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4月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人民园地

  谈“标准米”
杨胜
本篇原题“‘标准米’和‘标准面’的科学基础”,因本刊篇幅有限,今天先发表‘标准米’部分,明天再发表‘标准面’部分。
编者
前几天,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了政务院第二十五次政务会议关于“改变粮食加工标准,制用九二米,八一面”的规定。这是一件大事情。
“据约略的计算,如果全国各地方各城市一律不再制精白米和头等面粉,人人都吃‘九二米’和‘八一面’,则全国全年至少可以节省粮食八亿市斤。”假若每人每天吃一市斤粮食,那么八亿市斤粮食至少可以养活二百万人民。
这里,我愿意从食品化学和营养科学的分析中来扼要介绍“九二米”和“八一面”的营养价值。
先谈“九二米”吧。
我们知道,一粒谷子(即稻种),就它的构造来说,包在它最外面的是一层谷壳。谷子去壳以后,剩下一粒褐色的种实,叫“全米”,这便是最糙的米。这粒头等糙米,详细的来讲,构造上还可以分为四部分。“全米”最外的一层膜,叫“糠皮”(或叫“谷皮”),其次的一层膜,叫“胶层”(或叫“谷膜”);这二层都是最富含蛋白质和无机盐的部分。不过,因为“糠皮”的纤维含量高,所以质地就比较粗,“胶层”含纤维量较比少,质地也就比较细。再往里去的部分,叫“米仁”。这是稻种积贮淀粉的地方。另外在“全米”一端角上,有一个部分叫“米胚”(或叫“谷胚”)的,这是稻种发芽生根的地方。这一小块地方,也是整个米粒含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乙1,乙2,和烟碱酸最多的所在。通常经机器碾磨过的米,“米膜”和“米胚”已部分的或全部的被磨去。特别是城市里居民喜吃的二机以至三机的精白米,那是将米粒最内一层的“胶层”也全被磨去了的。米经过这么一再碾捣加工处理以后,“糠皮”和“米胚”全被磨脱,所以,从“全米”到“糙米”再到“头等白米”,这么一个加工过程中,在营养素的损失上来讲,其严重的程度是不能小视的。约略计算一下,差不多要损失掉百分之八十的脂肪,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蛋白质,将近百分之十的无机盐,还有全部的维生素乙1。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如果,用人力碾捣一次的米,不加任何特别的加工,则所制得的米,是仅将外层的“米膜”脱去,营养素的损失就比较要少得多了。现在我们所规定的“九二米”是指“对所有的糙米都只许碾一道,要保证每一百斤糙米至少出九十二斤食米。”这种食米,它所含有的营养素差不多接近这里所提到的糙米。为了使我们更容易了解起见,请比较一下第一表里的材料吧。
第一表:“米糠”,“糙米”和“头等白米”中营养素的比较
(每一百公分中的含量)
米糠 糙米 头等白米 营养素的损失(糙米→白米)水分 10.4% 12.30% 12.30%蛋白质 13.8% 9.22% 7.30% 21%脂肪 17.9% 2.44% 0.50% 80%无机盐 10.0% 1.37% 0.70% 49%醣类 41.4% 74.67% 79.20%纤维 6.6% 0.52% 0.18%维生素乙1 560—760 20—90 0 100(国际单位)
从这表的数字上,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知道,过去大家所习惯的粮食加工标准,只顾到米的白净美观,却不知道(或者是轻视了)这种过分把米碾得白净以后,米里原来含有很丰富的营养素,同时也就是我们身体所迫切需要的养料,竟被一再碾磨而弃之尽尽。真是所谓“弃其精华,留下糟粕”,在爱吃白米的南方人中,就常生一种叫“脚气病”的,就是因为白米中缺少了维生素乙1的缘故。


第6版()
专栏:

  加强整理东珠市口一带交通
京公安局答马振英君编者同志:
我每天经过东珠市口、三里河、东柳树井一带,看见马路两边停放三轮车、人力车、手车特别多。马路中心本是行驶汽车、电车的快车道,现在各种慢车全在此道上走。这些街道本来就不宽,现在三里河路北花纱布公司门前,每天聚有许多买卖布匹商人,行人往来很不方便,并且很容易发生车祸。请转告有关当局,以提起他们的注意。
马振英马振英君:
你的问题,经北京人民政府公安局答复如下:
马振英君对于三里河一带之交通秩序的意见很正确。关于东珠市口、三里河、东柳树井一带系贯通外城东西交通之主要干线,行人车马繁多,交通量大,但是路面却较一般街道狭窄,以致形成行人及车辆经此甚感不便。今后我们当加强整理该处之交通秩序。 编者


