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报纸述评

  工人报纸应该向通俗化努力
工人报纸的通俗化问题是目前报纸工作中的严重问题。现在有一部分农民报纸已在通俗化方面作了较好的努力,因此很受到农民的欢迎;但绝大多数的工人报纸还不能满足工人的要求,适合工人的爱好。
有少数工人报纸在通俗化上作了一些努力,较有成绩的例子是无锡工人生活报。在这个报纸上,机关团体的公告、指示、总结等稿件登得很少,连领导工人生活报的苏南总工会筹委会和无锡市总工会的公告指示等也登得少;反映工人生产和生活的材料比较多。文章一般地比较短,也比较通俗。在《工人文化宫》一栏中出现了很多工人的作品和一些文娱材料。报上也经常发表工人来信,有很多新闻通讯是工人通讯员的作品。较多采用图片是一个显著的优点,不只是有照片和漫画,还有许多插图、地图和图表。这些特点使工人生活报成为一种比较通俗的工人报纸。
但是绝大多数的工人报纸是不通俗的。
工人报纸不通俗化的显著表现之一是满纸长篇大论。例如重庆西南工人报在三月二十四日至三十一日一周间,因适逢重庆市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会议,发表了许多长文章,除了长达万余言的总结报告之外,还有十多篇二三千字以上的论文。这些文章固然有很重要的内容,但发表出来,大多数工人读不懂,反而浪费了。沈阳劳动日报也经常充满长篇大论,突出的例子如四月二十三日的一期,全部篇幅只登了七篇稿子,其中有两篇稿子占一版和一版半的地位。工人报纸重视评论工作是好的,但评论应该做到使大多数工人读者都看得懂,喜欢看。沈阳劳动日报由四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六天中,除二十三日转载人民日报社论外,每天发表了一篇长约一千五百字以上的社论,这些文字工人较难看懂,另外又并没有适合工人口味的简短通俗的评论文字。在工人报纸上如何利用大报如人民日报上的评论,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中南工人日报曾连续两天用大半版的篇幅转载了人民日报的社论《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必将继续失败》。沈阳劳动日报四月二十三日用几及一版的篇幅转载了人民日报社论《荒谬绝伦的美国对日和约草案》。这些文章都很重要,但是照原来的形式全文发表在工人报纸上是不适宜的。中南工人日报最近在这方面已有了改进,前述《荒谬绝伦的美国对日和约草案》一文,该报就没有全文转载,而改在《讲台》一栏中写了简短的解释文章。工人报纸应该注意采取这些办法,用简短通俗的文章解释重要文件的内容和各种重要问题,坚决地避免满纸长篇大论的现象。
在有一些报纸工作人员中存在着这样的想法:“我们的报纸是机关报,一定要发表机关的文件,那么,怎样能避免长篇大论呢?”是的,有一些机关报——例如大行政区级的工会机关报,有必要发表一些重要文件的原文,但这只能是少数。《机关报》的作用不外是用以指导工作,如果报纸发表了许多文件而实际上不能为工人所接受,那又怎能发挥指导工作的作用呢?如果在当地另外没有供给工人阅读的报纸,这些即使是大行政区级的工会报纸,也应该首先注意满足工人的需要。苏联作家格林所著《顿巴斯某处》(三联书店版)一书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党委书记叶戈洛夫“不顾时间已晚”,要求报纸的编辑撤销他发在第一版上的党委执行委员会的通告,全部改登先进工人的讲话。这种精神值得学习。机关报的特色不表现于它大量地发表了机关的公告指示,而主要表现于它能集中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以及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创造。这是报纸工作人员必须时时记在心上的原则,不这样就不可能真正地办好《机关报》。
在工人报纸上,文字的生硬冗长、不口语化,读起来听不懂,知识分子腔调很重,是很普遍的现象。例如中南工人日报四月十七日综合了二十五个通讯员的来稿写成了一篇长篇新闻,报道中南各地职工继续扩大竞赛迎接“五一”,仅一句导语就用去了一百三十多个字才打下一个句点。四月九日西南工人日报副刊《通讯园地》,用一版地位发表了四篇指导通讯员写作的文章,两篇主要长文的小标题写着:《写稿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写稿要写过程》,《选择主题》,《发挥主题》,《文字的修饰》等,这些题目的含意恐怕连有初中毕业程度的人都难于具体了解,又怎能真正指导工人通讯员写作呢?上海劳动报办得比较好些,在通俗化上有过一些努力,它的副刊《四面八方》和《俱乐部》文字比较通俗,但它的新闻和评论却几乎全是大报的样子,有的新闻甚至是一字不改地由大报上转载下来的。如四月十七日发表的上海积极准备五一大示威的新闻,就是从先一天的解放日报上原文转载的,并没有根据工人报纸的要求加以改写。在标题和文章中,夹杂不常用的字和词以及文言文成分很多。举四月十七日的报纸为例,在这一天的第二版有一个标题写着:《部分资方违法拒缴工会经费,劳动局限令在短期内缴清,对累经催促仍不缴者将依法办理》,其实,这样的题目何尝不能写得更简明一些呢?
