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为增进广大的人民健康而努力
人民革命战争很快就要在全国范围内胜利了。人民卫生建设,应提到我们目前工作课题之中。
曾经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奴役和迫害下的中国人民,健康情况是恶劣的:每年千分之三十的人口死亡率(估计),千分之二百以上的婴儿死亡率,构成了惊人的超格死亡,减低了平均寿命。而死亡原因的半数以上,为可预防的传染病。一般人的体格完全健康无病的,为数甚少。由于传染病的后贻症,各种慢性病、地方病、社会病的危害,营养不良,及种种不卫生的风俗习惯,致使很多人存在着体格缺点或宿疾。这些情形影响着生产效率,招致了经济损失。
更为严重的是在过去旧社会制度下,为数非常不够的卫生人员,大部集中城市,不可能与广大人民相结合,有组织有计划地,有效地为预防疾病、减少死亡而奋斗。
多年来,老解放区,在民主政府领导下,虽在战争频仍、物资设备困难、技术人员缺乏的环境下,为了逐步解决这个问题,曾经着重的提出“预防为主,治潦为辅”,“中西医合作,反对巫神迷信”的方针。并发动与组织一切医药卫生力量,为人民服务。组织大批医疗防疫队下乡,在自愿与需要的原则下,创造卫生模范家庭、村庄;环绕着保护劳动、增强生产、进行种种卫生宣传及组织工作。在军队卫生防疫工作,特别是改善部队伙食、战伤救护工作中,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凡此种种,树立了人民卫生工作的雏型。
这些经验是可宝贵的,但还局限于小城镇及乡村,对于大城市的卫生工作,尚缺乏有系统的经验。特别在今天,全国范围的卫生工作应在何种原则、制度下去进行,如何城乡兼顾,军民兼顾。在城市中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保护劳动,推行工厂卫生及社会保险,以增强生产效率。在乡村虽已有局部的经验,尚须进一步研究如何普及乡村卫生,以何种人员及组织进行最为有效,如何有效地减低婴儿死亡,如何团结中医共同反对巫神迷信。如何总结多年来的农村的、军队的、机关的卫生工作经验。在卫生部门来说,还存在着如何建立统一的卫生法规、卫生工作制度;如何培养新的医生干部,如何改造旧有卫生人员,如何提高老干部的技术及政治水平等等,均是须待集中各方面的经验来解决的问题。
我们这刊物,便准备在这些问题上,与全国医药卫生界、政府、军队干部及有关人士,共同研究,以便在今后卫生建设工作中,起一些推动及交流经验的作用。


第4版()
专栏:

  肠胃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李克温
肠胃传染病中最主要的是伤寒、赤立霍乱三种。伤寒、赤痢在我国经常的散在的发生着,尤以夏秋为甚,有时来一次大流行。霍乱则在近十年来,每隔三四年在不同的地方发生一次大流行。我国每年死于这些传染病的人,不亚于一次战争死亡的人数。每年因获病与死亡消耗的财力,也不亚于一次战争所消耗的。只不过是没有明确的统计数字,使吾人得到一个具体的深刻的认识罢了。肠胃传染病是有把握能够遏止的。
肠胃传染病所以惹起流行,不外于三种基本条件:一为病原菌的存在,二为传染媒介的形成,三为人民免疫力的缺如。吾人苟能彻底将三者中的一种作到好处,当可防止病的发生。但是,在卫生工作上由于目前经济条件的贫乏,与人民对卫生事业认识的不够,势难达到尽善尽美的成就。故目前在扑灭肠胃传染病的步骤上,必须本着三方面同时进行,尽可能的相法扑灭病原菌的存在,消除传染的种种媒介,增进人民的一般免疫力。现在先来分别检讨一下传染的要点,以便确定我们防制的方法。
