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清理资材,核定资金,反对浪费!
要从国家全面利益出发
做好清理资材核定资金工作
华北纺织管理局局长 刘再生
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今年六月发布了一个决定,指示全国国营企业要在今年年底以前,作好清理资产核定资金工作。在这里,我要就华北纺织管理局天津各国营工厂经营管理的发展情况,来说明这个工作的必要性。
解放前是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华北纺织管理局天津各国营工厂,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是天津市最大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官僚资产阶级在企业中的代理人,以操纵市场和压榨工人的手段,来谋取超额的利润。当时,各厂到底有多少固定资产、多少流动资金,完全没有一个确实数目;资金的使用没有任何制度的限制;贪污浪费现象自然是不在话下。
解放后企业性质根本改变了
解放以后,企业性质有了根本的变化。依靠广大职工自觉的劳动,一方面,通过生产竞赛,使生产迅速超过了日寇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水平;一方面,开展了反浪费运动,进行了资产的清点和登记,建立了机物料(在机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所消耗的零件、油类等物资)统一管理制度和现金开支的预决算制度。在这个时候,经营管理是加工性的、集中性的,即按固定的原棉、纱布的交换比例,和固定的加工费用,华北纺织管理局与花纱布公司订立了加工合同。各厂产品由管理局统一缴给花纱布公司,原棉由花纱布公司供给管理局,由局统一分配各厂。在机物料及其他开支上,则是以预决算制度的方式,由局统一掌握。这种经营管理制度,在当地经济情况还不够稳定,和一般工厂管理者对业务还不够熟悉的时候,是有一些收获的。比如加工合同的订立,使工厂管理者得以专心管理生产;机物料的统一管理和预决算制度的建立,使我们心中对机物料的储存、使用情况和现金收支情况,初步地有了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资金的积压和浪费。
生产的发展要求制度更加改进
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目前这样的经营管理制度已显然地成为生产进一步提高的障碍。由于工厂占有的资产和资金与工厂管理者不发生什么关系,由于工厂经营的盈亏与工厂本身没有关系,这样就使得工厂管理干部忽视了经营管理。因此,工厂的设备效能不能充分发挥,流动资金积压与浪费的现象也仍然很严重。
工厂设备效能不能充分发挥
在固定资产方面,由于过去只一般地进行了清点和登记,而没有根据设备效能仔细地进行核定,因此使工厂的生产潜力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比如机器的回转数,在同一车间同一类型的机器中,往往上下相差很多。但这种现象却没有人过问。机器的休止率也往往很大,有的厂布机的效能尚不足百分之九十三,实际可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车间内停车现象也经常发生,在四月二十至二十四日,天津国营棉纺二厂粗纱间即停车一百六十七次。
流动资金积压浪费现象严重
流动资金积压与浪费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在加工性的经营管理制度下,原棉的供应以及库存数量的多少,与工厂的流动资金不发生关系,因此工厂管理者对于占成本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原料的节约,未加重视;对于减少原料和在制品的积压,也不重视。因而各厂原料、在制品积压与浪费的现象就不断出现。过去有的厂在制品的积压往往达数万磅以至十几万磅以上。今年春季,由于原纱含水不足,每月亏纱达十二件之多。其次,在机物料方面,由于统一管理,厂内在使用机物料时,争用好货。虽然库存很多质量较差的机物料,却不愿用,而要重新购买。有的工厂有着“宽打窄用”的思想,尽量增加预算,积存物料,以备万一。如钩刀每月只需七百把,却预算为二千把,实际库存仍有两千把。一九四九年购买的红砖,到一九五一年才正式使用。这样,就使仓库堆积大批呆滞材料;堆积久了,有些就成为废料。目前库存材料中大部为冷料(去年虽曾清理过,但未处理上缴),估计总值约占整个机物料流动资金的二分之一左右。有些工厂机物料的每月用量不足总存量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见,资金的积压是多么的严重。过去天津国营棉纺二厂曾有这样的事:办公用费预算为九千多万元,核准为三千多万元;但实际上,该厂库内却存有大批办公用具可用。目前各厂虽已作到按货币收支计划开支,但计划仍常常是为“领钱”而作。月底有些余款,总是竭力设法支用。因此,在现金使用上的浪费现象,仍然是严重的。
不久以前,我们在研究纺织机械厂如何独立经营时,发现该厂今年一至四月间经常积压价值二百八十亿元的材料,其中冷料约合九十亿元。总存量足够十四个月用。该厂积压在制品,也经常在一百五十亿以上。
