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海上英雄蒲恩昭
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是我们海上英雄所创造的奇迹。
石冠军
今年三月三十一日的晚晌,海雾很大,笼罩了琼州海峡;天一黑大雾变成小雨,海面上微微的起了风,凑巧刮的是我们需要的风——东风。这可把战士们乐透了,战船上的水手们仰望着船桅杆上飘动的风信旗,连声喊着:“好风!好风!” 近百只的大小帆船,在统一号令下,乘风起渡,自雷州半岛的博?港出发,直向海南岛奔去。这整个船队的护航任务,是由几只轻便的小木船担任的。三八一团六连的五号船,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这只单桅的小船内,除了三个老百姓船工外,载着一个步兵班,附一挺机关枪,加一门六○炮。副指导员何少甫当了这个船上的船长。这个在海上对付敌人兵舰,掩护主力通过的任务,不是容易完成的。在这个船上的步兵班——第三班,是在东北打出名的战斗模范班。三班的水手蒲恩昭,是在海上练兵中训练出来的最出色的“船老大”。
跨过层层海浪,小船紧紧贴着大队战船前进。牛毛雨洒在同志们的脸上。掌握方向的船长,时刻盯着前面的领航灯。已经被雨淋透了的战士们,分组讨论如何执行分担在自己身上的任务。蒲恩昭向全船提出保证:“发现敌人兵舰,坚决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掌好舵,情况再危急,也保证开上去!”
渡过近海的混水,进入主流,这时风却止住了。小船在无风的海面上,缓缓的前进,被潮流打的渐渐变换了方向,这可真急死人,六十里的海程,才走出来三分之一。
这时候,划船(用人力代替风力),成了头等紧要的任务,水手蒲恩昭第一个操起橹把,鼓动大家说:“陆地上打仗靠腿,海上作战靠船,前进就是胜利,同志们:摇橹啊!”这有力的动员,立刻得到全船的响应,六把橹一齐下水,小船像生了六条腿一样,抗潮压浪,飞快的改正了方向前进。
夜十一点,右前方传来激烈的枪炮声。
“是突击部队登陆了吗?”船上的同志们正在猜想着,由远而近的马达声,解开了这个谜。——敌人的兵舰来了,前面的护航船,已经接上了火。
船长何少甫,在判明情况之后,号召全船按各人的分工,加紧准备,坚决和敌舰纠缠,掩护主力船队通过!这口号代替了命令,船上的人各就各位,握紧手中的武器,准备和敌舰厮杀。何少甫检查了各组的准备,把任务交待清楚,听口令开火,就回头嘱咐蒲恩昭,无论如何要把船开好。
落在海面上的炮弹,激起高大的水柱。船工被这激烈的海战吓慌了手脚,纷纷钻进船舱底。蒲恩昭抱起舵把往怀里一带,小船直奔激战的方向开去。他站在船尾的高台上,招呼同志们说:“大伙放心准备吧,有我掌舵,保险开得上去!”
原来还只是在远处隐隐约约看见的像小山似的一片黑东西,现在已经看得清楚了。三只敌舰,一大两小,排列在右前方,和我军兄弟连队的护航队对打。蒲恩昭一摆舵,小船就向着敌舰扑上去。
大兵舰发现了这只勇猛向它逼近的小木船,就开炮阻止它的前进。炮弹在小船的周围掀起巨浪,水花从船旁溅上舱板,爆炸的火花照亮了全船。蒲恩昭挺立在舵台上,眼睛直瞪着前方,紧握着舵把,小船一直向敌人的大兵舰开进。
敌我的距离,缩短到一百多米的时候,船长下了开火命令。蒲恩昭大声的喊:“同志们!立功当英雄的机会到了,干哪!”一时早已准备好的六○炮、机关枪、步枪、对准敌舰一齐开火。敌人的大兵舰上也集中了它的全部火力对付这只对它威胁很大的小船。炮声掩盖了一切,一颗颗敌人的炮弹不时的在船的上空爆炸。火光中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回头看看他们最关心的、掌握全船命运的舵手。每一次蒲恩昭坚定的面孔,都给大家一个鼓励。他总是那样镇定,紧握着舵把。小船始终不变方向,在炮弹掀起的巨浪中,颠簸着前进。
