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东北宣传员、报告员组织又有新发展
东北各地的报告员和宣传员组织在今年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约发展了三分之一。据六月底统计,全区报告员已达一万一千九百二十六人,宣传员二十五万八千九百人,共合二十七万零八百二十六人。其中党员、团员约占三分之二以上。第二季度工作的主要进展是:(一)报告员的活动比较开展。如旅大报告员八百二十九人,做了四千六百五十四次报告,听众达一百三十五万五千六百六十八人。黑龙江全省报告员一千九百多人,四月份就报告了八千一百二十二次,听众将近三百万人。该省省委书记赵德尊同志四月份曾直接向工农群众做了四次报告,影响很好。这说明各级领导机关已开始重视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二)在普及深入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的宣传运动中,宣传员的工作和其他各种群众宣传组织形式有了进一步的结合。读报组、收音组、展览会、幻灯、宣传画、黑板报、业余剧团等等,都已被广泛地利用起来。如旅大以宣传员为骨干的读报组有五一一五个,团结了十万多人,六月份读报一万六千多次。幻灯在农村里的宣传效果也很好。这证明宣传员工作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结合起来,作用就更大。(三)有些地区采取了“包干制”的宣传方法,即每个报告员、宣传员比较固定地负责向一定范围(地区、单位或行业)的宣传对象进行宣传,规定宣传时间与次数,有特长的宣传员并负责搞好一种宣传形式。这种宣传工作中的责任制,是使群众宣传工作经常化和做到家喻户晓的重要步骤之一。这样并可使报告员、宣传员和群众的联系比较固定与更加密切。此种方法,目前各地正加以推行。
东北全区宣传网发展数量已相当大,主要弱点仍然是有些党的组织未能认真建立经常的领导管理制度,因而使一部分宣传员、报告员组织流于形式,或使他们的工作产生忽冷忽热的现象;宣传内容空洞、一般、不适合群众口味,与缺乏思想性、政治性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因而宣传质量很低,甚至有错误的宣传。因此,今后巩固与进一步提高报告员、宣传员工作的中心关键,是如何使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与这广大的报告员、宣传员网发生非常密切的联系,掌握这支基本宣传队伍,使它能够统一、灵活地作战,把党的中心任务与政策,经常而系统地宣传贯彻到群众中去。东北已准备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改进这一工作:(一)认真地建立具有关键性的经常领导管理制度。工矿企业党委及大中城市市委,应充分利用城市中集中的特点,主要抓紧报告员工作,使之定期向群众作报告,并通过报告员经常向宣传员作传授报告。农村县区党委应主要搞好传授站工作,定期召开支部书记会议与宣传员代表会,及时布置宣传内容,组织宣传力量。基层支部则定期开好宣传员会议,主要领导宣传员学习宣传内容与检查宣传效果。省委以上着重规定宣传内容,颁发宣传要点及通俗宣传品,经常进行抽查,纠正缺点等。如此,上下衔接,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一套领导管理制度。(二)使宣传网的活动更好地为党的中心政治任务与经济任务服务。六月以来,宣传网主要进行关于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抚工作的宣传,但对工矿企业增产节约五百万吨粮食以及质量检查的宣传则注意的很不够,有些企业虽进行一些宣传,也还不够有力。拟于八月初由宣传部召开一次工矿企业宣传工作座谈会,检查目前工矿宣传状况,把目前生产质量的检查与抗美援朝总会三大号召的宣传结合起来,并广泛地组织宣传力量,介绍推广已有的较好经验,纠正忽视政治思想工作的缺点。(三)随时注意改进宣传内容与宣传方法,最近拟开始比较有系统地总结一些具体经验,加以推广。


第3版()
专栏:

  应当重视读报组工作
杨农安
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全国共建立了读报组六○三七二个,参加读报组的工人、农民、学生、职员、市民等达六八三八○五人。陕西、绥远二省几乎每个村都建立了读报组。宁夏中卫县二区四乡百分之八十的成年人都参加了读报,平均每十家就有一份报纸,已做到“村村有报,家家读报”。在云南、西康等边疆地区,也普遍建立了读报组。虽然它的发展在各个地区还不是平衡的,但它起了很大作用,已成为一种群众经常学习时事政策的重要组织形式。
读报组推动了群众工作
