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读《武训历史调查记》
郭沫若
《武训历史调查记》我返复读了几遍,这是“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注)的一篇实事求是的记载。武训其人及其“行乞兴学”的真相和本质、武训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动态,在这儿是表露无遗了。
黑旗军领袖宋景诗遗事的重见天日,首先就是很重要的一项发掘。宋景诗的名字虽然也偶尔散见于官家史志或私人著述之类,但大都是被歪曲了的,或语焉不详的。经过这一次的调查,把他的籍贯、身世、性格和他起义的动机、经过、结局,从现存的劳动人民口中得到了一个究竟,使这位农民革命的领袖人物又活鲜鲜地呈现到了我们的眼前。
卖豆腐出身的宋景诗,年岁或略长于武训,乡里则只隔七里。宋景诗领导着小刘贯庄的贫苦农民对柳林镇的地主集团抗战,对反动的满清王朝抗战。轰轰烈烈的战斗继续了四年之久,与太平天国相呼应,与捻军起义相犄角,致使满清王朝发动了僧格林沁的洋枪队前来对付。斗争虽然失败了,但它至今都还活存在堂邑、馆陶一带劳动人民的心里。武训在这时是怎样呢?他正在打起“行乞兴学”的幌子跪拜在柳林地主集团的脚下。宋景诗的死敌,最顽恶的永清团团长杨鸣谦和杨树坊两叔侄,却正是武训的主要靠山。还有什么论证,能比这一对照,更为鲜明的呢?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从地域上来说,诚然和武训还有点相隔,但这黑旗军的起义是在同一区域里面同一个时期的事,而这样敌友分明,水火不相济。假使武训还活在今天,我们要说他是反革命分子,他也会是哑口无言的。
武训的母亲死在武训三十五岁的时候,也是重要的一个发现。他的行乞为他母亲和哥哥武谦所反对,而他一意孤行了。母亲死时,他的哥哥要他回家服丧,他竟要“哭钱”,没有“哭钱”不肯去。多年来被歌颂为道德家的武训,原来就是这样的不孝不悌之人。他选了许多年青寡妇“拜干娘”,也显然是一种流氓的恶行。好些人在前对于武训还有一种看法,以为他或许是一位精神病患者(“义学症”的症字也是这种看法的一证),因为他生理不健全,故能做出那种种怪行,如吃蝎子,吃砖瓦,吃粪便之类,而至于不结婚。经过了这一次的调查,这种病理学的说法,也不能为武训开脱了。武训的身体是壮健得惊人的,“腰有案板那样粗”。精神呢?他公然要“认一百个干娘”。因此,他的一切怪行,毫无疑问地都是装疯卖傻,都是欺骗。而所谓“兴义学”,当然也就是最大的欺骗了。
一切事实证明,武训的确是一个大流氓,大骗子。他因为小时曾经有过行乞的经验,领略了不劳而食的滋味,又因为他本不是地主阶级,不允许他不劳而食,故决心背叛了劳动人民,而采取了行乞的道路。行乞也并不能充分满足这种不劳而食的要求,故又更进一步迎合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而打起“兴义学”的幌子。这家伙,倒似乎是一位欺骗的天才。他尽管说是不识字,而确实是有充分的心计的。他生平只干了一两年的轻松的活,除此之外便演出了一部欺骗讹诈的流氓列传,由小型的欺骗讹诈进展到大型的欺骗讹诈。由估卖田产而大利盘剥,以三分的高利专一剥削贫苦的劳动人民。更由高利的剥削进展到土地的剥削,三本“地亩账”,表明着武训的将近三百亩土地的来源包括许多一二亩左右零星土地的掠夺。这是铁案难移的证据,由血髓的抽吸进展到生命的榨取了。要干这些残酷的榨取勾当,是必须和既成的恶势力深相结托才能有保障的,故拜倒在大地主、大恶霸、大豪绅等的脚下而仰仗他们庇护;另外又吸收些小流氓在自己周围而形成一个帮口,使自己成为这个帮口的中心势力;这样他的羽翼就丰满了,而终至于交官达府,耸动了满清王朝,使满清王朝也认识到他是可以利用的势力,而加以利用了。从这一点来讲,武训倒的确是成功了的。一个装疯卖傻的叫花子而博得了所谓朝廷的青睐,赐匾旌表,宣付国史馆立传,恩准讹诈剥削,倒的确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但就单从这一迹相来看,不已经充分表明着武训的反动性的本质了吗?