首先谈一谈病原。伤寒、赤痢杆菌及霍乱弧菌一经由口进入人体,如果身体不具有充分的免疫力,将其杀灭,则它们便迅速在肠内分裂增殖,在肠壁形成病灶,产生毒素,使人发生病的征状。在病期中病人的排泄物及呕吐物中,含有无数量的病原菌。在病愈后仍有极少数的人经常由粪便排泄病菌,我们称他为带菌人。病人及带菌人是肠胃传染病菌散播的策源地。所以病人的严格隔离及带菌人的适宜管理,为控制病原菌传播的要则。
其次说到传染的媒介。第一是由于病人所用什物的媒介传染,尤其是杯匙碗筷,如果不加处理随即取供他人使用,则有受染的危险。第二是以粪便做为传染的媒介。病人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如果未加处理即行倾倒,则可能更借其他的媒介物而转行传播。第三是以水为媒介的传染。有些地方在河内冲洗马桶,将河水污染。我们需要更进一步明了的,是粪便的存储地虽然离开了水源,但是其间相距在一百尺以内时,仍有污染水源的危险。我们目前一般的厕坑,多半是能够渗透的质料、殊不知粪便中的病原菌,能够随着粪尿渗透至百尺远的地方,如果在厕坑百尺以内有水井或其他水源时,难免不被病菌污染。吃了这种污染的生水便有生病的机会。用这种污染的生水做成的酸梅汤、凉粉、冰棍、洋淇淋等冷饮食,贪口的吃了,同样有得病的可能。第四是以苍蝇为媒介的传染。我们的厕所或病人住室,大都没有防蝇的设备。兼之垃圾到处堆积,瓜皮烂果随地抛充,皆给于苍蝇大量增殖的机会。苍蝇由厕所飞到了厨房,由厨房飞到了厕所,来回把粪便中的病菌到处传播。所有的食物及瓜果,一经放留不当,便被苍蝇爬抓染污,辗转到了吾人的口里而得病。第五是以带菌人引起的间接传染。例如带菌人从事厨师、侍役、食品制造者、牛乳制造者及食物零售商等职业,常由于两手带有病菌污染了食物。这种污染的食物分送给大家吃,常会引起肠胃传染病的流行。
再次谈到人民的免疫力。有的人因得过伤寒而对伤寒具有了终身免疫力。有的人因注射过预防针,而对霍乱伤寒获得了免疫力。间或在霍乱流行之后,疫区的部分人民多多少少受到了霍乱菌的感染,而获得了些微的自然免疫力。但是后二种免疫力为时暂短,不过一年的样子。所以为期防止病的流行,势必每年以人工的方法,使大多数的人民获得免疫力不可。在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民具有了免疫力,才能制止病的流行。
经由以上检讨的结果,我们为实施扑灭霍乱,伤寒等肠胃传染病的流行,亦就有了依据。
甲、为实施个别管理。只要发现了这类的病人,我们即加以个别管理的意思。在医院里或私人的诊疗所发见了传染病人,应当在廿四小时内尽速报告给当地的卫生主管机关。各街巷内发见了传染病人,做家长的或街长亦应迅速的报告给当地的卫生主管机关。主管卫生机关自会派人到发病的地点诊察一番,必要时做一做消毒的工作。病人如果住在医院里治疗,不但病人自己较为安全,即对旁人亦有莫大的利益。病人如果留在家里治疗、派去的人自会指导病人家庭让病人单独住一间屋子。指导一个专人扶侍病人。旁人不要进入病人的卧室。病人用的杯匙碗筷,用后以沸水煮沸消毒,单独放置。病人的衣服被单在拿出病室之前亦须用沸水烫过。病人的大小便更应当注意,把它保留在盛有消毒剂的便器内,经过二小时后才能倾倒在厕坑里。此外病室应有防蝇的设备,防止苍蝇飞进飞出。如此才能收到严格隔离病人的效果,才能达到控制病原菌的散播。
乙、为改善环境卫生,消除传染的媒介。前已说过水是传播肠胃传染病的因子之一。在有自来水设备的地方,因给水的水源只有一二处,管理起来自然容易,以水为传染媒介的成分,亦因之大大减低。但是目前我国人民饮用的水,仍以井水河水为主,供水的单位很多,管理起来就比较困难。并且一般井的建筑,十有八九多不合规定,不是井壁漏水,引致病菌的渗入,就是井台井栏不好,诱使污水倒流,一有疾病流行,就有做为传染媒介的可能。所以水源改良是根本的办法。消极方面亦只有在疾病流行的季节,实施饮水消毒了。