通过读报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有力地推动了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等工作。如绥远省各地读报组读了美帝国主义在朝鲜的暴行,再结合回忆日寇、美军、蒋匪的罪行,激发了群众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他们纷纷地展开了控诉。中朝人民部队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消息,鼓舞了群众斗争的意志。“多种地,多打粮,支援志愿军!”已成为绥远广大农民群众一致的口号和行动。在读报组带头发动下,仅武东一县的统计,就捐献了粮食五百多石、羊三百只、牛十头及慰问袋四百多个。包头县读报组长代表会议上,还发起捐献“包头人民号”高射炮一门,并讨论出发动群众增产捐献的具体办法。在镇压反革命与取缔反动会道门中,读报组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如绥远武东县堂地厂汗鹉?村经过读报组宣传教育后,报出了十一顷黑地。去年冬天,在农民阶级仇恨的基础上,读报组引导他们积极向地主、恶霸、土匪、特务斗争;农民普遍组织了起来,实行村村联防、户户监督,使土匪、特务无孔可钻。又如在青岛浮山所读报组推动下,全村一百二十人退出一贯道。
应重视读报组的领导工作
经验证明,凡领导同志重视读报组的地区,读报组工作就比较搞的好。但是,怎样使干部普遍重视读报组的领导呢?关于这,打通干部思想是一个先决条件。有些干部认为工作很忙,没时间。但各地的事实说明,读报组正是帮助干部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力武器,正如山东海阳县靠山村支部书记于芳水所说:“报纸是我们村干部的肩膀,利用报纸贯彻工作,比我们干部用嘴讲好的多;照着报纸做,又及时,又深入,又准确,还节省时间。这种办法是再好也没有了。”有些干部认为群众落后,不爱读报;事实恰巧相反,群众很希望了解人民政府的各种政策、时事和生产等知识。在山东海阳县,由于报纸替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群众普遍把报纸称为“老师”、和“掌舵的”。他们把读报看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有些干部说:“群众的文化程度低,读报组怕建立不起来。”可是,事实上群众正因为迫切需要文化,才要求参加读报组。另有些干部说:“我们这儿地广人稀,交通又很困难,不能建立读报组。”这也不是理由。例如西康华坪县虽是山区,也建立了读报组。又绥远联合旗,村与村相隔甚至几十里的,也建立了十六个读报组。
读报组要和宣传网等结合起来
读报组与宣传网结合以后,宣传员在宣传中“老一套”及“信口开河”的毛病是可以避免的。如浙江嘉善县好多宣传员起初因不注意应用读报的方法,宣传时就发生了困难。他们说:“肚子里没东西,有啥好宣传。”后来采用了读报方法,就使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而读报组本身也随着宣传网的扩大而扩大。另一方面,读报组如能利用休息时间在工人业余学校、民校或工厂车间进行读报,是不会耽误群众的生产和学习的,一定会受到群众的欢迎。
内容要切合群众的需要
读报组除选读重要的时事新闻外,还可以根据群众的需要,选读一些有关生产、卫生常识的文章,以提高群众的兴趣。如河北卢龙县相公庄村读报组,向组员介绍了治猪瘟的办法。山东海阳大山区靠山村荣誉军人于进德,二年来由于经常读报,学会了积尿、积干灰、选种、浸种等方法,现每亩产粮已由过去平均产量六十斤提高到一百六十斤。又广西柳州中亚烟厂读报组从报纸上学习了马恒昌小组的先进经验,建立了交接班制、小组分工负责制、机器保养制,并成立了经济核算委员会。同时,马恒昌小组不保守技术的好作风,教育了师傅刘复林。他主动向马恒昌小组应战,保证三个月内教会三个学徒;学徒也保证学好技术。该厂师徒关系因而大为好转。


第3版()
专栏:

  一九五○年人民监察工作总结及一九五一年工作任务的报告
一九五一年六月八日政务院第八十八次政务会议批准
一九五○年是全国解放战争在大陆上基本结束及各级人民政府相继成立的一年,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九条的规定:“在县市以上的各级人民政府内,设人民监察机关,以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和各种公务人员是否履行其职责,并纠举其中之违法失职的机关和人员,”各级人民监察机关,在各级人民政府成立的同时,即应迅速建立并进行工作。因此,我们本着一面建立机构、一面进行工作、有多少人做多少事的精神,经过一年的努力,在工作上已经获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一年来人民监察工作是有成绩的。
各级人民监察机构已初步建立,截至现在止,已经有五个大行政区,一个中央所辖的民族自治区,二十八个省,十二个中央或大行政区所辖市,八个等于省的行政区和三百四十五个县(市、旗),成立了人民监察委员会。