武训所兴办的所谓“义学”,完全是为反动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在今天已经是明如观火了。但和武训的歌颂者所宣传的相反,武训所办的“义学”专门迎合封建社会的落后性,他不仅没有丝毫改进这落后性的意思,而且是死死地想保存着它,巩固着它的。不仅这所谓“义学”是这样,他所参加的善书会,所刊布的一些“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灶王经”、“劝世文”等等,也完全是地主阶级巩固反动统制的落后宣传品,而武训是这些宣传品努力推销者。武训倒真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结晶。他以一人之身而兼备了大流氓、大骗子、大地主、大债主、大名人、大善士、大偶像……真可谓集封建反动落后势力之大成了。
武训圣神仁义的装金,今天是完全剥掉了。读了这篇《武训历史调查记》,曾经歌颂武训、崇拜武训的人,假使不是存心反动,不是在人民民主政权之下还蓄意进行反革命的诡计,谁不会瞠然自失而深刻检讨呢?我自己也就要重新再检讨一次。我对于武训的歌颂也曾经附和过。我曾在一九四五年冬重庆武训纪念会上对武训的所谓“功绩”作过一次极其夸张的发言(这次发言竟被人记录发表,并且被选入一九四八年华东新华书店所出的《国语文选》中,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和看到),去年我又替《武训画传》写了书名和题辞,实在是犯了两个很大的错误。陶行知先生生前,我认为也是犯了很大的错误。有好些武训的歌颂者和崇拜者,事实上是受了陶行知表扬武训的影响而盲目附和的。这一盲目附和的绝大部分,最具体、最集中、最夸大地表现了在孙瑜的电影《武训传》里。武训歌颂和崇拜在这儿形成了一个最高峰,而且出现在人民革命胜利了的今天,实在不是一件小事。陶先生如果还生存在今天,以他那勇于求进步的精神,他一定会极深刻地作出一番自我检讨的。不仅武训不足为训,就是陶行知的表扬武训也同样不足为训,我们今天是决不能“为贤者讳”了。
我在这里想对电影《武训传》的批评补充一点意见。电影《武训传》的表扬武训是超过了陶行知的界线的。陶先生的错误是在不曾从本质上去看武训,不曾把武训的行为和太平天国与捻军起义等革命运动联系起来看,他的表扬可以说为盲目的表扬,也可以说是受了武训和历来反动派的欺骗。但电影《武训传》不同,作者孙瑜是明明知道武训的活动期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的高潮期。他假想了一个革命人物“周大”出来,和武训配成了所谓“一文一武”。“周大”在电影中参加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武训有意识地和“周大”对立,要走不同的路。结果是“周大”失败了,而武训却成了“至勇至仁”的“千古一人”。这样的表扬就超过了盲目歌颂,而进展到歪曲革命了。这是电影《武训传》的一个最大的毒瘤。这一歪曲革命的对比是全电影的一条主线,我们很希望作者对此能作一明确的检讨。其它的粉饰歪曲,大体上虽是沿袭了前人的粉饰歪曲,但也有意夸大化了。
关于武训的批判,确实是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工作,尤其经过《武训历史调查记》的发表,把武训其人及其事揭露得可谓一清二白,使大家(包含我自己在内)在具体事项中得以体会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更深一境的认识和运用,这在澄清文化界和教育界的思想混乱上是有很大的贡献的。《武训历史调查记》之所以能有澄清思想混乱的力量,是因为方法正确,而且直接记录了劳动人民的意见。这是向来的历史述作里面所几乎没有的新的成分,这一次的批判工作和调查工作为中国的人民史学增加了光辉的一页,我们为这一思想工作上的成就表示庆贺。
(注)《共同纲领》第四十四条。


第3版()
专栏:

  为烈属军属服务的好榜样
——记成都市五金电器业的长期劳动服务队
李朴
六月八日,端阳节的前一天,成都市五金电器业的三十六个流动小贩,在人民领袖毛主席的像前,高举起右手,齐声发出庄严的誓言:“我们不向任何困难低头,一定把为烈军属劳动服务的工作搞好!”
