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中共察哈尔省委发出指示
确定全省以生产救灾为中心任务
今年察哈尔省普遭霜灾,估计全省仅能有三成稍多一点的年景,灾民有三百多万。因此中共察哈尔省委指示各级党委,应把生产救灾作为全省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否则,就会犯严重的政治错误。指示中特别提到:毛主席和中央十分关怀察哈尔省的灾情,曾一再指示必须把生产救灾工作做好,保证不饿死一个人,不使灾民流离失所。察哈尔省委指出:察哈尔省人民政府已发出指示,要求以秋耕为中心,开展生产救灾运动,这应该是全省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的共同任务,必须使之全部实现。
指示中提出: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抓紧时机,专人负责,精心计划,集中力量,深入村户,及时检查;必须发动党员、团员、劳动模范带动群众,组织起来,互助互济,因地制宜,就地解决问题。此外还须辅之以以工代赈,组织群众外出作工,城市援助和必要的救济等办法。只要我们遵照以上原则,拟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派强有力的干部深入农村,把群众发动起来,上下一起,造成生产自救的群众运动和竞赛运动;再加以上级和友邻区的帮助,我们是有信心有把握度过灾荒的;并有可能经过生产救灾而把察哈尔省的经济向前推进一步。
指示称:现在察哈尔省省级机关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已组织几百个干部下乡工作,并确定各部、厅、局长各负一县之专责,直到明年度过灾荒为止。各专区、县、区亦应派出大批干部,仿照省级机关的办法办理。各下乡干部除代表上级传达意见进行指导外,必须服从当地党、政的统一领导,以便统一行动,胜利完成生产自救的光荣任务。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忽视救灾工作造成严重损失
中共滑县县委会进行检讨
并确定贯彻生产救灾方针的步骤
自本报十月七日“党的生活简评”栏及平原日报批评了滑县领导干部忽视救灾工作的错误后,中共滑县县委会即进行了检查,并召开干部会议,认真讨论了贯彻生产救灾的方针、方法和步骤。
中共滑县县委首先承认了对该县严重的灾情认识不足。因此对于干部中的“淹是一条线,旱是一大片,淹总比旱强,今年没淹的庄稼都是丰收,生产救灾领导不领导没啥”等错误思想未能给以批判与纠正。其次,滑县县委会检讨了对群众疾苦不够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看不到目前已有不少灾民断炊饿肚子,情绪极为不稳;不认识如不及早动手,将来的灾荒更为严重,其损失会更大,将严重地影响到今后的生产建设。而片面地认为:“群众正在忙于收秋种麦,顾不得搞副业,等群众种上麦子以后再搞救灾也晚不了,现在有灾也不要紧。”以致使灾情越来越严重。
滑县县委检讨中提出,过去曾片面地强调本县地区太大,干部缺少,困难太多,并且藉口有部分村子正在镇压反革命,以致没有按照平原省委、省府生产救灾指示中所指出的去做,即灾区应以生产救灾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却把大部分力量放在镇压反革命工作上。对救灾指示中再三强调的“保证不饿死一个人”,“不使灾民流离失所”,“保持灾区的生产元气”等重大任务,也没有研究、执行。这是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
县委忽视生产救灾工作的结果,灾民已将牲口卖掉一千多头,群众情绪不稳,社会秩序不安,偷盗案件增多,一部分灾民病倒,据三十三个村统计,已死亡百余人。这些严重的损失,滑县县委认为应负完全责任。
经过以上检查并详细研究了平原省委、省府的救灾指示,滑县县委会肯定了救灾工作应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决定县区负责干部要亲自动手,深入村户,领导群众实行生产自救。另外,县委又根据地委指示,召开了县区干部扩大会议,检查了对救灾工作的种种错误思想,贯彻了生产救灾的方针,并确定了几项具体措施:一、建议政府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和村干部会,切实将救灾政策与方针贯彻到群众中去,稳定群众情绪,树立生产自救信心。二、健全各级救灾组织。各级党委书记应亲自参加领导救灾工作。三、澄清灾情,订出生产救灾的具体计划。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简评

