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闭幕 
通过筹备会章程选出筹备委员
【新华社北京二十七日电】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今日于讨论了朱德副主席的讲话和冯文彬的报告,通过了筹备会的章程,并选举了筹备会的委员后,已圆满闭幕。会议在今日上午进行讨论时,华东、西北、华北、华中、东北等地区和北京市、人民解放军以及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都有代表讲话。大家对朱德副主席的讲话与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冯文彬的报告,都表示拥护,并一致表示全国体育工作者要团结起来,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加强学习,力求进步,为新民主主义的体育而奋斗。华东代表张汇兰认为这次大会是中国体育史上划时代的一页,从此全国体育有了新民主主义的新方向。华北代表李清安感到体育工作者责任重大,应打破过去狭隘的宗派主义,共同努力,发扬新体育。华中代表范宗先认为体育只有在人民政府领导下,才能获得充分发展。部队代表张连奎、总政治部代表刘公亮在发言中介绍了各地区与人民解放军的体育,指出各地人民与解放军将体育与生产、战斗密切相结合,是今后新体育的道路。
全国体总筹委会委员一百零八名
会议在下午通过了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章程,并选出筹备委员一○八人,以冯文彬、廖承志、康克清、易礼容、李颉伯、马约翰、徐英超、吴蕴瑞、高棠、江凌、晏福民、黄镇、张致祥、张连奎、马玉槐、朱语今、罗爱华、蔡演雄、章泽、李一清、段炳辰、秦廷榕等二十五人为常务委员,并选出冯文彬为筹备委员会主任,马约翰、吴蕴瑞、徐英超、高棠为副主任,高棠兼任秘书长。至此大会乃圆满闭幕。
【新华社北京二十七日电】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委员名单如下:
华东十五人:黄狮(山东)、蔡演雄、俞贵方、吴邦伟(上海)、吴蕴瑞、张汇兰(南京)、王志安(济南)、赵逢珠(青岛)、李昌,江、浙、皖、闽、台湾、杭各保留一人;
华中八人:范宗先(湖北)、张树勋、李少庭(武汉)、朱语今,湘、豫、赣、开封各保留一人;
华北九人:张笃斋(河北)、陈盛甫(山西)、周围(察哈尔)、李清安、吴功俊、罗爱华(天津)、许世平,平原、绥远各保留一人;
西北八人:龚季朴(陕西)、王耀东、李一青(西安)、罗毅,甘、宁、青、新疆各保留一人;
东北十二人:王兆文(松)、关锡昆(黑龙江)、陈凤生(辽东)、刘宽谟(辽西)、王冠英(吉林)、赵涟(热河)、卢文韶、郭效汾(沈阳)、王迪光(长春)、王立疆(哈尔滨)、韩国儒(旅、大)、章泽;
西南五人:川、康、滇、黔、藏各保留一人;
华南七人:粤、桂、香港各保留一人,广州、华侨各保留二人;
北京市五人:马约翰、徐英超、段炳宸、秦廷榕、郭强;
军队十四人:张德生(第一野战军)、窦力新(第二野战军)、唐亮(第三野战军)、陶铸(第四野战军)、孙泱(东北军区)、张致祥、康健生(华北军区)、黄镇、刘公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王秉璋(空军)、张学思(海军)、张连奎(六十六军)、苏井观(卫生部),保留一人;
全国总工会三人:刘宁一、易礼容、杨兰华;
全国妇联三人:康克清、刘清扬、杜君慧;
全国学联三人:晏福民、刘修正、顾光顺;
全国青联三人:廖承志、钱伟长、刘善本;
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四人:冯文彬、蒋南翔、高棠、何礼;
铁路总工会筹委会一人:李颉伯;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三人:钱俊瑞、愈庆棠、江凌;
少数民族三人:包彦、克力更(内蒙)、马玉槐(回);
国术界保留二人。
共一百○八人。


第4版()
专栏:

  杜伯洛维娜昨参观四中
任振甲
【本报讯】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团员俄罗斯苏维埃联邦教育部副部长杜伯洛维娜昨(二十七)日赴市立四中参观。一千多同学以最热烈的情绪为这位国际友人举行了欢迎会。会上,四中校长作简短的介绍后,号召同学要努力学习苏联,加强中苏友谊。继由杜伯洛维娜致词,她指出中苏两大民族就象同胞兄弟一样永远亲密的团结在一起,彻底消灭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最后她勉励同学说:建设祖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建立学习纪律,时时刻刻不要忘记为自己的祖国而努力。他的讲话博得全场的掌声与欢呼声。
(四中通讯组任振甲)


第4版()
专栏:

  苏文化代表团招待记者
西蒙诺夫宣读告别中国人民书对各界人民和毛主席深表感谢
【新华社北京二十七日电】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今日上午举行记者招待会,应邀出席的有北京各报社、通讯社和天津、上海各报社驻京记者以及苏联塔斯社北京分社社长罗果夫,共十余人。会上苏联代表团团长西蒙诺夫首先宣读了代表团告别中国人民的书面声明,接着对中国记者所提出的问题一一详细解答。西蒙诺夫在宣读告别中国人民的谈话中诚恳地说:最近几天内,我们就要离开殷勤招待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境了。在这个时候,我们愿意经过中国新闻界的帮助,对在中国各地热烈诚恳欢迎我们的劳动者、工人、农民、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们表示感谢,我们愿意对所有中国的社会人士表示感谢。我们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表示深深地感谢。西蒙诺夫在回答记者所提的问题时一再表示对于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具有深刻的感情和信心。记者大部分问到此次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参观新中国的许多城市和农村,学校和工厂的感想,西蒙诺夫非常兴奋地回答这些问题说:新中国的人民民主的文化已进入到世界先进的文化行列中。我们衷心地为中国人民所获得的巨大胜利而满意。他又说:我们虽然即将离开新中国的国境,但我们不认为我们代表团的任务已经完结,我们将尽一切力量把在这里所得到的深刻印象告诉给广大的苏联人民。


第4版()
专栏:

  京市各企业工人 
热烈欢送苏代表团 
希望苏联友人常来中国
【本报讯】北京市各企业工人以无比的热情参加昨(二十七)日举行的欢送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的大会。七十兵工厂虽然生产任务很急,还有五百人步行十多里路,从雍和宫到先农坛参加了大会。回来之后,职员朱静安谈到他的感想:“这次苏联朋友给我们许多帮助,这是初次的文化交流。他们要回国去了,我们盼望给我们来信,与中国人民联系。”郭茂林说:苏联代表团来到中国,虽然时间很短,但收到的效果很大。他们是那么亲热诚恳,促使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更进一步的团结,希望苏联代表团把中国人民胜利的欢呼,把中国人民的愿望都带回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苏联。
电信七局修养室主任张赞@说:“只有苏联艺术演出队才能给中国人民表演这样精彩的节目,希望以后苏联代表团更多的派来中国,帮助中国的建设,以便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向他们学习。”工人景绣瑗说:“这次苏联代表团给中国人民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中苏两国人民的友情更深了。”
电话二局工人听到了要欢送苏联同志,大家争先恐后把白天的工作倒班完毕,工人周文泉急得未吃饭就去开会了。会场上热烈的情绪没法子说出来,看苏联跳舞的时候,唐树琴说:从他们的健康、活泼、团结的表演中,就看出是社会主义艺术的表现。
电车修造厂五百多人参加欢送会后,胡泉桂说:“现在他们要回去了,我们除了欢送以外,热切的盼望他们能经常的到我们这里来,指导我们。”
(胡泉桂)


第4版()
专栏:

艺术演出队合影。
本报摄


第4版()
专栏:

红军歌舞团合影。
本报摄


第4版()
专栏:

向艺术演出队献花,他的高呼万岁
本报摄


第4版()
专栏:

  苏联文化代表团临别赠言
在民主中国的日子,我将永不会忘记。中国人民整个的历史,在进步的人类面前有着伟大的功绩。中国的未来更伟大!
关于我们的总感想,我代表我们代表团,在欢送会上刚才已说过了。作为一个作家,我只需要补充一点:当回国后我将尽我一切努力,更好地写下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和优秀的人们。
西蒙诺夫
留在中国的日子将永生留在我的记忆里。我看到了幸福的中国人民,他们在艰苦而崇高的反帝国主义及国内反动派的斗争中已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胜利并建立了人民民主共和国。我也看到了劳动和学习中的中国青年。
我希望中国人民及中国青年在新人民共和国底建设事业中取得彻底的胜利与成就。
中国人民及其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
中苏友谊万岁!
伟大的斯大林同志万岁!
伏兹尼
四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我在新中国所度过的日子是我生平最幸福的日子。在这里,我再一次地欣度了我的青春。
我衷心地希望我们底友谊得以巩固,这种友谊使所有的朋友们高兴,使我们的敌人恐惧。
亲爱的同志们,留在这里的日子我感到很幸福,感谢你们的款待和友爱的欢迎。
马尔权夫
四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由于中国社会团体对我们的款待,使我们更加认识了中国古代著名文化的宝藏和民主新中国文化的巨大成就。
中国现代艺术家作品的艺术展览,表示出伟大的文化艺术,最主要地表明了许多艺术家和人民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并把自己的创作贡献给民主新中国的建设。
衷心地希望中国艺术家们,在这困难而高贵的道路上,达到巨大的创作成就。
费诺格诺夫
我向你们致谢。
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将尽力制作出不辜负中国人民的影片。
瓦尔拉莫夫
我在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空前的感召之下来到了人民的中国。我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及伟大的苏联人民一起,衷心地庆祝中华民族底具有历史意义的胜利。
德奥米多夫
四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我们在伟大的中国人民巨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时候来到中国是很幸福的。
我们的中国朋友及中国人民向我们表示了真挚的接待。留在中国的日子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在你们伟大的国家内对我们苏联代表团所表示的关怀与热爱也就是对我们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祖国及履行着各民族间的和平及友谊政策的——全世界劳动人民底朋友,我们的导师及领袖斯大林同志的热爱与关怀。
我们希望中国人民及其领袖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取得新的伟大的胜利及成就。
为伟大的中国及一切苏联民族间的永久友谊而奋斗。
斯托列托夫
阿格拉则
四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我向人民日报致敬。希望它永远为人民的利益服务。
格拉西莫夫(附图片)
西蒙诺夫 格那西莫夫 斯托列托夫 阿格拉则 杜伯洛维娜
德奥米多夫 瓦尔拉莫夫 费诺格诺夫 马尔权夫 伏兹尼


第4版()
专栏:

  欢送苏联文化代表团 
再见!
郭沫若
苏联文学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的朋友们,你们来了整整一个月,你们也忙了整整一个月。你们的到来已经给予了我们很大的鼓励,而且更毫不倦怠地在各方面向我们提供出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不仅在北京天津,而且还远远到过南京上海。这是使我们非常感奋的事。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们谨以兄弟的情谊向你们感谢,祝你们健康,更希望你们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再来。我们将以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做出很好的成绩来,作为对于你们的和苏联人民的深厚友谊的报答。
我们虽然分别了,但我们的精神是永远紧紧地拥抱着的。没有任何的空间和时间可以隔离我们的拥抱。
再见,亲爱的朋友们,再见!


