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东北局举办新闻研究班的经验
东北局宣传部从四月五日至七月十日,曾举办了第一期新闻研究班。其目的主要是轮训各报组长(或编委)一级的干部,研究报纸工作的性质和任务。经过三个月的学习,证明轮训是提高在职新闻干部思想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
这不仅因为报纸工作者常因工作关系,不能被大量地抽调进行专门的学习,而且根据宣传工作的要求,急需研究当前报纸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交流各报的经验,以提高干部对报纸工作的认识和思想水平。
为达到这个目的,这次研究班共抽调了十六个报社的十七个组长级的干部,来参加学习。学习的内容,除开始时由大家汇报各报情况和问题外,主要是学习《实践论》、整顿文风、通俗化和加强报纸的思想性等四个问题。在学习方法上,则是以自学为主,报告与讨论为辅。研究通俗化问题时,并曾以一周的时间到工厂、农村进行了调查(对象是报纸的读者)。
这次研究班的学习,正因为抓住了当前报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报纸工作的性质和任务的认识,所以学习的收获也比较大。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第一,提高了对报纸工作的认识。大多数同志过去对报纸的性质与任务,认识得不深刻,甚至许多人不了解报纸工作是思想工作;不了解报纸通俗化与思想性问题的实质。例如黑龙江日报的编委韩化夫同志在其学习心得中写道:“做新闻工作已经五年多了,难道连我们报纸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还不知道吗?是的,还不知道,或者说至少是知道得不彻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经过学习之后,我初步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找到了做好报纸工作的门径,增强了自己的信心。”
第二,提高了大家对学习的认识。许多同志过去认为学习差主要是由于工作忙的缘故,经过学习之后,才意识到工作忙乱不是学习差的原因,而是学习差的结果。从思想上认识了毛主席所教导我们的“重要问题在善于学习”的真理,并且感到过去吃了不认真学习和不善于学习的亏;吃了思想懒惰的亏;吃了读书不求甚解和不注意运用的亏。总之,开始明确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端正了学习态度,深感有加强学习之必要。旅大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吕雪熙同志在其学习心得中写道:“由于自己长时期的不努力学习,认识问题时常出偏差,对工作缺乏远见,这样工作也就被动了;久而久之,也就感到工作中的困难越来越无法克服,对工作感到苦闷,缺乏信心。……如何使自己今后坚持学习,我在这次学习中有了较深刻的体会。”
第三,提高了大家的政治觉悟。有些同志在思想、作风和党性等方面,虽然存在不少比较严重的毛病,但长期没有足够认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并缺乏应有的自我批评精神。经过这次学习之后,开始提高了政治觉悟,比较深刻地认识了自己的毛病,并为进一步锻炼与改造自己,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例如《辽东大众报》的组长孙元坤同志在其学习心得中写道:“这次学习使我正确地认识了自己。以往虽说我也知道自己水平低,觉悟不高,但总认为自己还不错。……经过这次学习,我从思想上组织修养上提高了一步。我回顾了一下,发现自己并不是像过去想的那样,自己差得太远了,而且以往那些想法,很多是不对头的。”
