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杜先扬——铁牛运动的旗手
陈迹
编者按:杜先扬领导铁牛号机车,首先“贯彻负责制,提高效率,减低成本,安全完成国家运输任务”,成了东北铁路新纪录运动的创始者,推动东北二十万铁路员工卷入了铁牛运动。
和工人群众密切联系
杜先扬是绥化机务段运转部门副主任,但你在办公室内常常见不着他,有时他在机车库里找工人们谈话;有时爬在机车底下检查机车零件。他从来不摆架子,处处关心工人。在夏天的夜里,乘务员睡觉贪舒适,常把被子扔掉。杜先扬当过乘务员,知道工人这种习惯,每晚他总得到各宿舍检查一下乘务员盖好被子没有。他对乘务员说:晚上受凉,身体垮了,开不了车,损失多大!工人们碰到什么困难,最喜欢找他解决。新司机李树林不熟悉操纵法,常犯运缓事故,碰见坡道更作难,老杜就亲自教他怎样使用力把,上坡时怎样关汽门,撒砂子,避免空转。经过他帮助,李树林再也没出运缓事故了。实行三锹制时,有些乘务员反对:“用三锹制焚火,车上坡就没水没汽。”杜先扬以身作则示范给他们看,果然三锹制不仅不会使机车没水没汽,而且能省煤。他这样地领导大家,大家无不爱戴他,他成了绥化地区铁路工人团结的核心。
二十万铁路员工卷入铁牛运动
大家都知道,在东北开展创新纪录运动之前,东北铁路就有一种新纪录运动——铁牛运动。这个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铁路的方针:“贯彻负责制,提高效率,减低成本,安全完成国家运输任务。”这个运动之所以叫做“铁牛”,就是因为杜先扬领导的“铁牛号”首先贯彻实现了这个方针。
杜先扬领导的铁牛号机车曾在去年被铁道部宣布为全国模范机车旗帜之一。一年来,它不仅是模范机车的旗帜,而且是铁牛运动的火车头,它的活生生的具体的模范事迹,带动着全东北铁路员工们前进。在向“铁牛号”看齐的响亮口号下,东北铁路的机务、车务、工务、电务、工厂和所有各种部门的工人、技术人员、职员都动员起来了,都以各种各样的方法热烈地深入地展开了铁牛运动。全东北已有二十万铁路员工卷入了这一运动,在这一运动中荣获奖励的有一万多名优秀的工人、技术人员和职员,荣膺铁牛称号的生产单位有两千七百多个。特等劳动英雄王吉魁领导的“一一九五号”机车,安全走行二十二万一千六百多公里,机车仍保持良好状态,成了东北有名的基干铁牛机车。皇姑屯车辆工厂工具分厂的康学福小组,从去年四月到今年四月,月月超过生产任务,没有一件废品和反工活,也成了工厂中的铁牛小组。在客运旗帜李静华领导下的“群众号”列车,从去年二月到今年八月,乘务运行十五万多公里,从未发生客运事故,成了车务方面的铁牛。
铁牛号是怎样变成“铁牛”的
铁牛号机车的前身,是一辆破损了的机车。一九四七年七月,绥化机务段的工友们,庆祝四平解放,利用业余时间,把它修复了,起初叫“四平号”。当时因零件缺乏,要东拼西凑,修成后质量不高,经常出事故,乘务员都觉得难驾驶,刚从工人轮训班学习回来的杜先扬,被分配来负责这部机车。
杜先扬——铁牛运动的旗手,东北铁路的特等英雄,家境贫苦,幼年失学,十八岁上铁路作工,干了十几年,天天受着日本鬼子及其狗腿子的毒打、侮辱和剥削。他为人正直,不向上巴结,不给狗腿子们送礼,所以一直做着助手工作,不能上车。他从轮训班学习回来,听说上级要他担任“四平号”机车司机长,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心里想:共产党这样信任咱,咱再不把心掏出来干,怎对得起啦!虽然“四平号”的质量不好,可是是全段工友们在业余时间费挺大心力修好的呀。咱一定得把这台机车搞好。杜先扬抱着这个决心,很快地接受了上级的任务。从一九四七年八月十四日起,开始包乘这台机车。
这台机车的工友在他的领导和带头下,努力学习苏联经验,贯彻负责制,健全小组制度,采用暗号纪录法,自动互相检查工作。在爱护机车上,他们自己有句话:“咱们要把它当个病人看,好好调养它,保护它的健康。”擦车的材料困难,他们就自己去割草,用水泡软擦车上的油垢,使机车焕然一新。在开车前,他们,特别是杜先扬极注意检点机车零件;经常把机车的主要毛病,仔细地告诉工厂,这样工厂修理得快,质量又高。
团结改造落后分子
