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华北各地报纸
认真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
在贯彻政策改进干部作风上起了很大作用
【新华社四日讯】华北各省、市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报纸数月来在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方面,已获得相当成绩。
华北各地报纸自今年四月以后批评性的稿件都有显著增加。如山西日报在三月份发表批评性稿件十一篇,到七月份增加到八十四篇。河北日报三个月来共发表批评性稿件二百九十二篇,占收到的批评性稿件七分之一。察哈尔日报六、七月份共收到批评和建议性的稿件三百一十六件,发表了一百一十六件。平原、绥远各报发表的批评性的稿件也有增加。
各地报纸对重要批评稿件,大部分都刊载在重要地位,并能抓住主要问题,组织评论或加上编者按语。如山西日报五月份发表的八十一篇批评稿件中,作为头条新闻的就有十二篇,其他也多数刊载在显著地位;其中有六篇写了社论或短评,三十一篇加了编者按语。各地报纸在批评性稿件发表后,即通知被批评的机关或个人并督促他们及时检讨。对于较重大事件,则进行了连续报道,使其有始有终,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实际工作的改进,使报纸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
被批评的机关和干部,一般都能认真进行检讨,及时处理问题,拟定改进办法,并在报纸上公布。因此,这些批评对于改进实际工作,贯彻人民政府和共产党的政策,以及改进干部作风,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平原日报工农通讯员莘县劳动英雄曾广福,通过报纸建议该县挖顺水沟。这个建议被付之实施以后,已使两千七百亩洼地免遭水灾。又如天津市人民政府救济失业工人和失业知识分子的规定,曾吸取了天津日报上很多工人和市民的意见,作了修正和补充。河北日报揭发安新县梁庄中农米巨臣土地被侵犯的事件后,保定专署和中共保定地委立即派员到该村检查纠正,对直接违犯政策法令的干部予以处分,并通令所属各县根据梁庄事件进行检查,号召干部学习该项新闻和社论。这次的批评和检查,推动了全省其他专区、县也自动进行检查,解决了类似的土地问题。由于这种认真的批评和负责的检讨,报纸已更进一步地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例如,河北日报现在平均每天有十多个读者到报馆来面谈,请求帮助解决问题,这说明该报在有效地展开批评之后已在人民中拥有相当大的威信。
各地报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工作,是在各地人民政府和共产党的领导机关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决定的方针之下开展起来的。但各地人民政府和共产党的有些地方组织还不善于把它当作一个推进工作的武器来使用,因此,目前批评和自我批评工作还表现出有很大的被动性,没有真正成为群众性的自觉的运动。各地报纸对下级机关批评多,对上级机关批评少;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提出的批评多,群众提出的批评比较少;批评性的稿件多,自我批评的稿件少。如山西日报五、六月份的批评稿件,各领导机关所写的批评稿件共四十八篇,各机关、干部间相互批评的稿件共五十八篇,来自人民群众的批评稿件只有三十七篇。有的机关对报纸上的批评尚不能及时检讨和答复;有的机关对于报纸的批评采取抵抗或置之不理的态度;有些负责干部还以“顾及政府威信”、“照顾干部情绪”为借口,不愿在报纸上进行公开的批评和自我检讨;部分干部还存在着害怕批评的情绪。此外,报纸方面在对实际工作的缺点进行批评时也还有不够实事求是的毛病。现各报已分别总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的经验,一般都认为今后要继续贯彻中共中央的决定,必须一方面善于选择主要的富有一般教育意义的事件,展开批评;另一方面还要在报纸编辑、记者中,进行教育,要求他们能更好地掌握实事求是和治病救人的原则,克服某些为批评而批评的偏向。并适当注意表扬模范,使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群众性的自觉运动。


第3版()
专栏:

  京市第一区
区人民法院正式成立
【新华社三十一日讯】北京市第一区人民法院已于二十九日正式成立。这是全国各大城市中第一个设立的区人民法院。北京市城区九个区共设三个区人民法院,第二、第三两个区人民法院现正积极筹设中。区人民法院的任务,是受理一般民事、刑事第一审诉讼案件,依靠群众,及时解决纠纷,以便市人民法院能集中力量,处理较为重大的案件。区人民法院受市人民法院的领导和监督,市人民法院为区人民法院的上诉机关,凡不服区人民法院裁判的民事、刑事案件,均可向市人民法院上诉。


第3版()
专栏:

  京市人民法院王斐然院长
就成立区人民法院事发表谈话
【京市新闻处讯】京市第一区人民法院已于八月二十九日正式成立,第二、第三两个区人民法院不久也将相继成立;京市人民法院王斐然院长特就京市创设区人民法院的经过和区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工作方针及其在大城市人民司法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等发表谈话如下:
区人民法院是遵照人民政协共同纲领第十七条“建立人民司法制度”的精神而创设的。今年二月本市第二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区人民法院的决议;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沈钧儒院长在那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更着重的阐述了初审机关的重要性,并根据这一原则说明了关于在京、津两市试办区人民法院的意义。三月八日,最高人民法院及司法部正式会衔通知北京市人民政府转令市人民法院着手筹设区人民法院。
这种新的人民司法组织和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还是首创;因此,市人民法院在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领导机关及市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与协助下慎重地进行了比较长期的筹备工作。在五月下旬市法院开始清理积案工作时,即准备在这一工作过程中,为区人民法院打下有利的基础。所以清理积案工作,采取了以区为审判单位的办法。就是由市法院派出大量干部与各区公所共同组成审判组,就地审理各该区当事人在市法院起诉而未及时解决的案件。这一办法受到各区人民的欢迎,证明了在各区分设审判机构,能够更及时地解决民间纠纷,也证明区人民法院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市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与司法部联合颁发的“京、津两市区人民法院试行办法”第二条的原则,决定先在城内九个行政区中合并设置三个区人民法院;同时根据第一条“使民间纠纷及时得到解决”的精神,决定每一个区人民法院分别设立一个或几个审判组,常川分驻各区,使每区人民,都能在本区境内就地进行诉讼。
人民司法制度的重要特点和优点之一是“便利人民”。而区人民法院的建立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且也一定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设想:像北京市这样拥有二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所有的案件全部集中在一个市人民法院,不仅过分繁重,而且在处理案件上往往不能及时,容易积压拖延。有了区人民法院之后,一方面案件分散在各区;另一方面,法院与诉讼当事人距离较近,可以随时进行传讯和调查。例如:当市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发现新的证人、证物后,最快也要到第二天才可能传讯,而区人民法院遇到这种情况,很可能当天就从事处理。有了区人民法院就使司法部门更容易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使实地调查与法庭调查相结合;而这些,正是人民司法工作和审判工作的努力方向。此外,由于区人民法院直接联系群众,也就更能深入及时地了解群众的需要,并根据这种需要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工作。
区人民法院的工作重点显然地是在解决人民内部的问题,即民事纠纷。过去各区调解科处理的纠纷案件数字是很庞大的,市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也以民事纠纷为最多,从这两项事实可以看出,区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是处理民事纠纷。处理的原则应该着重于加强人民之间的团结,而工作方式也就着重在调解。因此必须重视“京、津两市区人民法院试行办法”第三条关于“加强调解工作”的规定。至于区人民法院所受理的刑事案件,一部分也还是人民内部的纠纷,如斗殴、轻微伤害等,也可用调解方式进行合理解决;比较严重的刑事案件,则因区人民法院直接联系群众,更能采取严肃、慎重的态度迅速判决。这对于减少和预防违法、犯罪及巩固革命秩序方面,都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只有区人民法院担负起这些任务,市人民法院才能抽出力量来更好地完成它的中心任务——处理反革命案、破坏国家经济建设案及其他重要案件,——也就是试行办法第四条中所规定的市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案件。
此外,人民司法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依靠人民对政策、法令的日益了解而逐渐自觉地根据政策、法令自行解决相互间的纠纷;因此宣传教育工作是人民司法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各区在成立区人民法院时首先把有关区人民法院本身的一些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今后在经常工作中,通过一些具体案件随时帮助市民体会和了解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还希望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抽出时间来利用人民聚集的地方如庙会文教馆等公共场所,对群众系统的讲解各项政策法令,并有计划地张贴和讲解一些典型判决,而有领导有计划地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审判工作,使更多的人民得到旁听的机会,也是可以有条件的慎重去作的。
最后区人民法院还应在区公所指导与协助下,与区内各有关机关及人民团体建立密切的联系,对某些重要案件的审理,一定要请各方面给以帮助,才能把案子办得更好。审判工作应走群众路线,而这样作,才是一条重要的群众路线。


