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人民园地

  人民歌舞万岁!
 评“人民胜利万岁”大歌舞
田汉
华大同学们在演出“人民胜利万岁”大歌舞后,虚心地、诚恳地征求各方面的反应和意见,这是很好的创作态度。为什么说是创作态度?因为一个作品在第一次问世后还不算是真正完成了。必须仔细听取观赏者的意见,改了又改,磨了又磨,这才能是成为光芒万丈的艺术品。裁缝量好尺寸,把衣服赶成,而懒得叫定做者一再试穿,决不会让人满意的,这─明白吗?
这一大歌舞我只在政协晚会上看过一次。其实是不能有什么完整的意见的,但我有义务传达一点,便是当晚的观众,从年青人到白发如银的老战士,都很受这歌舞的感动。特别是从新解放区来的代表们,骤然接触这样的场面,简直兴奋得要流眼泪。看完出门,许多人赞不绝口。
这歌舞剧,后来在解放剧场演出,效果也是很好的。这证明北京市民观众并非不能接受新的艺术,或不能感染新的情绪。问题始终在于我们给他们的是不是真正新的东西,和你是不是能更艺术地传达它。
我说真正新的东西有两个意思。一是思想内容真正代表了广大人民的要求,也为他们所能理解、爱好,不是那种似是而非,或新的有些古怪的东西。二是指掘得更深的东西,革命的初期兴奋过去之后,人民进入艰难建国的阶段,便不会太欢迎那些近于一般的门面的刺戟,而要求深入革命现实,真做到“入情入理”。歌舞剧也不能例外。当然也增加了我们歌舞剧创作者的负担。“人民胜利万岁”在歌颂人民胜利,鼓起大家对新国家新政权的热爱是起了一定作用的。我们的路没有走错,但要继续走下去,要走得更深。要不然这兴奋不能太持久。
胡沙同志报告创作经过说:这次台湾、西藏舞由于歌词内容的斗争性很强,场面的力量组织很好,获得了很大的政治效果,表现出感人的力量。这是不错的,但我们也不可自足,因为就服装、舞蹈等艺术形式说,显然还不能与思想内容相配合。西藏方面我不敢说。台湾七种高山族除了红头屿的雅米族外,其他六族我都有过接触。也看过太雅尔族、阿米族、排万族等的跳舞,却不能由这个大歌舞剧中的台湾舞引起任何实感。(上海“花莲港”影片中有高山族舞,那是雾社的太雅尔族扭的与“花莲港”的阿米族舞蹈又不一样。)
开国阶段的艺术是以气胜,以思想内容胜。这是必然的,就连苏联朋友们也有同样感想。不论杜金斯卡娅们的双人舞和红军歌舞团的红军舞,就舞艺说还不是我们所能学步的。但我们一种火炽的政治热情和开国的胜利的欢喜,使我们苏联朋友们也不能不欣羡,不能不感动。
“看了你们的舞剧,使我们想起我们革命的初期”。
是的,我还没有忘记一九二八年邓肯跳舞团在上海奥地安戏院给我们的深刻印象。那是战斗!那是吼叫!
上次在莫斯科参观大戏院附属舞校时,我曾问起邓肯女士。她死了多年了。她的跳舞团也不存在了。但她的精神影响却还存在今天的舞剧中。
为着保证我们的民族歌舞剧更大的发展更辉煌的前途,我除了要求大家注意技术争取技术外,更要求同志们把成为我们今天的特色的高度政治热情,对黑暗罪恶的憎恨与斗争,对光明自由的热爱与歌颂精神始终保持下去。


