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2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沙荒造林与育苗的初步经验
这里把一年来我们在沙荒造林和育苗技术上摸索到的一点经验,总结出来,并希读者多多交换意见,以求集思广益。
育苗方面
我们育苗树种,主要是小叶杨、紫穗槐、胡枝子、洋槐、桃、杏等沙荒树种,另外育些柏、枫、桑、黑枣等。育苗方法分插条和播种二种。播种方面一部为畦床细作播种,一部是平地粗作播种。为了迅速消灭沙荒,我们大力组织各县公营及群众私营苗圃,这些苗圃极为分散,在技术上不好领导,所以必须研究又容易又省工又经济的粗作育苗法,以便向群众推广,便于掌握。
(一)小叶杨插条育苗法(一般插条都可参考)
1、选条——用一年生发育充实,枝叉少,叶芽完全,笔管粗细的条子最好。
2、剪条——先由粗头剪起,每截长六、七寸,每截小头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叶芽,梢端细弱的丢去不用。
3、插期——秋插在落叶后地冻前;春插在解冻后发芽前。
4、插法——按行距一尺,株距八寸,扦插土中,使小头一芽向上,与地皮取平,踩实灌水。若秋插时,每行上再封二寸高的土埝,以防寒及其他损害,到春暖发芽前,再把土埝拨开,使顶端一芽微露地面,继续灌水,一年就能生长六、七尺高的苗子。
5、注意事项:(1)采下的条子如不当时扦插时,必须妥善保存,最好在背阴处刨坑用湿土埋上,以免受风干或晒干。(2)春插不能太晚,在发芽后再插不易成活。(3)插时不可露出地面过高,过高则蒸发过度,容易枯死。(4)插后要多灌水,勿使地面干燥。
(二)播种大粒硬壳种籽
沙荒树种大粒硬壳种籽,主要是桃、杏等,这些种籽在春季播种时,必须在前一年冬天行“露天埋藏法”,就是在地下挖一尺半至二尺深的坑,宽广按种籽多少而定,把种籽先用水选,再混些细沙,使之均匀,放入坑内,约半尺厚,再用沙土填平,充分灌水,春天待种壳裂开后再行点播,把未裂开的拣出,再埋入湿土里,四、五天后再选播一次,经三次后仍不崩裂的可扔弃不种。
桃杏选种时必须选用新种籽(当年生的),陈的不发芽,或发芽很少,这是需要注意的。新的种籽外壳与仁皮都是新鲜橙褐色,陈的是黑褐色,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来。
(三)播种小粒硬皮的种籽
小粒硬皮的种籽,在沙荒区主要是紫穗槐、洋槐、胡枝子等,播种时先用两开一凉的热水浸过,经一昼夜,再捞出,装入席篓或其他容器内,与生豆芽方法一样,放在温暖地方,每日用热水冲一次,到将出芽的时候,再把准备播种的地,用耧挑成沟,顺沟浇水把种子用手顺沟撒入沟内,然后把沟挑平,再擦一遍,使土细密,盖上二寸多厚,能长期保持地湿。
这个粗放的育苗法,像一般种庄稼一样,不作苗床,他的优点多,主要的是(1)便于中耕除草。(2)一般农具都能利用上。(3)苗木长的健旺,当年秋后就能出圃。(4)方法简便,节省劳动力。
如在苗床播种,亦须先将床湿透,然后播种,上面筛以细土及细沙,用木板轻轻压平。
(四)播种微粒种籽
播种微粒种籽时(主要是小叶杨,柳,柽柳等),种子成熟后,采下就播,不可长期贮藏,因这些种子发芽有效期很短,贮藏久了就失去发芽的作用。播种时先把地打成畦(苗床),畦面土要细要平,然后大量浇水,勿等水渗即把种子撒播水中,使之均匀,水渗后再薄盖一层谷草,不覆土,三天即可全部发芽。在播种后半月内,畦面务须保持荫湿,否则苗易枯死,二十天后即可把覆草除去。
造林方面
