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通令(公字第一号)
为取消巩固区内路条制度由令各级政府机关
抗战以来,为防止敌探奸细混入解放区进行破坏,曾对来往行人实行路条制度。这对当时保障抗日战争胜利和保障人民安全,都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我华北解放区内地的武装敌人都已基本肃清,战争已引向边缘地区或敌占区,广大内地已完全联成一片,再继续这种路条制度已无必要,反使人民来往及商旅活动受到限制,妨碍经济发展。为此特通令在一切巩固区内取消路条制度,商旅人民迁徙往来,一律自由,任何部队、机关、团体、非依法律,不得阻碍。但边缘地区仍应严密注意防止敌探奸细的活动。自解放区出境到敌占区及从敌占区来解放区者仍须依法受检查,并履行出入境登记手续,领取出入境证。凡一切已领有出境或入境证件者,均允许其自由出境或入境,不再加以限制。除民商出入境管理办法暂依现行制度办理,随后并即另行公布统一办法外,特通令全区一律遵行。
            此令
  主席 杨秀峰
 副主席 张友渔 戎伍胜
 主任委员 宋劭文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六月二十四日


第1版()
专栏: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
关于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暨代表选举办法的决定
根据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及晋察冀边区参议会驻会参议员联席会议的决议,即“随着华北形势的发展,两解放区已形成统一的华北解放区,两边区政府应即适应客观需要,迅速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华北统一的政府”的决议,特作如下决定:
(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的任务:大会任务是讨论并决定:(1)两大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制定华北统一的民主联合政府的组织法并选举华北政府委员会及政府主席、副主席;(2)决定华北统一的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方针;(3)制定各级人民代表会的组织法及选举法等问题。
(二)代表名额及其分配:代表名额共定为五百八十七人;分区域代表、职业或团体代表及聘请代表三种。
(甲)区域代表:
(1)各县代表:每县一人,计二百七十九人。
(2)各市代表:石家庄市、阳泉市各二人,邢台市、邯郸市、长治市、临清市、辛集市、泊头市、安国市、晋城市各一人,共计十二人。
前两项代表名额随县市之增减,而增减之。即在选举过程中每增一县或一市,增代表一人,减一县或一市,减代表一人。
(3)社会贤达,开明绅士,工商业资本家,新式富农,自由职业者,高级革命职员等,其代表名额共定为九十三人,冀南区十七人,冀中区十六人,北岳区十一人,太行区十一人,冀鲁豫区二十六人,太岳区八人,石家庄市三人,阳泉市一人。
前项代表名额分配行署区者,由各该区行署依据具体情况,适当分配于各县市推选之。
以上区域代表共计三百八十四人。
(乙)职业或团体代表:
(1)妇女代表定为五十人,冀南区七人,冀中区七人,北岳区五人,太行区五人,冀鲁豫区九人,太岳区四人,石家庄市一人,原晋冀鲁豫与晋察冀两边区妇女联合会共选派十二人。
(2)职工代表定为三十五人:原晋冀鲁豫区公营工厂共七人,原晋察冀区公营工厂共五人,晋察冀铁路三人,邯涉铁路一人,原两边区总工会各二人,各行署区各二人(包括私营工厂代表在内),石家庄市、阳泉市、晋城市三市私营工厂职工代表每市各一人。
前项职工代表包括职员代表在内。
(3)军队代表定为三十五人:地方军区各选派二人,计十二人;华北军区及野战兵团共派选二十三人。
(4)文化界代表定为十五人:各行署区及石家庄市各一人,华北大学二人,原两边区文化界联合会共六人。
前项文化界代表包括文化团体、报馆、中等以上学校的代表。此外小学校及县文化团体参加区域选举。
(5)商会代表定为三十人:石家庄市六人,阳泉市、辛集市、泊头市、邢台市、邯郸市五市各三人,长治市、临清市、安国市三市各二人,正定市、定县市、晋城市三市各一人。
(6)回民代表定为七人:由各行署区及石家庄市各选派一人。
以上职业或团体代表共一百七十二人。
(丙)聘请代表:
(1)从两大解放区聘请十六人。
(2)从蒋管区华北各城市聘请十五人。
以上聘请代表共计三十一人。
前项代表由两边区政府聘请之。
(三)代表资格:凡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拥护民主、赞成民族独立和土地改革,年满十八岁的华北人民,除患神经病及褫夺公权者外,不分阶级,职业、性别、信仰、资历等,均得当选为代表。
(四)代表选举办法:
(1)区域代表由各县市人民代表会选举之。其未成立人民代表会之县市,由县市政府召集共产党县市党委会及县市各人民团体——工会、农会,武委会、青年团、妇女会、学生会、教职员联合会、商会等——代表,举行联席会议选举之。
(2)分配于各行署区及各市之妇女代表,职工代表,地方军队代表,文化界代表,商会代表,均由各行署区、各市的各该人民团体、各地方军区召开适当的会议选举之。
前项选举办法由行署或直属市市府具体规定之。
(3)分配于原晋冀鲁豫及晋察冀两边区级之妇女代表,职工代表,文化界代表,由边区级各该人民团体召开适当的会议选举之。
前项代表选举办法,由各该人民团体拟定,呈经两边区政府批准。
(4)华北军区代表,由华北军区选派之。
(5)回民代表由各行署区及石家庄市回民团体选派之。
(五)选举事务之办理:
(1)区域代表及分配于各行署区及各市职业或团体代表之选举事务,由行署、县、市政府办理;两边区级职业或团体代表之选举事务,由各该人民团体、部队自行办理,但两边区政府得派人监督之。
(2)区域代表选举及职业或团体代表选举,统限于七月二十五日前办理完毕,由办理选举之行署,直属市市政府,人民团体及部队,将选举结果立即报告两边区政府,并于大会开会前两日,将选举经过及结果,连同当选人履历,详报两边区政府。
(六)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之开会时间与地址,另行通知。
(七)本决定自公布之日施行。