六月九日是端阳节,这三十六个人对五十五户烈军属一一进行了慰问,馈送粽子、咸蛋、皮蛋、大红花和慰问信。烈军属们都为他们殷切的慰问而欢欣。
从六月十日起,东御河沿街一带每天下午出现了一支为烈军属服务的劲旅。他们打着两面队旗,佩着袖章,拿着柴刀,一会儿挑水,一会儿劈柴,好像亲人似的向军属们问长道短。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对一个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说:“共产党来了,啥子都变了样,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有见过这样多的好人,不拿钱光做事,还要问你做得对不对!”
六月十二日的清晨,天下着大雨,忽然一个小孩来到劳动服务队,说他的妈妈突然得了急病,请劳动服务队想办法。劳动服务队是没人会看病的,但他们立即派人冒雨去请医生,治好了军属陈素贞的病。另一天的下午,当服务队访问到军属傅慧教、杨宝森时,发现他们屋后的阴沟因久未掏挖,堵塞了水道。劳动服务队立即动员起来,把十多丈长、一尺多深的阴沟里的污泥杂物掏挖干净,又把阴沟铺修平展。他们又帮助七十岁的老人唐华庭(他的长孙在朝鲜作战)挑洋芋。唐老先生一家人都非常感激,说:“只有在毛主席领导下,我们才感到做革命军人家属的光荣!”
二十天来,劳动服务队共为烈军属挑水一百一十九担,劈柴三十二捆,担洋芋五次……。这些事情看来是琐碎而平常的,但这却为烈属军属解决了日常生活上的不少困难。
劳动服务队是怎样搞起来的?最好的答案是:他们的政治觉悟空前地提高了。他们听取了志愿军归国代表嵇炳前的报告,学习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通讯,进一步认识到祖国的可爱,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可爱,中国共产党的可爱。他们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成立了这个劳动服务队。
劳动服务队是怎样进行工作的?他们三十六个人分成七组,每周轮一次,每次两小时;这并不妨碍他们自己的营业。他们的工作方法是:在集中学习的地方设立一个服务站,每天有一人值日,等候烈军属的通知。另外,每天下午五时至七时,值日小组便出发到各家访问。小组长每天记日记,把已做的事写下来,待做的事向下一组交代清楚,不能做的事(如经济问题、生产问题)反映给五金电器公会,再转告有关单位。为了不断改进工作,每两周举行一次工作检查会,每周并派代表参加烈军属的学习会,听取意见。
在劳动服务队的影响下,旧金属组另外的十六位会员,于七月一日参加了这个服务队,因此,他们的优抚工作便推广到皇城派出所的二十二家烈军属。在同一个日子里,五金电器业玻璃组的流动会员,也在毛主席像下宣了誓,成立了另一支为烈军属服务的劳动队。
成都市五金电器业劳动服务队,是优待烈军属的一个好榜样。由于他们的努力工作,已引起了广大人民的重视和赞扬,并向他们学习。但是,劳动服务队的队员们并不因此而骄傲起来,他们说:“这算得什么!爱护烈属军属就是爱护自己的亲人;为了牺牲的烈士,为了捍卫祖国的战士,我们怎能不长期搞好优抚工作呢!”