认真做好生产救灾工作
今年全国的灾情虽然并不严重,但是在若干地区,灾情是非常严重的。仅据云南、川北、贵州等地五月份的统计,即有一百五十四个县,四百六十万以上人口被灾。察哈尔全省灾民在三百万以上。但是灾区的某些党员,却对严重的灾情熟视无睹,对被灾群众的迫切要求漠不关心,而藉口“全国被灾地区是一条线,丰收是一大片”,忽视与放松了生产救灾工作。例如:察哈尔省万全县到十月初,还没有把生产救灾工作当作全县的中心任务;大同县的武装部还在埋头训练民兵。另有些地区,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一工作,连具体的灾情也不知道。这样,有些被灾群众因为生活困难,又无人给想办法,而表现惶惶不安,甚至悲观失望,有的则卖掉牲口农具,准备逃荒。这种极端严重的情况,决不能再任其继续发展,必须立即设法使之停止。
毛主席教导说:“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可是灾区的部分党员,甚至对“人命关天”的救灾工作都置之不理,这是多么严重的官僚主义!
被灾地区,特别是灾情严重地区的一切党组织,必须把生产救灾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一切和生产救灾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事情,都应该停办或缓办,以便集中力量,作好生产救灾工作。为此必须教育党员深刻地认识:生产救灾工作是关系千百万人生命,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的政治任务。如果不作好生产救灾工作,不仅会给明年的生产工作造成巨大困难,就是其他工作也无法顺利进行;不仅灾区的生产不能恢复,就是其他地区的经济建设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灾区的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以全力来作好生产救灾工作。


第3版()
专栏:

北京大学教员的政治学习运动
马寅初
我今年六月一日就北京大学校长职。北京大学是我的娘家(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二七年曾在北京大学教书)。到了娘家之后见了红楼,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想,北京大学到底是北京大学,学生与大部分教员思想都很有进步,大家都愿意使北京大学不断进步,成为新中国人民的大学。
但是,北京大学不是没有缺点的,自由散漫就是我们的缺点。这和我们的教职员工居所分散也有关系,但这种自由散漫的作风却有更重要的思想根源,必须加以克服。其中最明显的是职员思想水准和主人翁的自觉都不高,因此在暑假中发动职员学习了四十余天,成效甚好,开学后工作效率提高不少。从这里取得了一些经验,在同仁中也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五十三年的历史是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分不开的。北京大学在五四运动中占了极重要的地位,中国最早的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在北京大学成立起来的。中国先进的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当时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他领导了许多青年在这里研究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当时亦在北京大学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革命工作。北京大学和中国革命历史的关系如此密切,不但在中国,就是在世界各大学的历史上也是少有的。这是北京大学最大的光荣和骄傲。
北京大学教师们保持了这样一个光荣的革命传统,自然愿意接受一切新的思潮。故能将一所旧型的大学改造成为新的人民的大学。解放后二年多来我们一直向新的方向努力。为了这个目的,必须按照国家的需要,彻底的调整院系,改革课程,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一个最主要的关键,就是要使全校师生都能真正认识到改革的必要,自觉自愿地进行了思想改造,使我们自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二年多来北京大学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工作,但对于国家的需要和我们的任务来说,这些成绩离开我们的理想还远得很。因此我们决定在全校教职员中间发动一次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运动。还要响应周总理的号召来加强思想改造,配合业务水平,来负担新的任务。
