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我国纺织工业正在恢复发展
纱布产量远远超过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今年上半年已开始自造全套纺织机械
新中国的纺织工业,两年来经历了维持、恢复和发展的三个阶段。目前,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针织工业都在发展中。丝绸工业也在大力恢复。去年年底,全国纱、布产量就已超过中国棉纺织业历史的最高纪录。一九五一年,纺织工业又有了更大的发展。以今年一至六月的生产量与去年同期比较,棉纱增产了百分之二十九点九五,棉布增产了百分之二十四点五,麻袋增产了百分之一百五十四点六六,毛毯完成了生产计划的百分之一百三十七点七一。
产量的提高与两年来劳动生产率的显著增长有密切关系。经过多次的爱国主义生产竞赛,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一次比一次提高,产量也随着增加。现在不论任何地区任何工厂,纱锭和布机的单位产量,都已超过过去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五。一向被认为“落后”的西北纺织工业,以二十支纱二十小时计算,锭产量也已达到了一点○二磅至一点○五磅,超过解放前平均产量一倍。
目前我国原棉供应尚不充足,因此节约原棉对于完成纱、布生产计划提高产量有密切关系。今年以来,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和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领导各纱厂开展的群众性的节约用棉运动,已有很大成绩。根据十四个纱厂关于减少落棉和利用抄斩花的典型试验,每件二十支纱用棉量已打破了全国纺织会议所规定的四百一十四点六九斤的定额,一般不超过四百一十斤。如将抄斩花掺入本支回用,可不超过四百斤,而布的质量仍然合于标准。据估计,在今年中,因回用抄斩花,全国可以节省原棉十六万担。国营青岛第六棉纺织厂郝建秀少出皮辊花的工作法,更给节约原棉提供了极重要的方法。根据七个月的统计,郝建秀平均只出皮辊花百分之零点二五,而在推广郝建秀工作法以前,青岛八个厂平均约为百分之一点六六。如果全国皮辊花率都能和郝建秀的一样,一年内就可以为国家增产几万件纱。过去西南地区纺一件二十支纱,需棉花四百七十余斤,现在已降至四百十斤左右。青岛方面更降低到四百斤。
为了进一步提高纱、布生产,今年六七月间全国棉纺织工厂同时进行了平车和学习。全国公私营厂的机器几十年来未曾认真检修过,有的甚至从未检修过。这次进行彻底检修,对今后生产效率的提高将起很大的作用。各地同时进行了民主改革或政治学习,参加这次民主改革与政治学习的纺织工人约计二十五万人。特别是经过民主改革,推倒了把头制,加强了职工团结,建立了新制度,各厂无例外地涌现了大批积极分子,工厂面貌一新。这是改造旧企业为新企业的最重要的一步,为今后的大生产奠定了基础。
为了满足全国人民生活日趋改善的需要,国家已在今年内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新的纺织工厂。像今年这样大规模的建厂工程,在中国纺织史上还是初次。根据八月底报告,在今年底以前各新建单位都能提前完成预定任务。
为了供应新建厂的机器设备,一九五一年上半年国内已开始第一次自造全套纺织机械。这也是中国纺织史上空前未有的大事。而且今年的出品,就足以供应本年度新建单位机械设备的半数。到明年第一季内就可以完全补足。(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大同化学厂职工迎接国庆
展开红旗竞赛提高生产技术