第6版()
专栏:人民园地

  全世界最可贵的房子
 列宁故居参观记
王琳
九月十二日,莫斯科的太阳特别光彩。上午九点来钟,两辆大汽车载着我们中国民主青年文工团的同志们向郊外前进。到了哥尔基村,担任翻译的苏联同志就指着离马路一里来远的一所隐蔽在森林里的白色洋房告诉我们:“那就是列宁住的房子,列宁最后住的房子!”
“啊!那就是列宁最后住的房子!”
“在哪里?在哪里?”……几十颗心一致在跳动,几十双眼睛一致在寻找,怀着无比的尊敬和热情向着那最令人景仰的圣地。
穿过高大茂密的森林,我们来到这伟大的所在,来到这苏联——不止苏联,全世界最可贵的房子。进了大门,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鞋上套上一双毡鞋——这是这里的规矩,不能叫外面的肮脏沾污了这圣洁的地方。
虽然是几十个人,却静悄悄的象没有人一样——这不是什么规矩,而是每个人对这伟大的革命领袖的爱戴和敬仰所产生肃穆。屏着气,闭着嘴,我们鱼贯走进了列宁的故居。
革命前,这是莫斯科一个有名厂主莫洛左夫的寡妇的家,一九一○年这寡妇和莫斯科市长结了婚,革命后,这房子收归国有了。一九一八年,列宁被社会革命党阴谋刺伤,不久,医生叫他来这里休养。但是,我们的领袖,我们的导师哪里肯休息呢?他受伤了,他依旧继续不断地领导革命。看呵!那墙上正挂着列宁请求医生许可他参加工作的证件,挂着“列宁在工作中”的相片,右手在写字,左手还吊着绑带呢!就在这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列宁完成了他的“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这一著作。
小小的电话室里摆着一张桌子,两三把椅子,桌前墙上挂着一付古老的电话。向导的女同志对我们说:“同志们!列宁就在这椅子上坐,在这桌子上工作。他一刻也不愿和人民失去连系,他经常用这电话和斯大林谈话,用这电话口述他的文章。这是个旧式电话,经常出毛病,列宁要求把它修好,在旁边做了个扩音机加大声音。”
向导同志又指着墙上的一张照片说:“同志们:你们看列宁在打电话。他为什么穿着冬大衣呢?原来一九二一,二二年莫斯科的燃料困难,列宁为了节省燃料,住在外面那所小房子里,打电话时穿着大衣过来。”
列宁很喜欢小孩,经常组织小孩到这里来玩。农民们也经常来这里看望他们的领袖,电话室外面的一间屋里,还挂着列宁和农民谈话的像片。一九二一年一月八日,列宁在这里接见了哥尔基的农民代表,代表们要求列宁到他们村里去。第二天,列宁和夫人就骑着马去了。在三百多个农民的集会上,列宁报告了当时国内外的形势。会后,农民要求列宁帮助他们村里安设电灯电话。五月,哥尔基就接上电线,西雅诺娃村也接上了。西雅诺娃村的农民为他们的电气化开了一个庆祝会,请列宁去参加。——人民的领袖,是这样紧密地和人民连在一起!
人民是这样的爱列宁,看看他们送给列宁的礼物吧!杜拉城的女工用十字布绣的旗子,上面绣着“祝我们的父亲健康”。孤儿院送的纪念册,一九二三年莫斯科农业展览会的职工们送的文具,费尔加送的木雕桌椅,哥尔基集体农场向列宁做报告送来的麦子样品,列宁死后工人送给列宁姐姐的列宁腊像……。这些东西多么别致精巧,这些小小的东西,代表着多么崇高的意义!
列宁喜欢打猎,图书室里除书籍外,还陈列着“列宁在哥尔基打猎”的画,望远镜,在这小屋里放电影的机器,农民送的鹿皮鞋,以及列宁穿过的衣服。看了这衣服,谁也得惊叹这人民领袖的伟大的朴素!
一九二三年夏天,列宁因病常住哥尔基,医生禁止他工作,会客。七月间,他好了一点,在外边森林里照了几张像。其中一张是和他的夫人、侄子侄女合照的,这些像都挂在图书室里,还有一九二二年和斯大林在哥尔基一起照的像片。列宁在花园里看书时的帆布躺椅,以及列宁坐的藤椅,斯大林坐的白漆椅都摆在这里,就在这两张小小的椅子上,这两位全世界劳动人民的领袖策划着一切,这两张小小的椅子连系着整个无产阶级的命运,连系着全人类的命运。
当我们轻轻地踏上楼梯的时候,向导同志说:同志们:你们看这楼梯有两层扶手,这样,列宁可以不要人帮助,自己上下楼。看我们的列宁生活得多么简单朴素!他多么严格的要求自己!
楼上有两个露台,列宁和斯大林常在左边露台上谈话。右边露台,是一九一九年夏天列宁接见农民的地方。
食堂里摆着一张长桌子,七把椅子围着它。桌上有列宁用的杯盘和一把铜茶壶。墙上挂着一架钟,三幅画。
和食堂相连的是办公室,设备都是房主原用的,列宁不让制新家具。房子的一角摆着写字台,台前一把椅子,台上放着许多书。在这写字台上,列宁写了“再论职工会”,“党的危机”等著作。办公室比较宽敞,夫人克鲁普斯卡雅的床就摆在室的一角,用屏风隔离起来。这床旁边就是一道门,我们出了这道门,来到列宁的小小的卧室里。卧室的一角,靠墙摆着一张单人床,铺着朴素的白布单子,他用的手杖,药品都摆在这里。一张很矮小的方桌,是列宁看书的地方。桌前两把椅子,其中一把是夫人坐的。桌上还摆着列宁最喜欢的“我的大学”,和“爱与生活”,他逝世前两天还看过它们。
一九二三年冬天,列宁的病好了,医生说他可以回莫斯科工作了。但是,谁想到,谁想到呵: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一日,伟大的列宁突然得了脑冲血,六点五十分,在这张朴素的小床上,这革命的巨人,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导师便与世长辞了。向导同志说:“同志们!要不是一九一八年受了伤,我们的领袖还可以多活几十年呢!”
可恨呵!要不是遭了反革命的毒手,我们的领袖还可以多活几十年!我们狠狠的“哼”了一声,含着悲愤的泪跨进隔壁一间屋里,这是原来停放遗体的地方。现在,两杆红旗簇拥着米尔哥洛夫雕刻的导师遗像栩栩如生,这遗像被农民们送来的花圈挽联围绕着。这是人类正气之所在,这伟大的遗像将与太阳一起灿烂到永远!永远!
左边墙上,斯大林同志的箴言在向我们这一群中国青年闪着光辉:“记着,爱,研究我们的列宁,他是我们的导师,他是我们的领袖。”最敬爱的导师列宁同志!我们将永远记着你,爱你,研究你!今天,在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已经翻身了。我们永远感谢着你!感谢着你的指导!
                   一九四九、十一、四。