我们这一次学习的目标,就是希望经过思想改造来推进学校的改造。学习的方法,是听报告、学文件,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我们能够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来武装自己。然而,我们应该怎样来武装自己呢?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出大批的才德兼备、体魄健全、具有高度共产主义精神的优良干部。换言之,教员的责任就是要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革命青年。未有自己没有革命思想而能培养出大批革命干部的。教员政治学习之所以重要这是一个理由。
(二)若把教员的政治水准逐渐提高以与他们的业务水准相配合,则此后对于国家的种种建设,必有更大的贡献。因为如此方可使“从个人立场出发”,一变而为“从人民立场出发”,把中国的面貌完全改观。
(三)思想改造不仅可以培养出大批的革命干部,而且也可以加强教员们的团结。北京大学学习运动是教员们自己发动的,甲教员本互助的精神来帮助改造乙教员的思想一定是受欢迎的。思想上有一致的见解,做起事来,就能更推动一步。
(四)高等教育在这两年多来虽然也有不少进步,但就人民对我们的要求来说,高等学校的改进是嫌不够的。各项建设工作正在开展,建设工作的决定因素之一是人,是干部,而目前干部却普遍缺乏。国家正需要大量建设人才,高等学校的任务原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国家建设的主要干部,但今天的高等学校能否完成国家人民所交给的这个任务呢?首先是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级技术干部是这样多,而高等学校所能培养出来的人才却那么少,这里虽然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主观努力是否已够?譬如说,如果我们能克服本位主义思想,将现有的人力物力作合理的配备和调整,牺牲个人自由,尊重集体利益,可以避免浪费,发挥潜在力量,一定可以用少数教师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人才。
(五)国家需要的是既掌握技术、掌握科学,又能站稳立场,真正能为人民服务的干部。高等学校的教育方针是理论联系实际,但今天高等学校训练出来的人才就能掌握与中国实际情况相联系的科学技术吗?我知道某某等大学还有个别的教授到今天还在讲美国的亲属法和资本主义的银行制度呢!这虽是极少数特殊的例子,但确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回来告诉我:学校里学到的一套理论与外面实际情况还是有许多脱节,出去工作时往往会觉得联系不上。在校学生更常常向学校反映意见,提出某门课程的内容需要改革,某位先生的教学有些问题。若干工作部门直接就提出来:今天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离他们的理想还相当遥远。总起来说,从国家建设和人民的需要来看,今天的高等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彻底的改造。
我们认定了学习的重要,并且提出了学习的请求,得到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同意。中央教育部为了组织北京天津其他各高等学校的同仁参加,并为了避免首长轮流到各大学作报告的困难,决定扩大这次学习的范围。在九月二十九日下午请周总理作了第一次的报告。并请北京天津各大学教授同仁共同参加听报告。周总理讲了五小时之久,时间虽长而听者不觉得疲倦。周总理的报告分作七个问题来讲,即:
(一)立场(二)态度(三)为谁服务(四)思想问题(五)知识问题(六)民主问题(七)批评与自我批评。问题愈深入,愈动人听闻,讲到最后一段时,周总理以自我批评的精神坦白地说出自己的社会关系,听者莫不感动。以这样的办法来领导知识分子改造思想,在我看来是最有效的。这不仅启发了知识分子学习的要求,而且巩固了学习者的信心,提高了学习者的情绪,推进了思想改造的过程。
在周总理报告后,还有若干位政府首长的报告,统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布置与领导学习。我希望我们全国大学同仁下定决心在这次学习中进一步改造自己,使我们真正能够成为新中国人民革命的教师。