粪便的处理。粪便既然含有很多的肠胃病菌,我们不能不联想到厕所的情形。一般的厕所几乎全是砖砌的坑,个个能营渗透的作用,很可能污染到附近的水源。并且厕所没有门窗,为一种半露天式的,任凭苍蝇进出,产卵滋生,制造苍蝇,散播病菌,实在应当加以改良了。
制售饮食业的管理问题。正因为给水与粪便的处理不彻底,连带受影响最重的是供给大众饮食的店铺。诸如防蝇的设备,生水做的饮食的取缔等,急应加以管理。
丙、为带菌人的管理。带菌人外表看来与常人无异,很难让我们觉察分别。所以一切饮食店的厨师工役、食品制造者、食品零售商、牛乳制送者,皆须定期举行大小便的检查。如果检查为阳性者,政府有权迫令其改业,以免散播病菌,加害人群。
丁、为增进人民的免疫力。上述的几点在目前事实上由于种种条件不够,难能做到好处。补救的办法,只有消极的来增加吾人的免疫力了。欲期增进大众对肠胃传染病的抗力,在政府方面应推行全面的霍乱伤寒疫苗预防注射,在人民方面应协力争先接受注射,才能达到遏止疾病的良好效果。


第4版()
专栏:

  组织医务人员下乡的经验
朱昆
北平解放以后,军管卫生部登报办理流散失业的医务人员登记。自三月七日起至四月初止,共登记了约五百七十人。其中各科医生、助理医生及实习医生一九四人,药剂人员六一人,助产士、护士、助理员及技术员等二百四十余人,兽医四七人,中医二个人。
从这些人的来源看,大部是从其他地区集中到这里来的(主要是东北、山东、山西),一部是原国民党军队中的军医,在解放前后脱离军队跑到城里来的,另外一部是多年没有做事(多因结婚、生子、家务问题等的女医务人员),还有一些是技术水平很低,无法找到工作的。
登记后,量才录用分配到各工作岗位上去的约三百六十人:华北地区一百五十七人、北平市区十一人、南下各部门六十五人、西北解放区教授、教员四十人、渤海军区十八人、介绍到各医院实习后分配工作之医生六十八人,此外除了已自谋职业者外,尚有一百五十余人因受各种原因的限制,还在等待分配工作。
在这次的工作中,我们觉得有下面这些问题:
进入新解放城市,首先有可能将这样一批失业医务人员组织起来,到乡村及其他工作岗位上去。
举办登记时加以甄别,了解其技术水平,明确他可以担任何种工作,以及他(她)们愿意到那个地区工作,以便合理的分配。
根据经验,在登记之后,学习一短时期再行分配,是最好的办法。或采取训练班的形式,与座谈会的方式均可。主要是使其了解我们的政策(特别是清除某些对解放区的错误认识,恐惧观念),认清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革命胜利的前途,和一些革命的基本理论,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另外还需介绍一些解放区医务工作的情况,医务人员技术的学习与提高,和与工农结合的实际例子,以及解决其他思想顾虑,如生活待遇问题,怕吃苦的问题,没有设备什么都不能做……等等。例如在某训练班中,开始有一次动员一部份人到石门去。一个姓王的医生向别人表示:“若叫我去,反正我死也不走。”而学习完了后,毫不犹疑的到渤海区去工作了。另外一位姓刘的护理员,以前老是要求派到北平附近,怕离开家,但学习之后(也受到大军渡江的影响),自动要求参加了南下工作团。所以我们认为经过这一短期学习,使他们对解放区、解放军了解,加强其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便其能到各地去为群众服务。另外,也可使我们比较深刻的了解他们的能力技术,和其他情况,以便能更恰当的分配工作。
这一批医务人员中,谈到工作时,首先是怕到部队去,在地方上不愿离远,有些根本不能离开北平,甚至指定东城西城。其次便是薪金待遇,一般的在思想上还心怀疑惧,家庭牵累太多,而北平又无法安置这样多人。也有的是技术水平很低,但他却一定希望待遇能养他一家三四口,甚至七八口,或有些有小孩子,不能离开,无法完全工作(特别是护士及助产士)。又有些是资格很老,在国民党军队或行政机关做官多年,技术差不多都忘干净了,做现在的卫生行政工作又很难担负,便不容易分配工作。