要想包车有成绩,包车组每个人都要一条心,才能创造出成绩来。杜先扬对同车的积极工友说:“光靠咱这几个人不行,一定得好好团结大家。”邬广绅脾气坏乱说话,别的机车工友讨厌他,不愿跟他一起工作,说他“顶落后”。自从他调到杜先扬的机车上,老杜就想法改造他。邬广绅当过检点员,技术高,经验多,老杜常常在工作中表扬他这些优点,但也常常劝他:“人强性子太坏,脱离群众,是不行的,你得改呀!”经过老杜不断的鼓励、批评和帮助,邬广绅感动的对人说:“老杜这样对我好,我再不改,真太落后啦!”后来邬广绅真的转变了,成了模范司机长。老杜把落后分子变成积极分子,使得整个机车的工友团结像一家人。由于他们的艰苦奋斗,机车状况很快的好起来。
铁牛号的英雄事迹
一九四八年东北铁路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创行新行车法,以缩短周转率。当时有些人没有信心,杜先扬的机车却首先响应,带头实行。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他乘二三七次列车从绥化开往南叉,技术速度达到了四十公里的新纪录。同时利用停车时间主动向调度、车站联系,节省了调车时间。当时一般机车都因保养不好,质量低下,只能走行三万五千公里,就需要作一次甲检;但杜先扬的机车却走行十万六千九百零一公里,才甲检一次,使得机车质量和运用效率大大提高,替国家减少了一亿五千多万元的检修成本费,还多收入了九千多万元的运费。在“安全运输”方面,他们也起了模范作用,安全走行了十万多公里。这一连串的创举,给了当时东北铁路以一种新的力量。
由于他们创造这样辉煌的成绩,他们的机车在一九四九年二月由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局长庄林亲自命名为“铁牛号”。这个“铁牛号”一直保持着它的荣誉。从杜先扬包乘的那天起,到今天将近三年的时间,它没有出过一次事故。去年年底哈长线的货物列车经常发生运缓事故,影响列车晚点,造成哈尔滨站严重的堵塞现象。当时乘务员认为天气冷、坡道长,运缓是必然的事。哈尔滨机务段三十多台机车都没法避免运缓事故。这将影响国家运输任务。哈尔滨铁路局特请示东北铁路总局,要求把“铁牛号”由绥化调到哈尔滨。“铁牛号”到了哈尔滨,第一次出勤就牵引一千八百吨,从哈尔滨正点开出,在坡道长,易于运缓的蔡家沟与邱家之间,不但没运缓,还抢点十分钟,早五分钟到陶赖昭,只用煤八千二百多公斤。当时一般机车在这段区间牵引一千六百吨,还得用煤九千七百多公斤。“铁牛号”这种生动的模范行为,有力的推动了哈尔滨的乘务工作,使哈尔滨机务段展开了多拉车、不出运缓事故的生产竞赛运动,完成了运输任务。
虚心学习,推广经验
杜先扬带头搞好“铁牛号”,去年一月二十七日光荣入党,三月被提升为指导司机,荣膺东北铁路的特等劳动英雄。铁牛运动展开后,他就做了哈尔滨铁路管理局的铁牛大队长。去年十二月三日又被提升为绥化机务段的运转副主任。
因为他不断地努力学习,提高技术,推广经验,带头示范,所以在今年东北铁路第二届劳模大会上,他再度光荣连膺东北铁路特等劳动英雄;今年七月又荣誉地被邀请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议。老杜从北京回到绥化,向工人们说:“咱在北京开会十几天,天天见到毛主席,还跟毛主席一起照像,真是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咱是工人,得到了这样高的荣誉,只惭愧自己工作做得不够。”荣誉没有使他自满,反而更虚心了:“咱得努力学习,学习文化,学习技术,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那一段的工作没搞好,就是那一段的劳动英雄没起作用!”老杜懂得这一点,每次从外面开会回来,心里总盘算着怎样起带头作用,把工作做好,怎样使铁牛运动更深入发展下去。最近绥化地区的工人们在老杜的带动下,又创造了辉煌成绩:绥化机务段三十九台机车中有十九台是基干铁牛,十五台是正式铁牛,三台是预备铁牛,还有两台没使用,全段机车几乎百分之百是铁牛了;运转部门在一百八十四天中,没出任何责任事故,走行一百四十五万多安全公里。今年八月底已有四台机车超过二十万安全公里。这些伟大成就是和杜先扬的带头、示范和领导分不开的。
这次杜先扬又光荣当选为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代表。当我在哈尔滨问他参加这个大会的感想时,他说:“咱们工农兵要团结起来,努力生产,保卫祖国!”