第1版()
专栏:

  配合华东作战获大战果
军区奖励冀鲁豫部队
【新华社冀鲁豫七日电】华北军区司令部,顷致电嘉奖冀鲁豫军区部队,积极配合华东解放军作战,并获得很大战果,勉励全体指战员戒骄戒躁,继续发扬这种对敌斗争的英勇奋战精神。
【新华社冀鲁豫七日电】(迟到)六月十五日,蒋匪整五师,配合飞机坦克,向我钜(野)南章逢集、王庄一带进犯,我冀鲁豫地方武装某部配合主力,奋起阻击,连续击退匪二十余次陆空猛攻。是役共毙伤俘匪五百余名。


第1版()
专栏:紧急动员抗旱备荒!

  北岳三地委指示
加紧锄苗准备晚种厉行节约消灭害虫
【察哈尔讯】北岳中共三地委于六月二十五日发出关于抗旱渡荒的紧急指示。近日各地未落透雨,大部地区的旱地庄稼多呈枯萎状态,薄坡地及沙土地尤为严重,旱象已将形成。部分地区又遭虫、风、雹灾,除麦收地区外,粮荒现象仍很严重。为克服当前天灾,地委特指示:(一)加紧锄苗。农谚云:“锄头能带三分雨”,多锄可以耐旱,各地应以大力组织群众,赶快锄完头遍锄二遍。灾户的缺粮问题,应发动群众互助互济,政府也应迅速发放贷粮解决生产困难。(二)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水利,迅速修竣一切可能利用的大小水渠,挡修水汪,做到能浇一亩算一亩,能浇一棵算一棵。(三)准备晚种作物种子(荞麦,六十还仓玉米,黍子,菜籽等),准备落雨后补种、抢种之用。(四)积极发展副业,增加人民收入,抓紧锄地空隙,组织妇女儿童刨药村、纺织等副业生产,领导上应解决原料供给及成品的销路问题。(五)厉行节约,首先由机关、团体、部队做起,号召全体工作人员和指战员发扬与群众共患难的精神,节省粮食救灾;同时要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开展群众性的节约运动。(六)一旦落了透雨,应立即组织全力突击锄苗,补种。(七)消灭虫灾:天旱容易发生虫灾,目前涞涿果木树、宛平谷地已发现虫害,各县区村应切实检查,发现了立即扑灭。(八)大旱之后必有大涝,须利用一切农隙,垒埝,修坝、疏通渠沟,以防天雨冲坏田地秋苗。


第1版()
专栏:紧急动员抗旱备荒!