以往,由于生活习惯及统治者根本没有“为人民服务”的领导思想,使得在大城市中集中了许多医务人员,没有适当的工作;而广大的农村正需要着他们。在目前的医务战线上,发动大、中城市的医务人员到小城市、乡镇及农村中去工作,是一个很重要的组织工作。应该如何启发与推动,是很值得重视和研究的。


第4版()
专栏:

  夏季流行病之一——痢疾
随着炎热的夏天,可怕的杆菌痢疾又在流行了,今年流行较早,由四月初即开始,至五月初病发数渐渐多了起来。根据儿童医院近数日之统计,杆菌痢疾患者约占病人总数20%左右(每日二百左右患者中有四十左右为痢疾患者)。此种发病率至六、七两月将继续增多。由此可以推测北平市内之杆菌痢疾患者至少有千余人。因此杆菌痢疾之流行在北平实在是一件很严重的问题,是值得医学界注意的。
杆菌痢疾在北平流行之时间由四月至九月,以六、七两月最多。现将杆菌痢疾发生于儿童之情形及疗法简单介绍如下:
此种病多发生在贫苦之儿童中,因其环境卫生较差,平时营养不良抵抗力较低,且住处拥挤传播较易,故常于一个家庭中发见数例。
其症状主要为发热,大便频数,便中带血。症状大致可分为四型:
第一型:急性中毒型,患者突然发生高热,热度多在摄氏四○度左右。继之有各种中毒现象如呕吐及有涉于神经中枢之症状,如昏迷、谵妄,在婴儿及年龄较小之儿童更常见有惊厥现象。此等症状大多因体内吸收细菌之毒素所致,常误为脑炎或脑膜炎;尤以一九四六及一九四八两年北平流行大脑炎,时与此种中素性痢疾不易区别,因为此病起始时往往无脓性大便。脓性之大便常于发病后数小时或一、二日始见。在发现脓性大便以前,如有痉挛现象为鉴别起见,偶有腰椎穿刺之必要。除以上之症状外,大便次数于发病十二小时至二十四小时后渐次增多。每多至三十—四十次左右,因此可以发生急性脱水现象;如皮肤干燥失去弹性,眼部凹伏前囱低落,腹部凹缩,小便减少,甚至呼吸改变呈酸中毒现象,若有腹部膨胀大便次数忽然减少,则表示严重,此型之死亡率较高,若不早期治疗,常于发病起始之二十四小时内或数日后死亡。
第二型:普通型,最常见者,发病急,有热三十八度(C)至四十度(C),有时可见轻度之脑膜刺激现象。发病之始,常有频数水样便,于六至二十四小时后,于大便中即有血液及脓液发现,大便每日十数次,常伴有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现象,若不早期治疗,则可见脱水现象,此种急性症状持续五至十日左右,此后体温渐次下降,大便次数渐减少脓液亦减。
第三型:轻度型,多无全身症状,大便次数稍加多,每日五、六次,大便中仅含少量脓液,大多只见粘液。
第四型:慢性型,常持续数星期以至数月,体温大多正常或仅轻度上升。大便含有大量粘液,偶见脓液及血液,体重减轻,续发各种营养缺乏症,最多者为营养不良性水肿及甲种维生素缺乏症(结膜干燥,角膜软化以至穿孔),此外续发性营养不良性贫血亦不少见。
疗法主要分三种:(一)防止脱水(二)饮食疗法(三)药物疗法。
(一)防止脱水:若无严重之呕吐及脱水现象,则口授大量液体,若伴有呕吐及脱水现象,则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血浆、血液等。
(二)饮食疗法:如有高热,呕吐及其它中毒现象者,须实行停食一、二日,如无中毒现象则仅减去难于消化之食物,对于久病之患者,尽则力维持其热力之供给,不使消瘦过甚。无论何时各种维生素之供给必需常加注意,尤以甲种维生素最为重要,因眼干燥病非常多见之故。
(三)药物疗法:近数年来由于矿胺剂之应用,杆菌痢疾之死亡率大为减少,若能在本症感染最初三日内及早治疗,结果尤为美满,急性中毒型之早期治疗者及普通型之患者,服用足量之磺胺噻唑于二十四小时后则见著效,大多体温先作急骤之下降,于治疗之第二日即可还于常温,大便次数及所含脓液渐渐减少,轻者二、三日即可痊愈,重者只须一、二星期即可恢复正常。
