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影评

看“钢铁意志”
曹一帆
苏联名片“钢铁意志”又名“真实人的奇迹”。这个片子的内容,是在反法西斯的苏德之战中,苏联的一位英勇的驱逐机飞行师——米列谢也夫上尉,被敌人将飞机击坏,自己两脚受伤,落在冰天雪地的黑林地带,当他发现自己离火线还有五十公里时,决定每天走一万步,野兽的追踪,冰雪的严寒,两脚的溃烂,种种困难并没有使他灰心,他爬着,一直连爬带滚走了十八天,才找到部队,转入医院,换了两只假脚。病中他看了关于以前一只脚尚能飞行的卡尔波维奇的一本书,便决心再练习走路,再驾飞机与敌人作战,结果他总算如愿以偿了。
以前自己还以为自己意志很坚定,是决心为人民服务的。很自信地以为自己能吃苦,能克服困难,看了“钢铁意志”后才感到自己还差得远!十八天与风雪猛兽的搏斗,没有雨只脚还决心练习飞行的坚决意志,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应该记住,牢牢记住斯大林同志的名言:“渔船在海中遇到了狂风,有的水手弃了桨,丧了命,有的却非常沉着战胜风波。”,我们应作后面的水手,锻炼成钢铁的意志,克服困难,诚心诚意的为人民服务。
这片子表现出苏联人民对于自己的社会主义的无阶级无剥削的祖国,是怎样的爱护。米列谢也夫决心再参加空军,护士、政委以及医院里的人是多么热心帮助他。在飞机试飞的时候,米列谢也夫不曾说出自己是假脚,恐怕不叫自己去参加战斗;重上战场时,差三分钟就没有汽油了,但米列谢也夫还英勇地击毁敌机两架,这种英勇的行为,这种心中只有祖国,而把生死置诸度外的精神,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在我国抗日与解放战争中,亦有多少为人民解放,视死如归的英雄功臣,我们希望今后在银幕上,能多多看到人民健儿的英勇雄姿。


第6版()
专栏:

为爸爸复仇
——方志敏先烈长子方荣松访问记
赵楹 冯健
“八一”前夕,记者在江西省人民政府招待所里,访问了一九三五年七月间被匪首蒋介石,在南昌所杀害的革命领袖方志敏同志的长子方荣松及其亲属。他们象见了亲人一样,向我们滔滔不绝的叙述着有关方志敏先烈的一切事迹。
“赣东北的人民,很少不知道我爸爸是靠两支半枪打天下的”,方荣松这样开始他的叙述:一九二七年春末,大革命失败后,方志敏同志退出南昌,奉党的命令回到白色恐怖的故乡弋阳漆工镇,整顿恢复农民协会,领导农民斗争,那时只有三支枪一支是坏的,故皆称两支半,当时领导这个斗争的尚有邵式平(现江西省政府主席)、方志纯(现江西人民省政府副主席)等同志,他们所领导的农民游击队,就是以这两支半枪起家,向敌人进行搏斗,逐渐壮大了自己,最后建立了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第十军团。
一九三四年,方志敏同志带领着抗日先遣队北上,中途遭遇国民党匪军七倍以上兵力的“围剿”,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四日在怀玉山突围时,不幸被匪军所俘。
方荣松说到这里时悲愤交加,停顿了一会,接着说:“在监狱里,匪徒们对爸爸施尽了威胁、利诱、酷刑、拷打,但爸爸丝毫没有屈服,匪徒们即于一九三五年二月六日,在南昌举行所谓‘庆祝生擒方匪大会’,诬蔑爸爸,要他上台和群众见面,爸爸当时并没有任何恐惧犹豫,并在台上激昂慷慨地说:‘我很遗憾:没有替人民作更多的事情,继续完成革命事业,我个人的生死是无所谓的,我死了还有我们全体革命同志,和广大人民向反动派进行斗争,中国共产党一定会成功,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台下不少群众被感动得流下眼泪,爸爸临死时还在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方荣松收住了话头,眼里含着眼泪。
方志敏同志光荣牺牲后,国民党匪帮们又开始对其家属施行残酷的迫害,这些年,漆工镇志敏同志家里,被专门派驻弋阳进行监视的国民党匪军,先后焚烧过十三次,老老少少,不止一次的遭受他们拷打、恫吓和监禁。每当闽浙赣边区游击武装风吹草动时,匪徒们便首先把其家属软禁起来,恫吓并拷打他们招出游击队的信息,或者凶狠地进行搜索检查,随即一把火烧得满天通红。方荣松说:“十五年漫长的岁月里,祖母、母亲及弟弟妹妹和我六人挤在小茅庵里,全靠我每天上山打柴糊口。”
“提起这十五年来的地狱生活,我真是愤慨万分。”荣松长舒一口气,坚毅地说:“现在自己的队伍又回来了,这回我要向国民党匪徒们清算这笔血债,我要回到弋阳组织农民,帮助队伍打到广东、台湾,为爸爸复仇,为全江西全中国人民复仇!”