第3版()
专栏:

  幸福的晚年
——访新乡市的五位老年军属
雷沙
平原省新乡市有五位年过六十高龄的军属,现在生产教养院幸福地过着他们的晚年。
“八一”前夕的一个中午,我去访问了他们。
踏进教养院的大门,使人有一种幽静的感觉,宽阔的院落,两旁是洁白雅致的房间。我想,这种环境是老人所喜爱的,从院长的谈话中,证明我的想法没有错。他说:“老人对这个地方太满意了。”
经院长的介绍,我认识了这五位老人。这时他们正坐在院中乘凉,每个人身着新蓝布衣,手拿扇子,从那红润微笑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生活的幸福。七十岁的许泉老大爷告诉我:“老了,倒享福啦!提起我们的生活来,真是没说的。”的确,他们的生活很好,每日三餐都有丰富的食品。三个人住一间房,新的被子和床单都是由政府供给的。
他们在精神生活上也是愉快的。教养院设有娱乐室,里面有象棋、画报……。最近又添了收音机。每到吃饭或晚上睡觉前,大家便坐在院子里收听广播。王老大娘说:“收音机真好,有了它,每天能听到唱歌,唱戏和各地的消息,现在过的真是作梦也没想到的好日子。”她还告诉我:“教养院在城外盖了五十间新房,不久我们就要搬家了。”说着,她咯咯地笑了起来,这是心底的真实的笑。
另外,他们还建立了生活、学习制度,隔一天读一次报,七天开一次生活会,两星期洗一次澡,一月理一次发。
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老人,新的思想在逐渐成长。王大娘说:“政府照顾得太好了,俺也成了国家的人啦!虽然老了也不能清吃坐穿,更要叫自己的孩子好好干。”现在他们自己喂养鸭子、猪、羊。“八一”前每个人都给自己的孩子写了信。许泉老大爷在给他儿子的信中说:“现在我由国家养着,你也成为国家的儿子了。现在朝鲜虽正在进行停战谈判,希望你不要麻痹。我要你永远保卫和平,保卫我们的好日子。”


第3版()
专栏:

  语法、修辞讲话(第三讲)
吕叔湘 朱德熙
第二段 把、被
“把”字的用法。“把信寄出去”之类用“把”字的句子是现代汉语里极常用的一种句法。这个句法的应用有种种条件,这里只提出三点来引起大家的注意。第一,“把”字的作用是把宾语提前,所以底下的主要动词必须是及物的,并且是能管那个宾语的。第二,根据同一理由,主要动词不能另有宾语。第三,更不能单用“把”字,没有别的动词跟它联系。还拿“把信寄出去”来做例。第一,“信”是可以“寄”的;第二,“寄”的是“信”,没有别的宾语;第三,“寄”跟“把”联系。这一句跟三个条件都相合。底下这三句的不顺是因为不合于第一个条件:
(一)把若干从事内战的顽固派清醒过来。(期)
(二)我们应该互相交换好种籽,把中国的好种籽长在苏联的土地上;把苏联的好种籽播在中国的土地上。(期)
(三)所有这一切就把各被压迫民族同俄国人民接近了起来。(教)“清醒”和“长”都是不及物的;“接近”是及物的,但是按这一句的意思,被接近的并不是“各被压迫民族”。这三句都不应该用“把”字,应该用“使”,或“叫”,或“让”。(例二的“互相”是多余的。)
底下这三句的不顺是因为不合于第二个条件:
(四)如果把对待成人的方法去对待儿童。(期)
(五)有借于原子能的助力,人可以及时地学习把气流听凭自己的吩咐。(译)
(六)一定要把写作能力受些基本训练,同学们才能在毕业之后更好地做好工作。(期)(四)应该用“拿”。(五)应该用“使”。(六)可以勉强用“使”或“让”,但是不如改做“在写作方面”。(又,“好”字重复,应改为“把工作做得更好”。)
底下这两句的“把”字无着落,下面另起炉灶,是不合于第三个条件。
(七)把乱糟糟的旧家当,使其能够发挥新的作用,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功。(期)
(八)故莎士比亚之艺术手法能把我们常人的感情,爱情、憎、喜、怒、猜忌、嫉妒、友情、贪欲,句句惊人,句句道破人生之奥秘。(稿)(七)可以去掉“把”字,或改做“要使乱糟糟的旧家当能够……”。(八)应该在“贪欲”之后加“刻划尽致”之类的词语。
“被”字的传统用法。“碗被他打破了”这类句子可以称为“被动式”。被动式的应用,在过去是有相当严格的限制的。在形式上,“被”字底下一般要有宾语,表示主动者:不能光说被打破,必得说明是被谁打破。在意义方面,被动式所叙述的行为,对于主语(即被动者)大率是不愉快的:“被他欺负”“被他骗了”是常见的,“被他写好”“被他送来”就不说了。这是因为“被”字原来的意义是“遭受”,只有对于不愉快的事情我们才说是遭受。
