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访问老英雄赵占魁
艾方
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前夕,记者在西安访问了出席会议的代表老英雄赵占魁同志。事先,在电话中和他约定时间,他说:“明天十二点吧!因为要先开个会,让大家对我再提些意见,然后谈,会更好些。”话是那么恳切而富责任感!
第二天,如期在他的办公室里见到了他。是个慈祥的老人。谈话间充分流露出他有着坚强的意志。他今年已经五十四岁,头发斑白,前额和眼角上的几道深深的,有力的皱纹,刻画出了他几十年来的辛劳。
赵占魁走过的路
他讲起了他劳动的一生。他家在山西定襄县的农村里。家庭是贫农。在地主的高压和剥削下不能维持生活,他十七岁上离开了家,去当一个铁匠的学徒。以后流落太原,一直到一九三八年为止,他辗转在铜元厂、太原兵工厂、同蒲铁路做工。日寇占领太原后,他和同蒲路的其他工人一道到了延安。一九三八年五月入安吴青训班,后转入延安工人学校。一九三九年他自动请求,到了延安农具工厂做工。这是个制造农具和军火的工厂,他在这里贡献很大。由于他能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任务,并善于带领大家,因此,大家都向他学习,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一九四三年在延安掀起了有名的赵占魁运动。这是个群众性的生产运动。一九四八年他参加了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年,先后被选为人民政协代表,西北总工会常务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又任命他做西北军政委员会劳动部副部长。
生产中的英雄事迹
他从工人学校,到了农具工厂。在这里第一次考验了他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惊人的劳动热情。当时的陕甘宁边区是在敌人的封锁下,因此给延安的工厂增加了很多困难。主要是缺乏原料、机器,工厂设备差,经验少,技术低。但是,他们的任务却是重大的:要制造大批的军火和农具,来支援革命战争,和农业生产。怎样来克服这些困难呢?在工厂里,就是提高劳动热情,加强学习技术,以提高生产,节约原料。赵占魁就是在这几方面表现最出色的一个。炎热天,他站在两千度左右高温的熔炉旁,没有石棉衣,以棉衣来代替,衣服经常被汗水湿透着。他这样,一面工作,一面教徒弟。他告诉学徒什么时候加炭,什么时候加铁,风力大小,怎样才能不浪费东西,又节省人力。赵占魁是个老翻沙工人。他把他长年累月积下的经验,一点一滴地传授年青的学徒,使他们的技术不断地提高。
当学徒还不能独立进行工作的时候,他是不肯把工作一下交给学徒的。但有一次,他生了病,周身发高烧,只能由徒弟来担任。徒弟看炉发生了事故:炉里炼成了疙瘩。他听说后,挣扎着起来。不能走路,拄着棍子去看了一天炉,使工厂没有受到损失。一九四三年,有一次他被铁水烫伤了脚。工人们把他送到医院里,很多同志去慰问他,给他送了很多东西。中国职工运动领导者邓发同志,当时曾亲自去医院看他。赵占魁所关心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工厂里的工作,和前方的战士们。因此他把同志们送给他的东西,全部转交给前方部队了。
平时在生产中,地上有一点碎铁,他都拾起来,他知道铁的来路是多么困难。他爱护机器超过爱护自己的生命。他说:“我们现在是为革命做工,也是为自己做工。”他完全是以主人翁的地位在工厂里进行工作的。
率领大家一同前进
赵占魁不仅是生产能手,更重要的是,他能团结工人,率领大家一同前进。他有高度的阶级友爱,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里我记下这样几件事:
一九四七年敌人侵犯延安的时候,赵占魁负责率领着工厂的几十个女同志和她们的孩子撤退。他们是在统一指挥下有组织行动的。一天和上级失掉了联系,又不了解敌情变化,负的责任又这样大,他不顾疲劳,想尽各种办法保护大家的安全。有时一夜要走七十里地的山路,孩子走不动,又没有牲口,怎么办呢?赵占魁就轮流着抱着孩子走。到达宿营地,别人都休息了,他要筹划做饭的事,问问这个喝了水没有,看看那个洗了脚没有。赵占魁这时已经是五十岁以上的人了。