这些浪费现象必须彻底纠正
从以上所列举的事实来看,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看出关于积压与浪费流动资金的总数,但已可看到这种积压与浪费现象已经使国家遭受了很大损失。
目前,国家正需要工厂加速其内部积累,需要集中大量资金去从事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我们工厂的潜在能力虽已初步发挥,但还需要依靠全体职工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以寻求更高的生产水平。浪费国家资财的现象,必须彻底纠正。为了纠正这种现象,首先就必须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作好清理资产与核定资金的工作。
从国家全面利益出发,精打细算,力求发挥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尽量把流动资金的数额与周转率减至最小限度,使国家把多余的设备和资金转用到有用的地方,这不仅将为工厂实行经济核算制铺平道路,而且必将使全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2版()
专栏:

  中央防汛总指挥部发布防汛指示
中央防汛总指挥部于七月二十五日向各地区及各重要河流水利机构和防汛机构发出关于加强防汛工作的指示。指示全文如下:
自七月三日起,长江上中下游普降大雨,十四日沙市水位最高达四三点四三公尺,超过危险水位一点一三公尺。荆江大堤曾因獾洞发生漏洞,经抢堵后幸未成灾。长江下游皖南、苏南地区,因遭特大的暴雨(安庆三天降雨量曾达四一六公厘),部分地区曾发生山洪及内涝灾害。淮河流域及苏北沂、沭河区,七月中旬,亦曾发生连续暴雨。除淮河南岸的潢川专区和六安专区的部分地区曾发生山洪及内涝灾害以外,其余各地情况尚平稳。
截至现在,我们的防汛工作,虽已取得初步胜利,但按一般规律,今后的一个多月内,是全国防汛工作最紧要的阶段,各地区各流域水利机构和防汛机构都应继续提高警惕,加紧堤防检查和防汛准备工作,以期战胜洪水,保障今年的农产丰收。
(一)曾经一度涨水或正在涨水的河流,如长江、珠江、沂、沭河和淮河流域,应用一切力量加紧防汛、战胜水灾。同时要抓紧洪水间歇期间,检查修补堤防,并对内涝地区进行有系统有领导的排水工作。各级防汛领导机关,对这些工作,要掌握水情的变化,了解各地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具体的指导。
(二)黄河及华北、东北各河,目前水情虽尚平稳,个别地区甚至有干旱现象,但须知既入汛期,随时有发生暴雨的可能,以上地区及流域水利机构应切实检查群众的防汛组织与沿河堤防,以防止麻痹大意。部分河流如黄河、永定河等,河槽冲积变化较多,因初汛水量不大或尚未涨水,河槽尚未冲开,当地防汛机构尤其必须估计到骤然涨水时可能发生的险恶情况,严加防范,以策安全。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河北七月中旬购棉储棉数字急剧下降
中共河北省委指示各级党委采取五项措施
纠正单打一的工作方法动员全党做好这一工作
河北省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检查团于六月下旬到产棉区检查购棉储棉工作以后,邢台、邯郸、石家庄、衡水各专区都相继组织了大批干部分赴各县、区、村检查、帮助这一工作。全省的购棉储棉数字,在七月上旬曾显著上升。七月八日,全省购棉数字曾高达四十七万余斤。但自七月中旬以后,全省购棉数字又急剧下降。如七月十八日仅收二十万二千零七十八斤。与七月八日购棉数字相较,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上。
为什么?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有以下几种原因:(一)产棉区棉蚜成灾,七月中旬全省蚜虫为害面积竟达一千一百万亩之多。有的县份采取“单打一”的工作方法停止一切工作,集中除蚜;有的县份虽提出治蚜与购、储棉工作结合,但因为缺乏结合办法与疏于检查,购棉储棉实际上也已停止。(二)有些干部,特别是区干部,仍然不懂得购棉储棉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盲目地叫喊“任务太大,存量很小,根本完不成任务”。甚至错误地找个存棉量最少的村庄算个账,作为根据,抵抗任务。也有的采用强迫命令或按亩摊派征购棉花的办法,严重地脱离了群众。(三)花纱布公司与合作社在购、储棉工作上配合得不紧密,甚至互相争夺市场,互争小利。如邢台专区花纱布公司与合作社,在收购地区上闹意见,公司说合作社包不起来,合作社叫公司收购组收摊,使收购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四)布置购储棉花工作时,有的专区机械地要求在七月十五日结束。时间到了,任务未完成,也未及时再作布置,致有些干部认为“突击期过了,工作结束了”。(五)有些干部在收购工作中,重视产棉村、轻视一般村,重视大户、轻视小户。结果是放弃了大宗棉花。因为一般村及小户每一村一户存棉量虽小,但整个加起来数目却是很大的。此外,一般地区都重视收购,轻视储存。储棉只有一般号召,缺乏具体计划与组织工作。因而全省六月份储棉仅七万余斤,占购储棉花总量的百分之一点五。
怎么办?