冀西干沙荒和沿河沙荒造林,主要的树种是小叶杨,间有杜树,洋槐,酸枣等,去年在秋后才开始推广紫穗槐。因此,在这一地区造林方法,百分之九十是压条,一年来根据科学原理,实际情况,以及群众的多年造林经验,结合起来,提高一步,摸索出一些经验来。
(一)压条(压卜子)及插条
1、弓形压条法:群众过去普遍使用交叉压条法,和倒弓形压条法(弓背向下,两头露出地面),因为这一地区的春季季候风十分强烈,春旱的时间又特别长,夏天日晒又很剧烈,使用上述压条法,很容易被风抽干及晒死,成活率很低。经过试验研究以弓形压条法最合适,能保证成活百分之八十以上。使用弓形压条法,坑深在一尺五寸以上(干沙荒二尺以上),坑长一尺五寸左右,一边向下直挖(与地面成直角),一边向下斜挖(与地面成锐角),挖成一个三角形的尖底坑,将三尺左右长的一、二年生树枝的大头插在深的(直角的)那一边,将树梢部分弯向浅的(锐角的)一边,填半坑土踩实,再填满土踩实,这样两头札根,当中出芽,水分充足,长的旺盛。
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使用弓形压条法,树秧必须靠坑的一面,才容易生根,技术上也好掌握,如果放在坑的当中,两边填土,不易踩实,同时又容易踩折弓背,损害叶芽。再者,弯弓时不要死劲把条子折伤。
春季弓背要与地皮平,似露不露。雨季填土留三、四寸深不填满,弓背要高出坑面一、二寸,免受热沙烫,并靠坑的南侧,免受强烈的日光晒干(受热沙烫后树皮成黑色,发芽率小)。秋后则与地皮平,沙地并封上一、二寸土以免风干。
雨季用幼树滋生出来的一、二年生嫩条,秋后用老树上滋生出来的一至二年生枝条,这样发芽力强,成活率高。秋后因枝条长,可以截成二尺多长,粗的栽橛子,埋上土堆,细的压条。这样又省树秧,又易成活。
在湿沙地压条可用镢头(镐)刨长方形的坑,一个人能掌握技术,又快又好。
2、秋后造林如用当年插条育出来的树苗,因为又嫩又脆,不能用作弓形压条法,最好截成段(每段二尺左右),斜着挖个小坑,把两根条分散斜插,容易踩实,尤其造防风林带时,既能密栽,又能整齐。
(二)栽树
干沙地栽酸枣树、杜梨等,在春季和雨季要用二尺左右高的一、二年生树苗,起苗时多带根,选壮实苗,坑要大一点,栽时根子保持原来生长状态,比原来深埋三、四寸,填半坑土后,将树苗轻轻提动,使土能与根密结,然后填平踩实,留一小池子,以备积存雨水,树首最好将嫩梢切掉,加强耐旱力。秋后栽树须将枝梢用土封上,杜梨上部封土时,可将枝梢互结成扣,埋土更能密实。
栽桃、杏用一年生壮苗,榆树、槐树用二年生的苗,洋槐用一年生苗,大叶杨在秋后造林时可用当年生的野生苗,栽法与上同。不过秋后栽桃杏树时,地上枝条应全剪去,只留下三寸多长的树身,封上土堆,明春发芽特别旺。如只剪一部或全不剪时,必须把树苗弯到地皮,用土埋上,明春发芽后再刨开。榆树苗也须去一半枝条。至于槐、洋槐、大叶杨等则须齐地皮以上四寸削去,用土封好。
去年雨季在沙质壤土试栽各种一年半生之野生苗,大雨后栽上不浇水,苗木均剪梢一半,结果杜梨、枣、酸枣、榆,均活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大叶杨活百分之八十四,臭椿活百分之六十三。
(三)其他
1、在沙地造林必须密栽,才能发挥挡风固沙的效用。
2、沙地造林必须深埋、紧砸、少露(秋后封土堆)。
3、造耕地防风林时,先堵风口,建立防风林带。
4、在大片沙荒造林,最好组织合作造林,建立防风林网,被林网保护的空地(我们计划每块十亩),发展宿根草及果树,这样能以较少的树苗、劳力,很快的消灭大面积沙荒,能在林带内达到密栽的目的。
5、集体造防风林网及林带时,于造林前到造林地布置,规划位置,作植绳埋土堆,划好株行距,这样当造林时,容易分组分班,开展竞赛,掀起热潮,造成整齐的林带和林网。