第4版()
专栏:

  把我们对苏联人民和斯大林的敬爱带回去吧
郭沫若
伟大友邦苏联的文化代表团和红军歌舞团各位敬爱的朋友们现在要归国了,我们真是依依不舍。代表团在中国的时间虽然不多,然而对于巩固中苏两大民族的友谊,促进两大民族的文化交流,其意义是异常重大的。一个月中间,代表团诸位先生不辞辛苦,和我们的科学、教育、文艺工作者举行许多次的座谈会,在学生、工人、部队的群众大会上作过多次讲演,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知识,使我们对于伟大的苏维埃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代表团给我们的礼物是这样珍贵,我们真是十二分的感谢。同时,在短短一个月中,代表团诸位先生也看到了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如何坚强地团结一致,在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之下,为开展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事业而努力,热烈地向苏联学习,并且热烈地拥护我们的伟大友邦苏联所领导的反法西斯反侵略的国际和平民主运动,坚决地“一边倒”。如果我们有什么礼物值得献给代表团带回去的话,那么,我们这一份热忱,这一片信心,便算是最好的礼物。敬爱的朋友们,请把我们对于苏维埃人民的亲爱的热忱,请把我们对于世界进步人民的导师和苏维埃人民的伟大领袖斯大林大元帅的真挚的敬意,带回去罢!我们相信,你们这次的访问,是一个伟大的开端。我们热烈地期待着更密切更频繁的文化交流,欢迎更多的文化使节源源而来!


第4版()
专栏:

  希望苏联文化代表团再来中国
周扬
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就要返国了,他们在短短的留华期间给予了我们很多的教益,他们对我们所表示的深厚友谊,一种贯串着国际主义精神的兄弟民族的友谊,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
他们亲自告诉了我们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丰富经验,这种文化代表着人类文化所已达到的最高峰,照耀着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总方向。莫洛托夫说过,条条道路通向共产主义。法捷耶夫、西蒙诺夫同志也一再提示我们,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它自己发展的道路。我们正是在自己民族的基础上向苏联学习,没有这种学习,我们是无法前进的。苏联代表团的来华,实在是全中国人民和知识界的一个福音!我们希望他们再来!希望第二个、第三个、以至无数个代表团源源而来!他们是我们最敬爱的益友和良师,他们带给我们知识、信心和勇气,他们的言行就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的良好榜样!


第4版()
专栏:

  感谢苏联科学界代表帮助中国科学工作者
钱三强
这次苏联文学艺术科学代表团来到中国后,为了增进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增加我国人民对苏联的了解,中苏友好协会曾经组织了多次多方面的讲演、座谈和访问,无论是教育的、科学的、文艺的、青年界的聚会,每次苏联朋友们都尽力地耐心地亲切地告诉了我们所需要的知识,解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实在应该感谢这些朋友们和先生们。尤其令我们高兴的是他们愿意与群众接触,记得十月七日在清华操场,十月九日在北大民主广场,当他们看到三万北京的知识界青年以空前地热烈情绪迎接他们的时候,他们是那么兴奋,团长法捷耶夫却忘记了他的病,回家后向人说他再也不会忘记这个场面;副团长西蒙诺夫说“这种热烈使我的笔都穷于描写它了。”
苏联科学界代表与我们科学工作者几次座谈和讲演,很清楚地指出在十月革命后苏联的科学如何有计划地发展。这种发展包括提高及普及两方面,兼顾基本科学与应用科学;它的最终目的是发掘自然界的秘密,征服它,令它为人类谋福利。在制度上,他们也明确地指出,大学与科学院间有合理的分工与合作。这些都是我们新中国所该注意的问题,他们的谈话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的问题。站在一个科学工作者的立场上,我们是非常感谢他们的,并且希望他们这次的到来是中苏两大兄弟友邦文化上有计划交流的开始。


第4版()
专栏:

  希望苏联常有代表团到中国来
竺可桢
这次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到首都以后,我个人曾经参加过两次讨论座谈会、五六次演讲。获益不浅。尤其佩服他们诲人不倦的精神。虽讲演了两三小时以后,凡是有人提出疑难,总是有问必答,不愧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中苏之间虽有文字上的隔阂,而团长法捷耶夫之能如此欣赏中国文学,是值得我们自豪而赞美的一桩事。无论在文艺方面或是科学方面,我们要向苏联学习的地方甚多,希望以后苏联常有类似的代表团来中国,同时我们的文艺家科学家也能川流不息的去苏联观光。酿成中苏两国文化的大交流。