目前工人文化水平不高,工人在每日紧张劳动之后需要休闲生活,所以报纸应当注意使用图片作为进行宣传的重要工具。有些地方的经验证明,漫画和连环图画的宣传效果是很大的,在文章中插以图画也可以加强宣传效果。但有许多报纸很少刊载图片和连环图画。抚顺日报在三月份中除发表了全部特等劳动模范的照片、世界和平理事会的照片和反对美帝国主义武装日本示威的照片以外,没有一幅图画。西南工人日报三月份(缺一日六日两期)除三月四日在“工人文化宫”发表了一首有插画的诗以外,也没有一幅图画。重庆和抚顺并不难解决制版技术的困难,在制版技术确有困难的地方也可以用刻木版来代替制锌版。图片的绘制可能有困难——当地可能缺少画家。但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这种困难并不是不可克服的。从工人中就可以产生画家。由于他们熟悉工人生活,艺术修养虽然比较低,也还是能够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的。上海劳动报曾经发表不少工人的漫画,成为他们漫画稿件的主要来源,如果能引导这些工人画家去表现自己的生活,当然会产生更好的作品。这样的工人画是工人报纸应该特别注意发表并一定会受到工人读者欢迎的。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但是适合文化水平较低的工人群众的读物还很少。工人报纸必须向通俗化努力。为了在通俗化方面做出成绩来,工人报纸的工作人员应该放弃在形式上向中央报纸学习的错误倾向,不断向工人学习,以便在长期的努力中,办出真正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并充分反映工人生活的工人报纸来。


第6版()
专栏:

  关于调整全国教育期刊的意见
刘松涛
编者按:本文原载《人民教育》三卷一期,兹经删节,转载于此。本文指出全国各地教育期刊的缺点以及必须调整的意见,是正确的。中央有关部署对这一问题已经详加研讨,就中央以至各省市的教育期刊,作出了调整方案,即将付诸实行。我们发表本文的目的,一面在于希望全国四十五种教育期刊根据本文深入检查自己过去的缺点,决定今后改造的道路,从而贯彻调整方案的具体实施;一面又在于借此唤起全国其他类期刊的注意,也作进一步的检查。本文所指出的教育期刊的缺点,如重复浪费现象的严重,对象不明确,地方性不够,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在其他各类期刊中也是或多或少存在着的。因而适当的调整与分工,也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年多以来,全国教育期刊由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出版的(截至三月份止),已增至四十五种,计有中央教育部出版的《人民教育》一种,各大行政区及内蒙古自治区文教部出版的四种,各省人民政府文教厅(或教育厅)出版的二十一种,市人民政府文教局(或教育局)出版的十五种,行署教育处出版的三种,专署文教科出版的二种。
关于这些期刊的内容问题,这里不准备谈它;现在仅就有关编辑出版的方针任务方面,指出下面几点:
一 对象不明确
这些刊物是办给谁看的呢?根据不完整的统计,全国有小学教师九○一、一一八人,中等学校教职员一一五、○○○人,因此一般的教育期刊,尤其是省级以下出版的教育期刊,是应该以占中小学教师总数量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的小学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但实际情况却相反。如将《文教通讯》、《贵州教育》、《云南文教》、《松江教育》、《热河教育》、《绥远文教》、《广西文教》、《教学研究》、《教与学》、《重庆教育》等十个省、市教育期刊一月份的文章加以统计,在二四○篇文章中,有关小学教育的仅有四三篇,还占不到五分之一;而这些文章一般都比较短小,实际所占页数的比重,还小得多。至于内容是否切合小学教师的需要那还是一个问题。又根据省以下三十六个教育期刊一月份文章的统计,在九九○篇中,估计小学教师大致看得懂的仅有二○○篇,其中有一四篇,连中学教师也不能领会。其次,各地经验证明,大多数读者的迫切需要是解答问题,但在上面谈的省、市三十六种教育期刊中,根据一月份统计,仅有九种设有问答栏,其余二十七种都没有问题解答,或很少解答问题。