一九五○、九、二○于沈阳


第7版()
专栏:

  杨连第登高修建陇海“八号桥”
支援解放大西北首先要修八号桥
陇海铁路洛(阳)潼(关)段上,观音堂以西的崇山峻岭中间,有一座全国闻名的高桥梁——八号桥。桥高四十五米,横悬在两山中间,山势飞陡,地形险要,是陇海路上最大险工。这座桥是一九二二年由法、比工程师共同设计,费时四年修建起来的。一九四四年日寇入侵中原,国民党军队撤退时把它彻底破坏。日寇投降以后,国民党在美帝“工程使节团”亲自“帮助”下,费时两年,也没把桥修成,以后在蒋匪发动内战中,又遭彻底的破坏。两山中间只剩下五座遍体鳞伤的洋灰桥墩,像千年古塔一样,孤零零的矗立天际,桥台坍塌,桥梁炸毁。当各路解放大军向蒋匪最后巢穴长驱进军的时候,为了支援西北战争,解放大西北,建设大西北,迅速修复贯通中原,直达西北的交通孔道——陇海路,已经是迫不及待的任务,要修陇海路,不先修好八号桥,就是“插翅也难飞过”的。一九四九年八月,铁道兵团第一支队桥梁大队就接受了限期三月修复八号桥的艰巨任务。
八号顶,八号顶,失手摔成饼
修复八号桥的主要困难就是墩上作业,当地有句俗语说“八号顶,八号顶,失手摔成饼。”根据工程计划,必须把五个高低不同的桥墩,铲成同一水平,高的铲掉,低的补足,然后架梁。问题就只在于怎样登上这使人一望就要头晕的墩顶上去进行工作。随军工作的工友里面,有不少是从天津、上海来的高明架子工,最高的有人上过三十七米的大烟筒,四十五米高的工程连看都没有看见过。工程部门最初计划是搭钢索吊桥,绑上滑车,用“吊斗”运送人和材料到每个桥墩上工作。当时钢索买不到,桥梁两岸又是石板地基不能打桩,计划落了空。第二个办法是在桥墩四周搭圈架,共需脚手杆两万根,铁丝五千公斤。这时洛河便桥冲毁,交通中断材料来不到,即使有材料,木架太高支撑力小,又易出危险。困难问题出来了,有经验的工程师也感到没办法。通车限期紧迫,日子万万拖不得。在这些困难面前,全体同志丝毫也没有动摇,人们说:“困难挡不住共产党,这回高低要打他个漂亮仗。”大家纷纷订计划下决心,积极主动想办法。
杨连第架“天梯”爬到顶上整桥墩
杨连第就是其中一个出色的架子工,他乍到现场时就看见了桥墩上,每隔三——五米就有突出墩面四英寸的铁夹板一块,他就在心里开始琢磨怎样利用它登上去。他在“诸葛亮会议”上提出:“利用突出墩面的铁夹板搭单面云梯登上去”的建议,但有的同志却怕上到半中腰要掉下来,上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危险,也在慎重的考虑这一建议。杨连第一面坚持自己的建议,一面耐心的向大家解释,并和铁匠炉的工友们在一起研究,创造出登高使用的带钩杆子。领导上仔细考虑结果,确信杨连第当过电工、绑架工,有多年的登高技术和经验,很快就批准他进行试验。
杨连第经过试验,九月四日上午,他带着十八位登高能手,英勇的开始登高,他第一个举起带钩杆子,钩住第一块铁夹板,矫健灵活的顺着杆子爬上去。然后稳重的用两脚扣住杆顶,把下面递上来的脚手杆用铁丝绑在铁板上,下面的同志们也随着他把横杆一根一根的绑上去,杨连第同志一面稳重的工作,一面不断的鼓励照顾别人。云梯一节一节地升上去,空中的人影越来越小,到离地三十米的时候,铁夹板突然稀少,相隔的距离竟延长到五米。寒风越过山顶吹过来,杨连第同志悬在高空中来回摇晃,同志们劝他下来休息,都被坚决的拒绝了。到下午一点钟,八十二根脚手杆子就最后一钩搭上了墩顶,胜利的红旗在四十五米的高空中迎风飘扬,桥上桥下腾起一片欢呼。附近的老乡都跑来围着观看,把云梯叫作“天梯”,称铁道兵团战士为“神兵”。