当工厂搬到河东(过去晋绥解放区)的时候,环境比较好了,他就组织起了一个工人小学,给母亲们解除了很多麻烦,又使小孩有受教育的机会。他说:“我小时没有上学,吃了苦,不能再让孩子们吃这个苦。”当时在山地里建立个学校是很困难的。第一、要有钱。这是由政府和工会各出一部分来解决了。教员,是由工厂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来兼任。一间房子,一条凳子,很多具体问题都是很费心思的,但学校终究是办起来了。他很关心这个学校,当一九四八年赵占魁同志去哈尔滨参加六次劳大回来的时候,从远地给学校买回了文具,及游戏用具等。
在抗日战争和自卫战争中,赵占魁就是以这样的精神团结广大工人一道来完成支援革命战争的伟大任务的。
参政后是个好的领导者
现在,赵占魁是以工人代表的身份参加政府工作,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劳动部副部长的职务,管理国家的大事情。这是个繁重的职务。白天他工作了一天,晚上躺到床上也翻来覆去地考虑工作。一个在他领导下的干部说:“赵部长不仅告诉你工作办法,就是把一件事情的数字都给你计算的很清楚。”许多新干部,开始被派去西北军政委员会劳动部的时候不愿去,但去了后就又不愿离开了。王秀正曾这样说:“到了劳动部就像到了自己的家一样,不像到了一个新机关。”赵占魁耐心地教导新干部,就像在工厂的时候教导学徒一样。当工作中出了岔子,他首先检讨自己。他常说:“这是箭头不正扭了箭杆。”
他和工人有密切联系。今年二月,西安一些失业工人去找“老赵”想办法。赵占魁同志很注意这个问题。据他了解,西北的失业问题,比较起来虽不算严重,但登记的失业者有两万多。除了统盘计划解决外,他先帮助西安的失业工人建立了一个鞋厂,给军队做鞋子,由军队订购。他交涉请部队上先借钱给他们。这样,这个工厂现在平均每人每日能得七斤面的工资,一家几口人的生活就有了保障。现在该厂已有七百名工人,自成立到现在半年来完成了七万双鞋。
他最近又抓紧了两个工作:一是检查工厂安全卫生,一是私营企业中的劳资协商会议。他的工作方法是:第一,先把事情给大家讲清楚。如工厂卫生,把中央规定的工厂卫生条例普遍印发、解释,然后检查。第二,检查中发现了问题,能够解决的随时解决。第三,他说:“好的要表扬,坏的要批评。”
他现在领导解决这些问题,使西北五十万工人更顺利地建设西北。
畅谈建设西北
谈到西北建设的远景,赵占魁满怀信心。他指出:西北有新疆、青海的广大牧场,可供制革、毛纺业的发展。甘肃、陕西的石油是工业建设上的重要燃料。关中出棉花,可以发展纺织业。西北到处产粮食,这也是建设西北的便利条件。西北有广宽的发展前途。他说:“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交通问题。没有交通线,机器运不进,产品运不出,就没有办法。玉门的石油,本来有力量再提高生产一倍,因为产多了运不出,就只好停在现在的产量上。”他说:“这样一些困难,我们是有办法克服的。现在有几万人民军队赶修天宝、天兰路。这是个伟大的工程。军队给建设西北开道,我们工人要赶紧准备各种工程建设。”
西北的建设是个长期坚苦的斗争。只要交通问题解决了,发展也是快的。(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那里有困难王志林出现在那里
——记铁道兵团“机智勇敢登高英雄”王志林
年青的共产党员王志林,在铁道兵团抢修粤汉路的工程中立过特功,获得“机智勇敢登高英雄”的称号。这次当选为铁道兵团出席全国劳模代表会议的代表。
(一)“这是特殊情况”,王志林带病坚持下水工作
在“前方打到那里,我们就把铁道修到那里”的英雄口号下,铁道兵团的一部分于一九四九年七月二十七日拂晓,进到了粤汉线上洞庭湖边甫告解放三天的岳阳城,担负起抢修粤汉线上被蒋白匪破坏的数十座大小桥梁的艰巨任务。
江南的酷暑,给这支抢修部队增加了很大的困难。不到一个月,部队中就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员发生疟疾。但任务是紧急的,指战员们的政治觉悟和情绪也是高涨的,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在蒲圻河上,展开了第一场艰苦而激烈的抢修战斗。十九岁的青年共产党员王志林,在向困难作斗争的人群中,显示了他更英勇而突出。
当时,王志林身上正带着两种病——疟疾和痢疾,但他始终坚持着工作,每天都在水里运桩木,运石子。拉痢的次数太多,跑到岸上太麻烦,王志林舍不得宝贵的时间,他干脆在水中拉痢;赶上疟疾发到厉害的时候,身子再也支持不下去时,他就爬到岸上躺一会,等最冷的一阵刚过去,牙关还上下打战的时候,他却又跳下水工作去。
医生劝阻他不要下水,他不听。同志们劝告他,也不顶事。他的回答是“这是特殊情况”。急得连长跑过来下命令了:
“王志林!叫你不要来工作,为什么还来?”