第3版()
专栏:

  全国卫生医药展览会
受广大群众热烈欢迎
展览期间观众共达三十四万
【新华社三日讯】第一届全国卫生医药展览会在京举行,历二十五天,受广大群众热烈欢迎,已于八月三十日闭幕。展览会的观众达三十四万人,除北京、天津两市和两市附近各县、镇的一般人民群众外,有各学校、工厂、农村等六百多单位团体的有组织的群众。此外,天津、石家庄、太原、济南、青岛、上海、湖北、广州、沈阳、大连等地都组织了参观团远道来京参观。
展览会用图画、模型、实物、表格、文字说明了“预防为主”是当前卫生工作的正确方针。展览会表明:在旧中国反动统治下广大的人民,长期陷于疾病,由于当时医药、科学不能发展,封建迷信的医疗方法流行,人民大量地死亡。在新中国,人民政府领导广大人民和疾病作斗争,已获得了相当的成绩。展览会着重介绍了各地防治传染病的经验。比如东北的鼠疫,一九四七年时有患者三万零三百二十六人,一九四九年就减到四百四十五人。展览会对各种传染病、多发病(如砂眼)、地方病的防治方法都作了生动、具体的介绍。展览会又介绍了沈阳的妇婴保健站、东北的铁路线卫生实验站、内蒙古的梅毒治疗、鞍山的工矿卫生、华北各地的改造旧产婆等工作,说明了这些工作都受到人民热烈地拥护和赞助,已发展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展览会还介绍了中国医科大学等学校的新学制,这些学校计划在五年内将培养出二万名高级医务人材。展览会使每一个观众都能得到充分的卫生常识,并了解到只有人民政府才会对保障人民的健康不遗余力。
毛主席的亲笔提字“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和毛主席同伤兵见面的画幅在展览会中受到极大的注意。展览会介绍了人民解放军卫生工作的许多英勇事迹,尤其抗日战争时期晋冀察边区狼牙山地道战时地下医院的模型,使观众深受感动。地下医院有四十多个相连的地洞,有手术室、药库、伤员洞等,人民解放军的医务工作就在地洞里坚持工作,治愈了大批的伤病员。
这次展览会规模巨大,事前经过了半年筹备,展览品来自全国各地,共万余件,占地三千多平方公尺,展览会动员了六百多名卫生工作人员和医科学校的学生参加工作,充当解说员的随时向观众解释展览品的内容。展览会还发出了卫生宣传品五万多份。
为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展览会内容在会后将摄制电影,到各地放映。