情况突然紧急了,激战中敌舰命中小船的头一炮,打折了篷杆,船篷“刷拉”一下落了下来,小船被压得向半边倾斜。蒲恩昭从船尾上跳下来,整理篷索。就在这个当儿,小船又中了一炮,打断了船桅,大半节桅杆砸下来,整个压在船头上,小船遂浸入水中,船头再中一炮,打了一个盆口似的大洞,海水像喷泉一样的冒上来,立刻灌满了船舱,整个船身眼看着就要被大海吞没。蒲恩昭抓过来一个背包,随手将洞口堵住,但由于洞口过大,背包随即漏下了海里。勇敢的蒲恩昭往返在船面上,上衣已经被弹片打穿了好几个窟窿。他一面鼓励大家继续战斗,一面搜集了四个背包,三个干粮袋,集在一起,才算塞住了那个盆口大的洞口,但一会又被海水鼓上来了。蒲恩昭回头看见牺牲同志的尸体,就含泪搬过来压在上面,才算补好了船。接着他在敌人迫近的射击下,抡起大砍刀,砍断了乱成一团的篷索,把船篷和桅杆一齐推下海,小船才又恢复了平衡,继续向敌舰冲去。离敌人只有六、七十米了,蒲恩昭抓起冲锋枪打了一梭子,不解决问题,就又拿起轻机枪对准敌舰射去。小船接连又中了三炮,打进中舱,炸坏了正在发射的六○炮。蒲恩昭连忙跑过去,两只手抓住已断的炮腿,叫炮手继续发射,连中敌舰三发,随风传过来敌兵的哀叫声。
小船又被击中二炮,打中了要害,打碎了舵板,遂不由自主的漂下去。敌舰始终不敢放松它,对着它跟踪射击了两个钟头。五号船与敌舰纠缠了五个钟头之久,敌舰未得前进一步,我军主力船队遂顺利通过海峡,在南岸登陆了。
最后,小船只剩下一把没有把子的秃橹,无篷、无舵,在无边的海面上漂荡着,漏舱早已灌满了海水。蒲恩昭就用一把秃橹拨水继续航行。他仍然满怀信心的准备单船去登陆,但潮流逆转,把他们又漂回北岸来,经过一天一夜,四月一日的黄昏,才被打渔的小船救上岸来。
师部为了奖励他们打兵舰的功绩,命名五号船为“英雄船”。蒲恩昭立了三大功,荣获“海上英雄”的光荣称号。
英雄不是一下子就打出来的,蒲恩昭第一次为人民作战,是在辽西会战中,在另一战友的配合下,勇敢插入敌阵,两个人打垮敌人一个营,俘敌三百余,首立战功。
大陆上的最后一仗,粤桂边追歼战,对手是顽固透顶的桂系白匪第七军。在我军追击的路上,敌人扼守一座控制公路的山头,掩护其主力撤退。蒲恩昭巧妙的利用地形,避开敌人火力,并利用敌人机枪换梭子的空隙冲上山顶,一脚踢开敌人机枪,以一梭子冲锋枪子弹,制服了敌人一个连,生俘敌兵三十余,于是立下了战功。
我们的英雄蒲恩昭,经得起战斗的考验,也经得起艰苦的磨练,解放湘鄂赣的进军中,正值南方的酷暑,部队冒着热天,翻越九岭山,在病员多于好人的情况下,蒲恩昭背遍了全班病号的东西,行军扛三枝步枪,到宿营地挑水做饭,任劳任怨。排长病重不能走路,蒲恩昭和另外几个同志,用担架抬着他行军。江西全境解放的时候,蒲恩昭又立了功。
向广东进军时,蒲恩昭保持了已往的光荣,揭发了个别新解放战士的动摇思想,并说服了他们,巩固了部队。粤桂边会战一开始,蒲恩昭脚被扎坏,创口未封,坚持了三千里的追击作战。在两个月的海上练兵中,蒲恩昭被选为水手,学会了使篷、掌舵、摇橹、划桨、撑篙、投锚等全套使船技术。
蒲恩昭每战必立功,到处作模范,参军以来已立了六大功。蒲恩昭为什么成为这样出色的功臣呢?和解放军里成千万的英雄人物一样,是由于他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用蒲恩昭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受苦的人,参加了自己的队伍,我时刻不忘我是为千千万万和我一样受苦的人打仗。我当过国民党的“中央军”,不管怎么说;我是拿枪打过自己人的,我要立功赎罪;另外,我现在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为了人民,为了祖国,我是不怕牺牲自己的!”


