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提高新闻质量
 新华总社指示各总分社分社支社
最近各地来稿都有若干进步,其中比较显著的是:一般稿件都能注意提供事实材料,空头议论减少,对于工人生活和工矿建设的报导比过去增多,在军事新闻宣传方面逐渐宽广;某些分社有时能够供给具有较深刻指导作用的新闻。但另一方面,许多稿件文字较长而内容较琐碎,而新鲜的、生动的、有条理的新闻则太少,总社每日平均常有半数稿件无法采用。这是一种很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这说明新闻质量亟需提高。因此,我们特对各地新闻报道,提出下列意见:
 应有全局全面的观点
适合全国读者的需要
(一)各地在向总社发稿时,应有全局的、全面的观点。必须从全国范围报纸读者的需要和实际斗争的需要,来有计划地采写和选择稿件,而不要仅仅根据当地或本部队或记者的主观愿望。举例说,在东北报道一条新闻,就要设想陕北和郑州的读者,以及其他各地的读者,是否能够看懂?是否有必要看这条新闻?看这条新闻后会引起何种兴趣和感想?这些问题的考虑是新闻报道者决定是否向总社,亦即向全国人民中的读者报道这条新闻,以及如何报道这条新闻的根据。如果不考虑到这些问题,就向总社报导,那就是一种盲目的或主观的报导。这种报导是目前新闻工作中一个基本缺点。新闻报导必须尊重当地或本部队领导机关的意见,并一定要把握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和事变发展,但首先要适应总社向全国广播的性质和能力。今天总社广播的供给对象,是全国广大地区的报纸和广播台,其中包括许多新解放的城市和农村的报纸和广播台,这些地方的读者和听众,对于其他地方的而不是本地的太过细小,太过琐碎的事情,是很少兴趣的和不能了解的,而且也没有必要去了解的。因此,纯粹局部性的、地域性的事件,占计对于全国读者和实际斗争没有意义或很少作用的,可以不发或少发,或经过改编压缩并联系其他事件的新闻附带地报导,决不能把地方报或部队报上的新闻都原封原样地发来。这里应该了解到:地方报和中央机关通讯社,应该有的分工。比如,有些地方性的会议的新闻,因为与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有联系,为当地读者深感兴趣者,在当地报纸就有天天连续发表的必要,但对总社则只需发一二次,有的甚至根本不必发,因为其他地方的读者没有必要去知道这次会议的详情。有些部队或民间的英勇和模范事迹,如果不是带有普遍性的典型,有向全国宣传的价值者,只要在当地或部队报纸表扬就够,则不必发给总社。有些工作计划、总结或经验,或者总社过去已经一再介绍过了,在全国说来并不是新发明,或者本身并不成熟缺乏普遍意义,或者其中只有个别经验是新发现的,就应该根本不发,或只摘发其中新的东西,或只证明其他地方的经验。这样,我们有些稿件就可大大地精简,新闻质量就会提高,宣传效果也会要好得多。
应有明确的目的性
说明问题解决问题
(二)发给总社的新闻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预先设想到它的效果和作用。除了若干简要的,全国读者都应知道的重大事件的消息报导(例如我军某日占领某个城市)而外,更多的稿件——尤其是长稿——需要说明一定的问题,最好进而做到解决一定的问题,在报导一件新闻的时候,要说明这件事物产生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诸般客观和主观的条件,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它和其他事物或其他方面的关系,本身有何特色,在全局中占着怎样的地位和起着怎样的作用,占计将向什么方向发展等等。这样,新闻才能真正反映事物,有血有肉,吸引读者的注意和兴趣。但目前我们许多新闻往往不能如此,往往采取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报道方法,在一个所谓“导语”的大帽子之下,把许多孤立的、零碎的、互不相关的现象和数字,勉强拼凑在一起。对于这些现象或数字的介绍,往往不与全般事物或运动发生联系,也没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于是许多新闻的报道,新区的和老区的没有差别,大城市的和小城市的很少出入,今年春节的慰劳解放军和优待军属的情形和往年的相仿佛,这个战役部队的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卫生工作、支援前线工作和那个战役的一样。所不同的,只是换了几个地名、人名和数目字。这样,有许多新闻就没有特色,不能给人明晰的概念和具体的形象,不能说明和解决一定的问题。新闻的价值不在乎多,不在乎长,不在乎罗列许多零碎的、表面的现象和事例,而在于能反映事物和运动的一般状况,对于社会实际斗争起一定的教育和指导作用。过分烦琐的现象罗列不但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反而使许多读者在一看到所谓“导语”(许多导语也常常是重复的)以后就不愿再读下去。我们要时刻关心自己的作品对于读者和革命斗争的关系,在写作新闻时,应该首先将收集到的材料和实际斗争联系着进行分析研究,使思想上有明确的目的,然后采取个别事物和一般情况相结合,相互类比,举一反三的方法进行报导。
必须扩大报道范围
连续报道有始有终
(三)必须扩大报导范围,并依据事物的发展进程有始有终地连续的报道,使我们的新闻内容更加丰富。目前我们的新闻报道面积比较狭窄,而且一件事往往只有一个开端,没有变化发展过程及其结果。在解放了许多城市以后,报道重心逐渐转向城市,这是应该的。但农村人民的生活和实际运动,仍应继续介绍,特别是许多城市的解放对于农村和农民起了一些什么影响,应该有所反映。许多地方一个多月前发表了农业生产计划和贷款数字,就应继续报道它的执行情形和结果,不要如往年那样只有春天的布置和动员,没有秋天的收获和总结。城市新闻的报道,不要只局限于发布入城命令,接管机关企业,恢复工商业,在入城当时热闹一两个月。诸如如何系统地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人民如何组织起来,并如何建立人民民主统治,如何兴办与城市人民生活有关的市政建设和公益事业;如何由消费城市转变为生产城市;如何逐渐的改造学校教育;如何密切城乡关系,使城市为市民、农民和解放战争服务,我们干部在入城后思想上、生活上、作风上有何问题并如何解决的,都应进行连续的报道,使能反映出城市的复杂情况和问题,城市中新和旧的斗争、半殖民地城市向新民主主义城市的脱胎换骨的变化过程,以及新的人民的城市成长发展的经过。无论城市和农村都应扩大报道范围,对于较大事件或运动的报道都应有始有终,并且要善于把及时的、连续的报道和定期的、综合的报道结合着进行。现在党内规定有综合报告制度,五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又有定期的专门报告,各总分社、分社、支社,要善于利用这些报告的材料,来发现新闻线索,帮助自己分析研究问题,并进行有系统的报道。
此外,报道应该及时和简短,也是根本问题之一。与上述三项有密切关系,已于另电谈及,希结合着一同研究。
定期总结发稿工作
不断检查求得改进
为了改进我们的工作,各总分社、分社、支社应该对于自己的新闻报道,每两个月作一次总结。在总结中,应特别研究对总社的发稿工作,其中包括这个月报道了哪些新闻,还有那些应该报道而没有报道?已经报道的新闻中,哪些有价值、哪些没有价值、或很少价值?那些总社已经采用,那些没有广播,不采用对不对,原因何在?已经广播的新闻中,那些有了修改,修改得好不好,原因何在?根据这两个月自己发稿和总社采用情形,以后应如何做法,才能更适应总社的要求?这样的总结不必太长,每次只要抓住一个或几个关节问题,写千字左右即可。这个总结,应于每双月十日以前发来总社,以便分社工作既能不断地改进,总社也可依据分社的总结来检查和改进本身工作并更正确的进行业务指导。
        一九四九年二月二十二日