第3版()
专栏:简讯

《新观察》第五期于二十五日在北京出版。该刊本期有戈阳的《调整工商业以来》、田林的《私营企业的发展道路》、张家炽的《调整税收》和李有义的《英美帝国主义侵略下的西藏》等文章。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已于二十日成立。由夏衍任院长,黄佐临、吕复任副院长。该院将采用苏联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先进经验,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来培养新中国的戏剧工作干部。
西北军政委员会于八月十六日发出逐步建立广播收音网的指示。规定每个专员公署,每个县均应设立收音机一架,广播收音站一处,并培养训练专任或兼职收音员一人至两人,担任广播收音站的工作,每天抄收中央台、西北台、本省省台的记录广播,送与当地领导机关经油印报、黑板报、墙报等向群众传播及逐日预告重要广播节目,组织干部和群众收听。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我怎样接受了报纸上的批评
中共邢台地委书记 程玉琳
我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感到过去我对此问题有一些糊涂思想:认为个人及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应该在党内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也必须坚决改正。但为什么非在报纸上公布呢?自己想不通。看到报纸上发表有关批评本区工作的稿件,就有些不大舒服,特别是报道中与事实稍有出入,更加不通。我记得在原冀南区工作时,曾为此给报社提过几次意见,自己认为报社的权力太大了。后来天长日久,不断见到报纸刊物上发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稿件,也就看得惯了。自中共中央这一决定发表后,人民日报又发表了社论,民主人士也发表言论表示拥护。接着又看到很多地区在报纸上公开的作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是平原省府主席对濮阳运粮事件的检讨,对自己启发作用很大。学习了以上文件,思想认识逐渐提高,但到具体问题上就又不通了。下面是我违法武装扣留汽车的事情发生后(去年八月,程玉琳同志与河北军区邢台军分区司令员邹国原同志到保定开会,事先曾通知大华汽车公司搭车。但因该公司售票无限制,邹、程上车时,乘客已经坐满。因开会时机急迫,他们即大发脾气。经公司负责人动员,群众没人愿意下车。程、邹即武装扣住汽车,直至群众让出座位才准开车。车经高邑附近时,因道路泥泞,有一马车未让路,其随员即下车将赶车老乡痛打一顿,邹、程二人亦未加制止。中共中央华北局纪律检查委员会为严肃党纪,决定给邹国原、程玉琳二同志以当众警告处分。——编者),到受处分及该处分在河北日报上公开发表的思想变化过程,从这段过程来检讨我的思想与认识:
在我准备下乡工作的头一天晚上,邹司令员用电话告我说扣留汽车事件已有人报告,由华北军区将批评信转来,并指示作检查。当时自己认为“咱这样作不对,但汽车公司也有责任,他们工作上太不负责了,主要的责任应由汽车公司负。”次日接读批评信,并未首先深刻检查自己,而是感到信中反映的片面,扩大事实(实际上有些出入,但不是原则的出入),为什么光说我不对,而不说汽车公司呢?心中有些不大服气,而所抱的态度是叫检查就检查吧!因为我忙于下乡,就把检查报告推给别人去写。结果由于有关人员不全,长期未报告上去。等上级再督促时才作了检查。这个检查多属申述情况,自我检讨精神很差。后经上级指示再作检查时,才专门开了地委会作了自我检查。从此可以看出,我对待批评不是如同中央决定中所说的“采取热烈欢迎和坚决保护的革命态度”,而是采取官僚主义态度。
问题发生后,我并未认识到这种行为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及军阀主义的残余的具体表现,只认为这样作不大好,这也是汽车公司所造成的,自己责任不大。因此既未检查,又未报告。接到转来的批评书后,又抱着那种不正确态度,虽然忙于下乡,但也有推托的思想,以致长期未作检查。第一次检查很少自我批评精神,上级当然不满意。再次接到上级的督促检查指示后,才感到事情严重,才作了比较深刻的检查,并请求处分。今天用整风精神来看那个检查,只是基本上认识了错误的严重性,分析还是不够深刻的。
从以上情况来看,不是自觉地进行了自我批评,而是在被迫情况下进行的。这也说明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很低,对党的基本原则精神了解不够,因此接受问题迟钝。
中共中央华北局纪律检查委员会接到程骞同志的批评书后,即由省转来,征求我们的意见,责成作检查报告,中间又曾电促。第二次报告送走几个月后又叫邹司令员到军区去对正材料,决定处分,并征求我们对处分的意见,最后才作了处分的决定。决定后又将决定书寄来,经过我同意签名后才发表的。由此可以看出:上级对待错误是严肃认真的,对同志是爱护负责的。处分是为了教育,而不是单纯的为处分而处分,并充分发扬了民主。我受处分后是心悦诚服,毫无怨言的。
接到处分书以后,处分决定中说:“给以警告处分,并在党刊及河北日报上公布,以警惕全党。”我对“在河北日报上公布”又有些闹不通了。我认为处分是应该的,自己完全同意,在党内刊物发表还没什么,但对在报纸上发表就有些不大通了。经过两三天内心斗争,才克服这种个人主义情绪,思想上也通了。看到七月九日河北日报发表了关于对我处分的决定,自己就老老实实地看了两三遍,开始还是不坦然,不过思想早有准备,也就没有什么了。这说明自己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不敢将错误公布于大众之前,自己还存在着“家丑不可外扬”的落后思想。同时也说明我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是很不够的,没有领会与掌握了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与实质,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过去对这个道理不是真懂得,而只是口头上懂;对别人问题懂,轮到自己头上便又不懂了,也就是未深刻领会其实质,更谈不上掌握了。因此,遇到问题,表现了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不但自己不扫地,不洗脸,甚至别人给扫地洗脸还嫌扫的不好,洗的太痛。
所以产生以上不正确的思想与态度,是没有完全站在党的立场上来看问题,而是搀杂着个人主义成分:顾虑自己的得失,顾虑自己的领导威信,爱面子等小资产阶级意识。对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为了教育全党及干部,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性和积极性,吸引人民群众踊跃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我以为有了错误,改了就可以,何必登报呢!这是企图以不脱裤子来割尾巴;而不脱裤子,尾巴是不会割掉的。
经过这次学习,我进一步理解了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的精神与伟大意义,当然不是彻底了解与精通,从个人来说确实是提高了一步。前几个月我还没有向大家公布上述错误的勇气,现在是有了。
现在我亲身体验到党的纪律及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教育党员、干部的好武器,是加强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好法宝;它是改正错误,提高工作,巩固既得胜利与推动社会前进的原动力。特别是对我个人教育意义更大。这一事情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思想根源的。
只有全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使一切违犯党性的倾向没有存在和发展的余地。我们要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自由主义态度。我们应当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应当学习程骞同志对党对人民负责,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以上是我这次整风学习中的初步自我检查,当然还很不深刻,望同志们提出意见和批评。(转载河北日报)