6、春季栽树要早,地消冻马上动手,栽后先扎根后发芽,耐旱易活,特别是在干燥地,华北温暖平原最好在惊蛰至春分,到清明就晚了。秋后造林要晚,最好在立冬到小雪,这时树秧落叶休眠,不伤元气,农民也有工夫参加造林。


第5版()
专栏:

  经营旱田式苗圃
王林·许成文
林业建设与发展工作主要分两方面:一为整理与管理已有森林及合理采伐利用,一为造林消灭荒山荒地,以达防风防沙及保持水土之效。在山荒地区以播种造林为主,在河岸、堤滩、沙荒地、西北草原及部分山地,须大力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进行植树造林。但树苗的培养与供给,须事先解决,否则事倍功半,或徒劳无功。以前察北植树,苗木由张家口运往,不仅运费浩大,且苗木风干,悉数死去。为此必须先营建苗圃,培育大量苗木,以供需用。但以往苗圃缺点很多,我们必须根据现今人力物力的客观条件,经营“旱田式”苗圃,以生产大量优良苗木,供应造林。这种苗圃的经营方法是:在接近造林地区,不论平地、山地或沙、碱、荒地,找一块大小适当的地方,加以耕耙,不作畦,水源方便,可事先浇水,用条播方法,像种庄稼一样将种子种到圃里,但不可过密。覆土以种粒大小的四至五倍为度,过深过浅均不适宜,为了子芽容易出土,覆土万勿踏实。夏季除草两三次。下种时节,以秋季为最好,因为冰雪封地,种子可免鸟兽啄食,在地下经过冬季寒冷刺激,翌年发芽比春季播种者好。早春及雨季前下种亦可,插条养苗亦以秋季为佳,用作一般造林苗木,不须移植。如洋槐、紫穗槐等,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即可出圃造林。因这种一年生小苗,起苗搬运省工,造林简易,可节省苗圃地与大量经营费。且其枝干小,起苗时伤害少,栽植后需要水分不多,成活亦大。造林时每穴栽双株,若成活一半,全部即可有成活苗株。反之,若用大苗,则起苗难,搬运费工,伤根多,伤口大,需水多,树冠高大,易被风摇,不易成活。但试验苗圃与供行道树用之苗木,不在此限。
经营旱田式苗圃所需种子,以当地原有树种为佳。在华北与西北地区,主要为杨、柳、椿、榆、槐、白腊、苦楝、洋槐、侧柏、油松、杜梨、胡枝子等。这种苗圃,每人可经营十亩左右。
一九五○年全国计划营建苗圃三二、○○○亩,如果各处均以旱田式苗圃为方向,则可增大一倍以上的面积,或节省一半以上的人力,并可节省大批经费。现提出旱田式粗放苗圃,资各地参考,更希林业工作者多多提供意见。


第5版()
专栏:

  西北应该营造母树林
王林 许成文
去年随华北农业部察绥林牧调查团去察北绥东各县,调查能否在察绥草原地带营造防风林;今春又去西北,参与西北区有关营造陕北防沙林座谈会。在这两件工作中,我们明显看到存在着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苗木的供给问题。解决的途径,除营建苗圃,培育大量苗木外,大力营造母树林,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这些地区里,已经生长有较多的沙柳、河柳、杞柳、黄柳、绢柳、小叶杨、白榆及大果榆等,且在察北靠多伦附近有滦河上源闪电河,在商都之东有不冻河,陕北沿长城有无定河,红柳河以及延水等。原有的树木与这些河流,供给我们营造母树林的必要条件。其方法即沿河渠两岸,择方便适宜河滩,每隔数里,就近取杨柳枝条,用弓形压条法,扦插法或交叉法,营造二○至五○亩小片母树林。插穗以一、二年生幼嫩者为佳。每穴用三、四根小枝,株行距宜小约三、四尺,每亩约五——六百株。时节:春季,雨季与秋季均可,而以秋季为最好。这样营造的林子,二、三年后就可充作母树之用,供给插条,用以向沿河地区,不断扩展。如此不仅不需作引种试验,免去苗圃经营的麻烦,而且不会失败。这样的成功实例很多。如绥远的蔚河两旁,察哈尔洋河沿岸,已杨柳片片,蔚郁成林。但靠河岸营造母树林,应特别注意选择地区,使在大水时期,不致被冲毁。
