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个人英雄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
——记北平市市委党训班第一支部学习讨论会
编者按:这一对个人英雄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的讨论,在方法上已能密切地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批判。但从大家所列举的许多事实中,是否真正划清了界线,明确了观点,以及其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已经完全正确?尚望大家能进一步从自己实际的体验中提到理论原则,并能追根求源得出克服个人英雄主义建立革命英雄主义的基本办法来。
  个人英雄主义有没有进步作用?
“主席!”一位同志发言了:“先让我说一件事情。解放以前,我在清华大学‘北平学生’(清华学生刊物)工作。为了商讨停刊和结帐的事情,需要一个人进城,并且还要带几十封给各地学校地下通讯组的信件到城里发。那时候非常紧张,城门口检查,骑河楼时常有突击检查,带着这些东西是非常危险的。可是,我向组织要求了这个任务。当时我怎样想呢?我看到被捕释放回来的同志,在同学中间是那样光荣;听着他们讲英勇斗争的经过,多么令人羡慕。这一次不正是我表现英勇的好机会吗?所以我不但不怕,甚至希望来一个突击检查。但偏没有,我是平安地完成了任务。这样,请同志们想一想,个人英雄主义不是对革命工作也有好处吗?”
人们大不以为然,举了很多因为个人英雄主义造成对革命工作严重损失的例子来反对他,并指出:“就以那位在‘北平学生’工作的同志来说吧,他的一时涌现的个人英雄主义,不但对革命工作没有利,反而有害呢!他希望一个突击检查,这样他对自己的任务就要疏忽,不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对付敌人,躲避敌人;亏得那次没有碰上检查,如果真碰上,我们想想将要对革命工作带来多大的损害啊!几十个学校的组织关系要被特务警察们发现,他也可能被捕,这样我们能说个人英雄主义对革命有利吗?”
“我认为个人英雄主义是两个东西加起来的:一个东西是个人主义,一个东西是英雄主义。这里边个人英雄主义是有害的一面,因为他不认识革命的规律,考虑什么事情都是从个人出发;相反的,为革命而努力的是英雄主义,这是进步的一面。我们应该抛掉个人主义,发扬英雄主义。”一位同志提了这样一个很引人注意的意见。
“你这样说要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混乱。个人英雄主义是一定阶级的东西,经你这样一分,还有没有它的阶级性呢?你所表扬的英雄主义又是属于那一个阶级的?”
“个人英雄主义是剥削阶级的东西。个人英雄主义者剥削旁人肥自己,那里有进步的一面?”
“有个人英雄主义的人参加了革命工作,他自私,自利,要名誉,要地位,脱离群众,打击群众;总之,把许许多多非无产阶级的坏东西带进来,对革命工作起着很大的破坏作用。”
“我们在工作中是不是有不自觉的新英雄主义呢?而我们是不是把它和个人英雄主义混淆起来搞不清楚了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来,立刻把会议引到一个新的方向。
  什么是新英雄主义?
主席说:“那么我们就谈谈什么是新英雄主义吧。”
一位同志根据自己的经验讲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我做好一件工作,上级夸奖我的时候,开始常常很高兴,但一想到这种高兴是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呢?于是就不再高兴了。这样对不对呢?”
“你的情形不能加以批判,谁知道你高兴的动机是什么呢?假如你是因为想到完成了革命任务,想到党的领导和群众力量的伟大,那你就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新英雄主义。象歌剧‘立功’中的老英雄,电影‘桥’中的老梁、老侯;以及抱着炸药炸毁敌人堡垒、坦克车的爆炸英雄;还有许许多多的战斗英雄,渡江英雄,为了人民的利益,忘记了自己的一切,不都是新英雄主义者吗?”
