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读了“新儿女英雄传”
承作者把“新儿女英雄传”的剪报送给我,我读了一遍。读的时候虽然是断续的,费了几天工夫,但始终被吸引着,就好象一气读完了的一样。
这的确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大可以和旧的“儿女英雄传”,甚至和“水浒传”、“三国志”之类争取大众的读者了。
这里面进步的人物都是平凡的儿女,但也都是集体的英雄。是他们的平凡品质使我们感觉亲热,是他们的英雄气概使我们感觉崇敬。这无形之间教育了读者,使读者认识到共产党员的最真率的面目。读者从这儿可以得到很大的鼓励,来改造自己或推进自己。男的难道都不能做到牛大水那样吗?女的难道都不能做到杨小梅那样吗?不怕你平凡、落后、甚至是文盲无知,只要你有自觉,求进步,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忠实地实践毛主席的思想,谁也可以成为新社会的柱石。
从抗日战争以来,这些可敬可爱的人物,可歌可泣的事实,在解放区里面是到处都有的。假使我们更广泛地把它们纪录描写出来,再加以综合组织,单从量上来说,不就会比“水浒传”那样的作品还要伟大得不知多少倍吗?人们久在埋怨“中国没有伟大的作品”,但这样的作品的确是在产生着了。
应该多谢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指示,给予了文艺界一把宏大的火把,照明了创作的前途。在这一照明之下,解放区的作家们已经有了不少的成功作品。本书的作者也是忠实于毛主席的指示而获得了成功的。人物的刻划,事件的叙述,都很踏实自然,而运用人民大众的语言也非常纯熟。我希望他们再向前努力,获得更大的成功。同时我也很愿意负责推荐,希望多数的朋友能读这一部书。假使可能的话,更希望画家们多作插画,象以前的绣像小说那样以广流传。
让我再说一句老实话吧:等这书出了版时,我愿意再读它一两遍。
                   (一九四九年九月八日)


第5版()
专栏:

