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4月1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我们面前的两条道路
英国坎特布雷副主教约翰逊著 福英译
和平是世界上第一重要的问题。人人需要和平。跑上导向和平的路,英国的主要问题,如住宅、康健、教育、安全等问题,全都能立即解决。
英国每年用在战争上的费用达八亿金镑——也许不久就会增至十亿金镑。有了和平保障,军事费用就能降为二亿五千镑以下。
每年节省五亿五千金镑,每天就能建筑一千二百座住宅,或建造六座头等的学校,或建造二个或三个最好的医院。
不仅如此。有了和平保障,我们就能够把军队中成十万的青年解放出来,使他们受真正的教育或从事有利的生产。
可是,如果我们跑上导向战争的路,我们就将堕入深渊。原子弹将横飞。一切恶魔都将跑出来了。
在广岛,一颗原子弹片刻之间致七万人于死命,伤者二十几万人。随后养下来的婴孩都成为畸形的人。
氢弹之破坏力将更大。制造这种武器要用好几百万的金钱,而毫无其他有用的副产物。
其他的武器,已有人提出,且已准备着:细菌武器,制造的用费较廉,而其作用也许更厉害可怕。
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战争呢?和平呢?
导向和平之路上有什么阻碍?只有一个阻碍。就是仇视苏联。就是决心不论代价如何都要保持特权,要限止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散布。
所以,他们归罪于俄国。所以,报纸叫嚣着:俄国扩张;俄国要统治世界;俄国计划战争。
这完全不是事实。俄国最关心的是和平。斯大林在一九四六年、一九四七年、一九四八年向小罗斯福、向华莱士、向史塔生、向斯密士都提出和平建议。
人家说,这只是空话。这话是胡说八道。有六件确确实实的事实,可以证明斯大林的和平建议是真实的。
第一,俄国想要和平,因为俄国需要和平。俄国专心致志于根据最新的科学成就(包括原子能)来提高工业潜能至最高可能水准,认为战争及战争准备是一个令人难忍的障碍。
第二,俄国的经济欢迎和平,因为俄国的经济能够把所生产的东西完全消费。生产提高,使大家生活标准提高。计划经济永远不会有失业。
第三,俄国五年计划表明俄国既没有计划战争也不预期战争,五年计划投于拉脱维亚(很近西方,易遭攻击)的资金多于莫斯科。五年计划毫不畏惧地重新建造住宅、大学、医院、工厂,而不是建筑坦克、飞机。
第四,俄国预算用于战争的,只占其百分之十七,比一九四○年以前的还要少。
第五,俄国从没有讲要战争,从没有威吓要以原子弹轰炸别国人民。俄国在本国国内组织了和平大运动。希特勒在国外讲和平,但在国内却讲战争。
第六,俄国坚决赞助把原子弹以及一切大量屠杀的武器宣布为非法的运动。俄国主张禁用原子弹,主张解除武装,主张为和平生产。
俄国拒绝巴鲁区计划。巴鲁区计划别有用心,有害于俄国工业发展。
巴鲁区计划要求成立一个国际委员会,美国在该委员会中占有决定的多数。由此一委员会完全控制世界的原子能资源,且在他们甚至没有讨论停止制造原子弹以前,有权检查每一国家(把有价值的情报供给美国陆军与空军)。
俄国提出它的原子弹管制计划。废除一切大量屠杀的武器;人人有在和平用途上使用原子之自由,同时又有有效的检查。这些就是俄国的和平建议。
我们现在看看西方吧。西方的经济欢迎有保证的和平吗?并不。
美国只消费其生产的百分之七十五。去年,工业生产降低百分之二十二,煤的生产降百分之三十一,铁路运货量降百分之二十,百货商店售货额降百分之十二至十四。现在美国失业人数达四百五十万人。
美国报纸制造俄国准备发动战争的谣言来推动大量扩张军备。虽然大量扩张军备,美国经济仍然衰落。虽然有巨大的军事定货,经济继续下降。
美国拒绝计划经济。美国资本家也怕和平,和平会使战争设备成为废物。
美国的经济是战争经济,而俄国的经济是和平经济。因此,重复高声呼叫,说俄国扩张,说俄国要统治世界,作为烟幕。
这话是假的。俄国并没有扩张。今天苏联的疆域比沙俄的疆域为小。雅尔达协定同意俄国恢复其在第一次大战后所失去的巴尔干的领土,但邱吉尔说:“俄国在事实上接受了向东移了二百至三百英里的疆界。”