紧接着就执行第二个战斗任务—整平桥墩。最艰巨的工程是二号墩,墩顶只有三米宽,需要铲掉二十六立方米,用铁锤打要两个月,任务期限只有十天。英雄杨连第又挺身站在第一线,争先承担任务。如用炸药爆破,恐怕炸坏桥墩,他就和潘中队长合力研究,运用抢修北宁路七十一号桥的经验,使用土药爆破,打斜碴的浅眼,用洋灰袋纸当信管,一块一块往下掀。爆破工作一开始,他便奋不顾身、不分昼夜,在四十五米高的狭小墩顶上,只用一块木头板子做掩护,反复轮番爆破百余次,口渴了忍耐着,肚子饿了也不下去,连续突击,耳朵震聋了,头也有些晕眩,首长亲自来劝他休息,他还是笑一笑推辞了。二号桥墩的铲洋灰工程终于提前竣工,杨连第才满面笑容的爬下来,大家围着他说:“二号桥墩上你的汗都流满了!”他说:“没啥,给自己干活,流尽最后一滴血也是应该的。”
提前二十天修复八号桥
突破了登高和爆破这两个难关以后,全体指战员都行动起来了,按照预定计划,不分昼夜,不怕风雨,顽强突击工作,结果,这座陇海铁路上最大险工的八号桥,终于在十月十八日按预定计划提前二十天,胜利修复通车了。“登高英雄”杨连第就这样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树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人民铁道报社)


第7版()
专栏:

  淮南煤矿新采煤法的推行者
酆绪然
一项合理建议,效率提高百分之八十八
淮南煤矿工人组织的七一大队在试验新采煤法的时候,二十五岁的工人酆绪然创造了辉煌的成绩。
淮南煤矿采煤,原来是在煤层坑道中拉五个小台阶,第五台阶离老塘坍塌线十七公尺。而维持十七公尺的顶板不坍塌在当时是十分困难的,对工人生命安全有极大威胁。这时候,酆绪然就向工程师建议:把台阶延长,合并为三个台阶,使台阶工作面到老塘坍塌线的距离缩短为十一公尺。这样,不但减少了工作的危险性,而且提高了产量。原来在五个小台阶工作的时候,台阶短,风镐不容易发挥效力。那时候,每个台阶按上两个采煤工,每班进尺一公尺,产煤十一点七吨,每人效率合五点八五吨。台阶面加长后,采煤工数和每班进尺与以前相同。产煤达二十二吨,每人效率合十一吨,比以前提高百分之八十八以上。
不但这样,酆绪然还一人看一个台阶,创造了采煤二十六点三九吨的新纪录,并使得其他工友也由两人看一个台阶改为一人看一个,也创造了新纪录。
要提高生产,非摸到窍门不可
为什么酆绪然能够创造这样大的成绩呢?最主要的是因为他肯想办法,努力钻研技术。他知道:一个人的力气是有限的,干活非得摸窍门不可。他紧紧抓住“提高效率”这个牛鼻子,不是死硬的提高劳动强度。他头一回用风镐采煤时,乍用起风镐来降不住,镐乱蹦,一上来也摸不清炭滑(煤的劈裂性)也不知怎送钎,累的一身汗也干不出活来。于是,干活时,上下左右地试验插镐,这样慢慢就摸着风镐的脾气了,手把也硬了,运用自如了。再比方采煤的时候,他捉摸:“硬是要一下子拿下一块大炭,不是跟一口吞大馍一样吗?吃不下去还受罪;要是做两三口来吃就顺顺当当的下去了”,试验一下真的省了劲。
创造新纪录
老酆不断的研究技术,再加上他十分健壮的身体,就给他创造新纪录具备了条件。
他和刘玉喜工友干的一个台阶,前进一米,在第一次风(每次三小时)可以卧六、七米,等第二次来风不要多大会就卧完了。他想:“再进吧,恐怕卧不完了,影响整个工作面的进度;要是不进了吧,时间浪费了怪可惜的。”于是他就和老刘商量:“老刘,咱一个人干一个台阶行不行?”老刘捉摸了一会说:“行!要是完不成,就是使牙啃也啃完了!”
