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从童养媳到人民英雄
——介绍女工英雄李凤莲
国涌
十四岁参加革命
李凤莲,今年才三十岁。参加革命十六年以来,没有一天不是积极工作,忠心为人民服务。最初,在印刷厂工作时,各方面都表现很好,当选过模范妇女。她作装订工,质量数量数第一,当选过全厂的劳动英雄;参加突击队上山开荒,也得过奖。在被服厂又被选为陕甘宁边区一级工厂劳动英雄;在托儿所里当保姆,又是成绩卓著,得到了中央工委“劳动英雄又是革命的贤妻良母”的光荣的称号。
可是在她说来,工作中有个最大的困难——文化水平太低。
她小时候当过地主家的童养媳,吃的饭不如猪食,挨打受气过时光,上学校读书自然是没有她的份儿。
她十四岁的那年就参加了革命,一有空就学习认字,不到一年的光景就认了三百多字,因为工作一贯积极,进步快,很快她就参加了党和工会的工作。但最大的困难,就是文化程度跟不上工作的需要。不过,在厂子里工作时,不识字的人顶多,她还不怎么样着急。
有文化工作会作得更好
一九四七年冬天,她光荣地当选了陕甘宁边区出席第六次劳动大会的工人代表。
劳大以后,要派代表团出国,她也被派参加。后来因为沈阳解放了,组织上要她留下。征求她意见时,她说:“没有什么意见,需要我到那里,我就到那里去!”接管沈阳的一位负责人马同志向她说:“党对你希望很大,想给你一个新的任务——有个工厂要派你去工作,估计你一定能完成任务!”她答应了以后问:“去几个人?”马同志说:“干部很缺,就你一人。”她问:“作工呢?当工作员呢?”马同志说:“去接管,当军事代表。有什么困难吗?”她说没有什么,只是我的文化太低。”马同志说:“没关系,党相信你。”就这样三言两语接受了任务,带领了两个警卫班,一个公务员就去了。
她脑子里想的被服厂,似乎还和延安的被服厂一样:顶多二、三百人,可真没想到人家说:“厂子不大,有两三千人。”
她才从山里边出来,穿的农村服装,进了这样大的城市当军事代表,工厂里的人都看不起她,说她是“土包子”。当时,职工们对我党没有认识,环境相当复杂,不少人向她伪装进步,但凭着她的智慧,和工人群众始终保持联系,都辨别清楚了,一点也没上当,且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来。
工作一天天的深入了,问题越发现的多了。她发现厂方三个月没给工人发薪,是当前的大问题,如果能解决了,对安定工人生活和生产情绪是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没发薪呢?这必须要查账。不识字又怎么查账呢?她下定决心要克服这个困难。
每天,白天他就深入车间了解情况,给职工们上课,讲故事;晚间就查账,总是半夜不睡。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记下来。一天,两天,三天……终于查清楚了:职员们把工人的工资分了脏。问题解决了,工人情绪高了,职员们服劲了。
在被服厂呆了半年,虽然因为工作过分劳累,身体也瘦了,但一切困难也被她战胜了。该厂在数量、质量、节约、文化、生活上都得到了优良的成绩。可是,她不为这些成绩而骄傲自满,总是说:“假如自己有文化的话,工作会做得更好一些!”
在人民大学
从一个童养媳妇成为一个人民的英雄,从一个地主家庭逃出来参加革命,从人民的首都,又坐上飞机到过世界和平民主的堡垒——莫斯科。这是一个多么曲折的过程呀!“党为了培养自己,下了多大的力量呀!党如何的重视自己呀!自己的责任如何重大呀!”李凤莲同志经常这样的想。“自己不认字,能为党作了多少事情?离党的希望有多远呀!”
“为着提高自己的文化、理论水平,今后更能为党多作些工作,还是进学校去吧!”
这个意见被组织上采纳了,今年二月七日她进了中国人民大学工厂管理系学习。
因为课程太深,学校又为文化低的同志们成立了“文化补习班”,李凤莲同志也编进补习班。
在补习班里,比起别人来,她有三个特别的困难:第一,全班二、三百人,她的文化基础比谁都差;第二,校内校外经常有她出席的会议——因为她在校内担任党总支委员,支部委员,校外是政治协商会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第三,她病多,真正能在学校里学习的时间有限,这样多的困难他没有被吓倒。很明显的,只有加倍努力。
她每天不睡午觉,总是爬在桌子上作练习题、写生字;早上不吃饭,多学半个钟头。同学们都耽心她的健康,劝她睡午觉、吃早饭,她说:“年青人不睡午觉没有什么关系,不吃早饭已经成了习惯。”同学们有时把她的书没收了,关了门子,撵她去吃饭。可是没有书她也有办法,见盆子就问人:“盆字怎么写?”见了碗就问“碗字怎么写”?