在陕北靠长城一带,有很多沙窝,水分比较充足,择条件较好地区,同样可以营造杨柳母树林,逐渐扩大,最终延及沙梁(沙包)周围。


第5版()
专栏:

  展开群众性的挑检棉种运动
陈仁
今年在全国计划扩大棉田五千多万亩,比一九四九年约增加百分之二十九。由于去年几个主要棉区都受到灾害,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台风和生长后期的水灾,如苏北、湖北、冀东、陕西等棉区,严重影响了收成和棉籽的成熟;对于今年增产所需的棉种,无论量和质上,都发生了一些困难。但经过领导上及早注意,大力组织选种留种,进行调剂,目前各地的棉种准备,基本上已经得到解决。
各地棉种的来源,主要是依靠群众就地选种留种,不足的地区由政府组织调剂补充,其中并就原有的良种基础,和新自国外购进二千吨棉籽,计划繁殖推广美棉良种一千万亩。因为棉花是容易杂交的作物,变异性很大,又是商品性生产,经过运销加工,混杂的机会极多,所以棉种的品质,必须加以严格的注意。
提高棉种的品质,是增产棉花的基本措施之一。如何可以提高呢?主要的方法是连续不断的选种。一九四九年华北和其他许多地区倡导实行的普遍田间选种和选良分收运动,就是为了此项目的而开展的。除田间选种以外,在目前还有一项必须做的工作,就是在室内的棉种挑检。
根据经验的证明:除非经过严格管理所产生的良种,一般的良种和普通的棉种都不可免地杂有不好的种籽在内;这些种籽如经播种繁殖,必然要降低棉产的质量。这类不好的种籽,大都可以从形态和颜色上作相当的识别,如美棉种一般是大白籽,其中混杂的光籽(不带毛的黑籽)、绿籽(棉籽绒短而发绿色的)、微毛籽(棉籽短绒稀少的),都一定是不好的棉籽;还有一些和本棉种正常形状颜色有明显差异的其他杂色籽杂型籽,也都可能是不好的棉籽。此外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或破损的、被虫蛀的棉籽,是不会很好出芽和发育的。棉种的室内挑检工作,就是将上述的坏种籽挑检出去,以提高棉种的品质和发芽能力。
棉种的室内挑检,是很细致的工作,如大量集中去做,是一个繁重的负担,所以必须交由群众来掌握,依靠群众来贯彻。每一农户所用的棉种数量有限,挑检工作技术上也没什么困难,大家抓紧当前的较空闲时间,普遍地分别来做,既很简便,又能精细,这样可发挥最大的功效。去年临清推广斯字二号棉种,曾号召群众在播种前实行粒选,有效地提高了良种的品质。今年河北省也早已注意发动这一工作。现在棉花播种季节已很近了,各地亟应把握时间,在政府具体领导下,展开群众性的普遍的挑检棉种运动,并要培养成为群众的习惯。这对于棉花增产质量的提高,是会发生很大的作用的。


第5版()
专栏:

  铲除杂草预防棉蚜
朱弘复·张广学
一、棉蚜为害非常严重
棉蚜又名蜜虫、蜜虫子、腻虫、蚁汗、油汗、油龙、油虫、?、旱虫、蚁牛,是华北棉花最重要的害虫,几乎年年发生为害,轻则阻碍棉株的生长发育,延迟收花期,减低品质与每亩产量;重则使棉株死亡,棉田废弃。个别的地区因棉蚜的严重为害,放弃种植美棉而改种中棉,甚至放弃种棉而改种粮食作物。
二、棉蚜是从杂草上来的