这一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各级干部的艰苦努力和广大人民热烈支持下,对于民主建政、思想教育、恢复生产、统一财经、稳定金融、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各方面,都获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干部经验缺乏,工作作风有缺点以及其他各种原因,以致发生了各种事故。
各级人民监察委员会,一方面由于本身干部缺乏监察经验,另方面,许多事故急待处理,因此,一般的都从事故检查入手,经过一个时期的摸索与学习之后,又结合着进行平时检查。各级人民监察委员会一年来共处理事故案件七千三百余件,进行了平时检查三十余起。全部事故及平时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大部已处理完毕。经过了这样的检查和纠举,改进了工作,教育了干部,维护了国家政策、法令和制度,启发了群众监督政府的信心。
但是,由于对各地人民监察机关指导不够,许多监察人员对监察机关的性质、职权与基本工作方法等问题,认识不明确,以致未能充分发挥监察工作的作用。更由于宣传教育工作做的不够,又使一部分干部对国家监察制度的意义和作用,存在着误解,认为监察机关是“行政法庭”、“政府巡视团”,或是“打苍蝇”、“找岔子”的机关,对监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九五一年人民监察工作的任务是依据国家当前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生产建设、民主建设等中心任务,以贯彻财经生产政策、民主制度、国家保密制度为重点,本着“教育启发与纪律制裁相结合”,“平时检查与事故检查相结合”的原则,继续与国家机关及公务人员中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及贪污、腐化、铺张浪费、阳奉阴违等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同时提高警惕,严密注意潜伏的反革命分子。各级监察机关,应根据以上重点,按各地具体情况,规定具体任务。但以目前各级监察机关尚未普遍建立,已建立的还不够健全,干部少、经验不足,因此,为了完成上述任务,今后无论是进行检查工作,或是纠正不良倾向,都必须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也就是必须以“集中力量,抓住要害,突破一点,取得经验,推动全局”为基本工作方法。同时,还必须做好下列工作,为开展监察工作创设必要的条件。
(一)明确监察机关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过去有些同志对监察机关的性质、职权与业务范围不甚了解,从而发生了一些偏差和误解,影响监察工作的开展。今后必须清楚地认识:人民监察工作是人民民主政权的组成部分,代表政府行使监督和纠举的职权,以保证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忠实负责地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令。监察机关的职权,是依据政府的政策、法令、决议、计划,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认真执行,并纠举其中违法失职的机关和人员。监察机关的这种性质、职权与业务范围是和处理刑事罪犯与民事纠纷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不同,也和代表国家检举犯罪与起诉的检察机关——人民检察署及侦查反革命案件,保卫社会秩序的公安机关有所区别。这些区别,在监委组织通则和惩戒违法失职公务人员暂行条例中,都已明确起来了。今后凡遇有与检察机关和主管业务部门有关的案件,便应依照规定分别移送或会同有关部门办理。
(二)加强领导
各级监委应注意理论、政策、业务的学习,经常地总结工作经验,提高监察工作人员的水平;密切上下级的联系;加强政策、业务的指导;健全报告制度;并须与有关机关密切联系,熟悉其工作情况,克服监察工作的片面与被动现象。
(三)统一惩戒
关于违法失职公务人员之处分,除军委系统暂由其政治部门处理外,其余的,在原则上概由监委管理。在目前我们经验不多、力量不够的情况下,统一惩戒是“重点的统一”,“逐步的统一”。根据干部的职别与处分轻重,加以区分。重要的应由监委管理,其他则由主管机关自行管理。监委在进行议处时,必须和人事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报所隶属的人民政府审查批准。总之,各级监委必须以谨慎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工作,因此要经常注意与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协力合作。
(四)建立与健全各级监察机构
