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苏联怎样援助东欧人民民主国家
  李炳泉
一九四四——四五年间,由于苏联红军的英勇作战和巨大牺牲,东欧人民先后从希特勒匪军和法西斯虐政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获得了独立自由。战后年代,由于斯大林大元帅及其所领导的苏联人民的伟大友谊和真诚援助,东欧人民迅速地脱离了经济上的落后贫困,走上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众所周知,从战争结束的一天起,美英帝国主义者从未忘记在东欧扩张势力,以遂行其经济渗入和政治破坏的侵略目的。在人民民主国家一致拒绝了“马歇尔计划”之后,美英帝国主义者对东欧实行经济封锁,妄想窒息这些新生的国家。例如:美国停止了对各国的生产器材的交货;削减对捷贸易,使之几近于零;不准东欧国家购买西德的铁屑,并压迫瑞典不能以生铁输入捷克;英国政府严格管制对东欧的输出,实际上等于禁止输出机器和所谓“战略原料”,并且取消了东欧国家的定货单。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以加强与苏联的合作,扩大互助的基础,来对付美英帝国主义者的封锁,结果反使西欧各国因丧失了东欧的粮食、原料和市场,而使自己陷于严重的困难中。
苏联对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援助,是一种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国际主义的经济合作关系。通过了贸易协定或换货协定的方式,通过了信用贷款的方式,通过了科学上和技术上援助的方式,通过了一九四九年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的组织,苏联积极地、有计划地帮助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使他们在最短期间医治了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了生产,开发各国的自然资源,发展自己的近代工业,并使农业走向社会主义化。
这里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一九四九年一月苏、波、捷、匈、罗、保六国在莫斯科举行经济会议时决定设立一个经济互助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根据平等代表权的原则,筹划如何综合经济上的经验,扩大科学技术上的援助,以及在原料、粮食、机器和装备各方面进行互助。同年二月,阿尔巴尼亚也参加了委员会。这个机构具有极大的国际意义,因为它使苏联与人民民主国家之间的联系、合作和互助更密切和坚固,更为有力地打击帝国主义的任何破坏阴谋和侵略企图。
经济援助的几种主要方式
从一九四五年起,苏联先后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六个人民民主国家,分别签订了长期与短期的贸易协定及换货协定。贸易及换货的条件,完全是平等互惠的,而且特别有利于人民民主国家。根据这些协定,苏联以大量的机器、工业设备和贵重原料,来与人民民主国家的货物交换,各国向苏联输出的货物中,有一部分是难于向资本主义国家销售的,而苏联也并不十分需要的,如农产品、纺织品和烟草等,同时,苏联又不需要人民民主国家以支付额外费用生产的货物来偿还苏联的供应品,这对人民民主国家的出口贸易,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一九四九年,捷克输往苏联的货物,就有百分之七十是无法在资本主义世界推销的。而苏联售给人民民主国家的货物,则经常比世界市场的价格低廉得多。据新时代杂志一九四九年第二十九期所引材料,捷克曾向苏联购买六十万吨谷物,其价格较世界市场便宜了二千七百多万美元。
苏联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之间的长期贸易协定,是和各国经济计划的进度密切联系起来的。贸易上的种种有利条件,大大促进了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因为这个缘故,各人民民主国家对苏贸易的范围和数量一年比一年扩大。例如今年年初苏联和波兰签订的一九五○年换货协定,总额便比一九四九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四。一九四九年,苏、罗贸易比一九四八年增加了两倍半,苏、匈贸易增加了一倍,苏、保贸易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同年保加利亚以信用贷款方式获得的设备还不计算在内。