尽管她文化低,困难多,可是她还时刻帮助别人。星期日她和留校补习的同学一起,除自己坚持学习影响别人外,还用让别人默写的方法,推进小组学习。过去各人自己默写,进步不大,这么一来,大家情绪高起来了!
七月三十日晚上,看了一部《高尔基幼年时代》的电影,对她刺激很大,她在日记上写道:“高尔基同志,从小没念过书,凭他艰苦奋斗,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作家,自己这样好的条件还能不好好学习吗?”躺在床上,想了两三个钟头,就订了学习计划:每天记日记、看报纸,遇有生字就记下来查字典;过去对算术总是害怕,下定决心克服。并且向一位文化低的同志提出了挑战条件,要在学习上竞赛。
现在,尽管她一面参加工作一面学习,可是她还能跟得上班。作文方面,入学时写五、六十个字,总有一、二十个错字,现在写百十个字,才只能发现五、六个错字。算术已经学到多位乘法,简单除法也会了。
为什么她基础差,又经常病,外面事又多,还能得到这样好的成绩呢?国文教员与算术教员都异口同声的回答:“凭着她的顽强。”假如追问一下,为什么她能这样顽强的坚持学习呢?那明显得很,因为李凤莲同志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党希望她将来作更多的工作。一句话,她明白为什么要学习。
在生活方面,李凤莲却是同学们的老大姐。
记者到补习班里访问了十多位同学,想请他们谈一下对于李凤莲同志的感觉。他们好像都事先商量过了一样说:“反正我们都觉得她很好,怎么好,我们也形容不来,我们只好叫她李大姐!”是的,李凤莲同志确实像个大姐,她对自己的生活并不关心,对别人却是处处关照得很周到。她病了两三天也不说,硬要坚持上课,直到昏倒不省人事了才被送到医院,医生说:“她是用脑子过度了!”假如有一个同志病了,她再怎么忙也要抽空去看看,帮助料理病人的一切,替他请假、请医生,还要检查病号饭,清早出去,她就催促同志们加衣服;晚间睡觉,他要看看是不是有人没盖好被子。岳金维同志说:“总之,她对大家的事非常关心,个人的利益一点也没有。”
当李凤莲同志那次昏倒不省人事的时候,许多同学都哭了。她到医院后,同学们时时想念她,好像学校里少了一件什么似的,虽然医院很远,大家也要跑去看她。
一个老战士
李凤莲同志在任何环境里都不放松对敌人的高度的警惕性,在学校里也表现出来了。校主任说:“她经常注意一些可以怀疑的事情向组织上汇报,而且这些事情往往都是不少的人忽略的。”有一个夜里,她在外面回来很晚,学校师生早已睡了,她想叫门房起来开门,可是刚一推,大门就开了,门房的同志睡得正甜,一点也没发觉有人进来。和她一起回来的同志觉得没有什么,她却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注意,第二天,就严格地向门房提出了批评,他说:“敌人还没有休息,我们就休息吗?我们学校是干部集中的地方,我们应该好好的保护这些党的干部,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以防万一”。到底是个久经锻炼的老战士!


