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调整公私关系以后
  千家驹
  自从政府于五月间召开七大都市工商局长会议以后,由于各地人民政府大力进行调整工商业及公私关系的各种措施,例如加工,订货,贷款,收购,调整税收,救济失业工人等等,大大地安定了工商业家的经营情绪,提高了他们对于事业前途的信心。再加以小麦丰收,秋收有望,物价稳定后,人民币开始下乡,使城乡物资交流逐步展开,农民及社会上一般购买力适当地提高,各地工商业情况已经开始好转,这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首先是从开歇业情况上看,六月份起开业的已逐渐增加,歇业日趋减少,甚至有些已经呈报歇业的又申请复业。例如据北京市统计,商业四月份开业二三六户,歇业七三八户,六月份开三二九户,歇二一○户,七月份开三二五户(批准二八八户),歇一二一户(批准一四七户,内有六月份已申请者)。天津七月份工业开七七户,歇六四户,开歇相抵实增十五户,商业开三二九户,歇二七八户,开歇相抵实增五一户。上海工业方面,如纺织、针织、机器、卷烟前已核准歇业的,六月起即有前来要求复业者,六月份中新设厂商申请登记开业的共二三二家,其中工厂三十七家,商店一九五家。原先停业而申请复业者即达三十二家。开多歇少的情况七月份起已变成普遍的现象。
  第二是市场成交量增加了,北京各专业公司回笼数字五月份为五四○亿,六月份为六○○亿,七月份为六六○亿,食粮市场每日平均成交金额为一四·七亿,较六月份增百分之九,煤炭成交量实增百分之二十。私商方面也是如此,私商某百货公司六月份销货额为一亿七千万元,七月份为二亿六千万元。上海六月份的纱、米、粉、油、糖、煤及盐成交量的简单几何平均已抵一月份的七二·五一,较五月份增加百分之二五·三八,七月份更增加,到了最近,棉纱成交量每日要达一千多件,与四月份的每天只有几十件比较,真有天壤之别。
  第三,工商业利润一般地均增加了,根据北京市商业局六月份十八个主要行业的统计,有纯益而好转的便有十五个行业,五月份赔钱的绸布,颜料,电料,干鲜果七月起也有了纯利。市场上许多商品价格已与贸易公司牌价拉平,甚或略有超过,据调查北京一般工商业利润七月份多在百分之十左右。而四、五月份间不赔钱便要算是好的。
  第四,从银行存放款的变迁上看,也可以看出工商业的好转来,北京私营行庄七月二十八日存款总余额为五二三亿,较六月份增加百分之二十三,尤以钱庄业务由停滞而变为活动,较六月份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六,放款总余额为二二八亿,较六月底增加百分之三十六,其中钱庄增加百分之三十七。
  从以上我们所学的一些片断的极不完整的统计数字看,已经可以证明从六月份起私营工商业情况已有显著的好转,这种好转即使在各地区间,各行业间是不平衡的,有的行业好得快,有的好得慢,有些地区表现得显著,也有些地区,却不像那么敏锐,但一般的说,工商业好转的趋势却是全国一致而是稳步前进的。
  应该指出:今天工商业虽已有了转机,然而还不是根本的好转,因此,我们不应产生一种盲目的乐观心理。毛主席说过:“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要争取这三个条件,需要相当的时间,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或者还要多一点”。今年的秋收,可能使农村购买力提高一些,但如寄以太大的希望,那也是不正确的。要使农村购买力真正提高,须待全国完成了土改,再加上丰收,而全部完成了土改,还须有二年以上的时间。至于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这也不是一年半载所能完成的。这里面包括着许多复杂而繁重的问题,例如现有企业或行业间相互关系的调整,大工业与小工业间,进步与落后工业间的调整,原料与生产力,生产与销场,地区与地区间,利润、价格与工资间的调整,……现在政府所大力进行的调整公私关系,仅不过是调整现有工商业中项目之一,除公私关系之外,尚有公营与公营的关系,私营与私营的关系,工业与商业的关系,金融业与工商业的关系,都是需要调整的,这种调整起码也需要有二、三年的期间。至于毛主席所说的第三项即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减缩,由于台湾西藏还没有解放,美帝已公开显露其狰狞的侵略面目,我们在国防建设上还需继续不断地化钱,因此在国家支出上,在二、三年内也不可能有大量的缩减。所以我们说,调整公私关系后工商业的转机,只是好转的开始,但还不是根本的好转。