第6版()
专栏:

苏联青年作家阿然耶夫
沉竹
阿然耶夫是苏联杰出的青年作家,他第一部创作“远离莫斯科”得了一九四八年一等斯大林奖金。阿氏是一位工厂青年干部,很久就住在远东,并且参加过许多大工厂的建设,在这种生活中长大起来的阿氏得到了一个极深的印象,由此可见他的长篇小说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了。
阿氏的长篇小说在表面上看来是一部只以建设作背景的,但是仔细品味一下,就会知道他不但能把苏维埃人们的刚毅气质,高尚的精神以及他们百折不屈的性格,毫无遗漏的显现在小说中每个主人翁的身上,而且也说明了当伟大爱国战争之际,在伟大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下,革新技术,消除那些意志不坚决的人。以大无畏的精神,克服了一切困难,以集体的强大而不可抵御的力量,在短短期间内,艰难的情形下完成了不可能实现的事业。
“远离莫斯科”主要的对象是以我们青年技术知识分子为主题。并明显的指出每个人无论在生活中,社会上,集体劳动中都应该站稳自己的立场。在社会主义的巨大的建设中启发人的高尚精神的本质。
阿氏曾谈过小说中的人物,他说:“他们都是一同完成政府壮大建筑,生气勃勃的现代人物。例如小说中的布尔什维克已特诺夫,考弗索夫等等都是由人类所具有的最好的性格与行动而铸塑的。”
这部长篇小说去年在九月号“新世界”杂志上发表完后,就博得了许多苏维埃青年热烈的欢迎。
阿氏要在今年把他的“永世冻结的地方”中篇小说贡献给从事考查“永世冻结的地方”的苏维埃学者和工程师。同时他还着手写着“战后五年的人们”的短篇小说集,这是描述在斯大林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便开始自己劳动生活的布尔什维克,他们都是在战争中和在目前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战士。
阿然耶夫说:“我要尽力真实的广泛的讲述关于布尔什维克党所领导的一切胜利,在苏维埃政权下所培养的新人物,以及在完成共产主义事业上的人民的光荣和人民真诚的爱国心。”(转载自“文艺工作”)


第6版()
专栏:

关于阶级友爱
读稿杂志之十
亚群
来稿中,常有谈到自己初到革命队伍中,如何感到老干部大都是“冷冰冰”的,对同志缺乏热情,颇为不惯,乃至瞧不起这些“老粗”,但久了,又觉得是自己“小资产阶级的意识在作怪”,发觉老干部确实比自己立场坚定,原则性强等等。但,大都没有举出具体的实例,以说明老干部的立场如何坚定,原则性如何强,使人读了不敢断定他究竟在老干部身上学得些什么。
今天又读了一首长诗,题目是“老干部”,主题也同样是在说明知识分子的党员,起初如何不了解老干部,后来又如何深刻地体念到老干部的坚强、伟大,非常热情地歌颂老干部。描写他的观点改变的过程是这样的:
他初搬去的时候,老干部正在看报,“连头也不回,只说:喂,同志,隔壁就是你的房间。”“吃饭了,招呼也不招呼一声”。于是,他感到这位老干部“真有些官僚作风,阶级友爱竟是不谈!”于是自己“愁眉苦脸的渡过了好几天”。后来自己病了,早上老干部不知道,来叫他起床,他说:“我头昏,起不来”,老干部一声不响就跑了,他于是更加生气,简直想回家去找“温暖”了!但不一会,有人搞门,医生来了,同时老干部送来了“糖和鸡子的大米粥”,并焦急地问医生:“不打紧吧?发烧了?吃得油不?”这才使得他“浑身象触了电”一样地感动,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在老干部身上“开始懂得了什么是阶级友爱”。之后,更进一步知道了他原是工人出身,以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等等,但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叙述和直说自己对老干部的如何敬爱,没有什么力量。
作者虽在认识了老干部的好处之后,痛痛地骂了一顿自己喜欢“温情”,可是,他忽略了他之对老干部观感转变的关键,仍然是建筑在生活上的关照的基础之上的。归根究底,还是从需要温情出发。前头的不满,是没有温情;后面的感动,是因为在自己病了的时候,更迫切需要“温情”。这种不自觉的矛盾的思想情绪,在青年同志中,自有其不可免的过程,不足为怪,但在作为解决一个思想问题来看,就不够了。最大的阶级友爱和革命热情,是表现在对阶级敌人的坚决斗争中,表现在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心中,而不在于日常生活。当然,一个伟大的热情的革命家对于日常生活也是严肃认真的,但是严肃认真的首要标准仍然是是否符合于革命利益。如果一个人把伟大的人民事业的利益看成是冷酷无情的东西,把琐细的日常生活看成是决定一切的东西,这正是表明他的缺乏革命热情,而不是富有革命热情。因此,在我们看一个同志的时候,不管对老干部也好,新干部也好,我们主要是要看他对自己在政治上、工作上、思想上的关切程度何如?而透过阶级感情所表现的形式,也可能是耐心的诱导,也可能是严厉的批评,但我们自己不应更多地或完全注意态度和生活细节。
自然,作为一个领导同志或自己对别的同志来说,除了从政治上工作上帮助别人外,同样在生活上亦应十分关切,即应具有“吃苦在前,享福在后”,和“人忧其忧”的精神,这正是一个革命者的品质。比如这诗中的老干部,在生活细节上虽然有些马虎,但当发觉他病了,便细密地关照,是很好的,也是阶级友爱的具体表现。但,这一条,在一个革命者,则最好是多注意自己对待同志是否做到了应有的关心,而不应多注意别人对待自己如何,尤其不要把这一条作为唯一的尺度去量人。
这诗,假如把重点放在深刻地描写老干部在一二典型的、有关政策思想问题的事例当中,给了这位年青同志明确有力的启发和教育;在艰苦朴实的工作作风中,给了这位青年同志有力的感召;以致使得他由不满而转为感动,而敬爱,那就有力量了。我们常说一篇作品的思想性强不强,原因就在这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