八月二十三日,在队部发出创造新纪录的号召后,中班工友邱芝文、安朝福、夜班工友酆绪然、刘玉喜等首先响应,当班他做第二台阶,宽一·八公尺,高九·四公尺,四小时半前进一·二公尺,创造了采煤二六·三九吨的空前纪录。以后又连续创造在第二台阶上进尺一·三公尺,第一台阶进尺一·一公尺,第三台阶进尺二公尺的新纪录,使新纪录巩固下来和继续前进。在他的鼓舞与帮助下,工友孙树江、米汉章等也创造了新纪录,使每人担任一个台阶的工作,都可胜任愉快了。
帮助别人把活干好
酆绪然不但自己干活好,还时常帮助别人。以前,一个台阶上安两个人,要是另外那个工友的技术差一些,他就教他,怎样拉槽子、劈帮、插镐等等,还跟他研究技术,干什么都是两人商量着干。干活的时候,他总是作别的工友剩下的台阶。第三台阶的活最难干,要穿毛洞,还要卧台阶,卧台阶影响穿毛洞,不穿毛洞就影响下班工作,炭又硬,风镐光冒烟,别人干一米总是要五、六个钟头还要累身汗。老酆时常是干第三台阶,从来不说怪话,他干两米只要四个半钟头。自己的活干完了,老酆还帮助别的台阶上的工友刨煤,帮助支柱工传材料、掏柱窝子、打顶柱。
酆绪然并不是一直都这么肯帮助别人、肯用脑子,而且有这么好的工作成绩的。在淮南煤矿还没有解放的时候那是不用说。那个时候,淮南煤矿是官僚资本家战争罪犯宋子文的,工人整天生活在刀尖上,谁还有劲好好干活?淮南煤矿解放之后,工人翻身当了主人,大家都知道要好好干活了。可是酆绪然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他总是一个人闷着头干活,跟着别人走。人家刨眼刨八百(○·八米),他决不刨八百一。今年三月,他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切就不同了,在同志们不断的批评、帮助之下,酆绪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因此就创造出了辉煌的成绩。(转载皖北日报)


第7版()
专栏:

  辽河堤上的一面旗帜
——辽东省治水模范里俊才
吴少琦
里家窝铺在海城西南六十里,靠近辽河和扬柳河。往年,这两条不安分的大水,常常冲出堤坝,把灾难带给村民。今年,这里却分外地安静。走出村庄,一条两丈高、一丈宽的大堤横在眼前。坝旁,堆积着木桩、草袋、席子等等防水器材;坝上,三、四米远一个大土堆,每隔半里一个窝铺。防汛队员们在堤上日夜巡逻着。今年八月间,河水曾涨到距堤顶只有五尺,浪头疯狂地敲击着坝墙,但始终没有冲出一步。在人民政府领导下,经过两年的苦斗,里家窝铺一带的人民已战胜了辽河,而这个胜利和里俊才的名字是分不开的。
一夜连抢三处险
去年夏天,当辽河正想闯祸的时候,里俊才带领着三十多名精通水性的小伙子,组成了抢修队,那里最危险,就到那里去。一个暴风雨的夜里,告急的锣声把他们引到鲍家窝铺的堤上。这里的河水已将要与堤拉平,堤土不断地往下颓倒,当地的民工干急不下水。里俊才和他的队员们赶到后,立即跳进汹涌的浪涛里,挣扎着铺好这段堤。还没来得及喘气,他们又跑到道口段上把十余丈长的堤坝修好。队员们的手脚都被水泡得发白,身上冻得起满了鸡皮疙疸;大家喝了几口酒,又随着里俊才跑到三棵树一段的坝上。这里的水势更凶,木桩打下去又漂上来,席子按下去又卷出来。里俊才连忙带着队员跳下去,两个人在水里按下木桩,一个人用铁锤打;两个人在水里把席子踏在脚下,上面紧接着就把沙包扔下去。一夜之间,里俊才的抢修队接连抢住三处险工。天亮以后,他乘队员们都已休息的时候,又带着当地的民工,抢修了另一段险工。
防汛的优秀组织者
如果说,去年里俊才是防汛战线上的杰出英雄,那么他今年又进一步成为一个优秀的防汛的组织者。由于他和他的队员在防汛中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村里的人民把他选为村政府主席。春天,他领着全村的农民提前两天做完防汛的准备工作,堤坝又增高了三尺,加厚了二尺,器材也准备充足。他把村里的人编成几个小队,又抽出青壮年编成抢险的突击队;还组织了专门保管器材的小组、通讯连络小组、检查堤坝有无洞穴的小组,以及抢险时搬运器材的运输队。村里的一切人力,都被他组织到防汛战线上来了。平时,由村里的“老头队”在坝上巡逻,雨天水涨,队员们就轮流以至全体上坝,“老头队”就留在村里打更了。八月中最紧张的几天里,他曾带着全村老少在堤上连守三天三夜,监视着辽河,使它无法逞凶。
“大家叫我负责,我就得负到底!”