自七月一日至二十日,全省收棉数四百七十余万斤,连五、六月份收棉数总计一千八百余万斤,仅占总要求数的百分之三十六强。但时间已很紧迫。为此,中共河北省委又于七月二十三日发出指示,要求各级党委采取如下措施:
(一)继续教育党员干部,重视售棉储棉工作。指示指出:目前不重视这一工作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必须加以严格批判,纠正。把购储棉花视为简单的做买卖或视为轻易的工作,因而放松领导,是严重的政治错误。低估棉农存棉数量,因而悲观失望,也是没有根据的。目前收购棉数量小,并不是因为棉农存量小,而是由于工作没有作好。
(二)纠正“单打一”的工作方法,发动全党进行购储棉花的工作。产棉区在进行除蚜、捕蝗、抗旱工作中,必须紧密结合购储棉花工作。购、储棉花是产棉区中心工作之一,也是紧急工作之一,因其他工作而放弃购棉工作是不对的。这一工作不仅是各级政府与各专管部门的责任,也是全党的责任。
(三)把完成购储棉花任务的时间推到新花上市前。工作中除要深入宣传,达到家喻户晓外,还要特别着重对准存棉量最大的中农阶层,发动他们把棉花售储给国家。
(四)根据目前工作情况,通报介绍经验,表扬模范单位,批评落后单位。对花纱布公司与合作社因互相争利而影响收购任务的工作单位与工作人员应给予处分,并在全党进行教育,纠正党员干部不顾大体的本位主义思想。
(五)指定专署部门做出储棉工作的具体计划,并付诸实施。
(本报特约记者 董东)


第2版()
专栏:

  怎样才能做好工程设计?
东北煤矿管理局副工程师 许文实
一 正确认识工程设计的重要
人民日报自六月十六日发表《没有工程设计就不可能施工》的社论后,连续刊载了许多没有周密设计,或根本没有设计就动工的基本建设工程的失败例子。我们看后真是触目惊心。这些论文和报道,值得我们从事基本建设的人员好好学习。我们今后万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使国家蒙受损失。
有的人认为工程设计极易,突击一下就可以完成。结果,设计考虑不周,施工完全失败;或者施工中间时时改变设计,屡次返工,浪费了国家的资材,延长了工程所需的时日。又有人认为设计极难,客观条件不够,人员又少,任务既重,时间又急迫,设计不周可以原谅。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看法。
事实上,工程设计是一件非常细致复杂的综合性工作,牵涉甚广。在设计前要尽量收集一切有关资料,经过详细调查、研究、分析,结合理论与经验,作出数个技术的及经济的方案,加以比较,然后选出最经济且切合实际情形的一个,做成设计,制出施工图,方能作为施工的依据。
所有的工程设计均应合理地利用一切建筑物及设备,并要尽量保证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低的成本,符合保安规程,造成优越的劳动条件,且能合理地运用基本建设费用。
工程设计不佳,不但建设时浪费经费,而且影响以后数十年的生产,对将来的建设会起坏的作用,直接影响国家工业化的进程。所以工程设计是基本建设中最基本的一环,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二 做好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甲,没有正确的设计原始资料就不可能设计
大家都知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设计更是这样。如果没有设计原始资料或没有正确的资料,就不能进行设计。否则,便是盲目的设计。人民日报发表的例子中,很多都是无根据而设计,有的则根据的资料不正确,所以失败了。正确的设计原始资料,有一部分是设计机构自己去搜集,但大部分还要由委托者供给。为了资料的正确,供给设计原始资料的单位及人员,均须签字盖章,负责资料无误。
设计原始资料包括甚广,视设计的对象而不同,主要的为建厂区域的经济及工业特征、气候、地形、工程地质、公路、铁路、动力、上下水道、原材料供应及资源情况等。这些资料在设计前可由设计机构组成一个资料搜集队,以总工程师为首,前往施工地点调查收集。过去有些人只凭经验设计,现在则绝对要有正确的根据。如建筑地点一定要有地下水、土壤情况及承载力的资料;开井区域一定要先把埋藏量调查清楚,才能开始设计。如此虽可能延迟基本建设工程的开工,但保证了不致盲目设计与盲目施工。
乙,设计任务应提早决定,调查勘测应提早进行
设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尤其在我们设计人员缺少,过去又无经验的今日,一切都须从头做起,更需要较长的时间。正常的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设计,技术设计与施工图。由搜集设计原始资料起,至绘出施工图,连审核批准的时间在内,一个总体设计(如建设矿井,建筑大工厂等)约需一年至两年。如果设计原始资料不足,还须补充调查钻探,则时间更将拖长。据苏联的设计经验,设计一个日产两三千吨煤的竖井,只基本设计即需各种设计人员三、四十人,工作两月;技术设计则需设计人员一百人,工作六个月;描图及其他工作人员尚未计算在内。因此设计任务应提早决定,以便按照设计程序周密进行,避免突击性的设计。