“我确信只有为伟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政治目标而奋斗的人,才配称得起是革命英雄主义者。个人英雄主义的历史时代已经过去了,在今天,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只有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而奋斗的人才配称为英雄。……”
  怎样建立新英雄主义?
问题又转到“怎样克服个人英雄主义?怎样建立新英雄主义?”最后在主席团作的总结中解答了这个问题也结束了这次讨论。总结是:
“个人英雄主义是剥削阶级的特性,它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一定的有限的进步作用,在今天某些阶级里,也可能有一点点进步作用,但在我们无产阶级的队伍里,特别是我们党内,却是非常有害的。因为他考虑一切问题,都是从个人出发。他认为历史是少数英雄创造的,因此,他在工作中过高估计个人的力量,重视个人的地位和名利;表现在组织关系方面,往往对上级闹独立性,对下级官僚作风;表现在学习上是好高鹜远,不切实际,幻想自己将来成个什么‘家’;表现在生活方面是和群众格格不入,他瞧不起群众,群众也瞧不起他,变成‘孤家寡人’。他不知道革命利益与反革命利益的区别,因此发展到最严重的时候,就成为象张国焘那样的叛变分子!同志们已经体会到个人英雄主义的破坏性了,我们必须澈底扫除它!
新英雄主义是群众英雄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一部分。新英雄主义者明白历史是群众创造的,只有他适合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时,他的行为才算是英雄行为。他看革命利益高于一切,他对革命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他充满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依靠人民的思想。因此,他不但能做到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而且是活泼、愉快、勇敢、进取,这就是我们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
总之,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个人英雄主义者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阶级观点和群众观点;而革命英雄主义者则有这些观点。所以基本上也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人生观和非无产阶级的人生观的区别。
无产阶级要完成伟大的革命事业,要把工作做好,就要靠坚定的信心和愉快、热情、勇敢的新英雄主义,如果没有这种新英雄主义,我们的许多困难就不能克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是依靠了它,我们新民主主义的建设不也要依靠它吗?这一点已经被解放后的工人和翻身农民所创造的许多伟绩证实了。
想一想,我们学校的工作为什么搞不好呢?我们没有集中精力,互相鼓励,发挥新英雄主义的精神,恐怕是一个主要原因。今天在党训班,我们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但同志们中间还有学习不积极,我们应该检讨一下了。
同志们!让我们结合着自己的学习,积极努力建立革命人生观,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随时随地培养大无畏的精神,发扬我们的新英雄主义!”
(王育林、张大音、宣祥鎏、吴英济整理)


