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马恒昌小组提倡技术互相传授,决不“留一手”。他们把每个人钻研出来的经验,当成大伙的本钱,还推广到全国。因此使得组内的工人、学徒的技术,提高得很快。图为马恒昌同志耐心地将技术教给徒工。
  马恒昌小组把劳动强度和钻研技术相结合。他们不单凭劳动强度;而是不断地改进生产工具,改变劳动组织,这样就能使竞赛保持长期不松劲。图为马恒昌和技术员等研究铲齿机工具的使用方法。
  马恒昌小组,是一个先进生产小组。原有工人十名,徒工三名。因为工作办法好,从一九四九年四月以来,每月都超额完成任务,还保证质量都合规格。组里有八个工人,全年不出一件废品,全组每个人都在生产上立过功。仅去年一年,就改进了大小工具十八种,创造了二十五种新纪录。今年五月份,马恒昌小组又实现了向全国工人提出的挑战条件。全组在五月份提前四天零六小时完成了全月生产任务;产品质量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七;改进工具一种,创造工具二种,缩短了五种工作的生产时间,出勤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二。图为在镟床前的劳动模范马恒昌同志。
  马恒昌小组中的工人都能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图为工友在工作中发生了困难,马恒昌同志立刻前往帮助解决,使其不影响生产。
  马恒昌小组巩固成绩,坚持下去的关键在于他们把每周开生产检讨会定为一种制度。这样可以使每个人每件事情的缺点和过错,都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图为马恒昌小组在周末开生产检讨会,总结一周的工作经验。
  马恒昌小组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他们实行“流水作业法”;并在工作中随时纠正毛病。图为马恒昌小组的技术员在车间和马恒昌等研究技术,及时纠正毛病,使产品的质量提高一步。
  马恒昌小组建立了严格的检查制度。图为马恒昌小组正在检查第一个活。
  马恒昌小组建立了严格的保护机器和负责交班制,这样可以使得每个工人都把机器和生产,当作自己的东西和自己的事情。图为马恒昌小组的工人在下班前写纸条放在机器上,告诉接班工人应注意的事项。
  北京石景山发电厂刘德珍汽机检修小组,是全国第一个向马恒昌小组应战的小组。刘德珍小组从一九五○年九月十八日就已经开始展开爱国主义的劳动竞赛,直到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一日止共二百零五天,汽机场的安全转运没有发生重大事故。
天津市自来水厂修表房穆成恩小组,自响应马恒昌小组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挑战后,由不团结、技术保守而一变为团结互助、交流经验的小组,因而使得产品的质量大大提高。
济南铁路管理局工厂铸工场的张怀玉,在展开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后,由日产十五箱闸瓦增到一百六十箱,首创全国纪录。并且向马恒昌小组应战,使工作更提高一步。这是张怀玉和组里的工友们在积极地研究改造制闸瓦工具。
  济南市工业局一厂车工部刘继高小组,提出克服一切困难,向先进的马恒昌小组学习的口号。在完成了生产任务、改进与创造工具、节省原料、降低成本、团结互助等各方面,都创造了良好的成绩。因此,在全厂获得马恒昌式模范小组的称号。图为刘继高小组的孙家绶同志一个人看二部车床,他让学徒看管已经走刀的车床,他自己又去看磨床。
  上海第一个向马恒昌小组应战的是国营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的陆阿狗小组。图为陆阿狗小组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每二周有一次技术研究会,请厂内的技术人员讲技术,并结合理论从火花中分析钢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