第5版()
专栏:

  张志全领导大寨村由穷变富
去年,在男劳动力比抗战前减少百分之二十八的情况下,每亩土地平均产量超过抗战前百分之十。
山西省榆社县浊漳河畔,有个大寨村,庄稼长的特别粗壮,果实结得肥大。如果你走进村去访问一下,农民们便会告诉你:他们由于互助组搞得好,重视了生产技术的改进,去年,在男劳动力比抗战前减少百分之二十八的情况下,每亩土地平均产量还超过抗战前百分之十。这个村子已被选为全县生产模范村。领导这个村子生产的是张志全。
张志全是共产党员,在一九四四年即被选为劳动英雄,一九四六年参加太行区二届劳动模范大会,当选为太行区一等劳动英雄。这次,又当选为出席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会议的代表。
互助组诞生了
一九四四年秋天,日寇扫荡太行解放区。鬼子驻在离大寨村十五里地的翟管、桃阳。这时,群众要支援战争,还要马上收割熟在地里的庄稼。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张志全发动了二十人,组织起两个互助组,自己任拨工队长,领导前后方变工。经过半个月的抢割抢收,完成了秋收。第二年张志全领导互助组继续搞下去。又根据群众的意见,创造了工票板。按劳力评分,使用工票,解决了算账的困难。这年,互助组已扩大到三十户。
一九四六年春天,张志全从县农场拿回一斗金皇后玉茭,二斗一六九小麦的优良品种,发动大家种植。因为没有经验,当年良种庄稼长得并不好。但他没有灰心,在劳模大会上,他为此专门访问了劳动英雄李顺达。这年,他们互助组的记工方法,又改用了按活评分和升降的制度。安排工作时,又注意了按技术好坏及劳动强弱。互助组进一步发展与巩固了。全村四十六户,参加互助的已有三十九户,占总户数百分之八十五;组织起来的劳动力,占全村劳动力百分之九十。
一九四七年春,张志全互助组开始注意改进生产技术。播种时,他发动群众浸种。有些人嫌麻烦,还有人怕把种子浸死了。他自己便先用温汤浸了三亩地谷种和二亩玉茭种。种子不但没浸死,庄稼还长得特别强。秋天,人民政府号召秋耕。群众认为耕了谷茬,下年不结豆荚。张志全首先响应号召,耕了五亩。来年(一九四八年)春播时,张志全除了七亩豆子,八亩山药、瓜菜外,其余庄稼全部浸了种。在他带动下,张在元、张根全也开始浸种了。去年他秋耕的地,今年种上豆子,不但按时出苗,而且苗旺垅齐。有人说:不看苗旺看结荚。秋天,豆荚结满秸秆。张志全就用事实广泛宣传垡茬的好处,组织群众到地里参观。事实打破了群众的保守思想。庄稼收获后,张志全的地全部耕过,部分群众也开始秋耕了。秋收中,他还组织群众参观了自己种的八一一谷、金皇后玉茭。群众见了庄稼连声称好,争着要求留种。收完后,一亩半八一一谷打了五石(每石合一百六十多斤),半亩金皇后打了一石五斗。这就打下了推广优良品种的基础。
当年(一九四八年)解放战争打得很激烈,解放区的农民大批涌向前线参加战争勤务。晋中战役时,大寨村的二十八个全劳动力参战了二十个;七头毛驴参战走了五头。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张志全发动了二十五个妇女参加变工互助,克服了劳畜力不足的困难,做到了支援前线和生产两不误。
重视提高技术
由于组织起来克服了各种困难,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四八年,大寨村土地产量已接近了战前水平。互助组更提出:“提高技术,改变战争中图快不图好的作法,进一步提高生产。”于是,一九四九年,是大寨农业技术发展得最快的一年。春天,张志全根据群众的要求,发动十二个有技术的老农,组成技术研究会,提倡改良技术。首先在耕作时,选择了耕作技术好的老农掌犁,做到犁深耙细。播种时,他继续发动群众浸种。常福组仍不浸,结果张志全组的苗子长得齐垅,常福组的二十五亩谷子连种三次才捉住苗。秋后,又开群众大会总结浸种拌种,会上群众公认张志全组一连浸种三年,庄稼没有一棵生病的。大家明确了浸种的效用。种麦时,全村一百二十二亩麦田,只有三亩没浸种。同时,张志全还领导全村进一步的研究锄苗技术,提出了“玉茭地里卧下牛(即对三角留),茭子(高粱)地里卧下狗,坡地小豆播下手”。锄地前,提出“谷锄寸,顶上粪”的口号。但有的群众说:“谷锄寸中‘脐风’,非到四十天不能挖。”当时他没有去争辩,谷子长到一寸高,他就带领自己小组都锄了。谷子锄过不但没中“脐风”,苗儿却长得粗又大。张小三谷子锄晚了,苗小又黄。技术研究会还领导大家改良锄草技术,实行了“头锄浅又精,二锄深又平,三锄上堆圆蓬蓬”。由于生产技术的改进,一九四九年大寨村平均产量已超过战前水平。