第3版()
专栏:人民园地

  正副厂长不团结、不深入检查工作
泊镇公营宏业铁工厂
半年亏米三万七千斤
河北省泊镇公营宏业铁工厂,因领导上缺乏认真负责地把国家企业管理好的明确思想,同时因正副厂长闹意见,放松了领导,半年赔米三万七千六百十八斤。
厂长崔昌凤和副厂长张恩波两人,互相瞧不起,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譬如,有一次,在工厂管理委员会的会议上,副厂长提出:“厂内组织庞大,资金太少,应该缩减一下。”而厂长却提出:“人多多赚钱,与资金大小没关系。”并气愤地说:“要是依我这意见,赔了钱,由我厂长负责,你别管!”参加会议的工人代表看了这种情况,也就不敢大胆提意见了,背地里都议论说:“领导干部先闹不团结,生产能搞好嘛!”
同时他们对工作缺乏深入检查。该厂为了赶制三百辆水车,雇了私人铁匠炉给打耳把子。因为没有及时检查,结果把二千五百斤原料绝大部分给打坏了。光是原料钱就损失米八千七百五十斤。在水车生产上,由于技术方面深入钻研不够,所出的水车平轮太大,立轮牙空小,每次上水太多,弱牲口拉不动。因此群众很不满意,该厂只得重新添料修理。计用了修理工三百六十九个(每工九斤米),折米三千三百二十一斤;损失焦炭三千九百九十五斤,折米九百九十八斤十二两。
领导上对依靠工人群众搞好生产的思想不明确。订生产计划时,不是采取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方针,而是由崔厂长自己盲目订出。因此在工厂管理委员会讨论计划时,有的工人便反映说:“厂长早就琢磨好了,叫咱们讨论有啥用,还不是按他那一套。”
该厂正副厂长这样只闹个人意见,不努力生产,以致造成该厂重大损失,应该进行深刻检讨。
曹庶范 凤池