  但是,工商业情况开始好转之后,投机活动并没有根本停止,相反的,有一部分投机商人终想伺机而动,重温他们在国民党统治时代混水摸鱼的旧梦。这主要地表现在物价上,例如当六月二十七日杜鲁门发表那侵略朝鲜台湾的声明之后,一部分商人神经过敏,他们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于是乘机活动,哄抬物价,使进口货和一部分物资的价格一度波动,金钞黑市亦突趋上涨,在上海甚至好久不动的地产也活跃起来,幸由于我们政府有充分的准备,在三二天内便把它打击下去了。最近美帝飞机侵入我东北上空,市场人心又显波动,现在也趋平复了!事实上,我们可以正告投机商人说,今天政府对民生日用必需品的价格是完全可以掌握的,在日用品上我们已有力量打击任何投机商人混水摸鱼的活动。我们从最近几个月的物价指数中可以证明:我们的物价总指数如以六月底为一○○,则七月二十九日为一○六·一,如以七月底为一○○,则八月二十九日为一○○·九,这说明了我们的物价是稳定的,投机商如果想趁火打劫,一定会自食其果的。
  调整公私关系后另一种偏向是私营工商业家的投机取巧的作风和倚赖政府的思想。这种例子在上海以及其他各地已经迭有发生。例如全国机器工业加工计划宣布后,上海五金器材价格暴涨,六月三十日华东工业部召开联席会议,预备成立核定标准工价小组,但同业公会却先发制人,先规定较高的价格,使各厂联合一致来争取高价。又如有的工厂不想努力去改善经营方式,减低成本,只希望政府提高委托加工的工缴费或定货收购的价格,且有偷工减料,蒙蔽政府的事情不断发生。有的认为今天政府既要调整公私关系,既然决定不让私营工商业垮台,就一味倚赖政府的贷款扶植以及收购,而不想在如何自力更生,减少浪费,以及成本核算上下工夫,甚至有些地方私商借此机会向政府的干部反攻,如果政府对私商照顾得稍为不够,便认为是干部的思想有偏差,要求纠正。天津私商一方面要求贸易公司调整批发与零售价格,待贸易公司把零售价格提高之后,某些私商却把同一物品的价格压低在贸易公司的牌价之下,以与贸易公司竞争。又如有的工厂盲目接受定货,根本不去考虑自己的设备和生产能力,而只知道拚命抢生意,生意抢到之后,又转包给别人,从中取利。诸如此类,都说明了有一部分私营工商业家依然存留着浓厚的旧思想旧作风,他们不把心思用在“公私两利”,改善经营上,而只想如何钻空子,用投机取巧的方法获取不正当的利得。在过去国民党反动统治时代,私人工商业家这种投机取巧、钻空子的作风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在那种环境之下,不这样便很难生存下去。但是今天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今天是人民政府,人民政府是讲求老老实实,为人民办事的,这一套作风就非彻底改变不可了。
  政府对于调整公私关系的工作,今后还要继续贯彻下去,这一方针是确定了的。但调整公私关系,必须与工商业本身的改造相结合,才能收到它应有的效果。毛主席所说的工商业的合理调整,调整公私关系仅不过为其中之一。改造私营工商业的经营方式,为工商业家自身所应该努力的一个主要方向。这一方面要私营工商业家彻底抛弃过去那种投机取巧的作风,作自我的思想改造,另方面要改变过去那种适应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经营方针与经营方法。在经营方针上要改变过去为买办地主官僚资本服务的工商业为服务农村服务人民的工商业,在经营方法上要精简节约,实行经济核算,以提高生产效率与减低生产成本。必须把私营工商业本身的改造与调整公私关系两者互相结合起来,私营工商业才有它光明的前途。
  自然,私营工商业的改造是一件艰苦而繁重的工作,这一工作我们不可能希望它在很短时期内完成。但只要私营工商业家坚决地有步骤地去实行,那么在二、三年内是不难看出它良好的结果的。


第5版()
专栏:

  广东糖业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经济价值
  陈焚
  广东气候温暖,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适宜于亚热带性农作物的成长,故广东的甘蔗为省内主要的特种作物。全省依蔗田面积的分布,计可分为五个糖业区:(一)珠江三角洲,(二)北江流域、(三)韩江流域、(四)海南岛、(五)雷州半岛。此五区中以珠江三角洲栽培为最广,制糖工业也较为发达。一九三四年起,广东曾先后建立机械制糖厂六家,其中四家即建立在珠江三角洲区内。由于抗战期间遭日敌摧残,和反动派撤走时破坏,现仅存东莞顺德两家,另有私营的半机械制糖厂三十余家。海南岛在日寇占据期间,积极搜刮我经济资源,曾计划开发糖业,派遣明治制糖株式会社,南国产业株式会社等筹备建设糖厂,后因战争失败而中止。雷州半岛现仅有手工业式的土糖房,产糖量远不及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的突出发展,有它优越的地理条件,广东三大主要河流的北江、东江、西江均经此汇流入海,肥沃的河流沉淀物积聚甚厚,且河叉交错,水运极便,一位外国甘蔗育种专家曾誉为世界最优越的甘蔗繁殖区。从自然条件来看,也许并非过誉。但也应该考虑到可能发生的糖米之争。(台湾蔗稻争作曾严重影响到台湾糖业的发展与恢复。)广东向为缺粮省份,尤其珠江三角洲人口稠密,每年缺粮数额远在其他各区之上,故广东糖业进一步开拓,应以不影响当地粮食供应为原则。珠江三角洲全区现有蔗田约二十一万亩,依照本年度调查,每亩产蔗以五十担计算,共可收获甘蔗一千万担以上,以之供应全区公私营各糖厂开榨一百天的需要,仅能达到压榨能力百分之五十左右。尚有在解放前由台湾拆迁该区番禺县市头的糖厂,正在计划兴建,一旦竣工开榨,则甘蔗供应的差额更大,因此,为了解决原料问题,必须从两个办法中择一而行:第一是提高甘蔗每亩产量;第二是增加蔗田的面积。第一个办法是应该做的。该区战前每亩产量,最高到达一百四十担,听说在该区的中山县的一个甘蔗繁殖场,且曾到达三百五十担以上(每一市亩),这说明要提高产量是完全有可能的,并且在广东要提高甘蔗每亩产量至一百担以上,差不多全省都有这个可能。有些地区还可以超过珠江三角洲,因此,第一个办法也不限于在珠江三角洲才能办到。第二个办法,就该区土地利用情形来说,目前可能性很小,因为从该区现有各糖厂生产能力来看,尚须拓充蔗田面积一倍以上,才能保证甘蔗供应不缺,但该区可耕地已利用至接近最高的程度。
  至于北江流域与韩江流域可耕地,也已充分开发,且运输条件,远不如珠江三角洲。今后建设广东糖业,以地理观点而论,则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为更理想的糖业区。
  海南岛气候较珠江三角洲稍热,常年雨量平均为八·四英寸,全岛总面积约三、四二九、一二九公顷,蔗田面积据估计为六千五百公顷。蔗区多分布在该岛的东北与西北部平原地带,据估计尚有可资开发之荒地约占全岛总面积百分之二十(约六八五、八二六公顷),其中虽多丘陵地带,但坡度不大,且水源丰富,只要稍加兴修引导,就不虞枯竭了。假使将这片广大的荒地三分之一(即二二八、六○○公顷)加以开发,以每公顷产糖四吨半计算(假定每亩产蔗六十担,出糖率百分之十)约可产糖一、○○○、○○○吨,可容纳每日压榨能力一千吨的糖厂六十家。
  雷州半岛土壤气候适合于栽培甘蔗,其优越条件,较之珠江三角洲及海南岛毫无逊色,该区沿海的海康,徐闻等县,沃野千里,黑色土层厚达三、四尺,多为未开发的处女地,且平原广漠,极宜于使用机械农具的垦殖,据一九四八年伪广东省府建设计划,估计徐闻一地可植蔗面积为一、二三三、○一五亩,海康一地为二、二一一、六○○亩,另据估计徐闻有荒地二十五万亩,如以之栽植甘蔗,可建立每日压榨力一千吨糖厂五家。
  我国为一农业国家,新中国经济建设将引导农业逐渐走向工业化。糖业本属农产加工,但由于原料不能趸存,故糖业建设不得不考虑区域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广东蔗糖向为该省的重要资源,也是我国大陆上具备优越自然条件的产糖区域,且已略具良好的新式糖业基础,倘能充分开发,仅海南岛一地产量,就足供全国消费的需要。惜过去主管糖业的反动政府官僚,以开厂为掩护,大量走私输入外糖牟利,(陈济棠统治广东期间,广东糖有“无烟糖”之称,意谓糖厂烟囱尚未冒烟,即有糖出售。)并施行严格管制,勾结私商,压迫私营糖厂及蔗农;广东糖业,外受洋糖倾销竞争,内被官僚资本压迫,加以遭受蔗商中间剥削,在这样重重的排挤与打击下,遂至一蹶不振。过去糖产量最高的一年曾达一八九、二八○公吨(一九三六),而一九四九年的产量还不及半数。