  战斗的伙伴
     一
二班长领着王丑子,从连部回到班里。班里的人们正在闲唠着,见班长带着一个解放战士(即俘虏)走进来,大家都明白这是补充的新战士,就都站起来了。班长做了个介绍,大家很热烈的招待起来。丑子在当地立正站着一动不动,也不啃声,别人问他,让他坐下,给他端水喝,他就答个“是”字,班长向他解释说:“不要拘束,咱们革命队伍里不象国民党军队那样!”
王丑子本是个穷苦农民,十来岁上就死了父母,没依靠,就给地主扛了小活,一直扛了二三十年。现在他四十三岁了,除了他自己家里再没别人。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匪军进攻边区的时候胡宗南要壮丁,他就给地主抵壮丁当“中央军”了。在匪伪第三军当兵,直到一九四七年的十月间,才在清风店战役时被解放。解放后参加了三纵队补训团,四八年二月间补充到炮兵里。因为在“中央军”里养成了这种盲目的服从,所以大家让他坐下时,他是很拘束的。这个时候,坐在靠门边的潘金林,把手里拿的鞋子猛的一扔走出了屋去。
潘金林是个老战士,翻身农民。一九四六年冬天里,他父亲送他参加了解放军。今年也不过二十岁,倒是一个漂亮精干的小伙子。黑红的脸蛋,宽宽的肩膀,高大的个儿。两颗眼球特别显得有神。是挺好开玩笑的人,这次他听说补充新战士,就喜欢的不行,把自己节约的新鞋子也拿出来,准备给新战士。新战士来了,他却把鞋子一扔走出去。班长一见这种情形,就捉摸着有问题。于是也随上金林出了屋。两个人走到当院,班长就问:“潘金林!你怎么情绪不高呢?”金林说:“高!高个球吧!”班长又问:“为什么呢?”潘金林说:“说也是球事!怎么给咱班来了个‘胜利品’呢?”
金林是憎恶解放战士的,他认为昨天还是敌人,今天又是伙伴是说不通的。班长向他解释道:“同志!这样认识是不对的,虽然他过去是我们的敌人,只要我们很好的改造他、教育他、他还是一样的能革命!”
“‘胜利品’怎么也不革命的,再说,革命吧,你还得背上他才行呢!那老家伙能走三十里路?”金林轻视地说。班长又向他解释说:“你不要看他老,只要思想转变了,一样能做事情!”
几天来,金林和王丑子怎么也是和不来。丑子的一举一动都使他看不上眼,比如吃饭时,丑子要在这个盆里吃菜,金林就偏到那盆吃菜。两个人谁和谁也不说话。本来金林是挺爱叨叨的,可是一见丑子就没话了。偏在这一天,班长派金林和丑子去铡草。这可使他俩都不高兴起来,但是,班长的命令又不能说不去,只好勉强的去了。这也可能是班长故意这样做吧!
两个人一个搬铡刀一个搬草,金林提起了铡刀柄,丑子就往里填草,俩人铡完一个草了,谁和谁也没说半句话。金林觉得和解放战士说话是个耻辱,丑子本来是个不好说话的人,见金林这几天的情形,也知道是腻外他,所以也不愿开口。金林累的不能干了,也不好意思的说,可是压不下刀去了。丑子见他没劲了便说:“算了吧!铡的不少了!”金林也早就想算了,这倒正好,他把铡刀一扔不管了。
大家在院子里一边喝水一边扯着,副班长说:“王丑子同志铡的这草真碎!筛子底都漏过去了!”张凤友说:“潘金林和王丑子的年岁好象爷俩!”大家笑起来,班长向王丑子说:“老王!你在家里干这干的不少吧?”王丑子说:“别的不行,这玩意可干的不少!”
“你家喂几个牲口?”另一个同志问。这可使王丑子不好回答了,说吧,怕别人说他是个“穷小子”,不说吧,又没法回答,还是简单的说:“喂的牲口可不少,可没咱的一个!”他不说别人也明白他是给人家扛活了,班长又问:“你给人家扛过几年活?”“从十四直扛到四十!”
“怎么你又当兵了呢?”别人问。
“给当家抵壮丁当的兵!”他轻声的说。
“你家还有什么人?”副班长问。
“什么人也没有!”他说着带有难过的样子。
“你没孩子吗?”张凤友问。