很显然的,调查勘测工作应在设计开始前完成,以便供给正确的设计原始资料。但调查勘测工作不是短时期所能完成的,有的地方有时更受天时的影响,只能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工作。普通一块煤田,同地质调查到钻探,算清埋藏量,在最好的条件下也得两年。修筑水库或运河的地方,也得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及勘测。就是大建筑物的地基,还得经过钻探及分析土壤。这一切均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调查勘测工作应较建设工作提早数年进行。
丙,决定设计方针时应作长期打算
决定设计方针时,应考虑深远,不能眼光短小,只顾到眼前的利益,以致后来事业逐步发展,欲扩充而不能。这不但在都市设计,工厂设计中是如此,就是设计一个矿井,也要考虑到将来另外开井时的连系问题,及需要增产时的办法。
丁,新的设计或创造要经过试制阶段
无论任何设计或创造,在最初很难尽善尽美,必须经过试制,改正其缺点,取得经验后,方能建设或制造,始不会失败。东北某机械厂在试制空气压缩机时,未好好取得试制经验,结果大量制造时蒙受损失,便是一个极明显的例子,所以这个原则必须遵守。
戊,设计图纸完成后应严格检查,施工当中设计机构应经常派人
检查
为了避免各设计部分连络不足及绘图的错误,与设计中所用材料机械配备是否合乎标准,设计机构内应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由专人负责检查每张图纸,无错误时方能发出。苏联对于此点很注意,它的设计机构内设有标准科,专办理此事。
为了监督施工是否按照设计进行,在施工中设计机构应经常派人检查,这样除可免除工程失败时,施工与设计双方互相推卸责任外,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施工部门取得密切连系,研究设计得失,以改正不合理的设计,方能日渐进步。
三 机构和制度应有的改进
甲,应集中全国设计人员的力量
过去中国的工程设计很多是由帝国主义者包办,不让中国人参加,所以中国设计人员一向很少。而且设计是理论与经验的结合,一个设计人员不但业务理论需要很高,并应有实际施工经验。因此,在质量上的要求应是很高的。据苏联的经验,培养一个煤矿设计人员需要三年的时间。所以,设计人员在目前恐不易大量补充。就是这样少的人员,现在还是分散各地,有的除设计外还要兼做其他业务,而且有些工作彼此重复。有的地方则因人少,大的设计无法进行;有的地方需要设计又无设计人员。为了补救这些缺点,最有效地运用这些设计人员,最好集中全国设计人员,接受全国各部门的基本建设设计。
乙,应统一工程名词制定工程规范及标准设计
中国工程界除一部分外,多无统一的工程名词,明明是一件东西,而叫法各异,这对工程进步是一个阻碍。应由设计机构把大家习用的名称汇集一起,给以恰当的名称后,再由工程界权威人士组成委员会审查后公布采用。工程规范也是各有不同,留日的一套,留美的一套,对中国国情均不完全适合,设计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应由设计机构参照苏联先进经验及本国国情制成草案,亦由工程界组成委员会审查后公布之。为了实施计划经济,节省设计人力起见,应制出若干标准型式的设计,以供给相同条件下的工程采用,且可作为技术工作者的参考。这些当然不是短时期能够完成的,但这些完成后,设计将较现在容易得多,且可加速设计及减少设计费用。
丙,设计机构应与学术机关、研究机关及制造厂商取得密切连系
设计中常会遇到某种专门问题,只就设计机构本身的人力与设备,有时无法解决,或不能迅速解决,需委托学术机关或研究机关代为研究试验,所以彼此间应有密切连系。同时学术机关及研究机关有新的发现或研究结果时,亦应通知设计机构。制造厂家与设计机构更应密切连络,设计者应知道那家制造厂能制造什么,生产能力如何,遇有新的产品时,且应及时通知设计机构,以备采用。这样,设计工作才能逐步前进。
丁,国产机械及材料应普遍进行质量试验
现在设计中感到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许多国产机械及材料缺乏质量试验结果,规格性能亦不够详尽,以致设计时不敢采用,或无法采用,就是采用时,为安全起见,亦只能用较高的安全系数。这是不妥当的,不经济的。希望今后生产各种产品及材料的机构皆公布其产品质量性能,以便采用。
戊,应实行优良设计奖励制度
为提高设计质量,可仿苏联办法,每个设计完成后,审核批准时,应有一审查委员会,审查其内容,如评定该设计优良时,可给与设计者以奖金;如评为中等,则无奖金;评为不良时,且须重新设计。评论标准应以设计内容为主,设计时间为辅。审查委员会应有设计总工程师及专家参加。
四 设计人员的思想认识问题
甲,以大胆负责的态度本着工程原则进行设计
根据已发表的例子,感到设计人员的思想中有三种偏差:一种是设计太大,犯了铺张病,不顾或不了解现在条件的需要,结果延长建设时期,浪费国家投资,或者积压国家资金。一种是不顾设计条件如何,资料够不够,无原则地迁就委托者。另一种则是由于“明哲保身”的旧思想作祟,怕工程失败后负责任,设计时便尽量坚固,安全系数用得很大,失去工程要经济的原则,这同样是给国家浪费了资材。我们今后应坚决与这类思想作斗争,以实事求是、大胆负责的态度,本着工程原则进行设计。
第一种偏差,只要去掉“杰作思想”,在设计前详细调查研究,仔细考虑问题,即可改正。第二种偏差,只要设计人员坚持不进行盲目设计,及根据工程原则设计,亦可避免。委托者有意见时,则应详细将利害说明,定能得到同意。第三种偏差,除设计人员去掉“雇佣观点”而以主人翁态度设计外,并应早日作出国产机械材料的质量说明及工程规范,才能彻底改正。