第四,使大家更加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学习了工作方法。大家都进一步认识到加强思想领导、认真贯彻上级决定和指示、做好群众工作、调查研究等问题,对于改进整个报纸工作是很重要的;弄清了加强报纸通俗化与思想性,是当前报纸工作的根本任务。对改造自己来说,大家不仅比较深刻地认识了自己的毛病,并且也比较自觉地认识到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进行自我教育、认真改造自己的思想意识、思想方法和作风、养成勤学苦干精神等问题的重要。如内蒙古日报(东部版)的总编室主任蒙和同志在其学习心得中写道:“我对怎样才能提高自己,把工作搞好,认识较前更加明确了;因而加强了工作信心,并知道应该向那方面努力了。”
这次新闻研究班虽然取得不少收获,但还是有缺点的。由于东北局报刊处的人力有限,又缺乏办这种研究班的经验,以及学员的水平不齐等等原因,所以在领导方面还不够深入和具体;在学员方面,个别同志对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缺乏具体的分析、批判,没有很好地总结自己的经验。
这次举办新闻研究班的经验教训是:
首先,有计划地轮训各报骨干分子,是非常必要的,这对活跃与提高各报编辑部的工作,大有好处。最初许多报社不了解这一研究班的目的与意义,舍不得选派得力干部前来学习,甚至有的迟迟不来。经过个别动员与督促,各报才比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学习人数遂由十二人增至十七人。这说明要达到办研究班的目的,必须动员各报认真选派得力干部前来学习。
其次,每期开始学习之前,应先汇报各报情况;这不仅可以帮助领导机关了解情况,并使参加学习的人也能互相熟悉一下情况,打下共同研究的基础。在学习期间,提倡大家随时将学习心得写信告知所属报社,这不仅是一种联系实际的方式,并且通过大家写信,也可以及时推动各报改进工作。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很有效果的,许多报社十分重视这种信件,有的报社把它张贴,有的在会议上宣读,有的及时组织同志们讨论。这对改进工作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
再次,在学习内容上,不要贪多,应集中学习几个主要问题。必要时学习计划应根据新的情况加以改变,如这期学过《实践论》与整顿文风之后,即及时根据中央宣传部所召集的通俗报刊会议与全国宣传会议的精神,改变学习计划,集中研究报纸的通俗化与思想性。但无论如何必须抓紧解决思想认识上的主要问题,而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问题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报纸工作者的根本认识,提高政治觉悟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还须不断地耐心地尖锐地批判存在于许多报纸工作者思想中的轻政治、重技术,轻理论、“重实际”等错误观点;并要善于通过具体问题帮助大家正确地认识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关系。经验证明,先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对大家的启发和帮助是很大的。
最后,加强思想领导,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大家对党员标准和党报工作者应有的修养的认识,和对各种不正确的观点展开思想斗争,不仅是非常实际和生动的学习内容,并且也是办好研究班的基本保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认真加强研究班党支部的工作。这一期研究班能得到较大的收获,是和行政上与分支部特别注意抓紧思想领导有极大的关系。


第3版()
专栏:

  语法、修辞讲话(第三讲)
吕叔湘 朱德熙
第四段 数量、比较
“两”和“二”。“两”和“二”指同一个数目,平常都用“两”,只有度量衡单位之前有时候用“二”。现在常常看见该用“两”的地方用“二”,如:
(一)上海总工会的二个休养所昨天在杭州正式开幕了。(报,大字标题)