    ×          ×          ×
编者的话
一、“卫生”发刊伊始,对稿件的征集编排,内容选择,缺点尚多,深望医药卫生同道及关心本刊的同志,多所协助及建设,以使本刊日臻完善。
二、本刊欢迎有关卫生的稿件,特别征求关于工厂卫生、劳动保护、社会保险这一方面的建议与建设,经验介绍,及译述的文稿,为下期的中心。第三期则以妇婴卫生为主,请各撰稿同志注意。
三、下期增辟卫生问答栏,如有对广大人民有关的问答文稿,我们在报上公开回答,亦望问者写出通信地点,以便专件书面回复。 五,二十二。


第4版()
专栏:卫生

  脚泡预防和治疗
——关于山地作战中部队卫生工作讨论之一
白冰秋
去年春,我大军挺进察南前,部队曾进行预防打脚泡的教育,但由于一年多离开山地,转战冀中大平原;一旦又踏进山岳地带作战,便普遍地发生打脚泡的现象。据当时六天行军中调查统计,有的连队占全连人数50%以上,其中新战士占打泡人数43%以上。这些严重打脚泡现象,大大削弱我军行军力的提高,而且也造成部队不应有的非战斗减员原因之一(有的单位因打脚泡而化脓送院者达二十名之多)。后经部队医务工作同志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开展“防脚泡”教育;并在部队行军中或休息时,许多医生深入连队班排,及时帮助卫生员进行检查并治疗,故在扩大察南胜利中,从察南而冀东,从冀东而察北,基本上克服了进入察南初期因打脚泡影响部队行军力而叫喊的现象。
为什么发生这样严重的打脚泡现象呢?综合各部队调查材料,特提出如下几点意见,作为我们研究山地行军卫生,各连队进行预防脚泡教育的参考。
第一、打泡的部位:
1、足蹠与趾接连部,特别母趾跟部和第三趾。
2、足背关节部。
3、足侧大姆趾球和小姆趾球部。
4、足跟、足后跟,趾缝。
第二、打泡的主要原因:
1、鞋袜过大或过小:袜子过窄过小,而鞋子腹面又低。
2、鞋袜制造粗糙:鞋底绳疙疸太粗,绳头留得太长,折边太宽,边缘不平。
3、常活动在平原地带,缺乏走山路的经验。
4、穿新鞋或薄底鞋。
5、行军速度不规律,一出发就是三十里地,中间没有整理鞋袜的时间(特别在休整后第一次行军)。
6、着装不平衡,走路吃力。
7、鞋、袜、包脚布既脏又有沙泥。
9、行政管理教育差,到了宿营地有的洗了脚,有的不洗,没有造成行军后洗脚的习惯(雪山部三连提倡三不睡:(1)不烫脚不睡;(2)不喝开水不睡;(3)不打开被子不睡)。
第三、预防方法种种:
1、改进鞋袜制造:鞋内要纳平坦,尽量不要留长绳头,要加上护地布,上鞋时折边尽量不要皱纹,袜子包头要宽而适度。
2、部队休整时,行政上应注意调整鞋袜,尽量求得大小适宜。
3、新鞋练兵时穿,行军尽量穿半新半旧鞋,如穿新鞋要用锤子砸软。行军时绊好鞋带。
4、部队出发时,要先慢而后快,特别出发后第一次最好十五里地一休息,让大家整理鞋袜,背包等。
5、行军前要进行着装检查,求得走时稳当舒适。走时两手臂要甩开,迈步选目标,不要乱走和乱踩。
6、每天行军后要洗脚,保持足板、袜子、包脚布等干净,跑上休息时要进行倒土、倒足(休息时腿高举,按摩“用两手按摩下腿”)等运动。
第四、治疗:
保持足板、鞋、袜清洁,防止传染、化脓。切忌剪破,促使它顺便排液,促进很快干燥。
一般轻的脚泡,只要很好注意烫脚,休息一夜,对于继续行军没有什么妨碍。但在继续行军时,要把有脚泡的地方用些棉花裹好它,以防继续发展。
较重的脚泡可选用下面几种办法:
①涂碘酒后,用消毒针(用火烧)穿孔排液。
②局部涂碘酒后用消毒马尾、头发丝穿它,或涂煤油。
③石灰糊:生石灰和白面各一半用些水搅拦(干净的)之后敷在脚泡部。
凡发生较重之脚泡后,即时进行治疗,用些棉花包裹好它,一、二天即可治愈。一般不会发生化脓而影响行军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