但扩张的是美国。美国在苏联周围获得了四百八十九处飞机基地,都是进攻苏联时的战略基地。
美国预算用于战争的占其百分之七十五。
美国马歇尔计划在华尔街独占之基础上来重建资本主义,限制经济复兴,阻碍工业发展。马歇尔计划重建纳粹战争机器。
照大西洋公约,美国供给武器,欧洲供给士兵,来打苏联。
英国跟着美国走,循着向战争之路急进。我们必须停止,也能够停止。我们能向俄国表示友好,接受斯大林的屡次重复的和平建议。
我们能够打开东西贸易之门,以我们的工业品换取我们所需的食物、木材、和原料。
我们削减战争费用至战前标准,如俄国然,我们就能节省几亿金镑,并切断马歇尔计划的束缚绳索。
我们能够建造一个新的和不断增高的人人享受的生活标准,如俄国及东欧诸国然。
我们只有与俄国谅解,才能获得和平。
我们只有经由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计划,才能获得繁荣。(译自英国伦敦《工人日报》)


第5版()
专栏:国际问题

  锡兰记游
弗辛宁作 林海节译
编者按:今年一月间,大英联邦的外长们,曾在锡兰的首都科伦坡开过一次企图强化镇压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当时为独占资本所控制的报纸曾不遗余力地把锡兰描述成“人间的天堂”,究竟这个在名义上已成为“大英帝国的自治领”而实质上仍然是殖民地的锡兰,那里的人民如何在贫困中生活?他们如何与英帝国主义的殖民者作英勇斗争?我们可以从弗辛宁这篇旅行通讯得到一个明确的回答。
锡兰岛位于印度斯坦半岛南端的印度洋中。帝国主义者正企图把锡兰作为他们在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缅甸之入口处的主要基地。在科伦坡会议上,他们煞费苦心地强调说,锡兰不再是殖民地而是自治领了,是所谓大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与平等的”成员。独占资本所控制的报纸谈及会议时把锡兰说成人间天堂。
不久以前,我们访问了锡兰,亲眼看到那里将近七百万的居民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我们亦看到英国帝国主义的计划中给这海岛指派了什么任务,锡兰今天和从前一样还是英国的殖民地。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的汽轮到了科伦坡,慢慢地驶进了那几道士敏土防堤围成的海港。科伦坡位于欧洲通远东的繁忙的航路上,它是一个具有世界重要性的港口。飘着英国、美国、法国、荷兰、瑞典和印度的各种旗帜的船只停泊在那里。
科伦坡人口约三十万,但街道却非常静寂。那里没有电车也没有公共汽车,只偶然地有一部轿车或一辆卡车驶过去。然而,长列的人力车却随处皆是,而且到处可以看到压着重载的苦力们在贫民窟中沉重地走着。
人口之国籍的繁杂,使访问者感到惊异,土生的居民是锡兰人,但此外还有从印度南部来的坦密耳人,亦有阿剌伯人和马来亚人。那里的欧洲人主要是英国人。锡兰人约有四百万,主要从事农业和贸易。一百五十万坦密耳人中,大部分在欧洲人和有的锡兰人所拥有的农场中工作。欧洲人只有一万二千人。但是实际上锡兰所有的财富都集中在他们手里。
机关、商店和旅馆的许多招牌和题记都是英文的。街道和广场的名字大多来自英文,有些是葡萄牙文和荷兰文。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派出一队队的武装远队到海岛南北各处。十九世纪初期,锡兰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了。英国殖民当局伸张到海岛各地,向人民课以重税。他们用武装部队把土著居民赶走,霸占了他们的土地,在那里种植咖啡金鸡钠树、茶,而最后是橡胶。
锡兰人拒绝给英国人作工,英国人便从印度运来了便宜的劳动力——坦密耳苦力。