(二)我们的家庭访问是从下午二点钟开始的。(作)这两位作者不会不知道这里该用“两”,然而明知故犯,只因为“两”字笔画多,“二”字只两笔。贪图一时的小方便,破坏语言的习惯,这是不足取的。
“每”和“各”不等于“所有”。“每”和“各”实际包括一切个体,但是和“所有”或“一切”的出发点不同,不能相等。下面这两句都应该用“所有”:
(三)每位参加工作的专家和工作人员都不辞劳瘁的通力合作着,有了很好的成绩。(期)
(四)华东人民的抗美援朝运动席卷了每一城市和乡村。(期)同时,(三)多了一个“着”,(四)的“席卷”也不合适,只能说“普及”或“掀动”。
“比”字的用法。比较两样东西,不一定都能用“比”字,只有分高下的时候才用“比”,如“这个村子比那个大”。相等的时候,相同或不同的时候,都不用“比”。这三句是错的:
(五)每月所丢书的数目比每月所购入书的数目几乎相等,有时还要超过。(作)
(六)并且事实上所有课本和教师都很少能够使后一个循环比前一个循环有什么显著的区别。(期)
(七)生产条件,由于整个经济情势开始好转,比过去起了变化,有了好转。(稿)(五)和(六)用“和”或“跟”。(七)只要说“生产条件跟着整个经济情势的好转而好转”,“跟过去不同”的意思已经在内了。底下这两句用“比”字就得在别的地方修改一下,才能配合:
(八)这些消息一次比一次地令人兴奋,一次比一次地令人感到……(报)
(九)这一个工程的规模,比国民党在一九二九、三○、三一、三四、三五年这五年的春修预算的总数超过了一倍以上。(教)
(八)的“地”字不需要,倒是应该在底下加个“更”字,“比”字才有着落。(九)上面既用“比”,下面只能说“大”,不能用“超过”;或是把“超过”挪在“比”字的地位上,也成。(“了”字多余;“规模”也不能跟“总数”比较,应该改做“费用”。)
增加和减少。说到增加和减少、超过和不及,也常常会出毛病。例如:
(十)有个叫古莫诺瓦的女生产队长,她每个月的工作都要超过预定计划的百分之四十五到百分之一百三十。(期)
(十一)今年头四个月合作社供给的豆饼超过去年全年供应量的两倍半。(报)
(十二)原来的产量只有每天二百吨,接受了这个新经验之后,每天能生产三百五十多吨,提高了百分之一百七十五。(稿)(十)说这个生产队长的工作只超过预定计划的百分之四十五,那不是所完成的还不到计划的一半吗?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呢?这里显然多了个“的”字,是超过的部分有百分之四十五。这个“的”字的出入可大啦!(十一)就是因此使人不能决定正确的意思。如果有“的”字,那是二点五比一;可是很可能这个“的”字是用错的,那末就是三点五比一。(十二)的毛病刚相反。“提高”底下少个“到”字,因为三百五十比二百正是一百七十五比一百。如果提高了百分之一百七十五,就是二百七十五比一百,应该有五百五十吨了。可是与其说“提高到百分之一百七十五”,又不如说“提高了百分之七十五”容易懂些。更进一步,“提高百分之七十五”又不如“提高四分之三”更通俗。除了在专门论著里头,如果可能,最好不用百分之几百几十而用几点几倍。
其次,说到减少,只能说减少几分之几,不能说减少几倍。只有往大里说才能用倍数。下面三句都犯这个毛病:
(十三)铸型场的工人们把开炉时间缩短一倍,由从前十天开一炉改为五天开一炉。(期)
(十四)全月伤假较去年六月(冷修前的一月)减少百分之三百,病假减少百分之五百。(期)
(十五)以中苏为首的和平阵营共有八亿多人口……这与美英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的十二个国家总共不过三亿人口比较,帝国主义差了一倍半。(期)(十三)应该是“缩短一半”。(十四)的“减少百分之三百……之五百”尤其叫人难懂,其实是“减少四分之三”和“减少六分之五”。(十五)顺着上面说下来,“……比较,多了一倍半”本来很好,不知为什么又颠倒过来说“帝国主义差了一倍半”,弄得既不顺,又难懂。(“帝国主义”底下至少也得加“阵营”二字。)
第五段 着、了
“着”表示行为的持续。在动词后头加“着”字,表示这个行为在持续之中。因此不能持续的行为就不能用“着”,例如一个人进屋子,一下子就进来了,就不能说“进着屋子”。像这两句里的“着”就是多余的:
(一)对婚姻法的贯彻执行,部分干部采取着漠不关心的态度。(报)