  阳城晋城群众担水点种晚秋
【太岳讯】入夏以来,太岳很多地方未落透雨,早秋虽已种上,但回茬麦地赶种晚秋,已发生了很大困难。今年回茬麦地又多(如阳城一区麦地占全耕地十分之六),因此防旱抢种,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的迫切任务。太岳新华日报于七月五日发表短论,号召各地农民进一步和灾害作斗争。据称:“常言道:‘秋收不收秋,单看二十六’,今天(七月五日)已是旧历五月二十九了,还没下透雨,不少群众还在等雨下种晚秋,如果错过农时,将会受到很大损失”。短论号召各地群众组织起来防旱,能担水点种的就点种,能开渠的就开渠,不要等雨误事。并指出:“我区群众和灾害作斗争,过去已有丰富的经验,要发扬过去经验和已发生的灾害作斗争,并预防新的灾荒的形成。”晋城、阳城不少村庄,已提出“战胜天旱,防止旱灾”的口号,男女老少一齐动手,担水点种晚秋。晋城犁川村动员了全半劳力八百五十八人担水抢种,七天点种玉茭一百八十五亩,每亩平均上到四十担粪。阳城匠礼、阳邑、留昌等村从阴历五月十三开始担水点种,统计有男人妇女儿童约一千多人参加,男人担粪担水,妇女儿童挖坑点籽,十多天功夫点种玉茭二千多亩。


第1版()
专栏:紧急动员抗旱备荒!

  冀鲁豫九地委
号召党员村干领导群众点种
【冀鲁豫讯】今夏天旱不雨,冀鲁豫九地委特指示各县紧急动员抗旱点种。指示中指出:群众对干旱不雨非常着急,但尚未采取紧急有效的补救办法。再过十天半月不下雨,今年就要大大减少收成,严重影响军需民食。因此领导上要马上领导群众点种。县区应立即召集短促的会议,动员支部党员村干积极分子,带领群众大量点种。要响应区党委行署的号召,每人尽量点种到半亩地。男女老少应一齐动员用人力战胜天旱。各机关人员、牲口、车辆也要全部动员,帮助驻村群众点种。


第1版()
专栏:紧急动员抗旱备荒!

  各级政府积极组织领导
冀中农民开渠打井
【冀中讯】冀中各地农民积极进行水利建设。在开渠方面:晋藁县原计划全年完成十四道支渠,今春已完成二分之一,全长六十二华里。小支渠也完成了五分之二。干渠工程基本上已经完成。该县并挖掘长四百二十多米的引河一道,引滹沱河水浇地。渠道所属村庄的麦田约四千七百余亩,都普遍浇过一遍。二十二个支渠流经的村庄,农民自动出砖二万多块,建立了四十九个小闸,扩大原有浇地面积三分之二,能浇地八千亩。安新县现已完成新渠一百二十余里,据六十九个村庄统计,共浇地十万零七百余亩;并修成水闸六个。政府曾贷粮七万斤,扶植该县农民开渠。冀中工务局已着手在冀中宁晋及冀南宁南地区(@口、城北一带之产麦区),开一道七十余里的灌溉渠,引滏阳河、新沙河水,可灌溉五万八千余亩土地。在打井方面:冀中行居组织了打井工作队下乡,并在安国、河间、辛集成立了水利推进社,全力领导农民打井。配合各县推进社统一购买打井器材,卖给各打井户使用。各地民主政府也大量发放贷款扶植。截至六月十日,据二十九个县、市不完全统计,已打新井二千六百五十九眼,修理坏井一千六百七十五眼。束鹿组织了水利工作队,正领导群众开展千眼井运动。饶阳全县计划全年完成五百眼新井。在若干没有打井习惯的县份,政府组织了打井工作组,找出重点区村,逐渐普遍推广。如任邱向来没有打井习惯,每年都闹荒旱,过去政府虽不断号召打井,但由于领导上抓的不紧,群众对打井的好处又认识不足,往往形成应付。今年政府决定以三区为重点区,以史村为重点村,具体帮助,取得经验,推广全县。打井组到了史村,经过宣传访问,发现群众对打井顾虑很多,有的觉得没钱没材料,打不起,政府贷款不一定能全部解决问题。有的怀疑贷了公家款,将来给不了就没收地。有的认为这个地区打井不行,浇来浇去会把地浇滚了(坏的意思)。有的怕打了井,来往在地里走,糟蹋了庄稼。有的怕打了井征收多。因此没有人出头领导与组织。打井组掌握了这些情况,便以大小会议和个别谈话等方式宣传打井的好处,贷款的条例,打井组的来意和征收办法等等,逐步打通了群众的思想顾虑。接着发现了一批骨干积极分子,由他们影响别人,在该村形成打井热潮,现已新开和修理了九眼井,买了四辆水车。在该村影响下,附近各村也开始打井,截至目前,三区已打成新井与修好旧井三十八眼。打井工作获得成绩,各地农民即大量购买水车,据二十九个县、市不完全统计,已添新水车二千一百三十一辆,修理旧水车三千零九十辆。只新乐一县,就购买和修理了九百九十多辆。该县四区庠曲村,将未分的浮财变款,结合一部私资,买了四十一辆水车。现各地农民正抓紧麦收后打井的有利季节,继续开展打井运动。