第3版()
专栏:

  安阳市工具制造厂
缺乏领导损失极大
两千个犁铧中竟有一千八百个废品
平原省安阳市工具制造厂(平原省供销总社经营),由于行政上与工会对生产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加上工人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方面报废现象极严重。譬如去年冬天,该厂原计划制造二百辆水车,但做了八辆就报废了八辆,结果不得不停止执行计划。有一次,该厂制造二千个犁铧,竟报废了一千八百个。今年春季,该厂砂模放在露天,给雨淋了也无人管;因而全部损毁重做。该厂曾制造轧花车三十部,也报废了不少零件,其中仅车盖一项,就报废了三十部。以上各项,如折合小米计算,共损失一万一千七百余斤(现在该厂厂内遍地多是废品)。
产生这种惊人报废现象的原因,首先是行政上对生产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制造水车、农具时,行政上马马虎虎发下了图样,没有精确的定出产品的规格,就开始盲目生产。产品制出后,也不加以检查,一直到按装时才发现不能用。结果,一报废就是一大批。工人对此曾提出多次意见,要求改进;但行政上总不采纳。工人技术水平低下,行政上也不领导大家研究改进技术,任其自流。厂里原有奖励制度,但没有执行,这也影响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其次,工会没有生产观点,工会主任认为生产不是工会的事,而是行政的任务;福利才是工会的事。他还反对职员入工会,说:“职员能力强,到了工会,工作都让职员做了,我还干什么?”因而使职工不团结,影响生产。工会主任本人对工会工作不感兴趣,情绪不高,经常发牢骚,最近又要求请长假。因此,工会不但不能保证生产任务完成,反而妨碍了生产;工人福利事业也没有做好,给工人极坏印象。
再次,是工人技术水平太低,没有技术研究的组织。行政上对工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也不采纳,大大阻碍了工人技术的提高与改进。师徒关系不正常,学徒傅西成来厂三年多了,现在仍是学徒。因此他说:“当徒弟得当到啥时候,学不了技术不如回家。”
最后,该厂的工资制度也很不合理。如经理原是技术工人,每月工资是二百八十五斤小米(全厂最高工资);但现在却改为包干制,所得小米就大大地减少了。工人因公受伤只发医药费,不发工资,若不是因公得病,则医药费与工资全都不发。学徒当了三年还只挣七十斤工资米。职工对这种不合理的薪金制度极为不满,生产情绪不高。
张振淑、潘延长
(转载平原日报)