用来福枪和工头的手枪皮鞭,把锡兰变成一个典型的英国殖民地,变成资本主义英国的一个生产农业原料的附属国。对于伦敦城的资本家们,锡兰先是茶叶后来是橡胶的来源。橡胶园渐渐地把其他作物(包括大米)都挤掉了,而由于农业的片面发展,缺乏粮食便成为该岛人民一个长期的灾难。
这些就是这个“天堂”的可悲的历史。英国当局对于锡兰握有完全的权力,当地人民没有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只到了一九○九年,类似代议制政府的组织——所谓立法院——在增长的解放运动的压力之下出现了。一九一九年当地地主和资产阶级创立锡兰第一个政党——锡兰印度人大会。之后英国当局作另一次“让步”,准许三个资产阶级和地主的代表参加在总督下面的行政委员会。一九三一年颁布宪法。这是一个典型的殖民地宪法,它允许由人民中富有的上层阶级选出一个国务委员会,但一切民政和军事的权力却还是留在总督手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英国在锡兰的统治仍是不动摇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亚洲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开始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巨浪。人民大众要求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寻求民主的自由。
这时锡兰人民的苦难达到了极点。生活费增加了三倍,但工资却停在战前的旧有水平上。粮食亦缺乏。英国当局还为了节约,把入口粮食更加削减了。
锡兰的经济处于最严重的困难中。失望与日俱增。在锡兰劳工联合会(一九四○年成立)和其他进步组织领导之下,橡胶园、船坞工人和公务员都举行罢工。人民的一致行动有出现之可能。这严重地警告了资产阶级和地主。在一九四五年三月,国务委员会要求英国政府给予锡兰以自治领地位。英国当局认为和当地的种植园主与雇主打交道是聪明的,这些人在那时已建立了统一国民党。
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六日,英国总督莫尔爵士在锡兰为“国民政府”举行宣誓就职典礼,这政府以森纳那亚基(总理——译注)为首,他是统一国民党的一个领袖,与英国利益密切联系。
这政府所签订的第一个协定,是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与英国缔结的。该协定允许英国当局在锡兰建筑海空军基地和设置无数的其他军事设备、兵营等。继这非常重要的协定之后,一九四八年二月四日锡兰被宣布为大英帝国的一个“独立与自治的”自治领。这颗“挂于印度斯坦的珍珠”得到了一个新的正式称号,但它还是和从前一样为英国国王所统治。英国政府保留对锡兰内政外交上的充分权力。莫尔爵士依然是总督,直到最近才换了苏尔贝利。英文还是正式文字。英国军队和从前一样地驻在岛上,驻在英国海军基地和其他地方。在科伦坡亦常常看到英国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显然觉得自己是那里的主人。
锡兰的经济一点没有进展。工业的发展非常可怜,只有几个小工厂和茶叶橡胶加工工厂而已。锡兰只有一个机器制造厂在科伦坡,制造植茶园所需的工具,它属于英国的科伦坡商业有限公司。英国的资本家拥有几乎所有的植茶园和橡胶园,并控制锡兰的对外贸易。例如,锡兰必须经由英国买到所有的糖,并只能把茶卖给英国公司,英国公司再运到海外以高价出卖。大英帝国各国(主要是英国本身)占有了锡兰百分之五十八的出口和百分之五十五的入口。英国资本家吸取了锡兰的工业原料(石墨、橡胶、椰子肉干和椰子皮)和食品(茶叶、咖啡、可可和植物油),并把他们的制成品以高价在锡兰市场上出卖。
战争以来,美国商人想染指锡兰财富。他们大量购买橡胶和石墨,在锡兰的对外贸易上,美国的地位仅次于英国。一九四八年输入锡兰的美国货物达到战前数字的三倍。美国的各种“专家”、“顾问”和“调查员”越来越多地出现于锡兰。华尔街正向着英国皇冠上的锡兰“珍珠”伸出其贪婪的利爪。