“连长!全连病号这样多,若是有点病都不来,这连能有几个人工作?任务是这样紧迫,情况又这样特殊。”
就这样,王志林把连长说得也没法了。为了执行任务,王志林表现出高度的忘我精神。
(二)在奔腾叫啸的急流中,王志林带头运石加固桥基
一连下了好几天雨,蒲圻河里的水,一个劲的猛涨,耸立在蒲圻河中两座桥墩,已被汹涌的河水吞没了一半,眼看就要被水冲歪。全连两个月来带病辛勤工作的成绩,就会完全废于一旦。
“往桥墩填石头,加固桥基”——这上级布置给六连的一个紧急任务。奔腾的河水在疯狂的叫啸着,冲激到木桥墩上的波浪溅起了三、四尺高的水花。这河水到底有几丈深,没有人知道,即使会水的人,插身在这急流中,能否不被卷没,也是很没有把握的事情。装满了准备填桥墩石头的木筏,已经在波涛中一上一下的向战士们招手了。王志林,赵运志,这两个人民解放军中的青年,中华人民的好儿女,面对着紧张而危险的环境中,没有丝毫的犹豫,他俩跳上了木筏,拿起两三丈长的竹篙,把木筏撑到急流中去,木筏在急流中飞奔,岸上的人们一个个又担心又兴奋的喊着、望着。
河水把木筏像射箭似的冲向木桥墩去,惊人的速度,会使木筏猛然的碰向木桥墩,撞得粉碎。
“嗳呀!危险!”岸上的人们发出了惊心动魄的叫嚣。
王志林和赵运志,在惊涛骇浪和水花飞溅中,举起竹竿,对准木桥墩附近露出水面残破的洋灰墩垛,像熟练的骑士操纵着难驭的烈马似的,两根竿子落在洋灰垛上,刹那间,木筏被止住了,轻轻的靠到木桥墩上,顺利地把石头倒下去。在王志林和赵运志的带头影响下,一个个堆满石块的筏子,照着王志林的道路,被后起的勇士们撑在水中,通过波涛汹涌的急流,送到木桥墩附近去了。胜利完成了桥墩加固工程。
(三)机智勇敢,冒险登高,
前方大捷的消息越来越多,修桥的任务也就越来越紧,王志林的事迹也越来越惊人。
在修新岩下桥的工程中,以六连为主立三层排架。在未立排架之前,首先要在桥的两头立上两个“人”字形的拔竿,在两个“人”字形的拔竿的顶上,按上一根七分粗三、四百米长的钢绳作成的通天绳,高高地横悬在一百八十多米长的整个桥梁的上空,在通天绳上拴上活滑车,再用一根钢绳穿过活滑车挂住要吊起的排架,用卷扬机把钢绳越摇越短,就可以把一千多斤的排架吊立起来。这个任务完成得快慢,将直接影响竣工期的迟早。王志林同志在这里又一次表现了他的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他总是登在最高处最危险的地方工作,坚持两昼夜没下现场。
在吊起第三层的头一个排架前,为了怕排架摇晃,首先将钢绳绑住排架的中腰,再用三股铁丝把钢绳和排架的顶梁绑在一起,然后用卷扬机把钢绳绞短,才能把排架吊立起来。排架的顶梁刚吊过了二层排架时,就被拴在通天绳下的一串滑车挡住,如果不把三股铁丝解开,让排架偏到滑车外面,那是怎么也不能把排架吊起来的。可是,要解开三股铁丝,必须爬到悬在半空中的离地面二十八米高的排架上去,而且把铁丝解开以后,排架一定要猛烈地摇晃起来,一不小心,解铁丝的人就要从高处摔到地上。同志们望着二十八米高的排架干瞪眼,铁丝解不下,排架又吊不起来。二千多公斤的排架吊在高高的半空,情况又严重又危险,大队长嗓子都急哑了,几次的发出号召:
“谁上去解开?”
