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2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
专栏:

  《中国人民的胜利》电影的解说
——摘录其中第二部分和第八部分
西蒙诺夫
编者按:北京电影制片厂与苏联文献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五彩片《中国人民的胜利》不久将在全国十五城市同时放映。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庆祝此片摄制完成的晚会上,朱总司令代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毛主席授予这部影片的苏联导演瓦尔拉莫夫同志以奖状。在文化部庆祝这部影片摄制完成的大会上,瓦尔拉莫夫同志说:“这部片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艺工作者与苏联的文艺工作者第一次的实际合作。”沈雁冰部长说:“在我们电影史上,这是第一部具有伟大的政治教育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水准的五彩纪录片。它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反映了抗日战争和自卫战争的惊天动地的英勇史迹,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之下艰苦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等到上演时,我们将要看到那些伟大的史迹一幕一幕地在面前重现,同时我们还会听到简洁,雄壮,严肃而生动的解说,这就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同志为这部影片所作的说明。这说明从开端到结尾是完整的,紧凑的,一气呵成的。全部说明,共有十部分,现在我们把里边的第二部分和第八部分在这里发表:第二部分写中国劳动人民过去困苦的生活和共产党的旗帜从井岗山飘扬到延安;第八部分写横渡长江和解放南京。
第二部分
一、中国现在终于成为一个统一和自由的伟大的国家了。
二、我们的天然富源是数不尽的:我们有丰富的矿藏,我们有肥沃辽阔的田野,我们有巨大的河流。
三、在我们的北方和西方,与伟大苏联相连接。
四、在我们的南方,是暹罗缅甸和越南。
五、在我们的东方是太平洋。
六、这里是万里长城的起点。
这座城墙在历史上曾经防御了异族的侵略,但是近百年来它并不能阻止帝国主义者从陆地和海洋上冲入中国,从那个时候起,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勾结,俨然变成为中国的主人。
七、中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的国家,中国有无数雄伟的古迹,和惊人的艺术创造品,这都是由爱劳动和有才能的中国人民,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
八、北海九龙壁上的这些龙,象征着各个朝代的更换,并且在每一个朝代里,都建筑了无数的宫殿。
九、宫殿……是用劳动人民血汗筑造的。看!劳动人民的生活,像牛像马一样,几千年前是这样,一百年前是这样,五年前也是这样。
十、农民们就这样,为地主耕种。
十一、农民们就是这样,一棵苗一滴汗引水种田。
十二、妇女们就是这样艰苦劳动着……小孩像口袋一样地捆在脊背上。
十三、人们这样艰苦地用肩和手拉着纤绳。
十四、在汗水跟眼泪都一样不值钱的那个时代里,中国老百姓就这样劳作着。
十五、上海——这是一个罪恶的剥削的城市……
十六、在成百成千的轮船来往的港口上,没有很好的近代化的卸货设备,因为这里人的劳动力是比什么都不值钱的。
十七、人力车夫……他们没有家,他们不论夏天,冬天,整天跑在街头,夜晚就睡在自己的车轮旁,可是就连这些车轮子也不属于他们,而是属于主人的。
十八、辛酸的生活……睡在地面上!
那时候老百姓连一片站脚的地方也不属于自己的了。
成百成千的人,住在水面上,他们日夜奔忙,得不到一顿饱饭,他们就这样生在水面上,磨折在水面上,死在水面上。
中国劳动人民的生活,降落到极度贫困和悲惨的地步了。
在中国,老百姓,只剩下了一种权利,这就是为了几分钱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中国的土地,中国的城市,并不属于中国人民的……
十九、“此房为美国所有!”
二十、可是这个女人只有三个饥饿的孩子。
二一、“此房为英国所有!”
二二、“比利时所有”……
二三、“荷兰所有”……
二四、“瑞典所有”……
二五、“又是英国所有”……
二六、“又是美国所有”……
二七、至于真正的中国人民,中国的爱国者,他们所有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外国租界上带刺的铁丝网,炮垒和机关枪枪眼……
二八、帝国主义者——在中国土地上,造起监狱,帮助国民党刽子手镇压中国人民。
二九、看!这就是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的旗子,这是叛卖祖国的旗子。
三十、可是在中国的上空,在中国人民的心里飘扬着的是另一面旗帜,革命的旗帜,共产党的旗帜!