第3版()
专栏:信箱

  什么叫田面权?编辑同志:
土地改革法中提到田面权,请问什么叫田面权?
张家口市自来水公司 李占山李占山同志:
田面权就是永佃权,即佃农对地主土地有永久耕种之权。这种佃农叫永佃农;这类租佃关系叫永佃制。其特点是将土地所有权分为两部分,一称“田底”,一称“田面”;地主占有田底权向农民收租,农民占有田面权可以永远耕种。
永佃制在东南各省如江、浙、闽、粤的农村中较为普遍。江苏的吴县、吴江、常熟、松江等县最盛,约占全部佃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浙江嘉兴专区亦相当普遍;安徽南部较北部流行;湖北的英山、浠水、鄂城、麻城等县也有这种永佃制。
永佃制各个地方称呼不一、江苏南部叫田面权,浙江有小业田、小买田、客田、永小作权等名称。
田面权的来源及其在江南地区特别发达的原因:(一)太平天国土地政策的影响,地主被迫把田面权让与农民。(二)太平天国时,因连年战争,土地荒芜,地主招人垦种,允许农民有永佃权。(三)农民负债无法偿还,将土地廉价出卖给地主,但保留田面耕种。(四)向地主买得田面权。(五)从开垦地主所有之生荒土地中得来。
农民享有永佃权,较一般的租佃关系为安定,佃农可以比较安心的进行耕作,这是好的一面。但农民对永佃权土地的使用,也不是无条件的。当农民无力向地主交租、欠租接近或超过田面权的价格时,地主常常可以直接或经过所谓“法律手续”,侵夺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国民党反动政府所订民法第八百四十六条即规定:“永佃权人积欠地租达二年之总额者,除另有习惯外,土地所有人得撤佃。”撤佃后尚须追缴这两年的欠租。农民可以买卖佃权,但“永佃权人不得将土地出租于他人”(伪民法第八百四十五条)。享有永佃权的农民所交租额,通常较一般地租约少三分之一。但农民从地主手上买到永佃权,是不容易的。据七月三十一日上海解放日报所引江苏太仓农村调查:该县农民向地主买得永佃权的价格,一般为该土地总值的三分之二。从这些情况看来,所谓永佃权,不过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一种方式而已。
编者


第3版()
专栏:红榜

  抢渡淮河桥
——记陈化南同志的英勇事迹
大武
七月二十四日夜间,距离蚌埠市区东边十多里的龙子河河堤被风浪冲破了。滚滚洪水威胁着蚌市东乡的广大农村。
蚌埠市防汛指挥部在深夜二点多钟,下了一道紧急命令,要水上防汛指挥所立即动员五十只船赶到市东抢救灾民。皖北淮河航务管理局的陈化南同志被分配去动员十只船到市东去——这是要在急流中穿过淮河桥的艰险任务。
他在防汛抢险中带领船只抢运护堤麻袋,已经三天三夜没得到好好休息了,两只眼睛熬红了,腮肉也陷下去了。可是他仍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新任务。
新船塘里泊着不少的民船,一听说过大桥,船民们光瞪眼。他们说:“黑天半夜风大,水急,我们一只船上就是一家子,万一……”陈同志一听,知道这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解决问题的。时间太急迫了,他就以大船后边不住家口的小船划子作为动员对象。可是船民们又说:“这里的大船离了脚划子,就像人少了腿,小划子都去了可不行。”陈同志一想,对!这一点是要照顾的,就跟大家商量留下一部分小划子让大船伙用。这样一来,十六只小划子马上被动员出来,每只船上还有两个船工。陈化南同志认为过桥应有很大把握才行,于是又按照船新人壮的条件,精减成十一只。连同水上公安局、海员工会的船只,共有四十六只小船,开出了新船塘。陈化南同志坐在最后的一只船上,督促着落在后面的船只赶上去。
忽然前面的船一只只在河边停下来了,人声乱嘈嘈的嚷着:“怎么办?”陈化南同志赶到前面一看,黑幢幢的两道淮河桥(一道便桥,一道铁桥)像两条乌龙似的横跨在河面,挡住了去路。而月光又照不清桥下面的情况,只听到奔腾的河水挤过桥孔,撞着桥基,发出一片哗哗的喧噪声。
他急忙到岸上去了解情况,找到了淮河保险队,从那里知道了桥底的铁梁离水面只有三尺多高,而且还有许多电线贴近水面。桥西边河水要比东边高二尺多,而桥下边的水在奔流着。两座桥的桥孔只有一只孔是直对的,船只有从那个孔里才能穿过去。可是两桥之间漩涡多得很,万一对不准,船就有在铁桥基上撞碎的危险。保险队的人员还告诉他说:“自从发大水以来,谁也不敢冒险过桥,就是保险队也不敢‘保险’”。但他们知道陈化南同志负着紧急任务,就答应帮助把电线叉起来。
困难没有吓倒陈化南同志,他下决心要完成这个任务。他就到桥东指挥所去请示。指挥所的负责同志虽然嘉许他这种无畏的精神,但是为了减少危险性,告诉他等天明以后再过去。
从桥东指挥所回来时,已经四点多钟了。东边天上透出了光亮。他就督促着大家准备开船过桥。但是船工们面对着湍急的河水,都畏缩不前。于是他跳上了一只船,并对一个年老的船工说:“老伯伯,我和你俩用这只船先过去,我们做个样儿,他们就敢过去了。老伯伯,去救人命呀!”他看到老船工还在犹疑着,就又说:“老伯!我今年才二十多岁,你已经五十多了;我家里也有父母妻子,那边我既没亲又没友,这全是为了老百姓呀!难道你还有什么舍不得?”老船工被他的忘我精神感动了,说:“同志!你舍得,我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天明了,小船向桥边开过去,在浪头中跳跃着。老船工在后梢掌着橹,陈化南同志拿了一只拖把站在船头上,防备着船撞上桥基。岸边四十五只船上一百多只眼睛盯着他们,各人的心都拉得紧紧的。小船开到了中流,船头直指向那个唯一正对着另一个桥洞的桥洞,像飞似的钻了进去,一忽儿在两桥之间出现,又钻过了第二道桥,在桥东的河面上胜利的向下飘流去了。
这是一个有力的号召,它鼓起了留在桥西的四十五只船上的人们的勇气。四十五只小船照样子一只只的平安的过了桥,它们一排排的开到桥东指挥所,接着就航向龙子河口,去担负抢救灾民的工作去了。(转载上海解放日报)