(二)雁北勘查团的组织与工作,便充分的表现着这种新的方向与新的作风。(期)没有采取的时候是没有采取,已经采取就是“采取了”,不能老在那里“采取着”。(作者的意思也许是“抱着”。)“表现”也是这样,一下子就表现出来了,用不着“表现着”;可以加“了”字,但也不是非加不可。
其次,动词本身含有持续的意思,也就不必用“着”。例如“爱”“恨”“害怕”“拥护”这些,都不是一下子就过去的,我们就不说“爱着”“拥护着”等等。“需要”“企图”这些也都是这样,所以下面这两句里的“着”字是多余的:
(三)还有许多伟大的计划和方案需要着我们的劳力和知识。(报)
(四)这说明了地主阶级直到现在还不死心,还企图着再站在人民头上。(报)
(三)的意思没完全,应加“来完成”。这类动词里头最典型的两个是“是”和“有”。现在还没有人用“是着”,可是“有着”已经满天飞了。例子俯拾即是,姑且举几个:“有着各种各样的店铺”(期),“有着积极克服困难的精神”(期),“大都有着自己的兴家计划”(期)。请大家想一想,这些“着”字要它有什么用?总之,只有可持续可不持续的行为,才需要用“着”字表示持续。而且不是每逢持续的行为就一定非加“着”不可。如果你不要强调这个持续性,就不必加“着”,例如:“他在里头写信,你在这里等一等。”
“了”表示行为的结束。大多数行为都是能结束的,所以很少动词不能加“了”。只有上一节最后所说那些动词,它们所表示的行为是短期内不能结束的,所以我们不说“爱了他”(但可以“爱上了他”,或“爱了他三年”)或“需要了劳力”。在另一方面,如果动词本身含有结束的意思,也就不必加“了”,像底下这两句就是:
(五)责成了各级党委和党组帮助这个工作。(期)
(六)凡是矿上工作人员都须参加,包括了行政、党、工运的干部。(期)“责成”就已经责成了,“包括”就已经包括了。
有结束的意思不能用“着”。“着”字既然是表示行为的持续,那末如果行为已经结束,自然不能再加“着”。有些格式里的动词是有结束的意思的,例如某些个两个字的动词,第二个字表示第一个字的结果,像底下的例子:
(七)充分说明着在工人阶级面前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稿)
(八)我们要从事各方面的建设,来创造农业集体化的必要的条件,来为几万万农民的灿烂的明天铺平着道路。因“说”而“明”,因“铺”而“平”,都有结束的意思,就不能加“着”。(七)可以加“了”,也可以不加。(八)不能加“着”也不能加“了”,因为“铺平”这个动词虽然是结束性的,这里这个行为可还没有实现。
用“把”和用“被”的句子,下面的动词大率表示结束了的行为,所以常常加“了”,而一般地(但不是绝对地)不能加“着”。下面这一句的第二个“着”是不能有的: (九)因为是随着许多民主人士一块儿来的,所以也被招待着住在北京饭店。(期)
上下文也能决定某一行为是否结束,下面这两句就是结束了的:
(十)他用行动回答着老乡们的问题。(报)
(十一)威尔满州共和党参议员乔治安根估计着,买不起足够食物来维持他们家属的美国人,总在一千万以上。(译)(十)应该是“回答了”。(十一)是“估计”或“估计过”。
“能”“可”等等之后不用“着”和“了”。“能”“会”“可以”“应该”这些动词后头的动词代表一种还没有实现的行为,无所谓持续,也无所谓结束,所以不能有“着”或“了”。底下这些句子里的“着”和“了”都应该去掉:
(十二)说理诉苦是最有力的斗争方法,既可以沉痛的打击了地主,更可以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稿)
(十三)自然,如果陶先生在这件事上错了,那并不足以掩盖了陶先生的全部的光辉。(报)
(十四)这也足以破坏地下的古代文物的完整和有系统的研究,阻碍着科学的、有目的的发掘工作的进行。(期)
(十五)其次要避免某一本书的重复翻译,以免浪费了人力。(期)下面这两句的“着”也用不上:
(十六)学校里每个角落里都是喜悦和欢呼,准备迎接着招待着我们的朋友。(作)
(十七)中国工人开始过着美好的日子。(期,标题)
(十六)既然还在准备,当然还没有实现。(十七)行为刚才开始,就不能同时已在持续。
“着”和“了”和某些副词。有些跟时间有关的副词能决定“着”和“了”的用或不用。底下这些句子里的“着”和“了”都用错了(二三例的第一个“着”、二十例和二四例的第一个“了”不错)。
(十八)将要一步一步的踏进我国的山河,糟蹋着我国的人民。(信)
(十九)显著的一点便是囤货的利益决抵不过利息支出的损失,最后在货价上还要吃了亏。(期)