第4版()
专栏:

  钦佩苏联友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阳翰笙
当我们新生的中国正渴望能够多多获得革命文化建设经验的时候,苏联代表团的同志们把他们三十二年来在文化建设中宝贵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广泛而又深刻的告诉了我们。这对于我们中国的文化工作者,真是一种再珍贵也没有了的礼物。我们深深的钦佩苏联友人此种国际主义的精神,更深深的感谢苏联友人这种真挚的友谊。
(未完)


第4版()
专栏:

  深湛的国际主义友谊
—北京市欢送苏联代表团大会特写
林韦
十月二十七日,太阳照耀在高空,中苏两国的国旗迎风飘扬,毛主席和斯大林的巨像在两国国旗下俯视着黑越越的人群,人群中充溢着欢笑与欣喜,充溢着海水样深厚的国际主义的友谊。在全场肃立合唱中苏两国国歌的时候,这种友谊之感更强烈地渗入每个人的心。聂市长代表大家对苏联同志不辞劳苦表示了真诚的感谢,西蒙诺夫衷心感谢中国人民的热情招待。他说,他要告诉苏联人民:中国人民是他们最老实最忠诚的老朋友,中国人民是以怎样的愉快称斯大林为他们最好的朋友。此时,“毛主席万岁”与“斯大林万岁”的口号响澈云霄,雄壮的军乐声激荡着,“中苏友好万岁”与“中苏合作万岁”的两面大旗被许多人簇拥着奔上主席台来,后面跟着的是一大串抱着花束的女学生。
在这值得永久纪念的无限欢快的时刻,中国的和苏联的照像机、电影机都十分忙碌地活动着。鲜红的旗帜,美丽的花束,苏联代表团的同志与献旗献花的同志们一一亲密握手,他们高举花束久久地挥舞,几万双手久久地拼命拍着,许多人跳了起来,掷起了帽子和手巾,……这一切值得回忆的镜头,都被收入两国的像机与影机中去。
苏联同志们特意把他们精彩的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音乐与歌舞演给大家。其中包括克拉夫青柯的钢琴独奏,卡赞米瓦和米拿也夫的独唱,杜金斯卡雅和红军歌舞团的舞蹈,巴利诺瓦的小提琴独奏。他们是那么快活,那么纯真,那么健壮。北京被服厂两个工人一边看,一边议论着:“他们实在可爱得很。”前门车务段有两个列车员,一个叫杜元祥,一个叫张翔久,他们是苏联代表团由京到宁沪、由宁沪又返京的整个旅途的伴随者,招待者。他们对记者说:在天津时到中国大戏院去看戏,便招呼他俩同乘汽车去看。平时一言一动,都是完全当做同志或朋友一样。有了闲空,就教他们学习,或一块聊天。临别时全体签名对招待人员表示感谢。
华大的学生们说,苏联同志一来中国就去工人和农民的住处去看,他们是中国劳动人民最好的朋友。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北大西语系同学郦毅看了此次表演之后,说:“从前无论哪一个国家的最高艺术表演,我们总没资格参加;但苏联的最高等艺术家们却是在广大人民面前演的。”解放军某团战士薛省三,对苏联同志喊哑了嗓子还在为我们演唱表示特别关心。他说,他光想站起来走近点熟悉熟悉他们,好在脑子里刻下永久的影子。
辅仁女中的好些同学共同写了一封信,当场派两个同学代表她们送上主席台,直交西蒙诺夫。信里写的是:“最亲爱的苏联代表团同志们:你们回到伟大的苏联以后,请寄来几个徽章作为永久的纪念。祝你们一路平安,替我们问候斯大林同志健康。”西蒙诺夫与她们握手,诚挚的回答:一定一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