“没娶过媳妇那来的孩子?!”他这么一说,有的人笑起来,可是他自己却难受的流出眼泪。别人不知为什么,都看着他没的说。班长走过去轻轻的问道:“王丑子!你怎么哭起来了?”班长拉他去谈话,才知道他是为什么哭。班长向丑子解释说:“不要哭,哭是报不了仇的,要想报仇就要革命!”丑子那懂得“革命”是什么意思?他老是想着“要想报仇就要革命!革命!……”
一天早晨,一排排的战士走进了会场,坐在土地上。周围的墙壁上,满布着白纸写的标语和画的漫画。他们在心里念着那些句子,看着张帖的漫画,知道了王丑子的一生。
“同志们!”指导员低声的说:“我们都是‘穷小子’出身的!我们过去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我们有冤没处伸,有苦没处诉!现在我们要报仇!要把我们的苦水吐出来。”接着是文化教员说:“先请王丑子同志把他的苦说一说。”
高大的个子,宽宽的肩膀,有点驼背的王丑子,站在大家的面前了。二百多个眼睛盯着他。他那幅长着黑胡髭的瘦脸,变得苍白,干巴的嘴唇颤动着说不出话来。待了老大一会,指导员告诉他不要着急,他才开始了诉苦。他说着,他的声音越变得低而悲痛了。他眼里含着泪随着滴下来,掉到袄襟上。注视着他的人们,慢慢地低下了头去,指导员轻声的问“王丑子同志!你父亲叫地主打死,你疼不疼呀?”王丑子咬了咬牙没吭声。
丑子诉苦以后,大家才知道他家是被地主弄的个家破人亡。潘金林听了王丑子的诉苦,他想起了他姐姐是和丑子的姐姐死的一样,都是被地主强占上吊死的。金林也诉了苦,并下了决心给他姐姐报仇。诉苦大会结束了,大家高呼起口号来:“我们要永远跟着共产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为千百万死难的父母姊妹报仇!”……
诉苦以后,丑子才明白“革命”的意思。这天晚上,他值班看马,他守着一盏麻油灯坐着。两个胳肘抵在破皮箱上,两个手托着下巴,不知在想什么,风刮着地上的碎草,沙沙的作响,老骡子打着鼻鼾,小骡子倒蹄,打得地“啪啪!”的响着。丑子猛的站起来,走到老骡子跟前,停住了脚,低声的说:“报仇!报仇!!革命!革命!!把地主头子——把蒋介石活捉来,一刀一刀的活宰了他!”
“喂—”潘金林见他自言自语的说的挺有劲,提着裤子走了过去?丑子转过头来问道:“接班来啦吗?”金林说:“接班还得会哩!”
“那你怎么不睡?”丑子问。
金林紧着裤腰带说:“老王!你的苦比我还多,咱两订个立功计划吧!你同意不?”“怎的不同意呢!你说怎么订吧?”丑子说。
两个人订完了计划,金林接了班。丑子睡觉去了,丑子想着立功计划怎么去实行,又想到扛了三十来年的活连个媳妇也没挣上。于是他苦恼起来,他越想越难过………
睡不着,又起来,穿好衣服,走到街上,走来走去。
    二
晋察冀野战军,继清风店石家庄的胜利,从冀中的平原上又回到察南的山区。这给察南的光屁股的孩子们带来了温暖和愉快,老头子们也裂着嘴笑眉喜脸。他们笑着,说着“共产党没把咱们忘了!”“聂司令是知道咱们的痛苦的!!”
在炮兵队列最前面拉第一个头号骡子的就是王丑子。丑子虽然有四十多岁了,行起军来倒是满有劲。他回头看了看潘金林,红扑扑的脸上冒出黄金的汗珠来,身子一歪一歪的紧紧的跟着,便开玩笑地说:“可小心点呀!别歪了脚呀!”金林简单的回答:“没关系!”
金林的两只脚板虽不小,却偏在这天打了四五个大泡。他紧赶着,疼的不行,不跟上吧,立功计划上订着“保证行军不掉队”一条。于是,他忍着疼,一拐一拐的紧跟着。丑子回回头说:“怎的金林?歪了吧?”金林干脆的回答:“走你的吧!掉不了队!”
八十里路的行军结束了,人们疲倦地躺下去。他们不是躺在暖屋子的热炕上,而是躺在察南的露天山坡上。这就是使他们永不会忘记的小雪山。大家知道,察南的气候比冀中是要冷几倍的,何况是在这半尺多厚的雪山坡上露营呢?丑子把棉被盖在骡身子,他拉上老骡子转着,他的两排牙碰的咯吱咯吱的响,骡子的蹄踏到冻硬了的雪上咕咯咕咯的。天实在冷啊,然而,钢铁的战士却胜利了一切。正如他们自己所常说的一句话:“穷人的骨头是硬的!”是的,只有他们才能为人民忍受这样的寒冷。