第4版()
专栏:工人习作

  完成了任务
石家庄日报印刷工人常灿光
石家庄日报印刷厂石印股职工,在旧历年前有了厂部所给予的承印邮票,套色表格、慰劳袋等三万多印的生产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全股就召开了股务会议。会上,在傅施忠,宋景祥的带头下,大家争先恐后的提出了个人的生产数字,经过大家热烈的讨论后,制订了全股的生产计划,决定保证在过年前五天内提早完成任务。
在工作过程中,职工们的工作情绪很高,大家自己要求加工,并实行了班接班制,每天大家都突击到十一、二小时的生产,不但没有人说过疲劳,而且工作情绪始终紧张愉快,在工作时,大家口里还唱着革命的歌子。特别是赵文功、巩永珍一些助手同志们,在这次生产中更表现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为了提前开动机器,在接班时,总是早上班,准备上班时所用的一切东西;在吃饭时,他们也不肯让机器停住。小组长乔裕民加紧制版,使得每一个机器不停、不误版,在上版之前把纸先预备好了,使工作更加紧凑。乔裕民在节约上也很注意,有一次他去领材料,看见别人掉在地上很小的一块药墨,他很仔细的拾了起来。
在这次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数量、质量上也大有改进;过去每台机一小时印七八十张,现在增至一百二十张。过去印的有不够清楚的地方,现在不但清楚而且还结实。
由于石印股职工的努力,结果在年前按期完成了生产任务。


第4版()
专栏:

  我参加了公开党的大会
阳泉三合工厂工人王联林
元月二十三日,我参加了我厂的公开党的会议,心里非常高兴。上级党委把党的总纲和总方针给我们讲的很清楚,说“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代表工人利益的”。我听了之后,脑子好象清醒了大半。当时就把过去的工人与现在的工人作了个对比:回想起过去在官僚资本家的工厂里,每天受着残酷地剥削和压迫,把工人不当人看待,好象牛马一样;不仅生活没有保障,而且说话的余地也没有。每天象在监狱里似的,没有一天痛快。现在呢?大不相同了,工人在政治上有了地位,在生活上有了保障,光明的新中国是出现了。我希望每个工友同志,今后努力学习,在政治、文化、技术方面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积极负责,把工厂看成自己的家庭,努力生产,提高效率,争取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第4版()
专栏:

  育才中学改进教学的经验
育才中学在执行中等教育会议方针,实行正规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很多学生感到功课“忙”、“压的紧”,有些学生甚至发生头痛、饭量减少等现象。经过教导、教学各部门及小组长等会议的研究、检讨和对中等教育会议文件的学习后,认为“忙”的主要原因有下列几点:
一、教员没有从学生接受的能力出发,总想把自己的一套很快的贯输给学生,因而内容多、份量重,除了课本外,还增加了很多补充材料;课堂里抄不完笔记,堆到外课赶。
二、不少教员缺乏教学经验,虽然积极努力,也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学生学起来很费力气。如有的教员和学生说:“你们只要好好的背(背书),就没有问题。”
三、各科教员都愿意学生把本门功课学好,课外各自留作业,没有互相配合,几门课集合起来,学生便吃不消,无法应付。
经教员会议后,明确了教学计划与教学效果的统一性。首先在教材内容和重点上有了改进,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特别是根据班上中等水平的学生出发来选择教材,订出教学进度。讲课时言词明确,不采取含糊态度,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回去,经慎重考虑与研究后,做出认真、负责、肯定的解答。
其次,级任教员与任课教员经常联系,研究和掌握班上的教学情况,研究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了解程度和留作业等问题,克服了过去互相赶、互相挤,时松时紧的缺点;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指导,启发学生自习兴趣,指出自习的范围,使学生有重点、有中心的去消化课堂上所学的东西。级任教员并帮助学生订学习计划,将正课与课外学习都包括进去,哪门功课差,就订出辅助的办法。此外,又设法使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女一班学生肖林,在墙报上写了一篇“学化学的经验”,不但改进了班上的学习方法,其他班也很快吸取了这一经验。
教学方法改进后,普遍的觉得上课记得清,作业完得快,还有时间看课外书,“忙”“累”现象逐渐被克服了,文化娱乐的活动普遍活跃起来。最明显的,便是病号减到三百九十名学生中只有百分之点八到百分之一,图书馆借书人数增加到全校学生的百分之九十八点二。
由于各方面的改进,教学效果提高了。从一年一期的一个女生班来看,全班三十个人,经讲授后国文课全懂的占百分之七十七,部分懂的占百分之二十三;算术全懂的百分之七十七,部分懂的百分之二十三;政治课全懂的百分之六十,部分懂的百分之四十;地理全懂的百分之八十,部分懂的百分之二十。


第4版()
专栏:询问与答复

  康拜因和康@仑答寒星、李蒙、林凤祥三读者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结果,使大生产、大资本并吞了小生产、小资本;或者促使小生产、小资本为了保持自己的存在而合并为较大的经营。但是,竞争并不就此停止,大生产,大资本间的巨头,又互相并吞,最后只剩下少数最大的巨头,垄断着生产和销售,这就是帝国主义时代的垄断资本。垄断资本开始于十九与二十世纪之间,首先发生在占有领导地位的重工业部门,现在已经渐渐普及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所有工业部门。垄断是自由竞争基础上的产物,它不能消除竞争;相反的,它把分散的各个企业间的竞争变成了少数垄断集团之间更剧烈的斗争,其残酷与破坏生产的能力都远较自由竞争厉害。
垄断资本的组织形式,现在已发生过五种,初期的垄断组织:卡特尔、新迪加、托拉斯都已经在读报辞典中介绍过了,现在只把较后期的两种垄断组织,康拜因与康@仑介绍如下:
(一)康拜因(也有译成康拜恩的):是两个以上的生产上有联系的企业结合起来的经济单位。譬如美国钢公司,因为炼钢离不开用煤、用电、用机器和五金零件,更离不开矿,因此它就和采煤、发电、制造机器,开矿等企业联合起来,或者,它自己拿出资本去开办这些企业。这样就形成了康拜因的生产。康拜因的出现,表现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更形集中、更形社会化;同时,也更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工人所受的剥削更加严重。
(二)康@仑(也有译成康@恩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财阀或财团,如美国的摩根、洛克非勒和日本的三井、三菱等都是。康@仑是垄断资本更高的组织形式,它把各种不同的企业:如银行、矿山、交通、工厂、商店,甚至旅馆、剧院都联合在一起,形成了极大范围的垄断集团。
无论是康拜因、康@仑,或其他的垄断组织,它只有一种作用,就是使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斗争更加剧烈。一切垄断组织的发生与发展,都表示着资本主义社会整个生产的无政府、无计划,与个别垄断集团、个别企业的有组织的矛盾的更加深刻,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垂死挣扎。
 