两年来的防汛工作中,里俊才一直表现了高度的忘我的精神。去年防汛工作刚刚开始时,他的老婆、小孩都患着很重的疟疾,死去活来,但他仍然整天在坝上领着大家防守。别人劝他回家给老婆孩子治病,他说:“发疟子是她们娘俩个受点罪;发大水是千家万户遭殃,坝上不能离!大家既然叫我负责,我就得负到底!”一次,他到小姐庙,恰好赶上河堤裂缝,眼看要塌,人们却只吵吵不动手,他站在坝顶上狂呼:“先把底下的土翻上来,别害怕!我站在上面,坝开了先把我冲走,你们再跑也不晚!”民兵们被感动得抢先动手,将河堤从危机中救了出来。
光荣地参加共产党
是什么力量在支配他?里俊才告诉我:“你在里家窝铺打听打听吧,早先,苦瓜都叫我一个人吃了!”这个三十二岁的贫农,童年时代就死掉父亲,母亲也改嫁了,十三岁的时候他带着弟弟去给地主扛活。穷困一直纠缠着他,弟弟、老婆、小孩先后生病,都因为没钱医治而死去。父亲扔下的三间破草房、五亩地都卖给了地主。挣扎十几年,依旧是一个衣食无着的人。共产党来了以后,土地,房子回来了,另外又分到了九亩地,续上媳妇,建立起家业。他说:“现在是给自己护堤了,修不好大坝,土地还家也是白扯!”就是这样,他变成了防汛战线上的英雄人物。他那自我牺牲、坚持岗位的精神,表现了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给修堤民工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因此,去年秋天,他光荣地被接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次,又被选为出席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会议的代表。


第7版()
专栏:

  处处为群众着想的马老汉
灾荒中领导群众生产自救
去年,雁北怀仁县冯庄村遭了水灾。全村二千八百四十亩土地中,就有一千一百八十七亩被水淹了。受灾最重的二十二户,连种籽都没收回来,秋天就没的吃。很多人感到没法子办,要卖了牲口、家具,准备出外逃荒。村支部书记马义谦觉得这样做不是办法,就向这些户解释:“庄户人没了牲口,就像剁了手一样,养种也非丢了不可。咱们决不能卖牲口,还要凑钱多买牲口来跑运输。用牲口赚钱养活家口。”大家觉得这话有道理,准备逃荒的留下来了。跟着,马义谦就召开了党、团员和群众会议,讨论度荒的办法。会议议定:男人赶牲口、推小车搞运输;妇女们熬碱、打柴、拾粪、纳大鞋,开展各种副业生产。关于运输器材、垫本粮的困难,决定以互助办法解决。会后,群众就合股买了牛、马各两头,骡子三头,皮车一辆半(和外村合买一辆),小车四辆,又把破车凑成三辆整车。加上原有的七辆大车,十七辆小车,运输工作就热热闹闹地搞起来了。在去年冬天的生产中,全村共赚米一百六十市石。
改造了二十二个烟民
冯庄村共有二十五个烟民。去年冬天组织生产时,老马就注意了改造他们。这伙人大都不愿劳动,很多群众瞧不起他们。老马在改造他们时,采用了个别谈话和家属规劝相结合的办法,效果很大。只要烟民愿意劳动,有困难他就想办法帮助解决。他首先拿出一斗高粱,解决烟民的吃粮困难。他有一件新皮袄,去冬自己只穿过七天,其余时间都借给这些人穿上闹生产了。烟民没小车的,他就代为租赁。老马的模范行动,影响了其他党员和群众,大家都积极地帮助烟民改造。实际行动证明确实有改造决心和表现的,便开群众大会给他摘掉烟民的帽子。这样越发鼓励了烟民戒烟和劳动的决心。黑板报上也常常表扬表现好的,批评不转变的。在这种谆谆善诱,治病救人的方针下,该村二十五个烟民,已改造好二十二个。
有预见,兴修防洪坝
接受去年遭受水灾的教训,今春播种后,他就领导全村兴修防洪坝。有人觉得:锄完苗再修也不误事。他说:“坝修不起来,连地都冲了,锄了顶啥用?”于是男男女女一齐下手,三天挑起十八丈长、五尺高、二丈五尺底宽的防洪坝一道。此外,修了一道三十丈长的小坝,修补了一条旧坝,还开了一道水渠。工程刚结束,大水上来了,冯庄村的土地都没受害,还淤出来三百七十二亩地。群众满意地说:“要不是马老汉想得到,这回又要受大害了。马老汉如再能给咱们照料十年,村里的旱地都要变成水地。光景会过得更好了!”