今年大寨村更加注意了农业技术改良。播种时,全村已有四十九户采用各种优良品种了。张志全为了进一步研究品种,专门抽出一亩二分好地,试种了十六种谷子,八分地试种了十二种杂粮。另外还组织了四户特约户,试种优良品种十余种。下种时试种的种籽都进行了浸拌,因地施肥。群众参观他试种的成绩都说:和县农场一样。以后大家就叫它“小农场”。今年,全村种的三百七十亩谷子全部浸了种,玉茭、高粱浸种也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此外,技术研究会又根据去年张怀元胶泥地垫沙,张补成垫白土多打粮食的事实,推广全村改良土壤一百五十六亩,预计全年可增产三十一石(每亩二斗计)。
大寨村在改进农业技术中,还注意了改良农具。他们创造了单人播种犁(犁上带一漏斗,犁把凿有输籽管,一个人随犁随种,宜用于种豆),使下种工作省一个人(一般播种需用二人)。天旱时种籽并可通过输籽管直达犁底湿土里(宜深土播种的种籽适用)。今年已有十六户用此犁下种。
张志全互助组领导得好,他的主要经验是:(一)组织起来与提高技术紧密相结合。大寨互助组在战争中生长起来,并逐渐提高产量,主要关键就是认识了提高技术的重要,在群众觉悟的基础上,提高技术与巩固发展互助组紧密的相结合。(二)充分发扬了民主,真正做到了等价交换。张志全互助组由小到大,由临时到经常,经过了记工折工、到实行“工票”、“就地评工”、“按活评工”等办法,逐步做到了合理等价。做活安排,也根据季节地势等条件,分别缓急,民主评议。这样,不仅克服了某些组员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自私思想,使互助组逐步的走上了扩大和巩固。(三)科学技术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农业技术的改进,都是先实验后推广,用已成功的事实推动群众。大寨村每次技术改良,都遇到了群众思想抵抗,但张志全遇到这种情况时,他就先亲自试验,作出样子,然后通过田间参观,用实例打破群众保守思想,推广全村。
走向富裕
由于生产搞得好,大寨村已由穷变富。该村战前三十五户,一百七十四人,土地八百七十六亩五厘。但在这些土地中,城内地主的即占有六百亩,两户富农占有九十余亩,中贫农三十三户,仅有薄地一百八十余亩。农民每年交了租粮绝大多数缺吃无穿。抗战以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张志全带领大家实行了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劳动互助,改良技术,他们的土地产量大大增加了。该村战前平均每年产粮九百六十四石(连交租在内),一九四七年已恢复到产粮九百五十四石,一九四八年因歉收降到七百三十九石,但一九四九年大量开展增产运动中,产量已增到了一千一百五十八石,平均每亩超过战前水平一斗一升。今年生产比去年更好了,产量更会提高。由于生产的发展,群众生活显著提高。过去糠菜半年粮的现象再也见不到了。全村五十三户,除三户因不会经营,缺三个月吃用外,绝大部分的粮食够一年吃用,有二十四户积余粮三百三十石,有五户存粮够三年吃用。牲畜的发展已达到了战前水平。全村已有牲口二十五头,羊一百二十五只,猪二十九只(战前全村只两户富农有两只猪)。今春新买骡子两头,大车两辆,修盖新房十五间,安了碾子两盘,还有十二户购下盖三十余间房的木料。
大寨村由于农民经济生活的上升,文化生活也开始发展。一九四七年成立了小学校一座(战前无学校,只有七个富户子弟识字)。三年来有十个青年参加青年补习班,识字五百以上;十二人参加民校,识字二百以上;二十八个学龄儿童,全部入学。在张志全带头下,并组织十二人的读报小组,订了山西日报和山西农民报各一份。地瘠人穷的大寨,变成了富裕的大寨,封建统治遗留给农民的愚昧落后,已一去不复返了。