金朝福首先鼓足了勇气爬到三层排架顶上,俯身一看,阴沉的河谷,横躺竖卧的残垛破梁,水流如一条细带,如将铁丝拆开,排架一倾斜,把人摔下去,别说活命,连骨头都得摔碎,思想斗争了一气,结果还是爬下来了。
困难是很明显地摆在前面,不把铁丝拆断,问题到何时也解决不了。
“谁能自报奋勇的再上去试一下呢?”大队长又发出带疑问的口气。
王志林同志早在金朝福下来时,就从最下层爬上去了。他这时虽然心里也有些害怕,可是他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只有在最恶劣,最困难的环境下完成了任务,才算是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一种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鼓舞着他,王志林毅然决然的把三股丝用刀砍断,迅速完成了任务。在下面的同志都为他冒险登高捏了一把汗,直到他把铁丝砍断,没出危险,大家才松了口气。从此以后,“王志林”这个名字就传遍了全大队,在中队军人大会上送给他“机智勇敢登高英雄”的光荣称号。
(人民铁军报)


第7版()
专栏:

  征服困难的人
——旅大区劳动英雄刘茂有保卫大窑记
田流
天大的困难,只要决心克服它,“困难”也就不是困难了。
大连玻璃工厂熔化部长刘茂有——这位二十六年工龄,解放后升任该厂熔化部长的老工人,就是这样的人物。因为他面对困难,勇敢的克服困难,解决了玻璃生产中重大技术问题,使该厂一九四九年六个月的生产量等于日寇侵占时期最高年产量(一九四三年)百分之一百六十三,创造了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伟迹。因为他坚定的站在解决困难的最前面,使该厂于今年八月二十八日,超过完成了一九五○年生产计划,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一)
要想知道刘茂有怎样创造出这样大的生产成绩,先得清楚刘茂有是个怎样的人。
刘茂有出生于雇农家庭,十三岁就给地主扛活、打柴、下海捕鱼。海上风浪大,鱼船小,海风常常一下子把小船抛上波浪的尖顶,又骤然间把它甩下海浪的漩涡。十几岁的孩子,日夜生活在死亡的边缘。跑海一直跑到二十四岁,肚子跑不饱。无奈何到玻璃工厂(那时是日寇的“昌光硝子株式会社”)作大窑装料小工,大窑就像一盆火,烤的他头昏目眩,特别是到修窑时,不等“玻璃油子”凉下来日寇就逼着修,把他的手、脸烫的一块青一块紫,修一次窑就像生一场病,浑身脱层皮。
生活的熬煎,使他的身体一天天瘦下来,进厂二十年,只剩下一付骨头架子。但灾难的生活,并不能消磨他的志气,三十年的磨难养成了他永不屈服于任何困难的钢铁性格。
一九四五年苏军解放了旅大,刘茂有和所有的人一样,从帝国主义奴役下翻了身。从此,老刘才开始过上了“人的生活”,才知道什么叫做人。因为他解放后积极工作,努力生产,一九四七年初升任为该厂熔化部长。被旧社会踩在脚底下的刘茂有,作梦也没有想到有这么一天,他深深的体会到:只有苏联才能帮助一切被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获得解放;只有共产党才能把受压迫的人扶起来。他的阶级觉悟一天天高起来。一九四八年更光荣的参加了共产党。从此,老刘更积极,处处带头,不辞劳苦的工作着。
(二)
大窑是玻璃工厂的心脏,一秒钟也不能停止跳动。刘茂有经过苦思深钻,终于延长了大窑的寿命,第一次保卫大窑成功。
一九四九年二月间,大连玻璃工厂全体职工,为一件重大的事情焦急起来了。熔化大窑按照使用的期限,应于二月十五日大修。查看大窑的情况,也实在该修了。一天二十四小时被发着白光的玻璃浆液冲击侵蚀着的大窑,与玻璃熔液水平面接触的地方,已侵蚀了一道很深的沟,三百糎厚的铁砖(苛洛哈砖),有的地方只剩下五十糎厚,再使用下去,一千四、五百度的玻璃熔液,势将破壁而出——那时一切都不堪设想了。