第6版()
专栏:学习讨论

  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编者按:本版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讨论,除已刊载的几篇外,截至现在为止,已收到二十八篇,为限于篇幅及来稿意见大同小异,这里只摘录了几篇的意见,除对投稿诸君表示歉意外,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如无更多新的意见,即将大体结束。短时间内,发表总结性的意见。


第6版()
专栏:学习讨论

  “个人的生产与集团的占有之矛盾”推动了原始社会的发展
小林
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没有矛盾的,但有社会的矛盾。这种矛盾是:“个人的生产与集团的占有之矛盾”。
“个人的生产与集团占有的矛盾”的向前发展,就逐渐产生了私有。在当时的历史阶段,“私有”的产生,是进步的。因为在当时只有在私有的基础上,才能提高生产兴趣,才能促使生产的向前发展。这也正是原始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矛盾,而是适合的。这就是旧的矛盾解决了,而又产生了新的矛盾。这个新的矛盾便是“社会的生产与社会的需要之矛盾”。“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产生在这个矛盾基础之上的。它反转过来再给社会生产以反作用——加速地推动社会生产前进。


第6版()
专栏:学习讨论

  “群”是有阶级性的
高放
群与社会有别:人类虽然自始至今都是群居(注意:王坪用“群”指群居,并不是指人类在原始社会中与家族相对立的结合形态),但是我们的祖先自从脱离了动物状态进行生产以取得生活资料时起,人们就结成了有组织的社会;因为生产方式的不同,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又有古代社会、封建社会……等五个发展阶段。动物也有群居的,但是它们从来也没有,而且不可能结成社会。把人类结成有组织的社会底“群”与动物底“群”不加区别,而笼统地来说明问题是有毛病的。
群与阶级有别:自从原始社会崩溃以后,人类的群就分为剥削者群(剥削阶级)与被剥削者群(被剥削阶级)。农民与历代各被剥削阶级是群,奴隶主封建主资本家固然是代表私的利益也何尝不是群?所以不剥开“群”的皮来看,不明确指出各个阶级在各个历史阶段中进行不间断的、有时隐藏有时公开的斗争才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只笼统含糊地说群是人类赖以发展的唯一力量,这是不妥当的。
群与共产观念有别:作者说原始社会“只有伟大的群众,是群众创造着财富”,又说“当群众在埋头创造财富,改善了人类的工具,生产品有了剩余的时候,就在剩余的基础上,与群相反的一种东西——私,就有了生长的机会了”,于是“群被私破坏了”。在这里作者显然又把“群”当作共产观念当作财产公有制解释这是不对的。其实阶级社会开始以后人类还是群居,氏族公社虽然被私有财产制度破坏了,但人类的“群”并没有被私有制度破坏,只是原始家族形态的群被开始分为两个敌对的阶级而已。而且农民群众起来作战这是阶级斗争,农民按其本性来说从没想到去推翻私有制度(有的话也只是想回复到原始农村公社,如太平天国革命),并不是如作者所说的“意图用群的力量去推翻私的”。(注意:财产“私”有者也不是只有一个人,也是成“群”的)作者在这里则把人“群”理解为共产观念公有制度。
总之,王坪没有明确说到劳动、人类社会、阶级、阶级斗争、公有制度,而只是拿一个含糊笼统的“群”字来概括一切,来说明这是人类“赖以发展的唯一力量”,这是极不妥当的。


第6版()
专栏:

  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方法发展的保证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杨洛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消灭了。在过渡时期虽也有城与乡的矛盾,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等,但基本上不是对抗性的矛盾了。这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十分协和,只留下人与自然的矛盾。作为社会发展底基础是生产方法,而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方法的强大发展,是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生活意识来保证的(竞赛是形式之一)。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识又是由社会主义社会所产生的。但所以有人要怀疑这一点,是因为这些人受了阶级社会特殊发展法则束缚住思想的原故。


第6版()
专栏:

  新与旧之间的斗争在不同性质的社会中有着原则上的区别
张帆
一切发展的规律,都是对立斗争,新与旧之间的斗争,衰亡与新生的斗争。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新与旧之间的斗争,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是有着原则上的不同性质的。所以,这种斗争也必然有它的特殊的表现形式和规律。
在苏维埃社会里,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底性质完全相适合。苏维埃社会里没有敌对阶级,于是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的斗争也就不会带着敌对的性质,而完全是用新的形式出现。这个新的辩证法法则就是日丹诺夫在“论哲学史诸问题及目前哲学战线的任务”中所指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没有那种阻止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或社会阶级,所以并不要求革命斗争,只是要求经常的能鼓舞前进的,向新的最高成就奔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依赖于劳动者创造的主动性,所表现于群众性工作上革命的自我批评形式,就是社会主义竞赛。
要之,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一种新的,属于苏维埃社会所独有的辩证法法则,是依靠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和指导苏维埃人民从事反对落后、保守和衰颓的斗争。在这样的斗争中所实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苏维埃社会发展底真正的动力。


第6版()
专栏:

  几种学习偏向
何哉
在我们大家进行学习当中,我发觉有几种偏向障碍着学习与工作的进步,因此想提出来供大家在学习时的参考:
第一种人(特别是青年人),从根底就爱好文艺,而对小说的兴趣更胜于其它,因此在工作之暇,除去看小说研究小说之外,其它的东西特别是对政治的学习则置之脑后了,于是就挤出一切的时间来研究小说。
第二种人,很喜欢学习马列主义的著作,尤其刚刚解放的一些青年知识分子,感到“在新社会里不懂得马列主义,不懂得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方法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到处会碰壁的”。由此,他好似把一切都忘记了,跑到资料室把“资本论”,“列宁选集”借来死啃,也不管弄得懂弄不懂,甚至连笔记也不写,一气看完。
第三种人,工作积极,也挺注意到政治和文化(只限于书本上)的学习,但对指导大家在目前要走的方向,要做的中心工作的人民日报却根本不注意学习,因为“对报纸没有兴趣”,“学习报纸不能提高政治文化,只是白浪费时间,对我的工作也无关”。所以他认为除去在书本上学习能得到知识之外,其它的学习是无足轻重的了。
第四种人,对工作非常积极认真负责,从早至晚埋首于案桌上,也不休息,别人看到这种情形也很敬佩,但对于学习就一点都不注意。同志们为了帮助他就给他提出意见:“××同志还是要抽工夫学习”。他的回答是:“在工作中也可以学习。工作做好了,一切都好,心也就放下了。”
以上几种人的学习,我认为都是有偏差的。第一种人很喜欢学习文艺,希望在这方面发展,我们并不反对,而且还希望他在这方面发展,将来有所成就。但是,只单纯地去学习文艺,忽略对别方面特别是对政治方面的学习则是错误的,因为,一个人民的作家如果不懂得政治,绝不能写出真正属于人民的作品来的。
第二种人,很愿意知道一些马列主义的理论,以资获得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方法看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是对的,而且也很需要向这方面学习。然而粗枝大叶不求深解的学习方法,好高鹜远的学习态度,非但使自己不能有收效,反而白白浪费了时间,不如先老老实实地读一些马列主义的基本书籍,在读的当中,不但自己用心地钻研,做笔记,同时还要和别人研究讨论,这样对于自己的进步才有成效。
第三种人,工作非常积极,对政治文化的提高也很注意当然很好,可是只从书本上去学习政治和文化,认为书本是提高政治和文化的唯一法宝,不注意或根本就不愿意注意报纸,换句话说对当前国内外的一些大事不注意,对当前我们的一切政策不注意,错误地把报纸看成对提高政治文化与对自己的工作无关,也是一个偏向。学习报纸不仅仅对政治和文化的提高有帮助,而且还可以从报纸上得到其它各方面的知识。至于学习报纸对工作的意义,那就更重要了。如果一个革命者不注意国际国内政治、军事、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变化,不懂得我们当前的各种政策,就会糊里糊涂的过日子,就不知道目前人民应做些什么事,自己应做些什么事。
第四种人,虽则对工作表现了高度积极的精神,然而完全放弃了学习,就会陷于事务主义的泥坑,也无法把工作做得更好。为了提高自己,提高工作,必须在工作之余挤出一定的时间来学习文化,学习马列主义,学习党的政策。


第6版()
专栏:

  中美关系实况
 (续完)
王城
本钱花得不算少
六、美军在华固定设备转让 八四、○○○、○○○(一九四七、五、八“美联社公报”)
七、印缅剩余物资 七八○、○○○、○○○(一九四八、四、二“大公报”统计)
八、一九四七、六、二七 一亿三千万发子弹减价 五、九○九、九三一(原价六、五六六、五六九元,售价六五六、六五八元)
九、联总(美国部分) 四八五、○○○、○○○(一九四七、二、一美商务部公报)
十、  联总善后救济 三○、○○○、○○○(一九四七、一二、二六华盛顿邮报)
十一、 运兵东北费用 一二○○、○○○、○○○(一九四八、四、二“大公报”)
十二、一九四七、一一、一 空军材料    ━┓
十三、一九四七、一二、八 登陆艇五○艘 ┃约五○○、○○○、
一二、二六运输机一五○架 ┣○○○ (综合一九
L.46式 ┃四五、二、二七合众
 一、三○关岛军火 ┃电讯,四、二大公报)
 二、七 塞班军火    ━┛
小计 五、九六四、二九八、二二三丙、无法统计
一、美军顾问团训练(共九个军,三七个师)费用
二、美军基地、第七舰队及设备
三、运送太平洋物质费用
四、训练孙立人指挥之十师新兵费用
五、各地军火库(一九四七年大批移交)
六、各地顾问费用
以上甲、乙两项合计六、一九二、四九八、二二三(美元)
这一篇烂帐,写了半天,看起来也费劲,但却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即美国为了侵略中国,确乎本钱花得不算少。这个数目,几乎等于美国帝国主义战后对世界各国反动派“援助”总数二百亿元的一半,几乎等于“援”英三十七亿五千万元的两倍。
但是,可惜得很,美国帝国主义花了这么大的本钱,投资于中国的内战,但结果却陷于“无法控制”的境地!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并没有把中国人民打败,而它们是被英勇的中国人民打败了。(完)
 一九四九,八,十二。


第6版()
专栏:

特务只有坦白,才有生路。刘岘木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