第8版()
专栏:

  从解放战士到劳动模范
——记一军第一名劳模王仲勇
诉苦教育提高了觉悟
王仲勇,是第一野战军一军的第一名劳动模范。这次被选为出席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会议代表。他是×部一营机炮连五班的战士,现年二十三岁,山西寿阳上湖峪村人。王仲勇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九岁时,就开始下地受苦。十九岁那年,被胡匪军抓去当兵。在反动派军队的两年中,受尽了折磨。
一九四九年扶眉战役时,王仲勇才得到解放。开始编入补训团。经过了诉苦教育,他的阶级觉悟提高了。所以,在西北两千里的进军时,表现了坚苦负责,团结互助的精神,而被选为全团的行军模范。
去年十月补入六团。今年一月,毛主席号召军队参加生产以后,他的积极性更加提高了。他在开荒、修筑水磨、修建青藏公路三次任务中,都被选为全连第一名劳动模范。
以后在全营中,评为营的劳动模范。接着他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不久又光荣的参加了共产党。
要在青藏路上立大功
春天,他听说上级布置好要他们修建青藏公路,即下了决心:“要在青藏路上立大功”。不久,这便成了当时部队响亮的口号。
修青藏公路要经过最艰险的鄂拉山。鄂拉山地势高峻,拔海四千五百公尺以上,气候寒冷,空气稀薄,时雪雨,时风雹。同时它是泛浆泥地区,挖泛浆泥修路面,战士们都得赤着脚在冰冷的泥泞中劳动。在王仲勇积极带头下,他班里每人每天平均挖二立方(每立方要挖掉泛浆泥两千余斤,垫石头四千斤以上)。在精鼻眼滩地区,新开路基时,他组每人每天平均竟挖到七点二立方。为了使路基更加坚固持久,决定往下挖掉泛浆泥八公寸。可是挖了三公寸,下面的土冻得像石头一样。身体弱的同志,是挖不动的。王仲勇挖了一天,手上也挣开了几个裂口,挖起来裂口往外流血;但他终于征服了冻地,胜利地完成了这个艰苦的任务。
一上午背三千五百斤石头
小东梁的工程又是泛浆泥。工程中须要经过三百米泥泞的道路去背石头。王仲勇就抢着担任了背石头的任务。每天上午四个钟头劳动时间,他背石三十五次,平均每次百余斤。一上午就要背石头三千五百余斤,创造了全连最高纪录。寒风吹裂了他两脚,走起路来就往外流血。班长知道他脚上裂口裂得很厉害叫他休息,但他却愉快地回答:“现在就是克服困难的时候。”
鄂拉山,这泛浆泥地区,泉眼很多,如果没有很好排水沟,路基就不会巩固。在营党委提出“人人负责,个个想法,坚决把路修牢、修好”的号召下,各单位都出现了很多新的创造。
创造新排水沟
二连三排先发明了半排水沟。作法是:在泉眼处,用石砌成水沟,让水流出。王仲勇看见了,想道:这样泉水仍能从石缝中浸出,路基还得不到巩固。他就周密思考,三番五次试验,终于试验成功了一个新的办法:把沟底先用石板铺好,然后沟两边用石板垒起,填满了细沙;上边用石板盖顶,并把沟口砌成和机枪工事的枪眼一样。这样修成的半排水沟,在检查时,为全营最好的一个。
半排水沟是鄂拉山修泛浆泥中新的创造。工程学上没有的东西。排水作用很大,能排出路基内部的泉水和路面上浸入的雨水,使路面保持干燥,坚固持久。王仲勇同志的试验成功,给部队带来了创造的信心与勇气。各单位都创造了很多新的东西,因此也提高了修路质量与劳动效率。他常鼓励其他同志说:“西藏人民正渴望我们去解放他们,如果不把路修坚固,走上两次就不能通车了。”这正是他为修路高度负责的精神。
高度的阶级友爱
王仲勇有着高度的阶级友爱精神,善于团结群众。他为了帮助别人,常常忘掉自己的一切。他在鄂拉山和同志去抬石头,为了让同志省力,常悄悄地把绳子拉到自己跟前。班长经常劝止他,但他总是微笑着说:“不要紧,我身体好。”一次,副班长赵廷元病得很重,王仲勇同志便给他端屎端尿。赵廷元晚上要喝水吃药。草原上气候,夜间常是零下十八度,但他却忘掉了自己的一切,一夜起来五、六次,给他烧开水。
王仲勇同志不但自己要求进步的心很强,并关心同志的进步。班长个性不好,常对大家发脾气。他就找班长谈话,帮助他克服缺点。战士郭全才劳动观念不强,作工不出力,王仲勇同志就和他个别谈话说:“你的家早解放了,你来得很迟,又没有打仗;现在正是建设祖国的时期,我们应该在建设中为人民立功。”
王仲勇同志是文化学习小组长,对领导学习文化也负责任。他们班里李计、文吉甫、郭全才等爱打扑克,他便对他们进行说服工作,并把营里奖给他的水笔和连里奖给的纸张,送给他们。每天上文化课后,他就督促大家温习功课。在他的帮助下,全班同志,学习进步都很快。(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不见高山,不显平地!”