第3版()
专栏:文化生活

写好报告文学,迅速反映飞跃进展中的祖国
——读四篇朝鲜战场通讯后
刘剑青
一年来,近千篇的朝鲜战场通讯,给我们的文学事业增加了不少光彩。广大人民群众从这些通讯里,呼吸到了英雄的气息,获得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最近,我读了许多篇朝鲜通讯,其中有一些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已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共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鼓舞前进的力量。那是已经获得普遍好评的。此外,我认为像“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魏巍作,人民日报三月二十四日)、“白云山十一昼夜”(林韦作,人民日报三月三十一日)、“胜利和生命”(魏晨作、长江日报六月五日)、“不朽的人”(李克异作、人民日报六月九日)等四篇,也是值得注意的好作品。
这四篇朝鲜通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写得有血有肉,比较本质地反映了志愿军战士的优秀品质,读起来令人非常感动。让我们看一看“胜利和生命”中的志愿军英雄张才树吧,从他那英勇顽强的性格和伟大的英雄行动上,充分显现了他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崇高思想的人民战士。他曾从一个朝鲜妇女尸体上,取来一方血迹斑斑的手巾,保存在自己口袋里。他对着这手巾默默地立下了为她复仇的誓言:“我张才树不给朝鲜老乡报了仇,雪了恨,对不起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美国野兽呀,你莫想再把这灾难带进我的祖国!”在临津江作战前,他写了一个决心书。他的任务是扫除地雷,他发誓:
“突破临津江作战,我保正(证)完成排雷任
务,勾(钩)子炸断了,我用手拉;手炸断了,
我用脚踢;脚炸断了,我用身子滚。坚决完成任
务,给突击排顺立(利)通过,立功。”
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坚持扫除地雷,一直到身负重伤后,以自己的身体滚进了地雷阵,给突击排英雄们扫开一条血路。这种为了祖国和朝鲜人民壮烈牺牲的伟大的英雄性格,在“不朽的人”中的英雄王景洲身上,同样可以发现。王景洲是参加第一批中国铁路职工志愿援朝大队过江的。他在朝鲜后方的一个车站工作。敌机在车站两旁投下几十颗定时炸弹,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军事运输。当他看见已经有六、七个工人从石碴里把定时炸弹用手抠出来后,立刻把定时炸弹扛在肩上,在黑夜里向着站外跑去。回来后,大家抢着要扛另一个定时炸弹时,他推开大家说:“我和这几个家伙已经交‘朋友’了,它炸不了我,还是我来!”他并没有考虑到危险不危险的问题,却考虑到“如果等它爆炸了,这条线就不能使用,由它在线路上,也不能行车”。
志愿军的英雄们把朝鲜战争的胜利和祖国的安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胜利,为了祖国,他们可以无所畏惧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然而他们最可爱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还不仅仅是那种壮烈牺牲的英雄气魄,更重要的是,他们充满着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如铁如钢的必胜意志。如“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中,一个指挥员——师政治委员,给他下级打电话时说:“……有飞机大炮才能打胜敌人算什么本事呢?从革命的历史来看,反革命的武器总是比我们好得多,然而失败的总是他们,而不是我们。不要说在这方面超过他们,假若一旦平衡,或者接近平衡,他们就会不存在了!今天,我们的武器不如敌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还要战胜他,我们的本事就在这里!”同样,在“白云山十一昼夜”中,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一思想特点。其中有一节战斗场面是非常激烈的,敌人用八架飞机和十二门大炮对我们一个小树林的阵地轰击了整整两小时,“地面打得像开水锅一样,腾起蔽空的烟云。……地面变成了大蜂窝。”可是,志愿军的英雄战士们,在打退敌人三次冲锋后,仍然坚持阵地。而且,他们一面监视敌人,一面又胜利地说笑着:“我们自己不退,敌人永远没有办法。”“我们不怕敌人,敌人就怕我们。”“瞄得准准地,一梭子就管事。”什么力量在支持他们的乐观主义和英勇顽强的精神呢?“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的作者,比较本质而又生动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一位战士王志成说:“在旧社会的时候,我母亲把我卖给别人,我母亲哭得像泪人一样,但我没有掉一滴眼泪。可是这一次到朝鲜,我看见朝鲜老百姓被美国鬼子害得那么苦,我哭了。……假若美国鬼子打到我们的祖国,像这样的炸,像这样的烧………!”很明显,这些英雄战士们,所以被人民赞誉为“最可爱的人”,就是他们能以自己的生命捍卫着祖国和人民的幸福的安全,热爱人类,成为保卫世界和平的坚强战士。他们战斗的乐观情绪和无可匹敌的英勇力量,也就产生在这种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高度结合的思想基础上。
这四篇朝鲜通讯,虽然不十全十美,但是,作者们投入到激烈的朝鲜战争中去,写出像张才树、王景洲那样的英雄人物,给人巨大的感动和难忘的印象,显然是值得鼓励的。我们不难发现一般文艺作品在描写新的英雄模范人物上,往往出现一些不健康的落后现象,以为新的英雄模范人物也有缺点,不描写或遗漏这缺点,就是“不真实”;或者只罗列他们的英雄模范事迹,却忽略描写他们最宝贵的内在的真实思想感情,因而把人物处理得公式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难理解的。我们从张才树、王景洲等还不算完整的英雄形象上却可以得到很大启发,这又一次证实了:作者只有深入到实际斗争生活中去,站稳了革命的立场,才能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真实的思想感情,也才能够正确地塑造出他们的英雄形象。
最后,从这些优秀的通讯报告中,也证明了通讯报告这一文学形式是有力的形式,值得大大提倡。当前我们国家各方面的建设工作,都在飞跃地进展;在朝鲜前线正进行着伟大的反侵略战争,新的英雄模范人物不断地涌现和成长。为了及时反映祖国的伟大现实生活,把先进的东西迅速传播开去,成为领导和鼓舞人民的力量,显然通讯报告是一种最合适的文学形式。抗美援朝运动中出现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用事实有力地驳斥了那种认为报告文学不能深刻写人物的错误见解。在斗争中,我们的英雄人物已经不是少量的存在了,为了教育人民,我们有责任来迅速而准确地反映这些英雄人物和伟大的斗争。