  广东由于地理条件的优越,植蔗的利益远优于种稻。目前广东的公营糖厂采办原料采用分糖制,靠近蔗区的糖厂分糖比例为厂方占百分之四十三,蔗农占百分之五十七;糖厂离蔗区较远的比例为厂方占百分之四十,蔗农占百分之六十;蔗农平均占百分之五十八·五。今年每亩蔗田平均产蔗四千斤(这是最低的产量),以产糖率百分之九·五计算,每亩产糖三百八十斤,蔗农分得二百二十斤,照目前粮糖市价计算,每亩蔗田每年收获约折合大米一千一百斤。但广东的稻田每年每亩平均仅收获稻子二百六十五斤;产量最富的珠江三角洲,每亩每年亦仅产稻五百斤左右,五百斤稻子碾成大米,以七成计算,那么每亩稻田每年产大米不过三百五十斤。两者相较,种蔗比种稻要有利得多。不过今年因为国内产糖量缩减,台湾未解放,台糖来源断绝,市场上供不应求,刺激糖价上涨,因此目前的糖粮比价并不是正常的。适当的糖粮比价大体上应保持一斤糖换两斤米,就照这个比价折算,也是种蔗利益优于种稻。此外,还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第一,广东产蔗区不仅限于珠江三角洲,种蔗的土地,如改种水稻,并非每年每亩都能产五百斤稻子;第二,相反的每亩蔗田产蔗四千斤却是最低的产量。战前每亩蔗田产量曾达一万斤,可以榨糖九百五十斤,因此如能恢复战前产量,那么蔗农所分得的糖,纵以一斤糖换一斤米计算,其利益亦优于种稻。现政府农业机关已积极进行筹划供给优良蔗种,并指导蔗农改良栽培方法,今后逐渐恢复战前每亩产蔗量,当不致有什么困难。
  我国幅员广大,随地均可种植粮食,但未必随地都可栽植制糖原料。广东植蔗利益既较种稻为优厚,选择最适宜的地区,推广蔗田的面积,供给糖厂以充分的原料,使其恢复和发展,是值得加以考虑的。
  依据上面的分析,就可想见糖业在广东有发展的可能性,而且在农村中富有经济价值。过去我国每人每年食糖消费量的纪录约为二公斤,全国每年消费约一百万吨;将来农民生活程度提高,总消费量当不止此,全国产糖(包括台湾)将感不敷供应。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广东糖业是值得注意的。
(附图表)
一九四九年广东省各区的糖产量地区 面积(公顷) 每公顷产蔗量(吨) 产蔗总量(吨) 产糖总量(吨)珠江三角洲 一四、五六○ 三一 四五四、一五○ 三三、○○○韩江流域 六、六七○ 二二 一四六、七四○ 一○、三○○北江流域 六、六七○ 二二 一四六、七四○ 一○、三○○雷州半岛 六、六七○ 二二 一四六、七四○ 一○、三○○海南岛  六、五○○ 二一  一三六、五○○ 九、五五五全省合计 四一、一六○ —二、○三○、八七○ 七三、四五五


第5版()
专栏:

  订货制在重工业经济计划中的作用
张大颠
  (一)
  订货合同,是工业企业与产品供销机构之间经济关系的一种形式,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供应与推销,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订货合同来实现。重工业部合同制的实行,是从本年二月份钢铁电机的订货开始的,以后机器定货也采取了合同形式。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已深刻的体验到合同制的重要意义,它在组织供销,推动生产,完成工业计划等方面,都起了应有的作用。