第1版()
专栏:

  太行四分区复堤治河
增加水田两万亩
安阳南北固现村合力修渠
【太行讯】太行四分区今春复堤治河工作,在麦收前全部完成,获得增加水田两万亩,减少水患五万亩,增加产粮四万五千市石的成绩。河水汛期为当地农民最感苦恼的一件事,特别是近年以来,敌顽不断破坏摧残,河身失修,淤塞厉害,去年沁(阳)温(县)两县遭受水灾,淹没秋禾达十万余亩。民主政府今春除在当地设法救济和组织生产外,特根据群众迫切需要,在温(县)、沁(阳)、博(爱)、武(陟)四县领导群众复堤治河,三个月完成原定计划。计在沁河修筑险工三十四处,长四、七二七丈,用土方一三、八五二方。新筑埽台五十五个,加厢埽台(修补)六十个,屯土牛十二个,共用工三一、八八五个,用料二二七万斤,草绳、苇绳八五五条,小木桩四、六六八根,大签桩(三丈二尺长)二八五根,菁麻线麻四九七斤(以上数字是沁温武三县的统计)。丹河修筑江陵堡大险工一处,长四十八丈的大石坝一段,用土工、石工、匠工等三九、八四四个,石头九百万斤,石灰二二五万斤,煤炭二五万斤,木柴二二万斤。广济河亦于此时兴修完竣,增加水田两万亩(见六月二十日本报一版)。此外并挑和河(小干河)三、八一○丈,用工一五、一六九个。挑门河(小支河)二五、三九○丈,用工三八、一六九个。挑大干河七二○丈,用工九千余个。温、沁两县今年共同疏通六条大涝河(挂水渠),长五○里至一二○里不等,涝河多年淤塞,两岸尽成水淹荒田,去年约淹秋田十万余亩,经过今年组织开修,约用工五六、九一四个。估计今年可减少水淹秋田五万余亩。
修筑以上四河,共开支粮一七二、○五○斤,用工一九三、五四一个,增加水地两万亩(过去无水不能种),每亩以一市石计,可增产两万石;减少淹地五万亩,每亩比去年多产五市斗,共可增产两万五千市石,总共今年能增产四万五千市石。修堤治河以后,群众说:“民主政府今年抓住了咱们的心病”。
               (太行四专合作科郝升云)
【太行讯】安阳六区南北固现村在民主政府扶持下合力修渠,扩大水地两千余亩,并以贷粮解决了部分群众的灾荒问题。南北固现是六区旱地较多的两个村,共地四一三一亩,有一一○八亩水地。北固现的三二八亩水地经常浇不到水,实际只南固现的七百余亩地能浇水。起初的水井都有四、五丈深,五个人一天平均浇不了一亩,费工很多。后来从村东北大同渠挖透渠井,井深一丈五尺,五个人一天能浇二亩至三亩,比过去省工多了。但大同渠土质不好,年年倒塌,群众都有改修渠道的要求。今年春天,两村干部碰了头,找来过去搞过水利的几个老汉,共同商量,作了计划。南固现村主张这次修渠要往村东流水,北固现则主张往村西头流。经过反复酝酿圪扯,双方同意在南固现村南设一分水口,一股水向南固现村东北流,一股水向正北流,两村浇地都很合适。群众说:“好倒是好,就是吃食实在困难。”领导上听到这个意见,便派县府合作科马科长亲自帮助群众测量水渠,组织民工,解决各种具体困难。政府批准拨给二万斤修渠贷粮,立刻发下米来,群众修渠劲头越大了。这时成立了修渠委员会,负责领导修渠。为了加速工作效率,事先研究了包工办法,按照井的不同深度,决定不同的工资米。修时先尽生活无办法的灾民、难民和贫民来修,不为村限制,别村的人也可参加,这样就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灾荒问题。从三月二十六日起,不到一月,已将长一一二九丈的水渠挖成,扩大了水地两千亩。
               (通讯组李尚、陈东海、万牛先)


返回顶部