(二十)目前,全国人民对美帝国主义疯狂的侵略暴行已忍无可忍了,正在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期)
(二一)近百年来,中国不断发生着战争。(作)
(二二)火车上不时地播送着悦耳的歌曲。(报)
(二三)整个的东方剧烈的动荡着,一世纪以来从没有这样强烈地斗争着。(期)
(二四)过去南京博物院和其他的博物院一样,是给反动统治阶级作了点缀品,并没有起了教育群众,启发群众的作用。(期)“将要”和“还要”指未来的事情,既不能“着”也不能“了”。“正在”之后可以用“着”,不能用“了”。(但二十例有“起”字,即不能再加“着”。)“不断”和“不时”似乎跟“着”字配合得很好(这两句的作者就这样想),其实不然。“不断”和“不时”都表示一次又一次,是断断续续的,不是持续的。最后两例,既然事情没有发生,怎么说得上持续和结束。“没有”之后,照例用“过”。
“着”和“了”同时出现。下面这四句里,“着”和“了”同时出现:
(二五)美帝将侵朝战争逐步推向我国边境,严重地威胁着了我们和平幸福生活。(期)
(二六)你这个样子,一定有着什么心事了。(作)
(二七)他们都受着苏联人民热烈的款待,参观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报)
(二八)在中国境内肃清了并正在肃清着帝国主义的影响。(报)(二五)“着了”合用,讲不通,应该去“了”留“着”。(二六)的“了”是语气词,但是“着”字后面的语气词通例用“呢”不用“了”。这句的“有着”根本不对,所以只能说“一定有什么心事”。(二七)并列两个分句,一用“着”,一用“了”,不协调,应该把“受着”改做“受到了”。(二八)模仿新兴句法而没有顾到逻辑,弄得自相矛盾:既然已经“肃清了”,哪里还有东西可供“肃清着”呢?
总结一句话,“着”和“了”,非必要的时候不要用。现在这两个字都用的太滥,尤其是“着”字。毛主席在八千多字的“论人民民主专政”里只用了四个“着”字,可是有人的一篇文章里,不到一千五百字的一段就用了十六个“着”字,其中只有四个是需要的。“了”字因为本来有点弹性,往往可以不用也可以用,所以还不太刺耳,不过也应该精简些。
(本段完,全文未完)


第3版()
专栏:

  幸福的年青一代
——记中国少年儿童队西北区夏季旅行代表队和东北儿童旅行团
柏生 克惠
中国少年儿童队西北区夏季旅行代表队和东北儿童旅行团,已先后在七月二十七日、三十日到了北京。他们准备在人民首都欢度过愉快的夏日。
东北少年儿童旅行团是在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和青年团东北委员会的领导与帮助下组成的,全团按地区共分做六个小队,其中有一个小队是东北少年儿童艺术队。同时根据儿童们的爱好在东北少年儿童旅行团内组成了自然科学、地理、历史、美术、音乐、画片等几个研究小组。西北区少年儿童夏季旅行代表队是由汉、回、维吾尔、哈萨克四个民族,共二十名优秀的少年儿童队员组成的。他们大多数都是工农子弟,身体健康,学习积极,聪明活泼,在学校里最受小朋友们的拥护和爱戴。他们这次来到我们伟大祖国的人民首都旅行参观,都抱着一种热烈的学习心情。他们要给领导他们走向幸福生活的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青年团中央献旗,他们要把大家亲手制作的礼品送给敬爱的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以及北京的小朋友们;他们要参观北京的名胜古迹、工厂、学校;并参加在北京郊外清华园举办的北京市少年儿童夏令营的活动。他们还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和一些最精彩的节目,要和北京的少年儿童共同举行座谈和联欢。他们准备把东北和西北解放后建设的成绩以及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告诉给亲爱的北京小朋友们。东北少年儿童旅行团各研究小组,还决定分别访问在首都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七月三十一日那天,他们参加了在首都举行的人民解放军建军二十四周年庆祝大会。