  合同的签定是根据计划进行的,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全国重工业会议,确定了重工业恢复与建设的方针,制定了重工业经济计划。供销机关便根据工业计划的生产计划与各消费部门所提出的申请书和订货单,编制了产销平衡计划,这一计划的基本供应条件,经各消费部门同意并经政府批准之后,便成为签订产品供销合同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重工业经济计划的实现,经过合同的组织,就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合同制度在重工业部一开始便采取了总体合同,局部合同,与直接合同三种基本形式。它的内容,包括了中央各部的产品供应合同,公私营企业的相互供应合同,所属企业的产品交换合同,进口器材的采购合同,私营企业的加工订货合同。这一系列不同形式,不同性质合同的签订,使各企业与各经济机关在合同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供销关系。合同已稳步的深入到实际经济关系中去。
  各区经济条件不一,因之产品售价就不可能趋于一致。为了调剂各区产品的售价,产品供应就采取了由供应机构统一与消费部门签订总体合同,再与各区分别签订局部合同的形式,以适当的调剂地区产品的差价。采购合同是采取了先与各区签订局部合同,以稳定其签订合同的信心,直接合同则具体的与进口部门签订。交换合同是由各区直接签订的,并规定了双方的互惠条件。为了照顾私营工业的生产所签订的加工订货合同,是由华东与当地私营企业直接进行的。这样经过合同的组织,各经济机关、国营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晰化与具体化。不仅生产企业可以按照生产图表正确的进行生产,消费部门用于经济建设的原料机械的来源得到保障,并有助于供销机关商品流转计划的完成。合同是组织生产企业与消费企业相互关系的枢纽,是防止生产上的停工与供销上中断的关键。
  合同根据产销平衡计划,详细的规定出各企业供应给各经济机关产品的种类,数量,品质,交货期限及包装运输等方面的各项义务,并确定这些义务的履行方法,不能按照合同履行义务时所应负的责任,使各经济机关与各企业的计划,用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任务就可能具体化了。企业可以按照固定的生产计划正常的进行生产,各经济机关在恢复交通工矿,建设农林水利等所需用的物资及时得到供应,并对恢复与发展机器,电机的生产更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订货任务的分配,使全国的机器业,电机制造业,在现状维持与半停顿状态下走上新生的道路。还适当的组织了私营企业的定货分配,给他们一定任务,使其加工制造,发挥私营工业生产力量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样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生产,合同是起着积极组织与推动的作用,成为完成经济计划而斗争的有力武器。
  过去各地区各企业在经济上很少发生联系,相互间不够了解,严重的存在着生产没有对象,产品没有销售市场,这一地区的产品积压,而另一地区则无法解决,急于进口,供销失调,产销脱节的现象。合同签订后,多年来互不了解的情况得以沟通,各地区企业的生产情况,技术条件相互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发现了各种精密制品,如东北的高速钢,镍铬钢,硬质合金等,上海的电工器材,精密机械等,西南的测量仪器,精密量具等。这些精密制品都可以自己制造,不必再依赖进口;很多种的钢铁、电机,机器都可以自己生产,不必再行在市场上去追逐外货。由于签订合同的结果,各区的产品的结算在相互调拨中,尽量相互清偿、中抵,使其平衡,避免了大批货币在市场上的流通。在外汇的使用上也作到了统一与集中。凡国内不能解决或产量不够应用的主要原材料,如矽钢片,电解铜,生胶电极等,由供应机关统一采购,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避免了各区在采购上的分散与盲目的储备。这样适当的组织供销,是有利于物价稳定的,同时可以节省外汇,减少财政开支和现金支付,增加国民收益。合同便成为克服盲目生产盲目供销的有效工具与控制市场,掌握物价,避免中间剥削的物质基础。