第4版()
专栏:卫生常识

  麻疹的预防
霞萍
在春季里,小儿最易得麻疹。这也是一种急性传染玻一得了这病,最初是发烧,体温升高,第二日也是发烧,第三日便觉时冷时热,第四日至第六日,更发热,体温高至三十九或四十度(摄氏)至第七日降至三十八度内外,第八日降至三十七度,这是一般的经过情形,脉膊也随热度而变动。
但是传染病一般都发热,怎么能知道是麻疹或是其他疾病呢?要知道麻疹,有一个最明显的症状,便是发疹。在发热第三、四天达到高度时,在口盖内及舌下粘膜上发现小颗状疹,这个特征是被外国人高布利克氏所发现,所以在医学上叫高布利克氏斑,继续便显于面部、颈部,由胸部、背部渐次扩大弥漫至四肢,经二昼夜便现于全身各部,在这期间继续发烧,及热度退下时,斑疹也渐渐消退。斑疹猩红色,用指压之即退色,旋又立即复呈红色。
麻疹很容易发现,一般在起初发热时。易于使眼睑结膜充血而湿红,且呈流泪及打喷嚏咳嗽等结膜刺激的症状。
重症的麻疹,于发疹以前,热度即已达很高,至四十度,继续五至十天以上,脉膊频弱,不进食,斑疹甚多甚密,并易并发肺炎,心脏衰弱,呼吸困难及中耳炎,甚至热度不减,渐渐衰弱,贫血,以至于死亡。
已经患麻疹的宜绝对安静,食物方面,于热度高时,可多饮水果汁、菜汤等液体,稀粥也可,更须注意乙种维生素之缺乏。
虽热度增高,但于斑疹未出齐以前,亦不可妄用冰块冷敷,室内务求温暖,勿吹风,使之含有水蒸气,经常让炉子上茶壶煮沸着开水,让它冒热气。
患麻疹之后,最好暂勿外出,因恐传染他人。且患麻疹后常易得百日咳、支气管炎及其他传染病,尤其是结核感受性甚强,注意不要接近周围的结核患者。
传染,主要是病原体随患者唾沫及痰液飞落于物品上面,或在空气中,因呼吸而传染。
预防,患者宜急速隔离,对于沾有患者喀痰或唾沫的物品宜严行消毒,流行期间,小儿最好不外出,如上戏院、探亲、串门子等。预防宜注射麻疹恢复期病人之血清,或健康成人的血液,最好是病儿父母的血液。这种办法不但可以预防,而且可以治疗麻疹。


第4版()
专栏:

  一个工人的话
胡维新
我是一个被服匠的儿子,
我是被压迫的阶级。
旧社会,
是老财资本家的天下:
看咱穷人一钱不值,
简直是有钱人的牛马,
会说话的工具。
 ☆ ☆ ☆
爹爹一身好技术,
啥也没挣下,
便宜了资本家。
后来,爹死娘嫁人,
生活更无法,
人家还说我“命里活该”,
“穷窝里生不出富娃娃”。
“我啥时候也争口气……”,
有这个思想可不敢提,
旧社会里咱哪能扬眉吐气,
哪有穷人说话的余地。
  ☆ ☆ ☆
我自从参加了革命工厂,
才找到了自己的家乡,
见到了爹娘——共产党。
我穿上工人服,
我脱下破衣裳,
推去污垢的乱发,
露出了人模样。
这里有民主没有剥削,
有互助没有忌妒,
师傅真心教学员,
学员诚意爱师傅。
  ☆ ☆ ☆
我刚来时“傻”的可怜,
什么本领也没有,
党培养我,
教育我,
从来没嫌过麻烦。
教我技术,教我写算,
还说:“别想家,好好干,
将来当个英雄汉!”
工厂就是我的家。
我还想啥?
十几年来我在工厂长大。
  ☆ ☆ ☆
树枝儿长大忘不了根,
共产党抚养我长大,
我忘不了呀!
我要永远记在心!
我要努力生产,
支援前线,
把蒋匪消灭完,
叫全国工人兄弟见青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