三一、这是井岗山:自从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背叛人民,大革命失败后,一九二八年毛主席与朱总司令在这里会合了,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组织了第一批工农红军,创立了中国最早的民主政府。
三二、中国红色区域的首都——瑞金,毛主席在这里领导红军作战,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
三三、这些地方在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记忆中都是神圣的……
国民党匪徒炸毁的中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礼堂。
三四、人民解放军,从此地开始了向北方的英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三五、经过了无数坚难困苦,越过了雪山草地,一边战斗一边补充,勇往前进!
三六、陕北的山岭——雄鹰在上空飞翔。
三七、延安——中国革命的堡垒和灯塔。
三八、人民解放军于一九三五年到达了延安地区。
三九、延安从此成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领中导心。
四十、中国的农民们,热烈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四一、斗争不仅需要勇敢,而且需要知识,因此人们在这里顽强地学习着,在这里创办了红色大学。学校里锻炼着准备从事斗争的干部。
四二、决心为中国的自由与独立而斗争的爱国志士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来。
四三、毛主席从延安领导着抗日斗争。
四四、延安总部指挥着东北成千成万的游击部队同敌人作战。
第八部分
一、根据毛主席、朱总司令命令人民解放军于二十一日黎明前开始渡江。
二、现在你所看到的,只是许多渡口中的一个渡口。
三、在同一时间里,东起江阴西到九江,在千里长江上,百万雄师如同暴风雨一样,向敌人进攻了。
四、看!这些木船。这是江边老百姓的木船,他们用船来运送自己的渡江作战的部队。
在船上和战士们在一起的,有青年人,有孩子和母亲们……他们要亲自把战士们送到南岸。
五、国民党第一批飞机出现了。
六、国民党炮兵,从南岸发射炮火,妄想阻止部队过江。
七、这里的江面有十里地宽,要靠帆和桨横渡过去,是需要许多时间。
八、江岸离得愈近,困难也就更多了。
九、可是解放军从北岸发出强大炮火压制了敌人。
十、这是第一批渡江的英雄。
十一、占领了南岸最初的一片土地。
十二、前进!巩固了第一个桥头阵地。
十三、立刻不浪费一秒钟,继续前进!
十四、在千里长江的前线上,这时候,已经占领了几十个这样的桥头阵地。战士们从水面上射击还在抵抗的敌人。
十五、敌人所吹嘘的长江防线粉碎了。
十六、水陆两用交通工具,赶过摇橹的帆船,直通南岸。
十七、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开过江去增援作战。
十八、人民的炮兵,把炮火转向敌人纵深猛轰,轰毁敌人的指挥机关,后方供应线和交通联络。
十九、胜利的旗帜插在长江南岸上。
二十、无数万大军继续南进,长江已经远远落在他们的身后了,前面是南京和上海。
二一、向战士们发出新的号召,不让敌人喘息,不让敌人站住脚步。
这就是说:无情地扫清前进道路上的一切抵抗。
我们需要很快的前进……这还不够!
需要更快的前进,这也还不够!
一公里又一公里的跑步前进!……我们要抓住每一秒钟时间,让胜利迅速地到来。
二二、渡江作战负伤的指战员,也抬着前进,他们要亲眼看见南京的解放。
二三、江南的游击队,从四面的山上跑下来和人民解放军会师。
二四、但是时间是珍贵的,长期的分离,现在相会只能有一分钟的时间。
战士们急忙前进,来不及讲话,把这些简单的标语留给老百姓。
二五、现在在大军面前只有一个目的:前进,向南京前进!