大同矿工人人佩服马六孩
察哈尔省总工会
马六孩是大同矿务局白洞矿的掘进工人,他和他的亲密伙伴连万禄共同创造了一连串的人工掘进新纪录,并带动了全矿工人纷纷突破定额,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
本年四月初,矿上实行定额管理,大多数工人都没有信心,纷纷议论说:“敌人在的时候最高效率才刨四十五公分,今天想达到五十公分,办不到!”“这地方吃不开,还会到别的地方去!”马六孩和连万禄仔细一琢磨,凭二、三十年的在煤矿上的经验,认为达到五十公分定额没有问题,而且还能超过。在贯彻新定额动员大会上,马六孩和连万禄就提出保证掘进七十公分,向其他组挑战竞赛,可是只有少数人应了战,行政领导上也缺乏信心,大部分工友却讽刺说:“我看他们是不想活了!”“想刨七十公分,真他妈的吹牛!说空话我还能刨一百公分呢!”这些奚落并没有动摇马六孩和连万禄的意志与信心,反倒更暗中加油,决心要干一个样子出来。
马、连两人整理好工具,多带镐头,把刨根拉槽、放炮、擦帮搜顶的时间都分配好,两个人加劲干了一天,果然达到了七十公分,第二天又增到七十五公分,第三天达八十公分。这更加有力的鼓舞了他们提高生产的信心,他们继续苦心钻研,改进技术,合理分工,于是掘进效率逐渐升达一米三十六公分的纪录,超过当时定额百分之一百七十二;六月份又创造了二米零八公分的新纪录。
马六孩和连万禄连创新纪录的消息,立刻传遍了全矿。但开始人们还不信,不服气的说:“一定是洞子软,叫我去同样能达到!”个别干部也随声附和:“就是洞子软,有一次我拿棒子一通,就通下碗大的几块炭。”部分落后工人说:“马六孩、连万禄给坏了行情,现在刨二、三十公分已交不了账,”“你们不要命,还想把别人拉死!”有人甚至有意进行捣乱,有一次,马、连干活正起劲的时候,洞上有人叫喊:“下班时间到了!”出来一看还差两个钟头。虽然如此,他二人仍埋头苦干,生产一直上升。生产积极的也不服气,丁福亮、李和等三番五次要求和他们换洞子,领导上答应了,试行结果马六孩和连万禄前进九十公分,丁福亮、李和只前进三十五公分。马、连二人对他们没有嘲笑,而采取了积极帮助的态度,说明炭的性质,炮应按在那里放,并亲自给装炮、结果丁福亮、李和当天就达到了七十公分的掘进率。
七月份白洞井改用硝?装炮,大家一时摸不着药性,放不响,有一班连放四炮没过火,另一班三炮才响一炮。马六孩和连万禄就去帮助马保山班下井研究,结果三炮打下七十公分。“人家就是行!”“真是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一些不服气的人们都说了心里话。
那里工作困难,马六孩和连万禄就要求到那里去。四号洞子是最硬的一个,谁也不愿到那里干活。全井突破定额后,四号洞的标准也由三十公分提高到五十公分,这一来更没人愿意去了,因此曾停工五十多天。行政上又分配马、连两人去该洞工作,他俩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并且把标准提高到六十公分,结果,全月平均仍超额百分之五十。在马六孩和连万禄的影响下,大同各矿涌现了不少先进生产者,大大推进了全矿的生产效率。


第8版()
专栏:

  推广机械化采煤的李乐亭
林里
在东北鹤岗煤矿上,只要提起李乐亭,谁都知道这是一位“吃高落”(注一)的能手。一九四八年底,他以优越的打眼(注二)技术,被评为该矿二等劳动模范。一九四九年开展新纪录运动,他掌子的产量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点七,并且没有发生死伤事故。因而他在安全生产与创新纪录方面立下两大功劳。但他更大的功绩还是在于推行机械化采煤。他曾以高度的组织才能和领导艺术,克服了部分职工不接受新式工具的落后思想,战胜了实行机械化采煤的初期混乱现象。他所创议的严密分工、统一合作的工作方法与掌子委员会的组织,推动了机械化的进度。现已普遍推广于鹤岗全矿各掌子。
鹤岗要用机械代人工