第3版()
专栏:

  毛泽东号(中篇连载)
丁克辛 轻影作 庄言插图
十八 思想问题
吵架回去,商宝恒表面上批评郑笃恭不该骂人,暗地里却对他叫好。
郑笃恭的老毛病就越来越厉害了!
老商把他拉得紧紧的,只要在背后一指使,他就对老英雄顶上去,没理也搅三分,老英雄除非别说话,一张嘴就挨碰。
但是老英雄在工作上不松劲。
别人怕他抓住把柄挑眼,也都暗里使劲干。
老商更要和他比个高低,背后和郑笃恭说:
“工作上落不了后,他也不敢把咱吃了,他不叫咱痛快,他也安生不了!”
老圣人说:
“干脆把他挤下车去算了!”
可是老商不同意:
“你怎么这样说?”
老圣人道:
“我嫌他东指西拨的不让人闲着;他要在车上,我得下去。”
“这我就和你不一样,”老商说。他没有再说下去,他在考虑,要不要把这个思想告诉郑笃恭。
老商的思想是这样:别看老英雄不好,他在车上还是好闹,讲个怪话偷个懒没问题,老英雄自己屁股上有屎不能说别人脏。要是换个共产党员来当司机长,那就更严格更麻烦了。
其实老商也是直性子,等到老郑一追问,他也就把这思想全盘说了出来,末了说:
“你这小子真是混球儿一个,你想到别的车上叫党员们把你管起来呀?!”
老圣人接连吸溜着鼻子,吐了吐舌头:
“不不不,这么说我可不啦!……”
转眼到了一九四八年春天,恢复了三班制。孙效伯调到铁道兵团,又新来了几个人。
老商、老郑还是成天反对老英雄,老英雄的性情也越来越急躁,常常态度不好。日子一长,新来的人也被老商掌握了。老商成了车上的“王”,说一不二。老英雄连话也不敢说,也不敢向领导上反映,怕领导上看不起他。
领导上也没有及时注意这问题,老英雄思想一时又拐不过湾,只是成天伤心。回到家里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老伴要叫小女儿云香到段上给他请假歇几天,他又说歇不住,唉声叹气,闹的全家不安。
一到车上心里就更难受:一年来,他在“毛泽东号”费过心机,卖过力气,流过汗,摔坏过胳膊,得过奖,对这台车是舍不得离开,可是又实在不能再待下去,只好找段长去请求下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