全厂每一个人都在着急,二十六年的老工友,解放后升任熔化部长的刘茂有更是坐卧不安,他比谁都清楚,熔化大窑是玻璃工厂的心脏,一秒钟也不能停止跳动,大窑停工,全厂就不能生产。马上修吧——耐火砖一时准备不齐,苛洛哈砖根本没有。停工等待修窑器材吧——将完不成生产计划。工厂已成为国家和工人自己的企业,谁又甘心呢?惟一的出路是延长大窑寿命。厂长在七、八天内,连着把老刘找来了五、六次,“老刘,你看怎么样?”厂长见老刘就问:“能不能想办法把大窑的寿命再延长下去?”党总支书记也天天动员大家:“发挥工人阶级的创造性,大家想办法,共产党员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苏联工程师和中国副厂长领导下的合理化建议委员会,则动员全体职工特别是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工人,集中钻研这个急待解决的困难。党的教育在老刘心里所培植起来的对人民企业的责任感,使他三十年来同困难搏斗中养成的钢铁意志更坚强,在党的鼓励和行政支持下,老刘下决心要克服这个困难。
“困难?”老刘说:“困难也要想办法,也要解决!”
那些日子,他简直像中了魔,成天价围着大窑团团转,走过来转过去都是在想怎样延长大窑寿命的事。这一天,他完工回来,一想又想到半夜多。正在苦思不得之际,忽然想起过去下海捕鱼的事来:一次他沿着退潮后的海岸航行,见岸上平时同海水相接处,有一道深深的沟,海水侵不着的地方,自然完整无损,就是被海水整日淹没着的地方,也很少侵蚀——这一下可使老刘想开啦,大窑的情况不也正是这样么?每年修窑时都是和玻璃熔液水面相接的地方有一道很深的沟,“大概毛病就出在这‘水平面’上”,老刘想:“如果把玻璃熔液水平降低一些把被侵蚀的地方露出来,一定能延长大窑寿命。”第二天一清早他就跑进工厂,同厂长一说,立刻得到厂长的热烈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又给以科学的分析和启发,说他这个合理建议“完全合乎科学”。老刘一听,信心大增,经行政批准后,便开始实行起来。他先把玻璃熔液适当的降低,使它不再侵蚀那已被侵蚀得很薄的地方,消除了窑壁薄弱地方的负担,但玻璃熔液终不是海水啊,虽然降低玻璃熔液的水平之后,消除了窑壁薄弱地方的直接遭受冲击,但一千四、五百度的高热却仍然继续着对大窑的侵蚀,于是他又想出减轻炉体高热侵蚀的合理化建议,把日寇装置火炉风管的老“规格”打破,增添了两个大风管,加大了风力,使被侵蚀着的铁砖急速冷却,减轻高热的侵蚀。就是这样,大窑被保存下来了。工友们欢呼着增加生产。四月,中共旅大党公开时,工人阶级和自己的政党见了面,兴奋非常,掀起了火热的“拥党生产竞赛”。该厂全体工友要在“七一”前完成全年任务,作为对自己的党和亲爱领袖毛主席的献礼。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工人们在接班前三分钟就来到自己岗位的旁边,熟习上一班的工作情形和机器的状况,以便时间一到,马上接班继续生产,全厂工人无故欠勤的现象减少到千分之一;制板部解决了玻璃熔液降低后与制板和距离增大所引起的一连串的技术问题。恰恰在“七一”早晨八点钟,当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玻璃工厂完成了全年的生产计划,使该厂获得“旅大一等模范工厂”的光荣称号,老刘也被评为“旅大工业劳动英雄”。他的保护大窑延长大窑寿命的方法,在我国玻璃工业建设中发射出特殊的光辉,这一改进的技术价值,和由它产生的经济价值是无法计量的。