鹤岗煤矿解放以来,在采煤方法上跨跃了两大步。这里,原来和全国其他煤矿一样,是用着古老的“高落式”采煤。去年试行充填长壁方法获成功。使落后的煤矿生产前进了一步;今年五月开始实行机械化,出现了煤矿生产上的新局面。这就是用截煤机代替了人工掏槽,用风镐、电钻代替了手抡镢,用卡机、煤溜子代替了人力运输。机械化意味着生产方法的大革命,也就是从煤矿笨重落后的生产方法,走向解放体力劳动者的新道路。
重重困难,阻碍机械化推行
但是,这个大改变就遇着很多新的困难。比如说:机器来了不会用;学会用了不会修理。风镐电钻虽然好,但一时操作不习惯,各种工作配合不协调;机械化开始停闭了许多小掌子,干部工人都要从新配备,初到新掌子的人们人生地不熟,下坑后掘进工找不到地点,回采工不知道去向等等,一时形成忙闲不均和大量“窠工”(注三)。并由此影响到产量降低,工资减少,成本增高。有些工人发怨言,甚而个别领导干部怀疑机械化的效果。
李乐亭动脑筋克服困难
这时,李乐亭在兴山矿一○三大掌子工作,当初他也感到截煤机下坑后响得厉害,没有吃高落时每人一根镐镢来得痛快。然而这位以抡镐镢驰名的“吃高落”能手,没有跟在群众屁股后头乱嚷嚷,他开始由体力劳动转而为动脑筋。他回忆当年由高落式改变为充填长壁式时的情景。那时,同样遭遇到若干人的反对,李乐亭自己就亲自向矿长提意说:“充填长壁不会成功。吃高落多好呢,一炮能下好几百吨煤?”那时矿长曾用“采煤必须护矿”的道理说服了他,并在以后实事中,证明了充填长壁既安全,又能提高回收率。从此李乐亭成了推广充填长壁的积极分子。他回顾人民政府接受鹤岗煤矿以来的历次改革,并从而得出结论说:“改革一定对工人有利。上级不会‘坑’咱。”从这个简单朴素的真理出发,李乐亭把各种机械做了细心的观察、比较,他肯定了机械化无论如何比人工的效率高。机器刨煤工人多省劲啊?!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我们还没有掌握了机器。
他把他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到处和与山矿的工人谈,也就稳定了职工情绪。
高度的组织性与明确分工
然而实行机械化后的整个情况是复杂的,不像“吃高落”抡镢把的时代,只要打通了群众思想,并坚定了群众信心,再有个积极分子带头就干开了。而现在所需要的,是要大家掌握机器和技术,是需要用坚强的组织才能把群众引导到正确途径。
李乐亭这时就找有经验的工人商议,找技术人员研究,找各小组、各小班的积极分子讨论加强组织性的办法,终于发现了阻碍工作进行的原因首先是没有严密的分工。人们在机械化面前,还像抡镐把时一样:打眼累了去刨煤,刨煤不愿干了去支柱,有时候推车的也去抡镐头……这种漫无秩序的现象造成“窠工”浪费与忙闲不均。从此他提议改变劳动组织,进行严格分工。具体办法是把机械、采煤、充填、运输等分为四组,各负专责,互不影响。并按着劳动过程排列各组的工作时间和任务。这就克服了盲无头绪的混乱现象,并具体贯彻了工具使用与管理的专责制。行政上批准了他的建议,一○三掌子的效率很快由一点九吨,上升为二点九吨。
统一领导
李乐亭并进一步改革了管理制度。原来这里的三班制作业,是班与班之间互不联系。过去就存在着各班只顾自己多出煤,不顾下班困难的现象。在实行机械化时,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阻碍着工作进行,影响了工程规格与安全。李乐亭提议:打破过去单以时间划分的管理方法,每三班组成一个中心组,选举正副组长,掌握三班生产计划与生产进度。这样既可促进职工团结,加强整体观念,又可严格工程规格与健全交接班制度。
组织学习
在解决严格分工与合作统一的复杂问题同时,他组织人们学习技术。把具有文化水平的青年工人,有计划的分配到截煤机组,实行一个徒弟,跟一个师傅的跟班制,因而很快掌握了技术,克服了“机器不听人使唤”的困难。截煤机手的前进速度,也就逐渐由每小时的十米增至三十五米。促使直接工的采煤效率由三点○三吨,上升为七点五五吨。更重要的是使人们看到了机械的功能,坚定了全面开展机械化的信心。
成立掌子委员会