二六、浦口的武装工人,占领了长江最重要的铁路渡口。
二七、向南京的道路打开了。
二八、看!这就是人民叛徒,美国的走狗刽子手,蒋介石的总统府。
二九、看!这就是人民公敌的巢穴。
三十、不久以前,蒋介石还在这里发誓,他宁愿自杀也不愿放弃南京。
三一、看!就在这个讲台上,他发誓不消灭共产党死不瞑目。
三二、四月二十二日,是叛徒们逃跑的日子,是解放军来到的日子。
三三、战士们走过解放了的南京的大街……
三四、他们走上中山陵。
三五、武装的人民纪念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者,他没有能活到这个光明的日子,没有活到中国革命胜利的日子。
可是他曾经相信,相信过这个胜利,人民记得他临终前的话:
“我愿表示我热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


第9版()
专栏:

  访问《攻克柏林》的作者巴甫连柯与导演者齐乌列里
——莫斯科访问记之四
刘白羽
到莫斯科访问巴甫连柯,这是我的一个心愿。引起我这心愿的,是他那思想性与艺术性完整地结合着的,第一部表现战后苏联的长篇小说《幸福》;同时,在北京饭店只看见放映上部的五彩电影《攻克柏林》也同样吸引了我。巴甫连柯的《幸福》得到一九四八年斯大林一等文艺奖,而他的电影则获得了一九四九年斯大林一等文艺奖。但到莫斯科后,苏联朋友告诉我:巴甫连柯经常住在遥远的克里米亚半岛,听了以后我是十分失望了。几天后,我在米特罗波尔电影院看到完整的上下两集《攻克柏林》,我立刻为这种艺术创造上的奇迹所抓住了。正如同一篇评论文章中所说:“这是苏维埃电影艺术最惊人现象之一”。电影演出后,苏联人民给以极高评价,最近又获得在捷克举行的电影评赛会的特等奖。这部片子为全世界进步电影展开了新的辉煌的一页,他把庞杂的战争历史现实,艺术地概括在一部电影片内,得到空前的成功。一个夜晚,我们在《文学报》总编辑室会见西蒙诺夫同志,我又谈到我的希望。他立刻从椅子上转过身去打起电话来,然后转回头告我:“巴甫连柯很愿意和你们会见。”原来他是特地从克里米亚刚刚赶来参加最高苏维埃代表会议的,这个消息使我感到幸福极了。
六月末一个下午,巴甫连柯约我们在一家格鲁吉亚饭店会面。
我们因为前面一个访问,迟到了半小时。他的夫人正在走廊上打电话。他自己坐在餮桌一端翻看《火星》杂志,显然他们已经等候我们很久了。一见面,他就抱歉地说:“因为住在克里姆林宫开会的地方,所以只好在这里招待你们。”
巴甫连柯是列宁格勒人,五十一岁,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上一个世纪生的。他个子不很高,广阔的前额下带着近视眼镜。他的谈话是精深而智慧的。他是那样和蔼,令人愿意亲近。坐下来,他按照习惯劝我们喝伏特加酒。可是我告诉他,在《幸福》中看见他描写了克里米亚的葡萄酒都是那样芳香,所以我情愿喝葡萄酒了。这样他也就不勉强我们,实际他自己也只浅浅斟了一些黑葡萄酒。巴甫连柯最初是作为一个小说家被介绍到中国来的:抗日战争时期出版了他的《复仇的火焰》,最近出版了他的《幸福》。但他在苏联电影艺术方面还有着特殊贡献。他是苏联最优秀的电影剧作者。他已有三部电影剧作得到斯大林奖金,在中国受到热烈欢迎的《宣誓》就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亚历山大·聂夫斯基》以及《攻克柏林》。所以这一晚的谈话,主要是谈电影方面的问题。
谈到他的电影剧作,他想了想,很深刻地说:“我写了六个电影剧本,但每次都像新开始写一样,所以没什么经验。每次,都想得很久,……”
作为一个小说家,同时是电影剧作家,巴甫连柯比较起两种不同的写法来,他说:“电影剧本与小说不同,小说可以细腻地描写很小的事件,可是电影剧本就不能这样,——你想,最多两个钟点,你有很多很大的事件要告诉给观众。如果说写小说如同画精细的毛笔画,那么电影剧本就像墙上的招贴画,是用粗线条画的。像舞台上的布景,是用扫把画的。
“在小说里可以写很长的对话,人物可彼此倾谈,在电影里就不能用这方法来表示,观众对于冗长的谈话是会感到烦闷的。应该以简短的话表示出很重要的意思。”