难熬的一夜终于熬过了。他们盼望的太阳,从东方爬出来,他们喜欢了,他们笑着,说着、打着背包。金林打了个舒展说:“又当了一宿团长!”(冷的团着腿)丑子不客气的责备他说:“你又讲怪话啦!”
“这叫什么怪话?这才是‘实事求是’哩!”金林骄横的说。
“好吧!等评计划时你就知道是怪话不是怪话了!”丑子一边打着背包一边说。
接着又是行军。丑子拉着他的伙伴——老骡子,背着两个背包(帮助别人背一个)。他紧跟在连长的后面,一边走着一边唱,他那粗拉的嗓子唱着小调子。
察南展开了运动战,晋察冀的子弟兵走上了最前线;不怕山高和路远,不怕腿疼和腰酸。……
走在丑子后面的金林,一拐一拐地拉开了尖声唱起练兵歌来:
刘黑子王二旦,嗨!咱们快把技术来练,练好了技术,为人民立功上前线,嗨!上前线!……
这当儿,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大山。这山倒不高,据说到顶有七里多地,丑子喊道:“要做钢铁硬汉子山顶见,要做稀泥软蛋多丢脸!”青年小伙子们都有个不落后的劲儿。谁愿做稀泥软蛋呢?大家兴奋的喊声歌声震撼了山谷,金林又拉开了他那尖嗓子唱起八路军进行曲来: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象太阳,向华北的原野,向塞外的山岗——!
一道大山过去了。一道大河又挡住了他们向前的去路。这就是察南的桑干河。河水在急流着,太阳照射在水面上,映出夺目的光来。他们在河畔,作着渡河的准备工作,一个骑兵通信员走到连长跟前说:“一个钟头以内,你连到某某村执行任务!……”
太阳下山了,天气又冷起来,冻着冰楂的水是多么凉呀!?紧急的命令使他们不能再耽延一分钟了。王丑子拉上骡子跳下了河去,达胸深的水扎骨头的凉。他哆嗦着的手,紧紧地拉着骡子缰绳,慢慢地向前移动着。河底的石块,一滑一滑的,波浪打过了他的头顶。他倒了,急流把他冲出一丈多远去。金林一抽进了水去,抱住丑子问道:“丑子!丑子!灌了两口吧?”丑子的嘴唇抖擞着说:“没关系,没关系!”丑子拉上骡子走着,不自觉地说着:“小心!小心!”人是小心了,骡子却又躺倒水里,丑子极忙把肚带拉开,把骡子和炮身拉到岸上。
    三
渡过了桑干河绕过六七里路,才到达了化稍营的附近。化稍营是一个大据点,国民党暂四军的两个团住在那里。任务是:要干净的把这两上团吃掉。所以,炮兵的责任就大了,这就是说,吃掉这两团的时间大小,就要决定在炮兵能否压倒敌人的火力。
在黑暗中,炮火连天,到处是火光,到处是枪弹,说不定要碰一颗子弹的。王丑子在这枪林弹雨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他一夜没得睡,两天没吃饭了,他的嘴唇上起了好几个火炮,汗,湿透了棉袄。一夜过去了,红日升起来,丑子扛着三发炮弹跑在运输队的前面,他回回头向大家喊道:“快!快!”别人都弯着腰迅速的跑过来,他们在交通壕的拐弯处休息着。丑子伏在壕边上,观察着碉堡上的枪眼,不时的打出清脆的枪来,他看好了地形,向大家说道:“同志们!这离炮阵地还有六十多公尺,一上沟就是三十多公尺的封锁地带,咱们分成小组通过!”他说完就跑上沟去,他回头看看有几个人傻的直着腰跑,他高声的喊着“匍匐前进!”金林跟在他后面,刚爬出十来公尺去,就挂花了。丑子听他“哇!”的叫了一声,见金林不动了,就跑过来抱上他往沟里跑。他跑着,一枪正打中他的右腿,他说了个:“我日你奶奶!”急忙跑进沟去。
“金林!金林!打那儿啦?”丑子亲切的问。
“不要紧,打胳膊了!”金林回答。
