屈的英雄气概。——我的身体虽然躺在床上不能自由活动,但是我的心却在朝鲜与敌人搏斗……。年青的伤病员李毅同志,用力握紧我的手说。想起你们在火线上的坚决的精神,热血冲动着我年青的心,我要在回到祖国的时候,把你们的一切告诉给祖国的人民。言语也难以表达心底深处的亲热,我的眼眶被泪水润湿了,同志,我要把眼泪变成枪刀,替你报仇,消灭敌人!在“抗美援朝”——伟大的国际主义旗帜下,朝鲜的战场上,有多少同志英勇斗争牺牲了自己!你们把自己的鲜血流在朝鲜无名的山上,献出了自己美丽的青春,树立了伟大的功勋,这些,将会永远留在朝鲜人民的传说中,我们的子子孙孙将会永远歌颂着你们的名字。和你们的感情完全融洽在一起的现在,遥远的前线上——覆盖着白雪的高地上和战壕
中,我们的战士正在打击着疯狂进犯的美国强盗,高唱着胜利的战歌战斗着。可爱的名字——中国人民志愿军亲密的战友,你们的恩情,在三千万人民的心中将会像太阳似地永远放射着光芒。
一九五二·一·二三·夜
 (冰蔚译)


第4版()
专栏:

友爱的会晤
——记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慰问首都某医院志愿军伤病员
柏生
一月二十三日的上午,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慰问了首都某医院的志愿军伤病员们。当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团长洪淳哲走进首都某医院一个重伤员病房的时候,他一眼看到满脸被烧伤的重伤员田克东同志,鲜血凝结在一起的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谊使洪淳哲禁不住地流下泪来。田克东同志是在朝鲜战场第三次战役中的水原战斗时,当我军追击敌人时,被敌人飞机扫射受了重伤,左眼已经失明,双手也成了残废,但他有一颗燃烧着的坚强的战斗的心。当洪淳哲把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将军和朝鲜人民对他的关怀转告给他时,田克东同志感动地说:“朝鲜人民热情的慰问,更加坚强了我的战斗意志,我唯一的愿望就是伤好后,再回到朝鲜前线,为祖国、为朝鲜人民立功,彻底消灭美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
在另一个病房里,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团长李雪三走到伤员于川病床前慰问的时候,这位腰骨被折伤的伤员同志,立即像见到自己的亲人一样,他忘记了自己折伤腰骨的疼痛,热情地从病床上坐起。李雪三亲切地问着他的受伤的情况,一再地嘱咐他要安心休养。这些曾经同艰苦共生死,一起战斗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们的会见,使伤病员们获得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志愿军伤病员于川、李相元、毕克明等热情地诉说着他们对朝鲜战场上的关怀,他们关心着每一个歼灭敌人的战斗和每一个战斗在朝鲜前线的战友们。
一位朝鲜老大娘——模范的农民代表、女游击队员文义福,她在慰问伤病员宋克荣时,她握住他的手,还没有说完一句话,便哭起来了。她用手帕擦着眼泪,激动地告诉这位休养的宋克荣同志说:“我有几个亲人都被美国强盗杀害了,我衷心地感激你们为我和全朝鲜的人民复仇!”这位朝鲜老大娘的丈夫原是朝鲜黄海道新溪郡高面直洞里
(内直洞)的委员长(相当中国的村长),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民,在朝鲜战争打得最激烈的时候,被美国强盗们捉住,和其他七十多个朝鲜人民一起被敌人用刺刀残酷地杀害了。她像慈母一样地慰问着伤病员们,她看到了伤病员们,自己又禁不住要难过起来。宋克荣同志亲切地安慰她说:“不要难过,我们都是你的儿女,你的家人。老大娘,我们要为你为全朝鲜的人民复仇!”
在这一天,安静的医院里突然热闹起来。礼堂里曾经举行过一个热烈的慰问大会。所有能够离开病房的伤病员同志,都愉快兴奋地来了。他们有拄着拐杖的;有由护士扶着的;有的因为不能走路坐着病车由护士推着来的,他们都赶到礼堂里来。他们接受了代表团的慰问,志愿军伤病员的代表崔林感激地说:“请转告金日成、彭德怀两将军,我们恢复健康后,立刻就要回到朝鲜战场上去,再为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立功,绝不辜负祖国人民赠给我们的‘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的称号。”