由于李乐亭的努力,一○三大掌子的机械化运动,跑到了各个机械化掌子的前面。日产量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从二百吨上升到三百九十九吨。李乐亭认为他所以能够想出种种改进办法,是由于他和群众的广泛联系。所以随着机械化的开展,他就把原来那种不定形的征求职工意见的会议组成掌子委员会,除吸收各班小组长外,并由工人中选举若干委员,开会期间中心组长为当然主席,邀请坑长、技术人员出席指导。会议每周一次,处理当前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就是检查生产计划的执行,检查产品质量、工程规格、安全设备,与领导技术研究等。这个掌子委员会,实质上就是小型的民主管理委员会。一○三大掌子实行的结果,是密切了领导与群众的联系,加强了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团结。因此,鹤岗矿务局决定把它推广到各矿各掌子。李乐亭也同时被全矿公认为是推广机械化采煤的旗手。
注:
(一)高落式是采煤方法之一种。吃高落就是用高落式的俗称。
(二)打眼是用火药崩煤时的第一步工程。
(三)窠工是指上了班无工可做,浪费工的意思。


第8版()
专栏:

  七十三岁的老英雄——蒋维平
秦江
蒋维平同志是一位部队模范工作者,现任察哈尔军区生产合作总分社经营科副科长。他六十岁时参加部队,不久即参加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参加过医务、农场等工作,建立了许多功绩。当他在农场工作时,谢觉哉同志曾送给他一首七言诗:
“兵农礼乐般般会,
手脚心神件件优,
九洲踏遍归立圃,
花果山中一老猴。”
这次被选为出席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会议代表,他在出席前,并准备了一份向全国劳模提出的挑战书;要求永远忠诚为人民服务,发扬英模的作用。他坚决反对美帝侵略,决心保卫世界和平。
七十三岁的老英雄蒋维平,原是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兼模范工作者。他是河北房山县人,家境贫苦,当过学徒,扛过长工,也在煤矿和旧军队干过事。一九一九年,他被军阀部队撤职回乡,便开始研究西医,开设了一个乡村医院和一个西药房,救治穷人。他经过了这样多年的奔波和磨练,逐渐的发现了一条道路——跟共产党走。他六十岁那年(一九三八年)二月,八路军三五九旅一部挺进平西,他就带上自己的全部药品参加了革命,在部队当医生治疗伤病员。两个月后,他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自己说:“入党后,我的终身算是有了依归了。我决心以终身献给党和人民,自己没有其他的私人欲望。”从此他接受党的教育,进一步改造思想,全心全意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
半年后,他带来的西药用尽了。他读了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发愁了。“持久战,对呵!我们要持久抗战”。“可是,医药怎么办呢?”他想来想去,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用中药。于是他随着军队每到一个地方,就找村干部打听谁家有什么秘方。打听到后,他就亲自到老乡家去访问,用持久抗战全民抗战的道理去说服,记下了那些秘方。有治疟疾的,有治伤寒的……总共访到秘方三百多种。最有用的有四十多种。然后,他又每到一个地方,找到认识草药的老乡,亲自陪着,爬上高山峻岭,请老乡找出药草,讲清药名、效用和采期。同时,他又找中药铺和乡村中医,请教制药和用药法,又借到了一些制药书,经过了几番研究,初步成功了。于是,他就领着小看护们上山去采药,回来找了些沙锅,铁锅,甚至茶壶,架起火来,小看护们一面熬药,他就一面诊断,为战士们治病。他的西医是半路出家,而对于中医就更是外行呵。可是他不怕劳苦的采药制药,煞费心机的研究,诊断时多盘问,多考查,大胆而又小心的用药,终于克服了医药的困难,治好了战士们的病。在那样艰苦的敌后游击战争中,三四年来没有使他的部队发生过药品困难,而且还帮助老乡治了不少病。