由于分工不明确,没有满足最大多数读者的迫切需要,因之大都形成了无的放矢,这是目前教育期刊一个最主要的缺点。
二 地方性不够
大部分教育期刊都显得一般化,没有自己的特点,没有真正和当地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大行政区、省、市各级政府的教育期刊都没有显著的区别,甲地和乙地的教育期刊,也难得分辨出来。所有教育期刊,几乎很少例外的,都用主要篇幅刊载了教育行政机关的指示、决定、总结、报告,至于解释这些指示、决定的精神的文章,却很少见,有关当地具体问题的稿件,也只占很少的篇幅。
更有部分教育期刊,不在内容上争取读者,却向所谓全国性的大杂志方向发展,大量约请《知名的专家》写稿,追求形式上的《派头大》,忘了“群众办报”这一个基本原则,其结果是由于“专家”忙,很少接触实际工作,写不出踏实的文章,每出一期,东拉西凑,费力不讨好,对读者帮助不大。
三 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
好多教育行政领导机关,还没有重视这一领导武器,大部分文章,思想性很低。很少通过教育期刊针对工作中的缺点或错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根据一月份三十六个省、市、行署、专署教育期刊的统计,在九九○篇文章中,仅有十八篇批评,而且大多是简略的。根据《东北教育》、《西北教育通讯》、《新教育》三个大行政区教育期刊一月份的统计,在一九○篇文章中,仅有一篇批评。有一半以上的教育期刊,从来就没有发表过批评性的文章。这说明我们还不习惯于利用教育期刊来进行领导工作,还不会通过教育期刊,就现实问题对不合理的现象及时地给以尖锐的批评,因之期刊显得老气横秋,既不生动活泼,又不能发挥领导武器的作用,所以对具体工作帮助很少。
四 重复转载的浪费
由于我们教育期刊编辑工作者,还不善于主动地精当地组织与选择稿件,尤其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文章,十分缺乏,因之形成了文章重复转载的现象。有不少教育期刊,转载文章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如《绥远文教》第二期、《苏南教育》第一卷第一期。有的甚至把教育期刊完全变成了文摘,如开封文教局编的《新教师》。
自然,这里必须说明,我们不是一般地反对转载文章,有不少的文件是可以转载的,甚至有的是全国教育期刊都必须转载的。如中央教育部发布的有关政策方针的文件,《人民教育》的某一些社论,专论,及其他对工作真正指导作用很大的文章。但过去因为没有明确分工,不少教育期刊转载时没有或很少考虑到这类文章对当地的实际工作有多少帮助,最大多数读者的胃口是否消化得了,往往是为了图省事,凑篇幅,因之形成了严重的浪费现象。
五 编辑印刷的草率
在编辑工作方面,首先是缺乏明确的思想性,绝大部分的文章,常是机械的编排,很少衡量文章的重要与次要,全国性与地方性,以及其具体指导作用如何。文章的优点缺点,很少用《按语》或《编后记》等给以评价或介绍。
我们教育期刊另一个最普遍的毛病是文字粗糙,语句生硬、累赘,有的甚至不合文法。有不少文章本来内容不多,但却拉得很长,没有给以必要的删改。也有某些稿件,本来应该讲得具体,但被斩削得只剩下一些空泛的教条,看不出问题的所以然,使读者无法在工作中具体运用。
根据以上的情况,目前全国教育期刊,亟须加以调整,纠正这种无领导无政府的出版状态。中央,大行政区,省,市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出版的教育刊物,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有自己的具体的任务。中央教育部钱副部长在最近调整全国教育期刊的座谈会上,曾告诉我们,我们办刊物“要做到使读者能看得到,看得懂,看了有用,”这对我们全国教育期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如何使读者看得到呢?首先要使农村小学教师看得到。我们各地的尤其是省、市以下出版的教育期刊,应以小学教师为对象,按小学教师的需要来办,因此,定价要低廉,形式要力求朴素,篇幅不妨少些。