因为用到被动式总要带出主动者,假如主动者不明,就说是“碗被人打破了”,要不然就干脆说“碗打破了”。这种没有被动形式而有被动意义的格式,非常普通;不是不愉快的事情,不能用被动式,就常常用这个格式,如“信写好了”“货送来了”。“碗被打破”这个格式从前是极难得看见的。
现在,口语里的一般情形还是如此。文章里可就不同,上面所说的形式上的和意义上的限制都已经打破。这显然是受了外国语的影响。底下把完全的被动式(“碗被他打破”)和简化的被动式(“碗被打破”)分开来讨论。
完全的被动式。现在的文章里,完全的被动式除了在上面用“被”字外,又常常在下面加一个“所”字。这是因为文言里的被动式用“为……所”,古今两种格式一凑合,就成了“被……所”,这个“所”字有时候是必要的,例如:
(九)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毛)可是好些例子里的“所”字是可以省掉的。
一般语言都不爱多用被动式,因为被动式不及主动式直捷了当。可是过去汉语里的限制的确是太严。现在由于客观的要求,被动式用得比过去多些,虽然还没有到漫无限制的程度,已经觉得有点太滥了。像下面这些句子,都是可以不用被动式的:
(十)他们禁烟并未成功,但值得被中国人民纪念和尊敬。(书)
(十一)他的由人民大众中间长成起来的山东快书,也被广大人民热爱和尊重了。(期)
(十二)当他们读得疲倦时,就被辅导员带到东边树林里唱歌、跳舞、作团体游戏。(期)
(十三)但这些工作没有被渔民所理解与接受,由于过去他们遭受到的压迫太多,欺骗太多。(期)(十)只要把“被”字去掉就是了。(十一)可以说“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爱和尊重”。(十二)可以说“他们读得疲倦了,就由辅导员……”。(十三)可以改用主动式:“这些工作渔民不能理解,也不肯接受”。(“接受工作”还是有问题,大概是“不领情”的意思。)
简化的被动式。如果说完全的被动式不宜滥用,那末简化的被动式用起来就更应该慎重了。也许有人说,在被动意义的动词前面加个“被”字,让形式和内容一致,免得混淆,岂不更好?这是不懂得语言的经济的话。“碗打破了”这种说法,几千年来都没有人误会,何以到了我们手上就非加个“被”字不可呢?这种形式主义的看法,不但理论上有问题,实际上也不见得行得通。尽管“被什么”的形式一天天多起来,我们还是难于相信,“信被写好了”“我的笔被丢了”这种话有一天会在口语里通行。实际上,“碗打破了”这个格式倒常见于名家的笔下,例如:
(十四)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毛)
(十五)只有本地干部大批的生长了,并提拔起来了,根据地才能巩固。(毛)
(十六)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共同卖给别姓了。(鲁)这种格式除了简洁还有一个好处,能够跟主动式用在一起而不破坏句法的整齐,(十四)(十五)两例就都是这样的。
这并不是说,用“被”字的格式绝对没有需要。只是说,我们应该维持一个原则:非真正有需要的时候不用无主动者的被动式。像下面这两句里的“被”字就是不能省的。
(十七)儿童们被组织起来了。(期)
(十八)当他到达美国海岸时,被拒绝登陆。(报)这些句子里的主动者不太重要,不值得把它说出来;又不是完全不确定,可以用“人”来替代;假使不加“被”字,又就变成主动的意义。底下这两句虽然不至于这样为难,也还是以现在的格式为最方便。
(十九)也有部分妇女脑筋转不过湾来,不愿当代表。被提名以后,总是想法推脱。(期)
(二十)可惜,这些意见和建议都没有被采纳。(报)可是像底下这些个,就不是非用这个格式不可了。
(二一)而且往往同一篇文字,被选在好几种不同的书名的选本里。(报)
(二二)半个月的票,在两小时内就被卖得精光。(期)
(二三)激流冲跑了农民的茅房、牲口、农具,吞没了将要收割的稻禾,不少人被夺去了生命。(教)
(二四)这个问题也许会被认为问得太可笑了。(作)(二一)和(二二)的“被”字干脆就是用不着。(二三)可以改成主动式“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接着上面两个主动式动词下来,这样更加顺当。(二四)可以加个“人”字。
最后,有两个例子:
(二五)劳动妇女被尊敬,妇女干部被重视,妇女地位的确提高了,妇女真的解放了。(期)
(二六)翠岗山上终于插上了红旗,封之固被打死,萧镇魁活捉了。(报)一句之内,忽而用“被”,忽而不用,在修辞上是个毛病。(二五)情有可原,前两个分句如果不用“被”字,就会有主动的意义,后两个分句没有这个可能,所以就不用了。修改起来,与其在后两处加“被”字,不如把前面两个“被”字改做“受到”。(二六)的忽用忽不用就毫无道理了。总之,这种无主动者的被动式现在多得很,可是真正非用不可的,十个里头两三个罢了。(本段完,全文未完)