一九四一年春季,三五九旅到了陕北米脂县,全旅集中驻防,病号可不少,药品却一点也没有。这时,蒋老便自报奋勇要给旅卫生部制药。老头子带着四十多个小鬼,到无定河岸边扫括雪白的白碱(芒硝),他拿这些原料,熬煎沉淀,试验配制。那时他自己也病着,可是他仍然不断的苦心试验,经过四五次的失败,终于在二十多天内制成了当时部队急迫需用的硫酸钠,与舶来品有同等效力,而且没有沉淀。制成了大批硫酸钠后,接着他又多方采集研究,利用陕北的土产动植矿物原料,陆续配制成了“疥疮一扫光”,“光明眼药散”,“疟疾丸”,“外科治腐膏”等丸散膏丹和针药“复方氧化钙”等共达四十余种,解决了全旅的用药问题,帮助老乡治好了许多病。并出卖些药品,为公家解决了一部分经济困难。
一九四二年春天,部队从米脂到了有名的陕北南泥湾。那时候,胡匪的四十万人马不打日本,而围困着陕甘宁边区,他们的口号是要把我们困死在陕北这个穷地方。我们部队担负着保卫边区的任务,又不能增加陕北人民的负担,毛主席朱总司令便提出了屯兵政策。这时候,蒋老便向王震将军(当时的三五九旅旅长)提出要改行,不干这卫生队了,他要上山去开辟农场。经过他再三的要求,上级才答应了他,叫他当南泥湾九龙泉七一九团农场的场长,拨给他一百多个编余的人员去开山种地。
到了农场,实际是一片草木丛生的荒山,蒋老便亲自筹划找地,组织劳动力,准备开荒生产。他对这一批准备复员的编余人员,进行了有力的政治思想教育。在上级的统一规定下,实行了公私兼顾。大家的生产情绪高涨了,在他辛辛苦苦带头劳动下,已开出了四百多亩地,种上了作物。农余时间,他又组织大家搞副业生产,成立了木工厂,碾米坊,制药组,制茶组,编织组,烧木炭组,使每个人各尽所长,各得其所。又成立了运销合作社,及时的把副业生产品运往各地出售。这样经过不到一年的苦心经营,他们的生产所得,解决了农场全体人员两个月的食粮,全团三千多套棉衣,又交了一部分给上级。农场人员每个人置了一件皮大衣,一床毛毯,还有现款积蓄。蒋老是一个闲不得的人,他利用公余时间,种了四千七百多棵桃树,二千六百棵核桃,接了五六十棵梨树。他到延安搜集了各色花籽,撒了个满山遍野。农场设立了壮观的大门,农场里住的窑洞非常整洁,还有两座亭子可以休息坐坐。农场外开辟了一条大马路,两旁花草树木井井有条,见不到一棵杂草。农场里的人们,好像住在花果山上了。大家有吃有穿,生活丰裕,环境优美,九龙泉(他们的驻地)变成了一个风景区(在各部队共同努力下,把荒凉的南泥湾开辟成“陕北江南”)。有一次谢觉哉同志到农场去看蒋老,送给他一首七言诗:“兵农礼乐般般会,手脚心神件件优,九洲踏遍归立圃,花果山中一老猴。”的确,他的农场第一年达到了部分自给,第二年全部自供自给,第三年便丰衣足食了。
一九四五年冬,他到了张家口,一九四六年当了当时晋察冀军区农场(菜园)的场长。老场长带着四十多个军法处的犯人,种了一百多亩菜地,供给了司令部、政治部五六个单位的全部吃菜,并且出卖了许多。年终结账时,除了一切开支,还净赚了当时的边币一千一百多万元(约合小米十万余斤)。更由于他关心同志,耐心教育,把这四十多个犯人都改造好了,而且出现了好几个生产模范。
当蒋介石匪帮发动了全国性的反革命内战后,蒋老就屡次的要求上前线。一九四七年初,得到上级的许可,到了前方,担任和平医院一分院副院长。后来他们接收了清风店、石家庄两战役下来的一千二百名伤员。他亲自带着最难管理、问题最多的第三连(四百多个轻伤员),经过不断的启发教育和带头劳动,创造了模范的第三连。现在他担任察哈尔军区生产合作总分社经营科副科长工作。今年春天张家口部队植树时,这个七十三岁的老人,仍然不辞劳累的满山奔波,指导部队植树二十万株。今年夏初,他又要求参加慰问团,到大同一带慰问修渠生产的部队。
今年他是七十三岁了,但身体很健壮,而且政治上的上进心更是不下于一般年轻的革命军人。他这一次参加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会议,又准备了一份向全国劳模提出的挑战书:他要永远忠诚的为人民服务,发扬英模的作用。终身献给党和人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他坚决反对美帝侵略,决心保卫世界和平,如果美帝敢来冒险,他将不服年老,不怕牺牲,坚决的捍卫祖国领土与人民。