察哈尔大同化学厂全体工人,从九月一日起展开迎接国庆日的红旗竞赛;经初步检查,在九月上旬的十天中,已获得很大成绩。硫化碱的产品率保持了七、八两月份的新纪录水平;干燥室锅炉房的煤耗比八月份降低了百分之十五至二十五;全厂工友的出勤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此次竞赛是在迎接国庆日的口号下,结合了反对美帝国主义单独对日媾和,和修订与贯彻爱国公约等工作展开的。职工们的政治觉悟普遍地提高了一步。各组竞赛的内容和方法,是经过反复的讨论,由工厂管理委员会和全体工人大会通过后决定的。在这一运动中,党、行政、工会、青年团密切配合,加强领导,打下了竞赛运动的良好基础。这次红旗竞赛,与以前的单纯体力劳动竞赛不同,着重于提高技术。工人对这方面是相当重视的。比如:熬硝组工人过去一向认为这工作是“老一套”,不会有什么进展,但该组工人韩顺在讨论竞赛条件后,首先改进了操作方法,使芒硝的质量比过去又细又干,打破了大家的保守思想;接着,干燥室也创出了降低耗煤的新操作法;碳酸镁组的工友注意团结技术人员,研究提高碳酸镁产品率的方法;修理组也正在进行改进机器的试验。
目前,不仅该厂的各车间工友正热烈地参加红旗竞赛,连管理人员也都卷入了这一竞赛的热潮。
(穆维藩)


第2版()
专栏:

在治淮工程中我们怎样学习与掌握技术
治淮委员会工程部副部长 钱正英
在治淮工程中,我们技术工作者的任务,是使治淮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能确切地体现毛主席的伟大的政治号召。由于旧中国从未完成过一条河流的根本治理,所以不管过去我们工程人员有什么工作经验或受过什么学校教育,都不能对于这一次根治淮河提供一套比较完整的知识。我们许多技术工作者还在不同程度上有旧教育所给予的教条主义的影响,在工作与学习中仍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现象,这就使所学到的有限的知识也不能在工作中正确地、充分地发挥作用。一年来,我们经历了艰苦曲折的学习道路,在技术上发生过不少的缺点和错误,工作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损失;但也获得了一定的锻炼与提高,并且摸索到了继续前进的道路。现以淮河中游蓄洪控制工程中润河集分水闸的规划、设计、施工为例,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学习与掌握技术的道路。
一、两次规划
旧淮河发生洪水泛滥的基本原因,在河流本身来说,是蓄泄不当。正阳关是上游各支流汇归中游的总枢纽。在一九五○年的暴雨情况下,洪水在正阳关可能造成的最大洪水流量是一二、○○○秒立方公尺,而正阳关以下的河床,可能盛载和宣泄的最大流量是六、五○○秒立方公尺,上游来水的流量超过河槽所能容纳的流量差额水量最高达五、五○○秒立方公尺。正阳关以上,两岸分布有八个湖泊洼地,蓄水的最大容量可达七十二亿立方公尺,本来可以对淮河流量起很大的调节作用。但是,每当上游洪水初到,正阳关以下河床未满,尚可增加泄送时,洪水就过早地窜入湖洼,占据了应蓄洪水的容量;及至上游洪峰来到,中游河床渐满,不能增加泄送,来水和去水的差额水量必须另找出路,而这时,两岸的湖泊的蓄水量却也已达到饱和点,于是洪水仍漫溢而下,破堤成灾。
中央规定淮河中游应根据蓄泄并重的原则改造旧淮河的自然情况,解决洪水问题。为了贯彻这一方针,我们曾经提出过两种规划方案。
第一次我们提出修筑强固堤防,将河道与主要湖泊(霍邱城西湖与城东湖)分隔,在湖的上口修筑临时的草坝(就是一层土、一层草的土坝),洪水过大时开坝引水入湖。按照这一方案,对洪水蓄泄只能取得半控制,正阳关以下尚需承受八、五○○秒立方公尺的最大流量。这一方案虽然能将旧淮河的自然情况稍予改进,但仍未能完全解决汛期洪水问题。当时我们存在着如下思想情况:
(一)要取得蓄泄的完全控制,必须修筑一系列的庞大复杂的水闸和堤坝。但这些水闸和堤坝是决不可能在短期间完成的。因此,只能修筑半控制的草坝。
(二)技术上的马虎思想。以为承受八、五○○秒立方公尺的洪水流量,虽未能达到理想的解决问题,但比过去自然蓄洪情况已有改进。至于八、五○○秒立方公尺的流量标准推算是否正确,对正阳关以下影响究竟如何,均未深究。