第5版()
专栏:

  分拣信件能手卢兴文
他在战场光荣地负了伤。到后方虚心学习,创造分拣六十余万封信件没差错的新纪录。
俞竞·肖亮
沈阳邮政局收发员卢兴文,是这次东北邮电职工评选出席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会议的代表。这是由于他在分拣信件的工作中,创造了六十多万封没出差错的最高纪录。
卢兴文同志现年二十五岁,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从小因家贫只上过一年学就到地主家去放牛。在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开始时,他就参加了地方保安团,那时他仅十三岁。后来才编到八路军的正规部队里,他当过勤务员、战士、警卫员,也担任过排长。一九四四年在冀中率领一排人击毁过敌人十四辆汽车,俘获伪军八十余名,受到集体的奖励。一九四五年调来东北后,在北满、辽东辽南等地与国民党匪军曾作战多次,直到身上负了伤,实在跟不上队伍,上级才把他安置到后方的沈阳邮局里。邮局长把他分配到收发组工作。
努力学习技术 睡觉背诵地图
邮局的收发有两种:盖经转日戳和分拣信件。要这个工作做的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如分拣信件,在几十分钟内须把成千成万的信按线路、站口等分拣清楚,包好转出去。倘对业务上不懂,而地名线路又不熟悉,就会出差错。因此卢兴文开始时很着慌,他想:“这是有相当文化程度才能干的,我怎么干的来呢?”但上级分配了任务,他决心为人民贡献力量,一定要把工作干好。起初,每分钟只能分四、五十件,效率很慢,有的收发就背地里说他,但他没有因此而自馁,决心要学技术和文化。首先他从学习地理做起,他买了两张东北的地图,一有空就看,睡觉时躺在被子里就把地图上的地名一个一个的背诵。就这样,经过一个月的时间,他所管的路线,不论那个转口那个小区,不看地图他都能背下来了。
收发组里有十来年工龄的,也有三年五年的,业务上都比他熟练。卢兴文有意的接近他们,和他们讨论业务,注意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卢兴文业务上和技术上平均已达二等的技术标准了,大拣每件只一分三十秒,小拣每件只二分十八秒。
一百件信日戳 卅九秒钟盖完
平信加盖经转日戳,是邮局大量的工作之一。一等劳模高万和去年创东北最高纪录是每百件需时四十五秒,卢兴文学习了高万和的先进工作方法,每百件提高到三十九秒的空前速度。
现在,卢兴文不单是他管的线路(沈安线和山东)早已独立分拣,由于他的努力学习,全局八条干线的分拣业务,唯有他能单独担任五条线路的工作。
消灭差错,在邮政工作中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特别沈阳邮局是东北最大的邮局,每天从关里关外来的信不下十万件,都要加盖经转日戳后,按路线、按转口分清楚,十件以上的都要捆起来赶车(火车)发出去,且不能耽搁时间。因此,分拣员都对消灭差错没有信心。上级虽一再号召消灭差错,但每月总有六七百件的差错,甚至还有的是整捆整捆的误投。有一次,通化电业局向沈阳电业局请求材料的信,就被误送到东北银行,使工作受到了损失。卢兴文从这许多具体的事实里,认清只有消灭了差错,才能为人民办好事情,他就决心在这方面来努力。去年,他刚到收发组不久时,每月一总结,卢兴文总有一、二百件的差错,当然别的人也不少;但卢兴文从今年一月上旬起到八月底分信六十多万封没有差错。创全东北邮局的光荣纪录。


第5版()
专栏:

  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黄树田
从小跟着母亲讨饭吃,共产党来了才翻身
黄树田同志是二十兵团五九六团的三连长。立过“特功”。他从八岁跟着母亲讨饭吃,十二岁上就去给地主扛长活。直到家乡(河北满城县)来了共产党,黄树田才翻了身。他看清解放军打仗是为老百姓求解放,所以在一九四四年六月背起手榴弹参了军,并在一九四五年光荣参加了共产党。因为他在战斗中一贯的勇敢,几次负伤不下火线,屡立战功,成为有名的战斗英雄。一九五○年三月曾代表二十兵团出席了第一次全国青年代表大会。