  订货任务由于有组织的分配承制,进一步促使生产趋向合理分工,和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在生产能力与技术条件上也获得了充分的发挥与提高,大部都能按时与提前交货。因为供应方面在接收订货后,即合理的组织其生产能力,改善生产设备,妥善的利用原材料燃料,计划资金周转和定货收入的运用,使产品成本一再降低。从订货到现在,华北钢材成本降低百分之一九,生铁降低百分之一八·一,电动机降低百分之九,变压器降低百分之十,水泥降低百分之一七·四;华东钢材降低百分之一七,成本降低便提高了各消费部门的购买力。合同能帮助企业发现其潜在的生产能力,巩固企业的经济核算制度,对降低成本,消灭浪费现象是一个有力的物质刺激。
  因此合同制的实际意义,在于它能适当的组织产品供销,加速商品流转,提高生产能力,巩固经济核算,消灭浪费,增加资金积累,提前完成与超过完成国家计划。计划、经济核算,合同三者的联系及其统一,便成为加强经济计划基础,完成经济计划的实际力量。
  (二)
  签订合同这件事在重工业部来说是一件新鲜的事物,还在走着摸索的道路,虽然在执行过程中获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
  第一、由于经验缺乏准备不足,需用部门不能按照所提出的申请书与订货单履行合同的手续,订货数量迟疑不决,不能提出具体规格及实样,既定数量一再缩减,甚至取消订货。承制部门则不能确定交货期限,提不出产品售价,规格质量也不能肯定保证。在这些问题的纠缠下,便拖延了签订合同的时间与打破了原定计划的完整性。个别承制部门的整体观念不够,没有明确的认识生产建设,存在着浓厚的商业性的经济意识,不肯拿出真实成本,而斤斤于价格的争执,亦大大的妨碍了合同的顺利推进。
  第二、目前工业多在恢复时期,经济建设方始初步着手,对全面工业情况了解很差,缺乏生产数字的正确统计,掌握不住生产的特点与规律。往往使用部门上半年需用多,下半年需用少,承制部门则恰恰与此相反,致使产销不能均衡。有时更由于对潜在生产能力的发挥,没有充分的估计,使生产能力提高后,超计划完成的产品得不到及时的销售,形成了产品的积压,迟滞了资金的周转。
  第三、未能按照正确合同关系的构成去组织订货,钢铁电机订货所签订的总体合同与局部合同均系经由重工业部供应机关所一手包办的,形成了一揽子性质的包揽合同,减低了正确组织供销工作的效果与直接义务履行者签订局部合同的责任心。而机器订货则仅由供需双方直接签订了局部合同,中央供销机关并未包括在合同关系的体系中,失去了中央机构在其下级机构订立合同方面所发生的作用。即进口器材的采购,也未与贸易部门取得密切联系与之签订总体合同,因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便得不到供应的保证,经常引起生产企业发生停工待料的现象。
  第四、合同条件规定得不严密,交货付款期限不明确,没有严格规定出不能按照合同履行义务时所应负的物质责任,不能通过货币来监督双方的义务履行情况,以致在执行当中不能引起履行者足够的注意。因而便发生了中途废约,变更定货数字,拒绝付款和交出不合规格的定货,以积存的次料塞责等破坏合同纪律的行为。重工业部亦未制定出有系统的对合同监督的方法,遂使合同的进行发生了松弛现象。
  以上所发生的责任不明,事理不清的情形,一方面是由于今天的生产条件还不可能充分满足供需双方的要求,一方面是由于对合同的执行还未养成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主要的是领导机关未能及时的检查,随时发现问题,解决困难,未能及时研究分析情况,总结经验,给予下级机构以有力的指导。因此有许多关于合同关系的重要问题,长期不得解决,便给不按照合同办事的现象,创造了条件。
  (三)
  十月订货即将到来,我们又要签订一九五一年的订货合同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便是检查分析一九五○年签订合同时所发生的错误和缺点,积极进行主要的筹备工作,考虑产品供应新的基本条件,进行极缜密的规定。认真的调查研究,掌握住具体情况,那些地区企业的产品是什么?那些消费部门的需要是什么?运输条件便利与否?供需双方距离的接近程度如何?都是我们应当考虑与准备的范围。尤其今天的工业还未走上专业的统一领导,地区性依然存在,所处环境不同,要求各异,一环脱节,就会影响全局。像这样复杂的订货组织,暂时还须由中央物资分配机关主持领导,依据经济计划,消费部门的实际要求,召开物资分配会议,制定经济供应计划,指示各部局各地区贯彻执行。供需双方必须按照国家指示的任务,深深地认识合同关系构成的重要,才能很好的担负起正确组织供销工作的任务。