丑子取出救济包来,给潘金林绑扎好说:“你休息休息吧!不要出去!”可是他自己的大腿还流着鲜血。他用一块破裤片子把腿缠好,又去执行他的任务了。他忍着大腿的疼向前爬进,五发炮弹,在他那两只干巴手的指挥下向前梭着。他的任务完成了,报告给排长,排长派张凤友背他回去。丑子和蔼地说:“不用管我!我自己回去了!”张凤友要坚持背他,他坚决的拒绝了。张凤友没办法,便说:“这是排长的命令!”丑子笑了笑说:“这个命令你不要执行!以后有我负责!”张凤友用“命令”两个字并没达到目的,他找不出个办法来。丑子又说:“你还有任务哩!”他说完就走了。
第二次丑子又扛起三发炮弹来,副连长制止他,不让他再送了。他拒绝地说:“副连长!我不执行你这个命令,‘轻花不下火线’这是我的计划,我要执行我的计划!”副连长没法制止他了。金林见比他挂花还重的老王这样,他也扛起三发炮弹来说:“老王!今个就是为人民立功的机会!!”
战斗结束了,民主大会上第一个提出立功的就是王丑子。第二个是潘金林。他们两个立了功,全连的同志们对他俩更尊敬了。并给他两个赠了一个称号,叫王丑子“老英雄”,叫潘金林“小英雄”。他们高兴起来,但是他们还很谦虚地说:“这是大家的功劳!要不是大家的帮助怎么也立不了功!”
王丑子立了功以后,各班都提出“向老英雄学习”的口号来。这可使王丑子发了愁,他说:“咱,斗大的字不识,向咱学个啥?!”话是这么说,可是他心里也有些高兴。他的谦逊,他的进步使全连没一个不佩服的。
有一天,支部里召开了一个大会,大会是“自报公议”的吸收党员。第一个报名的就是王丑子,他把自己入党的条件说了后,又说了自己入党的志愿,他说:“我愿意跟着共产党一辈子,共产党就是我的家,共产党是我的恩人!我要坚决的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服务!!我过去还有老些缺点,有一次,我对革命认识不清,想跳井死了,后来我想了想,我要死了就不能报仇了,才没跳了井!”他说完之后,大家展开了对他的评条件。最后潘金林发表了个意见,他说:“王丑子入党我倒同意,就是他还有个自私的思想,他值班喂牲口时,先上他那骡槽搁料,这个可得克服……”大家都一致同意他入党了。
表已经送十来天了,还没批下来,王丑子心里有些愁闷了。这天没有行军,别人都在洗衣服、缝鞋子、他却坐在太阳地里愁眉不展,他坐着,两条腿叉开,手里拿着棍扰划着。他想“怎么还没批准我呢?条件不够吗?”他又想到金林给他提的意见,他猛的站起来,走进屋去,躺在坑上睡了。副班长从连部里回来,见王丑子睡了喊道:“老王!”丑子坐起来不吭声。
“不痛快吗?”副班长问。
“痛快!”丑子没的回答,便随便的说。
“咱们编在一个小组啦!”副班长说。
“批准啦吗?”丑子紧张的问。
“嗯:五个月的候补期!”副班长说。
王丑子入了党,他自己欢喜、高兴、光荣,别人也觉得光荣高兴,大家吸着香烟,剥着花生,给丑子过新生日。金林呢?听说丑子入了党,他也欢喜的不行,而且从思想里尊重了他。
    四
有一天,晚上,人们正在酣睡着,连部里通信员来传紧急集合。十分钟后,部队开始出发了。
第一阵地上的任务完成了,接着又转移第二阵地。七八个人推着数千斤重的大炮,在泥泞里飞驰,泥浆飞起来落在王丑子的身上、脸上。丑子喊起来,他喊着“完成任务立战功!”“争取全班立功!”大家迅速的通过了封锁线。第二阵地距敌也不过三百公尺,打出的炮弹发发命中,丑子高兴的跳起来高喊“报……”不幸,他倒下去了。潘金林喊了个“不好了!”猛的把丑子抱起来,看了看丑子的那幅惨白的面孔,不觉的流下了眼泪,他喊着:“丑子!丑子!”丑子慢慢睁开了眼说:“报仇!”潘金林把丑子的尸体放下,又继续执行他的任务。
战斗结束了,全连的指战员立正站着致默哀。指导员看过王丑子的伤口后沉痛地说:“王丑子同志!你光荣的牺牲了,你的牺牲,使我们失去了一个坚决顽强的战友!亲爱的伙伴!你的血仇由我们替你来报。我代表营党委会,宣布追认王丑子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二日
                    于平北苑完稿