我觉得巴甫连柯电影剧作中有一个最令人惊羡的特色,就是他那概括时代的巨大力量。如果说《宣誓》概括了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所领导的整个时代,《攻克柏林》就概括了复杂的苏联卫国战争的全局,从战争爆发最初一天,到莫斯科城外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一直到攻克柏林,在德国国会大厅上升起第一面胜利的苏维埃红旗。这里没有丝毫形式主义的排列痕迹,而是一下子就掌握住了历史的基本内容,凸出地表现了丰富的思想性。他在表现历史事件时,创造了两个主角来发展主题,这就是——炼钢工人伊凡诺夫与女教员鲁明采娃。人民的生活、战斗与整个历史交织起来,战斗决定着人们的共同的命运。巴甫连柯与导演齐乌列里,在这两部影片合作上,创造了苏维埃电影艺术中最明确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范。
因此我谈到如何反对自然主义倾向问题。
他望了望我,他对这问题极感兴趣,他说:“是的,我们不需要零零碎碎的细小事件的描写。”他摊开两只手指着餐桌:“比如现在我们吃饭,专门去描写什么样的菜呀!什么样的酒呀!没意义。应该写的是为什么在这里集会,什么样人在这里集会。写一个人刮胡子是向上刮还是向下刮,刷牙是向左刷还是向右刷,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要写的是这个人怎么样。
“我在《宣誓》里写到斯大林,事实当然不一定是那样,完全在我怎样写。不过有一个问题要注意,斯大林接见一个集体农庄的妇女这完全是可能的,一个集体农庄的妇女到克里姆林宫去这也完全是可以发生的。斯大林的话不一定是这样说的,而我可以设想出可以怎样说,问题在于这是不是真实的,他能不能这样问,而我就这样回答。”
斯大林,伟大的人类导师,苏联人民的领袖,他在《宣誓》中不但接见了一个普通的农妇,而且还在红场开拖拉机。在《攻克柏林》里,斯大林成为主要线索,他在开头及以后各个关键都出现,他的出现提高了现实的意义,特别是在结尾时,当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厅上攻克柏林后,斯大林突然从空中降落柏林,这是多么惊心动魄,多么为广大观众所狂喜!这是浪漫主义的,但是是非常之现实主义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表现苏联人民历史现实那伟大胜利的一幕,而没有斯大林,那完全是不自然的,因此那也是不现实的。正如同新的任务即将落在我们的头上,表现我们中国人民伟大斗争的时代,没有毛主席的领导那将完全是不自然的一样。如何理解与表现领袖,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但是是革命现实主义的重大任务。
巴甫连柯这样谈这个问题:“关于写领袖,主要是不要去写关于他私人生活的事情,那不是我们的事情。比如怎样吃早饭,怎么刮胡子,穿的是黄皮鞋还是黑皮鞋,这与我们无关系。如果那样写,实际上是模糊了领袖的本质的特征。但是他走出家门,遇到群众,这就是我们的事情了。我们怎样去表现,应该考虑到群众会怎样反映。”
这时门推开了,一个微胖的老人走进来。他有光秃的头,微笑的眼睛,胸襟上佩着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的红旗证章。这就是主人刚才说明过,他邀请的《宣誓》与《攻克柏林》的导演齐乌列里。他是苏联最优秀的导演之一,他为了制片工作,曾经与斯大林亲自会谈过。他一到来,室内的空气立刻变得活跃起来了。他首先高举酒杯说:
“为了我们最好的朋友——毛泽东干杯!”
一会儿,他突然倾听着门外传来的歌声,他转过身说:“我相信你们一定爱听!”
这是亚塞尔拜疆的女歌声,单纯而婉转,确实很像我们中国北方的民歌。
不久,齐乌列里谈起毛主席的诗。他告诉我们:非常的巧,斯大林在年青时代也写过诗,(巴甫连柯马上说:齐乌列里就是斯大林的同乡,格鲁吉亚人。)他说:到现在在苏联南方的教科书里,还印有这样一首诗。他立刻在餐桌旁朗诵起来:
“太阳照满了大自然,
花儿盖满了原野,