苏联专家布科夫同志来帮助工作后,提出了一串新的问题与意见。
首先,他要求我们全面掌握洪水资料,并建议根据先用曲线图解法作初步分析。当水文工作同志按照他的指导绘制出整套的曲线图后,我们自己对原计划就提出了怀疑。因为图解显示,如果蓄泄能够完全控制,只需八亿立方公尺的“有效”蓄洪量,即可使正阳关最大流量不超过八、五○○秒立方公尺;如果能取得五十五亿立方公尺的有效蓄洪量,即可保持正阳关的最大流量不超过六、五○○秒立方公尺。但是,我们原计划的“半控制”的方案,却使用了七十亿的总蓄洪量才达到八、五○○秒立方公尺的流量标准。
其次,他教我们试想各种方案研究用最简单的控制工程,求取最大的有效蓄洪量。对每个湖泊、每条支流、每段河床进行分析研究后,我们认识到:如果要求七十二亿立方公尺的总蓄洪量全部有效控制,确实需要一系列的水闸和堤坝工程;但如果利用润河集这一有利地形,修筑一个大分水闸控制河道泄量与入湖流量,则我们在整个分散复杂的局面中就能抓住了关键的控制。如果我们再能深入研究洪水发展的规律,寻找操纵蓄泄的办法,则我们可以从这一个建筑物中取得最大的蓄洪效益。根据这一认识,经过反复讨论,反复试算,终于制订出现行的淮河中游蓄洪计划:利用润河集分水闸,配合上把淮河和湖泊分隔的堤坝,控制有效蓄洪量五十五亿立方公尺,使正阳关的最大洪水流量不超过六、五○○秒立方公尺。
布科夫同志鼓励我们,巨大的现代化的水闸建筑虽然有困难,但可以从技术上想办法力求简化。根据苏联的建设经验和中国解放一年来的建设成绩,他认为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力量,在短期间完成这一建筑是有可能的。
治淮委员会考虑这些建议之后,做出了庄严的决定:采用布科夫同志建议的工程规划,并用最大努力,争取在今年汛前完成,以求在今年汛期中,即取得与洪水斗争的主动权。
二、不用基桩〔一〕
国内水利建筑的传统是用桩基础。用桩基础的理由是:(一)基础土壤承载力不敷建筑物重量的需要;(二)如万一基础土壤被水流淘刷,建筑物仍依可靠基桩支持不致倒塌。上述理由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一项。
在我们现有情况下,用桩基础有下列困难:(一)基桩的木材不易供给。润河集分水闸如用桩基础,约需十公尺长以上大桩一万二千根。(二)施工时间长。估计润河集分水闸打桩一万二千根,即使加快速度,至少需时三至四个月。这样,则在争取汛前完成是绝不可能的。
很多工程人员早就知道:美国的建筑工程是惯用桩基础的,在欧洲,却已有建筑工程不用桩基础。但在过去,没有谁敢于在中国尝试不用桩基础,也没有谁去钻研这问题。
布科夫同志介绍给我们苏联关于基础工程的新的理论与经验:(一)桩基础对于建筑物无利有害。它容许基础土壤更易为地下渗流冲蚀而致基础淘空,而且由于不易测定控制基桩的实际承载力,因而常使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陷致造成裂缝等危险。
(二)假使在设计方法上加以改进,可以设法使建筑物的总重量不超过基础土壤的安全承载能力。他举出苏联很多大建筑物直接承载在基础土壤上,情况良好。
我们接受了他所建议的方法,决定润河集分水闸整个建筑不用基桩。
在设计工作中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分水闸的各部结构设计都需改用新的计算方法。因为要在各种情况下,使作用于建筑物的合力接近基础中点。所以,各部的结构式样不能简单地按照成规,而需灵活配置。有时候,算了两三天配不出来,几乎认为在这一具体情况下,不用桩是不可能了。但设计工作同志为高度的热情支持着,算不出则另想办法。经过一次次的试算,技术逐渐熟练,终于将各部结构的初步设计都告完成。