省(市)以上监察机构应按照编制健全起来,专署设置人民监察处,并应于本年内普遍设立,其编制名额在该专署及所属县(市)编制名额内调整。县(市)已建立监察机关者,应加强其领导;未建立者,暂不建立。未设专署的地区,有特殊情况并具备一定条件者,应于报请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军政委员会)批准后建立监察机关。各级监察机关,必须有专人负责领导,在配备干部时,应注意质量,加强其工作。
为了加强国家业务部门的工作,需要在国家业务部门内建立监察制度,目前应有重点地在省市以上财政、贸易、工矿、铁道、邮电等部门内,由各该部门自行设置监察机构,分别受各该部门同级监委的指导。其工作人员应在各该部门编制名额内调配解决。各有关业务部门应将其任务、方针、工作计划与执行情况,随时报告监委,监委亦得按期召集其负责人员会议,检讨与布置监察工作。此项业务部门内的监察制度,俟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五)依靠群众做好监察工作
各级监察机关必须吸收群众中的积极分子为监察通讯员,并加强其联系与领导。各级人民监察机关应该与工会、农民协会、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民主妇女联合会及各民主党派建立密切的联系,号召人民直接地来参加监察工作。对于群众的控告,应认真处理。
各级监察机关的任务是艰巨的;虽然经过一年的摸索,但经验还很少,困难还很多。全体监察工作人员,在各级政府领导下,要慎重严肃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学习,发扬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在工作中以巨大的耐心,大公无私、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负责、艰苦朴素的作风,使自己成为执行政策,遵守法令、纪律的模范。


第3版()
专栏:

  语法、修辞讲话(第三讲)
吕叔湘 朱德熙
第六段 对于、关于
“对于”的用法。 “对于”的用法,一部分是从文言的“于”字脱化出来的,所以有时候就只用一个“于”字。有时候“对”字的意思特别显著,又就只用一个“对”字。但是最普通的形式还是“对于”。
分析“对于”的用法,可以先看“对于……”这个短语跟句子里哪一个词关联。有时候,这个短语是名词的附加语,例如:
(一)它是一种有机酸,对于人的营养价值还没有能确定。(书)
“对于人”是“营养价值”的附加语。有时候,它是一个形容词的附加语,或是跟一个跟它不在一块的形容词关联。例如:
(二)这是对于我们有利而对于帝国主义非常不利的形势。
(三)对于中国,现在也还是战斗的作品更为紧要。(鲁)(二)的“对于我们”是“有利”的附加语,“对于帝国主义”是“不利”的附加语。(三)的“对于中国”跟“紧要”关联。
最常见的是“对于……”这个短语做动词的附加语。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有些句子里,那个动词管不着“对于”的宾语,例如:
(四)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毛)
(五)也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对于人民的事业,并无热情,对于人民及其先锋队的战斗和胜利,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毛)(四)“屈服”是不及物的,管不着“敌人”。(五)的动词“无”和“抱”各有自己的宾语,“无”管不着“事业”,“抱”管不着“战斗”和“胜利”。底下这一句就不同了:
(六)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很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毛)“历史”是“对于”的宾语,可是在意义上也是“懂”的宾语。懂什么?懂自己的历史,不是吗?拿(四)来比较,就显然不同。“不屈服”只是“对敌人”不屈服,不是“不屈服敌人”。这个区别是很重要的,它把用“对于”的句子分成两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宾语专门让“对于”管着的,包括从(一)到(五)各种格式。第二个类型是(六)所代表的、“对于”的宾语有别的动词共管的。另外,像
(七)应该双方互相原谅,而各对自己作正确的自我批评。(毛)这一类句子,形式上属于第一类型,但以意义而论可以归入第二类型:“自己”仍然是“批评”的对象,虽然后者已经转成名词。
不是“对于”。在第一类句子里头,要留心的是:在这里,是否用“对于”最恰当。“对于”所表示的意思的确很广泛,可是也不是漫无限制。像底下这些句子里就不该用“对于”,另有更恰当的动词或连接词可用。
(八)每个同学对于政治认识的水平都提高了不少。(作)
(九)让美国军事指挥官们试图对中朝人民军的“神秘撤退的哑谜”找寻解释吧。(期)