知识充满孩子的头脑,
你,用你的知识
使祖国对你感到欣快。”
当时我只能匆匆记下这首诗的大意。但齐乌列里的表演能力是那样惊人,他的一举一动吸引着我们。读完诗后,他立刻站起来,描叙中国大使馆在米特罗波尔饭店举行的宴会。他说:斯大林从未出席过外国使馆宴会。巴甫连柯说:“据说那天斯大林还打了领结?这也是第一次呢!”齐乌列里马上讲:那天米特罗波尔门口挤满人,都是买票看《攻克柏林》的,谁也没发现,斯大林一下车就被引到里面去了。他说:那天苏维埃主席团的人都到齐了,——他站起来模仿着毛主席、周总理的姿态,站在门口,一一握手。他当时看了看,心里想都到齐了,——怎么他们还站在门口?过了五分钟,突然斯大林出现了,后面是莫洛托夫,伏洛希洛夫,啊哈,一下子都叫起来“乌拉!”斯大林举举手,似乎说:“你们叫什么?轻一点!”关于这次宴会,在苏联人民中已经像民间故事一样广泛流传了。我听了多次,但从来没有谁能像他所讲这样绘声绘色,观察那样细微,表演那样有性格,那样现实,充满真情与爱。我想:这一伟大思想,不知何时也许会出现在他的作品里吧。
巴甫连柯谈到自己的战争经历:他参加过十月革命后的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战争,后来在远东,海参威一带打过日本侵入者,一九三九年,以红军的《英勇进军报》随军记者资格参加苏芬战争,卫国战争爆发后他到前线工作。最后,他说:——我还同齐乌列里一起到过柏林,不过这次是在《攻克柏林》影片里。这幽默的结语,使整个餐桌上的人都轰然大笑起来。
这时,我问齐乌列里是怎样和巴甫连柯合作的。
他说:“我们的思想统一后,天天交谈、交谈,然后他就写成了。”
他稍一沉思继续说:“写《攻克柏林》时,——不管采用历史那一时期的事情,我们一定研究很多材料与书籍,比如关于希特勒的,关于法西斯的,德国的,其中包括德文、英文译书,在一百种以上。创作《宣誓》时也是如此,——读了历届党代表大会的决议案,斯大林和集体农庄农民的每一次谈话的纪录,……总之我们好好研究了敌人和自己,再创作剧本。在我和巴甫连柯工作的时候,桌上总是满满的放着这些书籍材料。因此《宣誓》与《攻克柏林》两部电影,在历史的正确性上,对现实的处理与作品的思想内容都不是空想出来的。
“两部影片中,斯大林在不在红场宣誓,斯大林到没有到柏林,很多人都要向我们问起。我回答:事实上没有到,但与这事实接近的事情却是有的。比如斯大林虽然在攻占柏林的次日未到柏林,但过一个月后,他却到那里去开过会,而且会前也确实同战士们见了面。”
我问他:“怎样引起创作《攻克柏林》的动机呢?”
他反问我:“你又怎样能放过这样一种思想——打败了希特勒而攻克柏林这一种思想呢?”
“这样伟大的事实,不但在电影上,在雕塑,在画、在戏剧各方面都应当表现。我和巴甫连柯不过是在电影上表现出来而已。”
当我会见苏联电影部部长波尔沙可夫同志时,他告诉我:“导演齐乌列里与作者巴甫连柯花了两年时间详细研究所有有关战争材料,创作剧本,然后以一年时间进行拍制。所有战争场面都是到实地去拍制,因此摄制工作从莫斯科一直到柏林。整个片子的演员都挑选了最好的演员。”这说明苏联政府对于这部影片的重视。
最后我问巴甫连柯,他是否从生活中纪录材料?
他说:“作家与生活那是极自然的关系,如同呼吸一样。”他说他自己已是二十年的作家,也就是二十年军官,他没离开过现实斗争生活,而且最后他在战争中患了肺病。因此他非常之熟悉战争。他例举他一九三四年的长篇小说《在东方》,那就是他在海参威边防军中所亲身经历的生活。这时,他夫人——哥萨克人,就是《幸福》扉页上写着的,H·K·特烈袅娃,悄悄走到巴甫连柯身边。原来她接到电话,两个小儿子从母亲书本里找到格鲁吉亚饭店的电话号码,他们要求来看一看中国朋友。不久,他们来了,是一双那样聪明而美丽的孩子,坐在一旁微笑着。
已经夜间十二点钟,我们到了告辞的时间了。巴甫连柯说等最高苏维埃代表会议完毕后,他就要回到克里米亚去,他说:“那里有花园、有海、有阳光,……”当然,从《幸福》中我们已经熟知,他爱的不仅是阳光,而是克里米亚人民的劳动与创造,他自己就是这些劳动与创造的直接参与者、支持者,那里有他的创作的泉源。最后一杯酒,巴甫连柯是这样说的:
“为了我们的新作品干杯!”
好,让我们等待着苏维埃文学艺术一次再一次的光辉吧!