乙,彻底明了自己的设计能力
基本建设是百年大计,应慎重设计。设计人员应彻底了解自己的能力,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时,还是多查查书,多问问群众,多调查研究。不要自以为是,或根本自己都无把握时,就设计出去,一推了之,自欺欺人。
丙,设计时应尽量利用国产器材
现在设计中仍有一部分人爱用国外定货。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内无此种产品,另一方面即有这种产品,但缺乏性能及规格的详尽说明,同时效率不如外国货高,或者质量低,价格高。为设计方便、安全,遂不喜用国货。这对单独一件工程是好的,但从发展整个国家工业出发,则不妥当。比方说矿山上需要一个一千千瓦的电动机,因国内无产品,便始终向国外定货,那我们的电工厂便永远无机会制出这类电动机,也永远得不到经验。我建议今后的设计,凡国内能产的器材,都用国货,除实在不能制造的,方向国外定货。这是个原则问题,同时制造厂家也必须设法提高质量,保证质量。
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及业务水平
设计人员过去大部分都是单纯技术观点,自命清高,脱离群众,相信自己的一套经验。解放后经过学习,政治水平虽逐渐提高,但仍应加紧政治学习,脱胎换骨,改造自己,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跟得上新中国的设计要求。我们业务方面也处处感到落伍,不足以适应新的需要,应加紧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及最新技术。因此,设计人员的学习是应当政治与业务并重。
在目前,设计的确是个艰巨而繁重的工作,但我们不能畏难,必须加强学习,改善组织,改变工作方法,坚持作到每一项建设都有正确的工程设计。苏联十月革命后,设计也是毫无基础,当时的环境比我们现在坏得多,那时他们只能向他们的敌人学习。但我们现在却有我们的友邦苏联协助,这是我们一个有利的条件。只要我们肯干,定能克服困难,获得相当成绩。
过去已开工而无正确设计的建设工程,除有特别错误必须停止外,其余应审慎进行,并加速作出正确设计。尚未兴工的建设工程,如无正确设计,则应暂缓动工。
设计工作既关系着基本建设的成败,则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研究怎样才能作到正确的周密的设计,这是我们大家的责任。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
学习毛主席坚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编辑同志:
学习了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我深深地体会到毛主席在这一历史性的文献中,是怎样光辉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调查研究的范例。
要做好调查研究,必须要有无产阶级立场。在这一历史性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对于当时的农民革命,是怎样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热情地去歌颂农民的革命运动!
“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实在呢,如前所说,乃是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乃是乡村的民主势力起来打翻乡村的封建势力。……每个革命同志,都不应该跟着瞎说。你若是一个确定了革命观点的人,而且是跑到乡村里去看过一遍的,你必定觉到一种从未有的痛快,无数万成群的奴隶——农民,在那里打翻他们的吃人的仇敌。农民的举动,完全是对的,他们的举动好得很!”
毛主席对湖南农民运动作了系统周密的考察。他深入群众,虚心地向群众学习的精神是我们工作中一个光辉的典范。毛主席为了写这个报告,曾深入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进行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在乡下,在县城,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工作同志开调查会,仔细听他们的报告”,由于他收集了大量的材料,并作了正确的阶级分析,这一报告的每一个论断,都是无比正确、丰富、生动的。毛主席在驳斥所谓“痞子运动”的谬论时,就无比精湛地分析了富农、中农、贫农这三个阶层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因而得出辉煌的结论:“这个贫农大群众,合共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七十,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没有贫农阶级(照绅士的话说,没有“痞子”),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