苏联的信用贷款,对人民民主国家的工业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这一方式,苏联供给它们整套的工业设备,主要是工业基本部门的采矿、钢铁、动力、机器制造工厂等方面的设备。为了扶助人民民主国家的工业,使之独立发展,苏联允许它们在必要的时候以原料送到苏联作成半制成品,然后再送回各国作成制成品。苏联并为人民民主国家的工业制成品提供了广大的销售市场,使其免于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竞争的威胁。
苏联在技术上和科学上给予人民民主国家以极为广泛的援助,特别是对于近代工业比较薄弱的国家。其目的在于帮助它们迅速建立起重工业,充分开发本国的自然资源,打下自力更生的坚实基础。苏联的技术专家以高度的热情参加人民民主国家的建设工作。他们带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对于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建设是极其宝贵的。
经济援助的主要事例
以下是苏联援助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若干事例:
波兰在一九四七年,首先从苏联获得了战后第一次黄金贷款二千八百余万美元,规定自一九五○年起,于十年内以平常物品输出的方式偿付,并且利息很低。一九四八年,苏波签定了总值达十亿美元的五年换货协定,规定苏联以铁、铬、铝、锰等贵重矿苗、石油产品、棉花、石棉、汽车、拖拉机等,交换波兰的煤、焦煤、纺织品、钢制品、食糖、锌、火车箱及水泥等。同年,苏联又以信贷方式,供给波兰价值四亿五千万美元的工业设备,使波兰六年计划(一九五○年起)的实现得到保证,使波兰许多大钢铁厂、新的电力站、机器工厂、士敏土和肥料工厂,能够建立起来,特别是冶金工业能够迅速发展。其偿还的办法则为波兰自该项设备交付之日起,在五年内根据其生产增加的具体情况,每年逐渐增加其付偿的数目。在资本主义世界里,这种条款是不可想像的,尤其是苏联自身也正在扩展冶金工业。
捷克斯洛伐克在一九四七年与苏联签订了五年换货协定,规定苏联以粮食、肥料、棉花、羊毛、矿苗等,交换捷克的机车、油管及采油设备、机器工具、纺织品及玻璃等。一九四八年的换货总值是一亿美元,但到同年九月又增加到一亿八千万美元。同年十二月两国谈判结果,苏联决定扩大供给捷克大机器制造工业、造林与采矿所需的机械,并扩大技术合作。苏联给予捷克以黄金及可以自由交换的外汇贷款。一九四九年贸易额又比一九四八年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五。
匈牙利在一九四五年和苏联签定换货协定,从苏联获得了焦煤、铁矿、生铁等重要物资,以发展其钢铁工业,并得到棉花以发展其纺织工业。同时苏联则自匈牙利输入棉织物和布匹。一九四七年和一九四八年,苏、匈继续缔结了贸易协定。一九四八年七月,苏联又决定减少匈牙利赔偿额的半数,这大大帮助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积累资金从事国内建设。苏联的援助使匈牙利的三年经济计划,得以胜利地在一九四九年底提前七个月完成,从而奠立了匈牙利国民经济向前发展的基础。
在罗马尼亚,苏联的援助主要是通过各种苏罗合营公司进行。这些公司在运输、保险和若干基本工业中成立起来之后,不但为落后的罗马尼亚经济解决了资本、设备和原料等困难,并且由于苏联专家和技师的参加工作而传播了社会主义劳动组织和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因此,罗国的工业生产发展得很快。例如“苏罗煤油公司”在六个月内达到了采油目标的百分之一二二.二。在“苏罗拖拉机公司”的帮助下,罗国已开始大量生产拖拉机。可以作为鲜明对照的,是“匈美煤油公司”的敌意行为。该公司在一九四四年的产量曾达到八十一万吨,但在一九四五年匈牙利解放后,该公司的美国主持人便实行怠工,使产量减低到二十四万吨,直至一九四八年九月被匈牙利政府所发现并加以收归国有的时候为止。一九四八年七月,苏联还减削罗马尼亚赔偿额的半数。现在罗马尼亚自己可以生产从来都是从外国输入的火车头、纺织机、球轴承、摩托等复杂机械。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经济合作的帮助,这样的成就是做梦也想不到的。
在保加利亚,一九四七年苏保签订帮助保加利亚复兴的协定,苏联以电力站、金属、肥料工厂、选制煤炭的装备供给保加利亚,并给予企业建设上的技术援助。同年,两国又签订两年换货协定,规定苏联以金属、石油、纸浆、机器、纺织原料等,交换保加利亚的矿砂、烟草与农产品。这使保加利亚得以在一九四八年顺利地完成了二年计划。计划完成后,保加利亚已建立了五十三处大工业企业,并建立了工业中心季米特洛夫城。在农业方面,现在已有八十六个拖拉机站。从一九四九年起,保加利亚实行五年计划,已以兴建蓄水库和动力站的方法对一向为患甚烈的水灾展开斗争,并决定在五年计划完成的一年——一九五三年,把全国村镇的百分之七十五电气化。自战争结束到一九四九年七月的期间,保加利亚从苏联获得的货物中,基本原料和机器占了百分之七十,由信用贷款项下获得的其它设备,还不计算在内。