第5版()
专栏:

  文艺简讯
“人民文学”正集稿中,不日将付樱“文艺劳动”第三期即出版。
郑振铎编的“文艺复兴”已在上海复刊,本期为“中国文学研究”专号之下卷。
邵荃麟、葛琴夫妇已由香港来平,参加文教委员会工作。
原在上海之胡风、雪峰、夏衍、及在武汉之刘白羽、荒煤、已于近日先后到平。


第5版()
专栏:

  矿工同志
 抚顺劳动模范大会上所见
臧云远
  一个挖煤
  的工人,
  高高的嗓
  门,
  挺着胸膛
  ,
  操着山东的口音,
  站在劳模大会的台子上。
  
  矿山的负责同志,
  笑眯眯地望着他;
  他缠着红彩绸,
  带着大红花,
  台下好几百劳模
  一个劲鼓掌,
  欢迎他讲话。
  
  是他领着十八个矿工
  下了竖井,
  那里的洞口不通风。
  那都是日本鬼子没好心眼,
  只管挖煤不顾工人的命。
  挖着挖着冒了顶,
  水淹了,火着了,
  就闭灭了坑闭灭了井。
  反正乐得磨洋工,
  谁管他生产减少
  活儿干不成!
  
  刮民党来了要开工,
  工人不起劲,没开成。
  坑里充满瓦斯气,
  四五十度热得难走动;
  仿佛到了火山口,
  一不小心就完命。
  
  是他们在坑口开个会,
  合计怎样才能行。
  而今工人当了家,
  不再挨打受骂,
  干部和咱们
  一块商量矿里大事情。
  
  十九个工友定计划,
  先修好排气管排风道
  准备好铁铲铁锤和木料,
  再下闭灭井,
  爬到闭灭坑,
  带着灭火的曹达,
  扒个小小的窟窿,
  爬进去,抽出煤气,
  送进洞外的风。
  
  说干就干,
  一气八小时不停;
  晕倒了,抬出来,
  苏醒了,又下井,……
  工友们全不顾性命,
  修好了闭灭的三号坑,
  个把月活儿十五天完成。
  
  说起工人的勇敢和热情,
  台下的掌声哄动。
  身后面高高的大画像
  毛主席和朱总司令,
  仿佛听见了也高兴
  墙壁上贴满了劳模的照片,
  有的是作了二十年工,
  这回造出代用的机械;
  有的是厂里厂外鼓动着,
  大伙交拿了器材;
  有的是带头劳动好,
  有的是发明了机件把生产提
  高……
  
  这时窗外几十里矿坑,
  好几万工人正在劳动,
  工厂接着工厂,
  烟囱挨着烟囱,
  一齐向着劳模大会
  听着热烈的鼓掌声。
                      九月十五日


第5版()
专栏:

  反“铁托观点”
纪初阳
  地球跟着太阳转,
  人类的社会,
  只能照一条路走。
  这路
  就是共产主义的路;
  这路
  就是苏联的路。
  
  华尔街的“天文家”,
  望着莫斯科,
  也说:
  “气象不好,
  世界都瞄着斯大林方向”!
  
  但铁托,
  这禽兽
  去年伸出一支爪来,
  表示:要走第三条路。
  
  一年光景,
  历史给铁托的结论
  证明:
  反对地动律,
  反共,
  反苏,
  就是叛徒。
  
  叛徒的路,
  不能不
  去@帝国主义的屁股;
  叛徒的路,
  不能不
  山穷水尽!


第5版()
专栏:

  关于刘胡兰的创作改编和演出
罗青
北平市人民对于“刘胡兰”的情感,是一种庄严而崇高的革命情感;这感情将变成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把象刘胡兰那样千百万革命先烈的鲜血所交织成的人民中国的历史,更光辉的推向前进。
这情感的激发,反映了“刘胡兰”这部歌剧的巨大的感召力,这是谁也不会怀疑的但;“刘胡兰”这部歌剧,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感召力呢?我以为:第一、是由于这部歌剧的创作、改编和演出,都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本着毛主席的文艺思想而尝试和习作的;因而,它就比较能恰如其份的,把刘胡兰同志这一可歌可泣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事迹,生动的搬上舞台,反映到观众面前的结果。
第二、是由于刘胡兰同志的英雄事迹本身所具的感召力来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正如我们伟大的导师,亲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给她题的赞辞一样,表现了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更由于这个赞辞,而增加了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便是这部歌剧的感召力的主要源泉。现在,我想就此两点,发表一些感想。
先就剧本的创作、改编和演出来谈:
“刘胡兰”剧本原是战斗剧社所创作,这个剧本本来就写的不错,曾在北平与石家庄等地演出多次,也颇受观众的欢迎;但华北军大文工团在这个现成的和有利的基础上,又加以研究和改编,为什么呢?因为原剧本有一个主要缺点,即在于“看不到刘胡兰生前的活动”(见“写在刘胡兰前后”一文)。这就是说,剧本对刘胡兰的“生的伟大”,还表现的不够,这就是一个很重要而又很基本的问题,因为表现不出刘胡兰“生的伟大”,就不足以显示她“死的光荣”。这是有关主题、剧情及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大问题。
刘胡兰同志“生的伟大”在那里呢?主要的在于她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于她伟大的集体主义;在于她伟大的英雄主义——这也就是共产党人最高贵的品质。
刘胡兰从农民群众中来,变成了一个优秀的女共产党员,她又生活、战斗在群众的行列中,在党的培养与领导下,团结、组织、领导和教育群众,进行了反奸清算,带头生产,拥军支前,掩护伤员,坚壁清野,站岗放哨,防奸防特,游击自卫等等的斗争。这些,都为了贯彻党的政策,保护群众的翻身利益;她才紧紧的依靠群众,对劳动人民具有无限的忠诚和热爱,这就是她的伟大的集体主义。她在斗争中永远的站在最前列,不怕困难,不怕疲劳,不怕危险,不怕牺牲,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群众,这就是她伟大的新英雄主义。因为如此,群众对她也表现了无比的信任和热爱。比方:当敌人围捕她时,群众始而将她团团围住,不让她暴露,继而不惜一个个挺身以代,争着对敌人说:“我就是刘胡兰”,“……”。恶霸地主的本家石老汉,曾一再认刘胡兰是她的女儿“小香子”以掩护她,终于为她而牺牲,这便是刘胡兰伟大的集体主义与新英雄主义在群众身上有力的反映。
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教导我们在文艺的实践上,主要的就在于要我们充份的去发掘和颂扬,描写与刻划我们英雄的中国革命人民(主要是工农兵),在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教育领导下,在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中所表现的集体主义与新英雄主义。而共产党人如刘胡兰,则更是这种集体主义与新英雄主义的典型体现者,和文艺创作与表现的主要对象。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赢得广大的革命人民的爱好和发挥对革命人民的自我教育的巨大作用。军大文工团对刘胡兰一剧的改编,其着力点主要在此。将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生的伟大”,尽可能的加以形象化,使主题与思想更较明确和突出。使剧情的结构、穿插、展开更较紧密、充实、曲折而生动,而加强其艺术性,从而增改了若干场面,歌词,补充了一些名曲的伴奏(如陕北红军起义歌及国际歌等),这样就使得原作经过改编而得到发展了。
刘胡兰的创作和改编,我觉得是中国文艺实践上一种可取的方法和方向之一。这个剧由战斗剧社创作出来,并在一定的地区予以公演,这可算做到了第一步的和基本的工作,这个工作是十分可贵的;而军大文工团的同志们,从原作和广大观众中吸取了启示,又加以研究和改编,比较便利的做了改进和提高一步的工作。虽然这仍可能是初步的尝试,但恰是很必要的很有意义的工作。这就是:谁掌握了材料,谁就不妨大胆的把它写了出来;谁发现了文艺界有什么成品,谁就加以研究,学习,必要时并加以发展和改编;听说在军大文工团改编和演出“刘胡兰”以前,北平市就有些文艺戏剧团体,也准备从事改编和演出,这是很好的现象。当然,这种工作必须是十分严肃的有原则和有条件的,而不是随意的改头换面,标新立异的乱改一通;必须是提高原作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这种改编,也可能和应当是多方面的,比方,由舞台歌剧而改编为舞台歌剧,这只是一方面;但象刘胡兰这个舞台剧,还可以改编成其他形式,特别是电影,那在技术、经济和空间等条件上,就更多方便,我们还可以把小说改编成舞台剧特别是电影脚本。听说有人拟把新儿女英雄传搬上银幕,这都是十分迫切而重要的工作,今后希望能更有计划,有系统的去作。这样的作法,有两个重大的意义:其一、这将使普及与提高的工作相互结合,而且是文艺战线上一种很好的内部分工与合作的办法;对整个文艺运动的开展也是很有利的。因为今天我们整个文艺工作的发展和作品的产生,还极其不足和不平衡,这样做就可能有所补救;其二、从刘胡兰的创作和改编,甚至把她和新儿女英雄传等作品,改编为电影脚本来说,还是今后中国文艺界应当努力实现的一个任务。