一九四七年四月华北南线战役中,我晋察冀野战军二纵队担负攻打正定城,孤立石家庄敌人的主要攻坚任务。这样大的攻坚战当时在我们来说还是第一次。正定城墙高有三丈六,周围四十里,城内驻守着伪军侯如镛的部队,还有胡匪宗南的第三军一个团。敌人曾夸口说:“正定城内兵精粮足增援容易(距石家庄只三十里),八路军要想打下正定城最少要三个月”。但是正定城的战斗只打了一夜就将敌人歼灭了。
当时黄树田同志是五旅十四团七连的七班长。七连担负了团的突击队,连决定七班担负靠梯子的任务。十一日黄昏,攻城战斗开始了,我强大炮火向敌人城头轰击,城头的敌人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就在这时,他们全班八个人,抬着四丈多高、五百余斤重的独木梯子,迅速地通过封锁线,跳过一道坍塌的石桥,爬过两丈宽的护城沟,只有五分钟梯子就靠上了。敌人着了慌,拚命的往下扔手榴弹,推城头上的砖块,用铁叉子死劲推梯子。手榴弹在黄树田他们眼前、身旁炸开,烟雾迷漫,人都看不清了。但是大家扶住梯子没有人放手,黄树田用力向城上投手榴弹,还击敌人。他号召全班“压住梯子!突击队上来了!”果然突击组飞快地爬上梯子,但是第一个战士刘振江被敌人用砖头打下来了,黄树田接着又扔上十几个手榴弹,敌人被打得后撤了,他的头部也负了伤,血顺脸流下来,但他仍紧紧地扶住梯子,直到突击队爬上城头,占领了阵地,两颗信号弹,明亮地飞向空中,他才自己将伤口包扎了一下。为了迅速解决战斗,连里再命令黄树田带了四十公斤炸药,下城去爆破南门。他带领全班摸到南门,亲自点着了炸药,“轰!”的一响城门被炸开一个小口,他又带头用手搬开土麻袋,拆成一个大口子,大部队才得涌入城内,进行巷战。战后黄树田和他的七班立了特功,从此黄树田的名字,在部队中便传播开了。
战斗一次又一次的锻炼着黄树田
又一次战斗是在一九四八年七月攻打徐水。他又主动、机智地完成登城和攻下一个大碉的任务,做到伤亡小,胜利大,负伤不下火线,战后再记一功。战斗一次又一次地锻炼着黄树田,他和第七连更加坚强了。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东北大军挺进关里来,我军奉命配合友军解放张家口。张家口的敌人,被我团团包围,注定了他们被歼灭的厄运。但是他们还梦想打开一个口子夺路逃走,不惜一切代价,来冒险突围。当时七连的阵地,在全团最前边。十二月八日,敌人用了四个营的兵力作试探性的进攻;向七连阵地猛扑上来了。战斗进行了四个小时,敌人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垮,遗弃了三十余具尸体缩回去了。下了雪的冬夜刮着西北风,卷起白茫茫的风雪。黄连长和他的战士们为了完成任务,连夜修筑工事,握着锹的手,很快地冻麻了,但黄树田和大家坚持着挖了一夜。
攻如猛虎,守如泰山
九日清晨,敌人果然来了!他们这次一共出动了两个步兵师约五个团和千余骑兵。炮火密集地射击着,战斗开始了。
七连一排阵地前,首先发现了敌人,他们前呼后拥地挤上来了。一排长看着敌人近了,马上命令“一齐开火!”有几个敌人应声倒下。他们爬下来向我们射击,不敢前进了。过了一会儿,匪军指挥官的小旗摆了又摆,敌兵又上来了,眼看只有五十米,我们的战士举起手榴弹打向敌人群中,敌人虽然又停下来,但形势仍然是很危急的。正好黄连长带着一个排迎上来,命令大家跳出工事冲过去打击敌人,把敌人从正面压了下去。这时另一路敌人分三路密集的压下来,八连的大石桥阵地在敌人几次集团冲锋以后,暂时撤下来了,营长当即命令黄树田带着七连把大石桥阵地夺回来。黄连长对七连的战士们说:“上级把艰巨任务交给我们,是我们的光荣,我们一定把阵地夺回来。”然后他挥挥手说:“同志们跟着我来!”自己前头跑着,一直冲到距敌三十米左右,他和战士们把手榴弹雨点般地打过去,敌人仓惶地向后滚,他们一面追一面捡起敌尸上的手榴弹打着敌人。夺回了八连的阵地。黄树田臀部被炸伤了,但他毫不理会坚持着战斗。