低廉出口品价格与高昂入口品价格之间的人为的距离,使得锡兰的对外贸易收支,于一九四八年,在十年中,头一次有了五千六百万卢比的赤字。英国五千一百万镑的战债,对锡兰的财政加上一个沉重的负担。伦敦城的银行已“冻结”了贷予锡兰的大宗款项。这是英国政府控制锡兰经济政治事务之另一个手段。
被帝国主义者如此无情剥削的这个殖民地的不平衡的经济,使得锡兰对于劳动人民全然不是一个天堂。在科伦坡的街道上,人们常常看到因为饥饿而频于死亡的人,他们瘦削的身体盖着褴褛的衣裳。劳动人民所居住的城郊的情况更加凄惨。在那里你看不到排列在城中心大街上的奢侈的欧式建筑。普通的锡兰人住于盖着棕榈叶的土房子。没有窗户,光线的唯一来源是房门。炉子就在地上,因为没有烟筒,房子里烟云弥漫。几个土罐子、篮子和锡罐便是家里的用具。
城里的穷人生活是如此艰苦,而占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灾难则更加深重。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必须把收获的大部交给地主作为小块土地的地租。他们被苛税弄得破产了,都当农业雇工在植茶园和橡胶园做苦工。这些人的命运是困苦的。坦密耳人的情况更是可怕。一个成年的坦密耳工人的平均工资最好的只有每天两个到两个半卢比——这只够买一把米而已。工人的命运完全操诸工头手中。可是工人们还是拚命地抓住现有的职业不放——因为这个小小的海岛就有了三十万以上的人失业。
锡兰的多数坦密耳人都生于本岛,与印度断绝了一切关系。然而他们还是得不到锡兰人的工人所享有的一点点权利。森纳那亚基政府于一九四八年八月通过的印度居民公民权法案,一举就把八十万以上的印度工人排斥于法律的范围之外。
英国种植园主和他们的从仆们在森纳那亚基政府中的统治,正激起人民日渐增加的反抗。在宣布锡兰“独立”前夕,科伦坡工人举行了罢工,要求基本民主权利和较好的生活条件。当局野蛮地对付罢工者,几千人被开除工作,几百人被投入监狱。政府与雇主经常对工会宣战。即令如此,一九四八年末,罢工又猛烈燃烧起来了,几千个种植园雇工,停止了工作。去年五一节,共产党和其他的工人政党在团结劳动人民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家剥削的斗争的口号下,在科伦坡举行了盛大的群众大会。
今年一月十四日科伦坡举行了全锡兰争取和平大会,出席者有代表各界的二千个代表。警察奉命采取各种措施阻止人民表示他们反对扩军、反对北大西洋公约、反对帝国主义者镇压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之阴谋。大英联邦外长会议期间,科伦坡主要街道都有武装警察警戒。
但是,人民的声音是掩盖不了的。人民的声音既响亮又坚强,斥责科伦坡会议为战争贩子的阴谋。全锡兰争取和平大会的代表们号召一切劳动人民,号召锡兰的全体人民,加强争取和平与民主的统一战线。
锡兰民主力量的成长森纳那亚基政府是无法阻止的。
(节译自第九期《新时代》)


第5版()
专栏:

  罗马尼亚——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介绍
季庄
一、罗马尼亚的地理与革命历史
罗马尼亚是欧洲东南部的一个国家。她与巴尔干半岛之间,被多瑙河隔开着。
她的面积是二十三万七千方公里。边界总长七百四十三公里。邻接苏、匈、保、南,东濒黑海。她的地势是多样性的,气候与生物亦复如此。最高的喀尔巴阡山,山峰达二千五百米。多瑙河的下流经过罗马尼亚的西南部与南斯拉夫交界处,又流经与保加利亚接界处,再穿入罗马尼亚北部分三支入海。多瑙河在罗马尼亚境内长一千七百五十公里,纳汇诸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泥沙每年向前增进一百米,影响船只进口。
矿产中石油最富,产量及蕴藏量均占西欧第一。加上地近巴尔干,形成了战略上重要的国家。解放前石油开采权尽为英、美、法、比诸国所操纵。沼气埋藏量亦占欧洲第一。其次是煤藏及丰富的矿盐。
京城布加勒斯特气温在冬季较北京为暖,夏季则稍凉,春季明暖无风。东部因树木缺少而形成半沙漠状态。只在北部有积雪。全国人口一千六百万,平均每方公里六十七人。布加勒斯特则有居民一百二十万。