第3版()
专栏:

  重视政府出版物的勘校工作
—中央政法公报社论—
编者按:忽视出版物勘校工作的现象,不仅存在于私营出版社,亦同样存在于某些政府机关的出版部门。各地政报在勘校工作上的紊乱现象便说明了这一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编者、勘校者以至负责领导工作的同志,还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他们用极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因此发生了严重的错误。为了引起大家对勘校工作的重视,我们在这里转载了中央政法公报的社论。
最近我们仅仅检查了各地政报所刊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和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彭真副主任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和惩治反革命条例问题的报告》两个文件,就发现很多的属于勘校工作上的不应有的错误。我们认为这是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一个问题。
我们在各地人民政府发行的三十七种政报所刊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中,共发现与原文不符的大小错误有一百六十五处;而在三十四种政报所刊载的彭真副主任《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和惩治反革命条例问题的报告》中,则共发现与原文不符的大小错误有四百九十八处,平均每篇有错误约十五处之多。这些错误,包括错字、遗漏、倒置、段落和标点符号混乱等的错误;特别严重的,是竟有将原来语句精神完全改变了的。从以下几个例子,可以看到错误的严重程度。
宁夏政报第十二期上,把《惩治反革命条例》第十三条中的“处十年以上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量刑规定中,漏掉了“无期徒刑”四字。上海市政公报三卷一期上,把《惩治反革命条例》第九条“策谋或执行下列破坏、杀害行为之一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规定中,漏掉了“或无期徒刑”五字。陕西政报二卷三期、山东政报二卷七、八期上,均把“惩治反革命条例”第四条中的“处十年以下徒刑”错为“处十年以上徒刑”。皖南政报二卷三期上,把《惩治反革命条例》第十三条中的“处十年以下徒刑”错为“十年以上徒刑”。苏北政报二卷三期上,把《惩治反革命条例》第九条中的“策谋或执行……”错为“策谋与执行……”;将第十四条第二项中的“真诚悔过立功赎罪者”错为“自愿悔过立功赎罪者”;将第十七条中的“并得没收其财产之全部或一部”的“一部”二字错为“大部”二字。同时将彭真副主任报告中“对于罪犯判刑的轻重,应根据其罪恶的大小。如果其罪该杀,即应坚决处刑;如果罪不该杀,即应不杀。对于介乎可杀可不杀之间者,也不要杀,只杀那些该杀和必须杀的人,有确实证据的重要反革命分子。”一段很重要的话,漏掉了“如果其罪该杀,即应坚决处刑”和“也不要杀”两句紧要的话。
此外,还有许多属于勘校工作马虎造成的错误,或者也是较严重的不应有的错误,那怕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详举例了。这里,就发生这样的问题:
第一,国家的政策法令,特别是如像这样重要的政策法令,刊载在我们政府的政报重要版面上,这是何等严重的问题,不论政报的编者、发行者、和政府主管部门应持有的何等的严肃态度?如此漫不经心地印错了,以讹传讹的情况我们设想即更多了。然而问题还在于我们检查其中的不少政报,事后并未见有更正,政府对这种政报的领导如此自流放任,我们认为不应该的。
第二,上述举例那些错误,显然有些似乎不简单是因勘校工作疏忽而发生的错误问题。值得严重注意的,就是如漏掉“无期徒刑”四字及把量刑“十年以下”错为“十年以上”、没收财产“一部”错为“大部”等等,如此修改了政策,究是因何造成这些错误,值得深入检查!