(二)如何使读者看得懂呢?目前广大的农村小学教师程度还非常低,不少地区小学程度的教师占到百分之五十。因此地方性的教育期刊的编辑,必须照顾他们的程度,文字一定要简明通俗,内容要具体生动。应经常征求读者意见,大多数读者不能理解的文章,应毫不吝惜地舍弃。慢慢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
(三)使读者看了有用。每选定一篇文章,首先要考虑它对读者有无帮助,帮助大小。不发表不能解决问题的空泛言论,逐渐提高质量,真正做到每一篇文章对改进我们的工作都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宁缺勿滥,避免浪费。
(本文末尾另提到两点:一、对于各级教育期刊,各级领导上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负责同志要多写文章;二、教育期刊必须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读物,要培养大批的通讯员,发动所有教师写稿。这两点也是很重要的。——编者志)


第6版()
专栏:

  严正处理旧连环图画问题
我们根据各地反映,曾一再指出在全国各城市的所谓“小人书”摊中,封建、色情、反动的旧连环图画对儿童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成年群众的腐蚀与毒害作用。这些宣传封建、色情、反动的旧连环图画是以各地的“小人书”摊为阵地,而以上海某些落后的出版商为它们的供应基地。两者交相为用,使这些含有毒素的书籍发展到相当猖獗的程度。
以沈阳市两个区为例,在“小人书”摊上陈列、借阅的连环图画中,内容进步的还不到百分之二十,而内容落后、反动的,竟占了百分之八十强。根据西安的调查报道,所得的结论是一样的。在这个城市中,“小人书”摊已发展到三百家,共拥有连环图画两千余种,约有六万余册。从一家比较典型的书摊的调查材料证明:在其全部书籍五五七种,一三三六册中,进步的书籍只有三十一种,六十六册,加上其他一些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尚无害处的书籍一百多种,二百来册,总数亦仅占百分之二十;其余百分之八十都是封建、迷信、色情、神怪、恐怖、反动的东西。
从东北到西北的情形是这样,华北华南及其他地区也是一样。据统计:这些坏书在上海出版时,每版印一千五百册至二千册;其销路华南约五百册,华北、华中各约二百册,东北、西北、华东共约二、三百册,上海本市数百册,可见其毒害已蔓延全国,而且大量深入僻远的地区。西安一家经营这类坏书的租书铺,每月发往兰州的多至一万多册,最远的发至武威、张掖一带,而后可能转入新疆。它的每月批销额不下于甚至超过了一家公营的连环画专业批销机构。
这些坏书的发行网和它在上海的供应基地联系得是那样密切,各地对于每一本书都有一定数量的定货,甚至还有先汇款到上海后寄书去的情形。这就助长了这些坏书的出版。这些坏书印得快,销得快,资金周转快,赚钱快,于是在上海被称为“跑马书”。经营“跑马书”的落后出版商,在上海有二十家左右,他们并暗中组织联合发行机构,成立“跑马厅”。这些毒害人民思想、单纯牟利的出版商,自己也知道他们是不能见谅于人民的,在有些鼓吹侵略战争、鼓吹毁灭人类的有毒书的版权页上,就注明是香港、台湾庆记书局出版等等,其他“偷天换日”的手法更是不一而足。
四月中旬举行的上海市第二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出版界代表舒新城正确指出:在这些有毒害的读物之中,“固然大部分是由于同业中的政治认识不够,投机取巧而然,也有是由于反革命分子混迹其间,而有意这样干的”。上海人民已经开始了彻底查禁反动连环画的出版的斗争,上海人民已经开始了对偷印毒书的落后出版商(如本刊第十三号所揭露的周家书店、福记书局、惜阴书局、影华出版社、联益书局等)的谴责。上海的政府机关也已经有步骤地、分别轻重缓急地处理旧连环画的出版问题。这些办法都是适时的,必要的。