罗马尼亚第一次用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希腊学者格那多特写的,描写纪元前的拉基族及其支系达吉人。达吉国曾一度被罗马帝国所征服。后来,由东方来的强悍民族代她击退了罗马军队。罗马尼亚民族,包括斯拉夫人,达吉人,与罗马尼亚的手工业者。她的文字是拉丁文基础上的斯拉夫语。自从十三世纪以后,遭受了蒙古与土耳其的侵略。国外的族侵略和国内封建主的压迫,引起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最大的一次是一四三七年的巴布尔暴动。农民在烧掉地主房屋后逃向巴布尔山去。但结果农民暴动被封建主用武力残酷镇压下去。一五二四年又爆发另一次农民暴动,农民领袖乔治被放在烧红的铁制王位上,戴着烧红的铁皇冠,活活灼死。一七八四年的暴动领袖也被封建主以车轮分尸法处死。十九世纪初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插足到罗马尼亚。一八四八年罗马尼亚也曾发生革命,因封建主与资产阶级之相互勾结而失败。一八七七年,罗马尼亚得俄国之帮助,脱离了土耳其,成为形式上独立的资产阶级国家。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罗马尼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罗马尼亚资产阶级的侵略性和西方帝国主义打算在罗马尼亚建立反苏基地的企图相结合,罗马尼亚的领土扩大了。罗马尼亚资本家设立了银行,投资工商业。英、法、比等外资银行也纷纷向企业投资。外债以国内电报,盐产等作押,由外国监督。西方帝国主义者之剥削罗马尼亚,跟它们在殖民地进行剥削毫无二致。西方帝国主义者还参加罗马尼亚资产阶级的内部斗争。英、美、法、比支持的是保皇党,而德国则支持法西斯铁十字团。
国王曾实行“新土地法”,但结果地主仍是地主而十个农户却只共有一把铁犁。农民受着残酷的剥削。工人工资减少,物价增高。破产后的农民走入城市,城市中失业人数日增。
一九一八年掀起了第一次有组织的工人运动,京城的印刷工人组织了罢工,当时工人中间有一个年青的女革命者就是安娜·波克(现在是罗马尼亚的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资产阶级竟派兵向工人扫射。一九二○年有一次全国性的总罢工,工人提出组织职工会的政治口号,结果虽因缺乏与广大群众联系与领导中心之一部(社会民主党)叛变而失败,但工人却因此而有了建立工人政党与接受真正革命教育的要求。
第二年,为组织统一的罗马尼亚共产党,各社会主义团体曾召开了大会,宣布以马列主义为基础,并加入共产国际。这是罗马尼亚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当时的执政者不顾允许政党合法存在的法律,对赞成这一意见的人,横加逮捕;而对大会上的反对派,则予以庇护,这些人后来另组社会民主党,加入第二国际。此后,罗马尼亚共产党一直领导着工人运动。
一九三一年,罗马尼亚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确定了与农民联盟及国内各民族平等的原则。在这一次代表大会后,发生了红色格里维治事件(格里维治是京城附近的铁路交叉点)。因为政府强制开除工人及工厂中警察之恐怖行为,激起了铁路工人的反抗。一九三一年一月,铁路工人在职工会大厅前举行抗议,死伤了许多人。全国各地工人纷纷响应。三月间,铁路工人与矿山、石油工人代表,选出自己的革命领导者乔治岛·德治同志(当时的工人代表现在的工人党总书记),决定了工人统一战线斗争方法。
一九三三年一月工人在格里维治车站举行四千人的示威,政府答应了工人组织工人委员会的要求。但两周后又宣布其非法,逮捕了工人委员会主席德治同志,并从边境调来富农成分的军队向聚集在工厂周围的工人家属开枪。恐怖行动连续了一个月,汽车连夜将尸体载往火葬场去。罢工的汽笛声一直响着;英勇的青年团员瓦西里·诺特虽然身受十几处刀伤,仍然坚持拉汽笛的工作,最后甚至将自己的手臂与汽笛系在一起,使自己的身体能带动汽笛。这次有成批的共产党组织被破坏,而领袖也被捕去。