毛主席在驳斥当时一般人所谓农会的举动未免太“过分”的谬论时,就这样地指出:“农村中须有一个大的革命热潮,才能鼓动成千成万的群众,形成一个大的力量。上面所述那些所谓‘过分’的举动,都是农民在乡村中由大的革命热潮鼓动出来的力量所造成的。………所有一切所谓‘过分’的举动,在第二时期都有革命的意义。”在这里,毛主席是怎样正确地把握了人民革命的立场,在暴风雨里,他坚决地反对地主阶级的侮蔑,鼓舞了农民的正义斗争。
我们每个同志要在工作中不犯或少犯错误,就必须努力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学习毛主席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和他坚定的立场。
国良
学习毛主席工作方法编辑同志:
我读了毛主席一九二八年所著《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后,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毛主席分析当时中国红色政权之所以能够发生和存在的原因有五个,其中第一个,就是因为这样的政权,不是也不可能发生在任何帝国主义国家或为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国家,而是发生在也只能发生在为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毛主席说:中国当时的社会经济特征是: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国内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不断的战争。这种战争正是“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的结果。
基于上述原因,便使红色政权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中发生和存在成为可能,即毛主席所说的:“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毛主席这种对中国革命形势的极其精辟的见解,既不是当时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陈独秀辈所看得见或敢于尝试的,也不是后来的左倾机会主义分子所能估计得到的。毛主席这种善于在敌人统治薄弱的环节上掌握有利情况,以发展革命政权与党组织的卓越思想,不仅在当时清除了怀疑红色政权能否存在的人的悲观情绪,对于以后中国革命的推进亦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如在抗日战争时期,研究了敌人侵略战争的退步性野蛮性,利用敌人政治上寡助与其兵力不足的弱点,发展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并终于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为打倒蒋匪反动政权打下基础,这都是毛主席这种英明的见解的继续发挥。这种见解也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表现。一九二四年斯大林同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一文中,在回答革命会在那里开始,资本主义战线首先会在那里、会在那个国家被冲破等问题时,即指出:列宁主义者早就认为:“资本战线将在帝国主义链条最弱的地方被冲破,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帝国主义战线链条在其最弱处破裂的结果”(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莫斯科中文版、第四十二页)。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认为必须在边界区发展根据地,就因为各边界区多是反动势力矛盾的集中点,也正是他们统治最薄弱的环节。至于说中国的红色政权到一九三三年还是大部没有能坚持下来,那只是“红军因为党的中央实行了完全错误的单纯防御的军事路线和其他错误政策”的结果(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
我读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之后,深深体会到毛主席是最善于分析情况并掌握有利情况的。我们任何一个革命工作人员都必须学习毛主席这种卓越的工作方法。
读者 陈然
毛主席的著作是丰饶的理论宝库
自从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毛主席的《实践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后,大大引起了我对这些革命文献的兴趣,以业余时间进行了研读。现在我把学习中的几点感想写在下面:
一、毛主席的著作,纠正了我的思想偏向。《实践论》首先告诉我们,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开始于实践。由此使我知道了以往自以为有一些书本知识就可夸耀于人,做具体工作没出息,学不到什么…这都是脱离实际、好高鹜远的错误思想。我决心今后安于实际工作,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在具体工作中从头学起。
二、我开始领会了毛主席的工作方法。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充分表现了毛主席正确的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即凡事必须从实际出发,深入群众,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与比较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在工作中也必须有眼睛向下的决心,虚心采纳群众的意见,改进工作中的错误或缺点。当然了解情况不能人云亦云,不能以道听途说的片面材料为满足,而应站稳立场,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这是学习毛主席走群众路线的重要关键。
三、毛主席的著作帮助我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加强了我的斗争意志。毛主席的每一文献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革命史实,反映了革命的艰巨与曲折的过程。因此使我深深感觉到伟大的党与人民百年来对内外敌人作坚决斗争的英勇气概。现在革命尚未最后完成,残余蒋匪还盘踞在台湾,美帝国主义正扩大侵略,他们都企图破坏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幸福生活。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分清敌我,努力从事国防建设与国内外的敌人斗争到底。
四、读了毛主席的著作,使我对革命领袖产生了无限的爱戴,进一步巩固了我的革命人生观。毛主席的每一著作,都是革命紧要关头的南针。数十年来的历史事实铁一样证明了伟大领袖的天才与预见性。科学的真理是颠扑不破的,跟着毛主席就会永远走向胜利,走向光明。
毛主席的著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宝库,我们每一个革命干部都应以极大的注意力来钻研学习,以武装自己的头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朱森桐
读了毛主席早期的著作 深切体会到毛主席的伟大编辑同志:
从七月一日起我在人民日报陆续读到毛主席一九二六年以来所写的重要著作,使我对毛主席的伟大,有进一步的体会。
以前,我对毛泽东思想,虽有肤浅的了解,却没有真正认识到:毛主席一开始就正确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解决了一系列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如毛主席一九二六年三月所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不但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还告诉了我们: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环,中间路线不可能存在。一九二八年十月五日《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著作里,分析了红色政权能够保存的五个原因之一,是有正式红军的存在,论证了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特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理论,卓越地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斗争方式。
其次,学习了毛主席的这些著作和胡乔木同志《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后,我更具体地认识到毛主席是怎样和党内各种“左”右倾机会主义者作斗争,并纠正了各种错误思想,使革命队伍中的步伐趋于一致,毛主席亲手创立了革命的武装,领导着全国人民,历尽艰苦,终于打垮了凶恶的国内外敌人,取得了今天的胜利。我深切地体会到如果没有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要取得今天这样的胜利,乃是不可能的。”(刘副主席在“七一”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当我看到今天祖国的无限可爱,展望未来,更是一片灿烂光明,我不能不高呼:伟大的毛主席万岁!
最后,我希望报纸杂志,发表一些文章,对毛主席的著作,加以阐述和说明,以帮助我们的阅读。
北京大学 陈光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