全国各地应该支援上海人民所进行的这一有意义的斗争。全国各地应该严正地重视旧连环画的处理问题。这一现象之所以造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对于连环图画的编绘出版工作重视不够,是由于我们对各地连环图画书摊的团结领导不够,是由于我们对新连环图画的发行工作注意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在这几方面进行补救。
首先,改善并加强新连环图画的编绘出版,是迫切需要的。我们的作家和出版家绝不要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当我们知道解放以来我们仅仅出了一千多种的新连环画,而同时期有毒素的连环画也出了一千多种时,而且所有的旧连环画竟达二万八千种时,我们就应该知道这个工作是何等重要了。我们还有许多编绘技术上的缺点待克服;我们必须使我们的出版物真正为群众所欢迎。
其次,改造连环图画书摊工作,也是重要的。有些城市已经做了,团结了摊贩们,并提高了他们的自觉;有些城市还没有进行。经验证明: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必须采用说服教育方式,切实帮助他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做,才可以达成。命令主义、片面取缔、急躁从事,都是不对的。第一步,应该“全面检查市面上流行的旧连环画,并根据其不同情况分别予以处理:没收和销毁极端反动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减少和消灭那些封建、迷信、色情、神怪、诲淫诲盗的作品,并经常进行小儿书的抽查工作。经验也证明:“把小儿书摊就近组织起来,从小儿书摊从业者参加出版界抗美援朝示威游行,以及自觉地愿意组织起来改造和进步这些事实看来,他们绝大部分是热爱国家,靠近人民政府,可以争取团结改造的。”(西安)我们应该在他们自觉的基础上,加以组织,善予领导,不该再“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沈阳摊贩语)。同时,经验又证明:从一个中心城市做起,可以影响到附近城市。例如,在沈阳采取了处置以后,锦州市的“小人书”摊业者马上自动组织会议,自己订立公约,保证不出租反动内容的“小人书”,进货时要进新连环画等。这些经验都是很可宝贵的。
再次,一切新连环图画应该尽量降低售价,大力开展发行。据各地报纸以及其他资料所反映的情况,有如下几种:“‘跑马书’的书价低于新连环画,书摊便不愿意买进新连环画。”“‘跑马书’的推销者每天持书向书摊兜销,并可大量欠款。”(四月二十五日上海文汇报)“进步读物一般还停留在机关、学校、图书馆里,还未普遍深入到各个小儿书摊中去,群众中去。”(四月二十三日西安群众日报)更严重的是:“‘小人书’摊并不都愿意出租旧的,想要新的受群众欢迎的,不知上那去买;相反的,新华书店还有存货,嫌卖不掉。”直到开始注意了这个问题以后,“给‘小人书’摊一定的记账、优待办法,并给予方便,新‘小人书’发行量大增,市场上旧‘小人书’的比重逐渐下降着。”(沈阳)我们发行工作中存在着的官僚主义,等客上门主义,必需要努力加以克服。我们在发行工作中,应该学会那一套做生意的方法,因为这样做,对人民是有利的。
我们只有这样从各方面努力做去,才可以斩断蔓延全国、深入群众的有毒读物的一切网络,才能够保证上海人民反有害读物的有意义的斗争获得巩固的胜利,才能够有步骤地把宣传封建、反动的旧连环图画从它的一切基地与阵地中驱逐出去。


第6版()
专栏:

  一本粗制滥造的地图 时德涵编纂《最新中国地理图》
震球舆地社一九五一年二月初版
上海震球舆地社本年二月出版的《最新中国地理图》,书名前题“初中高小适用”,首页《编者的话》中有“本图根据各大行政区各行署各省市实测地图参考编制,专供初中高小教学之用”等话,实际上这本地图绘制既不高明,每幅图后附加的文字说明更是谬误百出,而且有些地方错误得离奇难解,在近年出版的各种本国地理图说中是最差的一种。现在举出其中显著的几条以见一斑。
甲、政治上的错误