第3版()
专栏:

邰秀英孙田均自由结婚的故事
高寿江、田 牧
在山东省诸城县北部的潍河西岸,有个相州镇。这里从一九四六年解放以后,虽然婚姻自由的风声挺盛,可是真正自由结婚的还没有一对。直到去年,邰秀英、孙田均两人自由恋爱,才真正第一次冲破了这封建婚姻制度的罗网。他俩经过了曲折的斗争,最后胜利了。下面就是他们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斗争的故事。

邰秀英和孙田均两家相距不远,他俩都是穷人出身。孙田均从小给地主家放牛羊;邰秀英自生下来,父亲就死了,是母亲要饭把她养大的。他俩都好劳动,又常在一起劳动;日久天长,就建立起一种浓厚而真挚的感情。解放以后,两个渐渐长大了,去年,孙田均整整十九,邰秀英刚刚十七;两个人在工作、思想方面都挺进步。春天的时候,一齐参加了青年团。工作、学习也常在一块,互相帮助、比赛,谁也不肯落后。
他两人常常白天在坡里生产,晚上也常常在一起开会或学习。邰秀英的家住在村边。一次两人回家的时候,邰秀英向孙田均说:“一个人走黑路,怪害怕的。”孙田均说:“你害怕,我去送你。”说着两个人都笑了。其实两个人心里都有数:秀英说害怕是故意找个理由要孙田均送送,孙田均也正想送送她,路上好说说话。每次回家的路上,两个人论长道短,从东到西,扯得那么热呼,就渐渐地你有情、我有意了。两个人都曾这样想:我找到这么个对象,真太美满啦!
去年七月间,有一天,两个人一齐去坡里割草。他们一面割着草,一面扯起翻身前怎样受苦,现在的日子怎样幸福,又谈起苏联人民的幸福生活,越说越热。邰秀英突然想起已久的心事,她鼓了鼓勇气向孙田均说:“现在政府号召婚姻自主,咱俩先带个头怎样?”一句话,说得孙田均又喜又羞地红了脸,过去两个人虽然什么话都说,可是这个心事,两个人却都没有好意思谈过。孙田均被邰秀英这样突然一问,怪不好意思地说:“咱明天再谈谈吧。”就这样分了手。
恰巧这天晚上,正赶上青年团村支部召开会议,号召青年团员积极参加秋收秋种工作;青年团员们并在会上互相挑了战。孙田均第二天一早就下坡去干活;邰秀英也提着篮子到地里摘绿豆去了。两个人,在地里一面干活,一面谈起来。秀英说:“咱那事你有意见不?”田均说:“我完全同意,可是,家里人不同意怎么办?”秀英说:“婚姻自主,这是政府的规定,我们自己的事,家里管不着!”孙田均说:“这是政府的规定不错,可是咱村里还没有一个这样办的;咱俩第一次这样办,会碰到很多困难的。”秀英说:“咱只要有决心就行!”两个人约定一齐回去说服自己的家人。