苏联以各种基本工业设备,帮助落后的阿尔巴尼亚发展工农业。苏联供给阿尔巴尼亚水电厂设备、采油设备、油管、采矿设备、拖拉机、运输方面的引擎、机器、纺织厂和木厂设备、炼油厂设备和无线电台,使阿尔巴尼亚获得了在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年实行两年经济计划的有利的物质条件,并开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前进。
以上一些事例生动地说明了苏联对人民民主国家经济援助的本质。这种援助不是造成受援者的依赖性,而是要这些国家迅速获得独立发展其近代工业与农业的充分条件,使它们学会克服困难,管理和组织现代化的生产的本领,发挥劳动人民的创造性,以建设社会主义。
经济援助的辉煌成就
由于苏联这种无私的伟大的援助和东欧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工业生产水平,已经大大提高。波兰的工业生产在一九四九年已几乎超过战前水平的百分之七十五。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生产在一九四九年初就超过一九三七年水平的百分之十。匈牙利的工业生产在一九四九年初就超过战前水平的百分之二十七,其重工业部门,一九四九年底已超过一九三八年水平的百分之七十四。保加利亚的工业生产在一九四八年就超过战前水平百分之七十五,生产工具的产量在一九四九年初已超过一九三八年的百分之二百五十,消费品则超过百分之一百五十。罗马尼亚生铁、铁砂、钢、天然煤气等主要工业的生产,在一九四八年便已超过一九三八年的水平,一九四九年计划规定工业生产比一九四八年增加百分之四十,执行结果超过了计划的百分之八。阿尔巴尼亚的工业发展最为迅速,一九四九年的工业生产为一九三八年水平的百分之四百三十一,采矿工业为战前的三百四十二,农业方面也超过战前水平的百分之六十五。
与之相应的,是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九四九年,波兰产业工人的实际工资,超过战前水平的百分之二十,捷克超过百分之四十,保加利亚超过百分之二十五,匈牙利超过一九三八年水平的百分之四十,罗马尼亚工业中的平均工资仅在一九四九年中就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新华社)


第5版()
专栏:

  感谢伟大友情的赠予
——我国铁路迅速恢复的钥匙
自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就不复存在的中国大陆的铁路网,已经以惊人的速度恢复起来了。如今,列车不分昼夜地吼叫着,自长白山奔向珠江,自东海滨驰向西北的高原,把我国广大的土地、城镇和乡村联结成浑然的整体。这是中国人民的积极劳动和苏联国际主义友谊的结晶。
去年,正当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匪帮对我沿海进行封锁的时候,伟大的苏联却和我东北人民政府签订了贸易协定,七月协定才签字,九月就应我国的请求,运来了五百公里的钢轨。如果没有这五百公里的钢轨,贯通华北、华南的京汉路和粤汉路的迅速恢复通车是难以想像的。
但是,钢轨固然可贵,而更可贵的却是伟大苏联赠予我国的迅速恢复铁路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修复铁路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这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由受我中央人民政府聘请的苏联铁路专家带到我国,和我国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战斗性结合起来,创造了我国建设史上的光辉范例。比方说,接通粤汉、湘桂黔两大干线的湘江大桥,国民党匪帮曾经用了四年的时间都没有修好,这次我国铁路员工却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之下,只三十五天就全部完成。又比方说,对津浦路全线通车有决定作用的淮河大桥,也只六十天即告完成,而不是一般人所计划的半年到八个月的时间。这不是普通的建筑工程,而是和洪水赛跑。正因为只用了六十天,所以就跑到了洪水的前面,使新桥没有被建成后仅三天就暴涨的洪水冲毁。