第6版()
专栏:

  王福山道歉声明
我寄给人民园地的“京市电话三分局,工作效率要提高”一文(登在三月二十四日人民园地),在发稿之前,并未经过组织审查,私自发出,致与事实不符。电讯三分局工作效率并不低,给我们按机子的时候,最迟没有超过六天,但因我团和总队通讯科连系不够,时间没闹清楚,故错发稿件;对此除应自行检讨外,并向电讯三分局同志致歉。
公安总队一团政治处 王福山


第6版()
专栏:

  修好马路又遭损害
京市各机关应加强联系编辑同志:
我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建设局刚刚修好一段马路,卫生工程局就来掏挖下水道,自来水公司也来装修自来水管。这样,路面就又被破坏了。如北沟沿从西四北武王侯到西四南丰盛胡同这段,建设局经过数十天时间,才修理完工。但现在卫生工程局又在那里掏挖下水道,弄的满路污泥和碎石头。自来水公司也在那里挖沟装设干管,装设干管的沟挖在马路边上,还没有什么妨碍,但装修支管却要横穿马路,现在他们已经挖了三、四条这样的沟,以后填起来又费工,又填不平。我认为这是一种人力与物力的浪费。我建议上述几个部门今后在工作中应取得密切联系,尽力避免这种现象。
刘池


第6版()
专栏:

  四灯收音机耗电多少?问:
一座四个灯的收音机所费的电量,等于多少烛光的电灯?
吴兴周答:
市面上一般常见的四个灯标准型三号收音机,所消耗的电量大约等于一盏三十瓦特的电灯。
详细的计算方法是这样,标准型三号收音机用二百二伏特电的时候,电流是零点一三安培,二百二伏特乘零点一三安培等于二十八点六瓦特。
每烛光以一点二五瓦特计算。就是用一点二五瓦特除二十八点六瓦特,等于二十三烛光。
如果你还有不了解的地方,请直接打电话给本台,本台的电话是三局六一三六。
北京市人民广播电台


第6版()
专栏:

  介绍轻便铁犁
王连臣宫连印发明翻土均匀省力一半编辑同志:
据《平原日报》载称:平原省聊城裕民铁工厂工人王连臣、宫连印自参观天津工业展览会回厂后,即积极研究制造适用本地农村的工具,把在天津看到的单把犁,加以改良,试验一种轻便铁犁,已获成功。该犁经改造后其构造主要为(一)将前边和后边的犁托,改用两个滚轮,便比木托着地轻得多。(二)将犁铧和犁镜子作成长形,使土阻力较小,且犁铧为平面形,可使土全部翻过来,不致存留土块。(三)是在犁铧前边的犁按上装置一个刀子,把犁铧要犁多宽的土先离开来,使犁铧不致掀动横宽的土块,这样既翻土容易,又轻。使用方法上和旧犁子相同,但另可依需犁的深浅自由将犁前边的前滚轮弄高或弄低。该犁优点不但轻快,而且翻土均匀。与旧式犁子比较可省一半气力。现经试用结果,三人即可拉动,一天能犁五亩地,并和旧式犁用中等牲口两个所犁的深度相同。群众反映这个改进是给牲口少或小的耕地上解决了很大困难。
我们觉得,这种新的农具,是应当普遍推广的,所以把这件事情和轻便铁犁的构造,写给告诉你们。希望你们刊登,让大家知道。
李汉卿
(附图片)
1、犁叉
2、绳鼻
3、犁把
4、犁提把
5、犁镜子
6、后滚轮
7、犁铧
8、开土犁刀
9、前滚轮(掌握深浅)
10、摊鼻生(犁宽)
11、中鼻
12、摊熟鼻(犁窄)
13、犁按


第6版()
专栏:

  二十一天三千亩
—记渤海军区骑兵团生产部队开荒
许林
一、“不过年了!”
旧历十二月二十日的清晨,渤海军区骑兵团的生产部队,出发到东洼去了。
战士们的心里都象上战场般的紧张,都下着决心:“响应毛主席号召,执行挑战时的诺言、在生产战线上立功!”出发前政委的动员也盘旋在脑子里:“严守纪律、团结互助、爱护农具、吃苦耐心、完成任务!”
到达驻地的第二天,紧张繁忙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种子、给养、农具、马草、料……。
另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打通从驻地到生产目的地——小沙的道路。从驻地到小沙直走只有四十里的路程,但这中间是一个从没有人迹通过的荒洼,假若转路西上,就需要一百二十里,那么种子、农具、给养的运输就是一个不好解决的严重问题,但决心和毅力征服了一切,我们以三天的工夫,带上指南针,探险家似的开辟了东去的第一条安全的捷径。
旧年底,天气突然暖和起来,淤地要抢种,到冰消雪尽时,地里就成了一片人马不能踏入的薄泥了。战士们提出要求:“不过年,生产要紧!马上出发到地里去!”
二、紧张的八天
到达目的地的第三天,冰化了,耩地开始了。
按着事前科学的组织,每班分成三个互助组,每组一张耧,二十来张耧一排排、一列列的来回忙碌着。
地里最上层是寸来厚的胶泥,底下是冰层,再底下又是深深的泥浆,一个不小心掉到冰缝里,就踩到膝盖。一双很好的鞋子在地里走上几遭就穿不住了,袜子更不管用,许多战士就干脆光着脚挽起裤腿,耩的起劲。
“席政委来了!”战士们老远就招呼开了。席政委满脸风尘,到地里就一把拉着王安臣同志的马说:“我来!”王安臣同志死死地拉着不放:“政委,政委你才来休息会再干,我来,我……”是的,席政委太累了,十来天了他没一霎住脚,在后方组织检查了一切物质筹备,又去组织检查运输,听说地上开了耩,他又急忙跑下来。终于,席政委夺过马来耩开了,掉了棉鞋光穿着袜子。人们勉强把他换下来,他又跑到另一组去替三连的战士。
孙凤臣指导员来了,他是供给和生活指挥者,刚刚卸完了今天运来的八大车东西,打发运输的同志们吃了饭,他抢着来下地。
当黄昏夜雾沉沉的时候,战士们就高举起火把,这是恐怕在地里的同志们迷了路,放的连络信号。
入夜,班务会开始了。他们首先检讨一天生产中的优缺点和经验,接着就是报功、记功和广播。
自由活动时,战士们说:“看咱吃的、住的实在是不好受,但一想到生产是毛主席的号召,是黄连也尝不出苦来!”“想到建设咱们的国家,一切劳累都不怕,劲头就来了!”
三、突击——最后胜利
是旧历正月初九,天已经暖和了,在前几天刚刚耩过的地里已有汪汪的水,就连战士们的院子里,也成了软软的泥水了,再过几天,这里就根本不能住人了。于是,不得不决定最后“突击”。
早七点,十九张耩就分头出发了,一夜寒风又把地皮上冻了一层薄冰,下面已是软软的稀泥,人一跺没到膝盖,泥水溅到当腰,马都费力的拔着四只蹄子。那一层薄冰一经耩腿掀起后,在狂风里刷刷的乱飞,打在脚上刺刺发疼。
这天,大家都尽了一切的努力,完成了最后一天的艰巨任务,到十点钟,就耩了三百多亩,孙凤臣同志的一张耧光种子耩了六布袋。
他们一行八十一人,在完成了最后的任务后,离开了自己建造的营房,八天中,他们牺牲了假日,吃尽了辛苦,没有一个病号,没有一个落伍,完成了种地三千三百亩的光荣任务。这时大家的心都开了花,他们相信群众的古谚和自己的经验:“要想有,跟着黄河走!”“黄河淤是麦子囤”。他们清楚:在十几天之后,水就下去,种子要发芽。三个月后,他们还要回来,那时候将是怎样的情景?——绿油油的豌豆,金黄的大麦,这里是渤海的南泥湾。
(转载《渤海日报》)(附图片)
席政委和同志们争着干活
战士们突击耧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