  合同基本关系的构成,必须通过总体合同、局部合同、直接合同的形式。合同的供应条件,务须具体明确,规定出供应产品的种类规格,确实数量,供应期限(总期限,分季期限,具体交货的月日)产品价格及总金额,包装与运输责任,起运及送达地点,税款负担,结算办法,天灾人祸的损失责任,不能履行合同的物质保证,以及总体合同与局部合同分别签订的条件等,以巩固合同基础,保证合同的完整性。
  合同既经签订,一定要根据合同办理。为了保证合同的严肃性及合同签订的顺利进行,有效的国家仲裁机构或调解机构的成立是非常必要的。而领导机关检查工作的经常进行亦是保证合同正确执行的有效方法。在履行及签订合同中,双方发生的争执和不履行合同义务所引起的问题,可以及时而适当的得到处理,使违犯合同纪律的行为受到严峻的处分与应负的物质责任,通过纪律的执行与货币的监督作用,就可以保持合同高度信用,使合同成为实际的有效文件。
  国家原材料的提前储备,保证供应,是合同按期实现的先决条件,一九五○年各生产企业在接收订货取得定金后,才开始进行国外购料,时间短促,供不及时,造成停工待料的严重后果,大大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妨碍了生产能力与技术条件的适当发挥,以致不能按期交货,破坏了合同的信用。因此主要原材料一定要由国家统一筹措,提前储备,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与产品的按期供应。
  合同财务关系的结算,必须通过国家银行,使国家银行成为结算与转账的中心,成为国营企业与经济机关的枢纽,并建立起银行与企业的信贷关系,通过银行的财政监督作用来巩固经济核算制。促进并加强每个企业和经济机关在完成合同任务方面,生产合理化方面,以及降低成本,积累资金方面的关心。
  今天工业的恢复与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重工业部门要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应对订货合同提起高度的注意;应经过计划,经济核算合同三者的联系;经过总体合同,局部合同直接合同的签订,使合同稳步的深入到实际的经济关系中去。扩大合同的范围,提高合同的作用,组织起正确的供销关系,以巩固重工业经济计划的基础,为重工业经济计划的实现而斗争。


第5版()
专栏:

  全国城乡基层合作社1949年底与1950年第一季的社务比较表大行政区别 社数(个) 社员数(人) 股金数(人民币万元) 1949年底 1950年第一季 指数 1949年底 1950年第一季 指数 1949年底 1950年第一季 指数合计26,309 38,648 147 13,446,877 20,176,448 150 12,239,811 23,974,344 196华北8,086 13,290 165 4,545,281 6,167,704 136 3,398,204 4,330,590 127东北8,804 10,667 121 5,443,332 8,749,434 161 5,517,044 12,412,948 225华东8,444 12,403 147 2,754,006 4,063,568 148 2,464,046 4,599,22  187中南86  1,074 1,249 66,296 363,876  549 27,809  1,033,834 3,718西北360  522  145  407,500 429,382  105 790,000 1,067,498 135内蒙529  692  131  230,462 402,328  175 42,708  529,952 1,241
  注:①本表所称基层合作社包括直接吸收个人社员之区社数。
  ②中南区的社员数内,缺湖北省机关供销社社员数。
  ③内蒙古1950年第一季的股金数系从该区合作社第一季资金总数中减去各级总社资金数所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