有些老乡们传说棉蚜是蚂蚁孵出来的,或说是从“天上下来的”,更有的说从棉花上自己生出来的。这些说法显然都是错误的。经过科学的试验和调查,棉蚜实际上是从杂草上生长出来的。根据我们一九四八年和一九四九年的调查,证明棉花上蚜虫是从十几种杂草上跑过来的。但是在广大棉区中(如河北、平原省两棉区),最重要的杂草只有一种,那便是苦荬菜(俗名苦麻菜,燕儿尾,鸭鸭苗,盐苣子,或免儿草)。在三月初旬间(惊蛰节),我们就可以在它的根部发现才从卵中孵出来的棉蚜,经过一两个月的繁殖和生衍,到了五月初旬(立夏节),每颗苦荬菜的根部,就平均有一二百个棉蚜了,并且大都生了翅。这时棉苗出土不久,棉蚜便一批又一批的从苦荬菜上飞到棉苗上来。苦荬菜常常生长在地埂上,或是在棉地中一小块一小块的分散生长,所以老乡们常常反映说,棉蚜老是先从地边上发生,或是说棉蚜的发生随水土,很多小块土地年年先发生棉蚜,然后才蔓延到全田。这都是因为有苦荬菜生长的缘故。所以我们要预防棉蚜的为害,首先要认清棉蚜的为害棉株,是从苦菜荬等杂草上传过来的。
三、彻底铲除杂草预防棉蚜为害
我们既知棉蚜是从苦荬菜等杂草上传过来的,也就得到了预防棉蚜为害的办法,那便是在一定的时间开展一个群众性的除草运动。铲除苦荬菜等杂草最适宜的时间,一年中有两次:一次是在棉花播种以前,从三月初旬到四月底(惊蛰到谷雨)的一段时间,这时苦荬菜等杂草已开始发芽生长,棉蚜业已孵化并繁殖生衍,有翅棉蚜还没有大量发生,棉苗这时也还没有出土,所以这时把苦荬菜等杂草连根铲除,并集中烧毁,免得杂草再生或棉蚜迁移,便能预防了棉蚜的为害。还有一次是在棉花秸收割以后,从十月初旬到十一月底(寒露至小雪)的一段时间。这时棉株业已枯死,大部棉蚜都到了苦荬菜的根部产卵,所以要想明年的棉花不受蚜害,今年便该把苦荬菜等杂草连根铲除集中烧毁。但铲除杂草是件经常的工作,除了开展一年两次群众性的除草运动外,要注意经常的除草工作,作到保持田间地埂没有杂草生长的程度,并进一步消灭荒地的杂草。在除草时尤其重要的是铲除苦荬菜的根,并把它集中烧毁,因为在苦荬菜五寸深的根上往往还可以找到棉蚜或它的卵存在。老乡们反映小块地年年先发生棉蚜,用翻土和搬土的法子便可以防止棉蚜的发生,这正是根本铲除了苦荬菜的效果。
四、预防棉蚜的好处
“防”同“治”是相辅而行的,但防虫比治虫更重要,因为防虫比起治虫来,有很多好处:
1、时间上的方便——俗语说“争秋夺麦乱哄花”,又说“麦收一晌”,表示收麦如夺麦一样,一晌的时间都不能晚的。但用药驱除棉蚜的时间,刚好和收麦同时,所以大家便有顾此失彼之感。如果采用事先预防的办法,这种时间上的冲突便没有了。因为铲除苦荬菜等杂草可以在秋末或春初进行,非但时间上从容的多,又可以利用了农闲的时间。
2、手续上简便——用药剂治蚜配药时,要经过种种手续,没有除草预防来得简便。
3、不需药品及施药的工具——预防棉蚜不需任何药品和施药机器,可以少买许多药和机器,节省了不少的金钱。这在现阶段缺乏药品与施药工具以及一般农民群众的购买力还很小的情况下,特别显得有意义。
4、防蚜如防病——防蚜是在棉花还没有受害以前就作好了预防工作。所以棉花一点也不曾受害。治蚜也同治病一样,等到病已经来到身上方去治,就是医治好了,身体业已受了很大的损失。
5、除草防蚜附带解决了不少的问题——铲除杂草不但解决了棉蚜为害的问题,并且可以防止许多其他害虫的发生为害,以及植物疾病的传染。杂草丛生每每夺取棉株的阳光、水分以及养分,铲除杂草后非但预防了棉蚜的为害,也收到了保持棉花所最需要的阳光、水分和养分的效果。
五、苦荬菜是怎样的植物
苦荬菜冀南一带叫燕儿尾(读如一二一),新乡一带叫鸭鸭苗,菏泽一带叫盐苣子,有些地方又叫兔儿草。它是菊科植物,在田间、地埂、荒地、坟地、河岸及路旁野生,叶长椭圆形,有锯齿,茎叶都很柔弱,偶一弄断便有白汁流出,在春秋开淡黄色花。根为土黄色,非常脆嫩,常有圆的根瘤附生,有宿根性,以根或种籽繁殖,是田间不易除净的杂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