全厂千余工友在生产胜利声中庆祝党的生日,简直是群情沸腾,欢欣若狂。全体工友签名上书毛主席,报告获得解放了的工人阶级,在党领导下创造出来的建厂二十五年来所未有的生产伟绩。大窑呢——依然无恙,火红的玻璃熔液顺畅的流入拔玻璃的埚内,迅速的拔出净光雪亮的玻璃板。于是刘茂有又提出新的保证,要使大窑延用到苏联红军解放旅大的“九三”胜利节。这是一个多么使人感奋的口号啊,就在那一天,旅大工人阶级永远摆脱了奴隶的锁枷。成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全体工友又投入了新的生产热潮,直到九月十五日才正式停火。
刘茂有虽然解放后就升任了熔化部长,但他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劳动,他总是在最困难,生产中最带关键性的岗位上工作。九月十五日大窑停火后,紧接着又是一场紧张热烈的搏斗,刘茂有亲自领导着六百个突击队员组成的修窑大队,每天艰苦的工作着。停火的第三天,窑里依然火热,衣服一挨上就会燃烧,但工友们都不愿再等下去了。老刘虽已是四十八岁的人,干起活来却像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把衣服一脱就首先跳入窑内修起来。工友们也就一个个跟着跳进去。窑内的热度高,老刘和工友们的情绪更高,十四天便完成了二十二天的修窑计划,三十三天又开始生产玻璃,比原计划提前十五天。而在日寇统治时代,修一次大窑最快也要七十六天呢!
(三)
刘茂有发动车间全体工人,向困难进攻,再次保全大窑。
这次修大窑全是用的旧砖,旧砖规格不统一、质量差,容易出毛病是可以想像得出的,但出什么毛病,在那儿出毛病又是想像不到的。为着胜利完成比一九四九年要高百分之四十五以上的今年(一九五○)的生产计划,老刘对大窑的卫护更加仔细小心了。自从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修好大窑生起火的那天起,他每天早晨来到工厂时,必定先到窑前窑后左察右看,最后停在窑门口,蹲在那里仔细的看着它。去年修窑时为着要使送料机进出方便,根据苏联的经验,把窑门由原来的一米八改成五米宽,这样可以使工友装窑下料时节省劳动力,并且原料撒开撒得匀,熔化的透彻。谁知料子旧、质不好,点火后随着温度升高,窑门悬插砖便被压开一道裂缝,同时分秒不停的被一千四、五百度瓦斯高热冲击着,到年底悬插砖便被侵蚀了三分之二。烧不了很久——顶多到今年(一九五○年)五月就会被完全蚀透,那时露出里面的铸钢(即皮钢),不到八小时铸钢就会熔化,而使大窑前脸整个的坍下来,真要那样,不停火修窑就没有第二个办法。停止生产的危险一天天逼近前来,刘茂有的心也一天天沉重起来。他整日的蹲在窑门口,目不转睛的看着它沉思、出神、琢磨着解决办法,“难道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了么?”老刘常常自言自语:“难道党给的保证全年不修窑,完成并超过比一九四九年高及一半的任务就不能实现了吗?”
刘茂有,这位在困难中搏斗过来的胜利者,这位有二十六年丰富的玻璃生产经验的老工友,这位解放后升任熔化部长,几年来在党的教育和苏联先进经验帮助下,成熟起来的人民企业管理者,不仅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更加坚毅的向困难突进,不仅自己一人专心致志的钻研着征服困难的办法,他更运用苏联的经验,召开车间会议,动员起全车间的工人,来解决这个困难。在老刘领导下日益觉悟起来的工人们想出了许多办法!有人说用砖垒起来,将铸钢板顶住,使它不致坍下来;有人说在铸钢外面加上水包,使它减低温度不致熔化……这怎么行呢?窑内是激荡着的玻璃熔液,砖垒起来没有“根”,那还会稳固?按水包就更不行了,什么样的水包能抗一千四、五百度的高温?