敌人暂时被打退了,他就利用战斗间隙,又鼓动大家说:“谁能忍受最大的艰苦,谁就能取得最后胜利。这正是我们立功的好机会。”话还没有说完,敌人又上来了,畏缩地跑几步就卧倒放几枪再起来跑,企图包围我黄树田连。相距只有五十米,黄树田和一排投弹组向敌人最集中的地方打去,敌人乱成一团,督战队的小旗子再也举不起来了。
已经是过午时分了,敌人经过四次的攻击失败以后,暂时停止下来。这时两侧的枪声打得更紧,敌人炮火集中向黄树田的阵地轰击,原来大部敌人迂回到我军后边去了。于是黄连长带领着战士们再冲向敌人,他把所有的手榴弹平均分配给大家,下命令每个战士都上好刺刀,一定要把敌人拼下去!这时二排阵地上有五、六十个敌人滚上来,战士们眼睛冒火,在一声口令下举起雪亮的刺刀跳出工事去迎击敌人。
黄连长已经负伤两次了,手上、脸上、臀部不住流着血,走路也一拐一拐的。营长命令他下去到救急所上点药,他只简短地回答说:“前边要紧,我不能下去!”这个英雄和他的战士们打垮了三倍五倍以至于十倍的敌人九次冲锋,并主动向敌人反攻了六次,大量地杀伤了敌人,直到全面反击的命令下来,配合友军彻底把敌人打了回去。这时太阳已落山了,战场上留下无数的敌尸。战斗结束后,黄树田记了一功。


第5版()
专栏:

  打破全国纪录的推土英雄——夏崇文
春天,黄河开始复堤时,人们以惊奇的心情议论着两位推十八方土的英雄王传家、王传信的事迹;然而不久之后却出现了一位每天推二十七方土的英雄。这神话似的消息,很快的传遍了黄河两岸。
这位英雄叫夏崇文,是平原鄄城六区黄常庄人,今年三十五岁,贫农成份。夏崇文小时,家中只有两间破草棚,他爹是个瞎子不能做活,靠娘磨豆腐、炸油条,崇文牵着父亲,父亲挑着豆腐、油条到附近各村去卖,赚些钱过活。崇文和娘还开过肉铺,卖过青菜。一家生活就是这样挣扎着过了许多年。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夏崇文也参加过复堤,但在“官棚子”的统治下作工,包工头为了尽量的剥削工人,工钱少得可怜,夏崇文做得筋疲力尽,生活依然很苦,吃不饱,穿不暖。
一九四○年当地建立了民主政权。一九四二年大旱。人民政府号召打井备荒,夏崇文就发动群众组织打井班,积极打井备荒。
土改后,他分到了八亩地,又分了一些砖,盖了两间房。他怀着愉快的心情,在自己的土地上积极耕作,闲时还搞些副业。妻子在家纺织。生活一天一天好起来。今年五月复堤中,领导上号召开展推十方土运动,他首先积极响应。他说:“人家能推十六方,我推十七方;人家能推十八方,我推十九方。大家都是出力的人,谁提出来我和谁比赛。”
五月六日加修黄堤工程开工了,夏崇文推一辆小车,扛一把铁锨,挖了一个土塘,自装自运。早上四点半到六点五十分,工作了两点二十分钟,他推了五十一车土。早饭后工作了五个钟头,推了九十三车。午饭后工作了五点四十分钟,推土一百零七车。一天作工十三个钟头,共推土二十七点六五方(土质是半淤半沙)。运距六七公尺。当时每方工资米一·九九斤,夏崇文在这一天就挣得工资五四·六一斤。这个奇迹似的消息马上传遍了全工段,民工和附近群众都跑来参观。当夏崇文很轻快的推起三、四百斤重的土车时,大家都随着喝起彩来。夏崇文成了复堤比赛的方向,创造了推土的全国最高纪录。这次他当选为出席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会议的代表。


第5版()
专栏:

  造林模范王凤鸣
闾山,是辽西省的唯一大山,全省有十几条河流从这里发源。但山是荒芜的,没有树。夏天,下大雨的时候,洪水卷着砂石冲刷下来,河身加高,经常泛滥成严重的水灾。王凤鸣就住在这山东麓的石头庙子村(义县六区)。十几年来,他在这光秃秃的山上栽了二十多垧黑松树,多年的荒山,渐渐的青绿起来了。
王凤鸣,原来是热河省人,家境非常困难。从小他就在家放牧牛羊,十五岁给人家抗大活。二十七岁到北镇县闾山大庙抗活,跟该庙的道士学会了养苗栽树的技术。王凤鸣三十岁的那年,从热河带了五千棵黑松苗和七斗黑松子,来到石头庙子村南沟。这时,他就租了庙地,开始了育苗植树了。过了七八年,他又自己买了一块荒山,一面造林、一面种地。
今年春季,王凤鸣一个人已栽了三垧五亩地的黑松,有两万多棵。人民政府为了奖励育苗造林,支持了他的苗圃,并贷款两千万元(东北币)帮助他解决困难。因此王凤鸣的苗圃已扩充到一亩多地,能生产黑松苗十二万株,鼬荻、洋槐等树苗四万株左右。这些小苗现在长的很好。