一九三三年之后,执政者更将国家推入法西斯的怀抱中去,暗无天日的集中营里聚集了罗马尼亚最优秀的革命者们。
三、五年来的民主建设及走向社会主义
一九四四年四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曾发表关于罗马尼亚的声明,宣布苏军之进入罗马尼亚,只追随一个目的——追赶与袭退败溃的德军,而不侵犯罗马尼亚主权,并主张外雪尔瓦尼亚归还罗马尼亚。这些意见,都被当时罗马尼亚安多尼斯哥(Antonescu)反动政府所拒绝。
这时被囚在狱中的德治同志,领导了改组后的共产党领导机构,建立罗马尼亚的工人统一战线。后来又组织民族民主联盟,除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及耕者联盟外尚包括资产阶级的国家自由党与国家农民党。这时狱中的共产党员,纷纷逃出,组织推翻反动政府的委员会及工人青年武装队伍,逮捕了安多尼斯哥及其反动内阁。新组成之内阁中仍不能不被反动的将军们占据了不少的领导地位,因而产生了争夺领导权的激战。一直到一九四五年,在群众压力下,国王米海伊(Mihai)不得不请民主联盟领袖格罗查(Groza)组阁。这个新阁当时仍不得不与若干资产阶级分裂出来的进步党人合作。可是终究实现了土地改革与银行国有化。国王对于新措施数次阻挠。这时苏联将自己从德军手下解放的外雪尔瓦尼亚还给罗马尼亚,又与罗马尼亚君主立宪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一来,英美也急忙与罗马尼亚建立外交关系;而罗马尼亚的国王才与新内阁合作。
一九四六年举行选举,民主党派获胜,使制止通货膨胀、货币改革与复兴工业农业成为可能。内阁通过了共产党的“改善国家经济与财政”的提案,并立即付诸实行。失败了的资产阶级反动势力密谋往国外组织反祖国中心,结果事机泄露,许多阴谋者被捕,其中包括国家农民党领袖曼纽(Maniu),经审讯后证明了这种阴谋与美英帝国主义均有关系。从此资产阶级不能在政府中立足,政权完全转移入工人与农民阶级之手。一九四七年底,国王米海依逊位,罗马尼亚人民乃完全摆脱了封建主义。
一九四八年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宣布在马列主义基础上合并为工人党。工人党在工人中进行教育,拟定新宪法,组织民主党派阵线。三月间的国会选举,四百十四席位只有九席不属于民主党派。之后新国会通过大工业国有化,只有不超过十人的作坊得为私有。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在国民经济中,不论工商业,都占决定性的地位。第一个一年计划的结果,工业产品大大增加。开凿了多瑙河与黑海间的大运河。一九五○年的工业品,将比一九四九年增加百分之三十七;国民收入将增加百分之二十五;国家投资的百分之三十七点五将用在国营企业社会主义经济部分上,作为五年计划之准备。
现在罗马尼亚人民生活已空前改善了。一九四九年物价减低后,工人工资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劳动群众的文化水平已经提高,增设了许多夜校及补习学校。国家中央出版社翻印各种文艺科学书籍。罗苏友好协会进行巨大的翻译工作。有会员四百万人,占全人口的四分之一。工人党出版社也翻印了四万册马恩列斯的书籍。
总之,罗马尼亚为逐步打垮资产阶级,曾采取了一系列的组织方式,从建立民族民主联盟,民主党派联盟,以至于建立统一的工人政党。在计划经济方面,也是先为一月计划,两月计划,一年计划,然后才是五年计划。从反法西斯民主化政权到社会主义民主化政权。这一切成就,是由真正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工人党来保证的。但是如果没有苏联的帮助,这一切成就也是不可能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