第二个困难是遇到了特殊坏的土壤。初步设计完成后,发现分水闸固定河床部分的基础土壤特殊恶劣,载重能力不够设计规定,而且有流沙泉眼。设计工作同志不得不重新赶做设计,终于,在新的困难前想出了新的巧妙办法。如将固定河床岸墙结构作分析后,计算到有一部分重量是因防止建筑物滑动而加上的,便将这部分重量减除,另用阻滑板解决滑动问题,载重便降到了规定标准以内。基桩土壤的流沙泉眼可能使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陷的危险,布科夫同志建议我们挖除二公尺厚的基础土壤,用黄沙换填成基础土壤。我们接受了他的建议。当时,分水闸的基础已在河水位下三公尺,泉出如涌,工程艰难。如果要挖下二公尺,困难将更增加,部分同志曾对此发生疑虑。工人民工以自己的英勇智慧答复了这一疑虑。原定十天完成换填基础工作,由于抽水机工人加强了排水工作,民工更创造“换塘挖”的办法,提高了深塘挖土的效率〔二〕,提前完成了任务。
在上述努力下,整个建筑物未用一根基桩。不用基桩不是靠放大基础,而是靠改进结构设计,局部改造基土。工程完成后,经一月余测量检验,各部结构仅有在容许范围内的轻微沉陷,未发现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陷及发生基础裂痕等不良情况。事实证明,不用基桩是安全可行的。在我国目前木材缺乏的情况下,更值得广泛提倡。
三、不用板桩〔三〕
影响水闸安全的重要关键之一是地下渗流的处理。
在过去设计工作中,我们习惯以布莱氏或莱因氏的“理论”来推算渗流,设计板桩及基础。但是,在外国及本国的书本上,在大学的讲堂里,却早已提出对布莱及莱因理论的批判,提出用流线网法来推算渗流影响,提出木板桩并不可靠,并已有建议使用不透水黏土层及倒滤器不用板桩的办法。就中国的情况说,板桩材料是很困难的,因为木板桩需用美国洋松,钢板桩国内几无法供应。
布科夫同志建议我们用不透水黏土层及倒滤器,不用板桩。我们接受了他的建议。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各式各样的疑问和顾虑。人们感觉到,老的办法用了这么些年了,换个新的总怕不保险。人们提出,不透水的黏土层是有用的,但是我们对此无经验,能否做到不透水呢?不透水黏土层与混凝土间的接缝规定是用柏油油毛毡衬麻袋,但在制作黏土时,油毛毡是否会震裂呢?接缝筑得是否能不透水呢?我们接受了这些意见,以谨慎细心的态度来试筑这一新的工程项目。施工前做了多次试验,选出了黏土样,并定出了黏土的施工规则。经再三研究,规定了柏油油毛毡与混凝土的接缝办法。关于柏油油毛毡会否震裂的问题,看过实地制作情况的人便哑然失笑了。因为按设计规定制作成的油毛毡,实际是很厚实而且富于弹性的,并不像油纸般容易震裂。而最基本的是,群众的细心劳动可以答复各种顾虑。
在上述努力下,分水闸的整个建筑物,没有用一块板桩。在润河集闸址,黏土来源是较困难的,需要从淮河对岸取运。但我们提出:“宁用隔河的本国黏土,不用隔海的美国洋松!”由于我们领导干部还缺乏经验,在黏土及倒滤器的施工布置中是有缺点的,应在今后改进的。但这完全不能影响如下结论:用不透水黏土层和倒滤器是安全可行的;在我国目前板桩材料缺乏情况下,更值得广泛提倡。
四、不靠包工
在过去,设计工作完成后,工程机关便将整个工程包给建筑公司或营造厂,施工是依靠各级包工掌握的,工程机关仅担负监督检查的工作。
润河集分水闸工程包括二万四千余立方公尺的钢筋混凝土工程,七万三千余立方公尺的砌石工程,四百七十九公尺的闸门装置工程,及二百余立方公尺的土工。全部工程要求在不足四个月的施工时间完成。任务是那样庞大,时间是那样迫促,如何争取如期完成呢?治淮委员会考虑到,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关键是技术与群众结合。因此,决定不假手包工而由治淮委员会直接主办,确保完成。
我们衷心地领受了上级这一英明决定,并决心用一切努力来保证贯彻。当然,困难是有的,工程人员中,少数老工程师虽然经办过不少工程,但由于旧的包工办法的限制,仍感缺乏现场经验。绝大部分青年工程人员,连我在内,则根本未参加过稍大的水闸和堤坝工程。但是我们认识到,工程胜利的关键并不在此。关键是:我们有上级坚强的领导,有全国人民作为雄厚的后方,有健全的政治工作和供给工作,做工群众是有组织有觉悟的,各级干部是忠心耿耿的,这些都是包商所不可能具备的施工条件。这一工程虽然有其困难,但是在人民这样伟大的建设气魄下是必然可以克服的。至于我们个人的技术条件,还是记住毛主席的教导:“重要问题在于学习”。