春天,养牛户多数缺喂草,没牲口户又雇不起牲口;老马就组织缺畜户刨白草根换牛工(一犋牛耕一天,换白草根一百九十斤)。这样大家的困难就都解决了。政府收买道木,老马就组织群众有计划的去伐木头。结果该村卖了二百二十七根道木,解决了一部灾户的困难。植树时,老马又抓住这个事实,说明栽树的好处,动员广泛栽植。强调:谁栽的归谁。由于他的领导,该村春季共植树一万三千棵,超过原订的植树计划。老马处处能替群众着想,所以他想出的办法,群众最易接受,他的宣传动员也最有说服力量。
老马今年五十五岁了。他从八岁起,尝尽了放羊、当雇工等痛苦生活滋味。一九四八年土改时,才有了土地。养种庄稼很下功夫,光景已渐渐好过了。当年秋,他被群众选为村代表会主席,去年十月任村支部书记。
老当益壮,积极学文化
老马小时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在工作中感到不识字的困难,于是这几年就很注意认字。现在区里发去的公文,他虽然不能完全认下来,但大意总能看出来了。这次在察哈尔省评选劳动模范会议上,他报告模范事迹时,还拿着自己写的发言提纲。他觉得自己要领导群众做工作,应该懂得政策和时局上的大事,好随时向群众解释和征求意见。他个人订了一份报纸。老马年纪虽老,求进步的心却很迫切。省的评选会上,老马的发言对大家教育意义很大,他却感到过去自己的工作做得还很差劲。他高兴自己在会上学到了很多经验。用他的话说是:“我用小米换到了很多馒头。”他坚决表示:要把各地的经验带回去改进村里的工作。在这次会上,马义谦被选为出席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会代表。


第7版()
专栏:

  开荒修堤劳模江善讲
他带头开荒,打消群众生产顾虑;修堤互助精神好,善于团结群众,自己每天平均挑土八公方。
江西著名劳动模范江善讲,今年二十九岁,家住在彭泽县二区的连子乡。不到六岁他就给人家放牛,十六岁上就给地主扛大活,曾为逃避国民党抓丁,作过两年船夫。在这二十几年中,累死累活,可是所换来的不是温饱,而是饥寒交迫。
但出头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去年五月他的家乡获得解放,建立了人民政府,领导农民翻身。今年春季,人民政府号召扩大耕地面积,开展大生产运动,他第一个响应,带头开出了九亩生荒。在他的影响下,连子乡共开荒二百多亩。他不但生产积极,而且善于领导群众,帮助群众打消生产顾虑。他今年连开荒共种地六十三亩,全家十九口都卷入了生产热潮。他得意的说:“今年可好啦!不会再挨饿了,要不是毛主席领导咱们翻身,那有这个洪福呵!”
春汛前,人民政府号召修筑该区的连子堤,他又是一马当先。在未动工前,估计该堤需动员一千个民工,作工一个月,才能竣工。他为了完成这个艰巨而又紧急的任务,首先动员了自己全家人参加修堤,接着又动员了乡里群众(包括妇女)参加,前后动员共达一千七百余人。
在修堤中,他不但起了发动与组织领导的作用,更突出的是他积极带头,坚持到底的吃苦精神。他经常给大家说:“咱们大家只要同心合力,任务一定能完成!”他在修堤的几十天中,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是顶着星星去,顶着星星回,因此他挑的土方比谁都多,二十几天中他平均每天挑了八方土,比别人多挑两三方,总计他自己共挑了将近一百七十公方土。每天收工的时候,他总是留在后面,一个人在堤上铺草皮,挑预备土,然后才回家。在修堤最紧张的时候,他带领着五、六排人(每排约二十人)抢修,每到出月亮的晚上,一定要挑到一百五十方土才回去。在他的带头影响下,谁也不肯偷闲,因此连子堤在预定时间前十天即完成任务。他乡圩堤不但比别村修的快,而且坚固耐久:在圩堤交错的地方都注意了加修,不使漏缝,同时他们还帮助了邻村修堤,发挥了互助精神。假如你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拚命干?他会直截了当的告诉你:“共产党来了,人民政府领导我们修堤,保护咱大家的生命财产,还要发给粮食。过去国民党匪帮,不但不修,还要放水淹田,害得两年颗粒未收,反借口修堤来刮老百姓的粮。现在人民政府对咱这样好,谁还不愿卖力气呢!”