老刘不灰心,大家也不灰心,谁都费尽心血的想着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最后老刘想出了一个用砖将悬叉子浸蚀了地方挡起来的办法。这样就不会使悬叉子被烧坏而露出铸钢来,挡的砖坏了还可以换新的。车间会议上一讨论,大家都说这办法好,于是就试验起来,最初用红耐火砖试验,但这种砖不经烧,又改用硅石砖试验,证明能抗三个月,就决定用硅石砖嵌入,并加设扁形风管,使它减少侵蚀。一切试验好后,往里嵌硅石砖时可费了老劲啦,炉内那样的高温,是不能用手拿着去嵌的,工友们使用铁丝把砖缠住,先从小窑门把砖递进去,一个人扯着铁丝,别人拨拉着往里嵌。工友们虽然人人被火烤的满头大汗,但这个困难终于被他们征服了,使大窑前脸寿命有了保障,保住了大窑门。
事情常常是一通百顺的,由于老刘创造了保护大窑的新纪录,全厂便接二连三的在八个月内创造了八十三件各方面的新纪录,有百分之九十一的职工投入到新纪录运动中来。这些新纪录汇合在一起,百分之九十一的职工扭成了一股劲,就变成了全厂的新纪录——八月二十八日超过完成了一九五○年的全年生产计划,成本降低了百分之七·八,一等品提高到百分之六十八(计划为百分之三十),生产率较日寇最高时期(一九四三年)提高百分之一百四十八。
天大的困难,只要决心克服它,困难也就不是困难了。大连玻璃工厂熔化部长刘茂有就是这样的人物。因为他勇敢的同困难搏斗。使该厂一九四九年半年完成了全年任务;因为他永远站在解决困难的最前面,又使该厂在八月二十八日超过完成了一九五○年的全年计划。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解决了祖国玻璃工业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第7版()
专栏:

  于松如
工程技术界的光辉榜样
王源
一、于松如对生产的贡献
于松如是天津市中纺一厂原动部的工程师,因为充分的发挥了技术人员的作用,光荣的被全国总工会直接评选为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会议的代表。
天津解放以来,于松如的贡献很大:他改进了中纺一厂锅炉设备,提高了工人的操作技术,建立定期检修制度。使一厂锅炉效能显著提高,煤耗逐日下降。据中纺一厂一至七月的统计,该厂燃煤已节约二千六百多吨,价值合小米六十万斤。今年七月,天津市总工会为了使生产竞赛运动提高一步,决定召开全市锅炉专业会议,有组织有领导地交流先进经验,推动技术学习。于松如被选为锅炉技术研究会的主席,积极参加和支持了这个组织,公开了自己多年苦心钻研积累的心得,完整的发挥了技术人员在生产竞赛中的技术指导作用。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天津市已有天津造纸厂,寿丰、福星面粉厂,恒源、中纺四厂,永利碱厂等单位,对改进锅炉加强信心,仅仅天津造纸厂,根据他的建议,停了低压炉,用开滦一号末每天节煤便达十吨。中纺一厂检修一号、二号透平机时,他又克服了工具、原料、技术操作方面的各种困难,设计制成了透平机上的重要配件如汽口、汽叶等,为国家节约了八千元美金的外汇。因为这些重要配件一向是依靠外国进口的。
二、技术指导和群众智慧相结合
于松如是一个已有二十五年工龄的工程师了,今年四十九岁。曾经历任上海、芜湖、石景山、保定各发电厂厂长及工程师,对于电机、锅炉有很丰富的理论修养及实际经验。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技术指导善于和启发工人群众的智慧相结合。中纺一厂锅炉燃烧的改进,就是一个明证。