第6版()
专栏:影评

  看“青年近卫军”后
张伯昭
渴望已久的法捷耶夫名著“青年近卫军”在京市映出了,它正是一首叙述苏联爱国青年抗敌卫国的悲壮史诗的朗诵。
“青年近卫军”的小说原是法捷耶夫按照红顿城的爱国青年和德国侵略者作坚持斗争的实事写成的,在这个题材下充分发挥了伟大的爱国精神。名导演格拉西莫夫将它改成剧本,在保留原著的优点之外,更加以合理的穿插,表现出来组织领导的重要而强调了布尔什维克党性的伟大。剧本由于它的历史题材而有着先天的真实性,再加上青年演员的伊万诺夫和谷尔佐,他们都是曾经亲身参加卫国战争的战士,所以极为适合于所扮演的角色,而更能作到自然、真实的地步。各方面的因素使得“青年近卫军”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有了高度的成就。
剧中主要的精神自然是爱国主义,但它的特点是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共同表现。它不是描写某一个英雄如何救国,也不是描写少数几个优秀分子的特殊事迹,而是在整个影片中到处都充溢着高度的爱国精神。这个精神的流露,使你在剧中任何一个苏联人的一言一动中都可以感到,甚至于当老太婆去找皮匠缝鞋的谈话中都表现得那样悲奋。使我们认识到苏联所以战胜德国法西斯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人民对祖国的热爱。
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优秀团员们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爱国的热情,并且也具有无产阶级的其他优良品质,就是组织性和纪律性。他们不但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秘密组织,而且在危难中仍然保持着铁的纪律,他们依然要宣誓,表示对人民负责。
影片对观众的影响是大的,使得观众能兴奋也能流泪,并且它燃起了每个人心中对祖国的爱。影片告诉了我们失掉祖国的苦痛,使我们对于帝国主义者生出极大的忿恨。并且感到今天人民的新中国诞生的可贵,而认识了只有政权属于人民的国家才能有力量保卫自己的祖国,才能抵制住帝国主义者的侵略阴谋。