第4版()
专栏:

英雄的朝鲜工人兄弟们
和美帝国主义的疯狂破坏作英勇的斗争,保证了军需物资的生产和供应的朝鲜工人阶级,派了三位代表——金明炫、康仲锡、韩尚益参加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到我国来了。他们的英勇事迹,表现了朝鲜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
金明炫是朝鲜某工厂的青年机械工人。一九五○年七月,他们的工厂遭受美国空中强盗的轰炸,于是,他们就把机器疏散到山洞里,继续生产。人民军主动撤退时,他们就把机器埋起来。金明炫当时没有撤退,跑到山里打游击去了。等到中朝人民军队打回来时,金明炫马上回到工厂。他们把埋藏的机器挖出来,收集了散失的机器零件,只有两个月,又重新恢复生产。
战时劳动力缺乏,技术工人尤其缺乏,金明炫发挥了高度的爱国热忱,在一九五一年三月到十二月的十个月中,他为国家培养了六十三名技术工人。当工厂中一部分机器发生了障碍,影响了全厂的生产时,金明炫就想尽一切办法把它修好,使全厂的生产普遍地提高到百分之二百到三百。由于在生产中的卓越贡献,金明炫荣获三级国旗勋章。
康仲锡是朝鲜某矿山的矿工。在去年春天恢复曾遭受敌人严重破坏的矿山时,他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在战时物资困难的情况下,他自己制造机器零件,使矿山迅速恢复生产,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原来用三百公分炸药只能炸开一公尺深的矿石,他采取了新的工作方法,把爆炸的深度增加到一公尺半。康仲锡从战争开始直到现在,一天也没有缺过勤。他一个月在矿坑中工作二十六天,连吃饭也在矿坑里吃。他改进了操作方法,使他的产量经常保持百分之二百三十到百分之三百五十的水平。到一九五一年年底,康仲锡已把产量提高到百分之七百了。康仲锡以他的忘我的工作精神,荣获荣誉奖章和功劳章。
在战争中,保证前后方运输的畅通,是朝鲜铁路工人的重要任务。平壤铁路管理局的火车司机韩尚益,在任何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都保证完成运输的任务。因此,他荣获军功章。
在去年雨季某天夜里,韩尚益开着火车运送物资到前方去。途中遇到敌机,韩尚益想把火车开到前面的隧道里去,可是两个隧道(朝鲜铁道是双轨的)都不通:一个被雨水淹没了;另一个被一辆坏了的车头塞住了。他不顾敌机的扫射、轰炸,很快地用自己的车头把塞在一个山洞里的坏了的车头拉到旁边去,再把自己的火车开到隧道里去隐蔽,使车上的物资没有受到一点损失。
朝鲜的火车司机们,夜间开车,白天还带领修路工人修路。去年冬天,韩尚益曾带领三十名修路工人,在十天内修复了一座长二百三十公尺的桥梁。敌机来轰炸、扫射时,他们就躲到冰冷的河水里。从平壤到沙里院的一百六十里长的铁路线,被敌机破坏了一百零二处,如果把它修复起来,就需要四万三千多人的劳动力。韩尚益带领着他的修路工程队,只动员了一千五百人,就完成了修路的工程。
(程光锐)(附图片)


第4版()
专栏:

最可爱的人来到清华园
一月二十四日吃过午饭,同学们就等着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代表团了。寒风呼呼地吹着,然而从校门口到大礼堂仍站满了人。下午两点,盼望着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代表到了。同学们涌上去把英雄们抬到自己的肩上,又涌进了礼堂。一到台前,朝鲜人民代表、志愿军代表和很多同学紧紧地拥抱起来。少年儿童队员捧着鲜花,献给了志愿军叔叔和朝鲜的叔叔。英雄们将他们抱在怀里,孩子的小嘴亲热地吻着英雄的脸,大声地说:“叔叔,咱们一定要把美帝国主义消灭!”孩子的心和保卫孩子们的英雄的心紧紧地联在一起。同学们用热烈的诗句欢唱着光荣的客人:
“最可爱的人,
你们来啦!
我们欢迎你们。
你们创造了世界奇迹,
做下了动人的事情,……我们决不忘记:是谁保卫我们,使我们生活在幸福中。……”
同学们争着把最心爱的东西送给最可爱的人。书籍、衣物、纪念章,其中还有二十几本我们最心爱的“毛泽东选集”。我们曾热烈订购过的,没有买到的人曾经羡慕过的“毛泽东选集”,然而我们送给了我们光荣的客人。东欧同学,代表着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人民,向英雄们送礼。他们用流利的中国话讲了话。他们把东欧人民对中朝人民军队的热爱,交给了志愿军。从朝鲜带来的千万朝鲜人民的心,万里之外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人民的心,和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跳动着。志愿军代表和朝鲜代表都讲了话。我们永远记住:十九岁的青年团员女护士,炸弹打断了她的双腿,她仍高唱“青年团员之歌”;青年团员战士梅怀清为了打开冲锋的道路,献出了自己的美丽的青春。我们永远记住志愿军同志在紧张战斗的环境里是怎样一点一滴地爱护祖国物资。一次欢迎会,像上了一次政治课。
天已黑了,代表们不得不回去了。大家都舍不得他们走,拥在汽车旁边有的涌到车厢里,无数的手向英雄们伸出,争先恐后地和他们握手。这是英雄的手,它曾在朝鲜战场上,在炮火中拿过枪,扔过手榴弹杀伤敌人;它曾在燃烧着的茅屋中抢救出朝鲜儿童……我们紧紧握着这坚强的手。四周响起一片欢呼的歌声和口号声。一个朝鲜人民军战士在临上车前抱起了一个小孩,亲着他可爱的小脸。汽车终于开动了,不停的呼喊声,一直响到车子开出了校门。  (清华大学通讯组)
(附图片)
首都少年儿童和志愿军归国代表、军属联欢 苗 地画


第4版()
专栏:

一枚奖章
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陶庸在北京大学报告的时候,他兴奋地拿出一枚精美的奖章。他说:“这是北京大学郑每龙同学,寄给朝鲜前线的志愿军的,它转到了我的手里。”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台下左前方的角落上,立即站起了一个个子不高,短短的头发,穿着蓝大衣的女同学——青年团员郑每龙。她的脸绯红地笑着,她兴奋地向主席台上的陶庸招着手,陶庸也兴奋地向她招着手。这时会场里立刻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所有的人们都为这热情的事情感动了。
这枚精美的奖章不但带着祖国人民怀念前线的心意,它同时也带着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的深情厚意。这是一枚来自遥远的东欧的奖章。是捷克政府奖励给捷克的一个著名工厂的一个出色的劳动模范的。而这位劳动模范又把这个奖章送给了一位参加世界青年代表大会的中国青年朋友,这位青年朋友把它带回祖国后,又转送给了郑每龙同学。当全中国的人民都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献给战斗在朝鲜前线的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时候,郑每龙也热情愉快地把这件自己最心爱的礼物寄到了朝鲜前线。就在去年八月里,当朝鲜战场上正激烈地进行着第五次战役的时候,这个珍贵的奖章寄到了某部志愿军陶庸手里。那时候,他正在金城附近参加阻击战。陶庸收到这个从遥远的祖国寄来的礼物,他的心里对于祖国人民的热爱充满了无限的感激,更加加强了他对敌人战斗的意志和胜利的信心。他立即写了一封信寄回了祖国,感谢这珍贵的战斗的友谊。
今天送礼物的郑每龙和接受她礼物的陶庸见了面,这是一个偶然的会见。我们祖国千千万万的人民,都曾经为了支援在朝鲜前线的最可爱的人,献出了自己心爱的礼物,他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但他们的心却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前线的志愿军同志们,他们曾经不止一次地收到过从遥远的祖国寄来的礼物,这些礼物都成为鼓舞前线战士们更加勇敢战斗的巨大的力量。 (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