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2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一个连消灭了文盲
记警卫武汉既济水电公司的某连文化学习
在既济水电公司水厂担任警卫工作的某部七连在开展文化运动以前,全连不识字的(文盲)和认不到一百字的共有四十多人,经两月半的学习后,已扫除了文盲。认得一百二十多字的有四人,一般都能认得二百至四百字(占全连人数三分之二以上),其中最好的一部分已经认得六百至七百字左右,且能写出简单的家信或收借条子。
获得这些成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该连的每个成员,都树立了“没有文化就不能学会使用近代武器,将来担任不起警卫国防的任务”的正确认识。如战士莫春芳说:“全国解放战争很快就要结束,将来担任国防军使用近代化武器,不识字就会有很多困难。”徐长久也说:“因为不识字在工作中不知道吃了多少亏,特别是到一个新地方工作,就像睁眼瞎子一样,到处乱碰。”为了担起未来的光荣任务,与适应目前实际工作中的需要,他们便在学习中发挥了高度的主动性,和火一般的热情。二排副排长杨文举每天在学习时间以外,并找到文化教员把学会的字逐个逐个连成句子记到本子上,新年以后,他已亲自参加学习。第三排排长韩盛先,在学习中与排副、战士竞赛,经常一有时间就与排副、战士碰在一起你考我,我考你,以致把全排的战士都带动参加了学习。在学习中,全连作了三十多块识字牌,厨房里、岗哨旁边、游艺场上,凡是他们经常活动的地方都挂有识字牌,每到上完课以后由文化教员再写到牌子上分送到各处;他们自己订出岗哨交班时不只交待情况,同时要把识字牌上的字读得下才行。请假外出,走到门岗时如果读不出即不许出去;同志们平时借东西用,实行打借条运动,一定写了借条才能借;一星期举行一次测验,及格的予以物质(学习本子)奖励,发现某一单位学得好的,就及时运用快报、喇叭筒向另一单位广播。学习中有互助小组,会的教不会的,认得多的教认得少的。
目前,有些战士已体会到了学习文化的好处。如战士陈兰盛在开始学习时不够积极,有一天到市内来买粮食,刚巧那商号门口牌子上几个字全都是他才学会的,使他想到以前看到什么字都是两眼漆黑,现在能看懂牌上的价目,这个收获使他回去后就下了决心努力学习,现在他已学会近六百个生字。傅成法开始时只认得五十多个字,现在已写出了三封简单的家信,每次均把原稿交给文化教员修改,然后再抄一遍,把原稿留下来再细细的学习。战士苏庆云在学习中把同音的字挑在一起,把认不得的字挑在一起,写在另一个本子上,以便随时询问别人,前几天测验时,他学到的生字已近八百左右。王学德除掉把文化教员教的字学会外,在课外又自己出钱买了一本百家姓,将全连同志的姓名写下来。蔡界盛在开始学习时连自己的姓都认不得,但从第一天起一直没旷过课,现在他已认得三百六十多个生字了。通讯员王福祥由于他的工作常常使他不能按时听课,就把在工作中常常遇到的生字记下来,别人告诉了他的读法后,他就在下面记上一个同音字以便记忆。如武汉市的“武”字下边就注上一个阿拉伯字的“5”,这样几次以后就记熟了。徐长久在学习时,常常把一个字中的那一个笔划应该放在什么地方,那一笔顶到那里又伸到那里,先在地皮上,沙盘上练熟了再写到本子上,有时又把一个能拆成几个字的字拆开来认,再合起来。如要加强学习文化的“要”字拆开来成为一个“西”字一个“女”字,合起来就是个“要”字,这样一次就可以学到三个字。
此外,干部亲自参加到战士一起学习,并在学习中想出了很多互相帮助学习的办法,也是获得成绩的原因之一,如各排排长(连级干部参加团的理论学习。)每次家里给他寄来的信总是找别人看,现在家里来的信已经大部分能认得,他已经学到七百多字,并且开始学习写快报上的搞子了。这些都使战士们的学习信心倍增,更勇敢地向学习大路上迈进!


第6版()
专栏:

  “攻克柏林”轰动莫斯科的苏联电影
彩色艺术新片“攻克柏林”(上下集)已于二十一日在莫斯科放映。苏联电影的这一部纪念碑式的片子,叙说苏联人民的英雄业迹,他们粉碎希特勒德国并从法西斯奴役的恐怖中拯救欧洲各民族人民。由基洛瓦尼扮演的斯大林一出现在银幕时,观众即发出暴风雨般的掌声。影片显示了领袖与人民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苏联劳动人民的友好与团结。本片的制片者和电影脚本作者之一的苏联人民艺术家米哈依尔·契奥列利说:“影片的上下集均在一年内完成。影片工作人员力求表达出这一巨大事件及其所表现的气氛的历史真实性。他们彻底地研究了大量的纪录性的材料。而在与伟大爱国战争的英雄、特别是与那些曾参加进攻柏林的人们的会晤和谈话中,收获极大。摄制工作是以世界电影界空前的规模来进行的。某些群众场面有上万的人参加。所有的战争场面都是在历史性的战场上摄制的。苏军的兵士和军官的参加演出,在创造逼真的战争气氛上给予了无可估价的帮助。为某些插曲创设了巨大的背景,专家在特别场面的摄影等方面作了许许多多的工作。我们以高度责任感来对待摄制最高统帅部的场面。我们力求真实地和逼真地描写在伟大爱国战争时期斯大林进行工作的那种气氛。”
【新华社讯:塔斯社莫斯科二十二日电】
新摄成的彩色影片“攻克柏林”大大地轰动了莫斯科。一月二十一日,该片放映的第一日,观众达十五万人,开映以来场场客满。该片的情节是描述苏联人民在伟大爱国战争中所进行的斗争,及斯大林英明的战略及指挥才能。
莫斯科各报指出:“攻克柏林”是苏联影片中卓越的出品。苏联人民艺术家蒲多夫金在苏联艺术报上写道:“该片是苏联电影生活、苏联文化以及苏联人民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突出事件。蒲多夫金着重指出:该片是苏联电影艺术在思想和艺术上进步的一个范例,而苏联电影艺术正在日益成功地掌握着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方法。这部影片因其真实性、群众性而受人欢迎,观众在此片中可以找出与他们自己的特性及情感相似的人物。片子的主调和主题是人民与领袖的团结,人民对于斯大林由衷的爱戴,以及他们对于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忠诚。”
亚历山大·斯泰因在文学报上写道:“苏联人民——‘攻克柏林’片中的英雄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样性、美好而纯洁的。希特勒和他的从仆,却是那样的卑贱、堕落而惹人厌恶。片中并未以怪异的体态来描绘出他们一切的丑恶与污浊,正因为这个原因,却能强有力地将希特勒品质的低劣,他的冒险主义及道义的沦丧充分表现出来。”
作家维什涅夫斯基在文化与生活报上写道:片中贯穿着深刻的党的精神,表演自然而真实,使观众感觉片中一切都十分亲切动人。该片并肯定地表达出苏联人民对和平的伟大愿望。
【新华社讯:塔斯社莫斯科二十五日电】


第6版()
专栏:

  五个侦察勇士
上月十八日黄昏,解放军某部侦察连的战士们,趁着夜幕悄悄地渡过了岷江。他们的任务是搜集敌人布防的情况,也就是要捉几个俘虏,以便得到切实的情报。二排副白底秘,带领六班副周景顺、战士万麦种、宋米生、姜应青,在离开连队五百公尺的前面,沿着岷江搜索前进。这时天空下着蒙蒙的细雨,河水静静地流着,除了隐隐可辨的树丛什么也看不见,走了半里多路,突然传来一声吼声:“那一个!站住!”五位勇士马上发现前面有几个黑影,随即向那几个黑影猛扑过去,一下子就活捉了六个匪兵,原来是看守渡船的哨兵,从他们口里知道距江岸五里路的彭山县还住着大队的敌人。于是,五个勇士在缴了六个匪兵的枪后,马上又朝西北方向搜索前进。黑漆漆的田野显得一片荒凉。他们走过稻田、草洼、坡地和竹林,沿着小路走了三里多,发现前面火光闪闪,走了一会方又模糊地看见一座高大的城墙影子。这时距离彭山县南关最多只有半里多路了,副排长白底秘领着四个战士悄悄地紧握着机枪,朝火光方向摸过去。那里有一座高大的粉墙院子,屋子里有四个人影在恍动。五个勇士利用一丛竹林作隐蔽,企图跃到敌人跟前,可是他们在穿过竹丛时就给敌人发觉了。前面立刻传来喊声:“那一部分?”五个勇士立刻掩蔽起来。可是敌人追问的很紧,一个战士就厉声地说:“人民解放军!”这时敌哨更加惶乱地叫:“站住!站住!什么队伍呀!”五勇士一齐大吼一声:“人民解放军刘伯承的队伍来了!”一面喊,一面飞快地冲过去。敌哨兵吓得回头就跑,屋内的敌人也慌做一团,企图从屋后逃走。可是五勇士早已绕到后门来,等敌人跑出后院门,就向院子里的敌人大声喊道:“解放军来了,快些缴枪吧!”,“缴枪不杀!”屋里的敌人还在骚动。副排长白底秘即一面分布四个战士托着冲锋枪守住后院门;一面又恐怕敌人从前面逃跑,就机智地大声下了个假命令:“三排快架好机枪守着前门,不要让敌人逃跑一个。”屋里的敌人料想无路可逃,于是争先恐后地嚷着:“我们缴枪,我们缴枪。”只听见院子里哗啦哗啦一阵子乱响,敌人都把枪丢在地上了。当清点俘虏时,才发现原来是散匪六五军三六师四八六团一个连的兵力,包括副营长、连长以下一百三十多个,都乖乖地作了五个勇士的俘虏。 (新华社讯)


第6版()
专栏:

  进步电影介绍
彼得大帝(上下集)
苏联列宁格勒制片厂出品
(片上印有中文字幕)
荣膺世界电影展金奖
文豪小托尔斯泰原著
二月二日至二月十六日
“国民”“解放”“大观楼”分别上映
本片内容:
十八世纪初,俄皇彼得大帝在新兴的商人与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与顽固的贵族进行斗争。他建筑彼得堡,打开一面接受西欧进步思想的窗子。他镇压了国内的反动叛乱,击退了国外的武装进攻。因此,把古老的俄国推进了一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