我们组织了各个工场,各个施工大队。工程人员到工场上自己动手放样、布置、指导,到施工大队中担任队长,工程人员与工人互相学习,共同工作。技术工作,由此不仅限于在纸面上划线,同时也在地面上检验了。我们学习掌握将工程从纸面移到地面的每一个细致的步骤,如:清基定线,安排模板木撑,脚手如何搭,钢筋如何扎,研究伸缩缝的做法,浇混凝土的劳动组合与施工方法,各种工程的穿插配合,人工的调度分配等等。
施工的实际成绩证明:只有直接办理,不假手包工,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与进度,才能保证节约器材经费。同时也证明:只要走进实际、走进群众,技术智慧便能大大丰富。也只有这样,技术才算落了地而不是吊在半空。
我们一致同意今后确立自办工程的方向。并且建议,由于这一新的施工条件,与我们现有材料(水泥、黄砂、碎石)的优良规格,可以要求将混凝土的设计安全抗压强度从每方吋六五○磅提高到八○○磅。这样将使国家能以同样的资材做更多的工程。我们提出并在今后工程中保证完成这一要求,并认为这是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
五、毛泽东思想照亮了
我们的技术道路
一年来,我们的学习仍跟不上工作发展的需要,这是由于我们还不善于掌握自己的学习,曾经发生并且现在还存在着对学习问题的认识偏差。少数同志抱着自己的老一套,拒绝接受新事物,他们或者满足于固有经验,或者满足于书本知识,不肯虚心地到实际中、到群众中学习,向苏联的先进经验学习。这样,过去的资历学识反变成今天进步的包袱。在今天祖国建设飞速前进,大家飞速前进的时候,一方面不能勇敢地跟上去,同时却开始感到落下来的苦恼。绝大部分同志深感自己知识不足,迫切要求学习,但苦于掌握不住正确的学习道路。有的认识到苏联技术的先进,但是反过来苦恼着自己不懂苏联文字,无从学习。有的认识到面向实际面向群众的重要,但缺乏正确的工作方法与学习方法,虽然吸取到不少实地经验,尚不能整理提高。有的认识到自己技术的贫乏,但反过来单纯着眼于技术学习,忽略了政治学习,致使技术进步仅限于具体一事一物的学习,不能从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上提高。
但是通过工作中的各种偏差和失败,我仍逐步自觉地走上技术进步的大道——毛泽东思想照耀下的大道。
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必须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我们照着他的话做,得到很大收获。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重视实践,我们照着他的话做,得到很大收获。感谢毛泽东同志,你的“实践论”发表于去年十二月,是你的“实践论”,鼓舞着引导着我们,学习治淮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就我个人体会来说,在参加各种技术论争的时候,在遇到各种技术难题的时候,在迎接危急的工程情况的时候,在与中外专家共同工作的时候,在自己工作发生缺点和错误的时候,自己常苦恼自己政治技术的幼稚,感到无能应付。在这种时候,总记起毛主席“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政治号召,记起“实践论”中教导我们的认识运动的发展过程,记起自己应当做一个为毛泽东思想武装的战士,因而坚强起来,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前进。
在总结一年来的治淮工程,一年来我们自己的学习进步,迎接明年的光荣任务时,我们在此发出衷心的欢呼:“毛泽东思想照亮了我们的技术道路。我们一定在毛泽东思想照耀下,加紧改造自己,勇敢前进!”