第8版()
专栏:

  王淑鸾和她的庄稼
她勤劳操作,多耕多锄多上粪,甘薯每亩可收三千五百市斤,水稻曾超过旁人一倍。
自小养成了劳动的优良习惯
福建的王淑鸾由于她的精耕细作、产量比一般农民增加一倍以上。这次被选为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代表。
王淑鸾,是惠安县互助乡人。从小就过着艰苦的生活。八岁跟着父亲下田耕作;十五岁起,因父亲年老力衰,所有耕作的重担都落在她和姐姐二人身上。她就这样自小锻炼出一身种田的好本领。
十八岁那年,富农郑水兴贪她能干,强娶她作媳妇。过门后,受尽婆婆和丈夫的虐待,吃不饱、穿不暖、整日操劳,挨打受骂成了家常便饭。一九四六年二月十日的晚上,丈夫出门赌博。午夜返家,因她开门稍慢了一点,就挨了一顿痛打,丈夫并用手枪赶她出门。她只得回娘家。以后的两年中,因她感到自己没有翻身的日子,几曾自杀未成。
知道要翻身,生产更积极。
一九四八年,王淑鸾在弟弟(共产党员)教育下,觉悟提高,她知道:有了共产党,穷苦人迟早会翻身的。因此对生产有了信心,并积极地帮助当地党的工作同志工作。同时她在耕作上比旁人勤劳,精细,甘薯田,旁人只犁一次、耙一次、整畦马虎了事;她至少犁、耙两次,并且把泥土筛过。整畦要做到“沟滑土松”。这样才不易积水,减少病害,让甘薯长的快。她每天大清早就起身下田,天黑了才返家休息。旁人上粪只二、三次,每次每亩不到二十五担人尿粪;她至少上四次粪,而每次每亩都要上三、四十担。肥料不足时,她就多养鸡鸭猪羊等家禽家畜,增加厩肥。同时发动小弟小妹上山拾野粪,锄草皮,挖水沟烂泥作补助肥料。王淑鸾还能根据土壤及作物的性质使用各种肥料,如在沙多的田地里种甘薯,应多上烂泥;在黄土地里种花生,就多施草木灰,再加少量细沙。以更适于作物生长。
勤整沟、翻藤、甘薯长的壮大
甘薯生长期间,每逢雨后她就去翻藤、整沟、松土,翻藤时很细心地把藤子整理成螺旋形,覆盖在整个畦面,使太阳不易侵害薯根、薯藤也不生松根,养分就可集中于薯上了。她这样仔细翻藤的耕作法旁人是没有的。
甘薯快成熟了,她就先在畦面浇过水,然后在有裂痕的地方挖出较成熟的甘薯,挖后立刻加一次稀肥或水,使较小的甘薯获得充分发展的地盘与养分。挖出来的甘薯还可以补救夏季粮荒。
王淑鸾不但善于养种甘薯,她又能注意选种换种。她往往不辞劳苦地跑到百里以外去选购薯苗。培植甘薯苗时,又比别人多移植一次(一般只移植一次,她移植两次),这样她的甘薯,不但可以长的更快更壮,又可解决薯苗不足的困难。种植时,她还能掌握轮种的方法:第一季种甘薯,第二季就种小麦,第三季种白豆、花生等豆科作物。种作物间隔时间内,每逢雨后便翻土,这样使土壤肥力不至受到损失,并将本来只种两季的地,种上了三季作物,收成又比旁人的地多得多。
深耕细作,产量比人多一倍以上
耕水田时,王淑鸾同样是多耕多耙多上粪,对秧田更特别注意,除精耕细耙外,还选择最适合于秧苗长大的肥料,上追肥往往达五次之多,所以她的秧苗比人家的茁壮,且移植时放根平,长的快。
由于她的精耕细作,庄稼都比旁人的长得好,产量多。她的甘薯每株可生七八个,重三、四斤,最好的可产六、七斤。每亩可产三千五百市斤,比旁人多收一倍至一倍半。水稻每亩一季可产三百五十市斤(坏田),产量超过旁人同样地质的田地的一倍。其他作物如花生、白豆等的产量也都比旁人多产百分之四十以上。周围十多里内村庄的农民都认得出那块庄稼是王淑鸾的。并常常有人找上门来向她学习耕作方法,她的答复只有一句:“我的经验就是勤劳操作、多耕多锄多上粪”。
组织妇女,提高了生产效率
王淑鸾不但是个生产能手,她对组织其他妇女生产也很有办法。自惠安解放以来,她在本乡一共组织了妇女一百三十五人;儿童歌舞队十五人;妇女识字班四十人;妇女互助组十二人;男子帮工队六十五人;帮助许多人改变不劳动的习惯,因此在今年大家刨花生中,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其他生产耕作效率也有提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