(一)对于国内少数兄弟民族的歧视非常显著,充分表现了大汉族主义的观点;如在第二十六页中说:“猡猡,獠獠,俗名蛮子”,“苗蛮气质强悍,常和汉族械斗”。在二十八页中说“苗蛮凶悍残忍”。二十九页中说贵州省“古时是苗蛮的窟宅,………贵字就是鬼字的转音”。(二)在第六页中列举首都市民的美风,有“富于服从性”一项,这不但抹煞了首都各界市民从“五四”以来对恶势力多次反抗斗争的历史,而且表现出编者意识中还是以奴隶式的服从驯顺为美德,而不了解人民翻身作主人的意义。(三)“韩国”是南朝鲜李承晚伪政权所定的国名,但本书在第十二页叙述辽东省时,说“鸭绿江是中韩天然界水”,又说“安东市与韩之新义州隔江相望”。都以“韩国”来代表朝鲜。这种错误固然只是编写时的疏忽所致;但也足见编写者对于国际政治缺乏足够的常识,以致在不知不觉中写出了这样混淆敌友的错误字句。
乙、材料上的错误
(一)沈阳市的面积是三千多方公里,本书第十二页误为三万一千五百十七方公里,约为原数的十倍。抚顺市的面积是九十多方公里,人口二十三万多;同页误为九百十二方公里,人口二万三千九百余,前者为原数的十倍,后者为十分之一。本溪市的面积是三十多方公里,人口九万多;同页误为三百四十九方公里,人口九千六百余,前者也为原数的十倍,后者也为十分之一。这些数字有的以多为少,有的又以少为多,错误得十分离奇。(二)福建林森县即是旧日与福州市同城的闽侯县,位在闽江下游,最近业已撤消;本书第十八页福建省“重要城市”子目下边却仍有“林森”,并说它“在闽江上游,林森专区专署驻此”。这是不是编写者根本不晓得旧日的“林森县”是在哪里呢?因此在地图上也就找不到它了。(三)在第十二页说旅大市“辖旅大、旅顺二市及大连、金县、长山三个县”,将旅大和旅顺并列,已经不合;下面又说“旅大市即大连县”,更不可解。又在第二十一页说:“汉口当汉水入海之口,南望武汉,……与武汉市同时解放。汉阳……与武汉蛇山对峙。”这里“汉水入海”当然是“入江”之误;但又将武汉与汉口、汉阳并列,也是不可解的。
丙、校勘上的错误
图中因校勘疏忽而排错的字非常之多,以至有不少地方的语句改变了原意。如第一页中将“南阳”误排作“南洋”。第十二页中将“大连”误排作“大通”。第二十六页说西康“西部多大山遗址”,“大”字乃是“火”字之误。第三十二页新疆中部的“大山山脉”又是“天山山脉”之误。
从以上所举少数的例子,已足见本书图说部分的错误是非常严重的。我建议该社将本图停止发售,并从速改编,以免贻误读者。
(黎明)


第6版()
专栏:

  一幅有严重错误的挂图
邵劭等编绘《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
上海教育制图社一九五○年六月初版
这幅地图有如下重要的错误:
一、将琉球群岛注为“美领”;将不丹绘入印度,而且连不丹二字也给删去。
二、所绘铁路线有许多与现状不合,如“锦古”、“北黑”等线,实际均不存在,而图中仍旧绘列。
三、图上的政治区划也有与现状不合之处,如多伦仍绘入察哈尔省。
另外,这幅图的绘制技术也是很粗糙的。图中所附印的“全国地形图”,把西藏高原上的雪线绘成与海面或内陆洼地一样的绿色。
这幅图还有其他与现有通行而正确的地图不相符合的地方。我建议这幅图的出版者与编绘者把它订正改版;在没有改版前,应该停止发售。
(刘玉瓒)


第6版()
专栏:出版动态

  出版动态
《人民教育》号召办好全国教育期刊
《人民教育》创刊于去年五月一日,已出满两卷。自三卷一期起,依照中央教育部调整全国教育期刊的决定,它已被明确规定为中央教育部的机关刊物,负有在政策、思想上指导全国教育工作、指导和帮助办好全国教育期刊的责任。今后《人民教育》的主要内容,着重政策解释,总结和介绍重要的教育工作经验,教育科学的研究,教育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批评,介绍苏联教育经验等。它将是中央教育部一个有力的政策、思想领导的武器。它的对象是全国各级教育行政干部及农村小学教师以外的各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工作者。
三卷一期该刊发表了《努力办好教育期刊是我们的重大任务》的社论,和《全国教育期刊出版情况和调整的意见》的论文(本文已由本期本刊节载),检讨了《人民教育》过去一年的编辑工作以及全国教育期刊的缺点。要求全国教育领导机关,各教育期刊的编辑部,把自己的刊物办好。这个号召应该受到重视。
从失败中接受经验