附注
〔一〕基桩是建筑工程时,在工程的基础土壤上打下木桩,作为建筑物的基础,以支持工程建筑。
〔二〕民工所挖的土,比水位低的,叫做“深塘”。在挖土时,因为有地下涌出的水,所以分段挖土,先挖深一处,使水流向挖得深的“塘”中,再挖没有水处的土。这样轮流挖土,就是“换塘挖”。
〔三〕板桩,是用木板或钢板建筑在基础土壤的周围或上面,以隔离地下渗流的侵蚀。用黏土建筑障壁和用倒滤器排除渗流,可以不用板桩。黏土障壁就是“不透水黏土层”。在设计工程时,计算地下渗流对于基础土壤的影响,并计算将这种土壤引导向别处流去,绘出的图上有如线网的形状,就是“流线网法”。(附图片)
帮助进行治淮设计工作的苏联专家布科夫同志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
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
反对美国单独对日媾和罪行(一)编辑同志:
九月七、八两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高集同志的“美英包办对日和约是完全非法的”一文,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这篇文章,观点明确,道理说得透彻明白,特别是那些非常丰富的材料及许多很重要的数目字,具有非常大的说服力。它使我更具体地、更有系统地认清了日本帝国主义近几十年来对我国的侵略;我国人民在对日战争中的巨大牺牲与伟大贡献;特别是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人民武装部队和解放区人民在对日战争中的伟大贡献;也使我更具体、更正确地了解苏联在我国单独对日作战时期给我国以多么大的援助;苏联在对日战争中的重要贡献。同时,它也揭露了美英帝国主义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为了要使“日本积极反苏”,为了“与日本共同控制中国,分享太平洋的特权”,而不惜在财政上及作战物资上大量援助日本;即使美英在被迫对日作战后,也是“作战不力,投机取巧”;最后更以原子弹“作一种讹诈手段,来夺取对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加强美国战后在亚洲的侵略地位。”……
我认为,为了打击美国制造单独和约、加紧武装日本的血腥阴谋与计划,我们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向广大人民进行广泛宣传与教育,使大家更具体认识美帝国主义阴谋,使美帝国主义益加孤立。而这篇文章正是我们作宣传与教育的好材料之一。其中的一些资料都是今天每一个中国人民所应当知道的。我希望大家尽量介绍更多的人来读这篇文章,要把这篇文章的丰富内容,向周围的人,特别是没有读报能力的人作具体宣传。
梨稻葵
(二)编辑同志:
最近美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在旧金山签订了单独对日和约。美国完全抹煞了中国人民拟制和签订对日和约的正当权利,这是不能容许的。苏联在旧金山会议上,建议邀请我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参加,可是这个合理的建议竟被美帝国主义操纵的大会无理否决了。
现在美帝国主义疯狂的行为,正在一件一件地暴露出来。这些行动直接威胁到我们祖国的安全。我们应该动员起来,大力宣传我国人民自“九一八”以来的抗日功绩,揭穿美帝国主义单独对日媾和的罪恶,号召大家努力生产,热烈捐献飞机大炮,以实际行动来巩固我们的国防,保卫我们的祖国。
正定师范 张庚申
批评不能片面和夸大
周子博所写“要正确表现
人民志愿军”一稿有毛病编辑同志:
九月十八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栏发表了“要正确表现人民志愿军”的一篇短文,我认为该文作者周子博对那两套连环图画的批评是不完全正确的。
周子博在他的文章的第一段里,主要是对“无畏的勇士”的批评。他说:“无畏的勇士”的画作者“对这些可敬可爱的人物作了歪曲的描写,这是很不应该的”。这种批评是不确切的。实际上,这套十六幅的连环画,其中十四幅是有力地表现了志愿军李朝兴英勇杀敌的爱国主义伟大行动,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的深厚友谊。
周子博的批评文章中,比较严重的偏向是表现在批评“女护士火中救伤员”中。周子博认为“女护士火中救伤员”的作者,对于女护士的英勇行为,“只抓取了一些表面现象加以陈述,而不从人物的思想、感情去表现英雄的本质,这使得作品的思想性极贫乏。”周子博这样的批评是很不妥当的,或者可说是错误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只有通过实际行为才能被人发现。“女护士火中救伤员”全部二十幅画中,几乎每一幅都表现了王颖这样一个英雄人物的思想和感情。王颖不顾自己牺牲在炮火中积极工作的英勇行为,不正是表现她被自己的强烈的思想感情所支配吗?王颖把伤员救回来,喂完了伤员的饭,她自己饿极了,但她却一点也不肯吃,而把自己的一份又给了没吃饱的伤员,这不是一种崇高的阶级友爱的思想感情表现吗?