当他们见到朱总司令的时候,都天真地、热情地呼喊着,紧紧地拥在朱总司令的周围,亲切地和朱总司令握手。东北少年儿童队王丽小朋友,曾热情地和记者叙说了当她和王妞妞抱着两束大鲜花走近朱总司令面前的时候的情形,她说:“我心里想着这回可要见到朱总司令了,我一定要把全东北少年儿童们热爱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心意都告诉朱总司令。可是在献花的时候,我的心却激动得一个劲地跳,我的两支小手只顾紧紧地握着朱总司令的一只有力的手舍不得放开,而心里要说的话不知怎么竟一句也没有说出来。”她和王妞妞的后面,紧跟着献礼队。东北小朋友们把亲手制作的东北烈士纪念馆和红军纪念塔的模型献给了朱总司令。
八月一日那天,他们又去参加了在中山公园举行的解放军战士们的游园大会。二日下午又和在首都的海、陆、空军战斗英雄以及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在北海举行了一次愉快的联欢会。他们围在英雄们的身边,握着英雄们的手,尽情地玩着、唱着、问这问那。
当记者去访问他们的时候,旅行团的辅导员同志告诉我们说:“我们这次能组织旅行团到人民的首都来参观和学习,充分说明了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于新中国少年儿童的关怀和爱护。”他们准备通过这种旅行的方式,向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孩子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祖国的伟大和可爱,加强对人民领袖的热爱;并借此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精神。
参加这次旅行团的每个儿童,都深深地感到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幸福、光荣与骄傲。他们都认识到只有在解放后的新中国,他们才能得到这样美好的生活。他们兴奋地对记者表示今后更要好好地学习,锻炼身体,做一个毛主席的好学生。他们每天都写着日记,读报纸,整理笔记,准备回去后把他们在旅行中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事物告诉留在校里的小朋友们。西北区兰州市少年儿童代表郭阳,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想:“过去我只是从书本上认识到祖国辽阔广大、物产丰富,和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幸福和光荣;现在,大自然的景物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创造教育了我。当我参加了在北海举行的陆、海、空军战斗英雄联欢会以后,认识到当一名红色战士的光荣。”西北区回族少年儿童马宽荣说:“我将来要当一个煤矿工人或者是石油工人,把西北丰富的煤矿和石油矿都开采出来,供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
他们是新中国的年青一代;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爱抚下,他们正在迅速地成长起来,将成为有创造能力的伟大祖国的建设者。


第3版()
专栏:

宁死不屈的八勇士
江平作
(七)敌人照例地又打了一阵炮。勇士们迅速装好子弹,镇静地坐在工事里,大家一面吸烟,一面谈着自己功上加功的计划。
(八)两面的敌人又压上来了。面对着敌人的夹击,副排长命令战友,等敌人接近二十公尺时一齐开火。敌人从三面包围上来,共产党员何成玉跳出工事,端着机枪打击从西北面压过来的敌人,其余的勇士迎击从其他方向爬上来的敌人;敌人没有冲上来,被打在半山腰。
(九)勇士们乘机检查一下弹药,八个人中没有一个人超过十五粒子弹,手榴弹也只有几颗了。李秉群副排长严肃地对战友们说:“子弹不多了,一个子弹要打倒一个敌人!打完了我们就跳崖!伟大的志愿军战士是宁死不屈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