孙田均和邰秀英两家都是翻身户。现在每家种着四亩地(七百二十步的亩)都喂着一头小毛驴,是年吃年穿的光景。论进步,两家都不次。孙田均的父亲孙元奇是本村的农民代表,只要是政府号召的工作,他就高兴办。邰秀英的大哥邰永年是共产党员,在村里担任党的支部书记;她母亲,虽然年纪大些,但对儿子干工作,女儿,儿媳妇求进步也不阻拦,就是对女儿的婚事还有旧的想法。她觉得女儿婚姻自由了有两大不好处:一是怕女儿年轻,一股热劲,光找人、不找财,以后会要吃苦受穷;二是怕女儿“自由”了叫街坊邻居笑话。邰秀英回家先向母亲讲解了一些婚姻法,看样子母亲的气不大顺;以后每次讲每次都没个好脸看。有一天,邰秀英鼓了鼓勇气向母亲说:“娘,我的事,以后你少操心吧,自己的丈夫应该由我自己找。”娘一听就气黄了脸:“我看你反了,如果你敢在外面给我‘丢人’,打不死你,也叫你另脱生!”邰秀英一见事不妙,也就没有啃气。
晚上,邰秀英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天一亮,她就去找本村的青年团副书记王秀珍。王秀珍是秀英的干嫂子。邰秀英把自己和孙田均的事说了一遍。王秀珍说:“你们俩,条件差不多,结婚以后,一定很美满,我完全赞成。”她并答应去动员干娘——秀英的母亲。
以后,王秀珍找到干娘,提起了秀英和田均的事。干娘一听就火啦:“你二嫂,孙家有什么呀!老一个小一个的,连个‘家底子’也没有,俺可不能把姑娘往火坑里送。”秀珍说:“娘,你还是老脑筋哩。咱是找人又不是找地。”娘想了一想,又转了弯说:“娘活了一辈子,看事总比你们远。就说世道变了吧,也不能大姑娘自己找汉子,那不乱了吗?你叫俺难看不是?!”当时,王秀珍也没有着急,还是慢慢地劝说。可是,邰秀英在旁边一听,觉得如果这次没有结果,以后就没有影子了,不如趁干嫂子在,人多理壮的时候讲一讲,就顶着说:“不管你通不通,我自己的事一定自己办!”娘一听,气得用手指着秀英说:“把你养大,翅膀硬了想飞不是?那从今你就一辈子别进我的门!”秀英说:“不进就不进!”秀珍一看吵起来了,就批评了秀英一顿,嘱咐她不要心急,应该慢慢地动员。接着把邰秀英的哥哥邰永年也叫了来。
邰永年虽然是个共产党员,担任村支部的书记,工作一贯积极,但对妹妹自由恋爱,思想也打不通。他主要是怕“丢了”干部的脸,在村里落些闲话,工作没法干了。就向妹妹说:“秀英,咱娘和我是从小用血汗把你养大的,这件事你连一点面子也不留吗?”秀英说:“这不是什么面子不面子,婚姻法是政府的法令。你是个干部,应该领导大伙实行。”说得邰永年理屈无言。他虽然还是一口咬着“不行”,但也没有咒念,就去找人商量这件事去了。