王凤鸣不光自己栽树,还经常向群众宣传栽树的好处。去年他即带起十户栽了五万多棵黑松。今年二月,县人民代表会议上,他又自动提出:“保证不砍一棵树,每人栽活十棵树”的计划;还向别的村挑战。在这次造林比赛中,石头庙子栽了四垧多地的黑松,和一万多棵护岸林(细河北岸)。在他的影响下,别的村也热烈展开造林,只沟口子村就栽了护岸林十垧多。
今年雨季造林的时候,王凤鸣在村里组织了造林合作社(十二户、十六个劳动力),和政府订合同栽了六垧地的黑松(两万六千棵),成活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他并计划发动全村群众普遍加入造林合作社。群众见到他栽树得到很大利益,也都纷纷找他商量,请他指导,成立合作苗圃,准备明年大量育苗栽树。
王凤鸣十五年来和自然斗争的结果,使南、北沟的荒山变了样;他的生活也随着改善了。他初到义县时,一贫如洗,现在已有五间房子、四垧熟地,四垧林地、两头耕畜、一辆车、三十只羊。因为他育苗栽树有了显著成绩,今年一月,当选了县里造林模范,这次又当选为出席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会议的代表。


第5版()
专栏:

  选种模范于青绶和“麦王”
宋远志
近几年来,山东东部出现了一种叫做“扁穗麦”的优良新品种。这种麦子比一般的麦子产量大、出面多、抗风、抗疸力强,在同样的土地、肥料、加工的条件下,每市亩可比一般的麦子增产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今年,文登县高村农民周忠富使用了这种麦种,每市亩产量达七百二十九斤。
最初发现和培育这麦种的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农民和他的女人。这个人就是这次文登专区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代表——于青绶。他是文登县高村区高村人,今年四十七岁,家里四口人,种着五亩八分地。
在一九四二年麦收以前,于青绶的妻子在自己麦田里发现了一墩(五棵)异样的小麦,她以为是乌麦,便摘了一穗带回家去给青绶看。青绶搓开一看,不仅不是乌麦,而且粒子又肥又大,一棵穗上竟有百余个麦粒。他觉得很奇怪,猜想一定是一种好麦种,便和妻子商议:剩下的四棵要好好的保护。小麦成熟以后,夫妻二人就把这四穗麦子搓好,珍贵的用纸包起来,放在屋里靠窗的地方让太阳晒干。当年秋天,于青绶夫妇就用这些种籽种了二十墩麦子,想试验一下,看看究竟怎么样。第二年果然长出一些特别的麦子,穗扁而短,粒密而大,因肥料不足,长的不十分好,但也收存了一茶杯种籽。秋天,因为自己土质不好离村又远,不易照管,便把种籽交给邻居周培植,让他仔细的种在菜园地里。一九四四年就收了五斤种籽。当时东海农场曾下乡选种,周曾给了他们一斤,但该农场没有很好的重视,没有种,周便把剩下的种籽种了半亩,一九四五年就收了二百七十斤。于青绶夫妻和周培植看到自己苦心培育的麦种有这样好的收成,便高兴的告诉了邻居们,这件事情惊动了邻村,也惊动了文登农场。当年,于青绶用十斤种种了八分地,周培植自己留了七十斤种,其余的一百九十斤全部换给农场和其他农民。一九四六年,于青绶的八分麦子打了三百斤,除了自己留下二十七斤作种外,其余的全部换给了自村和外村的群众。四七年二亩半麦又收了七百斤,除了自己留种以外,一粒也没吃,全部换给了别人,离他村二十五里路的大水泊也来换种。他为了推广良种,向外换时都是斤顶斤,从未加成。
就这样一年一年的逐渐推广,从文登到昆仑,到莱阳,到胶州,“扁穗麦”到处受着农民的欢迎,被农民称为“麦王”。只文登专区今年即种了二十八万亩,占全专区麦田百分之十左右。该专区并计划明年全专区全部改种这种小麦,今秋的种植面积则要求达到麦田总数的百分之四十至六十。
因为这是一种过去没有见过的种籽,所以起初没有个确定的名称。一九四七年,文登农场根据其穗扁的特点,命名为“扁穗麦”。
这次,文登专区选举劳动模范的会议上,大家衷心的感激这优良品种的发现者和培育者——于青绶夫妇,因而一致投了于青绶的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