第9版()
专栏:

  谈《中国人民的胜利》的思想性
钟惦棐
一个月前,我看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新闻纪录片《大西南凯歌》,便感到它是在我们新闻纪录片中一部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比较高的作品。它所显示的,已经不是许多个别镜头的堆积,而是许多渗透着生命和思想的动人的画面。最近又见到苏联文献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中国人民的胜利》,更加使我觉得由于它具备着高度的思想性,使它在分析与综合生活现象的能力方面,和它对于这一庞大主题的概括能力方面,都获得了许多极可宝贵的成绩。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部电影的主题思想,让我们在这里先来重温一下毛主席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开头的一段话吧——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在这个广大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大小高原、平原,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贮藏了丰富的矿产;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与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土地之上。
…………………………
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对于外来民族的压迫都是不愿意的,都是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的。他们只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所以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和优秀历史遗产的民族。
这本书写成于一九三九年底,正是当着我们的民族危机处在严重关头的时候。毛主席告诉我们:应当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并向先人学习,为着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复兴去奋斗!经过整整十个年头,中国人民在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之后,又接着战胜美蒋反动统治,终于建设起自己新的国家;占全人类四分之一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终于冲破种种危难,站立起来了!毛主席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这个举国狂欢的日子里,庄重地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个国家的诞生。
这部影片便是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这个日子开始的。毛主席、朱总司令、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他们神采焕发地出现在银幕上;人山人海的天安门前,举行着庄严的阅兵式和千载不遇的狂欢。至此,影片再回溯到中国人民如何从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建设起自己的武装,如何长征,如何抗日,特别详细的是如何在三年解放战争中,打垮蒋介石卖国政府的反动统治;从小到大的人民军队,如何夺过了敌人的武器来装备了自己。在漫长的铁道上,军用列车载着美式的坦克和大炮逶迤南进;人民解放军的勇士们,奋不顾身的把祖国美丽的山河与城镇从蒋介石的血腥统治下解放出来。全国人民以从来没有过的愉快,来欢庆自己解放的节日。女人们穿着艳丽的衣服走上充满阳光的街头;男人们驾着龙舟穿过碧绿的江心;中国的青年艺术家们在人群簇拥的街道上纵情歌舞。恰如影片在初映时那一寓意颇深的镜头:在荡漾着微波的江面上,朝日从远处升起,照出满天的红霞和映在水面上的金光。中华民族绝不衰老,我们正是这样:正在全世界放射出万丈光芒!