争取时间,完成了紧急而繁重的运输任务,这就是全国铁路网迅速恢复的重大意义。苏联专家是怎样来帮助我们赢得了时间的呢?这主要地在于他们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这种技术和经验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打破了过去美、英、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筑铁路中的旧规范和标准。如修淮河桥时,因恢复旧桥的工程很大,需时太多,苏联专家就运用苏德战争中修复第聂伯河桥的经验,建议另修一座临时桥。这个建议,当时曾在国内工程界人士中引起了疑虑,他们恐怕这会是一个极大的冒险。因为淮河北岸是无底细泥,南岸又是坚固岩石,不能打桩。但是,由于铁道部接受了苏联专家设计的木沉箱的办法,加上铁道兵团战士、干部以及潜水工、水手等,舍身地与淮水奋斗,结果大桥迅速落成,而津浦路也就迅速恢复通车。又如齐齐哈尔至北安的线路上的摆渡河桥,在解放时有三孔桥墩已经倾斜了,其中一孔倾斜得特别厉害。原有的一般工程人员按照日寇统治时期的经验,认为非改建新桥不可。但是,这样不仅得使繁忙的运输中断两月之久,而且得花费一笔很大的工程费用。于是路局采用了苏联专家的建议,结果桥墩被扶正了,列车过桥时非常平稳。
苏联专家运用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另一特点,即在于他们善于使用机械和合理地组织作业,使少量的人力,发挥高度的效能。在我国铁路线恢复的工程之中,桥梁的修建工程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如湘桂黔铁路衡阳到桂林之间的四十二座桥梁就被白崇禧匪帮专门组织的爆炸列车通通破坏。粤汉路的主要桥梁也悉数被国民党匪帮所毁。在许多桥梁的修复工程中,因为采用了苏联专家设计的轻便架桥机,大大地提高了速度和节省了人力。在修复粤汉路的新墙河桥时,战士们得到了这种架桥机以后,情绪特别高涨,早晨五点多钟就上班,结果一天就架了五孔梁,而过去一天只能架一孔梁。由于接受苏联专家的建议,科学而合理地组织作业方法,使劳动效率大大提高的事实,在各地是很多的。郑州铁路局整修线路中,由一天可换三公里半钢轨提高到一天换十四公里以上,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苏联专家运用的技术和经验的特点,还在于善于使用少量或残旧的材料,发挥大量的效能,从而克服材料的困难。在修陇海路某座桥梁时,苏联专家按照苏联的精密计算方法和规定的标准,节省了工字铁六百公尺。在修京汉路保石段上沙河、悟空河等六大河流的桥梁时,对于河里残留的许多有了裂痕的桥墩,负责工程的铁道兵团原拟炸毁重建,苏联专家却建议加以修补,继续使用,结果省了许多时间,还省了很多人力和材料。鉴于新钢梁缺乏,苏联专家就建议把旧钢梁用电焊加固来代替。当缺乏木料的时候,苏联专家就建议把短木材接起来使用。由于这些新方法的使用不是凭借于主观的愿望和热情,而是凭借于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精密的计算,所以经过检验,结果都很良好。也正因如此,某些旧工程人员中过去对于美、英、日技术盲目崇拜的思想,以及技术上保守主义的观点,已经开始起了转变,而反过来虚心地向苏联社会主义的先进经验学习。如粤汉路上某座桥梁的修复,是按照苏联专家的方法来使用工字铁的,我国工程师很耽心会出危险。但当十二位工程师在修复后的试车中看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后,就由衷地感觉苏联专家的确精通技术,并融洽地和苏联专家一起工作。
苏联先进技术和经验之所以能够恰当地运用于我国铁道工作中,从而加速了我国铁路网的恢复,是由于苏联专家们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国际主义的精神。他们在提出一个建议或作一个工程计划以前,必先经过亲身的调查研究和精细计算。如对于因超过了两个保固期限而被一般工程人员认为不能再继续使用的京汉路黄河铁桥,苏联专家到那里去作实地勘察和周密试验。结果不仅证明该桥仍能继续使用,而且列车通过该铁桥时的行驶速度和牵引力还可大为提高。现在由于进行了初步加固工作,桥上列车的行驶速度已提高了两倍,牵引力亦提高了一倍。在粤汉路的抢修期间,正值南方雨季,整个工程几乎全部在雨中进行。苏联专家们经常到各现场冒雨布置工作,往往弄得全身湿透、污泥满身也不终止工作。
苏联专家非常重视鼓励和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他们经常把自己订的工程计划向我国工程人员反复讲解说明,如果有不同意见就开会讨论,直到取得多数人的同意为止。他们并且经常和工人们在一起工作。如在修复粤汉路最艰巨的工程——新岩下大桥时,他们始终未离开现场,最后一天竟和工人们在桥上工作了一整夜。正因为如此,苏联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就和我国广大劳动群众结合起来,发出了无比的威力。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