村子里有个赵明九,四十多岁年纪,是个富裕中农。在旧社会里,这人能说会道,大家都称他“小讼师”。赵明九也早看中了邰秀英长的好,又伶俐,能生产,想把她说给儿子当媳妇,但总没得手。
这天,邰永年找到赵明九,叫对自己妹妹的婚事想办法。赵明九将黄胡子一捋,假装正经说:“这事叫他们闹成了,你还在村里站得住?得赶快想法,我帮助你。”就在当天晚上,邰永年召集了全村青年团团员大会,想发动全村四十多个青年团员,斗争孙田均和邰秀英,给他俩提意见,说孙田均破坏团体,强迫他们断绝关系。但是在会上,青年团员们没有一个提意见的。赵明九又想了一个办法:要斗争给孙田均、邰秀英当介绍人的青年团副书记王秀珍。可是大家还是不提意见。赵明九就亲自出马向王秀珍说:“你为什么‘扯皮条’!”王秀珍说:“他们恋爱是合法的!他俩同意以后,我才去动员邰秀英的娘。现在事有人,物有证,他们两人都在。”没等问,孙田均、邰秀英一齐说:“我们没有犯法,恋爱也是我们自己主动的。”斗争邰秀英和孙田均的计划失败了。邰永年竟抽出怀里的枪,用枪筒子打孙田均,并将孙田均吊起来,声言要开除孙田均的团籍。直到村长王连珠(兼村支部副书记)出来严厉制止,赵、邰二人才将孙田均放开。
在这当中,邰永年还曾逼着邰秀英和孙田均断绝关系,并威吓她:“你不断,也打死你!”但邰秀英并不害怕。邰永年没法,后来就回家派人看着邰秀英,将邰秀英关起来了。
这时,上级布置了导沭河的任务。邰永年自告奋勇带着民工去导沭去了。赵明九为了拆散邰秀英和孙田均的婚姻,又和邰永年说:“你去导沭,最好把孙田均带去。把他们隔开就没事了。”
邰永年和孙田均参加导沭工作没两天,赵明九就托赵货郎的老婆来邰家说媒。邰秀英的母亲不同意。赵明九又托邰秀英的姨来说。秀英的母亲,正被秀英闹婚姻自由闹得没有法子,被这些媒人花言巧语地一气说的竟答应了。
邰秀英和孙田均恋爱,是受到村长、团支部副书记和广大青年男女的支持的。邰秀英被关的时候,青年们常常暗地里去送信,秀英母亲答应赵家婚事的时候,秀英正住在姨家。现在,青年们又探听了这个消息,告诉给邰秀英,鼓励邰秀英斗争下去。秀英为这个消息气得两天没吃饭。有天晚上,青年妇女律明礼、王秀兰等又悄悄地到赵明九的窗根下,听见了赵明九等正在计划软化邰秀英的办法,她们回来就告诉邰秀英说:“你可千万不要上了他们的圈套呀!你光生气不吃饭,这是个傻办法。你不如软硬都使,等孙田均回来再说。”秀英同意了她们的意见。
赵明九又进一步拉拢邰秀英,叫邰秀英到他家去住几天。赵明九叫他老婆陪着秀英玩,给秀英买布作衣裳。有一天,赵明九还领着秀英指着他的粮仓说:“你看,来我家实在是难为不着你……。”秀英生气说:“俺不眼热你这几个粮食粒子!”另一天晚上,天漆黑,赵明九和老婆故意躲出去,把儿子赵树功留在家里。邰秀英自己坐在炕上,两眼直直地正看着油灯想心事。忽然赵明九的儿子赵树功溜了进来,秀英跳下炕去,将赵树功一把推出去,闩上了门。

去年十月十四日,赵明九找了邰秀英的娘、姨等人,强迫秀英和他儿子去区人民政府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秀英想:“婚姻自主,是政府的法令;我自己不同意,政府一定不批准,一定给我作主。”就和赵明九的儿子,还有媒人去了区人民政府。临走的时候,赵明九喜极了,向秀英说:“到区有人问你,你就说这是完全自由的。”秀英一声也没啃。到了区人民政府,区长先问媒人:“他们俩是你介绍的吗?”媒人说:“他们是先恋爱,后介绍的。”又问赵树功:“你和秀英结婚同意吗?”赵树功说:“同意。”又问邰秀英:“你同意吗?”这时,媒人和赵明九的儿子,直望着邰秀英,怕她露了“馅子”。邰秀英坚决地回答:“我不同意!”媒人等人都发呆了。区长便向他们讲了一遍婚姻法,并把媒人批评了一顿。媒人一见事不妙,回头就走了。区长向赵树功和邰秀英说:“你们的婚姻是强迫的,有一方不同意不能登记!”这时,邰秀英有说不出的高兴。

今年一月,乡里召开了一个代表会,会上,青年、妇女代表提出了一个提案,一致要求政府处理关于邰秀英和孙田均的婚姻问题,并要求政府制裁赵明九、邰永年等侵犯人权,干涉婚姻自由的犯罪行为。但区干部有一种错误的思想,他们怕处理这个问题,会牵连到这村的三个主要干部,以后工作就不好推动了。对这个问题,他们采取了拖延不问的态度。
以后这事传到了距相州镇五里的上曹村,上曹村的群众也一致要求政府处理这个问题。上曹村青年团支部书记赵吉星,见这事不合理,写了一篇稿子投到济南农村大众报社;报社便接连向该区写了几封信,建议区人民政府迅速处理。以后,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处了侵犯人权的赵明九三年徒刑;邰永年一年徒刑。又在村里召开了群众大会,宣布了处理结果;赵明九、邰永年向大家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大家拍手称赞说:“现在的政府真是人民的政府了;勿论谁犯了法,也得公事公办。”
孙田均和邰秀英到区人民政府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时候,区政府的院子里挤满了人,大家都争看这一对真正自由恋爱结婚的新夫妇。青年们跳着、蹦着、拍着手给他们编了下面两支歌谣:
“麻布街(是他们住的这条街的名字),东西长,西头有个邰姑娘,自己找了个可心郎。”
“孙田均和邰秀英,恋爱成了功;劳动能生产,建设好家庭。”
今年七月十四日,邰秀英和孙田均结婚了。村中四十八家亲友来送礼,周围十几个村庄也都有代表来贺喜。山东省民主妇女联合会、农村大众报社、诸城县民主妇女联合会和青年团诸城县委会还送来了贺帐。一个三十多岁的王大嫂说:“毛主席领导的社会真好!看看人家俩人真叫人眼热,可惜咱早生了几年。”(原载山东大众日报)