第6版()
专栏:

  在桥上
——列宁的故事
武装起义是在夜间开始的。
当夜天色沉黑,森严可怕。街上的路灯都没有亮。布尔塞维克的巡洋舰“阿芙乐尔”黑森森的耸立在涅瓦河上。舰上的灯光都熄灭了,大炮口对着冬宫。
在黑暗中,传来了远处的枪声,摩托车声和站满了武装兵士和水兵的大汽车在大街上飞驰的轰隆声。
各街上都燃着火堆。赤卫队员在火堆前烤火,低声谈话,等待命令去进攻。此刻武装的工人队伍已经占领了涅瓦河上的各桥梁。
在一座桥上站有一个彼得格拉的年轻工人克鲁多夫。还有八个赤卫队员同他一块保护这座桥。指挥他们的是一个老布尔塞维克,大家都称他为瓦西里·依万诺维奇。
在那天夜里,白军曾两次进攻这座桥,但是赤卫队员坚守不退,开枪把他们击退了。
除非是带有特别通行证的人才可以从桥上通过。
可是有一个人没有通行证,终于也让他过去了。当他走到哨兵跟前时,瓦西里·依万诺维奇拿着手枪走上前去。厉声问道:
——拿出通行证来!那个人站下了,把竖起的大衣领子推开。他的面颊上紧紧扎着一条手巾。他低声向瓦西里·依万诺维奇说了一句话。瓦西里·依万诺维奇就往后一退,向他行了一个举手礼。那个脸上扎手巾的人就迅速从桥上的克鲁多夫面前走过去,隐没在黑暗中不见了。
哨兵长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来同克鲁多夫并肩站着。他一句话也没有说,总是望着那个生人走去的方向。在河那边不时传来隐约的枪声。
最后,克鲁多夫忍不住了,问道:
——他拿出通行证给你看了么?
瓦西里·依万诺维奇慢慢答道:
——没有。他没有来得及领通行证。他时常都在躲藏着……先是藏在芬兰,然后又藏在这里。现在他到斯莫尔雷去了。(注:士摩伦宫)
随后他又说道:
——你想一想:他是从白军跟前走过来的!他们能把他……你明白吗?他们能把他打死的。
克鲁多夫觉得连他的说话声音都有些战栗害怕。这是他第一次听见他长官这样说话的声音。
他看一看瓦西里·依万诺维奇的面色问道:
——究竟他是什么人?
赤卫队哨兵长答道:
——他是列宁。
(转载考瑙瑙夫著列宁的故事)


第6版()
专栏:

  黑石坡煤窑演义(23)
康濯
  二十一 水淹
喜禄得了加气伤寒,他大小从阳泉请了医生赶回,医生瞧了病抓了药,到第五天头上,病人才多少轻了点,这里玉宝就找喜禄他俩小商议办法。
玉宝还有点不服输,后来又下窑底打看了几回,并跟聚宝请示了办法,就照他们铺排的告这弟兄俩道:“这回可是我走了眼,看错了方向,千错万错我担承。可这刨开的风筒行道离东窑也的确不远了!事到如今,我的意思还是再干下去!再从东窑刨个口子,准通西窑风筒行道!东窑里刨口子的地势也看好了,你们拿主意吧!”这弟兄俩眼见工也费了钱也丢了,这时又不能跟父亲商量,就没答应玉宝。不想第二天聚宝却把他二人叫去说道:“玉宝跟你们说了么?这窑并没有垮,再从东窑里趁热刨一遭,风筒还是能透。这嘛又是咱一村一姓几十年的大事,你弟兄们就作个主再刨一遭吧!怎么,你们拿不准主意,要不我给作个主行么?”弟兄二人悄悄商议了两句,就推脱说没有资本;聚宝道:“那还花多少!大数目早出了手的,还在乎这点子?不是每天出炭也能进些款么?要不,我再跑柳沟借两个,你们看呢?”弟兄俩又推说要跟父亲商议,聚宝却脸一板道:“嗨!你们还信不过我?喜禄这会正该养息,你们还要操劳他跟他商议?你们就是这么孝顺的?再说,你们老子的脾气是,这会风筒不透开,赶风硬了又得等秋后的,你们不怕他生气?”弟兄二人没话说,支吾着走了。但过了一天,聚宝又把他二人叫去,递给十九块白洋,外加一张借据,说还是从柳沟借的,二十块,五分现扣利扣了一块,叫他俩在字据上打手戳;他俩有苦不敢说,只得照办了,说了句:“反正仗凭你老人家作主吧!”就又让玉宝开工。
这回玉宝又打整了一天,给窑黑们吹了吹根底缘由,东西窑营生又照常动弹;并把透风筒那班人拨到了东窑,另往西刨一条小岔道,透过西窑风筒道里去。
但这回风筒又没有透开!只刨了八天,就刨出一股大秤杆粗的活水来,而且水来得真凶!象一场淋头大雨后从坡顶顺水沟往下冲的积水一般,东窑的窑黑们立时一阵吆喝,赶紧往窑口跑,跑得慢的连@头、担筐也没拿出来,就被水淹了,有两个还淌了一阵水才冲出来。
水淹大窑的风声,很快传遍全村,西窑的窑黑也吓得不干了,玉宝又不露面了,喜禄他大小又去了阳泉,只急得他二小跑回家直啼哭,可又不敢大放声,怕惊动他父亲。但这窑就这么停了,没人经管了!辛辛苦苦拾掇了两个冬天,赔进去多少心血、力气和垫本,现在可真是垮了!一连五六天,村里人们又都象去年大窑刚开成那样,不论男女都去窑口看看,左近邻村也短不了有人来看望,一个个都是不声不响或是叹息一声,就走开去。只有这大窑的窑主喜禄,却还被人瞒着;他病还没好,他只知道玉宝又很有把握地在第二次透风筒,他还在天天打问这风筒透没有透哩!
过了两天,玉宝才在村里露面。他也象生了一场病,身子没一点精神,满脸灰塌塌地,又悄悄去找聚宝求办法。这回乾大脑一见他,就歪着脖子训他道:“你那把式到底算不算把式?”玉宝不敢见人,低着头小声说:“这回方向并没错,可谁知这股水……”乾大脑道:“你当的是领事呀!你没见过水?你说这怎么办?”玉宝道:“可就是说啊!我……我不行嘛!”这时聚宝不耐烦了,忙道:“事到如今,还说这作啥?咱怕还没法对付?”乾大脑道:“叔!法是有!可这回是你作主的呀!喜禄又病了,可到底恼火嘛!”聚宝脸一板,霎时间脸上紫黑紫黑地,伸出个巴掌往桌上一刀砍去,说道:“到这会还不能下狠心?窑能救就救,不能救不会……来!”聚宝回头叫道:“白泉家!”白泉家送过水和烟丸,他就一边喝,一边跟乾大脑和玉宝商量开了对付的办法。
  二十二 霸占
不知聚宝他们商量出了怎么打救这大窑的办法,反正自后这窑就一直停了工;东窑的水倒不流了,在离窑口七八丈的地势停住了,但村里人们还是慌乱不安。
过了些日子,村里忽然有人暗里传言,说是大窑里头黑夜有响动,象扔炭块,又象是风刮着水响;后来,又有人传言,说是窑场上、坡坡上也有响动;再后来,竟有人说:村里边半夜里也短不了有什么响动了!这些事到底是真是假?这响动到底有谁听见过?不知道;可有谁能说就是没这回事?却谁也不敢说。不过,就是这么不明不白的事,慢慢竟也闹得浑村乱烘烘,而且连左近邻村也嚷说开了。不久,人们见村里社首上庙计议了两回,并见他们个个穿戴干净,宰了羊,蒸了白面花糕,祭拜了一回老君爷。但这是怎么个情由?还是没人知道。又过了些日子,人们见乾大脑领人上各家户敛敬老君爷的临时款,才打问明白,说是因为大三得罪了老君爷,这才水淹了大窑,窑里窑外闹开了响动。村里社里到底怎么对付呢?听说是这事牵连着喜禄,喜禄病还没好,社首们就只轮班上庙烧香摆供祭奠,等喜禄好了再说。这真是祖祖辈辈谁也没听说过的稀罕事,浑村人大多是半信半疑,不过,却也没人敢说不信;大家都不声不响,等着看以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