我们经常谈到一个作品的思想性,什么思想呢?归根结底的说起来,是政治思想;是通过艺术的形象而显示出来的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这一理解愈高,则它在艺术领域中的活动范围便愈广。在这部影片中,除了热烈地歌颂了中国人民胜利外,同时也从艺术手法上辛辣地讽刺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匪帮极其可耻的失败。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几面代表着不同国籍和不同制度的旗帜。影片一开始,一首巨大的鲜红的五星国旗。在晴朗的天空下有力地飘拂着。鲜明的色彩和韵律的运动,使观众情绪为之昂扬。充满着对祖国的崇敬和喜悦。而在另一个地方,影片巡礼着新解放的上海的大厦。在许多染着血迹的帝国主义的旗子中,现出一首国民党的旗子,垂头丧气的挂在那里。而在另一个地方,一首罪恶的国民党的旗子,从高空中坠落下去。镜头一直钉着它,越过一层楼,又是一层楼,一直坠落到地面上。中国人民的胜利,使这血腥的、叛卖的、罪恶的标志,从此在人们的记忆中遭受到可耻的泯灭!
这里我们必须提到的,是西蒙诺夫对这一影片的说明。这确是一首优美的描写中国人民斗争生活的史诗,具有很深刻的思想性——思想,把散漫的生活现象组织了起来,并显示出了它的意义,放出光彩。它在这部以若干生活片断所结合成的纪录影片中,就更显示其特殊的意义。
影片在我们的眼前显现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从北海九龙壁上的浮雕,到去年开国大典时在天安门前经过的大炮、坦克、装甲汽车、自动步枪……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看惯了的东西,而影片怎么对观众说明呢?作者对于前者,怀着惊叹的口气说:“中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的国家,中国有无数雄伟的古迹和惊人的艺术创造品,这都是由爱劳动和有才能的中国人民,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对于后者,作者则很幽默的说:“所有这些自动步枪、大炮、装甲车和坦克车——都是杜鲁门送给蒋介石的,而在战斗中成为我们的胜利品,解放军把这些胜利品贡献给这个节日。”这就使观众立刻想到:这些来自太平洋彼岸的新式武器,在天安门前滚滚而过,形色依旧,但它却隶属于不同的主人。除了辘辘之声以外,它们没有别的声音。如果有,这说明便是它最合适的声音。
这影片在许多地方使我们陷入沉思,又有许多地方使我们兴奋,觉得新生活已经来临的骄傲。比如它描写到上海那些负荷奇重的码头工人,它这样说:“在成百成千的轮船来往的港口上,没有很好的进代化的卸货设备,因为这里人的劳动力是比什么都不值钱的!”但是,在另外一个地方,当它描写到人民解放军北京入城式的时候,雄赳赳的队伍,进入东交民巷——这个多少年来帝国主义在北方制造罪恶的巢穴。“说明”幽默地告诉观众:在这一天,“北京也有不愉快的地方,也有紧紧关闭着的大门,这是美国大使馆的大门”。
我们胜利了。中国人民是从争取这个胜利的斗争中,从风里、从泥里、从血泊里爬过来的。我们对这个斗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自然我们对它最熟悉,因而也最能理解它。西蒙诺夫为这个影片所作的说明,所以也最能够打动我们每一个观众的心。
整个影片,我们看不见男人的辫子,女人的小脚,和伏在床上的大烟客。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中国摄制的影片,特别是纪录中国人民生活的影片,这还是第一部。因为苏联的朋友们和我们一样了解:这些东西虽然今天还没有在全中国绝迹,但是它只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渣滓,绝不是在新中国普遍的新生的东西。所以艺术家绝对有理由摈弃这些属于生活中已经落后和快要死亡的残象。记得有一个美术工作同志,当他从家乡到延安的途中,曾经作了一大本关于人民生活的速写,其中亦包含着这些落后的形象。当他经过整理装订送去请毛主席题字时,毛主席首先便提出这点,他说:作为一个艺术家,对于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现象,应该培养一种鉴别的能力,并不是一切都可以入画的。这就是说,作为一个革命的艺术家,他并不是一个纯客观主义者,即便在练习的过程,亦必须培养自己的感情,对它表示自己的意见。像辫子、小脚、大烟这一类东西,并不是人民自身带来的,而是封建阶级的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惨痛恶果。所以这部影片中绝对没有这些东西。因为它是人民的艺术,而不是帝国主义的艺术;帝国主义恰巧相反,他们野蛮地掠夺了本国的和外国的人民,而又把这种野蛮掠夺所造成的落后现象大肆宣传,表示他们是最“文明”的!今天从艺术上来扭转这一观点,也必须是我们应有的战斗责任。


第9版()
专栏:

  开展部队舞蹈的几个问题
赵文彬
过去,秧歌舞在部队里很流行,但扭来扭去总是老一套,大家不能感到满足;而且秧歌舞的轻快姿态,也不能表达出人民解放军的雄壮气魄。后来秧歌舞不扭了,但好长时间想不出新的东西来代替它。今年春节前后,在其他兄弟部队影响下,我们大胆地试探了一下军人舞。师文工队创造了“海陆空军舞”;由于河北省师范学院同学的帮助,我们的体育训练队学会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工人舞;各团也创造了十七八个生产舞、射击舞、刺杀舞、战斗舞等。在这些舞蹈中,有着不少问题,现在我把它提出来供大家研究。