本刊十三号出版动态栏曾报道了青年团西北工作委员会宣传部用民间形式编印了一套《青年时事小丛书》,销行很好。他们原先是经过了失败的。在去年九月间,他们也曾编印了两本小册子,每本收集了十几篇或二十几篇大文章,印成三十二开本的形式,每本都有一百多页。这两本书每本印了五千册,一直不容易销出去。原因是在编撰的内容上不通俗,文章长,本子厚,区乡干部和群众看不懂,不愿看,发不下去。今年一月份,检查了这些情况后,决定面向农村广大的区乡干部和青年团员、青年群众,通俗短小、采用民间形式的编辑方针,另外编了这套时事小书。因为这套丛书加强了地方性、通俗性,适合群众的要求和水准;而且本子小(四十八开),价钱低(每本定价三百元),发行的结果出乎意料地受到群众欢迎。前后五种共印了二十五万份,已全部销完。有一个农民通讯员写信给他们说:“那些小本子通俗好懂,能帮助宣传时事,村里人都喜欢念,又便宜,两个鸡蛋,一碗包谷就可以买一本。你们应该多印些,下面还是抢不到手。”
这说明了只有真正地方性、通俗性的出版物,才能真正为群众所欢迎。这也说明了从失败中接受经验教训是很重要的。
推荐《东北区建立宣传网的经验》
富振声著的《东北区建立宣传网的经验》一文已由人民出版社印成单行本。这篇文章里,详尽地叙述了东北全区宣传网的各方面情况与经验:东北区建立宣传网的过程,宣传网对各项工作所起的作用,宣传内容、形式与方法,一年来建立宣传网的基本经验;并指出了今后如何改进。它可以供给各级党组织在建立、巩固与提高宣传网时的参考,也可以供各级报告员和各地宣传员学习用。我们希望出现更多的说明宣传工作中某些方面的经验的书籍,以更进一步改进与提高宣传工作。
东北各出版社开始出版连环画
东北各出版社根据群众反映:内地去的连环画价钱贵,不及时,而且结合东北具体情况的也少,现在已开始重视连环画的出版工作。最近已由东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有:《枪》、《光荣人家》、《模范兄弟》。辽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有:《徐守逢的故事》。东北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有:《特等模范王振堂》。内容大多以赞扬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及提高加强对特务的警惕性等题材为主。
通俗性的财经类期刊《贸易学习》
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的《贸易学习》杂志(即本刊第四号出版动态栏报道的《业务学习》的改订名称),是全国财经类期刊中,在目前唯一比较通俗化的刊物。它的特点是没有象一般财经刊物那样满本是文件和大块文章的缺点。它针对贸易部门中级以下的工作干部的需要与水准,着重在业务知识的灌输,工作经验的介绍和问题解答。这些内容都是很实际有用的。它原来是一种“内部刊物”,从本年一月公开发行后,最初印五千册,“一售而罄”,第二、三期便增印七千份,还是不够,到第七期已增到二万份。这提供了某些“内部刊物”应该考虑吸取的经验。
《美国侵华史料》
《美国侵华史料》(人民出版社四月初版,定价甲八五○○元)编集了从去年十一月十五日起到十二月二十六日止发表在全国主要报纸上的有关美国侵华的文章三十一篇。这些文章都是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中心,搜集了丰富的史料,列举具体的事实来分析和控诉美帝国主义侵华的罪恶。这是一本很适合需要的书。它比已出版的一般美帝侵华史,材料都更丰富、正确。
象这种史料的搜集与研究工作,在今天是很必要的,它将给与我国人民以更深刻的抗美教育,而且有助于完整的美国侵华史的研究工作。
几种销行广大的期刊
过去我国出版的期刊只有邹韬奋同志编的《大众生活》销到二十万,打破了历史纪录,一般的能销到一、二万份就要算是畅销刊物了。全国解放后,广大人民的文化要求空前地提高了,许多刊物特别是通俗刊物,销达数十万到百余万份。下面是几种销行广大的最近销数的统计:
时事手册 一七四万份
学习初级版 五二万份
学习 三○万份
中国青年 一六万五千份
东北宣传员手册 一五万份(第二十期抗美援朝专号发行
达三十万份)
华北人民 一○万份
以省为单位,河北省出版的河北宣传员手册销达七万五千份,是最多的一种。