中纺一厂的锅炉为链子炉,和目前国内所有的链子炉一样(新式炉为煤粉炉),是根据“炉膛内部隔断(弯曲)多;瓦斯的热能才可充分利用”的陈旧理论设计的。于松如根据最新的理论,改进了锅炉建筑中不合理的部分,将炉膛隔断从四段改为二段,相对地增加了炉膛的空间,增强了煤炭的充分燃烧。他又研究了操作过程,发现了过量通风的缺点,便和工人们详细讲解煤炭燃烧与空气的关系,指出一斤煤在十六斤空气中,燃烧最完全:空气不足,燃烧不好,空气过量,也会降低炉的温度的道理,耐心启发工人结合实际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工人们最后终于掌握了正确的通风技术:“风闸的开启要前部较小,中部大,逐渐向后部减小,最后部不需开启。”使过量通风由过去的百分之五十,降到百分之二十五。他又和工人们共同研究怎样使煤炭进炉均匀,含水适中等等问题,建立了系统的科学操作方法。并规定严格的定期检修制度,加强锅炉房和各有关部门的联系。这些努力,创造了辉煌的成绩,现在一厂锅炉效率已超过了“制造商”规定的效率定额,煤耗则由每度电一点二○二公斤,降低到每月平均○点六六四公斤,较建厂以来最低的煤耗量,降低了百分之四十三。
透平机汽口、汽叶的设计,制造到完成,更完整的表现了技术指导和群众智慧结合的特点。汽口、汽叶的制造困难很多,材料缺,工具缺,工人们的技术经验也缺。制造汽口,根据所能购买到的镍铬钢原料过小的条件,只有焊接一途,于松如从理论上,肯定镍铬钢可用中性焰焊接,技师萧南昆又补充了中性焰的含义,最后由有二十多年经验的老焊工唐彦章,经过五次失败后创造了两面反履同时焊接的方法,终获成功。汽叶的制作,经过技师、工人及于松如本人共同制造了十四件特种工具以后,才最后制造成功。因为他善于用他的理论修养,启发工人,提高他们的技术,因而他在工人中的威信很高。中纺一厂原动保全工人纪鸿宾说:“过去我不愿干原动保全,修锅炉,钻炉膛,又脏又累,实在没劲。跟于工程师干,觉着有很多东西可以学,又明白了电机的重要,思想就通了。”
于松如在解决技术问题时,时常事先充分征求工人群众的意见,同时也尽可能的征求别的有关部门专家的意见。集中了大家的意见后,才系统的提出决定意见,并反复的向工人们解释,直到工人完全明了为止。
三、关心工人,和工人打成一片
虽然有不少成绩,但于松如却没有一点工程师的架子,平时,经常穿着和工人一样的布制服和小棉袄,工人叫他“小棉袄工程师”。一厂原动部工人张万芳说:“过去职员在办公室呆着,工人在机器房呆着,谁也不接近谁。于工程师却老和我们呆在一起。”工人开娱乐晚会,于松如参加,和工人一起扭秧歌,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工人在生产上获了胜利,他便自动的打着鼓和工人送红旗。工人也不另眼看他,下了班,时常有三两个工人到他家聊闲天,谈工作。他们之间毫无拘束,工人们很亲热的叫他“于头”。他也真心实意的和工人靠近。解放前,他教工人的时候,和其他技术人员一样,留了一手,或耍个障眼法。解放后,思想打通了,立刻告诉工人:“过去我说的一套,其中有假,现在是真的了。”检修透平机时;他笑着告诉工人说:“过去装汽叶,只是叫你们这里打两下,那里敲两下,骗得你们晕头转向,现在得告诉你们透平机安装的原理了。”锅炉工人,为了使煤炭进炉均匀,曾自动的爬到炉上,不断的捣煤,十分劳累,于松如就和工人们共同合计,设法改进了下煤装置,取消了捣煤工作,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因为他真心的关心工人的利益,所以也得到了工人的热烈爱戴。他当选为全国劳模的消息刚一发表,全厂立刻欢腾起来,木工房工人自动搭了一个彩牌坊,上面写道:“工程师光荣(上联),我们也光荣(下联),全厂都光荣(横联)。”报喜的红条,从厂内贴到宿舍。九月七日,厂子里开了一个庆祝晚会,工人们送的鲜花把他的客厅都塞满了。送给他的匾,足有三十余块。工会同志们说:“我们事先也没叫大伙送,大伙自动就送了这许多。”
(转载自工人日报)(附图片)
于松如——(徐悲鸿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