(十)因此他们对某些妇女的正当合理的离婚要求看成是“不规矩”,是“跳圈”“跳槽”,是“太调皮了”。(报)
(十一)在最初使用风镐时,机电工人对风镐手配合得不好,风镐坏了不能及时修理。(报)
(十二)单方洋一场每年就要节省粮食六千多斤,对于减低成本增加国家的财富起了很大的作用。(期)更恰当的是:(八)的,(九)给,(十)把,(十一)和,跟,(十二)在……上。下面这四句的“对于……上”等等都是不合习惯的混合形式:
(十三)对贷款的运用上,要及时有效地投到最重要的地区、最需要的农具上去。(报)
(十四)东北人民政府对于耕畜、繁殖、防疫、机耕、水利建设、农业教育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成绩。(期)
(十五)上面几点,对于翻译工作者看来,也许是些技术问题。(期)
(十六)朝鲜的战略地位,对于美帝侵略中国的企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期)前三句的“对于”都应该改做“在”,后一句的应该改做“从”或“就”。从“对于”后面加用“上”“方面”“看来”“来说”等等看来,我们可以说作者已经猜对了一半。可是前面为什么不用“在”“从”“就”呢?不能不说是对于“对于”未免偏爱了。
不必“对于”。 现在要谈一谈用“对于”的第二个类型。这里面的“对于”的作用实在是把宾语提前,跟“把”字的作用是类似的。例如:
(十七)我们对于祖国的历史要好好学习。
(十八)我们要把祖国的历史学习好。这两句的构造十分相似,可是两句的意思不同。用“把”字,表示一种有结果的行为(学习“好”);用“对于”,没有这个意思。用“对于”,“祖国的历史”的地位更加重要;用“把”字,没有这样明显。用“对于”的句子,动词后面可以用“他”来复指宾语,如:
(十九)对于愿意和我们合作的人,看不起他,甚至排斥他。(毛)用“把”字的句子就不能了。
用“对于”的句子的结构既然没有用“把”字的句子那么严,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必用,就不像用“把”的句子那么容易判断。大概说,用“对于”把宾语提前,为的是要让宾语突出,或是因为它本身重要,或是因为要跟别的事物区别(如列举几项的时候),还有时候是因为它太长。拿这个标准来衡量,下面这些句子里都不必用“对于”:
(二十)近因我们营业不振,对电话费无力负担,决定将电话机拆除。(报)
(二一)对于过去历史的研究与教学,比对于活的社会的认识,要容易的多;对于新民主主义的历史研究,比对于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创造,要容易的多。(报)
(二二)因为美帝国主义所进行的是对朝中两国人民屠杀、摧毁与奴役的侵略战争;我们所进行的是保卫和平、独立与解放的正义战争。(报)
(二三)他对问题的处理能掌握原则。(期)
(二四)这是工作当中顾此失彼,对每一个工作的主要关键不能抓住的缘故。(期)让宾语恢复它固有的位置(动词之后),如(二十)改做“无力负担电话费”,就显得简洁些,也自然些。这个分别,(二一)例最为显著。“研究与教学过去的历史,比认识活的社会,要容易得多;研究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比创造新民主主义的历史,要容易得多,”这不是念起来顺口得多,听起来容易懂得多吗?(二二)只要比较一下前后两个分句,就会知道还是用“对于”好些,还是不用好些。(二三)“处理”已经转成名词,这也是不必要的,“他处理问题能掌握原则,”从哪方面看来都比原来好。(二四)尽可以说“不能抓住每一个工作的主要关键”;如果要用“对于”,也应该是“对于每一个工作不能抓住主要关键”。下面这两句,不必用“对于”,也不必挪动宾语:
(二五)我们对自己的中文修养也要不断提高。(期)
(二六)我们对于录用新人员必须要慎重。(信)另外有一些句子:
(二七)据一般情形,城市解放之后,工人就有诉苦运动,对于有坏作风的人员,一定受到群众的批评教育。(期)
(二八)因为工具书要随时用来检查的,如其在检查上不方便,那末不但对于从事参考工作的图书馆人员要减低效率,对于我们青年读者学习文化,尤将浪费时间。(稿)那里面的“对于”是加在主要动词的主语前头的,因此这些句子连形式上也不成格局。这就不仅是用字失当,而是一种更严重的错误了。前两句如果要用“对于”,(二六)应该说“……群众一定会批评”,(二七)应该说“……要减低他们的效率……要浪费他们的时间”。
谁“对于”谁。 这是关于“对于”的用法的另一个问题。许多句子里把“对于”的主体和客体弄颠倒了。例如:
(二九)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四八年的历史,对于我们都是相当熟悉的。(作)
(三十)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生物、特别是对他有特别兴趣的畜牧学。(报)
(三一)今天中年以上的英国人,对于过去的每天可以吃半打鸡蛋、大块地啃着牛排的日子,只是甜蜜的记忆了。(期)