《杜威批判引论》
美帝国主义反动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旧教育界中影响是相当大的,加以彻底的批判十分必要。杜威教育思想的根本是浅薄的经验主义和反理智主义,这种教育方法的结果是造成青年的理论与实践脱离,无原则和无定见。曹孚先生写的《杜威批判引论》对于这些作了初步的批评(原载《人民教育》第一卷六期、第二卷一期),现已由人民教育社出版,值得教育工作者一读。全书分六节:生长论、进步论、无定论、智慧论、知识论、经验论。三十六开本,五十七面,售价一千九百元。


第6版()
专栏:读者·编者

  建议以《朝鲜通讯》和镇压反革命为编绘连环图画题材
我们最近接到好些读者来信建议出版者及连环画工作者多出版以现实题材——特别是本报发表的《朝鲜通讯》,以及各地镇压反革命的故事为内容的连环画,以教育广大人民。
长辛店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唐广金来信说:“现在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连环画的内容大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与现在的抗美援朝、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帝国主义武装日本及镇压反革命的时事结合的很少,连环画工作者很可能在这方面取得材料,尤其在《朝鲜通讯》上更可能得到很多生动具体的材料。希望连环画工作者在这方面多开辟,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作品。”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来信说:“在继续展开抗美援朝的宣教工作中,我们有一个建议,就是:希望出版者和艺术工作者,立即采用《朝鲜通讯》中的英雄故事画成连环图画,大量供应。因为连环图画是一般群众所最喜爱的形式,而朝鲜通讯又是最受一般读者欢迎的真实故事。两者结合起来是一种最有效的宣教工具。”
北京青年印刷厂晓苗给我们来信,说他看了四月一日本刊发表的关于连环画的阅读调查和短评后,非常愤慨,主张各地应该严厉取缔反动的小人书,“再不要象过去镇压反革命一样的‘宽大无边’了!”他来信也说到:“人民日报《朝鲜通讯》登载着的英雄事迹,每篇看了都使我兴奋感动。但这只能使看报的人看到,还没让爱念故事给妈妈听的小学生们及普通市民们看到,或者是大街上一面看着货摊一面看‘小人书’的人看到。我建议:赶快出些以这一类现实题材为内容的小人书吧。这是最能教育不能看大篇文章的大众的。”
某厂鲁克宁来信同样说到:“自朝鲜战争爆发迄今,中朝人民在战场上或后方的英勇事迹,通过通讯报道,大大地鼓舞了工友同志抗美援朝努力生产的高度情绪。同时,对今天朝鲜战局的发展,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是每一个人最关心的事。我希望将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写成小说书,绘成连环图画,这是深入抗美援朝宣传的好办法”。
天津读者刘善业来信建议以美帝国主义特务顾宗范等的罪行及其破获的经过,绘成连环图画,来信说:“这是一部极生动的小说故事,表现了人民巨掌的力量。”青岛读者史伟竞来信表示对于基督教的帝国主义传教士顾仁恩的罪恶的愤恨,希望连环画工作者把这一故事画成画册,以便“家喻户晓,老少咸知”。
采用生动的现实题材编绘的连环画,证明是极受群众欢迎的,如《朝鲜一兵》,《云山第一功》和华东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朝北战场上的故事》。另外文德书局最近也出版了表现镇压反革命的连环画《警惕》;它和目前政治任务紧紧结合,也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读者所提这些意见,无疑都是正确而必要的,我们建议连环画工作者应更好地从各方面加以发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