第三,由此可知所谓勘校工作问题,不少同志把它简单地看做是一种不重要的技术工作,因而委之于一些毫无工作责任心的人员来做,这是不正确的观点;勘校工作者自己如此不能尽职,更是不应该的。
为此,我们希望各地人民政府对自己发行的政报都能重视这个问题,认真地作一次检查。同时,我们希望一切报刊的勘校工作者,高度发挥自己对工作的负责性,把保证勘校无错误订为自己爱国公约之一。


第3版()
专栏:文化生活动态

  文化生活动态
商务印书馆整理旧存书刊得到初步成绩
商务印书馆为做好旧存书刊的整理工作,趁此暑假期间对原来已经决定暂停发售的书刊进行了较深入的检查。截至七月上半月止,其初步结果如下:一、决定停售绝版销毁的书七十六种;二、凭机关团体证件出售的特种书三种;三、售完为止的书五种。商务印书馆这种做法是好的,但还应该更深入、更严密地检查。例如列入检查结果中第三类“售完为止的书中“苏维埃的教育”一书就是应该列入销毁一类的书(对这本书,《人民教育》三卷三期曾提出批评)。我们希望该馆把这一检查工作坚持到底,因为按该馆全部出版物的数量和情况说,对这一成绩是不能给予过高估计的。
《山东文艺》向通俗化方向改进
山东省文联办的《山东文艺》自三卷一期起变更编辑方针,改为二十五开小本,确定今后向通俗化、地方化方向努力,以供给广大工农兵群众演唱材料,并以指导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和群众创作为主要任务。在《和群众一起,办好〈山东文艺〉》一文里,编辑部检讨了一年来《山东文艺》没有能够满足广大群众文娱生活方面的要求,“写的文章群众看不懂,也听不懂。所用的形式群众也不很欢迎”等缺点。同期内已发表了一些鼓词、快板、小调剧、歌舞剧,内容也大都结合当地的各项中心工作和当前正在全国进行的重大政治运动。如歌舞剧《存棉》,即以存棉储棉为主题。这是一个可以供给农村剧团演唱的小型剧本。《山东文艺》在通俗化、地方化工作上的改进,是一个好的开端。(编者按:本报七月三十日三版《文化生活动态》栏内,“各省文艺刊物在通俗化工作上有改进”一节内,“《山东文艺》现已停刊”应更正为“《山东文艺》现已改版,并改变编辑方针”。)


第3版()
专栏:

他们在昼夜不停地工作着(治淮速写之一)
邓澍 顾群作
淮河是中国历史上多灾的河流之一。根据不完全的记载,从纪元前二四六年到纪元後一九四八年的两千余年间,淮河曾发生较大的水灾九百七十九次。
一九三八年,国民党反动政府在花园口掘开黄河南堤,黄河水泛侵入淮河,以致造成十余年来淮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的现象。使沿淮千百万人民遭到严重灾难。中央人民政府为了解除沿淮人民的痛苦,于去年发出根治淮河的指示,并批拨数亿斤治淮工粮,动员二百余万人参加了伟大的治淮工程,以求根治淮河。
这是润河集闸霸工程施工情形。三、四万工人和干部正在日夜不停地工作着,争取在汛期以前竣工。(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