象刘胡兰和新儿女英雄传,是爱国自卫战争和抗日战争的产物,而中国文艺界,对于这两段伟大的历史斗争的纪录与反映,至其在数量上还非常微末和不足,这是必须努力弥补的一个缺憾。是的,今天面临着全国胜利,进入伟大的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新任务,文艺工作应当为这种新的历史任务下的工农兵服务,以反映和鼓舞在这两种日形高涨的斗争中所表现的集体主义与新英雄主义,这是肯定的。然而,历史是不应划断的,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还完全有必要,有责任;在适当的分工和力量的使用之下,有计划的,有系统的,把抗日战争,爱国战争,甚至土地革命阶段的人民的英雄业迹,发掘与表现出来,以教育全国新解放的人民,教育广大城市人民(包括工人阶级自己),乃至教育我们的后代子孙,使大家永远的不要忘记,没有历史上千百万先烈的头颅、鲜血,便不能取得今天的胜利,便没有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以鼓舞我们的人民和后代,在新中国的建设中,从生产,学习各种劳动斗争与竞赛中,永远继续并进一步发扬先烈的集体主义与英雄主义。这次刘胡兰的演出,给北平千百万观众的感召力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难道说这样的工作不重要吗?
其次,就刘胡兰一剧在今天的城市中演出的特殊意义来谈:
刘胡兰的英雄故事,发生在一九四六年冬天山西文水县一个农村里,一九四六年的冬天,正当爱国战争的初期。当时是一种什么情景呢?那时美帝国主义者,正要罢了无耻的所谓“调处”阴谋,援助与支持蒋介石阎锡山等反动匪军,向着我各个解放区疯狂进攻,而我军正采取战略防御,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创造有利条件,以歼灭敌人的时候;张家口等城市的暂时撤守,也就在这个时期。这是爱国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也就是“当着天空中似乎是黑暗的时候”,暴风雨还未过去,当时美帝和蒋阎反动派,固然曾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手舞足蹈。这且不再谈它,而当时国内也曾有不少的人,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所武装的党,武装的军队,武装的人民力量估计不足,被中外反动派的一时猖狂所吓倒而悲观失望,正在动摇附敌;然而,在这种历史的严重关头,中国工人阶级的党和解放区的农民阶级是怎么样呢?刘胡兰和她周围的农民群众,所表现的无比的自信心与刚毅精神,便是一个缩影。这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胜利的源泉!今天,象北平市千百万观众,饮水思源,这样的热爱刘胡兰,崇敬刘胡兰,完全是很自然,而也很应当的事。刘胡兰的伟大和光荣,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伟大和光荣;也就是全体人民和民族的伟大和光荣。我们的人民,从刘胡兰身上,学习到如何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的军队,热爱自己的劳动人民,自己的家乡和自己的祖国!学习到如何与公开的及隐蔽的敌人进行顽强机智的斗争,以保卫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学习到如何以忘我的,奋不顾身的精神而为党、为军队、为人民而工作,以至不惜自我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刘胡兰的精神,特别对于今天不幸的美帝国主义所“垂青”而召焕的所谓“民主个人主义”,所谓“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分子是一面最好的镜子。刘胡兰是一个农民的女儿,年纪还不到二十岁,她既没有什么“西方文化”的薰陶,甚至也不懂得如美国反动派血口中所说的“中国悠久文化”是什么;然而,她在中国那样偏僻的农村的土壤上生长,在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浸润下,具有这样非凡的智慧和气魄,她认清并卑视美蒋阎反动敌人,绝无幻想与畏惧,表现了“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懔烈节操。她对共产党和人民,则全心全意,忠贞不二,成为一种驯服工具和忠实公仆,这由于她没有“个人主义”,只有“众人利益”,“众人利益”就是“民主”,“个人主义”与资产阶级的“少数民主”相联系,这在今天,已经是过时的和反动的东西,只有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才有众人的利益和人民的民主;个人的利益与个人的民主,是从属于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民主的。从刘胡兰一个人看我们全党,看整个新中国,看人民的世界,都是一个道理,一个逻辑。从刘胡兰的若干基本特点来说,她高出于周围的群众,她对党和群众,都有很大供献,然而她毫不骄傲自大和觉得自己了不起;相反的,她把自己的一切,看得比党比群众的利益轻得多,她不求人知而人自知,不求人敬而人自敬,不求永生而得永生。“你永远活在娘的心上,活在众人的心上!”(刘母上坟时哭胡兰语)这个“娘”不仅是她的肉体的母亲,而是毛泽东的党,而是我们的祖国,这个“众人”,不仅是小小的云周西村,而是全中国人民,甚至全世界进步人民。她与苏联女英雄丹娘,将相互比美而永垂不朽。因此,我希望一切有“民主个人主义”的爱国分子,能够从刘胡兰所具有的人民的智慧与气魄,从她伟大的集体主义,新英雄主义,也就是人民的民主主义学习,吸取经验教训,敢于卑视帝国主义和一切内外反动派,和它们割断任何思想与情感联系,把屁股真正坐在中国人民当中,则刘胡兰一剧的创作改编和演出,在今天也就具有更高的意义了!
                 一九四九、九、八、于北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