(三二)……虽然这对苏联也是有过一些牺牲,给了外国资本一些好处。(报)照字面看,不是人熟悉历史而是历史熟悉人,不是人对畜牧学有兴趣而是畜牧学对人有兴趣,成为甜蜜的记忆的不是过去的日子而是中年以上的英国人,有过牺牲的不是苏联而是别人。这当然不是这几位作者的本意。那末,应该这样说:(二九)我们对于……的历史都是相当熟悉的;(三十)特别是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三一)对于……英国人,过去……的日子只是甜蜜的记忆了;(三二)虽然苏联在这上头也有过一些牺牲。
“对于……”的位置。 “对于……”这个短语可以放在主语之前,也可以放在主语之后。这个差别有时候很有关系。这里有三个句子:
(三三)数学对于我好像是分外难于了解。(作)
(三四)我们对于陈同志肯率直的揭发这种错误、使我们的属局可以提高警惕、这种宝贵的精神是非常感佩的。(信)
(三五)当我们纪念列宁的时候,让我们来温习一下列宁同志关于职工会问题的训示。这对于提高中国工会工作者的对于工会问题的马列主义的理论水平,借以加强我们在工会工作中的自觉性,克服其盲目性,把我们工会工作的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以免我们走更多的弯路。这就是我们纪念列宁时候应该作的事。(报)(三三)显然犯了上一节主客颠倒的毛病,可是如果把“对于我”挪在“数学”前头去,这一句就讲得通了。(三四)“对于”的宾语有很长的附加语,把“我们”和“非常感佩”隔得老远的,念起来很吃力,意思也容易糊涂。如果把“我们”挪到“精神”后头,问题就解决了。(三五)一个“对于”之后,不见主要动词,成了个不完全的句子。这也是因为“对于”的宾语一拉长,作者也忘了前面有个“对于”了。如果作者不把“这”字说在头里,他一定会记得在适当地方结束这个短语,然后“这”,然后给它一个谓语,例如“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这一句的毛病很多,不去详细讨论。)
照我们的观察,现在的一般文章里的“对于”实在太多了,至少有一半是用得不恰当,或是不必要。仿佛是中药里的甘草,西药里的盘尼西林,哪儿都用得上似的。一句话该怎么说,还没有拿定主意的时候,先给它来个“对于”,反正错不了——这不很方便吗?没想到语言里头没有万应灵丹,如果一个词真能到处应用,一定会变成毫无意义。希望“对于”不至于走上这条路。
“关于”和“对于”。 “关于”和“对于”应该有分别,事实上也的确有好些句子是不会混用的。例如:
(三六)关于美帝国主义者平常怎样压迫它国内的黑人,我们已经听到很多了。(期)
(三七)关于费巩教授的失踪,当初有种种传说。(期)
(三八)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书)这三句是决不会有人不用“关于”而用“对于”的。但是像底下出现在同一篇文章里的两句:
(三九)实际上,对这两个重要问题,本书并没有足够完备的叙述。(报)
(四十)而在第一章内,关于新文化的内容及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则叙述得过于简略。(报)
作者在一句里用“对”,在另一句里用“关于”。好像倒个过儿也可以。看不出有什么分别。又如这一句:
(四一)对于革命文物的范围,在政务院所颁布征集革命文物命令中已经规定得很清楚。(期)究竟该用“对于”呢,还是该用“关于”?还是一个都不同?总之,以现在的用例而论,“关于”和“对于”在某些句子里还不能完全分清。
不必“关于”、不是“关于”。 跟“对于”一样,有些句子里的“关于”是不必要的,甚至是不能有的。例如:
(四二)关于以上两门课程,内容都是相当丰富的,而且都是于实际有帮助的。(作)
(四三)关于这一点,在土改之后,每一个人有了正当的生产事业,可能逐渐减少,以至于绝迹。(期)
(四四)北京研究室里,关于仪器方面的损失最多。(期)(四二)和(四三)都在主语前面安上个“关于”,于是这两句就没有主语了。把“关于”去掉,句子结构完整了,意义也毫无损失。(四三例的“这一点”应该改做“这种情形”。)(四四)用“关于”和“方面”联系,不及“在”字普通;而在这一句里,根本就不需要。
又有些句子里的“关于”,也跟另一些“对于”一样,是应该用更恰当的词语来替代的,如:
(四五)关于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书籍,我认为以下三书值得一读。(报)这句不该用“关于”,该用“在……中”。
(本段完,全文未完)


第3版()
专栏:

一封家信
梁玉龙作
(一)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一等功臣王治龙,接到他妈妈从川西灌县柳街乡龙安村的来信,告诉他家里翻身后生活愉快的情况,勉励王治龙功上加功,为祖国与人民争取更大的光荣。
(二)王治龙母亲的信上说:今年端阳节那天,隔壁王佐周告诉我说你在朝鲜前线给人民立了一等功。我听了高兴得几夜没有睡着觉。
(三)几天来,乡上的农会干部和农民,好像赶场一样,每天不断地到我家里来道喜,郭县长也亲自带着锦旗来庆功。打小就心疼你的甘大爹和九十三岁的杨四奶奶也扶着拐杖从十多里外赶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