最后,我认为目前大力开展书刊、出版物的批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新中国出版物的政治思想性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对提高广大读者的政治思想水平,也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这种严密的思想工作,我觉得目前应切实注意两个问题:
一、在我们的批评工作中,必须防止为批评而批评的作风。也要克服批评工作中的片面和夸大的思想。
二、编辑工作者更应采取慎重负责的态度。不能只满足于批评者文章中的一般道理,应把一般道理切实对照被批评的实际内容。这样才能防止把批评工作弄得庸俗与混乱。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张 武
编者按:张武同志在这封信中提出的意见是正确的;周子博同志在“要正确表现人民志愿军”一文中提出的批评,是有偏差的。编者无批判地发表了周子博同志的来信,也是不正确的。
昌平双塔村妇女主任高凤林
竟帮助男子欺压妇女编辑同志:
河北省昌平县二区双塔村妇女主任高凤林,竟帮助村民刘坤欺压妇女。该区东匣村妇女王淑英(又名王珠子),于六年前嫁给刘坤。刘坤解放前曾当过伪军。他结婚之后,经常打骂王淑英,有时还不让她吃饭。解放后,刘坤回家,依然虐待王淑英。今年八月间,刘坤曾用胶皮轮带,将王淑英乱打一顿。刘坤的嫂子高凤林,当时竟帮助刘坤打王淑英。
王淑英受气不过,找村长阎和,提出和刘坤离婚。阎和说:“先提离婚的没好东西,你再闹就把你押起来!”王淑英要到区政府去离婚,该村民政委员范志超不但不开介绍信,还威吓说:“没有我的信你到那里也不能告人。”后来区政府知道了这件事,连着写了三次信要范志超到区,他一直也没去。
希望当地政府赶快解决王淑英的问题,并依法处分刘坤和高凤林。
读者 王文富


第2版()
专栏:对人民日报读者批评建议的反应

对人民日报读者批评建议的反应
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新港工程局
关于该局保管器材不善的检讨编辑同志:
八月二十八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栏刊载了陈清源同志的信,批评我局存放德县的大批器材,不应露天放置,任其风吹雨淋。这个批评是完全对的。我局保护材料不力,应该检讨。
去年冬季,我局奉命疏散大批器材至德州,因该地仓库有限,不得已将大部分大五金及油料等在露天架空存放。该批器材为我港工程主要物资。过去因求节省人力、物力,曾在工程需用原则下,陆续不断地由德县提用,本年七月间因为准备供应下半年度全面工程需要,计划将存德县器材全部搬运返港,当时适值河水高涨,不利行舟而止。
该批器材存放德县,原属临时性质,因条件限制,材料保护不无困难,但是,不应当因为客观原因,使人民财产遭受损失,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检讨的。我们现在已对经办干部进行教育,使重视材料的保护,提高对人民对国家的责任心,同时抓紧时间来完成搬回材料这个工作。今后并经常检查器材,注意适当保护工作。
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新港工程局
铁道部新河材料厂工会主席佟湘汶
关于录用干部违犯组织原则的检讨编辑同志:
贵报八月八日“读者来信专页”栏发表了马肖印同志对我录用干部违反组织原则的批评。我诚恳接受这个批评,并做如下检讨:
去年我在该厂任工会主席期间,王淑英投考被录取,担任了厂工会的图书管理员,在录取时,对王出身、历史没有很好了解;王淑英上班后,才发觉她是在职小学教员,是私自离职前来投考。当时我由于政策水平低,对录用王淑英以及对她自己所犯的错误,认识不足,所以未能立即停止录用,并及时给以批评教育;反而采取了非原则的态度,决定将她暂时留用,以等待她辞去原职。
关于调王淑英到直属工会工作问题,当时我确系假公济私,我利用了该厂无需再用图书管理员和直属工会缺人这个机会,没有详细向组织报告我和王淑英的关系,就将王淑英调到直属工会,以图达到恋爱目的。
经过批评,我对此已作了反省,我认识到这种思想和行为是极其错误的,因此除向这种错误思想做无情斗争外,我要求组织给予严格处分,并保证今后不再重犯这样的错误。
有一点须要说明的,马肖印同志提出关于饶阳县来信后我再三强辩与事实稍有出入。我没有和饶阳县政府强辩,也没有说王淑英的“团的关系不要了也不要紧”这样的话。佟湘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