第3版()
专栏:政法工作简评

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一定胜利
邰秀英、孙田均自由结婚的事实说明了一个道理:广大青年男女的婚姻自由,必须依靠顽强地向封建婚姻制度进行斗争,而这种斗争,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是完全可以得到胜利的。
邰秀英、孙田均二人婚前的遭遇,代表了当前某些农村青年男女的遭遇:家庭阻碍,某些村干部反对,某些区干部不热情帮助,媒婆花言巧语搬弄是非,甚至别有用心的如赵明九之流的人物,极力从中进行破坏。对于这些障碍,唯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斗争。邰秀英与孙田均正是用斗争的方法冲破了层层障碍,实现了自由结婚的愿望。邰秀英与孙田均自由结婚的事实,给广大的仍受着封建婚姻制度压迫的男女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为婚姻自由而奋斗!
与邰秀英、孙田均一样争得婚姻自由的男女是很多的,各地政府及有关团体应善于利用这些事实,来广泛地进行婚姻法的宣传,用口头宣传,用文字宣传,制图片宣传,制幻灯宣传,让广大男女懂得:坚持婚姻自由的斗争一定会得到胜利,让千千万万个邰秀英、孙田均击碎封建婚姻制度的枷锁,把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建立起来。


第3版()
专栏:文化零讯

文化零讯
▲“川北农民报”正确地贯彻了群众化、通俗化、地方化的办报方针,受到川北地区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川北农民报”是在去年十月一日创刊,一年中,发行数量已达十一万多份,为西南各报的第一位。
“川北农民报”每期的内容都密切结合着当前政治运动和当地中心任务,并采用通俗语言和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一年来,它传达了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具体地指导了每一阶段的农村工作;反映了农民的正当要求。如遂宁县西眉乡群众斗争大恶霸李琢之时,因为在读报中懂得了“掌握具体材料斗理斗法”的方法,使斗争完全胜利。报纸内容有各地消息、“编报人的话”、“天下大事”、“生产常识”、“问题解答”、“读者来信”、“龙门阵”(即讲故事)、唱词小调、表扬批评等,报纸不仅是农民学时事、学文化、学生产知识和进行翻身运动的顾问,而且成为各县宣传员和各种宣传刊物、屋顶广播等的良好宣传材料。该报把原来刊出的“农民三字经”印成单行本后,发行了一百万册,在农村中流传很广。
“川北农民报”现在拥有通讯员一千多人,农民通讯小组五十四个。该报每天收到很多稿件和来信,每一个编辑、记者都很重视通讯联络工作。
▲人民美术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挂图”,系用正红、大赤金等彩色印制的;高二十九吋,阔二十吋。该图业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批准发售,现由新华书店发行。
▲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北京举办的少数民族文物图片展览会,已在二十一日下午闭幕。在会上展览的展览品有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模型、居室、服装、生产工具、日用品、手工艺品、土产、文字、乐器、武器、宗教用品和各种图片。会上还陈列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献给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的锦旗。
展览会在上月十日开幕,历时四十一天,观众达十七万多人。
▲华东师范大学在十月十六日举行成立典礼正式成立。该校系以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东亚体育专科学校等私立学校为基础,将公立复旦大学教育系,同济大学的动物系和植物系与私立沪江大学的音乐系合并组成。华东师范大学现共设有中文、外文、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数理等九个学系及体育专修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