一、军队开展舞蹈的目的问题:它的目的在于练习身体动作,活跃情绪,加强集体观念,培养团结、紧张、活泼、愉快的精神。舞蹈本身是一种艺术,因此,它反映生活不等于把平板的战斗、学习、生产等毫不加工地搬过来。如果刺杀舞一成不变地去练刺杀,生产舞中的锄地就完全像农民锄地,射击舞就要按着射击要领,那我认为这就太死板了。舞蹈本身需要一定生活里的美,部队舞蹈是反映部队战士生活里的美的。因此,绝不能把操作看成舞蹈;或把日常生活里炊事员的切菜,蒸馍都看成舞蹈。舞蹈必须选择那些能代表解放军的思想感情特点的,能表现解放军生活里一种典型的东西,通过操练,切菜,蒸馍等动作的形象而表现出来,那就达到开展军人舞蹈的目的了。
有的人要求每个舞蹈,必须像兵演兵的演唱一样,都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我认为这种要求是不适当的。譬如“海陆空军舞”,十六个人当骑兵,叠成军舰、坦克、飞机,动作整齐、步伐雄壮美观,观众看后都感到舒畅愉快,这就是舞蹈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生产舞反映了战士们集体劳动的雄姿和建设祖国,热爱劳动的热情。自然,舞蹈中的庸俗低级趣味,不适宜革命军人情感的东西,应当完全摈弃。
又有人主张部队舞蹈必须是整连整营的集体舞,他们机械地片面地了解集体性与群众性。我认为军人舞蹈,只要通过一定的形象,有三个人以上就可以跳起来。因为三个人以上的舞蹈,它就可以表现一个生活主题,且易结合,容易作到整齐一致。舞蹈毕竟不是体操,而是课外活动中感情的操练。如完全以连营为单位,由值星员带着去指挥,不是群众自觉自愿的,那会限制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根据我们舞蹈的目的,从我们生活中选择主题,发动战士大家创造,只要是战士们喜闻乐见的,能够表现解放军英姿的,就可以跳起来。但主题的形象必须明确。事实证明战士创造的东西虽然是粗糙的,但在不断的摸索中,就可以逐渐改进,以致使它成为定型的完美的东西。当我们还未创造出定型的完美的东西时,对战士的创造不能采取泼凉水的态度,应当是帮助他们改进加工,发挥他们的创造智慧和积极性。
二、舞蹈的步法和队形变化问题:解放军舞应有代表解放军风格和气魄的新步法。我们过去在几个舞蹈中,持枪、开荒等都是采用儿童舞的步法,十分不协调,有的比操场的齐步走更加拘束起来,使观众替舞蹈的人难受,因为它的姿态太不自然了。有的采用民间秧歌舞三步一站的步法,但不扭屁股了,看起来也不好。惟有文工队的“海陆空军舞”中的步法,出场时,是以跨大步齐走,两臂甩起来,大家认为比较好。我们应当从我们战士的各种生活中去找取素材,来创造动作和姿态。如果我们能掌握技术,从苏联红军舞中,和中国的民间舞中去摄取某些好的舞术和姿态,同时使用它表现出今天我们战士的丰富感情,那当然是最好的。队形的变化必须根据表演的内容和情节来决定。目前舞蹈中的公式,往往出场是二队,中间变为两个横排,再复杂一点的是两个人拉着手,其他人钻空隙,最后叠罗汉,拿上几个字,例如“搞好五○年大生产”等。我们必须突破这种简单的刻板的样式,发挥战士的自由创造,使步法和队伍能自由伸展。这是当前一个最重大的问题。
三、舞蹈的形象和感情问题:舞蹈是通过动的形象去反映现实生活的。所以必须把舞蹈的形象在动的规律中去找出它的步法和姿态,然后通过舞蹈者的丰富的感情,才能达到演出上预期的效果。譬如没有临敌冲锋蹈阵紧张战斗的感情而去表演骑兵舞时,那就不会给人以紧张战斗的气氛。同时,如果感情很丰富,而动作上不熟练或体会不到舞蹈内的情节,同样也不会给观众有什么深刻的感动。因此,舞蹈中的每一个动作和姿态,都应是通过一定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感情,也必靠动作和姿态去完成。
四、音乐的伴奏和插曲问题:某连射击舞用口琴吹儿童舞的曲子伴奏,生产舞用小锣、小鼓的秧歌舞鼓点伴奏,还有的用二胡,南胡伴奏的,但结果都不谐调。舞蹈的伴奏,是为了增强节奏的效果,在我们有些连队的舞蹈都与此相反。所以战士们说:“家伙一响,就像扭秧歌的;一吹口琴,就像小孩一样,步子也不敢迈了。”另外,有的舞蹈,采用了民间大鼓大锣,锣的伴奏完全创造新点,战士舞蹈起来精神振作,感情谐调。譬如投弹时,大鼓“咚”的一声,恰像手榴弹爆炸。作战开始后,用旧戏中的战鼓点,富有战斗气氛。有的铜锣军号也不错。这些虽然还是很粗糙,但在感情上是谐调的,所以它是成功的。连队已有的买了锣鼓,我们正在逐渐建设中。如果不用伴奏,步法不易整齐一致。现在有些连队用口笛指挥,口笛一吹,就跳步伐换队形,伴奏和雄壮的步伐不谐调,破坏了雄壮的感情,是不妥当的。
舞蹈中的插曲有的是边舞边唱,如七连在练兵舞中唱“我们的武器”歌,动作、音乐、感情、步法一致,大家认为还好。但多数的舞蹈,是在舞蹈完了之后,集合唱个歌,这样使插曲和舞蹈脱节,插曲破坏了舞蹈的情绪。但要求每个舞蹈都有插曲,都边舞边唱也不妥当;同时,目前连队情况也作不到。我认为凡是可能用插曲,必须插曲,又能作到边舞边唱的最好。一个连队的同志自己创造歌曲是困难的。希望部队内从事音乐的同志们,今后多创造为连队舞蹈的歌曲,这是我们连队舞蹈者所迫切欢迎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