第7版()
专栏:

  抢救一百万包粮食的于菊生
袁水拍
为了供应一个六百万人口都市的需要,控制波动的粮价,上海市在去年夏季曾经集中过七亿斤大米。从安徽、湖南、四川、东北……几乎是从全国的产米区,列车载运粮食日夜奔赴这物价波动的涡心。这是和反动派遗留下来的物价的灾害作斗争的一支有力部队。千百万包大米被掌握在人民政府手里,像驾御一匹劣马有了缰绳一样。由于其他重要的因素的配合,这场斗争是胜利了。在这次斗争中,保护粮食的模范于菊生的功绩是巨大的。
大米是运到了,一座座山似地堆装在仓库里。但发生了一个严重问题。
这七十万包川粮的虫害闹得很凶。人们一走进仓库,就听到一片虫子吃米的沙沙声。加上南方七月的闷热天气,这批粮食很快地在发热,变质。中国粮食公司和各库负责人都很焦急。公司技术小组负责人于菊生曾经发明采用“六六六”杀虫粉,消灭过五万六千多包米里的米象虫,抢救了价值一百五十余亿元的国家财产。但现在这七十万包大米的虫害,比以前更严重,喷洒“六六六”粉已经阻止不住大量米象虫的繁殖。这时候,这位研究储藏粮食方法已经多年的农学家于菊生创造了用毒气熏蒸杀虫的方法。那种毒气是氰酸气和氯化苦(催泪气),都很毒。于菊生建议公司采用他的方法,公司负责人一时还决定不下。
“那时候,”于菊生向记者说:“我每天走进仓库,一听到一片虫子吃米的声音,心里就说不出的难受。眼看这七十万包米要遭受极大的损失,怎么办?……你也许没有看见过,这种虫子能够把一颗米完全蛀空,只剩外皮。不要说,这批粮食如果坏了损失将多大,只要想到每一颗米都是农民的血汗收获,我就下决心要把这批已经落入虫嘴的大米抢救出来。”
他知道熏过毒气的米并不会影响食用。可是这样的科学知识不可能大家都具备。他必需和非科学的思想作斗争。他做实验给大家看,用熏过毒气的米喂白鼠;再请专家化验米样;最后他自己第一个人先吃这种熏过毒气的米所做成的饭。种种试验都证明米质如常,这样终于取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信任。
在酷热的天气里,“于老头”——中粮公司同志这样亲切地称呼这位不知疲倦的埋头苦干的专家——每天天一亮,就带领工作同志穿戴起防毒面具和衣服,跑到虫害最烈的仓库里去工作。他们堵塞和关严了仓内所有的孔洞和门窗。药品和硫酸起着化学作用,发出高热。他们掮起喷器,提着药水桶,在山峰似的米包堆上爬上爬下。汗水在密不通气的防毒面具和衣服里直淋。一般人穿起防毒服装,即使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也感觉呼吸困难,不要说处在蒸腾着毒气的烟雾,酷热和密闭的仓房里了。有一次于老头被药水灼伤了脚,他忍着痛继续干。他一向有胃病,身体比较弱,但还是忘我地实验着,研究着,工作着。曾经为了工作的迫不及待,他从病床上挣扎起来,不等病体恢复就拿起工具直奔仓库里去。
有一次于菊生和别的同志们从浦东仓库工作回来,他上了渡船以后竟突然晕倒了。等大家救醒他以后,他还是计划着明天的工作,分配那一个同志到那一个仓库去工作。
就是这样,技术小组在于菊生的领导下前后抢救了一百多万包大米。
但这位人民的功臣很谦逊地对记者说,能有这一点成绩,是工作同志们辛勤合作的结果。他表示自己受青年学生们的工作精神的影响很大。他说,他今年四十四岁,曾在反动政府机关里做过十三年事。他的创造能力和科学技术从来没有被重视,也从来没有机会发展。“国民党不是把技术人员养起来白吃饭,设立一个什么研究所,把你当装饰品,便是分派你一个和你的专业毫不相干的职务,所学非所用。他们是不需要你真正地做一些对国家有利的工作的。”说到这里,他的一向谦抑平和的语调变得激昂起来了:“因为如果你真正替老百姓做了事,反而对这些官僚们有妨碍!”
我们的话题转到了过去。于菊生说:
“在抗战期间我们在重庆不是经常吃坏米吗?不是霉,便是烂。仓里米腐烂了也没有人管,甚至管了反而不好。米烂掉自有种种办法报销,在报销中反而可以贪污舞弊。所谓‘做官不如从良(粮),从良不如当娼(仓)’。管粮仓是个肥缺。真是黑漆一团!”老于激动地说:“解放以后,我虽然是留用人员,但是我知道推翻的是反动制度、官僚统治,不是我们老老实实的工作人员,因此我安心办事,我感到在人民政府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作,非常痛快!我看到了党员们的勤劳忠实的作风和领导上对科学技术人员的重视。不惜经费,推进各项研究工作。我感到现在真是我们技术人员贡献自己的智慧能力给国家、人民的时候了……几十年来,我是一个人摸索,现在才看见了一条光明大道。”
于菊生在储藏粮食方面还有其他重要贡献,像米袋“合理堆桩”的创造,使米袋接触空气的面积增加,防止米粮发热。这种堆桩法已被中粮公司各库采用,并推广到全国去。他的创造方法是吸收民间原有的经验方法,加以改进。他更鼓励群众继续创造其他更好的方法。他说光靠一个人做是不济事的。
他还发明了新式的测量米温用的“直角式米温计”。这仪器已经成为管理米仓工作重要工具之一。当气候炎热的时候,工作人员从早到晚,从仓库的一头到那一头,一刻也不停地测量着米温,报告到于菊生的技术小组去。
“他们把这温度计比做士兵作战不可缺少的一枝枪。”于菊生说:“在炎热的季节里,我们小组的工作很紧张,随时接听各库的电话,了解情况,指挥工作。我们的小组好像变成了一个司令部。”
而这司令部里的司令员就是这身材不大,有着胃病,说话温和而谦逊的人。可是他有科学的头脑,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